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水体制的概述
- 格式:docx
- 大小:14.76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污水处理系统排水体制的浅析研究污水处理系统的综合整治方案,必须要先行了解排水体制。
城市排水管网系统是收集、输送城市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的一整套工程设施,由支管、干管和主干管组成。
作用就是及时可靠地排除城市区域内产生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使城市免受污水之害和免受暴雨积水之害,从而给城市创造一个舒适安全的生存和生产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正常进行,维持生态平衡,保证可持续发展。
城市和工业企业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降水的收集与排除方式称为排水系统的体制。
排水体制分为合流制与分流制。
合流制是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与降水混合在同一套管网系统内排除的排水系统,分为直排式合流制、全处理式合流制和截流式合流制。
截流式合流制管渠系统,它在临水体的截流管上设溢流井。
晴天时,截流管以非满管流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送往污水处理厂。
雨天时,随雨量增加,截流管以满流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混合污水送往污水处理厂处理。
当雨水径流量继续增加到混合污水量超过截流管的设计输水能力时,溢流井开始溢流,并随雨水径流量增加,溢流量增大。
当降雨时间继续延长时,由于降雨强度的减弱,雨水溢流井出的流量减少,溢流量减少。
最后,混合污水量又重新回到等于或小于截流管的设计输水能力,溢流停止,全部混合水又流向污水处理厂。
截流式合流制消除了晴天时城市污水的污染及雨天时较脏的初雨水与部分城市污水对水体的污染,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保护环境的需求。
但在暴雨天,则有一部分带有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混合污水溢入水体,使水体受到周期性污染。
分流制包括污水管网和雨水管网,即将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用一套或一套以上的管网系统,而雨水用另一套管网系统排除的排水系统,分为完全分流制、不完全分流制和半分流制。
合理地选择排水体制是城市和工业企业排水系统规划设计的首要问题。
它不仅从根本上影响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与维护管理,而且对城市和工业企业的规划和环境保护有深远影响,同时也影响排水系统的工程总投资及运行与维护管理费用,一般应根据城市总体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处理情况、原有排水设施、水环境容量、地形、气候等条件,从全局出发,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
国内外排水系统概况及存在的问题冯茜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400715摘要:本文主要写了排水体制的概况及国内外排水系统的不同之处,详细写了美国、日本、德国的排水体系,直观的看出了我国与其的差距。
并着重指出了我国的排水系统存在的不足之处,针对不足之处,提出了应对的措施。
希望我国的排水系统的向更好更高效发展。
关键词:排水系统;差异;污水排水;雨水排水;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drainage systemFENG xiCollege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outhwestern 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 China Abstrct:In this paper,we write general situation of drainage system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about drainage systerm, detailed written the United States, Japan, Germany, the drainage system, intuitive to see the country and its gap. And highlighted the presence of the country's drainage system deficiencies, for the deficiencies of the proposed measures to deal with. We hope to our drainage system better and more efficient development. Key words:drainage system;differences;Sewage drainage;Rainwater drainage;排水系统就是收集、输送、处理、再生和处置污水和雨水的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1]。
介绍合流制排水体制-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合流制排水体制是指将城市雨水和污水混合在一起进行处理和排放的排水系统。
传统的分流制排水体制将雨水和污水分开排放,而合流制排水体制则将二者混合在一起进行处理。
这种体制在城市排水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城市排水管理带来了很多便利和优势。
合流制排水体制的优点包括排水管道设计简单、施工成本低、排水设施维护方便等。
此外,合流制排水体制的应用领域也非常广泛,不仅可以用于城市居民区的排水系统,还可以在工业园区、商业区和交通枢纽等场所得到应用。
本文将介绍合流制排水体制的定义、优点和应用领域,以及总结其重要性并展望其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能够更全面地了解合流制排水体制在城市排水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文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来介绍合流制排水体制。
在引言中,我们将对合流制排水体制进行概述,介绍文章的结构和目的。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分别探讨合流制排水体制的定义、优点和应用领域。
最后,在结论部分,我们将总结合流制排水体制的重要性,展望其发展前景,并进行结语。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读者将能够全面了解和深入了解合流制排水体制的相关知识和信息。
1.3 目的撰写本文的目的在于介绍合流制排水体制的概念、优点和应用领域,旨在让读者能够深入了解合流制排水体制,并认识到其在当前环境保护和城市规划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合流制排水体制的详细介绍,希望能够引起人们对于现有排水体制的思考,推动相关领域的技术和政策的进步,从而为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同时,通过展望合流制排水体制的发展前景,鼓励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工程师继续深入研究和探索,为建设更加环保和可持续的城市环境做出努力。
最终,本文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一份全面的了解合流制排水体制的资料,促进并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正文2.1 合流制排水体制的定义合流制排水体制是指在城市排水系统中,将雨水和污水混合在一起进行集中处理和排放的一种排水方式。
排水管网第一章排水系统理论一、名词解释排水体制:污水的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区域排水系统:将两个以上城镇地区的污水系统统一排除和处理的系统,称作区域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的排除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二、简答题1.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特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1)合流制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是在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厂。
晴天和初降雨时所有污水都送至污水厂,处理后排入水体,随着降雨的增加,雨水径流增加,当混合污水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就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成为水体的污染源,使水体遭受污染。
2)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
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及工业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的情况、原有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气候和水体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
21、工业企业的废水,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工业企业的废水不影响城市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满足次条件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
22、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应考虑这些问题: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和工业企业中其他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协调。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处理好污染源与集中处理的关系。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考虑污水经再生后同用的方案。
室外排水体制的分类室外排水体制是指用于集中或分散式收集、调节、处理和排放室外水的排水系统。
室外排水体制主要有雨水排水体制和污水排水体制。
雨水排水体制是指降雨过程中,从降雨物质到终端排放,所经过的雨水收集、调节、排放等过程,以及雨水收集、调节、排放等设施,构成的系统。
雨水排水体制包括:雨水收集体制、排水管道体制、排水池体制、滞洪体制、水池体制、雨水洗涤池体制、河道改造体制、排水口体制等。
污水排水体制是指收集、调节、处理和排放污水的排水系统。
污水排水体制包括:污水收集体制、污水管道体制、污水处理厂体制、污水排放口体制、污水池体制、污水排放管道体制、污水洗涤池体制、污水排放泵站体制、污水池改造体制等。
室外排水体制的设计要满足排水体制的基本功能,满足现有和未来洪水洪峰流量的需要,满足城市绿地和景观要求,降低城市洪水、污水等污染风险,减少洪水冲毁损失,减少污水排放污染,保证排水体制的安全、经济、可靠、节能环保。
室外排水体制的设计要综合考虑环境规划、地形地貌、气候特征、排水量等因素,并结合地下水状况,地下水分布、地表径流、洪水洪峰流量、水质因子等因素,制定排水体制的设计方案。
室外排水体制的设计要以实用性、可靠性、经济性、可操作性、安全性为前提,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等,采用合理的设计方法、合理的设计措施,满足排水体制的安全需求,节能环保需求,提高排水体制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室外排水体制的设计要注意选择排水体系中各类设施,确保设施的可靠性、适用性、经济性(质量、价格、性能等),并考虑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的维护与更新,以确保排水体制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从上述可知,室外排水体制的设计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必须从雨水排水体制和污水排水体制的多方面考虑,以确保排水体制的安全、可靠和经济性。
排水管网第一章排水系统理论一、名词解释排水体制:污水的不同排除方式所形成的排水系统,称为排水体制。
区域排水系统:将两个以上城镇地区的污水系统统一排除和处理的系统,称作区域排水系统。
排水系统:排水的收集、输送、水质的处理和排放等设施以一定方式组合成的总体。
合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混合在同一个管渠内的排除系统。
分流制排水系统: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的系统。
二、简答题1.排水体制分几类,各类的特点,选择排水体制的原则是什么?1)合流制排水系统:这种系统是在临河岸边建造一条截流干管,同时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厂。
晴天和初降雨时所有污水都送至污水厂,处理后排入水体,随着降雨的增加,雨水径流增加,当混合污水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就有部分混合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成为水体的污染源,使水体遭受污染。
2)分流制排水系统: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分别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各自独立的管渠内排除。
排水系统体制的选择应根据城镇及工业企业的规划、环境保护的要求、污水利用的情况、原有排水设施、水质、水量、地形、气候和水体等条件,从全局出发,在满足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综合考虑确定。
21、工业企业的废水,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工业企业的废水不影响城市排水管渠和污水厂等的正常运行,不对养护管理人员造成危害,不影响污水处理厂出水和污泥的排放和利用,满足次条件可以排入城市下水道。
22、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考虑哪些问题?应考虑这些问题: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符合区域规划以及城市和工业企业的总体规划,并应与城市和工业企业中其他单项工程建设密切配合,相互协调。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与邻近区域内的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和处置协调。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应处理好污染源与集中处理的关系。
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要考虑污水经再生后同用的方案。
排水系统概述排水设备系统是指用来排除污废水及雨雪水的设备系统。
它同样划分为房屋或构筑物内部污废水、雨雪水排放和物业管理水区内庭院的污废水、雨雪水排放两大部分。
其中主要涉及到室内排水管道、通气管、清通设备、抽升设备、室外小区检查井和排水管道等。
排水系统按照所接收的污废水的性质不同,分为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雨水管道三大类。
排水体制有分流制和合流制。
三类水公用一套管网排放叫合流制,三类水分别排放叫分流制。
具体采用什么样的排水体制,要根据污废水的性质、浓度及城市管网的排水体制而定。
一、排水系统的分类按所排除的污、废水性质,建筑排水系统可分为以下几类。
1.生活污水排水系统。
大、小便器(槽)以及与此相似的卫生设备产生的含有粪便和纸屑等杂物的粪便污水的排水系统。
2.生活废水排水系统。
排除洗涤设备、淋浴设备、盥洗设备及厨房等卫生器具排出的含有洗涤剂和细小悬浮颗粒杂质,污染程度较轻的废水排水系统。
3.生活排水系统。
将生活污水与生活废水合流排出的排水系统。
4.生产污水排水系统。
排除在生产过程中被化学杂质和有机物污染较重的水,如含氰、铬、酸、碱污水等。
5.生产废水排水系统。
排除被机械杂质(悬浮物及胶体物)污染较轻的水,如机械设备冷却水、滤料洗涤水等。
6.工业废水排水系统。
排除工业生产污水和生产废水的排水系统。
7.屋面雨水排水系统。
排除建筑屋面雨雪水的排水系统。
给排水系统设备设施管理主要针对给排水系统中所涉及的各种设备及管道等的日常操作运行、维护等的管理活动。
包括物业管理公司对所管辖区内给排水系统的计划性养护、零星返修和改善填装。
如检查井、化粪池的定期清掏,消防水箱定期调水放水,以防出现阻塞、水质腐臭等现象,消防泵定期试泵等等都属于给排水设备设施管理范畴。
二、排水系统概述(1)建筑内部排水系统概述基本组成部分分为卫生器具和生产设备的受水器、排水管道、清通设备和通气管道。
在有些排水系统中,根据需要设有污、废水的提升设备和局部处理构筑物。
排水体制的概述
在一个地区内收集和输送城镇污水和雨水的方式即为排水体制,大体可分为合流制、分流制。
前者为污(废)水和雨水合一的系统。
合流制又分为直排式和截流式,直排式直接收集污水排放水体,截流式即临河建造截流干管,同时在合流干管与截流干管相交前或相交处设置溢流井,并在截流干管下游设置污水处理厂当混合污水的流量超过截流干管的输水能力后,部分污水经溢流井溢出,直接排入水体;分流制为污(废)水和雨水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管渠排放的系统,有完全分流和不完全分流,完全分流制具有污水排水系统和雨水排水系统;不完全分流制未建雨水排水系统。
在分流系统中还可以有污水和洁净废水的独立系统,以便于处理或回用。
合流制系统造价低、施工容易,但不利于污水处理和系统管理。
分流制系统造价较高,但易于维护,有利于污水处理。
直排式合流制。
国内外老城区早期形成管道均为直排式合流制,城市污水与雨水不经任何处理直接排入附近水体,投资少,管理简单,但对水污染最严重,目前已逐渐遭摒弃。
截流式合流制。
截流式合流制一般适用于老城区合流制的改造及降雨量较小、汇水面积较小的村镇且受纳水体具有一定环境容量的地区。
在直排式合流制的基础上,修建沿河截流干管,并在适当的位置设置溢流井,在截流主干管(渠)的末端修建污水处理厂。
初期雨水和旱流污水都进行处理,对保护水体是有利的。
但雨量过大时,合流制溢流污水(CSO)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
为了控制CSO的排放量,则需增大截流倍数,而CSO的截流使污水处理设施的负荷发生变化,影响污水处理厂的规模、运行管理和出水水质[2]。
另外进入处理厂的污水,由于混有大量雨水,使原水水质、水量波动较大,对污水厂各处理单元产生冲击,对污水厂处理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完全分流制。
污水和雨水分设2个管渠系统,目前大中城市和新建区采用较多,采用分流制排水系统的主要理由是认为雨水水质较好可直接排放,污水全部进行处理从而避免CSO 的污染,污水水质和水量变化较小,污水厂建设和运行费用较低,出水水质稳定,且相对合流制而言,分流制可以分期建设,但是其总建设费用较高。
并且还有很多缺点:①有雨水径流污染。
传统分流制排水系统对径流未进行处理而直接排放,对水体造成污染,且径流污染使雨水管道系统的污染状况及规律复杂化,实施有效控制的难度较大[3];②雨、污水管道混接严重。
我国多数地区的分流制排水系统存在雨污混流现象,造成污水处理厂通常收集不到足够的污水量,雨季时又有大量雨水流入[4]。
③挤占地下空间,设计施工难,造价高。
④雨水管道利用率低。
尤其是在降雨比较少的地区[5]。
不完全分流制。
不完全分流制系统只设有污水排水系统,没有完整的雨水排水系统。
污水通过污水排水系统,处理后排入水体,而雨水沿天然地面,街道边沟,水渠等排泄。
投资节省。
这种体制适用于地形适宜,有地面水体,可顺利排泄雨水的城镇,发展中的城镇,为了节省投资,可以先建污水系统,再完善雨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