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轮胎橡胶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及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73.37 KB
- 文档页数:6
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摘要:通过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实践,系统总结了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沥青性质、配合比设计以及施工技术方案,并针对施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为今后进一步了解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的技术性能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橡胶沥青路面施工技术一、工程概况S238省道镇江(扬中)段改造工程全长约33km,部分标段路面上面层采用橡胶改性沥青路面,现就A5标为代表阐述橡胶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本合同段路面结构型式为:20cm12%石灰土+36cm5%水稳碎石+1cm沥青下封层+8cmSUP-20沥青砼+4cmSUP-13沥青砼。
二、橡胶改性沥青的特点橡胶改性沥青是轮胎橡胶粉粒在充分拌和的高温条件下(180℃以上)与基质沥青充分溶胀反应形成的改性沥青胶结材料。
不仅有利于废旧轮胎的再生利用,使其变废为宝,同时能解决一般沥青路面容易渗水、路基易变形的难题,具有抗滑、抗老化、抗高温等特点,能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采用橡胶改性沥青铺筑的路面可以降低噪声,提高行车舒适性、安全性,具有明显的经济和环保效益。
三、橡胶改性沥青的生产本标段使用的是本地产的文盛牌HW型橡胶粉改性沥青。
HW型橡胶粉改性沥青是江苏文昌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采用独有的专利技术,将废弃轮胎粉进行物理化学处理后与基质沥青混合,同时加入特制的助剂经剪切、反应而制成。
由于采用高剪切胶体磨,胶粉和沥青粒子被剪切研磨的很细,胶粉在沥青中的分散更加均匀,显著提高了改性效果及成品的储存稳定性。
四、橡胶改性沥青砼路面施工工艺1、准备工作:选择技术指标满足要求的原材料,完成配合比设计及试拌。
确定施工组织及管理体系、质保体系、人员、机械设备、检测设备、通讯及指挥方式。
对中面层进行全面质量检测,彻底清除表面杂物及污染面,对平整度不满足要求的路段进行铣刨处理。
2、混合料拌制:(1)严格掌握沥青和集料的加热温度以及沥青混合料的出厂温度。
集料温度控制在沥青加热温度以上10~15℃,热混合料成品在贮料仓储存后,其温度下降不应超过10℃,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较普通沥青高10~15℃。
国外研究现状早在1845年,英国就进行了往沥青中掺加橡胶以改善其性能的尝试,1901 年法国修筑了试验路段,1937年英国在波兰修筑了几段路面,1947年美国也采用合成橡胶粉和胶乳改性修筑路面,日本于1942年开始采用天然橡胶胶乳掺入沥青乳液中。
1952年在东京,1945年北海道,都修筑了这种改性沥青的路段。
以后,天然橡胶、合成橡胶或掺入乳胶的沥青于1960年左右就开始在日本其它地方的路面工程中使用,并且用量剧增。
由此可见,在国外橡胶改性沥青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国、瑞典、英国、法国、比利时、澳大利亚、日本、南非、印度等国家先后开展了橡胶沥青和橡胶沥青混凝土的应用研究。
近20年来,美国、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成功的应用胶粉改性沥青修筑高速公路、高等级公路。
美国用废轮胎作为改性剂制造改性沥青用于修筑公路已经有了20年的历史。
1982年~ 1986年间已试验铺筑210多个路段,共1.1万km,这种路面的热稳定性能和防冻性能都比较好,并可以减少维修费用。
美国联邦法院在1991年颁布了在新修筑的沥青路上必须掺用20%的胶粉的立法,极大地促进了废旧胶粉的利用,橡胶粉改性沥青已在美国加州、佛罗里达州、俄亥俄州等广泛使用。
据美国联邦统计局统计,到1997年废胶粉改性沥青已消耗了8000万t废轮胎。
德日耗200t废轮胎用于修筑公路、运动场及机场跑道。
法国、比利时、奥地利在公路建设中亦广泛采用废胶粒、胶粉配料;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公路交通部门将废轮胎粒用于铺设路面,可有效地预防冬季路面结冰而产生交通事故。
他们的做法是在用沥青铺筑路面后,当沥青尚未干时在上面洒一层废轮胎胶粒。
这样,冬季路面的冰块容易被压碎,车辆行驶就不会因为打滑而发生冲撞事件。
为了减少车辆行驶时的噪音,英国在萨里郡交通繁忙的4条道路上用废轮胎胶粒铺设路面,测定胶粉配料路面与传统配料路面是否坚固耐用,如果结果令人满意,英国柯拉斯将获得这种方法的广泛使用权。
公路沥青路面采用橡胶改性沥青的建议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和公路交通的日益繁忙,公路沥青路面作为主要的道路建设材料,面临着越来越高的要求。
传统的沥青路面存在着易老化、易龟裂、易剥脱等问题,影响路面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
因此,为了提高公路沥青路面的抗老化性能、耐久性和抗裂性能,引入橡胶改性沥青成为了一种重要的选择。
橡胶改性沥青是将废旧轮胎橡胶颗粒添加到沥青中进行混合改性得到的新型路面材料。
橡胶颗粒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能够有效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和耐久性。
下面给出一些建议,介绍公路沥青路面采用橡胶改性沥青的优势、施工技术和应用案例。
一、橡胶改性沥青的优势1.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橡胶颗粒具有良好的弹性和韧性,能够有效地吸收和分散来自车辆荷载和温度变化的应力。
同时,橡胶颗粒还能够填充沥青中的微裂缝,阻止裂缝的扩展,提高沥青路面的抗裂性能。
2.提高沥青路面的耐久性:橡胶颗粒具有较好的耐老化性能,能够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
同时,橡胶颗粒还能够减少路面的摩擦系数,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滑性。
3.提高沥青路面的抗水性:由于橡胶颗粒具有亲水性,能够吸收并分散路面上的雨水,减少路面表面的积水,提高路面的抗水性能。
二、橡胶改性沥青的施工技术1.颗粒预处理:橡胶颗粒需经过预处理后再加入到沥青中。
预处理包括橡胶颗粒的清洗、干燥和筛分等工序,以保证橡胶颗粒的质量和均匀性。
2.沥青改性:将预处理后的橡胶颗粒添加到沥青中逐步混合,并通过机械搅拌等方法将橡胶颗粒与沥青均匀分散,形成橡胶改性沥青。
3.路面施工:橡胶改性沥青与传统沥青的施工方法基本相同,可以采用铺筑法、喷涂法等形式进行施工。
三、橡胶改性沥青的应用案例1.美国:在美国,橡胶改性沥青已广泛应用于公路路面的建设。
例如,在加利福尼亚州的公路上,采用了大量的橡胶改性沥青,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通过使用橡胶改性沥青,公路路面的抗裂性能大幅提高,路面损坏和维护费用显著降低。
橡胶改性沥青的研究与道路应用研究海南方成建设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摘要:橡胶改性沥青是一种通过掺入废橡胶粉来提升沥青性能,橡胶改性沥青结合料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应用,有助提升道路的使用寿命,同时也能让道路强度、抗磨损、抗压等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本文简要阐述了橡胶改性沥青的发展与应用现状,分析了橡胶改性沥青应用在城市道路工程中的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关键词:橡胶改性沥青;道路工程;应用引言:随着汽车工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已成为城市中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汽车数量的增加也让废旧轮胎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如何处理废旧轮胎也成为了治理生态环境需要关注的问题之一。
橡胶改性沥青技术的应用,可以让废旧轮胎得到有效的利用,由于废旧轮胎中主要成分就是硫化橡胶,将这些硫化橡胶通过特殊工艺处理加工成橡胶颗粒,再将其加入到沥青之中制备成沥青结合料,最终获得的沥青结合料在弹性、伸缩性、耐低温等性能上就有更好的表现,将其应用在城市道路工程之中,就能让城市的沥青路面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1.橡胶改性沥青的发展与应用1.橡胶改性沥青制备技术的发展橡胶沥青制备技术的专利最早在19世纪40年代的英国注册,该制备工艺经过不断的改进、调整,在上世纪70年代橡胶沥青制备技术已经基本成型并提出了材料性能更好的橡胶改性沥青制备技术。
进入21世纪后,橡胶改性沥青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到了道路、公路工程之中,同时针对橡胶改性沥青制备技术也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参数标准,主要用于评价橡胶改性沥青材料的相位角差值剪切敏感性、黏度剪切敏感性等性能参数。
而我国对橡胶改性沥青制备技术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主要研究方向是在公路、道路中的应用研究,通过橡胶改性沥青在公路、道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来达到改善路面环境的目的。
在我国,首次对橡胶改性沥青的实际应用是在2001年某钢桥桥面施工之中,施工中使用了添加有30%橡胶粉的橡胶改性沥青结合料作为道路沥青路面的主要材料,竣工后经过4年的超重交通考验,获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经过检测道路的各项性能指标都保持着较好的水平。
国外橡胶科研进展情况汇报
橡胶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汽车轮胎、橡胶制品、建筑防水材料
等领域。
近年来,国外橡胶科研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为我国的橡胶产业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本文将就国外橡胶科研的最新进展进行汇报,以期为我国橡胶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首先,国外橡胶科研在橡胶材料的绿色环保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
一些国外研
究机构和企业致力于开发可再生橡胶材料,通过生物技术手段,将可再生资源转化为橡胶原料,从而减少对传统橡胶资源的依赖,降低生产成本,实现了橡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在橡胶材料的性能改进方面,国外科研人员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他们通过改良橡胶材料的配方和生产工艺,成功提高了橡胶制品的耐磨性、耐高温性、耐腐蚀性等性能,使得橡胶制品在汽车、航空航天、能源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此外,国外橡胶科研在橡胶材料的功能性开发方面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
他们
开发出了具有自修复功能的橡胶材料,通过在橡胶中添加微胶囊,使得橡胶制品在受损后可以自行修复,大大延长了橡胶制品的使用寿命,减少了资源浪费。
最后,国外橡胶科研在橡胶材料的智能化方面也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他们研发
出了可以感知外界环境变化并做出相应调整的智能橡胶材料,这种材料可以根据温度、压力等外界因素自动调整其硬度和弹性,为橡胶制品的应用带来了更多可能性。
综上所述,国外橡胶科研在绿色环保、性能改进、功能性开发和智能化等方面
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这些成就为我国橡胶科研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我们应当加强与国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的交流合作,共同推动橡胶科研领域的创新发展,为我国橡胶产业的转型升级做出更大的贡献。
专论综述弹性体,20100825,20(4):88~92CH INAELASTOMERICS收稿日期6作者简介白雪涛(),男,湖北武汉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为聚合物功能材料。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56)**通讯联系人橡胶在轮胎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白雪涛1,窦艳丽1,牟建新2,孙国恩1,张春玲1**(1.吉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汽车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吉林长春130025;2.吉林大学化学学院,吉林长春130012)摘要:介绍了天然橡胶和合成橡胶在轮胎中半成品部件,胎面、胎侧、气密层、胎体、带束层和胎圈的加工应用和性能特点,以及新型橡胶、环保再生橡胶和新材料技术在轮胎中的应用。
根据近几年社会所倡导的安全环保的特点,轮胎的发展也更加趋向于绿色轮胎、安全性更高的轮胎,因此新型橡胶材料的开发也必将成为轮胎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关键词:轮胎;橡胶;胎面;胎侧;气密层;胎体;带束层;胎圈;再生胶中图分类号:TQ 33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74(2010)04008805橡胶的应用十分广泛,包括飞机和汽车轮胎、传送带、降落伞、软管等。
天然橡胶(NR)和合成橡胶(SR)的生产量约2/3耗用于运输和汽车工业,每辆车含有橡胶产品约100~145kg,而轮胎则占35%~55%。
目前,我国汽车工业迅猛发展,与之密切关联的汽车轮胎业随之产量急增。
随着人类环保意识的逐步增强、高速公路的快速发展及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人们对轮胎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出现了低能耗、耐久、环保、智能等功能性轮胎。
高性能轮胎的开发离不开胎用橡胶技术的开发[1~9]。
轮胎是由橡胶和骨架材料的复合体构成。
轮胎的功能是固定在车辆的轮辋上,支撑着负载的车辆重量,传递着车辆的牵引力、制动力和侧向力(转向力),减轻和吸收车辆在行驶时来自路面的振动和冲击,保证车辆与路面的附着性能,适应车辆的高速性能并降低行驶时的噪音。
轮胎常在复杂和苛刻的条件下使用,它在行驶时承受着各种变形、负荷力以及高低温作用,因此必须具有较高的承载性能、牵引性能、缓冲性能。
橡胶沥青(Asphalt Rubber)最早见于1948年的英国专利。
现代意义的橡胶沥青混合料始20世纪40~60年代的美国,美国橡胶回收公司(Rubber Reclaiming Company)首先在20世纪40年代采用干拌法的生产工艺生产了Ramflex TM橡胶粉沥青混合料。
20世纪60年代,美国专家Charles Mc Donald(橡胶沥青之父)首先采用湿拌法的生产工艺生产了Overflex TM橡胶沥青混合料。
自此,国外的橡胶沥青生产方法主要分成干法和湿法两个体系。
此后不久,橡胶沥青便开始应用于公路工程建设,并首先在美国进行铺路试验,进入70年代以后至上世纪末,美国、瑞典、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南非、奥地利、澳大利亚、印度等国家都进行了应用研究和铺路试验,1988年前后,橡胶沥青在亚利桑纳成功应用于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中,标志着橡胶沥青路用技术的全面成熟。
在20世纪90年代,橡胶沥青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所接受。
在美国的加州、德州、佛州和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橡胶沥青已经成为常用的沥青罩面材料。
在葡萄牙、西班牙、澳洲、法国和巴西等地区,橡胶沥青技术亦日益蓬勃。
橡胶改性沥青先后被应用于应力吸收层(SAM)、应力吸收中间层(SAMI)、开级配表层(OGFC)、密级配混合料,在应用废弃轮胎胶粉改性沥青和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性能上取得了相当的进展。
美国橡胶沥青的发展有两个推动因素:第一是废弃轮胎大量堆积,迫使人们寻求大量消耗的途径;第二是轮胎橡胶设计和制造的目的,是适应各种极端道路条件要求,其路用性能全面优于沥青。
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每年大概要废弃2.35亿只汽车轮胎,以各种状态堆积的轮胎数量大概有20~25亿只,迫于轮胎大量堆积造成的环境压力,美国通过了1991年联邦地表协调联运效率法案(ISTEA)1038条款(要求在路面工程中逐步增加回收橡胶用量),明确规定自1994年起凡由联邦政府经费补助建设的沥青公路必须以5%的经费用于废橡胶沥青,并每年增加5%的比例,一直到1997年达到20%。
国内外轮胎橡胶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及研究黄文元l上海交通大学化工学院2徐立廷22广州金邦创新环保有限公司关键词:道路建筑材料轮胎橡胶路面工程应用研究背景一直以来,废弃轮胎的处置是发达国家面临的一项重大环境问题。
以美国为例,全美每一年大概要废弃2.35亿只汽车轮胎(小车轮胎约有2亿只),以各种状态堆积的轮胎数量大致为20~25亿只。
废弃轮胎难以降解,堆积填埋占据大量土地,滋生有害生物,一旦发生火灾,将导致环境灾难。
采用环境友好的处置替代填埋是唯一的出路。
广为接受的处置途径主要有:轮胎翻新、制造橡胶粉和燃料等。
从环境友好程度和轮胎资源不可再生的角度,翻新和制造工业用橡胶粉无疑是最优选择。
我国2002年的废旧轮胎达到8000万条,并将以每年12%的速度增加,到2005年将达到1.2亿条,到2010年将达到2亿条。
但是,目前我国并未见大面积的轮胎堆积。
原因是,我国具有相当规模的再生橡胶企业群和民间的轮胎土法炼油作坊群。
由于高耗能和严重污染。
限制和引导橡胶再生,取缔土法炼油,是未来国家政策的大势所趋。
2005年7月6日,国务院发布“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明确“以再生金属、废旧轮胎、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利用为重点,推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
国家发改委目前正在加紧制定《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循环经济专项法规。
以橡胶粉制造和橡胶粉应用为方向的新材料产业,将得到国家在财税、投资、信贷、价格、收费等方面越来越多的政策支持。
轮胎橡胶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最早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
上世纪60年代,CharlesH.McDonald发明橡胶沥青。
在美国的亚利桑那、加州、德州、佛州和南非等国家和地区,橡胶沥青已经成为最常用的道路罩面材料。
在葡萄牙、西班牙、澳洲、法国、巴西等国,相关应用蓬勃发展。
轮胎橡胶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社会和经济效益显著,应用前景广阔。
主要体现在三个方匿:一是,我国目前仍处在公路建设大发展时期,在路面中使用轮胎橡胶能够提供大量原质利用废弃轮胎的途径,是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具体行动;二是,橡胶沥青抗裂缝和抗老化能力强,一般用于长寿命方案或薄罩面方案,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大幅减少,符合交通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三、橡胶沥青是公认的低噪声路面胶结材料,对于拥挤城市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大意义。
2005年以来,国际原油市场波澜起伏,原油价格持续高涨,石油衍生产品价格水涨船高。
由于原料充足,橡胶粉价格一直保持稳定.与其他高聚物改性剂的成本优势持续拉大。
第六储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1国外轮胎橡胶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与研究轮胎橡胶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有湿法和干法两种工艺模式,湿法是橡胶与沥青先共炼发育成新的胶结材料,干法是橡胶粉以纤维、填料甚至矿料添加模式进行混台料拌台。
漏法获得的胶结料称为“橡胶沥青”,干法和湿法得到的沥青混合料可以统称为橡胶改性混合料。
由于其突出的环保意义、技术前景(减薄路面、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延缓反射裂缝、减轻行车噪声、优良的冬季柔性等)和潜在的经济价值,从橡胶粉工业化实现开始,橡胶沥青及橡胶改性沥青混凝土就吸引了大量的研究者、政府决策高层和公共事业管理机构的关注,各类相关研究和试验路项目相继实施。
开始阶段的研究内容主要有:(1)橡胶沥青工艺、干法改性沥青混合料工艺、混合料摊铺和压实工艺和装备的研究;(2)橡胶沥青路用性能指标的研究、混合料的室内性能指标的研究、混合料设计方法和指标的研究;(3)各类配方和添加工艺的橡胶添)Jill沥青混合料试验路建设,路面使用性能的研究。
(4)橡胶粉改性沥青砼路面的全寿命经济分析、预测(试验路阶段和工业化后的预测);(5)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路面可再生性和再生工艺的研究;(6)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摊铺过程中环境代价和劳动保护研究;阿拉斯加州在1979~】981三年中,用干法铺设了七段试验路。
橡胶粉路段较对比路段抗滑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温度越低,提高的幅度增大。
疲劳性能得到较大的改善,疲劳寿命增加将近lO倍。
1983.1985和1991年,俄勒冈州针对干法、湿法分别建设了橡胶粉改性试验路,在前两个工程完工近10年时,俄勒冈州立大学Lundylll等人总结认为:1.橡胶粉的加入显著地改善了路面的抗裂缝特别是低温裂缝的性能;2.只要认真施工,不会发生比普通沥青路面更多的剥落等水害;3.橡胶粉的加入使得材料的模量等强度指标有较大的下降,但抗疲劳眭能大大增加。
4.试验路所有路段均保留完好。
1988年,佛罗里达州运输部委托全菱沥青技术中心(NCAT)对当时橡胶粉应用于沥青混合料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全面回顾,在此基础上,佛罗里达运输部于1989年又组织了两个试验项目。
这些试验路和相关研究,奠定了佛罗里达州橡胶沥青抗滑表层的应用基础。
1977~1984年,有16个州参加了由联邦公路管理局组织的研究项目,总共铺设了219段试验路段。
Schuler口1等人研究了在四种橡胶粉(包括一种冷冻法)、四个橡胶粉添加剂量(18%/22%/24%/26%)、三个共熔水平(轻/中/重,共熔温度和时间增加)在实验室和实际生产各样的橡胶沥青的性能情况。
研究采用了旋转粘度计、改进的测力一延度计、环球软化点法和分子量光谱分析等手段。
一定程度揭示了共熔反应的规律与机理。
在此基础上,分别于1983和1984年,在两段老路上(分别为水泥砼和连续配筋水泥砼路面),用橡胶沥青铺设了应力吸收中间层(SAMI),起到了比一般粘接层要好的防止反射裂缝的作用。
1990~1991,加拿大安大略省用两种橡胶颗粒建设了橡胶粉热拌混合料的试验路工程。
由于颗粒过粗(粗过10目),路面施工时遇到了明显的压实困难。
路面病害也较多。
同时,过10号筛的橡胶颗粒路段比过4号筛的路段的使用性能要好很多,并且要优于对比段落。
1989~1992年,美国工程兵部队、国际罩面公司、内华达雷诺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合作实施了针对橡胶沥青的综合室内研究。
研究的结论是:1橡胶沥青较其基质沥青有明显好的温度敏感性;2.对较软的基质沥青,橡胶粉改性效果更好;3.在模拟拌和老化和环境老化两种条件下,橡胶沥青的抗老一186—第六届全国路面材料及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化性能均优于其基质沥青;4.在对设计指标(如流值、稳定度)做必要的调整后,传统的马歇尔和维姆混合料设计法仍然适合于橡胶沥青提合料的设计;5橡胶沥青的采用可以明显改善开级配磨耗层的耐久性和蹬级配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6.橡胶沥青的采用可以提高混合料的抗永久形变性能。
1991年,美国通过了联邦地表出调联运效率法案(ISTEA)1038条款(要求在路面工程中逐步增加回收橡胶的用量)。
极大地促进了废旧轮胎在道路工程中的利用。
截止到1993年。
有27个州研究了橡胶粉,颗粒改性沥青及混合料,38个州在沥青混合料中使用过回收橡胶粉,颗粒。
同样还是ISTEA,启动了耗资5000万美元的SHRP沥青研究计划和长期使用性能研究计划。
在这两股力量的共同推动下,国际上橡胶粉的道路应用及其研究进入了一个由环保理念和新技术驱动的时代。
这一段的研究重点,集中于以下几个方面:(1)在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铺设的试验路的长期性能观羽4和研究;(2)橡胶粉与沥青共炼的机理研究,不同的共炼工艺对最终产品的性质影响的研究;(3)橡胶粉应用于各种新型沥青混合料(如PAC/SMA等)对其路用性能的影响研究;(4)Superpave评价橡胶粉改性沥青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方法和指标的适用性;(5)Superpave混合料设计方法和传统的马歇尔法、维姆法用于设计橡胶粉改性沥青掘合料的研究(包括相应的设备和标准的修正问题、Stu'perpave性能指标的有效性)。
1996年,伊利诺伊卅i大学的Abdelrahmanf”博士在其提交TRB78届年会的论文中,陈述了沥青和橡胶粉的共炼反应机理的研究成果(利用G+和6的不同意义和变化规律)。
加拿大安大略的Zanzotto等人研究了温度、剪切和时间对拌合效果(脱硫、裂解)的影响,并用SHRP技术评价了不同的添加比例对橡胶沥青性能的影响。
1990~1993年,弗吉尼亚州用McDonald法(掺量约18%)和Rouse法(掺量5,lO%)建设了5段试验路。
最长4年的行车后的性能检测表明,添加橡胶粉的段落比对比的普通段落的车辙要明显小、抗滑性能略强。
1990到1992年,在环境及能源部和运输部的资助和管理下,加拿大安大略省在11个段落修建了橡胶粉改性试验路(包括全新路面、橡胶改性沥青路面再生、一般路面冷再生添加剂等)。
阿拉斯加在1983~1986年又用PlusRide铺设了八段总计45车道公里路面并于1988年首次应用了湿法。
Troy等人研究了橡胶粉改性沥青及其混台料的性能评价系统(包括维姆和Superpave方法和相应的性能评价指标),研究了动态剪切流变仪和弯曲粱流变仪对各类橡胶沥青的适用性和修正。
Liang和Lee[4]采用Brookfield粘度仪和动态剪切流变仪研究了旋转薄膜烘箱前后的沥青性质变化,采用间接抗拉试验研究了短期和长期老化后混合料的抗拉强度。
研究发现,橡胶粉混合料质量损失减少,但粘度增加,而老化抗拉强度较小。
罗得岛大学的研究者用SHRP和马歇尔方法研究了干湿法橡胶粉路面材料,并VESYS系统预估了材料的永久形变性能,证明了橡胶粉加入对路面永久形变性能的改善。
北卡罗来州大学的Malpass等人做了类似的工作。
Takalloul51等人研究了用Superpave技术进行橡胶粉改性沥青混合料设计和路面铺筑的情况,并结合路用的实际成功经验作出了适用性判断和改进建议。
除了综合性的研究外,许多学者针对橡胶粉改性沥青及混合料的单项性能展开了专门的研究。
马里兰大学的Ayres等人就试验路的野外调查和钻件,用闭环伺服液压MTS系统和数理统计手段研究了橡胶粉混合料的回弹模量。
女王大学的Hui等用抗折试验研究了橡胶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堪萨斯州立大学的Hossain等研究了橡胶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结构换算系数问题。
阿拉斯加大学的Raad研究了四个温度水平下的混合料(干、湿法和普通混合料)的疲劳问题(以梁弯曲劲度将为初始值一半为疲劳破坏依据)。
在多孔隙路面的发源地法国,截Ij=:到1995年,橡胶沥青多孔隙混凝土累积已经摊铺了超过100万1112路面。
AlainSAINTON[61在总结多年的PAC路面室内研究和实际应用经验后认为:由于沥青膜较厚,橡胶沥青PAC比较普通PAC在保持持久排水性能,在重交通、高剪切和不良气候影响的条件下使用性能有明显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