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自制半成品和库存商品的核算
- 格式:ppt
- 大小:332.50 KB
- 文档页数:26
库存商品核算内容一、商品入库商品入库是库存商品核算的起点,包括新购入商品入库、转库和退库等。
入库时应核对商品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确保准确无误。
同时,要记录入库时间、地点、验收人员等信息,以便追溯。
二、商品出库商品出库是库存商品核算的重要环节,包括销售出库、转库和退库等。
出库时应核对出库单据、发货清单等信息,确保发货数量、品种等信息准确无误。
同时,要做好出库记录,以便进行库存分析和预警。
三、库存盘点库存盘点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对库存商品进行清点,以核实库存数量、金额等信息是否与账面相符。
盘点时应采用科学的方法,如永续盘点法、循环盘点法等,确保盘点结果准确可靠。
同时,要做好盘点记录和差异分析,及时处理盘亏盘盈问题。
四、商品调拨商品调拨是指在不同仓库或地区之间对商品进行转移,以平衡库存和满足市场需求。
调拨时应核对调拨单据、发货清单等信息,确保调拨数量、品种等信息准确无误。
同时,要做好调拨记录和核算工作,以便进行库存分析和预警。
五、商品销售商品销售是库存商品核算的核心,包括零售和批发等销售方式。
销售时应核对销售单据、发票等信息,确保销售数量、金额等信息准确无误。
同时,要做好销售记录和核算工作,以便进行库存分析和预警。
六、商品退货商品退货是指客户退回的商品,包括质量问题、错发、多发等情况。
退货时应核对退货单据、发货清单等信息,确保退货数量、品种等信息准确无误。
同时,要做好退货记录和核算工作,以便进行库存分析和预警。
七、商品报损商品报损是指因过期、损坏等原因需要报废处理的商品。
报损时应核对报损单据、审批手续等信息,确保报损数量、品种等信息准确无误。
同时,要做好报损记录和核算工作,以便进行库存分析和预警。
【税会实务】工业企业自制半成品的核算
1.生产完成并已检验送交半成品库的自制半成品,按实际成本结转借:自制半成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2.领用自制半成品继续加工,按实际成本结转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
贷:自制半成品
3.委托外单位加工的自制半成品
借:自制半成品(委托外部加工自制半成品)
贷:自制半成品(库存半成品)
4.支付的外部加工费和运杂费等
借:自制半成品(委托外部加工自制半成品)
贷:银行存款等
5.加工完成验收入库的自制半成品,按加工后的实际成本结转借:自制半成品(库存半成品)
贷:自制半成品(委托外部加工自制半成品)
6.对外销售的自制半成品结转成本时
借:产品销售成本
贷:自制半成品
会计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同时,由于会计又分很多行业,比如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酒店企业会计、餐饮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等等。
会计处理,关键是思路,因为课堂上不可能教给你所有行业,怎么样才叫学会了实操呢,就是你有了一个基本的账务处理
流程,知道一些典型的业务金额是怎么由凭证最后转接到到报表的。
也就是有一个系统的思维,每一笔业务发生后,你都知道最后会影响到报表上那个栏目的数据。
这是学习的重点,要时刻思考这个问题,想不明白,多问老师。
等你明白了,会计真的很简单了。
核算半成品的方法核算半成品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 分批核算法: 半成品是在生产过程中的某个阶段,根据不同的生产批次进行核算。
通过记录每个批次的半成品成本和数量,计算出每个批次的平均成本,并将其分配至最终成品或销售成本中。
2. 工序核算法: 根据生产过程中的不同工序对半成品进行核算。
将每个工序的成本累加,并将其分配至最终成品或销售成本中。
3. 混合核算法: 结合分批核算法和工序核算法的方法。
根据不同的生产批次和工序,记录半成品的成本,并在最终成品或销售成本中进行适当的分配。
4. 标准成本法: 根据事先设定的标准成本,将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评估生产过程中的效率和成本控制情况。
5. 批量核算法: 根据生产过程中对半成品的批量核算。
将每个生产批次的半成品成本累加,并将其分配至最终成品或销售成本中。
不同的核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的生产环境和业务模式,企业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核算方法。
除了上面提到的方法,还有一些其他的方法也可以用于核算半成品,如下所示:1. 加权平均法:将不同批次的半成品成本按照数量加权平均,得到平均成本,并将其分配至最终成品或销售成本中。
这种方法适用于成本波动较大的情况。
2. 历史成本法:根据半成品的实际成本进行核算,即将每个半成品的成本直接分配至最终成品或销售成本中。
这种方法较简单,但不考虑成本波动和生产效率等因素。
3. 标准成本与实际成本比较法:将半成品的实际成本与事先设定的标准成本进行比较,以评估生产过程中的成本控制和效率情况。
通过计算差异,可以了解成本波动的原因并进行调整。
4. 活动基础核算法:根据生产过程中的活动和资源消耗,对半成品进行核算。
通过分析各项活动的成本和效益,优化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分配和成本控制。
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缺点,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环境、业务模型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半成品核算方法。
同时,根据不同需求,可以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核算。
本钱的计算方法本钱计算中的分步法自制半成品和库存商品为本钱计算对象,根据生产步骤开设产品本钱明细账。
这时公司发生的费用,可根据领料单上标明的厂内编号、合同号、领料用途、领料用于何种产品进行归集。
登记产品本钱明细账中的根本生产本钱直接材料明细帐。
采用分步法,一定要按步骤计算产品本钱。
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为了分析和考核各种产品的本钱方案或本钱定额执行情况,应当分别计算各种产品的本钱,因此,应该计入本月产品的本钱的生产费用还应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划分。
属于某种产品单独发生,能够直接计入该种产品本钱的生产费用,应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生产本钱。
属于几种产品共同发生,不能直接计入某种产品本钱的生产费用,那么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这几种产品的本钱。
直接材料分配率=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各种产品实际产量之和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实际产量×材料费用分配率直接人工的分配率=该产品当期原材料消耗金额/当期车间领料合计某产品应分配的直接人工=该车间当期发放的工资总额×直接人工分配率制造费用的分配率=该产品当期原材料消耗金额/当期车间领料合计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车间当期发生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分配率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分步法下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在简单分步法下,不存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本月产品本钱明细账中归集的全部费用,就是该产品本月完工产品的总本钱;总本钱除以产品,即为该产品平均单位本钱。
如果在产品数量比拟多,就应当采用适当的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以便计算完工产品本钱和月末在产品本钱。
采用约当产量法〔产品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计算出在产品金额。
如果原材料是一次投入时,通常分配材料费用时,不必计算在产品中的直接材料本钱工程的约当产量,应按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数量比例分配材料费用。
存货的核算及会计账务处理一、存货的概念。
存货是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出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料等。
包括材料、包装物、燃料、低值易耗品、在产品、半成品、协作件以及商品等。
但是特种储备物资以及按国家指令专项储备的生产则不是企业的存货,还有为能建造企业的固定资产而准备的原材料和辅助材料则不是企业的存货。
二、存货的特点。
1、存货是有形资产(以看得见、摸得着的事物形态存在)2、流动性较强(处在不断的购买、耗用、销售之中)3、存货具有时效性(长期不销售或耗用成为积压物资、就会造成废弃、或者降价处理,给企业带来损失)三、存货的分类。
1、企业会计制度(小企业会计制度)中的属于存货的科目①物资采购——核算企业购入材料,商品等的采购成本②原材料——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材料(包括原材料及主要材料、辅助材料、外购半成品)③包装物——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包装物(如桶、箱、瓶、坛、袋、罐等)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④低值易耗品——核算企业库存的低值易耗品(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经营过程周转使用的包装物)的实际成本或计划成本⑤材料成本差异——核算企业各种材料的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的差异⑥自制半成品――核算工业企业库存的自制半成品的实际成本(已经生产完成并已检验送交半成品库的自制半成品和从半成品库领用,自制半成品继续加工(包括委托外单位加工自制半成品)⑦库存商品――核算企业库存的各种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包括库存的外购商品,自制商品产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库存在外库或存放在仓库的商品等,工业企业接受外来原材料加工制造的代制品和为外单位加工修理品,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⑧商品进销差价――核算商品流通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差额⑨委托加工物资――核算企业委托外单位加工的各种物资的实际成本10委托代销商品――核算企业委托其他单位代销的商品实际成本(或进价)或计划成本(或售价)11受托代销商品――核算企业接受其他单位的委托代销的商品(包括代销国外的商品)12存货跌价准备――核算企业提取的存货跌价准备13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核算企业采用分期收款销售方式发出商品的实际成本(或进价)2、制造业存货的分类①原料及主要材料:指企业通过采购或其他方式取得的,经加工后可以构成产品主要实体的原料和主要材料。
库存商品的会计处理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库存商品成为了企业重要的资产之一。
对于企业来说,正确处理库存商品的会计核算和处理非常重要,能够准确反映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本文将介绍库存商品的会计处理方法,以便帮助企业正确处理库存商品的会计问题。
一、库存商品的分类库存商品主要分为原材料、半成品和产成品三类。
1. 原材料:指企业生产过程中用于制成产成品的物料,如原材料、辅助材料等。
2. 半成品:指企业生产过程中已经完成少部分加工并具有一定价值的物料,如中间产品、部分组装好的产品等。
3. 产成品:指企业已经生产完成且可销售的最终产品。
二、库存商品的会计核算库存商品的会计核算主要包括库存商品的初始计量、期末计量以及期间发生的进销存。
1. 库存商品的初始计量:企业开始经营时,需要对库存商品进行初始计量,该计量应以实际支付成本为基础,包括购入价、关税、运费和其他相关费用。
2. 期末计量:企业每个会计期末,需要对库存商品进行盘点和计量,以确定期末库存商品的成本。
常用的计量方法有先进先出法(FIFO法)、加权平均法和后进先出法(LIFO法)。
在计量时,需要考虑库存商品的增减以及单位商品的成本变动情况。
3. 期间发生的进销存:在会计期间内,企业会发生购入、销售以及库存商品的增减。
对于购入的库存商品,企业需要根据实际发生成本进行计量,并将其计入库存商品账户;对于销售的库存商品,企业需要根据实际发生成本冲减库存商品,同时计入销售收入账户和成本账户;对于库存商品的增减,企业需要根据实际发生成本进行计量,并计入库存商品账户。
三、库存商品的会计处理例子假设一家企业在某一会计期间内的库存商品情况如下:1. 期初库存商品价值为10,000元。
2. 期间购入库存商品价值为30,000元。
3. 期间销售库存商品价值为40,000元。
4. 期末库存商品价值待确定。
根据以上情况,可以进行如下会计处理:1. 期初库存商品计量:借:库存商品账户 10,000元贷:期初库存商品账户 10,000元2. 期间购入库存商品计量:借:库存商品账户 30,000元贷:现金/应付账款 30,000元3. 期间销售库存商品计量:借:销售收入账户 40,000元借:库存商品成本账户 40,000元贷:库存商品账户 40,000元4. 期末库存商品计量:期末库存商品的成本需要通过盘点和计量确定,以便准确反映期末库存商品的价值。
半成品核算工作步骤及要求咱来说说这半成品核算工作哈,这可真不是件能随便糊弄的事儿呢!首先呢,你得把那些个半成品都给整明白咯,就像你得知道家里的东西都放在哪儿一样。
得仔细盘点,一个都不能落下,这可不是闹着玩的。
这就好比你去菜市场买菜,你得清楚每种菜的价格和数量吧,不然咋算账呀!然后呢,给这些半成品都归归类,分分类。
就像把不同的水果放在不同的篮子里一样,可不能乱来。
这样后面算起来才方便,不然乱糟糟的一团,你自己都得迷糊。
接下来就是核算成本啦。
这成本可包括好多东西呢,材料成本、人工成本,这些都得算进去。
就好像你做一顿饭,买菜要钱吧,你花时间精力去做也要算成本呀。
这一步可得仔细咯,不能有一点儿马虎。
再就是要确定核算的方法啦。
是用这个方法还是那个方法,得根据实际情况来选。
这就跟你出门穿啥衣服一样,得看天气、场合来决定。
选对了方法,那核算起来才顺溜。
核算的时候还得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呀,要是数据错了,那可就全错啦。
就好比盖房子,根基没打好,房子能牢固吗?所以呀,每个数字都得认真对待。
还有哦,别忘了要经常去检查检查,看看有没有算错的地方。
这就跟你做完作业要检查一遍一样,不然交上去错一堆,那多丢人呀。
这半成品核算工作呀,就像是一场战斗,你得有策略,有计划,还得细心、耐心。
要是随随便便就去干,那肯定不行。
咱得把它当成一件重要的事儿来对待,这样才能把工作做好呀。
你想想看,要是核算错了,那后面的生产计划、成本控制不都乱套啦?那损失可就大啦!所以呀,咱可不能掉以轻心。
在做的过程中,要多想想,多琢磨琢磨。
遇到问题别慌张,冷静下来想办法解决。
这就跟走路遇到石头一样,绕过去或者搬开它,可不能被它挡住了路。
总之呢,半成品核算工作虽然有点麻烦,但只要咱认真对待,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就一定能做好。
这可不是我说大话哦,只要你肯下功夫,就没有做不好的事儿!咱可不能小瞧了这工作,它可是关系到整个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呢!加油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