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数字化验收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6.67 KB
- 文档页数:9
华能海门电厂码头工程项目档案审核情况汇报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华能海门电厂项目部
一、工程概况
综合码头按一个3000吨级泊位建设。综合码头前沿线与煤码头垂直,西端点与陆域护岸距离100m,码头直线段长152.4m,预留拐弯段长度为22.10m,与煤码头平行预留拐弯段长度为21.984m。西护岸后方布置配电所及前方办公室和污水池。
煤码头为1个5万吨级的泊位。码头平行港内电厂护岸布置,前沿线距厂区护岸顶边线100m。码头长度345.22m(包括预留段),码头平台长305m。码头前沿作业地带宽度45m。码头北端布置配电所及前方办公室、污水池和转运站。
煤码头、综合码头于2006年11月18日开工,分别于2009年3月4日和2009年4月11日完工。
二、项目档案的管理概况
(一)、档案管理情况
煤码头、综合码头在建设期间,项目部设立档案管理小组,负责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及保管工作。档案管理日常工作由质检部负责,施工报验资料的报送、收回由操昭龙负责,并做好登记。归档的档案由陈雪丹负责,并做好归档总目录和借阅及收回登记。施工过程的档案资料,由各部门和相关负责人收集、整理、归档,做到真实、
准确、完整、系统地反映施工全过程工程质量。各部门的专业资料由各部门保管,试验室的资料由试验室保管,各部门的档案资料在完工后交质检部统一归档。工程竣工图由工程部各单项技术主管负责编制,竣工图必须与有关的工程联系单,设计变更相符,要真实反映工程实际情况,最后由总工程师审定,交设计院复制。
(二)、档案管理主要措施
1、强化过程控制,确保档案收集与工程建设同步进行
(1)在项目前期文件的管理上,档案部门与工程管理部门共同梳理工作线索,划定相关部门归档责任、归档范围,各类文件归档的时间,使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能够紧密结合各部门管理工作实际,准确反映管理工作流程。在前期文件的收集上,坚持“早介入”、“早检查”、“早动手”,紧紧跟踪前期工作的进展,指导相关部门及时归档,同时做到随归档随整理,具备成卷条件的马上归档组卷,并随时根据后续资料补充调整,保证了工程竣工时前期文件的齐全、完整。
(2)在施工现场档案管理方面,紧紧抓住开工前的技术交底,中间过程的检查,竣工验收三个环节,做到档案工作与工程建设“同步开始”、“同步检查”、“同步验收”。
(3)严把竣工验收关。这也是保证工程档案完整、准确、系统的关键环节。档案人员参加煤码头和综合码头单位工程的预验收和竣工验收,负责对工程档案资料进行全面检查,提出整改意见,保证了工程档案的整体质量。
(4)对竣工图进行严格验收。根据《华能海门电厂工程项目竣工图编制要求》,竣工图由项目部负责向设计单位提供与设计变更有关的工程联
系单、专题会议纪要、图纸会审纪要和设计变更清单,以及项目竣工草图,竣工图由设计院统一编制。
2、组织学习培训,提高人员素质
安排档案人员参加档案培训,参加华能海门电厂邀请中电建协专家和华能公司的档案专家到现场讲课。通过培训、学习,既提高了大家的档案意识,也掌握了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如何分类、归档、管理等一系列方法。大大提高了档案人员业务水平。
3、接受专家检查指导,完善管理工作。
华能公司、中电建协创优和汕头港口管理局质量监督站专家也多次到现场对施工项目交工资料进行了检查。各方专家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我们如数做了整改和完善。
4、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管理档案,是信息化档案管理的必由之路。
(1)系统化:项目部安装了由华能海门电厂提拱的mis基建管理系统、清华紫光档案管理软件,从项目施工文件的形成和收集开始就进行数字化、程序化管理,使档案的产生、移交、归档、利用都在局域网环境下完成,并得到了有效的管理和利用。
(2)数字化:项目部对华能海门电厂一期煤码头、综合码头及相邻护岸工程进行了案卷级、文件级目录数据库输入,并对竣工文件进行了全部扫描后刻入光盘。
三、项目文件材料收集整理所依据的标准
1、《国有企业文件材料归档办法》国档发[2004]4号
2、《国家重大建设项目文件归档要求与档案整理规范》
da/t28-2002
3、《重大建设项目档案验收办法》档发[2006]2号
4、《科学技术档案案卷构成的一般要求》gb/t11822-2000
5、《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2001
6、《华能火电建设项目文件归档制度》(2005年版)
7、《华能海门电厂一期工程竣工文件编制细则》(2009年2月)
8、《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档案管理办法汇编》(2004年9月)
9、交通运输部[交办发(2009)225号]《关于印发水运建设项目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管理办法的通知》
10、《港口建设管理规定》(交通部令2007第5号)
11、《交通建设项目档案管理登记办法》《交通建设项目档案专项验收办法》(交办发[2007]436号)
12、与本工程有关规定、纪要、合同、协议
13、华能集团创优专家组提出的相关要求
四、项目文件的形成、收集、整理、编目与归档情况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形成的、以不同载体形式记录的、具有考查利用价值的所有文件,归档资料内容能积极真实、准确地反映工程建设活动和工程实际状况,做到齐全、系统、完整。主要文件有施工管理与技术文件、施工记录、隐蔽工程记录、工程质量评定表记录、出厂证件及试验文件。
码头项目文件的质量情况:
1)、码头工程一开始就对工程建设进行全面监控,以书面形式记
载建设工程的主要过程并保存相应工程技术文件(如1、开工前的施工技术准备文件;2、各原材料质保书、合格证及复试报告单;3、施工试验记录;4、隐蔽工程验收检查记录;5、施工记录;6、分部、分项质量验收记录)。
2)、码头工程资料均采用耐久性强的碳素墨水笔或黑色签字笔书写,页面整洁,字迹或图样清楚,图表整洁,签字盖章手续完备。
3)、码头工程资料纸张尺寸均采用规格为a4纸或a3纸制作,对一些原材料合格证原为16k纸张的全部采用a4纸张粘贴,使其达到长期保存归档的要求。
4)、工程资料均为原件(复印件均写明原件存放之处并加盖存放单位红章)。
5)、工程资料的内容真实、准确,与工程实际相符合,并符合国家有关方面的技术规范、标准和规程。
码头项目文件归档情况
1)、综合册1:竣工文件编制说明、工程概况、大事记、单位工程开工报告、单位工程开工报告安全质量考核表、工程开工报审表、重要分部分项工程开工报审及附件、中间交工申请报告及验收证书等资料、完工交工申请报告单及交验签证、会议纪要与资料(包括施工总结、竣工报告及竣工验收签证书要待试运行半年后验收才有)。
2)、综合册2:使用的标准规范目录、图纸会审纪要、技术交底及会议纪要(施工组织设计已交业主一套,本次不另组卷)重要的施工技术方案报审、分部、分项、工序作业指导书。篇二: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1 总则
1.1 为了规范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验收管理,确保档案安全和项目质量达到有关要求和标准,特制定本办法。
1.2 本办法适用于广西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 2 对象、依据及前提条件
2.1 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根据相关规定接受本级行政区域内业主单位委托组织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的验收。
2.2 依据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合同书、合同附件、有关技术说明文件及规范的验收资料,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进行验收。
2.3 项目验收的前提条件
2.3.1 项目按照合同要求全部完成,并满足使用要求;
2.3.2 各个分项全部预验收合格;
2.3.3 已通过自治区档案局指定软件综合应用测试;
2.3.4 各种验收资料完备,符合合同内容;
2.3.5 经过相关主管部门和项目业主同意;
2.3.6 合同或合同附件规定的其他验收条件。 3 验收内容
3.1 分项验收:对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分项进行验收,包括档案整理、档案扫描、图像处理、图像存储、目录建库、数据挂接、数据备份等。验收以抽检的方式检查已完成数字化加工的所有档案和数据,抽检的比率不得低于档案和数据总量的5%。
3.2 验收指标:以下分项抽检标记为“不合格”:未按数字化加工要求拆装、处理档案,档案破损、页码顺序错误、页数不清、目录不实;扫描档案技术指标错误,扫描、处理图像文件不完整、不清晰、不反映档案原貌以及有缺页、漏页、重页、顺序颠倒等质量问题;图像文件存储格式、命名未按规范要求;目录建库数据格式不符合规范要求,著录项目不全、内容不准确规范,不能与图像数据库批量、快速挂接以及数据挂接错误的;数据备份不当造成数据丢失、错误,成品数据未进行多套备份。
验收抽检的合格率达到95%以上(含95%)时,予以验收“通过”。
合格率=合格的文件数/被抽检文件总数×100%。 4 验收程序
4.1 验收程序
4.1.1 预验收
4.1.1.1 项目竣工后经测试和试运行合格,项目承担单位根据合同、招标书、计划任务书,检查、总结项目完成情况后向项目业主提出预验收申请。
4.1.1.2 项目业主和项目承担单位组成初验小组,对项目的各项工作进行全面检查。
4.1.1.3 项目承担单位提供材料:预验申请书、完成工作报告、项目总结报告。
4.1.2 验收
4.1.2.1 申请:预验收合格后,项目业主根据合同、招标书、任务书,检查、总结项目组织实施和完成情况后向本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交规范的验收方案(验收材料)。
4.1.2.2 经过审核,材料齐全,则由本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组织验收。 4.1.2.3 验收组成员由本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和相关部门以及项目业主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共同组成。验收时按照相关验收内容及标准进行,验收后提交验收报告。
4.1.2.4 验收形式:采用会议与现场测试相结合的形式。
4.1.2.5 验收步骤
4.1.2.5.1 业主单位作项目工作、试用情况及预验收报告;
4.1.2.5.2 承担单位作关于项目加工、技术、自检(预验)情况及竣工情况的报告;
4.1.2.5.3 验收组进行现场检查和测试;
4.1.2.5.4 验收组对项目进行全面评价并给出验收意见;
4.1.2.5.5 验收组组长宣读验收意见。
4.1.2.6 验收签字:经过验收形成验收报告,验收组成员签字,并提交本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和项目业主存档。
5 验收结论
5.1 验收结论分为:验收合格、需要复议和验收不合格三种。符合纸质档案数字化加工标准规范、目录数据库与全文数据库正常挂接、任务按期保质完成、经费使用合理的,视为验收合格;由于提供材料不详,或目标任务完成不足80%,而又难以确定其原因等导致验收结论争议较大的,视为需要复议。
5.2 项目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按验收不合格处理:
5.2.1 未按项目考核指标或合同要求达到所预定的主要技术指标的;
5.2.2 所提供的验收材料不齐全或不真实的;
5.2.3 项目的内容、目标或技术指标等已进行了较大调整,而未得到相关单位认可的;
5.2.4 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重大问题,尚未解决和作出说明,或实施过程及结果等存在纠纷尚未解决的;
5.2.5 没有对数据、相关系统或设备进行试运行,或者试运行不合格;
5.2.6 项目经费使用情况审计发现问题的;
5.2.7 违反法律、法规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其他行为。 6 验收结论确认和处理
6.1 由本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根据验收意见和相关资料得出结论,并进行确认。
6.2 项目验收结论的处理
6.2.1 验收结论为验收合格的,项目业主将全部验收材料统一装订成册并连同相应的电子文档(doc格式),分别报本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以及相关部门备案。
6.2.2 验收结论为需要复议的,业主和承担单位在一个月内补充有关材料或者进行相关说明。
6.2.3 验收结论为验收不合格的,业主和承担单位限期整改,整改后试运行合格的,项目业主重新申请验收。
6.2.4 未通过验收的档案数字化加工项目,不得交付使用。篇三:重庆市档案数字化工程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附件一
重庆市档案数字化工程项目验收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规范档案数字化工程项目验收的管理,确保项目建设质量达到有关要求和标准,并正常投入运行,根据《重庆市信息化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暂行办法》(渝办发[2003]1号)及《重庆市信息化工程项目验收实施细则》(渝信局[2005]159号)文件要求,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 本市行政区域内档案数字化工程的验收,适用于本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