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中压配电网评估方法与实例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88.71 KB
- 文档页数:5
浅析城市中压配电网规划方法【摘要】城市中压配电网的规划工作,与规划期内的市政建设紧密结合,充分考虑了负荷的空间分布情况,根据高压变电站的布点位置,优化相应的供电区域,并依据负荷对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的要求,规划中压主干线的结线方式和大致走向,并对规划所涉及的送变电工程所需的静态投资进行估算,为城市的发展创造一个健康的环境。
【关键词】城市总体规划;负荷预测配;电网规划;变电站规划1.引言中压配电网的规划建设,直接面对着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电力供应的需求。
如何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提供优质可靠的电力供应,是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所要解决的主要任务。
2.城市中压配电网规划的依据城市电网是市政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应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之中。
城市电网规划应该坚持上一级规划指导下一级规划、上一级规划以下一级规划为基础的方针。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主要依据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上一级和配网“十一五”规划及滚动规划的结果;(2)所在城市的市政和城建部门编制的《城市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城市统计部门编制的《统计年鉴》;(3)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和运行所应遵照和遵守的相关规程和技术导则;(4)其它与城市电网规划有关的相关资料。
3.中压配电网规划的主要内容3.1电网现状分析现状电网是未来网架发展的基础,规划中必须针对现状中压配电网存在的问题,给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因此有必要对现状中压配电网进行系统的分析。
城市电网现状主要包括:中压配电网线路条数,包括公网线路条数,公网线路总长度;110kV电源概况及容载比分析、变电站负载率分、变电站10kV出线间隔情况、10kV中压线长度,导线截面分析等;运行安全性分析,主要是线路接线模式、变电站间互联情况、线路负载率、配变负载率、线路负载率和配变负载率综合分析;电网转供能力即从线路“N-1”校验、变电站主变“N-1”校验、变电站全站停电校验三方面进行分析。
3.2电力负荷预测城市中低压配电网规划的负荷需求,应与城市高压电网规划所作的负荷预测相衔接,尽量做到协调一致。
城市中压配网规划分析摘要:作者通过实践工作经验总结中压配网规划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对配网网架结构进行分析,以打造出网架结构合理、电能质量优异和供电可靠性高的中压配电网,提出配网规划目标评估体系和管理发展方向以满足地区经济发展的用电需求。
关键词:配电网目标网架环网K型站Abstract: the author through practical work experience medium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weak links in, the network frame structure with analysis, to create a grid structure reasonable, power quality is excellent and power supply reliability high medium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put forward the distribution network planning goal evaluation system and manageme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Keywords: target distribution network ring net net type K stand1中压配网的现状随着近郊城市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对配电网网架结构提出了较高要求,中压配电网网架结构不合理的矛盾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①现有配电网10kV线路以辐射供电为主,负载率过高,分段不合理,联络数过少,无法满足N-1准则;②现有配电网变电站电源点过少,10kV出线间隔过少,小容量中压用户占用变电站10kV间隔过多,导致变电站10kV间隔利用效率低下;③网架不合理,线路长、用户多,10kV线路供电半径过大等。
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体系研究及应用的开题报
告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中压配电网是连接变电站和用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供电能力的评价对保障电力系统稳定运行、优化配电网结构、提高电力供应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体系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指标体系不完善、评价方法不科学等,因此有必要开展相关研究。
二、研究内容
1. 综述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的发展历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 建立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负荷特性、设备特性、供电可靠性、经济性等多方面指标。
3. 研究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方法,运用数学统计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建立评价模型,对指标进行权值设置和归一化处理。
4. 应用研究,选取某地区中压配电网为案例,进行供电能力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和评价。
三、研究意义
1. 本研究可促进中压配电网质量的提升和现代化建设,进而提高电力供应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2. 建立科学的中压配电网供电能力评价体系和方法,可以指导电力企业和政府部门制定更科学的配电网建设和运维策略。
3. 选取具体的中压配电网为案例,研究结果具有可操作性和参考价值,可以为类似地区中压配电网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城市20kV中压配电网的优化研究城市配电网作为连接城市终端用户及电力发输电系统的桥梁,起着分配电能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用户的用电质量,其安全稳定运行关系人民生活质量及城市的经济发展状况,其优化规划关系重大。
基于此,文章就新形势下20kV中压配电网的优化设计进行简要的分析,希望提供一个有效的借鉴,从而更好的促进电网的发展。
标签:新形势;20kV电网;设计【文献标识码】A1、城市20kV中压配电网优化规划概述配电网规划是指在统计历史负荷增长并进行未来负荷预计増长的前提下,基于现有网络架构及负荷分布情况,构建新的网络连接方式及设备配置方案,满足一定的技术和经济指标。
也就是在确定所在区域当前配电网架、电源和负荷分布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前提下,规划设计一个满足各类约束性条件的配电网络架构,使得其对应的技术经济优化目标函数最优。
其中技术性指标包括电能质量、供电可靠性等。
2、20kV配网的规划特征2.1 由于配电线路的送电能力提高,导致配电线路数量减少。
按照城网规划的原则,按经济电流密度选择导线截面。
相同导线,供电半相等,电压由10kV 提升至20kV,送电能力提高1倍,减少了中压配电线路的数量和线路通道用地。
2.2 增大中压线路的供电半径假设配电线路的供电范围为夹角的扇形,配电线路的电压降百分数如下式所示:导线阻抗(R、X)、供电范围夹角及负荷密度不变,供电半径和电压的关系:可见,电压由10kV 提升至20kV,供电半径大 1.587倍,供电面积扩大 2.5 倍,也就是扩大220kV的供电范围。
2.3 降低电能损耗节能降损效益可观,以采用相同导线输送相同功率的电能为例,20千伏线路比10千伏线路的电能损耗可降低75%,明显改善用户端的电压质量。
2.4配网组网形式要求为开关站提供预留的建设空间由于20kV配电电缆比以前10kV电缆的传输容量大,而单个的用户容量有限,为保证电缆的充分利用,将在干线配电电缆末端配置开关站,这样的配网组网形式就要求为开关站提供预留的建设空间。
中压配电网规划评估分析系统设计中压配电网规划评估分析系统是一个用于规划和评估中压配电网的工具。
它可以帮助规划人员分析和评估现有的中压配电网的性能,并提供一些建议和方案,以改进系统的可靠性、效率和可持续性。
本文将对中压配电网规划评估分析系统的设计进行详细介绍。
1.数据采集和处理:该系统需要收集和整理中压配电网的各类数据,包括线路参数、负荷数据、短路电流、电压数据等。
数据采集可以利用现有的SCADA系统或电表进行,数据处理可以使用数据库进行存储和管理。
2.模型建立和验证:系统需要建立中压配电网的模型,包括线路模型、变压器模型、负荷模型等。
模型可以使用模拟软件或仿真工具进行建立和验证,以保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评估指标和算法:系统需要设计相应的评估指标和算法,用于评估中压配电网的性能。
评估指标可以包括可靠性指标、功率质量指标、发电效率指标等。
算法可以包括潮流计算、短路计算、负荷预测等。
4.系统优化和改进方案:系统需要根据评估结果,提供一些优化和改进方案,以提高中压配电网的性能。
这些方案可以包括线路改造、变压器升级、负荷优化等。
系统可以通过模拟和优化算法,评估这些方案的效果和经济性。
5.结果展示和报告生成:系统需要提供结果展示和报告生成的功能,以便规划人员和决策者查看评估结果和优化方案。
结果展示可以通过图表、表格等形式进行,报告生成可以自动生成相应的报告文档。
1.系统的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中压配电网的规模和复杂程度各不相同,系统应具备一定的可扩展性,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或修改相应的模块和功能。
此外,系统还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可以根据特定的需求进行定制和调整。
2.数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中压配电网的数据非常重要,系统应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采用合适的数据采集和处理方法,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以防止数据的泄露和损坏。
3.算法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中压配电网的规划评估需要进行大量的计算和分析,系统中的算法需要具备一定的准确性和计算效率。
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的初步研究中压配电网可靠性评估是一个系统工程,本文从中压配电网可靠性统计角色转变出发,论述了可靠性评估工作意义和工作实施内容,最后结合生产实际工作提出可靠性评估工作的实际意义及提出可靠性工作发展方向。
标签:可靠性评估;可靠性管理转变;平台建设1、前言为加快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创新实践,全面推动公司创新性企业建设和角色转型,适应电力客户需求多样化、能源结构多元化的新形势,努力提升供电服务品质。
依托公司相关系统数据平台,开展配电网可靠性评估工作,推动可靠性管理工作由事后统计向事前评估转变,前端分析电网薄弱环节,制定有效改进方案,促进电网进一步安全稳定运行,提升供电可靠率。
以配电网可靠性计算分析为核心构建支撑,基于现有数据系统信息,为基层单位服务的配电网可靠性管理平台。
通过对配电网数据的集成融合,形成配电网络的基础数据和运行数据,并支持查询、统计;通过可靠性计算分析,挖掘配电网可靠性薄弱环节和影响因素,掌握配网设备隐患点,为配网运行提供关注重点,为配网差异化运维提供指导方向,并为配网规划、建设、改造等提供辅助支持。
2、可靠性评估研究内容2.1建设整体思路及主要技术路线搭建配网可靠性评估平台,平台由配网规模、实时监视、配电自动化指标监视、指标监控、运检分析等五个专业管理模块组成,通过对配网设备、业务、指标等不同方面的统计分析,纵向穿透配网专业关键节点,实现配网的实时化监控和全景化展示。
平台设计基于B/S和C/S体系架构,采用面向服务的设计思路,通过集成各配电相关专业信息系统的数据,开发配网可靠性分析、预安排停电管理、多方案对比分析和风险评估等高级应用功能。
2.2重点建设内容(1)配网概况分析配网概况分析模块展示滨海配网概况信息,方便掌握配网整体概况,如变电站、馈线、配变等统计情况,并可对设备详细追溯到具体维护班组。
除此之外,配网概况分析还集中了配网日常管理中最为关注的线路、配变负载、电能质量等信息,直观查看当前重载、过载设备数量,并可通过明细查询到具体线路设备,为设备运维、技改大修提供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