目标配合比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76.00 KB
- 文档页数:51
试验检测报告一、概述中面层Sup20改性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室内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依据美国Superpave沥青混合料设计标准(AI- SP2)进行,并依据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的要求进行马歇尔试验,提供Sup20室内配合比的马歇尔试验技术数据。
根据目标配合比设计结果,进行了水稳定性能(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高低温性能试验验证。
二、材料本次试验所用集料为xx产石灰岩,沥青为xx改性沥青,矿粉为xx产,所有原材料均从现场取样,依据Superpave 设计要求,进行了集料性质试验(试验结果汇总于表2-1)和各种矿料及沥青的密度试验(试验结果汇总于表2-2)。
表2-2 集料密度试验结果汇总表三、设计集料结构的选择1. 依据Superpave设计的一般方法,在选择设计集料结构时,首先调试、选出粗、中、细三个级配,根据集料的性质(密度和吸水率)计算出三个级配的初始用油量。
然后用初始用油量成型试件,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这三个级配的沥青混合料在空隙率为4%时所需的沥青用量及相应的沥青混合料其他体积性质,矿料间隙率(VMA)、饱和度(VFA)、矿粉与有效沥青之比(F/A)、初始旋转压实次数的压实度(%Gmm at in)等。
表3-1为各种集料的筛分试验结果,表3-2为三个调试级配的料堆配合比,表3-3为三个试验级配各筛孔尺寸通过率明细表,表3-4为估算沥青用量汇总表。
表3-1 各种集料料堆的筛分结果表3-2 试验级配料堆配合比组成表3-3 试验混合物级配明细表图1 初试三种级配曲线表3-4 估算沥青用量汇总表表中:G sb––––级配集料毛体积密度;G sa––––级配集料表观密度;G se––––级配集料有效密度;V ba––––集料吸收的沥青胶结料体积;V be––––有效沥青胶结料的体积;W s––––每立方厘米混合料中集料质量;P bi ––––估算沥青用量。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快速确定法哎呀,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沥青混合料的目标配合比设计,这可不是个轻松话题,但我会尽量让它变得有趣一些。
听着,沥青混合料啊,就像是铺路的“秘密武器”,你看那条平坦的马路,光滑得就像刚刚打磨过的镜子,背后可得靠这沥青混合料。
说到设计目标配合比,真是一门学问,别小看了,这里边的门道可多着呢。
大家可能会问,什么是目标配合比?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想要的那种完美的比例,保证沥青混合料在强度、耐久性和抗水性等方面都能表现得如鱼得水。
你想啊,路上车水马龙,咱们的路可不能随随便便就出问题。
想想,如果路面不平,颠得人肝疼,谁还敢在上面开车呀,肯定是心惊肉跳,提心吊胆。
说到设计,咱们就得考虑到几个关键因素。
沥青和骨料的搭配比例,听起来复杂,其实就像调配鸡尾酒,量对了,酒香四溢,量错了,那可就难以下咽。
一般来说,骨料的质量、粒径分布、形状等等,都会影响混合料的性能。
你看看,生活中不也是一样嘛,朋友间的配合,性格合不合、兴趣一致,才会玩得开。
还有一种叫“试配”的方法,听着像个高大上的词,其实就是“试试看”的意思。
我们得做一些小实验,把不同的材料混合在一起,看看效果如何。
就像烹饪,先调一小锅,再决定大锅的配方。
这样一来,既能减少浪费,又能找到最合适的比例,简直是一举两得。
试配的时候,别忘了观察细节,真是“细节决定成败”,随便一个小失误,都可能让整锅汤变味。
咱们还得考虑气候和环境因素。
比如说,如果是在南方湿热的地方,那可得多加些抗水材料,防止淹水的情况发生。
反之,在北方寒冷的地方,就得确保抗冻能力,防止路面出现裂缝。
你想想,如果你在热带海滩上晒太阳,突然一阵暴雨,那感觉可真是糟糕透了。
铺路也是这样,得根据环境来调整策略。
此外,还有个概念叫“可持续性”,这可不能忽视。
现在大家都提倡绿色环保,沥青混合料也能做得更环保。
你可以考虑使用再生材料,既能降低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想想看,以后用过的沥青可以再回炉重造,那简直是环保界的小明星,光彩夺目。
严谨求实科学管理精益求精质量至上编号: 试验报告样品名称:SMA-13沥青混合料目旳配合比设计检查类别:委托试验委托单位:试验单位:同意日期: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试验报告主检: 审核:审批: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试验报告主检: 审核:审批:设计说明1.沥青混合料旳级配采用SMA-13型级配。
根据委托规定,工程级配范围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中旳SMA-13级配范围。
2.SMA-13沥青混合料旳原材料均为委托单位来样,其构成为:(1)粗集料:清镇市万隆达矿产开发有限企业生产旳玄武岩碎石。
(2)细集料:清镇市万隆达矿产开发有限企业生产旳石灰石机制砂。
(3)沥青:厦门华特生产旳SBS改性沥青。
(4)矿粉:茫顶石场生产旳石灰石矿粉。
(5)水泥:贵定海螺盘江水泥有限企业生产旳32.5级一般硅酸盐水泥。
(6)纤维:武汉优尼克工程纤维有限企业生产旳絮状木质素纤维,用量为混合料质量旳3‰。
3.按规范规定,混合料理论最大相对密度采用理论计算法。
4.混合料拌和时沥青旳加热温度为180℃,集料旳加热温度为190℃,试件旳击实成型温度为170℃。
5.原材料和混合料旳技术规定采用《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之规定。
6.配合比设计试验及计算参数均以“JTG 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中附录C SMA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措施”中旳程序及公式计算。
7.试验成果:经室内配合比设计试验与有关验证,确定SBS改性沥青SMA-13混合料目旳配合比设计旳最佳油石比为6.0%,在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与试验时,其合成级配应尽量与目旳配合比级配曲线靠近。
目旳配合比旳各级集料比例见有关设计图表。
XX省交通建设质量监督试验检测中心7月15日一.原材料试验1、SBS改性沥青试验成果2集料试验(1) 集料原材料来样筛分试验成果矿料筛分曲线图如下:(2) 粗集料材质试验成果(3) 各级粒径集料旳相对密度试验成果(4)矿粉质量试验成果(5)细集料旳砂当量成果(6)木质素纤维试验成果二. SMA-13沥青混合料技术规定1.SMA-13型沥青混合料级配规定2.SMA-13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规定三.SMA-13型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1.设计矿料级配确实定(1)根据JTG F40-《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在工程设计级配范围内,调整多种矿料比例设计3组不一样粗细旳初试级配,3组级配旳粗集料骨架分界筛孔旳通过率处在级配范围旳中值、中值±3%附近,矿粉数量均为10%左右。
水稳底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引言在水稳底工程中,基层是承载地表负荷的部分,其设计对于工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为了确保基层的正常工作,需要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即通过合理控制水泥、砂、碎石等材料比例,来获得所需的强度和稳定性。
本文将针对水稳底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进行详细说明。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方法目标配合比设计是指根据工程要求和材料性能,确定不同材料的比例以及添加剂的使用量,以达到所需的水稳底基层强度和稳定性。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工程要求:根据工程的用途和负荷要求,确定基层的抗压强度、稳定性要求等。
不同工程的要求不同,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2.材料性能:水泥、砂、碎石等材料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包括颗粒形状、粒度分布、均匀系数等。
通过对材料性能的了解,可以合理地配置不同材料的比例。
3.添加剂的选择和使用量:添加剂可以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性能,如提高强度、改善抗裂性能等。
在配合比设计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添加剂,并确定其使用量。
4.施工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施工压实方式等因素。
这些因素会对基层强度和稳定性产生影响,应在设计中予以考虑。
基于以上考虑,可以采用经验法、试验法和理论计算法等方法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
其中,试验法是较为常用的方法,可以通过实验室试验来确定不同材料的理论最佳配合比。
在试验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工程要求调整材料比例,直至获得满足要求的配合比。
三、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步骤1.确定工程要求:根据工程的用途和负荷要求,确定基层的抗压强度、稳定性要求等。
2.选择材料:根据材料的性能和工程要求,选择合适的水泥、砂和碎石等材料,并了解其物理和化学性质。
3.进行试验:根据选定的材料,在实验室中进行试验,确定不同材料的理论最佳配合比,并考虑添加剂的使用量。
4.优化配合比:根据试验结果,对配合比进行优化调整,以满足工程要求。
5.验证试验:在确定配合比后,进行验证试验,以确保所得到的配合比具有良好的性能和稳定性。
设计报告首页1 概述受xxxx路桥工程有限公司委托,xxxx有限公司承担xxxx段新建工程xxxx 合同段xx标AC-20目标配合比设计。
本次AC-20沥青混合料室内配合比设计参考施工图设计文件并依据我国《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以下简称“规范”)和《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以下简称“规程”)的要求进行了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
2 材料依据设计要求,进行了集料性质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1)、矿粉性质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2)、各种矿料外观质量照片如图2-1、70号道路石油沥青试验(试验结果见表2-3)。
表2-2 矿粉性质试验结果汇总表1#料 2#料3#料4#料矿粉图2-1集料外观质量照检测项目单位试验值技术要求试验规程针入度(25℃,100g,5S)0.1mm 71 60-80 T0604-2011 延度(5cm/min,15℃)cm >100 ≮100 T0605-2011 软化点℃51.5 ≮46 T0606-2011 25℃时的相对密度— 1.027 —T0603-2011 3 设计级配选择3.1 初选级配依据设计方法,在选择集料结构时,以4.75mm通过率为关键性筛孔,选用粗、中、细三个级配,选择三个级配的初试沥青用量,制作马歇尔试件,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这三个级配的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VV)、矿料间隙率(VMA)、沥青饱和度(VFA)、稳定度、流值等体积指标和力学指标。
AC-20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见表3-1,各种集料的筛分试验结果、三种试验级配的矿料比例及三种试验级配各筛孔尺寸矿料通过率明细见表3-2,三种试验级配曲线见图3-1。
表3-1 AC-20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图3-1 三种试验级配曲线3.2 试验级配的评价根据初始沥青用量4.2%进行室内拌和三种级配。
采用马歇尔成型试件方法,成型试件温度145℃。
初始沥青用量三种试验级配马歇尔试验结果汇总于表3-3。
沥青混凝土(AC-16)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概述
1、依据
(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
(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E42—2005)
2、粗集料:碎石经试验其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针片状含量、<0.075颗粒
根据以上各项试验结果及计算结果,分别绘制饱和度、矿料间隙率、空隙率、
密度、与油石比的关系曲线,最后确定最佳沥青用量为4.85%。
三、室内配合比结论
根据上述试验,实验室建议的沥青目标配合比为:矿料级配:10-20mm碎石:5-10mm碎石:粗石粉:石屑:矿粉
=23:25:25:23:4
最佳油石比:5.09%,最佳沥青用量4.85%。
本次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作为工地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安孔路黑埠子-石埠子段
编制单位:安丘市汇鑫路桥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2011年6月4日。
目标配合比摘要:一、目标配合比的定义二、目标配合比的计算方法1.水泥、砂、石子、水的基本比例2.目标配合比的调整三、目标配合比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1.混凝土强度等级的确定2.施工过程中目标配合比的调整四、目标配合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1.强度2.耐久性3.工作性五、实际工程中目标配合比的控制1.原材料质量的控制2.施工过程的监控正文:目标配合比是混凝土施工中一个重要的参数,它直接关系到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本文将对目标配合比的定义、计算方法以及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目标配合比的定义。
目标配合比是指在混凝土施工中,为达到特定的强度等级和耐久性能,根据水泥、砂、石子、水的比例进行配合的一种方法。
通过调整这四种材料的比例,可以实现对混凝土性能的优化。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目标配合比的计算方法。
通常情况下,水泥、砂、石子、水的基本比例为1:2.5:4:0.5。
在此基础上,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可以进行目标配合比的调整。
例如,要提高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可以增加水泥的用量,相应地减少砂、石子的用量;若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可以增加水泥和石子的用量,降低砂的用量。
目标配合比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根据目标配合比确定混凝土强度等级。
通过计算得到的目标配合比,可以作为选购原材料和制定施工方案的依据;二是施工过程中目标配合比的调整。
由于原材料性质和施工条件的变化,目标配合比在实际施工中可能需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
目标配合比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强度、耐久性和工作性三个方面。
合适的目標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强度,保证其在设计和使用过程中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同时,合理的目標配合比有助于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使其在恶劣环境下依然能够保持良好的性能;此外,目标配合比还会影响混凝土的工作性,包括流动性、黏聚性和保水性等,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硬化体的外观质量。
受控编号:细粒式(AC-13型)目标配合比设计报告工程名称:委托单位:检测单位名称年月日委托单位:见证单位:见证人:见证号:取样人:取样证号:说明1、委托送检,检测结果仅对来样负责;2、本报告无骑缝章及检验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3、本报告无主检、审核、批准人签名无效;4、本报告涂改、增删无效;5、报告复印页数不全、未加盖检验检测报告专用章无效;6、对本报告若有异议,应于收到报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检测单位提出书面申诉,否则按认可检测报告处理。
资质证书编号:检测地址:邮编:电话:目录一、工程概述二、检验依据三、原材料检测结果四、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五、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验证六、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一、工程概述道路等级:沥青混合料种类:检验依据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3、《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4、设计图纸三、原材料检测结果1、沥青:(材料说明:如产地、厂家、标号)2、沥青混合料粗集料:(材料说明:产地、种类)3、沥青混合料用细集料:(材料说明:产地、种类)4、沥青混合料用填料:(材料说明:产地、种类)四、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1、矿料各成份原始级配及混合料级配计算表6 各集料原始级配汇总表7 混合料级配计算表2、矿料各成份原始级配及混合料级配绘图表8筛孔(mm)37.5 31.5 26.5 19.0 16.0 13.2 9.5 4.75 2.36 1.18 0.6 0.3 0.15 0.075 级配上限级配下限级配中值合成级配3、马歇尔试验指标测定结果表9 不同沥青油石比马歇尔试验指标测定结果油石比(%)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毛体积相对密度空隙率VV(%)沥青饱和度VFA(%)矿料间隙率VMA(%)稳定度MS(kN)流值FL(mm)技术要求实测实测 4.5-6.5 70-85 ≥17.0 ≥6.0 ---4、绘制油石比与物理力学指标关系图(表10)5、确定最佳沥青油石比(OAC)OAC1=(a1+a2+a3+a4)/4=(7.18+6.52+6.73+7.35)/4=6.95OAC2=(OACmin+OACmax)/2=(6.70+7.06)/2=6.88OAC=(OAC1+OAC2)/2=(6.95+6.88)/2=6.9其中:a1、a2、a3、a4分别为密度最大值、稳定度最大值、目标空隙率中值、沥青饱和度范围的中值的沥青油石比。
我市各拌合站采取用目标配合比定各冷料仓和热料的用量,然后通过调整,再铺到现场,铺好后再钻芯看铺出来的效果怎么样,然后再反馈,继续调整生产配合比。
采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与生产配合比相互验证。
通过往复循环确定矿料的配合比例和确定沥青用量,使我市拌合料路用效果获得满意的配合比设计结果。
目前,我市各拌合站虽然用料不同,铺在路上效果不同,效果各个阶段的工作内容虽有所不同,但每个阶段最终要解决的问题是相同的,通过对拌合站抽取拌合料的分析,各家拌合站沥青用量和级配合理,马歇尔各项指标满足目标配合比要求。
江苏科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路面工程AC-25沥青砼下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江苏科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2006年10月25日目录一、目标配合比编制说明1、原材料选用说明2、工程设计级配范围选择说明3、配合比设计说明二、目标配合比设计书1、设计依据2、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3、原材料检测情况4、矿料配比设计5、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6、最佳油石比的确定7、配合比设计检验8、结论三、原材料试验报告1、沥青试验2、粗集料试验3、细集料试验4、矿粉试验目标配合比编制说明一、原材料选用说明1、本次配比用的矿料、沥青原材料从拌和场取样。
2、混合料级配采用四种集料和一种填料进行试配。
二、配合比设计说明1、本次目标配合比按JTGF40-2004规范、以及相关设计文件相关要求执行。
2、本次目标配合比沥青原材料采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
3、集料密度都采用毛体积相对密度,其中矿粉以表观相对密度代替。
4、马歇尔试件的体积指标统一采用表干法检测。
5、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采用真空法实测。
AC-25沥青砼下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书一、设计依据1、《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2、《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3、《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052-2000)二、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选定沥青混合料类型为AC-25,查JTGF40-2004规范得本次设计级配范围见表1:表1 AC-25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矿料级配范围注:根据JTG F40-2004表5.3.2-2其中关键性筛孔(4.75mm)通过率应小于40%(根据JTG F40-2004表5.3.2-1)。
三、原材料检测情况1、沥青采用壳牌70号道路石油沥青,针入度、软化点、延度等指标均符合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结果及JTG F40-2004规范要求见表2)。
表2 沥青试验结果汇总表注:规范要求根据JTG F40-2004表4.2.1-2(道路石油沥青技术要求,沥青标号70,等级A)确定;详细试验方法见JTJ052-2000。
G204烟上线奎山-汾水段改建工程
下面层SMA-20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
山东省公路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G204烟上线奎山-汾水段改建工程中心试验室
二○一二年十月
SMA-20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
一、沥青混合料设计依据
1、JTG F40-2004《公路工程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2、JTJ052-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3、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二、原材料
沥青: SBS I-D
碎石:采用五莲石料厂玄武岩,材料为10-20mm、5-10mm碎石。
细集料:3-5mm石屑0-3mm机制砂。
填料:莒县产矿粉。
木质素纤维:日照产。
三、矿料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根据对石料的筛分结果,级配设计结果如表1
表1
四、确定油石比
以沥青用量6.0%为基准,拌和五个(5.0%、5.5%、6.0%、6.5%、7.0%)沥青用量的混合料,制件后测得各项指标见表2
表2
五、确定目标配合比
以沥青用量5.9%拌和制件,测得沥青混合料技术指标见表3、表4
表3
表4
六配比选择
VCA mix=39.4<VCA DRC=40.797并且满足VMA>16.5%,该级配符合要求。
掺加0.3%木质素纤维。
此配合比可以作为生产配合比设计依据。
XXXX路面XX标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XXX检测有限公司XXXX路面XX标工地试验室2020年xx月xx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目标配合比设计说明一、设计依据1 .《XXXX 路面工程施工招标文件》2 .《XXXX 路面施工指导意见》3 .《XXXX 路面xx 标施工图纸》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5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6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7 .《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 8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二、材料来源 1、碎石:石灰岩规格:19〜26.5mm 、9.5〜19mm 、4.75〜9.5mm 厂家:xx 矿产品销售有限公司 规格:2.36〜4.75mm 、0〜2.36mm 厂家:xx 矿业有限公司2、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 - F32.5厂家:xx 水泥制造有限公司 3、 水:生活用水(JTG/T F20-2015) (JTJ E40—2007 ) (JTG E30—2005 )(JTG E51—2009) (JTG E42—2005 )三、设计过程1、根据招标文件、指导意见、图纸及规范的要求,对各种材料进行试验检测,各项技术指标均符合规范及设计要求(见下表)。
集料1#(19-26.5mm)各项指标集料2#(9.5-19mm)各项指标集料3#(4.75-9.5mm)各项指标集料4#(2.36-4.75mm)各项指标集料5# (0-2.36mm)各项指标P • F 32.5水泥原材料各项指标2、依据筛分结果,通过计算机计算,确定各种材料比例(见下表)矿料级配合成试验检测记录表(水洗法)级配中值(%) 100 95 80.5 67.5 58 49.5 32 20 16 11 8.5 7 4.5 级配上限(%) 100 10089 75 66 55 37 25 20 15 12 10 7 级配下限(%)10090726050442715127542由上图表可以看出三种合成级配数据接近且都符合规范及图纸要求。
某公司路面工程目标配合比设计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路面工程建设也得到了广泛发展。
某公司在路面工程建设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为了更好地提高路面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效率,某公司特别制定了“路面工程目标配合比设计”计划,以确保实现设计与实际施工的合理配合。
一、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意义目标配合比设计是指在路面工程建设中,根据各种建筑材料的性质和施工配合的要求,以最佳的配合比例定量为每个材料的用量,并按照这个比例进行施工。
目标配合比设计的主要意义在于:1、确保施工质量:正确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保证在施工过程中每个建筑材料的用量得到最合理的配比,从而确保施工质量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降低工程成本:合理的配方设计可以根据材料的实际性质和大小,从而合理控制施工过程中的耗材量和成本,实现节约建材和减少成本的目的。
3、提高工作效率:目标配合比设计可以使材料在施工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发挥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流程目标配合比设计流程包括方案设计和配合比确定两个部分。
在进行路面工程配合比设计之前,必须对材料的性质、施工条件、质量要求、配合比例等相关要素进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1、方案设计1.1 确定施工工况和条件在方案设计初期,需要对施工条件和工况进行充分了解,包括路面的类型、设计要求、复合材料使用是否被允许、施工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这些因素将直接影响后续的配合比设计。
1.2 材料的选择在确定路面材料的选择过程中,考虑到耐用性、成本以及可用的厂家或供应商,从中作出最佳选择。
1.3 材料的性质分析在进行配合比设计之前,需要对每种材料的性质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砂、骨料、水泥等材料的质量,以及对强度、可塑性、抗老化性等因素的影响因素。
1.4 配合比的初始设计将经过分析后的材料性质结合材料用途,制定出初步的配合比设计。
2、配合比确定2.1 实验室试验在配合比设计过程中,需要对每个材料进行实验室试验。
例如,水泥强度、粘性等参数可以在实验室通过样品分析来确定。
目标配合比(最新版)目录1.目标配合比的定义和意义2.目标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3.目标配合比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4.目标配合比的优化和调整5.结论正文【1.目标配合比的定义和意义】目标配合比是指在混凝土工程中,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条件,通过科学计算和实验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
目标配合比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和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工作性等性能。
【2.目标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和影响因素】目标配合比的计算方法主要包括经验公式法、试验室试验法和计算机模拟法等。
其中,经验公式法是根据大量的工程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适用于一般工程;试验室试验法是通过实验测试混凝土的性能,从而确定最佳配合比;计算机模拟法则是通过数值模拟方法,预测混凝土的性能,为配合比设计提供依据。
影响目标配合比的因素主要有水泥强度等级、骨料种类和粒径、水灰比、外加剂等。
这些因素都会对混凝土的性能产生影响,因此在设计目标配合比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3.目标配合比在混凝土工程中的应用】在混凝土工程中,目标配合比是混凝土施工的重要依据。
施工过程中,需要按照目标配合比准确配料,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同时,目标配合比也是混凝土性能预测和优化的基础,通过调整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4.目标配合比的优化和调整】目标配合比的优化和调整是混凝土工程中常见的技术活动。
优化目标配合比,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降低工程成本。
调整目标配合比,可以适应施工条件的变化,保证工程质量。
【5.结论】目标配合比是混凝土工程中重要的技术参数,它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性能和工程质量。
江苏科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路面工程
AC-25沥青砼下面层
目
标
配
合
比
设
计
江苏科兴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中心试验室
2006年10月25日
目录
一、目标配合比编制说明
1、原材料选用说明
2、工程设计级配范围选择说明
3、配合比设计说明
二、目标配合比设计书
1、设计依据
2、设计级配范围的确定
3、原材料检测情况
4、矿料配比设计
5、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6、最佳油石比的确定
7、配合比设计检验
8、结论
三、原材料试验报告
1、沥青试验
2、粗集料试验
3、细集料试验
4、矿粉试验
目标配合比编制说明
一、原材料选用说明
1、本次配比用的矿料、沥青原材料从拌和场取样。
2、混合料级配采用四种集料和一种填料进行试配。
二、配合比设计说明
1、本次目标配合比按JTGF40-2004规范、以及相关设计文件相关要求执行。
2、本次目标配合比沥青原材料采用70号道路石油沥青。
3、集料密度都采用毛体积相对密度,其中矿粉以表观相对密度代替。
4、马歇尔试件的体积指标统一采用表干法检测。
5、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采用真空法实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