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数学错题集
- 格式:doc
- 大小:123.04 KB
- 文档页数:7
苏教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错题集」、1、说出下面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积各是多少?4 X 4 = 16()()()2、4与4相加是(),再减去6得()。
3、 ()()四十二,()()二十五4、你知道3双手有多少手指吗?5、5只小猴,每只小猴子上午要吃2个桃子,下午要吃桃子,一天一共要吃多少个桃子?6、3个5加2个5是()个5,得()7、我有30元,两种花都要买到,可以买几枝?二、1、搭两个六边形,至少要()根小棒,搭两个单独的四边形至少要()根小棒,搭一个六边形,最少要用()根小棒。
2、共有几个口□ □□□□□□□□□口5元4元算式: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共有几个口□ □ □□ □□ □□ □算式:_________________ 或_____________________3、()里最大能填几?()X 3 v 25, 5X( ) < 21, ( ) X 2 < 15,4X( ) < 184、6X 4读作(),3乘5写作()5、一根木头锯成两段要2 分钟,锯成5 段要几分钟?6、同学们去看演出,一排座位坐4 人还空2 个座位,如果把5 排座位全坐满,那么可以坐多少人?7 有两根各长50 厘米的木条,把它们接成一根长木条,中间钉在一起的重叠部分是20 厘米,接成的这根木条有多长?8、一个茶杯长12 厘米,蜗牛从杯底往上爬,每爬3 厘米要4 分钟,然后休息2 分钟再爬,这样从杯底到杯口,要用多少分钟?9、在一根8 米长的杆子下有一只蜗牛,它白天向上爬3 米,到夜里却退回2 米,第几天蜗牛才能爬到杆的顶端?10 、六一儿童节,同学们吹气球,聪聪吹了37 个,明明吹了9 个,笑笑吹了13 个,淘气吹了41 个,一共吹了多少个气球?11、有一天,小明和他的爸爸、妈妈、外公一起去看电影,他们紧靠着坐在一排,小明紧靠在爸爸的左边,爸爸紧靠在妈妈的左边,外公紧靠在妈妈的右边,请你说出坐在最左边的是谁?坐在最右边的又是谁?12、在一个袋子里装有形状大小一样的,红、黄两种玻璃球各4 粒,如果不用眼睛看,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粒颜色不相同的玻璃球,至少必须摸出几粒来?如果不用眼睛看,要保证一次拿出两粒颜色相同的玻璃球,至少必须摸出几粒来?13 、小华,小明和小黄三人,小华比小明大 5 岁,小明比小黄小3 岁,请你仔细想一想,给他们的岁数排个队。
小学生数学二年级(上半学期)错题集一.用竖式计算。
35+28-29= 59+18+23=83-47+18= 76-34-16=72÷9= 45÷5=8x2= 7x9=36÷6+14= 7x5-12=拓展一9 8+ 4 67 4 7 1- 3 8 - 2 6拓展二在里填上“<”“>”或“=”。
÷8÷2 14÷÷2÷34厘米米 1厘米 1米10米拓展三在里填上“+”“-”“x”或“÷”。
>< 6拓展四在里最大能填什么数字?<< 32 68 ><< 26 38 >二.填空题1. 在算式 28 ÷ 4=7 中,4是(),7是(),28是()。
2. 35 ÷ 7 读作: 7 x 8 读作:3. 5个3的和是多少?请用乘法列算式:4. 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六七四十二5. 两个加数都是6,结果是多少?6. 4个3相加的和,列式();30里面有()5,列式();7. 20 ÷ 4=5 ,读作(),被除数是(),4是(),商是()。
8. 5个4 相加,用表示:写成乘法算式是:或去掉()个就和再增加()个就和同样多。
10.一个数比28大,比35小,是4的倍数,这个数是()。
11. 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12个4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份。
12.把口诀补充完整。
()十二四六()三()十八()得六()二十三()得九13. 2个4的积是(),2个4的和是()14. 有一些练习本,比20本多,比30本少,平均分给6个小组正好分完,一共有()本练习本。
15. 3本数学书约厚 2();教学楼约高15();课桌长60 ();字典约厚4 ();小红一步长约60();钉子长5 ();16.一本书7元,买这样的3本书,都用面值10元的人民币买,至少要()张。
17.一条小船最多能坐2人,一个旅游团有15位游客,需要()条船。
二年级上册数学错题集易错题锦集(一)1、奶奶今年63岁,小芳今年7岁。
奶奶比小芳大多少岁?36-7=29(岁)错因分析:把63看成36了,也就属于看(抄)错数字2、二年级有3个班。
2班比1班多5人,3班比1班多3人。
3班人数最少。
错因分析:不能正确理解数量的大小关系。
3、大青拍了135下皮球,小青拍的比大青少一些,小红拍的比大青多一些。
1)小青最多拍多少下?135-10=225(个)2)小红最少拍多少下?135+10=145(个)错因分析:不能准确理解“最多”与“最少”的含义。
4、做一道加法算式,小明把一个加数个位上的6看作9,把十位上的1看作7,得到604,正确得数是(588)。
错因分析:没有理解个位、十位分别看错的数实际是多余的数,而直接减掉了16。
5、有三根绳共长60米,其中一根比最短的一根长5米,比最长的一根短5米,最长的一根长多少米?最短的一根长多少米?最长的60米,最短的5米。
错因分析:假设3根绳子一样长,60÷3=20,则最长:20+5=25最短:20-5=156、每根甩绳长5米,将42米的绳子剪成8根甩绳,够不够?43÷5=8(根)……3(米)不够错因分析:把42看成43,算法正确结论错误。
7、全班有60人,其中男生是女生的2倍,你知道有多少男生,有多少女生吗?错因分析:这是个和倍问题。
三年级学习了以后就会明白。
8、为了吸引顾客,超市准备用“2盒牛奶,3盒酸奶”组合,制成礼盒再销售,最多可以制成多少礼盒?商品名称数量牛奶18盒酸奶24盒可以制成20个礼盒。
错因分析:先分别计算牛奶2盒一份可以分9份,酸奶3盒一份可以分8份,组合起来只能选择较少的搭配,答案应为8个礼盒。
可以用花生和糖果搭配实际操作一下。
9、18片钙片装一瓶,小辉每天坚持吃,早晚一次,每次三片。
一瓶药够吃几天?18÷3=6(天)错因分析:没理解“早晚一次,每次三片”中包含乘法的意义2×3。
1、看图:纸条长(7 )厘米。
(长度从尺子刻度从1厘米到7厘米)错因分析:学生只注重纸条的右端对准7厘米处,忽视0刻度是否对准纸条的左端。
2、1米—20厘米=( )厘米错因分析: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不熟练,少数学生20-1来解决。
强调统一单位后相加减。
3、一共有()条线段。
错因分析:学生只注意到其中两条线段,对于两条线段合起来的第三条线段不理解。
强调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
4、3 6+ 36 6错因分析:学生只考虑数位对齐,个位对十位。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强调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相同数位对齐)5、56—35=11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退位减法后,分不清是否需要退位,统一全退位。
强调不够减时再退位。
6、比36大18的数是多少?错因分析:学生看见“比”字就求相差数。
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找到谁比谁大,大多少,怎么求?7、53+28+16=5 3+ 2 88 12 8+ 1 64 4错因分析:少数学生把连加看出两道分开的题目,先前两个加数相加,再把后两个加数加起来。
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让孩子理解先加前两个加数,再加上第三个加数。
8、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
一套课桌椅多少元?62+34=96(元)96+62=158(元)错因分析:混淆了谁多谁少,可以让学生把“比一把椅子多34元”前面补充完整,再来反复读题理解究竟是谁的价钱高。
9、74-38得数大约多少?错因分析:学生知道38可以看做40,但对于74部分孩子认为更接近80 。
10、一共有42位小朋友来上课,已经搬了35张桌子、19把椅子。
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几把椅子?错因分析:学生对于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不清,把椅子和桌子混在一起。
11、判断题:数学书表面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直角的概念不够明确,12、画一个有直角的三角形。
错因分析:学生在连续学习角的基础上,惯性认为一定画直角。
部分学生对三角形与角的区别不注意。
小学生数学二年级(上半学期)错题集一.用竖式计算。
35+28-29=59+18+23=83-47+18=76-34-16=72÷9=45÷5=8x2=7x9=36÷6+14=7x5-12=拓展一98+46-7471-38-26拓展二在里填上“<”“>”或“=”。
5x496x66+69x43278-196024÷86÷214÷718÷2÷3 4厘米1米1米100厘米1米10厘米2米拓展三在里填上“+”“-”“x”或“÷”。
427=682>10204<699=1887=56355=7拓展四在里最大能填什么数字?4<266x<3268>9xX8<343x<2638>x9二.填空题1.在算式28÷4=7中,4是(),7是(),28是()。
2.35÷7读作:7x8读作:3.5个3的和是多少?请用乘法列算式:4.根据口诀,写出两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六七四十二5.两个加数都是6,结果是多少?6.4个3相加的和,列式();30里面有()5,列式();7.20÷4=5,读作(),被除数是(),4是(),商是()。
8.5个4相加,用表示:写成乘法算式是:或9.去掉()个就和同样多,再增加()个就和同样多。
10.一个数比28大,比35小,是4的倍数,这个数是()。
11.把12个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个;12个,每4个分成一份,可以分成()份。
12.把口诀补充完整。
()十二四六()三()十八()得六()二十三()得九13.2个4的积是(),2个4的和是()14.有一些练习本,比20本多,比30本少,平均分给6个小组正好分完,一共有()本练习本。
15.3本数学书约厚2();教学楼约高15();课桌长60();字典约厚4();小红一步长约60();钉子长5();你一庹长约()米()厘米;你一拃长大约()厘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错题集1.二年级同学去公园划船,每条小船的租金是3元,限坐4人;每条大船的租金是5元,限坐6人。
(1)若二(5)班租的全部是大船,则正好坐满,他们租了6条大船,他们一共有多少人?他们一共付了多少元租金?(2)若二(6)班租的全部是小船,则正好坐满,他们付了15元租金,他们租了几条小船?二(6)班一共有多少人?2.列式计算。
3.12÷3读作( ) 4×5读作( )4(1)( )颗每( )颗一组,一共分成了( )组。
(2)()颗)组,每组有()颗。
(3)有()组)颗,一共有(5.24-4-4-4-4-4-4 改写成:()÷()=()3+3+3+3+3+3+0 改写成:()×()=()5+5+5+5+5+4=()×()-()=()7+8+9=()×3 18÷()=()×6 6.一根钢管长12米,每分钟锯下2米,()分钟锯完。
7.魔方3元足球5元小飞机7元钢笔?元(1)用19元买6个魔方够吗?(2)小强用27元买了3个足球后,剩下的钱正好买2枝钢笔,平均每枝钢笔多少元?(3)小强买足球用去的钱比10元多,比30元少。
他最多买了几个足球?最少买了几个足球?8.把一个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剩下的图形可能是()形、()形、()形。
9.小兰家种了2行花,一行6朵,一行4朵。
小芳家种了4行花,每行6朵。
哪家种的花多?多几朵?10.“4个5相加”不可以写成下面哪个算式?()A.4×5B. 5×4C.4+4+4+4+4D.5+5+5+511.有一些苹果,比10个多,比30个少。
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每人分得的个数和小朋友的个数同样多,可能有( )个苹果,( )个小朋友;也可能有()个苹果,()个小朋友。
算式是:12.要拼成一个大正方形,至少需要()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形。
13.在一个正方形花园的四周种树,每边种6棵树,至少需要()棵树。
错题集(一)复习回顾一、填空二、我能辨对错。
1.袋子里有2个红球和1个白球,不可能摸到白球。
( )2.12是4的3倍,3是12的4倍。
( )3.在地图上,我们通常以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 )4.35÷7表示的意思就是把35平均分成7份求一份是多少。
( )5.把一块蛋糕平均切4刀,能分成4块。
三、选择题1.下面算式中,表示□是△的2倍的算式是第()个。
A. □×△=2B. □×2=△C. □=△×22.21÷7=3表示()A.把21平均分成7份,每份是3B.把21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7C.7的3倍是多少3.下面不可能发生的事情是()A.春夏秋冬季节交替B.太阳从西方升起C.人的生老病死D.岁月流逝4.从2、3、5、8、9中任意取两个数,两数的和()大于10.A.一定B.不一定C.肯定不四、动手画一画1.画出下面立体图形从正面、正面右面上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图形。
2.根据所给时刻在钟面上画出时针和分针。
3时25分9时30分6时35分8时40分3.看图填空(1)小明从家往()走()站,又向()走()站到学校。
(2)从学校向()走()站,又向()走()站到少年宫。
(2)丁丁从学校向东走3站到家,用△标出他家的位置。
4.连一连。
五、列式计算1.8个6相加的和是多少?2.两个乘数都是8,积是多少?3.被除数是25,除数是6,商和余数各是多少?六、我会解决问题1.爸爸今年36岁,明明今年7岁,爸爸的年龄是明明的年龄的几倍还多几岁?2.小红有18块糖,小明有14块糖,小红给小明几块糖后,他俩的糖就同样多?3.一条绳子长16米,每2米剪成一根跳绳,可以剪成多少根这样的跳绳?需要剪几刀?4.有一些糖果,不到40块,平均分给5个孩子或7个孩子,都剩下2块,这些糖果共有多少块?5.体育课上,小华练习正步走,4分钟走了36步,照这样计算。
9分钟小华能走多少步?。
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必考易错题集锦(附答案)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集锦一、我会填1、下图中一共有( 6 )条线段。
2、下图中有( 4 )个角,有( 1 )个直角。
3、把一根绳子对折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子被剪成了( 2 )段。
4、把一根绳子对折2次后,从中间剪开,这时绳子被剪成了( 4 )段。
5、一小时=( 60 )分。
6、钟面上有( 12 )个大格,有( 60 )个小格。
7、分针从12走到3,走了( 15 )分钟。
时针从12走到3走了( 3 )时。
8、分针从4走到8走了( 20 )分钟,时针从4走到8走了( 4 )时。
9、三角板上有( 3 )个角,有( 1 )个直角。
10、9×8-8=( 64 )×8.11、7+7+7-7=( 14 )×( 1 )。
12、3和5相乘写成算式是( 3×5 )。
13、3和5相加写成算式是( 3+5 )。
14、3个5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 5+5+5=15 ),写成乘法算式是( 3×5=15 )。
15、2×5=( 10 ),( 2 )和( 5 )是乘数,( 10 )是积,读作( 2 )乘( 5 )等于( 10 ),用口诀“2乘5等于10”计算。
16、1)数一数,上图中有( 6 )条线段,( 4 )个角,( 1 )个直角。
2)在上图中画一条线段,使它增加3个直角。
二、我会判1、1时=100分(错误,1时=60分)。
2、口诀“四六二十四”表示4个6相乘。
(正确)3、口诀“六七四十二”表示6个7相加。
(正确)4、角的两边越长,这个角就越大。
(正确)5、半小时=30分(正确)。
6、口诀“五九四十五”改成加法算式是5+9=14.(错误,改成加法算式是5+9+4=18)。
7、两个数相乘的积一定大于它们的和。
(错误,两个数相乘的积不一定大于它们的和,例如2和3)。
8、7个7相加得14.(错误,7个7相加得49)。
9、一个数乘6的积在10——20之间,积一定是12.(错误,一个数乘6的积在10——20之间,积不一定是12,例如2)。
1、拿一根绳子,两个同学把它的两端拉紧就成一条()①直线②曲线③线段2、用铅笔沿着直尺边可以画一条长2厘米的()①曲线②线段③直线3、在一个平面内有两个点,以这两点为端点能画()条线段A.1B.2C.33、在○的左边,距离○3厘米处画一个△,在○右边,距离○4厘米处画一个□。
4、判断题:有两个端点的线就是线段()图中5、67、8、9、10.同学们排队做广播体操。
从排头数,小明是第23个,从排尾数,小明是第28个。
这排学生一共有多少个?11.一捆电线长100米,一班先用去20米,又用去38米。
一共用去了多少米?二班需要40米,剩下的电线够不够?12、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都要把()对齐,从()算起。
13、在做加法时,个位相加满(),向()位进()。
14、在做减法时,个位不够减,要从()位()和个位上的数加起来再减。
( ),( )十位( )减( )减( )等于( )。
16、一个数加15得47,这个数是(),一个数减19得37,这个数是()。
17、小刚有45本书,丹丹给他14本以后,两人的书就一样多,丹丹原来有()本。
18、没有括号的连加、连减、加法混合运算按从()到()的顺序进行计算,有括号时,要先算()里面的。
19、□里最大能填几。
57-□>30 25>18+□20、我是小法官①、红红和兰兰跳绳比赛,一分钟的时间红红跳了56个,兰兰跳了68个,兰兰比红红少跳了12个()②、黑兔有52只,白兔比黑兔少17只,白兔和黑兔一共69只。
()③、当钟面出现3时整和9时整时,时针和分针就会形成直角。
()④、6和比1大的数相乘,积比6大。
()⑤、在乘法算式中,积不一定比每个乘数大。
()⑥、3X3表示3个3相乘。
()⑦、4X()>20,括号里最大填 6. ()⑧、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⑨、根据每一个乘法口诀,都能写出两个乘法算式⑩、2个2相加的和,可以列式:2+2,也可以列式:2X221、()比86少17,()减去38后是4722、学校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
二年级(上)错题集合1、车上原来有41人,下车25人,又上车19人。
现在车上人数比原来()了()人。
现在车上有()人。
2、(1)排一排12元5角4元3角5角15元2元5角10元<<<<<<(2)1元=()分10元—3元8角= 10元—5角=(3)1张20元能换()张5元;()张10元能换1张100元(4)10张壹元+1张伍角+4张贰角=()元()角3、明明:“我带的钱如果买3本还多4元。
”把多的4元给红红,她也能买3本,红红带了多少钱?一本故事书9元钱4、儿童乐园一张旋转木马票是5元,一张过山车票是10元,买3张旋转木马票和一张过山车票一共是()元。
5、9个5相加,可以用乘法表示,列式为读作6、小丽有43本漫画书,漫画书比故事书多18本,两种书一共有()本7、一根绳子长60米,第一次剪去28米,第二次剪去19米,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米。
8、一条彩带对折2次后长6米,这条彩带原来长()米。
9、5的乘法口诀中,后一句的得数比前一句的多()10、45。
11、一道乘法题,小明吧一个乘数6看成了9,结果是36,正确的积是()12、两棵小树之间的距离是4米,从第4棵到第9棵之间一共有()米。
13、二年(一)班进行分组,每6人一组剩下5人,每5人一组也剩下5人,二年(一)班一共有()人。
14、一根木头被截成相等的5段,每段长7米,这根木头原来长()米。
15、明明今年7岁,爸爸36岁,当爸爸55岁时,明明()岁。
16、把8盆菊花排成一排,在每两盆菊花中间摆4盆月季花,一共摆了()盆月季花。
17、差是33,差比减数多15,被减数是()。
18、淘气和笑笑没人得30元红包,笑笑给淘气8元后,淘气比笑笑多()元。
19、水果超市一共运来80箱苹果。
今天卖了27箱,昨天卖了36箱,两天一共卖了()箱。
20、6米70厘米+60厘米=()米()厘米21、4米80厘米+2米40厘米=()米()厘米22、八只青蛙()张嘴,()只眼睛,()条腿。
苏教版二年级上学期数学错题集一、1、说出下面乘法算式中的因数和积各是多少?4 × 4 = 16()()()2、4与4相加是(),再减去6得()。
3、()()四十二,()()二十五4、你知道3双手有多少手指吗?5、5只小猴,每只小猴子上午要吃2个桃子,下午要吃1个桃子,一天一共要吃多少个桃子?6、3个5加2个5是()个5,得()。
7、我有30元,两种花都要买到,可以买几枝?□×□-□50、按要求写算式:(1)写出四道积是24的乘法算式。
(2)写出四道被除数是18的除法算式。
51、一袋沙琪玛8元,买6袋沙琪玛要多少钱?□○□=□()付50元,找回多少钱?□○□=□()52、写出4道除数是8的算式:53、在正方形的四条边上挂彩球,每边挂9个,最少需要多少个彩球?最多需要多少个彩球?最少:最多:54、一部动画片从某月的6日开始播放,到这月的31日结束,一共播放了多少天?55、21÷3和21÷7用的口诀相同,所以结果也相同,对吗?56、东东在桌上摆小棒,每隔6厘米放1根,到54厘米处放了几根?57、一辆公交车上原来有乘客28人,到人民路站下车的比上车的多5人,公交车现在有多少人?58、有4支乒乓球队,每两个队之间赛一场,一共要组织多少场比赛?59、一辆汽车从甲城开往乙城,途中还要停靠4个车站,如果两个车站之间为一条路段,你一共可数出多少条路段?60、8个9比7个9多(),比9个9少()。
61、9个电动小火车里一共装了36节电池,问:每个电动小火车要装多少节电池?□÷□=□()62、明明8进开始读书,20分钟后开始写字,25分钟后听歌,一直听到9时,他听了()分钟的歌。
63、时钟1点敲1声,2点敲2声,3点敲3声,依次类推,每半点敲1声,爷爷从1点开妈看电视,后来总共听到8声钟响才把电视看完,这8声响里有()点整响1声,()点半响()声,()点响()声,()点半响()声,()点响()声共8声响,爷爷看了()小时电视。
1.乐乐家住在一幢楼的最顶层,他家的门牌号是903,每层楼高3米,乐乐家住的这幢楼高米。
2.有一堆糖果,比50个多,比60个少,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每人分得的糖果颗数比小朋友的人数多1,有()小朋友,一共()颗糖果。
3.8名男生排成一队,每相邻两个男生之间站2名女生,那么这条队一共有人。
4.小松鼠家住在6楼,每两层楼之间有9级台阶,小松鼠从一楼回家一共要爬多少级台阶?5.王叔叔把一根木料锯成5段用了25分钟,如果锯成7段,需要多少分钟?6.一根8米长的木头,每2米锯一段,可以锯成几段?如果每锯一次要一分钟,一共要锯多少分钟?7.把一根36厘米长的铁丝剪成4厘米长的小段。
(1)一共要剪多少次?(2)剪一次要2分钟,一共需要多少分钟?8.小明唱一首歌用了3分钟,有3个小朋友一起唱这首歌,需要几分钟?9.有44个苹果,分给5个小朋友,至少补上()个苹果,或者至少去掉()个苹果,才能使每人分到的一样多。
10.小明用一个两位数加上34,但他把这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看颠倒了,得出的结果是48,其实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11.一本故事书共90页,丽丽每天看8页,第5天应从()页看起。
12.有一个正方形果园,要在果园的每条边上都种9棵苹果树,至少要种棵苹果树。
13.有一个三角形果园,要在果园的每条边上都种9棵苹果树,至少要种棵苹果树。
14.有一个五边形果园,要在果园的每条边上都种9棵苹果树,至少要种棵苹果树。
16.有一道除法算式,除数是9,小强把被除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看颠倒了,结果算出的商是5。
正确的商是()。
17.赵师傅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需要4分钟,要把这根木头锯成5段,需要()分钟。
18.力力从一棵树到相邻的另一棵树要走5步,照这样计算,他从第一棵树走到第六棵树,一共走()步。
19.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一定能拼成一个()。
20.一根绳子长16米,对折以后,再对折,长米。
21.小猴爬17米的竹竿,每次爬3米,下滑1米,它要爬()次才能到竿顶。
二年级上册第易错题集(1)班级姓名学校一、填空。
1、在()里填上合适的数。
80-( )=26 ()+13=26 ( )-12=30 22+( )=302、我会在○里填上“>"、“<"、“="。
(6分)45 + 26 ○ 70 54 ○ 28 + 16 80 - 16 ○ 80 + 16 53 - 23 ○ 53 - 2590 - 28 ○ 60 43 ○ 93 - 50 43 + 26 ○ 90 - 21 34 + 25 ○ 25 + 433、我能行!我一定能先得到4、26比14多() 10比30少()比28少8的数是( )二、笔算下面各题.28+35+17= 81-27-36= 83-26-42= 45+(45-27)= 90-(53-15)=三、我会判断对错,并改正。
3 3 5 64 0 2 7+ 2 8 - 4 - 3 4 + 55 1 16 1 47 7() ( )() ( )四、解决问题.1、张老师买篮球用了45元,买排球用了39元。
他有100元,买这两件物品,够吗?2、裤子66元,上衣比裤子便宜19元,鞋子比裤子贵24元。
上衣、鞋子各多少元?3、小华买玩具汽车用了23元,买玩具飞机29元,买玩具飞机比买玩具汽车多多少元?4、学校买来75本图书,分给低年级25本,中年级28本,其余的分给高年级,高年级分得多少本图书?5、学校合唱队原来有42人。
有9名同学毕业了,又新加入了13人。
学校合唱队现在有多少人?6、小红做了29朵红花,小蓝做了35朵红花。
他们一共做了多少朵红花?送给幼儿园的小朋友17朵后,还剩多少朵红花?7、小猫洗了25个碗,洗的盘子比碗多17个。
小猫洗了多少个盘子?洗的碗和盘子一共有多少个?五、填空。
1。
测量较短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测量比较长的物体可以用()作单位。
2。
在米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100”是()厘米,也就是()米。
3.在测量时,将所测量物体的一端对准尺子的( )。
二年级数学上册错题集及分析厘米.(长度从尺子刻度从1厘米到7厘米)错因分析:学生只注重纸条的右端对准7厘米处.忽视0刻度是否对准纸条的左端.2.1米—20厘米=( )厘米错因分析: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不熟练.少数学生20-1来解决.强调统一单位后相加减.3.一共有()条线段.错因分析:学生只注意到其中两条线段.对于两条线段合起来的第三条线段不理解.强调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4.3 6+ 36 6错因分析:学生只考虑数位对齐.个位对十位.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强调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相同数位对齐)5.56—35=11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退位减法后.分不清是否需要退位.统一全退位.强调不够减时再退位.6.比36大18的数是多少?错因分析:学生看见“比”字就求相差数.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找到谁比谁大.大多少.怎么求?7.53+28+16=5 3+ 2 88 12 8+ 1 64 4错因分析:少数学生把连加看出两道分开的题目.先前两个加数相加.再把后两个加数加起来.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让孩子理解先加前两个加数.再加上第三个加数.8.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一套课桌椅多少元?62+34=96(元)96+62=158(元)错因分析:混淆了谁多谁少.可以让学生把“比一把椅子多34元”前面补充完整.再来反复读题理解究竟是谁的价钱高.9.74-38得数大约多少?错因分析:学生知道38可以看做40.但对于74部分孩子认为更接近80 .10.一共有42位小朋友来上课.已经搬了35张桌子.19把椅子.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几把椅子?错因分析:学生对于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不清.把椅子和桌子混在一起. 11.判断题:数学书表面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错因分析:学生对于直角的概念不够明确.12.画一个有直角的三角形.错因分析:学生在连续学习角的基础上.惯性认为一定画直角.部分学生对三角形与角的区别不注意.13.4+4=()×()错因分析:学生在做题中审题不清.对加法与乘法的区别有些模糊.14.补充口诀:五五(二五)错因分析:学生说的比写的快.把中间的“十”跳过.15()×()=()错因分析:学生把乘法与加法的意义混淆.写成5×516.3个4相加.和是多少?错因分析:学生看到“和”就认为是加法.17.小白兔一共有几只?小灰兔一共有几只?两种兔一共有几只?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乘法以后.求两种兔子的总数时只考虑乘法.18.得数是6的乘法口诀.(二三得六)(三二得六)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乘法口诀以后.相对于乘法交换两个因数交换.也就认为乘法口诀也可以交换.19.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3+3+3+3+3+3+2+1=( )×( )8+4+4+4+4=( )×(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2+1部分知道要凑成3.但往往多数了一个3.20.一共多少元?5角 5角 5角 5角( )×( )=()元错因分析:学生对于人民币的单位不去注意.不加思考直接写入20元.21.有几条对称轴?学生认为是4条.错因分析:学生受正方形有4条对称轴的影响.22.第二行:4倍错因分析:少数学生对于倍的理解不够深.看见4就把第二行画4个五角星.写了第一行.可见学生的审题能力需要进一步培养.24.得数相同.但口诀不同.()×(16 ()×()错因分析:学生看到两道乘法算式.考虑二八十六的两道乘法算式.对于题目中“口诀不同”这句话的要求学生忽视.25.想一想.括号了最大能填几?7×()< 40 3×()< 225×()< 37 8×()< 60错因分析:学生只考虑可以填的数.对于是否最大考虑不到.26、列式计算.3个8的和:用加法算().用乘法算()或( ).8的5倍:()或( ).8和7的和:()或( ).错因分析:有些学生看到和就用加法计算.也有些学生最近学习乘法.所有题目全用乘法.需要培养学生审题能力.27.你知道它是几吗?个位.十位上的数相加正好是10.是7与一位数相乘的积.错因分析:学生对于符合两个条件的数考虑不够周到.对后半部分的要求不理解.28.用0.2.8三个数字.可以组成()个不同的两位数.这些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错因分析:学生对于0的处理不正确.把0放到了首位.29.长方形有()条对称轴.圆有()条对称轴.错因分析:学生把长方形与正方形对称轴的数量混淆.圆的对称轴学生记忆深刻.30.你的食指的宽度是()厘米.错因分析:对于食指的宽度学生直观能力不足.也有少数学生把宽度看做长度.31.下面的图形由()条线段围成的.共有()个角.其中有()个直角.错因分析:对于长线段中包含着的短线段学生容易忘记数.角也有相同的情况. 32.一共有20人参加比赛.李志也参加了.他和每个参赛的同学都握一次手.他一共要握()次手.错因分析:学生看到数量大时.有些慌神.把李志当做第21个参赛同学.33.用5和9这两张卡片.能摆成()个不同的两位数.他们分别是(和)错因分析:两张卡片与三张卡片不区别.不加思考当三张卡片使用.34.三个人见了面互相握手.他们一共握了()次手.错因分析:学生对于“互相”理解不够.握手与先前的互相赠送礼物数量混淆在一起.35.小春有2张2角的.5张1角的.1张5角的人民币.他要买一枝5角钱的笔.有()种付钱的方式.错因分析:付钱的方式不够全面.漏掉部分方式.可见学生的有序思维需要进一步培养.37.小红有3件上衣和2条裤子.她一共有()种不同的穿法.错因分析:少数学生上衣与上衣配一套.裤子与裤子配一套.38.3个5可以说成是()的()倍.4的7倍也就是()个().错因分析:倍数与乘法的意义还不清晰.导致几个几与对应的几的几倍理不清.39.写出4个积是24的算式:()()()()错因分析:“算式”.“口诀”. “读作”三者的关系有点互相混淆.40.填上单位名称.一本练习本卖5().玩具飞机卖7().姚明的身高226().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错因分析:对于身高学生已经基本掌握.知道226米对于人来说是不切实际的.但遇到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就有些措手不及了.对电视塔心中没有表象.41.三角形图中有()个角.()条线段.错因分析:学过“角”后学生把“三角形”与“角”混在一起.42.小明等4人.每两人之间进行一场比赛.他们一共要进行()场.光小明自己要比赛()场.错因分析:学生对于“光小明自己要比赛()场.”不理解.43.两个加数都是6.和是().两个因数都是6.积是().错因分析:学生把加法与乘法的名称混在了一起.。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易错题加减混合运算(及答案)一、口算1、直接写得数.20+6= 2×4+6= 55-50= 89+0= 23-8= 44+53= 42-8+8= 46-(36-6)=2、直接写出得数。
25+57= 2×9= 92-45= 4×6= 6×6= 5×1= 16+54= 34+29= 58+22= 41-39= 3×3= 72-52= 5+5+5+5= 22+19-7= 7+7+7+7= 66-28+10=3、直接写出计算结果。
4×8= 8×8= 4×6= 7×4+7= 49+7= 9×5= 4+4= 6×8+30= 1×9= 35+7= 1×1-1= 9×9-9=4、直接写得数。
36⨯= 4534+= 5440-= 577⨯-=988-= 326+= 97⨯= 4974-⨯= 999⨯+= ()894⨯-= ()686018--=5、直接写出得数.21÷6= 19÷4= 67÷9= 38÷5= 52÷7= 71÷8= 17÷2= 25÷3=二、竖式计算1、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45÷8= *57+241= 209-15= *400-199=2、列竖式计算。
49÷6= 39÷4= 42÷5= 78÷9=3、列竖式计算.①26+37= ②42-9= ③100-64= ④47+19-17= ⑤62-46+38= ⑥92-34-29=4、用竖式计算.56+30-44= 63-19+23= 23+56-79=5、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755+165=☆467+533= 404﹣186=☆634﹣182=三、脱式计算1、脱式计算.27+38+12 83-46-24 52-24-15 43+(56-24) 87-(42+25) 85-(43-28)2、用递等式计算.32-24÷3 86-(34+36) 2×9+12 72÷8+13、脱式计算。
二年级上学期数学错题集1.乐乐家住在一幢楼的最顶层,他家的门牌号是903,每层楼高3米,乐乐家住的这幢楼高米。
2.有一堆糖果,比50个多,比60个少,平均分给一些小朋友,每人分得的糖果颗数比小朋友的人数多1,有()小朋友,一共()颗糖果。
3.8名男生排成一队,每相邻两个男生之间站2名女生,那么这条队一共有人。
4.小松鼠家住在6楼,每两层楼之间有9级台阶,小松鼠从一楼回家一共要爬多少级台阶?5.王叔叔把一根木料锯成5段用了25分钟,如果锯成7段,需要多少分钟?6.一根8米长的木头,每2米锯一段,可以锯成几段?如果每锯一次要一分钟,一共要锯多少分钟?7.把一根36厘米长的铁丝剪成4厘米长的小段。
(1)一共要剪多少次?(2)剪一次要2分钟,一共需要多少分钟?8.小明唱一首歌用了3分钟,有3个小朋友一起唱这首歌,需要几分钟?9.有44个苹果,分给5个小朋友,至少补上()个苹果,或者至少去掉()个苹果,才能使每人分到的一样多。
10.小明用一个两位数加上34,但他把这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和个位上的数字看颠倒了,得出的结果是48,其实正确的结果应该是多少?11.一本故事书共90页,丽丽每天看8页,第5天应从()页看起。
12.有一个正方形果园,要在果园的每条边上都种9棵苹果树,至少要种棵苹果树。
13.有一个三角形果园,要在果园的每条边上都种9棵苹果树,至少要种棵苹果树。
14.有一个五边形果园,要在果园的每条边上都种9棵苹果树,至少要种棵苹果树。
15.小马虎在计算35加一个数时,不小心把加号看成了减号,算出的得数是18。
请你算一算正确的得数是多少?16.有一道除法算式,除数是9,小强把被除数的个位和十位上的数字看颠倒了,结果算出的商是5。
正确的商是()。
17.赵师傅把一根木头锯成2段需要4分钟,要把这根木头锯成5段,需要()分钟。
18.力力从一棵树到相邻的另一棵树要走5步,照这样计算,他从第一棵树走到第六棵树,一共走()步。
1、看图:纸条长(7 )厘米。
(长度从尺子刻度从1厘米到7厘米)错因分析:学生只注重纸条的右端对准7厘米处,忽视0刻度是否对准纸条的左端。
2、1米—20厘米=( )厘米错因分析:学生对于长度单位的换算不熟练,少数学生20-1来解决。
强调统一单位后相加减。
3、一共有()条线段。
错因分析:学生只注意到其中两条线段,对于两条线段合起来的第三条线段不理解。
强调线段是直线上两点间的距离。
4、3 6+ 36 6错因分析:学生只考虑数位对齐,个位对十位。
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强调个位对个位,十位对十位。
(相同数位对齐)5、56—35=11错因分析:学生学习了退位减法后,分不清是否需要退位,统一全退位。
强调不够减时再退位。
6、比36大18的数是多少?错因分析:学生看见“比”字就求相差数。
培养学生分析题目的能力,找到谁比谁大,大多少,怎么求?7、53+28+16=5 3+ 2 88 12 8+ 1 64 4错因分析:少数学生把连加看出两道分开的题目,先前两个加数相加,再把后两个加数加起来。
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角度让孩子理解先加前两个加数,再加上第三个加数。
8、一张课桌62元,比一把椅子多34元。
一套课桌椅多少元?62+34=96(元)96+62=158(元)错因分析:混淆了谁多谁少,可以让学生把“比一把椅子多34元”前面补充完整,再来反复读题理解究竟是谁的价钱高。
9、74-38得数大约多少?错因分析:学生知道38可以看做40,但对于74部分孩子认为更接近80 。
10、一共有42位小朋友来上课,已经搬了35张桌子、19把椅子。
还要再搬几张桌子?几把椅子?错因分析:学生对于几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分析不清,把椅子和桌子混在一起。
11、判断题:数学书表面的直角比黑板上的直角小。
错因分析:学生对于直角的概念不够明确,12、画一个有直角的三角形。
错因分析:学生在连续学习角的基础上,惯性认为一定画直角。
部分学生对三角形与角的区别不注意。
一单元达标卷
米和厘米都是()单位
哪条线段长
下面是4只小老鼠的家,它们要在每两家之间打通一条通道,它们最多要打通几条通道?
测试卷
列竖式计算
76-(50-27)=
99-36=38-22=
二单元测试卷
周年店庆,每样玩具优惠5元,飞飞买一架玩具飞机要付()元一架飞机32元
四单元测试卷
由两条直线组成的图形一定是角()
6*5+4和6*6-2的结果相同
列竖式计算
76-24=62-(75-51)=
国庆促销,满40元减2元。
文具盒:4元钢笔:6元
买一个文具盒和6支钢笔能节省2元吗?
依依,苹苹和淘淘比赛踢毽子,已知苹苹得了第一名,她比第二名多踢了5个。
请你根据这个信息,把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依依25个28个71个苹苹21个17个
淘淘26个19个68个
六单元测试卷
7*6-7= *
一块橡皮7角钱,6块橡皮()
王阿姨在餐饮店买了一些食品,每种食品各花了多少钱?
食品每份价格份数钱数
薯条5元7
面包8元 3
汉堡9元 4
七单元测试卷
时针从6开始绕了一圈又走回6,走了()时
下面的报时对吗,不对的改正过来
9时40分1时
在计算两位数的加法时,( )数位要对齐,从( )加起。
列竖式计算
28+49= 55+(36-18)= 87-38=
46+37 7*4-4 7个2的和是多少?
你能用加法算出下面乘法算式的得数吗? 6*5= 8*4= 12*2=
有黄花28朵,红花比黄花朵14朵,红花有几朵?
二年级一班有37名男生,比女生少15名,一班女生有多少个?
一只青蛙4条腿,5只青蛙多少条腿?
4*3-4=()*()
汽车:28元飞机:35元摩托车:30元
买上面三种玩具各一件共用多少元?
水果店运进80箱苹果,第一天卖出14箱,第二天卖出的比第二天多2箱,第三天卖出的是第一天和第二天卖出的总和。
还有多少箱苹果没有卖出?
笑笑测得家里的桌子的长是66厘米,宽比长少19厘米,高比宽多12厘米。
1.这张桌子的宽是多少厘米?
2.这张桌子的高是多少厘米?
妹妹有多少钱?
48元我想买1个小熊,还差8元
每支钢笔5元,买8支钢笔需要多少钱?
一只螃蟹有8条腿,4只螃蟹有多少条腿?
动物园里有15只老虎,25只大猴子,17只小猴子,动物园一共有()只猴子
A.8
B.57
C.42
D.32
苹果有32个,梨比苹果多9个,苹果和梨一共有()个
A.73
B.57
C.41
钟面上时针走一大格就是()时,1时=()分
看钟表,写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你的手臂伸平,两手间的长度大约是()
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爸爸的身高是175米()
32 5
+3 +42
6592
小明假期坐火车去旅游,他坐的车厢前面有22节车厢,后面还有5节,这列火车一共有多少节车厢?
计算是要注意:相同数位要(),从()位加起
十位上的0,不写
P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