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时代主题练第85练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代
- 格式:doc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8
18世纪中后期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经历了从自由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的重大转变。
这一阶段不仅是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和近代化发展与成熟的时期,还是近代化在世界范围内扩展的时期。
政治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理论探索与革命实践;民族解放——殖民体系与独立运动。
资本主义民主化进程进一步加速,英国议会改革、美国南北战争使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完善,俄、德、法、日、意等纷纷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文官制度在欧美各国逐渐形成,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确立了统治地位。
社会主义运动开始蓬勃发展,巴黎公社是人类历史上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随着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独立运动爆发。
经济上:工业狂飙——蒸汽时代与电气时代;整体世界——商品倾销与资本输出。
始于英国的工业革命将人类带入“蒸汽时代”,工厂制度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文化上:科技创新——技术革命与重大发明;交流传播——人口迁徙与移民文化。
工业革命后,自由主义、科学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三大社会思潮相互交织,推动19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与改革运动、民族国家、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等高涨。
物理和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产生许多重大科学发现。
自由主义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共产党宣言》、科学共产主义、民族主义等社会学说也应运而生。
中外历史纲要选择性必修一、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1)西方文官制度是近代西方历史发展的产物,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要求,规范了西方国家政府行政部门事务官的选用和管理,对西方政府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2)西方主要国家基层治理与历史文化传统有关,体现了不同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状况,基层治理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反映了特定的经济基础的要求(3)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这是稳定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巩固统治的重要手段【经济与社会生活】(1)机器大生产与工厂制度18世纪60年代以来的技术革命引二、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发了从手工劳动到机器大生产的变革,带来了劳作方式和生产关系的深刻变革(2)工业革命后生活方式的变化①城市化加快: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
训练目标] 1.政治:欧美开展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运动,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和代议制政治在英、美等国确立。
2.经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欧洲兴起;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殖民扩张推动了欧洲资本原始积累。
3.文化: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发展了人文精神,启蒙运动在理论上构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蓝图;近代科学开始形成。
小题精练1.英国议会于1707年通过《任职法案》:“凡从王室新近获得官职,或领取薪俸者,均不得当选议员并进入议会下院……凡已选下院议员并在任职期间接受国王官职者,其议员资格将被宣布无效。
”材料说明()A.国王一直通过赏官赐爵控制议会B.完全割裂了国王与议会下院之间的联系C.剥夺了国王作为政府首脑的权力D.有效地限制了王权在下院的影响2.(2017·佛山模拟)梁启超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
这主要是指美国实行()A.议会制B.联邦制C.总统制D.三权分立3.哥伦布到达美洲时,新旧大陆唯一相同的作物是棉花,唯一共有的家畜是狗。
欧洲人给美洲带来了马、牛、羊、猪等牲畜和一些禽类,以及各种麦类、甘蔗、咖啡等农作物。
美洲则向世界贡献了玉米、马铃薯、白薯、西红柿、鳄梨、南瓜、菠萝、可可、烟草等农作物和古柯碱、金鸡纳皮等重要药材。
材料表明,西欧人早期海外扩张()A.扩大了洲际贸易的范围B.形成了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C.出现了洲际物种大交流D.促进了种族交流和重新分布4.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对1550~1650年这一时期作了如下描述:“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
”此“良机”主要源于()A.商业革命B.工业革命C.价格革命D.文艺复兴5.14~15世纪,西欧封建社会内部出现的新现象主要有()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②生产者逐步与生产资料分离③资本原始积累的开始④特权贸易公司大量出现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简明世界历史大全》:“把制成品从欧洲运到非洲,把奴隶从非洲运到美洲,再把种植园产品从美洲运回欧洲。
课后限时集训(二十二) 两次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时间:40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733年,英国人凯伊独创的飞梭将织布所需的劳动削减了一半,所以纺织厂主们很快就采纳了他的独创。
凯伊在纺织工人们的唾骂声中逃往法国,最终穷困潦倒,客死他乡。
凯伊落得如此结局的缘由是( )A.工人们已习惯用手摇纺织机织布B.凯伊的创新独创在英国受阻C.纺织厂主与工人在利益方面发生冲突D.凯伊的创新独创大大削减了人力需求D[材料中“飞梭将织布所需的劳动削减了一半,所以纺织厂主们很快就采纳了他的独创”可知根本缘由在于凯伊的独创削减了人力需求,故D项正确。
]2.(2024·吉林二模)18世纪前期和中期的英国,科学家主要是些试验家,并且多半是从实践中来的工程师、仪器制造者和工匠。
伯明翰的太阳学会,曼彻斯特的曼彻斯特学会纷纷涌现,会员都是些注意好用的人。
他们组织科学团体,建立自己的学校,广泛汲取世界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探讨更加普及,科学学术活动日趋高涨。
英国的这些变更( ) A.为英国工业革命打算了人才基础B.独创机器成为社会生产的必定趋势C.奠定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历史地位D.起先了英国教化领域的近代化进程A[材料反映出18世纪前期和中期的英国科学探讨更加普及,为英国工业革命技术独创打算了人才基础,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出当时英国科学探讨的普及,与生产领域对机器的须要无关,故B项错误;工业革命而非科学探讨奠定了英国世界工厂的历史地位,故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当时英国科学探讨的普及,与教化领域的近代化无关,故D项错误。
] 3.(2024·南通一模)1796年,一位美国医生发布了曼彻斯特儿童健康状况调查报告。
该报告指出,大纱厂所雇用的童工很简单遭遇烈性热病的传染,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快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
材料表明( )A.圈地运动使得城市中人口剧增B.英国社会的阶级冲突非常尖锐C.英国社会保障制度未顾及儿童D.工业化进程带来新的社会问题D[材料中“1796年”“曼彻斯特”“大纱厂”表明是工业革命,而材料中“这类传染疾病一旦发生,会快速感染封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表明是新生的社会问题,故D项正确。
专题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下表所示为葡萄牙人早期在大西洋开展的航海活动。
这些活动()时间活动1446年商船蜂拥前往北纬9度附近的几内亚,带回了大量黄金1472年越过几内亚以南的贝宁湾,西非的一些著名海岸如象牙海岸、黄金海岸等在此时得名1475年到达南纬4度的西非加蓬洛佩斯角A.说明大西洋成为欧洲贸易中心B.论证了“地圆学说”的科学性C.为迪亚士的远洋航行积累经验D.开启了欧非之间的直接联系2.1418年,葡萄牙亨利王子创设地理研究院,网罗各地学者,包括地理学者、制图学者、数学家、天文学家以及会各种语言的专家。
这些人里,有基督教、犹太人和穆斯林。
他的这种做法()A.推动了近代科学的兴起B.深受地理大发现的影响C.直接促成环球航行开展D.增加葡萄牙的贸易机会3.法国历史学家费尔南·布罗代尔指出,新航路开辟后新世界的市场增长十分缓慢:在1660年代,近一半的英国货物出口到地中海,只有10%左右的货物出口到美洲和印度。
这主要是因为当时新世界()A.小农经济的抵制B.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C.消费主体是移民D.市场购买力非常有限4.为争夺繁荣的亚洲贸易,诸多贸易公司纷纷成立,彼此相互竞争而无法一致对外,荷兰共和国有鉴于此,在1602年强迫它们合并成一个商业组织,荷属东印度公司由此诞生。
荷属东印度公司掌握贸易垄断权,凡是未加入该公司的企业,均不得在亚洲做买卖。
据此可知,东印度公司()A.是荷兰唯一的对外贸易窗口B.利用资本输出实现海外扩张C.促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是早期资本主义扩张的手段5.下图是英国漫画家托马斯罗曼森创作的一幅讽刺漫画。
画面左边“英国自由”代表正义繁荣和稳定,而右侧的“法国自由”则意味着苦难、不公和毁灭。
漫画发表后,英国政府大量复制宣传,其主要意图是()图:托马斯罗曼森漫画:对比之下何者为佳?A.否定资产阶级民主道路B.积极争夺欧洲的霸权C.攫取反法同盟领导地位D.传播自由平等的思想6.16世纪晚期,西班牙殖民地菲律宾与中国的贸易被称为“马尼拉大帆船贸易”,其主要表现为西班牙等国商人用从美洲掠夺来的白银购买中国的丝绸、茶叶、瓷器、药材等商品,这被称为“丝银对流”。
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与发展知识点解读知识点解读一、新航路的开辟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的出现:1、过程:2、意义:(世界、亚非拉、欧)二、荷兰、英国的殖民扩X与掠夺:1、活动概况国区域特点结果及影响荷兰西北欧的海域贸易以及对亚洲的远洋贸易和对西方“新大陆”的贸易①建立大型商业公司②银行信贷业发达(阿姆斯特朗)③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和抢占殖民地17世纪上半叶是荷兰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成为世界头号贸易强国英国在亚、非、美、洋等地夺占了许多殖民地,并①政府鼓励海盗掠夺②商业战争③在殖民地进行商业①英国确立了海上霸主地位,成为最大的殖民帝国②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成为英国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③黑奴贸易促进了英国资本主义时间航海家支持者航向路线2、早期殖民扩X的特征和影响(1)特征:较多的表现为野蛮的暴力掠夺。
主要表现:第一,奴役和屠杀殖民地居民;第二,掠夺殖民地的金银财富;第三,进行奴隶贸易。
(2)影响:积极:①欧洲国家从殖民地半殖民地掠夺的财富在欧洲转化为资本,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②殖民活动对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消极: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并造成了此后长期的落后局面。
三、两次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1、两次工业革命的重大成就及其影响:四、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主导下的世界市场:1、形成过程:(1)(2)(3)2、形成途径:殖民扩X、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动3、形成原因:(1)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要求,由资本主义开放性和扩X性的特点决定的。
(2)内在动力是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与资本主义制度在全球X围内的确立,外在动力是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X的推动。
4、重大作用:(1)从生产力发展角度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使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国际化,结束了许多国家和地区长期存在的孤立、闭塞的陈旧经济体系,促进了世界贸易和生产力的发展。
加强了世界各国社会经济的相互联系,促使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
单元提升练(八)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5小题,共计50分)1.(2016·江西重点中学考试)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
近代社会转型主要表现在使传统农业社会向近代工业社会过渡的工业化进程中。
”对材料的理解最确切的观点是()A.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B.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C.近代中国工业经济的产生D.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解析根据材料“经济的转型主要表现为传统经济结构逐渐瓦解,资本主义近代工业从无到有的形成和发展”可知材料最确切的观点是阐述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包括传统自然经济的解体与近代工业的产生,故A项正确;B、C项仅是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化的一方面内容,具有片面性,故B、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近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变化,故D项错误。
答案 A2.(2017·广东清远模拟)晚清时期,外国商品在中国经历了一个从严重滞销到逐渐打开市场的转变过程。
促成这一转变的因素不包括()A.传统的自然经济逐步瓦解B.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不断加深C.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D.近代运输业的发展解析近代资本主义为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一系列战争,促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逐渐瓦解,从而促进了农产品的商业化,中国成为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附庸,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外国商品不断打开市场最主要的推动力就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入侵,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中国近代工业在中国市场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和排挤,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无论古代、近代还是现代,运输业的发展都对商品打开市场起到重要作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答案 C3.(2017·山西阳泉调研)下图反映了19世纪60至80年代中国棉布、棉纱进口的变化,两幅图可以说明的问题是()A.棉纱进口增多导致棉布出现了滞销B.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中国近代纺织业在逆境中无从发展D.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解析左图棉布进口总体上稳中趋减,不能反映滞销,故A项错误;近代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主要体现于中国沦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产地,材料中列强向中国输出棉布棉纱,故B 项正确;根据材料“19世纪60至80年代”以及右图棉纱的进口增加可知,洋务企业与民族工业在逆境中成长,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江苏专用)2018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时代主题练第85练资本主义工业文明时代[训练目标] 1.政治: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扩展;社会主义运动兴起;欧洲殖民扩张加剧,世界殖民体系形成。
2.经济:欧美先进国家完成工业革命,人类进入工业文明的“蒸汽时代”和电气时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
3.文化: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平等、法治观念成为西方主流思潮;马克思主义兴起与发展;自然科学与技术迅速发展。
小题精练1.梁启超认为“彼美国者有两重之政府……美国者以四十四之共和国而为一共和国也”。
这主要是指美国实行( )A.议会制B.联邦制C.总统制D.三权分立2.(2016·南京、盐城一模)19世纪中期,法国几乎所有的阶层都经历了怀旧与恐惧的相互交织心态,贵族对恐怖时期的恐惧,激进派对滥用自由的恐惧,农民对回到封建统治的恐惧,以前的官员向往国家过去的伟大,资产阶级年轻一代怀念年轻人掌权的时期,下层阶级怀念曾给他们带来某种家长制保护的旧制度。
这说明法国当时( )A.仍是典型的欧洲封建农业国B.还没有结束“恐怖”统治秩序C.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巩固D.已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3.(2016·扬州一模)有学者认为“德意志帝国设有一个普遍的、直接选举产生的议会。
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
”这反映出当时德国( )A.帝国政府向帝国议会负责B.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C.确立了联邦民主共和政体D.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4.在早期现代化理论中,人们往往把“现代化”等同于“资本主义化”,但某一重大历史事件从理论上突破了这一认识。
这一突破( )A.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B.以《共产党宣言》发表为标志C.使全世界无产者真正联合起来D.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5.19世纪中期,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而与此同时兴起的民族主义潮流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明( ) A.自由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B.社会主义尚缺乏成功的客观条件C.民族主义催生了欧洲的自由主义D.资产阶级决定着欧洲历史的发展6.“自由主义”这个词在英语中第一次出现是在1819年;“激进主义”,1820年;“社会主义”,1832年;“保守主义”,1835年。
“个人主义”“立宪主义”“人文主义”“女权主义”和“君主主义”这些词,都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
“民族主义”“共产主义”“浪漫主义”则是在19世纪40年代出现的。
以下评论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深刻影响了欧洲社会B.所有“主义”都具有政治色彩C.近现代政治概念均源于欧洲D.工业革命造成了“主义”的泛滥7.1760年,除伦敦外,只有布里斯托尔的人口在5万以上。
1841年,伦敦人口差不多有224万,是80年前的3倍;全国1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有9个,5万以上的有24个。
这表明英国( )A.完成了工业化进程B.完成了城市化进程C.城乡结构明显改变D.人口总量迅速增长8.19世纪最后30年,出现了近代社会的第二次现代化浪潮。
作为这次现代化浪潮的结果,形成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
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
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B.科学和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了企业生产效率C.经济模式定型促使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成熟D.生产力进步推动了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9.“随着19世纪的过去,科学成为西方社会的一个日益重要的部分……到它为久已建立的工业做出基本贡献的19世纪中期,它正在孕育全新的工业。
”下列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B.达尔文建立起生物进化论C.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力学三定律D.法拉第电磁感应理论10.霍布斯鲍姆在《革命的年代》中写道:“他们并不相信18世纪自负的机械唯物主义(以牛顿以及布莱克和歌德这两个吓唬人的家伙为代表)……因而,我们不能指望他们对资本主义社会提出合情合理的批判。
”文中“他们”为代表的作品( )A.反映了对“理性王国”的失望B.创作手法怪诞C.真实地描写了社会现实风貌D.集中表现自我11.(2016·连云港一模)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
”材料中的“钥匙”是指( )A.伽利略开创了近代科学B.牛顿构建了经典力学体系C.达尔文创立了生物进化论D.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12.(2016·南通一模)19世纪中期有人曾这样说:“当我读着您的著作的时候,我感到痛苦多于愉快……因为我认为这些是完全错误的,而且是令人难堪的恶作剧。
我一向把因果关系称为上帝的意志,并且我能够证明,上帝是为了它所创造的万物的利益而有所作为的,上帝也是依据我们能够研究并且理解的法则而行动的。
”这个人读的著作是( )A.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B.马丁·路德的“九十五条论纲”C.达尔文的《物种起源》D.伏尔泰的《哲学通信》大题优练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工业革命之后,欧洲帝国主义遍布于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几个古老的社会如中华、奥斯曼已被逼得走投无路,在几次有限的冲突之后,遂成为西方的半殖民地,西方在这些国度享有贸易特权——逐步地,中华、奥斯曼被卷入了西方世界体系之中,成为边缘地区,在经济、政治上基本处于附庸地位。
材料二在工业方面,主要模式是殖民地的原料和粮食与西方的工业制品交换,而西方工业品则通过削价抢走本地许多手工行业的生意。
而且,欧洲列强继续推行早期的重商主义政策以抑制殖民地的那些可能发展的工业的发展。
比如,印度的纺织品价格比英国低廉,英国就用保护关税来摧垮印度民族棉纺工业,当英国纺织品价格因工业革命的到来而更加低廉时,却不允许印度设保护关税。
——据朱宁《工业革命:核心区欧洲与边缘区国家》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的开展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工业制品在东西方经济交往中处于优势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东西方关系发展带来的教训。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世纪中后期,达尔文的生物进化学说被很多人运用到社会政治思想中,形成一股“社会达尔文主义”思潮,英国哲学家、社会学家斯宾塞被认为是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主要代表,其社会政治思想正是形成于该时期。
政治上,这是殖民地扩张的黄金时期,各国的民族主义赞美者认为达尔文主义给了他们支持和正当理由;经济生活中,这是自由经营和粗鲁的个人主义的时期。
斯宾塞认为,进化的规律是事物的普遍规律,主张绝对的自由竞争。
他认为社会进化过程同生物过程一样,生存竞争、适者生存的原则起支配作用。
他强烈反对国家干预社会生活,反对国家帮助救济穷人。
他反对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原则是鼓励坏人依赖好人为生。
——摘编自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材料二1861年1月,马克思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
”但他并不认为残酷的生存斗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
他在1869年的信中说:“英国社会的生存斗争——普遍的竞争,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使达尔文发现残酷的生存斗争是动物界和植物界的基本规律。
但是社会达尔文主义与此相反,却认为这是证明人类社会永远不能摆脱自己的兽性的决定论依据。
”——摘编自张玉宝《马克思与进化论—对马克思与达尔文学说关系的重新思考》材料三社会达尔文主义是由著名启蒙思想家严复在19世纪晚期介绍进中国的。
严复在翻译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天演论》时加进了斯宾塞的观点和自己的发挥。
因为,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向国人介绍这一自然科学学说,而是意在说明中国应该顺应“天演”的规律,发奋自强,避免被列强瓜分的惨祸,保持民族的独立。
——摘编自刘悦斌《社会达尔文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是与非》(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马克思与斯宾塞对达尔文生物进化思想的不同认识并分析社会达尔文主义兴起的时代背景。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社会达尔文主义的历史作用。
答案精析1.B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
联邦政府拥有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有一定的自治权,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相结合。
即实行联邦制原则。
]2.D [材料与封建农业国无关,故A项错误;19世纪中期,法国大革命已经结束,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各个阶层的恐惧和怀旧,与资产阶级共和政体得到巩固无关,反映的是法国进入了一个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故C项错误,D项正确。
]3.D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帝国政府向皇帝负责,故A项错误;德意志君主立宪制下皇帝是国家权力的中心,故B项错误;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是君主立宪政体,故C项错误;题干中“虽然总理与政府都由皇帝任命,但他们如果得不到议会多数的支持,几乎就无法执政”说明民主政治并非形同虚设,故D项正确。
]4.B [注意题干中的“从理论上突破”,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尝试是实践上的突破,故A 项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理论上的突破,故B项正确;使全世界无产者真正联合起来属于实践突破,故C项错误;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是俄国十月革命,属于实践突破,故D项错误。
]5.A [材料中“19世纪中期”,欧洲工业革命发展,导致三大潮流出现,而“客观上促进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完善”“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表明自由资本主义是当时历史发展的主流,故A项正确。
]6.A [“主义”的泛滥现象是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和结束后大量出现的,且内容均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政治经济变化相关,故A项正确;B选项中“所有”表述过于绝对,故B项错误;C选项中“均源于”表述绝对,故C项错误;“主义”的泛滥与工业革命带来的政治经济变化相关,并不是工业革命的直接结果,故D项错误。
]7.C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完成工业化进程,故A项错误;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完成城市化进程,故B项错误;城市人口增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大量农村人口迁移到城市,这会改变城乡结构,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城市人口的迅速增加,这并不表明人口总量迅速增长,故D项错误。
]8.A [根据材料“在现代意义的经济模式基础上,现代意义上的政治模式趋于成熟”,可知强调工业经济的发展推动政治制度的完善,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停留在科技与生产效率的关系上,故B项错误;材料中看不出来“经济模式定型”,也没有说“民主制度成熟”,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信息,故D项错误。
]9.D [材料反映的观点是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时间是在19世纪中期。
能够证明这一观点的是D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