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4390-大学计算机-8-2 图形与图像信息处理
- 格式:pptx
- 大小:969.15 KB
- 文档页数:7
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分析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分析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图像进行处理、分析和理解的过程。
它涉及到数字图像处理、计算机视觉、图像识别等多个领域,是计算机科学和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
以下是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分析的一些基本知识点:1.数字图像处理:将模拟图像转换为数字图像,并进行各种处理,如图像增强、滤波、边缘检测、图像分割、图像配准等。
2.图像分析:对图像进行量化、描述和解释,包括特征提取、目标检测、形状分析、纹理分析等。
3.计算机视觉:通过模拟人类的视觉系统,使计算机能够理解和解释图像和视频。
包括图像识别、场景重建、视觉伺服等。
4.图像识别:识别图像中的对象、场景和个体,是计算机视觉的一个重要任务。
包括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深度学习等方法。
5.图像编码和压缩:为了节省存储空间和带宽,需要对图像进行编码和压缩。
包括JPEG、PNG、H.264等编码标准。
6.图像重建:从多个图像中重建三维模型或场景,应用于医学、工业等领域。
7.图像处理与分析的应用:包括图像处理软件、计算机辅助设计、机器人视觉、遥感图像处理、医学图像分析等。
8.数学基础:包括线性代数、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微积分等,这些数学工具在图像处理与分析中起到重要作用。
9.编程语言和工具:熟悉常用的编程语言,如Python、MATLAB、C++等,以及图像处理库,如OpenCV、MATLAB的Image Processing Toolbox等。
10.硬件设备:图像处理与分析需要高性能的计算机和专业的图像采集设备,如摄像头、扫描仪等。
计算机图像处理与分析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需要掌握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通过学习和实践,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图像处理与分析的技术。
习题及方法:1.习题:图像增强的目的是什么?解题方法:回顾图像增强的定义和目的,增强图像的视觉效果,提高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图像分析和识别。
答案:图像增强的目的是提高图像的质量和清晰度,以便更好地进行图像分析和识别。
主要学习内容1.数字图像处理(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又称为计算机图像处理, 它是指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 以提高图像的实用性, 从而达到人们所要求的预期结果。
例如: 对照片反差进行变换;对被噪声污染的工业电视图像去除噪声;从卫星图片中提取目标物特征参数等等。
与人类对视觉机理着迷的历史相比, 数字图像处理还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
但在其短短的历史中, 它却以程度不同的成功被应用于几乎所有与成像有关的领域。
由于其表现方式(用图像显示)所固有的魅力, 它几乎吸引了从科学家到平民百姓太多的注意。
几个新的技术发展趋势将进一步刺激该领域的成长: 包括由低价位微处理器支持的并行处理技术;用于图像数字化的低成本的电荷耦合器件(CCD);用于大容量、低成本存储阵列的新存储技术;以及低成本、高分辨的彩色显示系统。
另一个推动力来自于稳定涌现出的新的应用。
在商业、工业、医学应用中, 数字成像技术的使用持续增长。
尽管军费在削减, 在遥感成像中却更多地使用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低成本的硬件加上正在兴起的几个非常重要的应用, 我们可以预料到数字图像处理在将来会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2.图像增强技术图像增强是指按特定的需要突出一幅图像中的某些信息, 同时, 削弱或去除某些不需要的信息的处理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处理后的图像对某些特定的应用比原来的图像更加有效。
图像增强技术主要包含直方图修改处理、图像平滑化处理、图像尖锐化处理和彩色处理技术等。
空间域平滑技术为了抑制噪声改善图像质量所进行的处理称为图像平滑或去噪。
它可以在空间域或频率域中进行。
此处介绍空间域的几种平滑方法。
(1)局部平滑法局部平滑发又称邻域平均法或移动平均法。
它是利用像素邻域内的各像素的灰度平均值代替该像素原来的灰度值, 实现图像的平滑。
邻域平均法是将当前像素邻域内各像素的灰度平均值作为其输出值的去噪方法。
其作用相当于用这样的模板同图像卷积。
2022计算机三级《PC技术》考试复习要点第五节图像、图形与视频信息的表示(一)图像1.图像的获取与表示图像获取的过程实质上是信号扫描和数字化的过程,它的处理步骤大体可分3步:(1)取样;(2)分色;(3)量化。
2.图像的压缩编码一幅图像的数据量可按下面的公式进行计算(以字节为单位):图像数据量=图像宽度某图像高度某图像深度/8图像压缩方法很多,不同方法有不同的适用场合和范围。
评价一种压缩编码方法的优劣主要有以下几点:(1)压缩倍数(2)重建图像的质量(3)算法复杂度(本钱)(4)时间延迟ISO和IEO两个国际机构联合组成了一个专家组(Joint Photographic E某perts Group,简称JPEG),负责制定静止较像数据压缩编码的国际标准,称为JPEG标准(ISO/8)。
3.图像文件格式(1)JPEG文件交换格式(JPEG File Interchange Format)经JPEG算法压缩后的图像数据,按一定的语法规那么组织成JPEG文件交换格式,以便存储或传输,需要时再通过解码器重建原来的图像。
(2)BMP文件格式BMP(Bitmap-File)图像文件是Windows操作系统采用的图像文件格式,在Windows环境下运行的所有图像处理软件几乎都支持BMP图像文件格式。
它是一种与设备无关的位图格式(Device-Independent Bitmap,DIB),目的是为了让Windows能够在任何类型的显示设备上输出所存储的图像。
BMP位图文件默认的文件扩展名是.bmp。
(3)GIF文件格式GIF(Graphics Interchange Format)是CompuServe公司开发的图像文件交换格式,它以数据块(Block)为单位来存储图像的相关信息。
一个GIF文件由表示图像的数据块、数据子块以及显示图像的控制信息块组成,称为GIF数据流(Data Stream)。
数据流中的所有控制信息块和数据块都必须在文件头(Header)和文件结束块(Trailer)之间。
《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图形图像处理学分:4计划学时:64适用专业:摄影摄像技术1.前言1.1课程性质《图形图像处理》课程是摄影摄像技术专业的基础课程。
该课程设置在大一,面向的是大一学生。
课程主要是对平面图像的后期处理。
它集理论实践于一体,是学生将来直接用于摄影图像后期处理的基础实用技术。
与该课程前后相关联的课程有摄影基础、构成基础、数字暗房等。
《图像图像处理》是一门非常注重操作实践的课程。
目前侧重于商业人像摄影的后期处理。
面对的职业岗位精准对接商业摄影后期修图师。
通过该课程学生可以掌握商业人像修图的要求、操作步骤等知识和技能。
1.2设计思路依据教育部关于高职教育有关文件精神,按照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内在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岗位需求为目标,分析岗位所需职业能力、职业目标与职业要求,围绕职业工作需要的核心能力,突出课程结构模块化、课程内容综合化的特点,进行课程开发、设计、实施和考核。
因此课程结合商业摄影后期修图师的职业要求设计阶段性练习,以项目练习为依托,分阶段分步骤,递进式的方式使学生能扎实掌握每一阶段的技能操作。
本课程的学分为4,总学时为64学时,建议学时可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并相应调整课时计划。
2.课程目标2.1总体目标《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结合商业人像后期修图的职业能力需求设置课程内容。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
学生了解商业摄影人像后期的发展概况,了解商业人像后期修图流程,掌握商业人像后期修图的实践操作技能、培养修图师的职业素养。
时代变化、技术日益陈新。
目前的软件操作从技术上已经简单化、易操作。
未来会更加“一键化”。
从过去的技术技能竞争到未来的思维创意竞争。
职业课程在使学生掌握应要的职业技能外,更要重点引导思考,未来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培养有创意、懂合作、会沟通、会制作的人才。
2.2具体目标2. 2.1知识目标11)了解商业人像摄影后期发展概况;22)了解商业人像后期的操作流程和技巧知识。
1.计算机图形信息处理有哪三门主要学科?模式识别图像处理计算机图形学2.什么是图形学?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简称CG)是一种使用数学算法将二维或三维图形转化为计算机显示器的栅格形式的科学。
3.图形学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计算机辅助制造CAD 绘制勘探测量图平面设计动画影视制作4.图形学与图像处理最主要区别是什么?存在形式基本元素处理过程存储空间表现效果图像处理点阵图像素简便大细致图形学矢量图图元复杂小精确5.你知道的图形输入设备有那几种?图形输出设备:键盘、鼠标、图形扫描仪、触摸屏、条形码输入器、光笔等显示器、打印机和绘图仪6.什么是图元,什么是像素?图元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单位,它还可再分为图素。
图素是最基本的图形元素,它不可再分。
1.我们介绍了那几种线段生成算法?逐点比较法、数值微分画线法(DDA)、Bresenham画线算法。
2.如果用垂直距离和水平距离的最小值来近似一点到一条直线的距离,则最坏情况下,近似值与实际距离的比值为。
A.0;B.1;C.;D.。
3.逐步比较法画线段的基本步骤?A(xA, yA)M(xM, yM)1)线段设置设要画的直线段两端点A(xA, yA),B(xB,yB).x= xA+(xB –xA)t (0<=t<=1)y= yA+(yB –yA)t (0<=t<=1)令t=ti=i/n (i=0, 1, …, n)则可得到点列xi= xA+(xB –xA)tiyi= yA+(yB –yA)tiMi=([xi], [yi])就是该直线线段上的第i个像素点,n+1个像素点可以构成直线段OA。
n=max(│ xB –xA │, │ yB –yA │)2)产生递推公式:设画笔当前位置为M1(x1, y1),此时 F1=y1xA-yAx1<0, 下一点应为 x2=x1 y2=y1+1M2处的偏差为F2=y2xA-yAx2 =y1xA+xA-yAx1=F1+xA 若F2>=0 x3=x2+1 y3=y23) M3处的偏差为:F3=y3xA-yAx3 =y2xA-yA-yAx2=F2-yA这样递推下去,可得第I 步的结果 如果Fi>=0, 则 xi+1=xi+1 yi=yiFi+1=Fi+xA 如果Fi<0, 则 xi+1=xi yi+1=yi+1 Fi+1=Fi-yA 4.DDA 法画线段的基本步骤?答:1)输入线段两个端点的像素位置,端点位置间的水平和垂直差值赋给参数yx d d 和。
多媒体计算与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计算与图形图像处理是一门综合性学科,结合了计算机科学、图形学、计算机视觉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的知识。
它涉及到对于图像、音频、视频等媒体数据的处理、分析、压缩、传输和展示等方面的技术和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多媒体计算与图形图像处理的相关概念、应用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多媒体计算主要涉及对于媒体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而图形图像处理则是多媒体计算中的一个重要领域,主要研究如何对图像和图形进行处理、增强和分析。
图形处理主要包括图像的滤波、边缘检测、图像增强和特征提取等方面。
首先,图像的滤波是图形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滤波可以用于去除图像中的噪声,使图像更加清晰和易于分析。
常见的滤波方法包括均值滤波、中值滤波、高斯滤波等。
均值滤波通过对像素周围区域的像素值取平均来降低噪声;中值滤波则通过对像素周围区域的像素值取中值来降低噪声;高斯滤波则是通过对像素周围区域的像素值进行加权平均来降低噪声。
其次,边缘检测是图形图像处理中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边缘是图像中物体之间的分界线,边缘检测可以用于检测物体的轮廓和形状。
常用的边缘检测算法包括Sobel算子、Canny算子、拉普拉斯算子等。
Sobel算子通过对像素周围区域的像素值进行加权求和来检测边缘;Canny算子则是通过计算像素梯度的幅值和方向来检测边缘;拉普拉斯算子则是通过计算像素二阶导数的和来检测边缘。
此外,图像增强是图形图像处理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图像增强可以通过调整图像的亮度、对比度、色彩饱和度等参数来使图像更加清晰和鲜艳。
常用的图像增强方法包括直方图均衡化、对比度拉伸和颜色平衡等。
直方图均衡化通过重新分配图像的像素值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对比度拉伸是通过拉伸像素值的范围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颜色平衡则是通过调整图像的色调、饱和度和亮度等参数来增强图像的色彩。
最后,特征提取是图形图像处理中的一个重要步骤。
特征是图像中的一些有用信息,特征提取可以用于识别和分类图像。
图形图像处理》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图形图像处理/GraphicsandImagesProcessing)开课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一、课程性质、目的和培养目标本课程是计算机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运用数字技术进行图形图像的处理,是现代数字技术中的一个重要分支。
本课程通过对目前广泛流行的图形图像软件的学习使用,掌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技术,为平面设计、多媒体制作、动画制作等课程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是通过讲授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使学生掌握数字图像的基础知识,了解计算机对图形图像的处理方法与传统方法的异同;二是通过讲授具体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进行图形图像处理的能力。
二、预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三、课程内容、要求和建议学时分配绪论(14课时)主要介绍photoshop概论。
第1章图形图像处理基本知识(2课时)要点:掌握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了解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
主要内容:第一节数字图像数字图像的基本概念;数字图像的分类。
第二节常用的图像文件格式矢量图和点阵图的区别;象素和图形分辨率的含义;色彩模式和工作环境优化。
第2章色彩理论(2课时)要点:掌握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色光三原色,了解数字图像的色彩模式。
主要内容:第一节色彩的产生颜色的基本概念;颜色的描述。
第二节色光三原色三基色。
2课时)4课时) 适用于视频和电影制 6课时) 第三节色料三原色RGB 颜色模式。
第四节数字图像的色彩模式RGB 模式与CMYK 模式;lab 模式;HSB 模式;灰度模式;位图模式。
第3章图形图像输入输出设备 要点:掌握常见图形图像的输入设备的类型。
主要内容: 第一节监视器显示系统;分辨率;像素;点距。
第二节图形显示卡颜色位数;显示存储器;显示分辩率。
第三节扫描仪扫描仪的分类;扫描仪解析度。
第四节打印机打印机的分类。
第4章PhotoshopCS 简介 要点:掌握PhotoshopCS 工作界面的构成和文档的基本操作。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课程简介1.本课程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是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专业的技术核心课程之一。
本课程主要学习《Photoshop》软件,能够熟练地操作绘图软件,结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等课程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平面广告的设计制作。
2.本课程在专业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可以作为信息管理专业、图形图像制作专业、计算机多媒体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其他专业的选修课,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平台。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熟练运用Photoshop制作精美的平面广告、海报、装饰画、精绘平面效果图、插画、网页等,设计处理建筑景观图片、建筑材质图片、对界面材质色彩作合理的选择处理。
3.本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起主导作用该课程明确了人才培养的规格和知识、能力、素质的要求。
以学生为教学活动的主体, 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以该课程具有生动直观、实践性强、艺术创造性强等特点,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使得他们能够自觉、主动地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的生动、形象、感染力强, 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优点, 促使学生积极地参与教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益,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美感的培养。
通过精选的真实案例和大量的实际操作训练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4.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前、后续衔接得当《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之前的课程为《大学生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它之后为《标志设计》、《flash二维设计》、《三维设计》等专业核心课程。
在计算多媒体专业中起承上启下、连贯前后课程,围绕专业核心技能设置的。
鉴于计算机平面图像处理与制作的重要意义和在设计中重要作用,本课程作为广告企业平面制作的岗位职业能力培养,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拓展就业渠道。
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本栏目责任编辑:唐一东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王星星(湖北经济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00)摘要:近年来,数字信息化技术已经成为发展潮流,带领社会进入了信息化发展的高潮期。
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则是数字信息技术中最重要的分支,被大范围运用于工业生产、国防军事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方面。
和其他新兴技术相比较来说,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更能为人类带来较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同时在一定意义上为人类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提供了便利。
目前,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较大的进步,其中,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属于计算机技术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
本文通过对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关键技术进行详细介绍,为如何正确使用并推进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提出部分思路。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关键技术;应用措施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0)02-0219-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纵观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的发展过程,该技术的创造与运用最早可以定位到20世纪80年代。
以宏观视角来看,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即是利用计算机的修改、编辑图形图像以及进行设计的应用型科学技术。
以目前计算机图形图像发展趋势来看,其属于近几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新兴技术之一,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处理计算机图形图像时要使用到数量较多的的应用软件,比如现在相对流行的CAD 、CAB 等等。
从目前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投入使用的效果来看,该技术为人类的生活及工作均提供了较多帮助,同时促进了其相关产业的成长与进步。
1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涉及的关键技术1.1数字化信息技术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是在具备形态数学以及立体数学的前提下所产生的,所以该技术在分析及处理相关图形图像时,第一步就是把图形图像进行数字化处理,然后以此为基础促使其变成可以被计算机所识别的格式类型。
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级《图像处理与制作》考试大纲及样题(试行)一、考试目的与要求《图像处理与制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术入门课程,兼具设计性、实操性和应用性。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了解图像处理和平面设计所需的基本知识和实际技能。
本课程以讲解平面设计理念和软件使用为主,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对《图像处理与制作》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图像处理和平面设计所必备的知识。
《图像处理与制作》考试大纲是为了检查学生是否具备这些技能而提出的操作技能认定要点。
操作考试要求尽量与实际应用相适应。
考试的基本要求如下:.掌握图像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掌握平台的基本操作和使用方法.了解图像处理的一般技巧.熟练掌握图层、蒙版、选区、路径、滤镜的概念和一般操作。
注:①考试环境要求:或以上版本。
②由于考试保密的需要,要求考试期间必须断开外网(因特网)。
二、考试内容(一)图层【考试要求】掌握图层的工作原理和基本操作。
【操作考点】熟练掌握图层的新建、复制、删除、移动、锁定、透明度调整等,通过图层的操作制作各式各样的图片。
(二)选区【考试要求】熟练掌握选区的概念,并灵活使用选区限定图层操作的范围。
【操作考点】掌握使用选框工具、套索工具和魔棒工具建立选区的方法,运用选区的多种运算法则对选区进行修改和编辑,通过键盘快捷键的配合移动或复制选区内的像素。
(三)图层蒙版【考试要求】熟练掌握图层蒙版的建立,并使用蒙版完成图像的合成。
【操作考点】蒙版添加的位置、添加的方法、使用蒙版调整图层透明度的方法,将多张图片转换为一个文件中的多个图层的方法。
(四)路径【考试要求】熟练使用路径工具创建选区、描边和填充形状。
【操作考点】路径的创建、运算法则,路径的修复和调整,路径的填充、描边,路径与文字工具的配合使用。
(五)滤镜【考试要求】了解和掌握中滤镜的种类的用途。
【操作考点】滤镜的类别、与图层、选区、历史记录面板等工具混合使用产生各种特殊效果。
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图像处理技术与算法分析计算机等级考试(Computer Rank Examination)是评估个人在计算机技能方面的能力水平的一项考试。
而图像处理技术与算法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试内容。
本文将对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图像处理技术与算法展开分析,探讨其应用和发展。
一、图像处理技术的基础知识图像处理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涵盖了图像采集、图像处理和图像分析等多个方面。
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学习者需要了解图像的存储方式、色彩模型、图像采集和显示设备等基础知识,同时还要掌握常用的图像编码和解码算法,如JPEG、PNG等。
二、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1. 医学影像处理在医疗行业中,图像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的获取、分析和诊断。
例如,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图像处理技术与算法分析涉及到的医学图像如CT、MRI等,通过图像处理技术对这些医学图像进行分割、增强和特征提取等操作,为医生提供更准确的诊断结果。
2. 人脸识别与图像检索人脸识别和图像检索是图像处理技术的重要应用之一。
在计算机等级考试中,学习者需要了解人脸识别的原理和算法,如主成分分析、支持向量机等。
同时,对于图像检索来说,要了解常见的图像特征提取和相似性计算方法,如SIFT、SURF和汉明距离等。
3. 视频处理与物体跟踪图像处理技术在视频处理和物体跟踪方面也有广泛的应用。
学习者需要了解常用的视频编码算法,如H.264、H.265等,以及物体跟踪的相关算法,如卡尔曼滤波器、粒子滤波器等。
三、图像处理算法的分析与评价除了了解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领域,学习者还需了解常用的图像处理算法,并能够分析和评价这些算法的优缺点。
例如,计算机等级考试中的图像处理技术与算法分析可能涉及到的算法有图像滤波、边缘检测、图像分割等,学习者需要了解这些算法的原理、特点和适用场景,并能够在实际应用中进行算法选择和调优。
四、图像处理技术与算法的发展趋势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图像处理技术与算法也在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