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一通三防基础知识.共42页
- 格式:ppt
- 大小:5.06 MB
- 文档页数:42
“一通三防”基础知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一通三防”是至关重要的工作内容。
“一通”指的是通风,“三防”则是指防瓦斯、防煤尘、防火。
这几个方面相互关联、相互影响,共同保障着煤矿的安全生产。
首先,咱们来聊聊通风。
通风就好比是煤矿的“呼吸系统”,它的作用可大了。
通过通风系统,能够源源不断地向井下各个作业地点输送新鲜空气,同时把井下的污浊空气排出井外。
良好的通风可以有效地降低瓦斯和其他有害气体的浓度,调节井下的温度和湿度,为矿工们创造一个相对舒适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通风系统的设计和管理必须科学合理。
要根据矿井的规模、开采深度、地质条件等因素,计算出所需的通风量,并合理布置通风设备和通风线路。
通风设备包括通风机、通风管道、通风设施等。
通风机就像是通风系统的“心脏”,为空气的流动提供动力。
通风管道则负责把新鲜空气输送到各个角落,而通风设施则起到调节和控制通风的作用,比如通风窗、通风门等。
在日常生产中,还需要对通风系统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如果通风系统出现故障,比如通风机停止运转、通风管道堵塞等,就会导致井下空气质量恶化,严重威胁矿工的生命安全。
接下来,咱们说说防瓦斯。
瓦斯是煤矿中一种常见的有害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
瓦斯无色无味,但是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如果瓦斯浓度达到一定程度,遇到火源就会发生爆炸,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防止瓦斯事故的发生,首先要做好瓦斯的监测工作。
通过安装瓦斯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井下瓦斯的浓度。
一旦瓦斯浓度超过安全限值,就会发出警报,提醒矿工采取措施。
同时,还要加强瓦斯的抽放工作。
对于瓦斯含量较高的煤层,可以通过钻孔等方式提前将瓦斯抽出来,降低煤层中的瓦斯含量,从而减少瓦斯涌出量。
在采掘过程中,也要采取合理的通风措施,控制瓦斯的积聚。
比如,加强通风,确保采掘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避免出现盲巷、通风死角等容易积聚瓦斯的地方。
此外,还要加强对电气设备的管理,防止电气火花引发瓦斯爆炸。
再来说说防煤尘。
煤矿一通三防基础知识第一部分讲课提纲局部通风与安全一、矿井通风定义:自然通风、机械通风矿井通风的作用二、局部通风定义(一)局部通风通风方式及设备选择1、压入式:优点、缺点2、抽出式:优点、缺点3、压抽混合式:优点、缺点4、风机、风筒要求(二)安装风机的要求1、吊挂2、高度3、安装位置4、“三专两闭锁”“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切换”(三)供风要求及风量计算1、供风要求2、风量计算(四)巷道停风和恢复通风1、停风处理:断电、撤人、报告(原因)、设置栏杆2、恢复通风:前提条件3、恢复供风后:电器设备(五)贯通1、贯通前:准备工作2、贯通时:指挥、检查、警戒3、贯通后:调整通风系统(六)通风避灾1、避灾基本常识2、自救器的使用第二部分专业知识局部通风与安全一、要说局部通风,先了解矿井通风什么是矿井通风,不进行矿井通风不行吗?1、利用机械或自然通风为动力,使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并在井巷中做定向和定量的流动,最后将污浊空气排出矿井的全过程就称为矿井通风。
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矿井必须采用机械通风。
2、实践证明不进行矿井通风是不行的(1)井下生产就要有人,人呼吸消耗氧气,氧气浓度过低时就会威胁人的生命安全,通过矿井通风满足井下人员呼吸的需要。
(2)人们在井下生产过程中不断产生有害气体(CO、CO2、H2S、CH4等)如果不及时排除这些气体也无法生产(【137】井下巷道风速过低,风量减小,容易造成瓦斯积聚。
事故案例:14年11月26日阜新一煤矿瓦斯爆炸造成27人死亡;14年11月27日贵州省六盘水市松林煤矿瓦斯爆炸,造成11人死亡8人受伤)。
(3)井下由于受温度、湿度、气压等因素影响,需要通风对井下恶劣气候条件进行调节。
所以必须进行矿井通风,不通风就不能保证安全和维持生产。
二、局部通风无论在新建、扩建或生产矿井中,都需开掘大量的井巷工程,以便准备新的采区和采煤工作面。
在开掘井巷时,为了稀释和排除自煤(岩)体涌出的有害气体,爆破产生的炮烟和矿尘以及保持良好的气候条件,必须对独头掘进工作面进行不间断的通风。
煤矿一通三防基础知识1、循环风:循环风一般发生在局部通风系统中,即部分或全部风流中再进入同一进风流中。
危害:掘进工作面的风反复返回掘进工作面,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浓度会越来越大,不仅是作业环境恶化,更重要的是由于风流中瓦斯浓度不断增加,极易引起瓦斯事故。
2、瓦斯爆炸的条件是:一定浓度的瓦斯、高温火源的存在和充足的氧气。
(1)瓦斯浓度瓦斯爆炸有一定的浓度范围,我们把在空气中瓦斯遇火后能引起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瓦斯爆炸界限。
瓦斯爆炸界限为5%~16%。
瓦斯浓度低于5%时,遇火不爆炸,但能在火焰外围形成燃烧层,当瓦斯浓度为9.5%时,其爆炸威力最大(氧和瓦斯完全反应);瓦斯浓度在16%以上时,失去其爆炸性,但在空气中遇火仍会燃烧。
(2)引火温度瓦斯的引火温度,即点燃瓦斯的最低温度。
一般认为,瓦斯的引火温度为650℃~750℃。
但因受瓦斯的浓度、火源的性质及混合气体的压力等因素影响而变化。
当瓦斯含量在7%一8%时,最易引燃;当混合气体的压力增高时,引燃温度即降低;在引火温度相同时,火源面积越大、点火时间越长,越易引燃瓦斯。
高温火源的存在,是引起瓦斯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
井下抽烟、电气火花、违章放炮、煤炭自燃、明火作业等都易引起瓦斯爆炸。
所以,在有瓦斯的矿井中作业,必须严格遵照《煤矿安全规程》的有关规定。
(3)氧的浓度实践证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降低时,瓦斯爆炸界限随之缩小,当氧气浓度减少到12%以下时,瓦斯混合气体即失去爆炸性。
这一性质对井下密闭的火区有很大影响,在密闭的火区内往往积存大量瓦斯,且有火源存在,但因氧的浓度低,并不会发生爆炸。
如果有新鲜空气进入,氧气浓度达到12%以上,就可能发生爆炸。
因此,对火区应严加管理,在启封火区时更应格外慎重,必须在火熄灭后才能启封。
瓦斯爆炸的三要素:瓦斯含量为5%------16%,有650--------750度的引爆火源。
不低于12%的氧气含量。
沼气浓度达到9.5%时爆炸威力最强。
一通三防基本知识1改善空气循环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空气成分会发生很大变化,如氧含量减少,混入各种有害气体,混入矿尘和炮烟;另外空气的温度,湿度也会有变化,造成不良的气候条件,因此,矿井必须进行改善空气循环。
《煤矿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规定,采煤工作面进气中的氧气浓度不得低于20%,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
对不改善空气循环或改善空气循环不良的巷道应及时打上栅栏,挂上禁止入内的警示牌;对报废的巷道和采空区及时封闭,对中毒者进行及时抢救。
1.1矿井改善空气循环系统每个矿井必须有完整的独立改善空气循环系统。
严禁独眼井开采,地面应安装主要改善空气循环机(消灭自然改善空气循环),风机必须保持经常运转,不准随意停风,保证井下有足够的风量。
每人每分钟的供风量不得少于4m3;井下有控制风流的可靠改善空气循环设施(风门不得随意打开,通过风门应及时关闭),人人都爱护它。
井下要消灭不符合《规程》要求的串联和老塘风、循环风,严禁在无风和微风中工作。
进风口设置地下机电设备室,如果硐室深度不超过6m,入口宽度不少于1.5m而无瓦斯涌出,可采用扩散改善空气循环。
1.2掘进改善空气循环我国煤矿应用最广泛的是局部改善空气循环机压入式改善空气循环。
它担负着昼夜不停地向掘进工作面送风的任务。
所以每台局部改善空气循环机必须指定人员负责管理,并严格执行下列管理规定。
1、必须保证局部改善空气循环机正常运转,无论掘进工作面正常生产或交接班,都不准随意停风,必须确保掘进工作面有足够的风量。
2、因检修、因停电等原因停风时,必须撤出人员,切断电源。
3、未恢复改善空气循环之前,不得送电,进入工作。
恢复改善空气循环前,必须检查瓦斯,只有在局部改善空气循环机其开关附近10m 内部气流中的气体浓度不得超过0.5%时,方可人工开启局部改善空气循环机。
4、压入式局部改善空气循环机和启动装置,必须安装在进风巷道中,距掘进巷道回风口不得小于10m,以免发生循环风。
煤矿一通三防知识目录一、煤矿安全生产概述 (2)1.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2. 煤矿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 (3)3. 煤矿安全生产的管理体系 (4)二、通风管理 (5)1. 通风系统的基本要求 (6)2. 通风设施的设置与维护 (7)3. 通风监测与瓦斯监控 (8)4. 通风事故的预防与处理 (9)三、瓦斯防治 (11)1. 瓦斯的基本概念与危害 (12)2. 瓦斯检测与报警装置 (13)3. 瓦斯抽放与管理 (14)4. 瓦斯超限的应急处理 (15)四、粉尘防治 (17)1. 粉尘的产生与危害 (18)2. 粉尘检测与防尘措施 (19)3. 粉尘治理设施的设置与维护 (20)4. 粉尘爆炸的预防与应对 (21)五、防灭火 (22)1. 煤矿火灾的基本原因与分类 (24)2. 防火检查与隐患排查 (25)3. 灭火器材的使用与管理 (26)4. 火灾事故的应急处理 (27)六、职业卫生与防护 (28)1. 煤矿职业病的种类与预防 (28)2. 职业卫生设施的设置与维护 (29)3. 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与管理 (31)4. 职业健康检查与健康教育 (32)七、应急救援与事故处理 (33)1. 应急救援预案的制定与实施 (34)2. 事故报告与现场处置 (36)3. 事故调查与责任追究 (37)4. 事故预防与改进措施的制定 (38)一、煤矿安全生产概述煤矿安全生产是指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通过采取各种措施,确保矿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防止矿难事故的发生,保证煤炭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煤矿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的基本职责,也是国家和社会的重要责任。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煤矿企业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提高矿工的安全意识,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和科技创新,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1. 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供应基地,其安全生产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广大矿工的生命安全。
第一章矿井通风第一节矿井通风基础知识1、什么叫”一通三防”?答:根据原煤炭工业部《国有重点煤矿防治重大瓦斯煤尘事故的规定》中的定义,“一通三防”就是指加强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治火灾事故的发生。
2、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什么?答: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有以下三方面:⑴将足够的新鲜空气送到井下,供给井下人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
⑵将冲淡有害气体和矿尘后的空气排出地面,保证井下空气质量并使矿尘浓度限制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
⑶新鲜空气送到井下后,能够调节井下巷道和工作场所的气候条件,满足井下规定的风速、温度和湿度的要求,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3、矿井通风的作用是什么?答:矿井通风是煤矿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矿井通风与矿井安全密切相关。
煤矿井下开采存在着瓦斯及其他有害气体、煤尘、煤炭自燃等严重威胁,搞好煤矿“一通三防”工作,是煤矿安全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杜绝重大灾害事故、实现煤矿安全状况根本好转的关键。
为了创造良好的煤矿生产作业环境,对瓦斯、煤尘和火灾实施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提高矿井的抗灾救灾能力,最经济、最基础的解决方法就是搞好矿井通风工作。
4、什么是专用回风巷?答:在采区巷道中,专门用于回风,不得用于运料、安设电气设备的巷道叫专用回风巷。
在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区,专用回风巷内不得行人。
5、什么条件的采区必须设置专用回风巷?答:高瓦斯矿井、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至少1条专用回风巷。
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1条专用回风巷。
6、什么叫分区通风(并联通风)?答:井下各用风地点的回风直接进入采区回风巷或总回风巷的通风方式,叫分区通风(并联通风),又叫独立通风。
生产水平和采区必须实行分区通风。
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7、什么叫串联通风?答:井下用风地点的回风再次进入其他用风地点的通风方式,叫串联通风。
一通三防基础知识一通三防基础知识1、什么叫“一通三防”?“一通三防”就是指加强矿井通风,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治火灾事故的发生。
2、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是什么?(1)将足够的新鲜空气送到井下,供给井下人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
(2)将冲淡有害气体和矿尘后的空气排出地面,保证井下空气质量并使矿尘浓度限制在规定的安全范围内。
(3)新鲜空气送到井下后,能够调节井下巷道和工作场所的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作业环境。
3、什么是新鲜风流?当矿井空气和地面空气的成分相差不大时,例如在进风井、井底车场、主要运输大巷、运输石门等处的风流叫做新鲜风流,有时也叫进风风流。
4、什么是乏风风流?当矿井空气流经采掘工作面或井下工作硐室后,其成分与地面空气的成分相比发生了变化,参入了有害气体和粉尘,则将此风流叫做乏风风流,有时也叫回风风流。
5、什么是进风巷?进风风流(即新鲜风流)所经过的巷道,叫做进风巷。
为全矿井或矿井一翼进风用的叫总进风巷;为几个采区进风用的叫主要进风巷;为1个采区进风用的叫采区进风巷;为1个工作面进风用的叫工作面进风巷。
6、什么是回风巷?回风风流(即乏风风流)所经过的巷道,叫做回风巷。
为全矿井或矿井一翼回风用的叫总回风巷;为几个采区回风用的叫主要回风巷;为1个采区回风用的叫采区回风巷;为1个工作面回风用的叫工作面回风巷。
7、什么是主要风巷?矿井总进风巷、总回风巷、主要进风巷和主要回风巷,通称为矿井主要通风巷道,简称为主要风巷。
8、什么是专用回风巷?在采区巷道中,专门用于回风,不得用于运料、安设电气设备的巷道叫专用回风巷。
在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区,专用回风巷内不得行人。
(检查人员除外)9、什么叫采煤工作面的风流?什么叫掘进工作面的风流?采煤工作面空间中的风流,叫采煤工作面的风流;掘进工作面到风筒出风口这一段巷道中的风流,叫掘进工作面的风流。
10、什么叫上行通风?什么叫下行通风?风流沿采煤工作面倾斜方向由下向上流动的通风方式叫上行通风。
一、通风管理1、什么是矿井“一通三防”?“一通”是指矿井通风,“三防”是指防治瓦斯、防治煤尘、防灭火。
2、矿内空气中含有哪些有害气体?矿内空气中的主要有害气体有:一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氢气、二氧化氮、氨、甲烷等。
3、矿井内空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矿井内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三种气体,此外还有少量的水蒸气、有害性气体和矿尘等。
氧气(O2): 氧气是维持人体呼吸不可缺少的气体,当风流中氧气的浓度降到17%,人在工作时会引起喘息、呼吸困难和心跳加快;当氧气浓度降到10%~12%,人将失去理智,时间稍长便会有死亡危险。
氮气(N2): 矿井内风流中的氮气,主要来源于有机物质的腐朽、爆破工作、煤岩层裂隙中释放。
氮气的增加,相对地减少了氧气的含量。
二氧化碳(CO2): 相对密度为1.53,比空气大(空气相对密度1.29),往往积聚于巷道底板上及下山掘进工作面,易溶于水,对人体有窒息作用。
4、二氧化碳有哪些性质?矿内空气中二氧化碳的来源有哪些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煤矿安全规程》对其有何规定?性质是:无色、略带有酸味,不自然也不助燃,易溶于水,故常应隐匿在老空废井的积水中。
二氧化碳的相对密度为1.52,多积存在巷道下部。
井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有:煤、岩、坑木等物质的氧化;爆破工作;矿井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人的呼吸;从煤层岩层中涌出或突然喷出等。
二氧化碳对人体的影响是:对人体的眼、鼻、口等器官有刺激作用;当人体内二氧化碳增多时,会刺激中枢神经,引起呼吸加快,增大吸氧量。
《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 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75%;采区和采掘工作面回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1.5%。
5、一氧化碳有哪些性质?矿内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来源有哪些?其对人体的危害是什么?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五味、无嗅的气体;相对密度是0.97,几乎能均匀扩散在空气中;微容于水,能燃烧,但不助燃;当浓度达到13%-75%时能爆炸;有强烈的毒性。
一通三防管理基本知识一、通风基本知识1、矿井通风的基本任务供给井下人员足够的新鲜空气;冲淡和排除有害气体及浮游矿尘,使之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提供良好的气候条件,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1、新鲜空气:指井巷中没有经过用风地点、受污染程度较轻的进风巷道内的空气。
2、污浊空气:指经过了用风地点、受污染程度较重的回风巷道内的空气。
3、矿井气候条件:指矿井空气的温度、湿度和流速这三个参数的综合作用状态。
4、相对湿度:指某一体积空气中实际含有的水蒸气量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蒸气量之比的百分数。
5、绝对湿度:指1m 3或盘8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克数。
温度水汽量g/m 3温度水汽量g/m 3温度水汽量g/m 3-20 1.07 1 5.176 22 19.22-19 1.17 2 5.53823 20.353-18 1.269 3 5.922 24 21.544-17 1.375 4 6.33 25 22.795-16 1.489 5 6.761 26 24.108-15 1.611 6 7.219 27 25.486-14 1.882 7 7.703 28 26.931-13 1.942 8 8.215 29 28.447-12 2.032 9 8.875 30 30.036-11 2.192 10 9.32 31 31.702-10 2.363 11 9.934 32 33.446-9 2.548 12 10.574 33 35.272-8 2.741 13 11.24 34 37.183-7 2.949 14 11.961 35 39.183-6 3.171 15 12.721 36 41.274-5 3.407 16 13.504 37 43.461-4 3.658 17 14.338 38 45.746-3 3.926 18 15.217 39 48.133-2 4.211 19 16.143 40 50.625-1 4.513 20 17.1170 4.835 21 18.1426、摩擦阻力:空气在井巷中流动时,由于空气和井巷周壁之间的摩擦及流体层间空气分子发生的磨擦而造成的能量损失称为摩擦阻力(也称沿程阻力)7、局部阻力:风流经过巷道某些局部地点,如拐弯、分叉、汇合、断面变化等处时,引起风流大小和方向发生变化,从而产生涡流,造成风流的能量损失称为局部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