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石、甲骨等质地坚硬、表面光滑、吸湿性差的 文字载体上书写,则必须使用质地更坚硬的契刻工具。 在距今六千年的陶文中,使用的契刻工具可能是用玉 石或动物的牙齿制作的。殷商时代的甲骨文,学者一 般认为,当时的刻字工具最可能是铜制的刀具。今天 篆刻所使用的刻刀,至少在战国时期就产生了。因为 用契刻的方式书写汉字很不方便,要书写一段比较长 的文字,或应付大量的书写记录工作,就难以胜任了, 商、周以后,这种书写工具逐渐退出了一般性的文字 书写和记录,只在一定范围内使用。
隶书:
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 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 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 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 图为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 隶书在汉代(公元前206220年)得到了很大发展,变 无规则的线条为有规则的 笔画,奠定了现代汉字字形
结构的基础.图为汉隶
楷书:
中国东汉(25--220)末 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 书出现了.楷书的创始人钟 繇 . 楷书笔画平直,字形方 正,书写简便.直至今天,楷 书仍是汉字的标准字体
既便言志,又供观赏。
近代名书法家:钱君匋、沙孟海、 李苦禅、鲁 迅、李叔同、陈大羽、
谢稚柳、关山月、方人定
王 羲 之 《 兰 亭 序 》
柳 公 权 《 玄 秘 塔 碑 》
谈到汉字的书写工具,人们往往首先想到文房四宝,即 笔、墨、纸、砚。其中纸是文字的载体,笔才是主要的书 写工具。除了笔墨,汉字的书写工具还有刻刀、剞劂(在 金石上镂刻文字的金属工具)等。 据考证,在西安半坡、 山东大汶口等地发现的距今约六七千年的陶文上,有好几 种图案,如人面纹、游鱼图案等,是用笔或类似的工具描 绘的。现存最古的毛笔是春秋晚期楚国的毛笔,笔杆是实 心的竹杆,笔杆一头劈成数开,笔毛夹在其中,用细丝线 缠紧,外面再涂上一层漆,笔毛是上好的兔剪毛,长约2.5 厘米。秦汉之际还有用木头做笔杆的。汉朝以后毛笔的制 作工艺基本未变,在笔管的选材上,主要有象牙、琉璃、 斑竹、玉管、犀角,还有兔毫、羊毫、鹿毫、狼毫、小儿 胎发、虎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