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设计服装与人体工学讲义
- 格式:ppt
- 大小:13.84 MB
- 文档页数:52
人体工程学与服装结构设计一、人体工程学概要人体工程学是以生理学、心理学为基础的,结合相关有用知识,研究“人—机—环境”的一门学问,其目的是利用人体科学的理论、方法与生产技术相结合,并将其成果直接服务于生产或生活实际的一门应用科学。
人机工程学的人体尺寸有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两部分构成。
服装人体工程学是人体工程学中的一个门类,它的研究对象是把“人-机-环境”的系统变为只研究“人-服装-环境”,对服装结构的设计提出理论和实践依据,从满足人体的各种需求出发,使服装尽量满足人体的需要,让每个人都能穿上合身、舒适、效果最佳的服装。
它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学科,其中包含了心理学、解剖学、人体测量学、服装设计学等等。
二、服装人体工程学对当代结构设计产生的作用与影响1、服装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必需品同时服装具有防止和消除外界对于人类的伤害,能适应人们居住环境气候不断变化的功能,社会的发展进步,促使人们对服装等生活品质逐步有更高的要求。
服装的外观和结构如人体的外表、比例、骨骼,人体动态特征等与服装人体工效学密不可分,通过人体工程学的设计得以把服装设计的更适合人穿着,更符合人体的需要。
我们通过男士西装的结构设计可以看出在男士穿着的西装的肩部、胸部、腰部都有非常多的修饰人体本身缺陷的设计,男士穿着西装也会顿时显得精神抖擞,气质威武,风度翩翩。
穿着效果好的西装在肩部加不同的垫肩,使男士显得肩膀高平圆滑、宽阔坚实;胸部一般都有胸衬,这样能使男士胸腔饱满、健美丰满;腰部做省道及收腰设计,显得男士体态挺拔,伟岸宽大。
袖窿做滚袖设计,显得衣袖通顺、通垂。
还有其他一些细节设计当中利用结构设计中省的处理,达到穿着西装良好的体态效果。
2、服装人体工效学是一门研究服装设计与人体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发展的学科从人体美的因素出发,利用服装结构设计的方法达到服装与人统一、协调的发展,这门学科的建立,能充分发挥作为服装设计工作者在工作与研究中从人体本身出发,进行各种设计、制版的理念,在涉及到人体与服装的舒适性时,这门学科发挥了重要作用,从而提高服装的穿着效果。
《服装结构设计与制图》——第三章服装与人体一、教学目标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节服装与人体的内容,了解服装是因人体而产生,并服务于人体,因此服装与人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服装与人体体表形态、服装与人体活动规律、服装与人体比例及服装体型差异等知识。
作到能正确使用服装号型系列。
了解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服装材料的花色品种有了很大的改进与创新。
教学要求:1.了解人体构成,掌握人体构成的20个主要部位,并能准确画出。
2.掌握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人体的测量和服装成品的放松量。
3.掌握服装成品规格与服装号型系列。
4.了解服装款式、材料与缝制工艺的关系。
二、教学内容第一节人体构成我们所讲的人体构成是指与服装密切相关的人体中点、线、面、体的构成。
一、人体主要部位的构成根据人体外形特征和关节活动特点,可将人体划分成20个部位,其具体划分如下:1头部、2颈部、3肩部、4胸部、5腰部、6腹部、7背部、8臀部、9肩端部、10上臂部、11肘部、12下臂部、13手腕部、14手部、15胯关节部、16大腿部、17膝部、18小腿部、19腿腕部、20足部。
其中,颈部、腰部、肩端部、肘部、手腕部、胯关节部、膝部、脚腕部等是人体的重要活动部位。
所有人体的弯、转、扭、伸、屈、抬、摆等各种动作都由这些部位的运动而形成。
而这些动作的运动幅度在一定条件下又将决定服装放松量的大小。
人体部位的划分将为服装部位划分和分界提供可靠的依据。
人体构成:即人体骨骼和肌肉。
骨骼是人体支架它决定了人体各部位的长短、宽窄以及肢体生长方向,而肌肉是附在骨骼上决定人体外观形态与人体活动。
图1------人体构成的20个主要部位所示二、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
研究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使服装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体外形的需要。
下面就人体各部位与服装相对应部位的关系分述如下:(一)颈部与衣领的关系人体颈部呈上细下粗、不规则的圆台状,上部和头骨相连。
服装结构设计讲义服装结构设计讲义服装结构设计它将造型设计所确定的⽴体形态的服装轮廓造型和细部造型分解成平⾯的⾐⽚,揭⽰出服装细部的形体、数量吻合关系、整体与细部的组合关系,修正服装造型设计中不可分解的部分,改正费⼯费料及不合理的结构关系,从⽽使服装造型更趋于合理与完美,它是服装造型设计的继续与补充,是将服装造型设计的构思及形象思维结果变化成服装平⾯结构图的整个⼯作过程。
它即忠实于“原作”,⼜包含了再创作。
同时,服装结构设计还为服装缝制加⼯提供了成套的规格齐全、结构合理的系列样版,为部件的吻合提供了数值依据和实物保障,有利于制作出能充分体现设计风格的服装。
因此,服装结构设计既是服装造型设计的延伸和发展,⼜是服装⼯艺设计的准备和基础,在整个服装设计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是⼤家前⾯学习的服装纸样设计的⼀个总结,结构设计是⼀个系统⼯程,是技术(定量)和艺术(定型)的完美结合,它与体型、⾯料、设计理念相关,也就是说服装穿在⼀个⼈⾝上是不是与他合适,在结构上我们要综合考虑到体型、⾯料和设计思想,这样才能是真正的服装与⼈的合⼆为⼀。
你⽐如说⼀个胖⼦你⾮要给他做⼀⾝很紧⾝的⾐服,这样既不美观也会影响到他的基本活动;⽐如⼀个悬垂性很好的薄⾯料就⽐较适合做缩褶,这样能表现⾯料的飘柔,相反如果⼀个很厚重、硬挺的⾯料就不适合做缩褶了;⽐如你在设计⼀个系列的服装时你对这个系列的服装总体款式造型有⼀个概念,是合体的、宽松的还是半合体的等等,这些概念也是结构设计要考虑的问题,因为不同款式造型采⽤不同的松量。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们要达到的学习⽬的:1、独⽴针对某⼀个个体,能绘制出适合他体型的服装基本型;2、独⽴完成综合服装结构设计。
结构设计是⼀个实践性很强的内容,要经过长时间的经验积累才能真正做到应⽤⾃如。
为了体现这个课程的特点,我们主要以实践操作为主,因为前⾯⼤家都过相关的课程学习,让⼤家更多参与到这个课程的教学中来。
服装结构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作用研究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体与工作环境的科学,它涉及到人体解剖、生理学、心理学、工程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和原理。
在服装行业中,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对于服装结构设计至关重要。
通过对人体结构和动作的深入研究,可以更好地为人们设计出符合人体工学原理的服装,提高穿着舒适度和适用性。
本文将探讨在服装结构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作用,并分析其在实际设计中的应用。
1. 提高穿着舒适度服装是与人体直接接触的产品,它的舒适度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质量。
人体工程学在服装结构设计中的作用就是通过对人体结构和动作的研究,优化服装的造型和设计,确保服装与人体之间的适配性和舒适度。
通过对肩部、腋下、腰部等部位的结构和活动特点的分析,设计出更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服装结构,避免肩部和腰部的过度压力,提高穿着舒适度。
2. 提高功能性和适用性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人体的结构和运动规律,从而设计出更具功能性和适用性的服装。
针对不同体型和活动需求的人群,设计出符合其体型特点和活动习惯的服装,使其在日常生活、运动、工作等不同场景下都能够得到良好的使用体验。
人体工程学研究也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人体在不同环境下的需求,设计出更具针对性的服装结构,提高其在特定环境下的适用性和功能性。
3.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随着消费者对于舒适度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服装企业通过将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产品设计中,可以设计出更具竞争力的产品,提高产品的舒适度、适用性和品质,从而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通过充分利用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成果,企业可以不断提升产品的设计水平和品牌形象,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和盈利能力。
1. 人体测量和数据分析在服装结构设计中,人体工程学的第一步就是进行人体测量和数据分析,以获取人体的各项测量数据和相关参数。
通过对成年人、青少年、老年人等不同人群的测量和数据分析,可以了解不同人群的体型特点和尺寸分布规律,为服装的尺码设计和样板制作提供科学依据。
第一章服装制图基础知识第一节服装与人体服装是人体的外包装,因人体而产生并服务于人体,服装与人体有着密切的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服装与人体体表形态之间。
人体是结构制图的基础和依据,要研究服装,首先应了解人体构成。
一、人体体表的主要形态特征人体的外形分为头、躯干、上肢、下肢四个部分,它们是由骨骼、关节、肌肉共同构成,根据人体外形特征和关节活动的特点,可将人体具体划分为头部、颈部、肩部、胸部、腹部、大腿部、膝部、小腿部、踝部、脚部等部位。
骨骼是人体的支架,使人体运动的枢纽,肌肉附于骨骼和关节之上,某些骨骼部位是人体测量的基准点。
由于受到骨骼和肌肉的作用,与各部位皮下脂肪的影响,人体表面起伏变化非常复杂,很不规则。
从几何角度来看,人体体表可视为有许多不规则的球面(凸面)和不规则的双曲面(凹面)所组成(见图1-1)。
服装制图的基本结构线与其分片、分缝都是以此为依据设计的。
因此,研究人体体表的构成特征将有助于对服装结构的理解。
图1-1二、人体构成与服装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有着直接的关系,研究这一关系的目的是为了使服装组大限度的满足人体卫星的需要。
头部呈椭圆形,帽子与含有帽子的服装款式的设计要以此为基础,人体头部的头长、头围等尺寸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帽子的外形和大小。
躯干部是由颈、肩、胸、腹、背、腰等组成,对于人体的总体外形有决定性影响,它是服装设计的重点。
颈部将人体的头部和肩部连接起来,基本形状呈上细下粗的圆台状,且前低后高,颈椎点是结构制图中前后身中线的顶点,这和衣身、衣领的结构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
(见图1-2)图1-2 图1-3肩部是前后衣片的分界线,是服装的主要支撑点。
人体肩端部呈球面状,前肩部呈双曲面状,肩头前倾,整个后肩呈弓形。
肩部的特征决定了服装结构的肩部形状,前肩倾斜度大于后肩,后肩斜线略长于前肩斜线。
男性肩部一般宽而平,女性的肩部窄而斜。
胸部、腹部、背部、肩部是躯干的主体部分,他的形态特征比较复杂,且成年男女外形有很大的差异。
服装人体工学教案(2022简版)第一章服装人体工程学与设计导论第一节人体工程学定义一、人体工程学的概论人体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也称人类工程学、人间工学或工效学。
工效学原出希腊文“工作、劳动”和“规律、效果",也即研讨人们劳动、工作效果、效能的规律性。
1、人体工程学是由6门分支学科组成,即: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劳动生理学、环境生理学、工程心理学、时间与工作讨论2、学科名称的确定欧洲:人类工程学、工效学(Ergonomics)工效学Ergonomics = ERGON (工作、劳动)+NOMOS (规律、规章)美国:人类工程学(Human Engineering)、人类因素工程学(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o前苏联:工程心理学日本:人间工学中国:人体工程学、人机工程学、工效学、工程心理学其他我国:人机掌握学、机械设施采用学、宜人学等。
3、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依据国际工效学会所下的定义,人体工程学是一门“讨论人在某种工作环境中的解剖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方面的各种因素;讨论人和机器及环境的相互作用;讨论在工作中、家庭生活中和休假时怎样统一考虑工作效率、人的健康、平安和舒适等问题的科学”。
4、人体工程学的讨论目的使人类制造出最大物质文明生产力的同时,制造最相宜的环境。
5、人体工程学的讨论内容:包含生理和心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6、人体工程学对设计学科的作用:1)、为设计中“人的因素”供应人体尺度参数,体现现代设计目的是为人而不是为产品。
2)、为设计中“产品或物品”的功能与效能供应科学依据,现代设计的产品如不考虑人体工学的需求,那创意活动是失败的。
3)、为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高设计标准。
从而达到设计中“便利”、“舒适”、“牢靠”、“平安”、“价值”、“效率”、“卫生与环境”的要求。
其次节服装人体工程学概论服装人体工程学的概念:服装人体工程学是讨论人体特征及服装与人体相互关系的分支学科;其讨论对象是“人一服装一环境”的系统,从适合人体的各种要求动身,对服装设计和制作提出要求,使设计尽最大可能地适应人体的需求,达到舒适卫生的状态。
简论服装结构设计中的人体工程学服装的结构设计与人体工程学结合的产物是服装人体工程学,它是人体工程学中一个重要的学科,其主要研究项目就是“人-服装-环境”,通过科学的方式,把人-物-环境系统更加协调的结合在一起。
在设计中始终考虑到人体的舒适感,以及人穿上以后产生的心理反应,结合服装设计的其他因素,最终形成系统的服装结构应用体系,设计出更加为人喜爱的各种服装。
1.人体工程学的概要人体工程学,又被称为人类工程学、人机工程学、人间工学、人体工学或者人类功效学。
人体工程学是由6门分支学科组成:生物力学、劳动生理学、工程心理学、人体测量学、环境生理学、时间与工作研究学,它诞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在当时,各国把人体工程学的实践和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运用到空间技术、工业生产、建筑及室内设计中去,把人体学中的理论应用于实际的生产技术中,最终可以高效、主动地支配生产和生活[1]。
人体的结构十分复杂,人机工程学中的人体尺寸是由功能尺寸和构造尺寸这两个部分构成的,在各种设计环境中都必须始终考虑人体的心理和生理因素以及人类的动作特征、外表体型等。
其中服装人体工程学很好的把“人-机-环境”系统改变为适用于服装设计的“人-服装-环境” ,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始终考虑人体的各方面因素,尽可能的满足体的各种需求,通过理论和实际生产相结合,最终使每个人都可以选择合身舒适的服装。
2.人体工程学在新形势下对服装结构设计的作用与影响1)服装设计与人体相紧密结合在传统的服装设计中,设计者一般根据静止时的人体状态的数值来计算,这样的方法往往会忽视人体的运动状态,由此设计出来的衣服在人体静止时十分平整,但往往不能满足人体的运动状态,当人体肌肉拉伸时,服装可能会产生紧绷的现象,有时甚至拉断缝线,这种设计方式并不符合人体工程学。
2)有利于面料的灵活使用在服装设计中,对于面料的了解是不可缺少的,面料可以根据质感分为薄、厚、坚硬和柔软几个不同的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