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语文上册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 格式:docx
- 大小:94.74 KB
- 文档页数:8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语文试题一、基础(2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2分)(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3)□□□□□□□,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分)(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愁或者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2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1)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
(2)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duōbīrén。
(4)春天像小姑娘,huāzhīzhāozhǎn的,笑着,走着。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芒一往无前心扉情怀D.辉煌一望无际心曲情怀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A. 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他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相勇捐肝救妻,谱写了夫妻二人在困境中相濡以沫。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可以给你带来许多教益,甚至可以影响你的一生。
5. 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愿我的祝福常伴你左右。
二、阅读(40分)(一)咏雪(8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及答案语文试题一、基础(20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8分)(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曹操《观沧海》)(2分)(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王湾《次北固山下》)(2分)(3)□□□□□□□,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2分)(4)在我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来抒写思念之愁或者离别之苦,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
(2分)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1)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yùnniàng。
(2)水藻真绿,把终年zhùxù的绿色全拿出来了。
(3)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duōduōbīrén。
(4)春天像个小姑娘,huzh和zhozhmn,笑着走着。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中的单词。
最合适的是()(3分)...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的壮丽景象。
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投入大自然的。
A.光芒一碧万顷心曲怀抱B.辉煌一泻千里心扉怀抱c.光一往无前,心一往情深d.荣耀无尽,心一往情深。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经过不懈的努力,使他收获精彩的人生。
b.济南交警董为救妻子捐献肝脏,并撰文称夫妻二人患难与共。
C.考场上沉着,镇静,是能否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d.一本好书能给你带来很多教训,甚至影响你的一生。
5.仿照画横线的句子,在空白处填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句(4分)人需要祝福,需要快乐,需要思念。
如果一滴水代表一个祝福,我送你一个东海;,;,。
愿我的祝福常伴你左右。
二。
阅读(40分)(一)咏雪(8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
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题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写字、注音、解词。
(共4分)1.根据拼音写汉字和给加点的字注音。
(2分)(1)你只会感到更高miǎo( )、深远,并让qī( )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2)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粗犷()。
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语:(2分)①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花枝招展:②但在南国,雨仍然偶尔造访大地,但它变得更吝啬了。
吝啬:(二)默写诗文。
(共13分)3、对《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4、默写诗文。
(10分)①“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②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_。
(《观沧海》)③______________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夜上受降城闻笛》)④夜发清溪向三峡,。
(《峨眉山月歌》)⑤ ,崔九堂前几度闻。
(《江南逢李龟年》)⑥ ,秋风吹散马蹄声。
(《潼关》)⑦ ,小桥流水人家。
(《天净沙。
秋思》)⑧晴空一鹤排云上,。
(《秋词》)⑨ ,尚思为国戍轮台。
(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⑩我寄愁心与明月,。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三)语言的实际运用(2分)5、近几年,母亲节已悄然在我国盛行,如果你所在的班级要开展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活动,请你结合活动的主题,拟一条短信送给你的母亲。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答案)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1、选出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分歧(qí)黄晕(yùn)赫然(hè)归省(shěng)B.哺育(bǔ)蓬蒿(hāo)诘问(jié)逞辩(chěng)C.确凿(záo)抽噎(yè)骸骨(hái)丘壑(qiū hè)D.XXX(kù xiāo)亘古(gèng)陨落(yǔn luò)告禀(bǐng)2、选出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A.XXX凛冽人迹罕至拙拙逼人B.分歧默契翻来覆去骇人听闻C.惭愧慰藉美不胜收喜出望外D.颓唐决别随声附和畏罪潜逃3、选出下列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校安全会议上,校长总是絮絮叨叨地反复强调安全的重要性。
B.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想不出其中的道理。
C.当北京获得2022年冬奥会的主办权的消息传到祖国各地时,人们都喜出望外。
D.政府部门为被征收户提供了异地安置、就地回迁、货币补偿三种方案,让被征收户们各得其所。
4、选出下列句子中,表达准确、逻辑严密的一句是()A.这所学校校舍漂亮,树木繁茂,一定是一所底蕴深厚、人才辈出的好学校。
B.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不仅关乎家庭幸福、社会发展,也关乎国家繁荣昌盛。
C.如果生活条件优越,工作环境舒适,没有苦难与挫折,事业就不会取得成功。
D.只要关注极其普通的甚至瞬间产生的想法,你就会成为有非凡创造力的人。
5、选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那萌发的叶子,简直就像起伏着一层绿茵茵的波浪。
B.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暑气被一片绿的海绵吸收着。
C.但这时候,雨已经化了妆,它经常变成美丽的雪花,飘然莅临人间。
D.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的时候。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必考题及答案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
(35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攒成(cudn ) * 盔甲(kui ) * 蝉蜕(tui ) * 浸满(qin ) *倜傥(tang ) * 贪婪(ldn ) * 曲肱(gong ) * 模仿(m6) *诅咒(zM ) *拼凑(c6u ) *倘若(tang )*和蔼(h6) *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恍然大悟麻木不人怪诞不经B.不毛之地精益求精兴高彩烈C.满腔热忱沉默寡言孤苦伶仃D.莫不关心妄下断语张牙舞爪 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紫色的瀑布遮住了粗壮的盘虬卧龙般的枝干,不断地流着,流着,流向人的 ・・ ・ ・心底。
B.在晚会上,同学们看到精彩的表演忍俊不禁地笑了,气氛一下子到达高潮。
・ ・ ・ ・C.他在华灯初上之时,与家人徜徉在董子巷的街边茶室举杯畅饮,同享天伦之 ・・ ・乐。
*D.我渐渐长大,常常一个人发呆,心境似乎是垂垂暮老了。
・ ・ ・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孟非是近年来深受观众喜爱的电视节目主持人,他常常妙语连珠,拥有广泛 的A.确凿(zdo ) .B.笃志(dM ) *C.桑棋 (shen ) *D.秕谷(bi ) A .支持者,有很高的收视率。
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我校团委积极开展“读经典作品,建书香校园”。
C.盛夏,龙虾成了食客们的首选。
请记住,吃龙虾切忌同时服用维生素C。
D. “五四”的火炬传到了当代青年的手中。
如何点燃和照亮自己的青春,是每个当代青年都要思考和面对的问题。
5、对下列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夸张)B.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对偶)C.要是你能够叫这个犹太人的心变软一一世上还没有什么东西比它硬呢?一一那么还有什么难事不可以做到?(设问)D.汉字,犹如一支支闪光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在写生、在作画;标点,就像一个个七彩的音符,用赤、橙、黄、绿、蓝不同的颜色,在叙述、在抒情。
(最新)上学期七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附答案班级姓名得分满分120分,时间120分钟,学生直接在试卷上答题一、积累与运用(16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元勋.(xūn)选聘.(pìn)赫.然(hâ)锲.而不舍(qì)B.校.补(jiào)迭.起(diã)哽.住(gěng)浊.流滚滚(zhuó)C.惩.罚(chãng)军帖.(tiě)哺.育(pǔ)浩浩荡.荡(dàng)D.闲暇.(xiá)怪诞.(dàn) 踱.步(dú)九曲.连环(qū)2.下列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丰饶山巅屏嶂力挽狂澜B.渲染诧异山涧高粱C.澎湃祈祷讪笑深恶痛决D.薪金深宵懊诲回环曲折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2分)得到任何东西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将远远超过得到的东西,就应该理智地放下这种想法,得不偿失的事情为什么还要去做呢?很多人只要看到了渴望得到的东西,眼睛就无法从上面移开,看不到自己将因此付出的惨重代价。
任何时候,都要在所得和所失之间权衡利弊,再作决定。
A.因为所以但是就B.如果那么但是所以C.如果那么因为所以D.因为所以如果就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通过汉字书写大赛,使人们重拾汉字之美,也使人们越发珍惜纸质时代的美好。
B他无时无刻都在思念着外出打工的父母,盼着他们快些回来。
C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D有没有一个正确的学习方法,是能否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5、默写(6分)(1)士别三日,。
(2),何人不起故园情。
(3),关山度若飞。
,寒光照铁衣。
(5)请写出一句有关黄河的诗词名句:,。
6.结合所给的语境的特点,在横线上续写句子。
(2分)被人误解的时候能微微地一笑,这是一种大度;吃亏的时候能开心地一笑,这是一种豁达;;危难的时候能泰然地一笑,这是一种大气;失意的时候能轻轻地一笑,这是一种洒脱。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测试题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停滞不前不求甚解混为一团鸦鹊无声B.独具慧眼持之以恒宽宏大量蛛丝马迹C.小心冀冀花团锦簇美不胜收恍然大悟D.得意扬扬问心无愧洗尔恭听翻来覆去2.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2分)A.遗憾.(hàng)威慑.(shâ)褪.色(tuì)尴尬.(gà)B.卜.问(pù)时辰.(chen)脸颊.(jiá)感慨.(kǎi)C.不愠.(yùn)笃.志(dǔ)屏.息(bǐng)铭.记(míng)D.曲肱.(gōng)须臾.(yí)嘈.杂(zǎo)截.然(jiã)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散步》的作者是莫怀戚,本文是一篇散文,写了一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是对中华传统美德中“孝敬”“慈爱”观念的形象诠释。
B.《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作品集》。
那个秋天,母亲病故了,“我”终于懂得了母亲未说完的话,领悟出“好好儿活”这句话的意义和分量。
C.、《陈太丘与友期》中的陈太丘是个不讲信用的人,他在与朋友约定后,朋友没有到就离开了。
D.散文诗两首,都是对母亲的深情倾诉,无论是金色花,还是荷叶,都被诗人用来歌颂母爱;无论是稚童的天真烂漫,还是青年女子的细腻敏感,都是真情的流露,感人至深。
4、古诗默写(8分)(1)曹操《龟虽寿》中表明自己远大志向和抱负的四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写出了农家的劳动生活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中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和运用(24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和字形完全无误的一项是:(3分)A、应(yīng)和黄晕(yūn)花苞(bāo)化妆(zhuāng)B、酝酿(yùn niàng)着(zhuó)落烘(hōng)___(chéng)清C、淅沥(xī lì)抖擞(shǔ)发髻(jì)瞭(liáo)亮D、悋(lìn)啬棱(léng)镜静谧(bì)窠(kē)巢2、为下列句子选择恰当的一项,使句意准确、完整:(3分)雨给我的形象和记忆,永远是美的:春天的雨①;夏天的雨②;秋天的雨③;冬天的雨④。
A、①清新而又娇媚②热烈而又粗犷③自然而又平静④端庄而又沉静B、①热烈而又粗犷②端庄而又沉静③自然而又平静④清新而又娇媚C、①清新而又娇媚②热烈而又粗犷③端庄而又沉静④自然而又平静D、①热烈而又粗犷②自然而又平静③清新而又娇媚④端庄而又沉静3、根据语境仿写句子,构成排比:2分有理想,才会有追求。
有追求,才会有奋斗。
有奋斗,才会有成功。
4、古诗文默写(每空1分,共10分)1)潮平两岸阔,___一帆悬。
___生残夜,___入旧年。
2)沙场秋点兵,___的___。
身当恩遇重,奈何离别苦。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4)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___在玉壶。
5)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___。
5、(1)《朝花夕拾》是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之一___的一部回忆性散文集。
他的主要著作还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杂文集《坟》等。
(1分)2)《朝花夕拾》的下列文章中不曾提及“长妈妈”的篇目是:(2分)A、《狗猫鼠》B、《五猖会》C、《二十四孝图》D、《琐记》⑵、我们每天都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大自然遭到了人类的破坏,为了使我们周围环境更美好,请同学们在留言板上留言:(3分)请同学们珍爱大自然,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起保护我们的地球家园。
2006-2007学年度第一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七年级语文 亲爱的同学,如果把这份试卷比作一片蔚蓝的海,那么,现在我们启航。
展 幵你智慧和自信的双翼,乘风破浪,你定能收获无限风光。
温馨提示:本卷考试时间 120分钟,共120分一、语言积累与运用。
(20分) 1. 按要求默写。
(7分) A 、 理想是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流沙河《理想》) B 、 ________________ ,志在千里, ___________________ ,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 C 、 《过故人庄》描写农村优美风光的诗句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A 、 理想使你倔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反抗着命运。
B 、 紫色的大条幅上,泛着点点银光,就像 b eng ji a n _____________ 的水花。
C 、 我的心在瘦骨嶙峋 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D 、 当我爬上那一座座 y du hu o _______________ 着我的山顶。
3•新学期幵始,班主任让同学们自荐和竞争各学科科代表的位置,你很想 当初中某学科(可写任意一科)科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 怎么说才得体而又能取得同学的信任支持呢 ?(表达不能超过40字,3分)答作:要不内宓线密订:装订是: D 请你写出课外积累的带“花”字的两句诗4.教师节期间,有位同学给老师送上了这样的贺词,以表达自己对老师的赞美和敬意:(2分)你博古通今,像滔滔不绝的历史长河,引导我们追求无穷知识。
(历史老师)请你仿照上面的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写一句话,送给某门学科的老师。
5•写出你平时积累的名言警句,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4分)名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50分)(一)《走一步,再走一步》(20分)①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幵始四合。
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②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
这时,树林里有一道手电光照来照去。
我听到了杰利和我父亲的声音!父亲的手电光照着我。
“下来吧,孩子,”他带着安慰的口气说,“晚饭做好了。
”③“我下不去!”我哭着说,“我会掉下去,我会摔死的!”④“听我说吧,”我父亲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
你只要想着你是在走一小步。
你能办得到的。
眼睛看着我电筒的光照着的地方,你能看见石架下面那块岩石吗?”⑤我慢慢地把身体移过去。
“看见了。
”我说。
⑥“好,”他对我说,“现在你把左脚踏到那块岩石上。
不要担心下一步。
听我的话⑦这似乎能办得到。
我小心翼翼地____________ 出左脚去___________ 那块岩石,而且______ 到了它。
我顿时有了信心。
“很好”我父亲叫道,“现在移动右脚,把它移到右边稍低一点的地方,那里有另外一个落脚点。
”我又照着做了。
我的信心大增。
“我能办得到的。
”我想。
⑧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
最后,我一脚______________ 在崖下的岩石上, __________ 了父亲强壮的手臂中。
我先是_____________ 了一会儿,然后,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
这是我永远忘不了的经历。
⑨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时,我便可以惊奇而自豪地回头看看,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是多么漫长。
6 .在⑦⑧段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动词。
(4分)7.解释下列词语。
(4分)A寂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小心翼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8 .最能表现“暮色四合”带给我直接影响的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果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分)9.“我”在父亲的指点下,爬下悬崖的过程描写的非常细致生动,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我产生了一种巨大的成就感”指的是:(2分)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照应题目,表现主题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12.简述你从作者的经历中悟出了什么生活哲理?(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人生如月》(14分)天上的月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了。
最初的时候它淡淡的细细的,像是谁用橘黄彩笔在湛蓝的天幕上随随便便地画了一道,称这时的月为“月牙”,真是形象得很。
渐渐地,它大起来了,在天空驻足的时间长起来了。
这时的月便是一把镰刀、一只小船了。
到了阴历的十五。
这月便是圆圆的,大大的,亮亮的,似一只玉盘、一面明镜了。
再后来,月由盈而亏,由亏而残,如一块土豆、一块顽石了。
由纤弱而圆满,由圆满而亏残,天上的月便是如此周而复始,循环不已,月月如斯,岁岁如斯。
人生虽不尽是这般规律,但盈亏明暗却是如影随形,避不幵,躲不幵,无法拒绝的。
有时候,人逢吉时好运一帆风顺,谋官则升迁,想钱便发财,真是心想事成万般如意,原本平淡的人生这时真如望月中天,亮丽圆满了。
此时,升官的不免满面春风,发财的不免财大气粗,即使评个职称,当个先进或晋升一级工资也会沾沾自喜,觉得优人一等。
然而花幵自有花谢时,月圆必有月缺日,且常常是花幵之后便是谢,月圆之后即为缺。
但人多鼠目寸光,有眼不识事物消长之理,得意便忘形,露出一副小人面目。
人若处顺境作逆境之思,方能不失为人本色,保持一颗平常心。
为官者不必因权柄在手而颐指气使、八面威风,有钱人不必因腰缠万贯而妄自尊大、暴殄天物。
如此立身处世接物待人,便无骄横之气、霸道之态,不至于蜕变为隐形之盗贼、衣冠之禽兽,于人于己于社会皆有益。
有时候,人遭恶时厄运,常是坏事连连,处处不顺,原本光明的人生忽然黯淡下来,如月牙一现,如云遮残月。
身处逆境之中,或心灰意冷、悲观厌世,或甘于沉沦、自暴自弃,或忧心如焚、夜不能寐,或牢骚满腹、怨天尤人。
其实,人若于月亏之日想到月圆之时,识得世事易变之理,即可于逆境之中志不衰,气不馁,态不失,达观以处世,宽心以养身,“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如此面对困厄,必不会怨天尤人蹉跎岁月,必不会奴颜婢膝玷污人格,必不会见利忘义为虎作伥人生如月,皆有阴晴圆缺。
我们大可不必颜随势改,气逐时移,得志时趾高气扬,失意时垂头丧气。
我以为,无论顺逆得失,都平静地接受世界,从容地面对生活,这才是智者的活法。
13•文章第1段“月月如斯,岁岁如斯”中的“斯”具体指什么?(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人处于顺境时,常会有什么感觉?作者是如何告诫的?(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针对有人身遭恶时厄运的种种实际,作者是如何劝告他们的?(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第4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本文阐述了什么道理?(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16分)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
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
1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A 、 项为之强(B 、 果如鹤唳云端(C 、 故时有物外之趣(D 、 又留蚊于素.帐中( 19.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的意思是:。
(3 分)20.从语段中找出三个至今还保留在现代汉语中的成语。
(3分)答: 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1. 填空:(2分)课文《童趣》的作者是 __________ 代文学家 ___________ 。
课文详细叙述了作者儿时以为有“物外之趣”的事情:一是“戏蚊于素帐”看到 的景象;二是“观虫斗草间”遇到“庞然大物”的经过。
22. 文章要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 4分)答: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写作能力(50分)题目:我变了提示:人,总在变化——从待人接物到处事态度,从言谈举止到心理状态,从衣着打扮到气质风度,从兴趣爱好到目标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