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有机化学试题 (2)
- 格式:doc
- 大小:109.00 KB
- 文档页数:4
一、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加聚反应,还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A.CH2=CH2B.CH3CH2CHO C.CH3COOCH=CH2D.CH3CH(OH)CH3 2.下列化学用语或模型图表示正确的是A.甲烷的球棍模型:B.S2-的结构示意图为:C.乙炔的结构式:CH≡CH D.羟基的电子式: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向皂化反应结束后的溶液、豆浆中加入热的饱和食盐水,试管底部均有固体析出B.糖类和蛋白质都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均能在人体内发生水解C.向麦芽糖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氢氧化钠溶液至碱性,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检验是否有葡萄糖生成D.向溴水中加入适量正已烷,光照下振荡后静置,溶液出现分层,上下两层液体均为无色4.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集气瓶中放置一团玻璃棉,将两小块金属钠放在玻璃棉上,立即向集气瓶中通入氯气,最终有白色固体生成B.在萃取操作中往往因为振摇而使得分液漏斗中出现大量气体,可以通过打开上口瓶塞的方式来放气C.使用白色粉笔对红、蓝墨水进行层析分离的实验中,由于红墨水在流动相中溶解能力更大,所以红墨水在流动相中相对分配的更多,最终出现在粉笔的上端D.碘遇淀粉呈蓝色的灵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当高于50℃时,就不易显色5.硝苯地平缓释片常用语预防和治疗冠心病、心绞痛,还适用于各种类型的高血压,对顽固性、重度高血压也有较好疗效,其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关于硝苯地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分子在核磁共振氢谱中有8组吸收峰B.苯环上的氢原子发生氯代时,有2种一氯代物C.1mol该分子最多可以与7molH2发生加成反应D.其酸性水解产物可以发生消去反应6.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A.乙烯与溴反应制1,2-二溴乙烷B.苯与浓硝酸、浓硫酸混合共热制取硝基苯C.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在一定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制取环己烷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正丁烷和异丁烷的熔、沸点不相同B.乙烯、苯、乙酸分子中的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C.分子式为C4H10的烷烃,其一氯代物有4种D.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8.下列反应中前者属于取代反应,后者属于加成反应的是A.乙醇与金属Na反应;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B.乙烯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苯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环己烷C.苯滴入浓硝酸和浓硫酸的混合液中,有油状液体生成;乙烯与水生成乙醇的反应D.在苯中滴入溴水,溴水褪色;乙烯自身生成聚乙烯的反应9.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选项实验结论A 将石蜡油蒸气依次通过加热的内含碎瓷片的玻璃管、盛有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洗气瓶,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石蜡油中含有不饱和键的烃B 将胆矾晶体悬挂于盛有浓H2SO4的密闭试管中,蓝色晶体逐渐变为白色浓H2SO4具有吸水性C 将硫酸酸化的双氧水滴入硝酸亚铁溶液中,溶液黄色H2O2的氧化性比Fe3+强D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稀硫酸,水浴加热一段时间后,再加入新制 Cu(OH)2悬浊液,用酒精灯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蔗糖未水解A.A B.B C.C D.D10.人类肝脏蛋白质两谱三图三库基本架构已完成,它将为肝脏疾病的预警、预防、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一、选择题1.乙醇和乙酸在浓硫酸作用下,通过酯化反应制得乙酸乙酯,反应温度为115~125℃,反应装置如图。
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A.换成用水浴加热实验效果会更好B.a试管上换成长玻璃导管能提高原料利用率C.实验完毕,可将乙酸乙酯从混合物中萃取出来D.向a试管中先加乙酸,再加浓硫酸和乙醇答案:B解析:A.由题意可知,该反应温度为115~125℃,而水浴加热能提供的温度最高为100℃,所以用水浴加热实验效果较差,应该油浴加热,故A错误;B.若将甲试管上换成长玻璃导管,可起到冷凝回流作用,能提高原料转化率或利用率,故B正确;C.实验完毕,生成的乙酸乙酯浮在饱和碳酸钠溶液上层,可用分液方法分离,故C错误;D.制取乙酸乙酯时,原料混合应该先加密度小的液体乙醇,再加密度大的液体浓硫酸,最后加冰醋酸,故D错误;故选:B。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4的球棍模型:B.Cl-的结构示意图:C.二氧化碳的结构式:O-C-O D.乙醛的官能团:-COH答案:B解析:A.为CH4的比例模型,A不正确;B.Cl-的核电荷数为17,原子核外有17个电子,得到1个电子后,离子核外有18个电子,结构示意图为,B正确;C.二氧化碳分子中,C原子与每个O原子都形成2对共用电子,所以结构式为O=C=O,C不正确;D .乙醛的结构简式为CH 3CHO ,其官能团为醛基,结构简式为-CHO ,D 不正确; 故选B 。
3.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A .在集气瓶中放置一团玻璃棉,将两小块金属钠放在玻璃棉上,立即向集气瓶中通入氯气,最终有白色固体生成B .在萃取操作中往往因为振摇而使得分液漏斗中出现大量气体,可以通过打开上口瓶塞的方式来放气C .使用白色粉笔对红、蓝墨水进行层析分离的实验中,由于红墨水在流动相中溶解能力更大,所以红墨水在流动相中相对分配的更多,最终出现在粉笔的上端D .碘遇淀粉呈蓝色的灵敏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迅速下降,当高于50℃时,就不易显色答案:B解析:A .Na 与Cl 2可反应生成NaCl ,最终得到白色的NaCl 固体,A 正确;B .萃取操作时,需将分液漏斗倒置振摇,如图所示:,因此放气时需打开旋塞,而不是打开瓶塞,B 错误;C .使用白色粉笔对红、蓝墨水进行层析分离的实验中,由于红墨水在流动相中溶解能力更大,在粉笔上的扩散速率较快,因此会出现在粉笔的上端,C 正确;D .碘遇淀粉呈蓝色是因为淀粉分子的螺旋中央空穴恰好能容下碘分子,通过范德华力形成一种“包合物”,这种“包合物”为蓝色,温度较高时,范德华力被破坏,难以形成蓝色的“包合物”,D 正确;故选B 。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知识点与练习题(附答案)大多数化合物都含有碳元素,但只有含有碳和氢元素的化合物才称为有机化合物,简称有机物。
CO、CO2碳酸、碳酸盐、金属碳化物等化合物则属于无机化合物。
烃是一类仅含碳和氢两种元素的有机物,也称为碳氢化合物。
甲烷、乙烯和苯是烃的代表物,它们的结构特点和用途不同。
甲烷是一种饱和烷烃,稳定性较高,不与酸、碱和氧气等反应,也不会使酸性KMnO4溶液、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它是一种无色气体,密度比空气轻,主要用于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催熟剂。
乙烯是一种不饱和烯烃,含有双键和链状结构,六原子共平面。
它是一种无色气体,比空气稍轻,难溶于水,主要用于石化工业原料、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催熟剂。
苯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键的环状烃,平面结构为正六边形。
它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主要用作有机溶剂和化工原料。
烃类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包括燃烧、取代反应和高温分解。
燃烧产生CO2和H2O,取代反应可以生成多种有机取代产物,而高温分解可以将甲烷分解成C和H2在取代反应中,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发生反应,产生多种有机取代产物,其中HCl气体产量最多。
烷烃取代反应是连锁反应,产物复杂,多种取代物同时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烃类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各不相同,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应用。
乙烯是一种烯烃,具有不饱和性。
它可以发生多种反应。
氧化反应:乙烯可以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乙烯可以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使溶液褪色。
加聚反应是乙烯分子发生加成反应,形成聚乙烯。
加成反应:乙烯可以和溴水或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乙烷。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气、氢氯酸和水发生加成反应。
取代反应:苯是一种芳香烃,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
它可以通过萃取作用使溴水颜色变浅,液体分层,上层呈橙红色。
苯可以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硝基苯。
溴苯可以通过液溴和铁单质催化剂反应得到。
1有机化学自测试题(2)一、 命名下列物质或写出结构式CH 2CHCH 3OH2.3CH 3CH 3CH CH CH 3CHCH1.CH 2CH 2CH 3CH 3CHCHO3COClCH 33.4.5.(Z.E 构型标记)CH 32HH CH CCCH)23(CH6、叔丁胺7、 对氯苯乙酮8、甲异丙醚9、乙酰水杨酸 10、N 、N-二甲基苯甲酰胺二、选择题(请将最合适的一个答案填入下面的表格中)1. 是属于CH3CH 2OH 与CH 3OCH 3( )A .官能团异构 B.顺反异构 C.碳链异构 D.官能团位置异构2. 结构中存在π-π共轭的化合物是:( ) π-π共轭体系的结构特征是双-单-双键交替结构A.丙二烯B.1,4-戊二烯C.丙烯醛 D.β-丁烯酸 3. 不能使溴水褪色的化合物是( )3CH D.CH C.A.B. CH环丙烷及其烷基取代物能与Br 2发生开环加成反应4. 下列化合物中所有的碳原子都采用sp 2杂化轨道成键的是( ) 单键:sp 3,双键:sp 2,三键:sp ,苯环:sp 2A.CH 2CH B.C. CH 2CHCH 2CH CH 2D. HC CCH 2CH CH 25. 下列化合物中,具有顺反异构体的是 ( )P71顺反异构需满足碳碳双键上各连接一个相同原子或基团,如C 、DA.B.C. D.CH 3CH CCH 3CH 3CH 3CH 3CH 3CH 2CH 3CH 26. 区别伯,仲,叔醇的试剂是( ) P344无水氯化锌 + 盐酸 = Lucas 试剂 A .多伦试剂 B.希夫试剂 C.卢卡斯试剂 D.斐林试剂7. 下列化合物酰化能力最强的是( )P453酰基化活性次序:酰氯>酸酐>酯>酰胺 A. 酰胺 B. 酯 C. 酰氯 D. 酸酐28. 经酸性KMnO 4氧化只得到一种产物的化合物是( )A 项生成丙二酸D.C.B.A.CH CHCH 3CH39. 下列化合物中碱性最弱的是( )A.二甲胺B.苯胺C.乙酰苯胺D.氨水碱性比较:脂肪胺>氨>芳胺;C 和D 两个芳胺之间比较:苯环上的碳原子的吸电效应使得氮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吸引质子能力减弱,碱性降低;而乙酰苯胺的氮原子同时连接苯环和乙酰基,乙酰基属于第二类定位基,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也使得氮原子电子云密度降低,碱性进一步减弱,所以碱性:苯胺>乙酰苯胺10. 能与斐林试剂作用的物质是( )T ollens 试剂和Fehling 均只能与醛反应,且Fehling 试剂不能氧化芳醛 A.甲基酮 B.芳香醛 C.多糖 D.果糖三、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1、 丙烯、环丙烷、环戊烷 环丙烷常温下便可与溴水发生开环加成2、 苯胺、苯酚、甲苯、苯甲酸 苯胺滴加溴水能产生白色沉淀(2,4,6-三溴苯胺)3、 对甲苯胺、N-甲苯胺、N,N-二甲苯胺 亚硝酸为鉴别伯胺、仲胺、叔胺的试剂,重氮盐溶于水呈无色溶液,N,N-二甲苯胺与亚硝酸反应先生成偶氮化合物,呈橘红色,碱化后呈绿色四、完成下列反应-1. + HBr(CH 2CH 3CH 2CH 2CH)( )CH 2=CH-CH 2CH 2CrO C H N ()22.P340(C 5H 5N )2.CrO 3称为Sarett 试剂,能将伯醇氧化成醛,同时分子中的碳碳不饱和键不受影响( )( ),CH 3OH3.H SO _2KMnO H +CH 3CH 2CH 2NaCNH 3O +4.( )腈在酸或碱催化下,水解变成酰胺,继续反应最后变成羧酸5.( )BrMg(1)CO 3+( )3N N SO 3H H 3O6.7.COCl3Br 2,OH -P458酰胺与溴或氯在碱性溶液中作用发生Hofmann 降解反应( )C 6H 5CH2CHCH OH浓H 8.根据Saytzeff 规则,生成双键碳原子连有较多取代基的烯烃浓24( )( )0-5( )( )9.CHNO 2H 2SO4OHP519~520苯胺能与亚硝酸反应生成重氮盐,重氮盐能与某些芳环上连有强供电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发生亲电取代,由于亲电试剂ArN 2+体积较大,反应主要发生在供电基的对位,对位占满时取代邻位( )( )10.CH 3CH 3CCH 3CH 3KMnO 4/H +2P435羧酸与无机酸的酰氯作用,羟基被氯原子取代生成羧酸的酰氯五、推结构1、 化合物A 、B 和C ,分子式均为C 6H 12,三者都可使KMnO 4溶液褪色,将A 、B 、C 催化氢化后都转化为3-甲基戊烷,A 有顺反异构体,B 和C 不存在顺反异构体,A 和C 与溴化氢加成后得到的主要产物为同一化合物D ,试写出A 、B 、C 、D 的结构式。
有机化学试题2一、命名下列各物种或写出结构式。
(本大题分9小题, 每小题1分, 共9分)1、 写出的系统名称。
2、 写出1-甲基环己烯的构造式。
3、写出 的系统名称。
4、写出的系统名称。
5、写出异丙醇的构造式。
6、写出对苯醌的构造式。
7、写出的习惯名称。
8、写出的系统名称。
9、写出不对称二(1-甲基丙基)乙烯的构造式。
二、完成下列各反应式(把正确答案填在题中括号内)。
(本大题共8小题,总计13分)1、(本小题1分)2、(本小题1分)3、(本小题1分)( )(写Fischer 投影式)4、(本小题1分)5、(本小题2分)()+()6、(本小题2分)( ) 7、(本小题2分)8、(本小题3分)三、理化性质比较题(根据题目要求解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9分)1、(本小题3分)将下列化合物按与HBr 加成活性大小排序:(A) FCH == CH 2 (B) BrCH == CH 2 (C) ClCH == CH 22、(本小题3分)将下列化合物按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的快慢排列成序:3、(本小题3分)比较在KOH 醇溶液中脱除HBr 的难易(由易到难排序):(C) CH 3CH==CHBr四、基本概念题(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各题)。
(本大题共2小题,总计7分)1、(本小题4分)什么是同分异构现象?试举例说明,什么是碳胳异构?什么是官能团异构?什么是官能团位置异构?2、(本小题3分)何为立体异构? 立体异构包括哪些异构?五、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下列各组化合物。
(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9分)1、(本小题2分)用简便的化学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2、(本小题3分)用1H NMR谱的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3、(本小题3分)用1H NMR谱的方法鉴别以下化合物:(A) CH3CH2C≡CCH3(B) CH3CH2CH2C≡CH六、用化学方法分离或提纯下列各组化合物。
(本大题共3小题,总计9分)1、(本小题3分)用化学方法分离1-癸烯和1-癸炔的混合物。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七章 认识有机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德国化学家维勒在制备NH 4CNO 时得到了尿素B .甲醇在能源工业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甲醇燃料电池能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C .可燃冰的主要成分是天然气的水合物,易燃烧D .煤的气化、煤的液化都是物理变化2.下列关于CH 4、CH 3CH 3和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均能用通式C n H 2n +2来表示B .与所有烷烃互为同素异形体C .它们都是烷烃,结构中都既有极性共价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D .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3.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乙烯的结构简式:22CH CH =B .氮气的结构式:N N =C .4CH 的球棍模型D .NaCl 的电子式: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π键是由两个p 轨道“肩并肩”重叠形成B .通过π键连接的原子或原子团可绕键轴旋转C .σ键和π键的强度不同D .乙烷分子中的键全为σ键而乙烯分子中含σ键和π键5.下列关于2-环己基丙烯和2-苯基丙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二者均为芳香烃B .2-苯基丙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一定共平面C .二者均可发生加聚反应和氧化反应D .2-环己基丙烯的分子式为918C H6.PBS 是一种新型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它是以丁二醇(C 4H 10O 2)和丁二酸(C 4H 6O 4)合成的聚酯加工而成,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丁二醇和丁二酸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B .PBS 塑料和PE(聚乙烯)塑料均属于加聚反应的产物C .若不考虑立体异构和两个羟基同时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的结构,则丁二醇共有6种结构D .1,4-丁二醇() 能被酸性KMnO 4溶液氧化生成丁二酸,二者互为同系物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2O 和163O 互为同位素B .正己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互为同系物C .60C 和70C 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不同核素D .223H NCH COOCH 和322CH CH NO 是同分异构体8.一种实现二氧化碳固定及再利用的反应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化合物1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共平面B .化合物1与乙醇互为同系物C .化合物2分子中含有羟基和酯基D .化合物2可以发生开环聚合反应9.2019年,化学家第一次合成了具有特别光电特性的最长、最扭曲的十二苯取代并四苯(结构如图所示),它可看作一个并四苯(结构如图所示)分子中的所有氢原子全部被苯环取代所得到的。
《烃》基础练习1、分子式为CH4、C2H4、C2H2、C6H6、C5H10的烃。
(1质量相同时,耗氧量最多的是,生成CO2最多的是,生成H2O最多的是。
(2物质的量相同时,耗氧量最多的是,生成CO2最多的是,生成H2O最多的是。
(3在足量O2中燃烧,恢复到原状况(120℃,混合气体总体积大于原混合气体的是,混合气体总体积等于原混合气体的是,混合气体总体积小于原混合气体的是。
2、有下列五种物质:①2-甲基丁烷;②2,2-二甲基丙烷;③戊烷;④丙烷;⑤丁烷。
它们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①C.④⑤②①③D.③①②⑤④3、含有一个三键的炔烃,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后产物的结构简式如下,此炔烃可能的结构有(A.1种B.2种C.3种D.4种4、指出下列有机化合物的一氯代物分别有几种。
5、分子式为C3H6Cl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A.3种B.4种C.5种D.6种6、有4种物质:乙烯、己烷、苯和甲苯:(1与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都不反应,但在铁屑作用下能与液溴反应的是,生成的有机物名称是,此反应属于反应。
该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还能与硝酸发生化学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2与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都不反应的是。
(3与溴水和酸性KMnO4溶液都反应的是,写出该物质与溴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不与溴水反应但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反应的是,该物质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后生成。
7、某气态烃和一气态单烯烃组成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对氢气的相对密度为13,取标准状况下此混合气体4.48L,通入足量溴水中,溴水增重2.8g,此两种烃是(A、甲烷和1-丁烯B、乙烯和1-丁烯C、甲烷和丙烯D、乙烯和丙烯8、某烯烃分子中各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为32,则该烯烃的同分异构体共有(A.2种B.3种C.4种D.6种9、苯分子的4个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后,生成的同分异构体有(A.2种B.3种C.4种D.5种10、下列属于苯的同系物的是(11、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一溴取代物只有一种,该芳香烃的名称是(A.乙苯B.邻二甲苯C.对二甲苯D.间二甲苯12、某烃的分子式为C8H10,不能使溴水褪色但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此烃的结构有(A.2种B.3种C.4种D.5种13、在有机物中,最多有_______个原子共面。
有机化学实验试题及答案2有机化学实验试题二一、仪器和装置(25分)1.辨认仪器:将图中各仪器的名称填入下边()中(10分)1.()2.()3.()4.()5.()6.()7.() 8.() 9.()10.() 11.() 12.()13.() 14.() 15.()16.() 17.() 18.()2.检查装置:下列装置都在今年有机化学实验中使用过,请分别写出各装置的名称(要能完整反映该装置的主要功能)和在今年有机化学实验中使用过此装置的实验名称(三个以上实验,只写三个),并分别指出各装置的装配和操作中存在的错误。
(15分)装置名称:装置名称:装置名称:10.在制备三苯甲醇的实验中,格氏反应所用溶剂通常为(无水乙醚)。
这一方面是因为(乙醚挥发性大),可借(乙醚蒸汽)排开大部分空气,减少(格氏试剂与空气)的接触;另一方面是(乙醚)可与格氏试剂配位络合,以()的形式溶于(乙醚)。
11.重结晶的滤集晶体步骤中常需用新鲜溶剂洗去晶粒表面粘附的母液。
正确的洗涤方法是先(解除真空),再加入少量新鲜溶剂,小心地用刮匙将晶体(挑松),使溶剂浸润全部晶体,然后(重新开始抽气)。
12.芳香醛与羧酸酐在弱碱催化下生成(α,β-不饱和酸)的反应称为(Perkin或佩金)反应。
三、名词解释(25分)1.熔程:从出现第一滴液体到刚刚全部变成均一透明的液体时所经历的温度变化范围。
2.硬板:用加有粘合剂的吸附剂铺制成的薄层层析板。
3.前馏分:在达到液体沸点之前被蒸馏出来的液体。
4.蒸馏:将液体加热气化以及将蒸气冷凝液化并收集的联合操作过程。
5.液泛:由于蒸气压强过高,造成液体在柱中滞留过多的现象。
6.引发剂:在某种条件下可以分解产生自由基并引发化学反应的物质。
一、填空(1)毛细管法测定熔点时,通常用毛细管的内径为,装填样品的高度为。
如果样品未研细,填装不紧密,对测定结果有什么影响。
(2)一个化合物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的温度范围称为。
第三章有机化合物蕲春实验中学刘新祥一、选择题1.关于烃和甲烷的叙述正确的是()A.烃的组成均符合通式Cn H2n+2B.烃类均不溶于水C.甲烷在同系物中含碳量最高,因而是清洁能源D.甲烷只能发生取代反应而不能发生加成反应2. 有机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天然气做燃烧可以有效地减少“温室效应”的气体产生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C.用灼烧的方法可以鉴别毛织物和棉织物D.油脂是产生能量最高的营养物质,但在饮食中应控制油脂的摄入量3.下列化学名词或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A.溴笨BC.乙酸乙脂D4.可以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的混合物是()A.酒精和碘水 B.苯和水C. 乙酸和乙酸乙酯D. 乙酸和水5.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进行加成反应,也能进行取代反应,但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A.乙烷B.乙烯C.乙醇D.苯6.右图是某分子的比例模型,黑色的是碳原子,白色的是氢原子,灰色的是氧原子。
该分子是()A.C2H5OH B.CH3COOHC.CH3CHO D.C6H5OH7.区别下列有关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用氢氧化钠溶液区别乙醇溶液和葡萄糖溶液B.用碳酸钠溶液区别乙酸和乙酸乙酯C.用金属钠区别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D.用溴水区别甲烷和乙烯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一组是()A.H2和D2互为同位素;B.和互为同分异构体;C.碳链为与的烃为同系物H-C-HBrBrH-C-BrBrD .金刚石、石墨和“足球烯”C 60为同素异形体9.下列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是 ( )A .C 3H 8 + 5O 23CO 2 +4H 2OB . CH 4+C12CH 3C1+HCl C .D .+3H 210.防治禽流感病毒目前人类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八角茴香属于草本植物,是我国民间常用做烹调的香料。
医学研究成果显示,从八角茴香中可提取到莽草酸,莽草酸有抗炎、镇痛作用,也是合成对禽流感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的一种药物“达菲”的前体。
一、选择题1.乙烯的结构简式是A.C2H4B.CH2=CH2C.CH2CH2D.2.完全燃烧0.1 mol两种气态烃的混合物,将燃烧产物依次通过足量浓硫酸和足量氢氧化钠溶液,称得浓硫酸增重3.6克,氢氧化钠溶液增重6.6 g,则混合物中A.一定存在CH4B.可能存在C2H2C.一定含有C2H4D.可能含有C2H63.下列物质的化学用语表达正确的是A.甲烷的球棍模型:B.33(CH)COH的名称:2,2-二甲基乙醇C.乙醛的结构式:3CH CHOD.羟基的电子式:·····O:H4.医用一次性口罩的结构如图所示,过滤层所用的材料是聚丙烯,具有阻隔病毒和细菌的作用。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口罩是一种混合物B.聚丙烯难溶于水C.该口罩用完后不应随意丢弃D.用“84”消毒液清洗该口罩上的污溃后可继续使用5.化学与抗击“新冠”病毒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双氧水中含有H2O2分子B.“84”消毒液应该避光保存C.过氧乙酸(CH3COOOH)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6D.75%的酒精消毒效果不如95%的酒精6.下列物质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又能使溴水(发生化学反应)褪色的是A.乙烯B.乙烷C.乙醇D.苯7.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丙烯的实验式:CH2C.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D.聚丙烯链节的结构简式:-CH2-CH2-CH2-8.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目的的是A.用浓硫酸干燥NH3B.用焰色反应鉴别KCl和K2SO4C.用NaOH溶液除去Cl2中的HCl D.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棉线和羊毛线9.下列物质的检验、分离和提纯方法,不正确的是A.用分液漏斗分离四氯化碳与水B.用硝酸银溶液检验自来水中的氯离子C.用溴水区别乙烯与甲烷D.用浓硫酸干燥NH3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臭氧是饮用水的理想消毒剂之一,因为它杀菌能力强且不影响水质B.在食品包装袋内放入铁系保鲜剂可以防止食品因氧化而变质C.因铝制品表面有致密的氧化膜保护层,故可长时间盛放咸菜等腌制食品D.工业上,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以及草帽等编织物二、填空题11.A~G是几种烃的分子球棍模型(如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1)常温下含氢量最高的气态烃是________(填字母)。
班级姓名座号
必修有机化学
先判断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是否正确,然后改正。
一、取代反应、加成反应(双键)、氧化反应
1.在浓硫酸存在下,苯与浓硫酸共热生成硝基苯的反应属于取代反应。
2.甲烷和苯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3.苯、乙醇和乙酸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4.油脂、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5.纤维素乙酸酯、油脂和蛋白质在一定条件,都能水解
6.纤维素、蔗糖、葡萄糖和脂肪在一定条件下都可发生水解反应
7.糖类、油脂、蛋白质是基本营养物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8.蛋白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生成氨基酸
9.苯不能使KMnO4溶液褪色,因此苯不能发生氧化反应
10.苯和乙烯都能与H2发生加成反应
11.丙烯和苯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加成反应,还能使酸性KMn04溶液褪色
12.棉线和蚕丝都能水解生成葡萄糖
13.乙烯和苯使溴水退色都发生了加成反应
14.乙烯的加成、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都与分子内含有碳碳双键有关
15.CH3COOH与CH3CH2OH的酯化反应是化合反应,乙酸乙酯的水解是取代反
应
16.乙烯和苯都能与溴水反应
17.乙烯和甲烷可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鉴别
18.乙酸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19.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20.乙酸乙酯、油脂与NaOH溶液反应均有醇生成
21.油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转化为水和二氧化碳
22.在水溶液里,乙酸分子中的—CH3可以电离出H+
23.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24.淀粉、蛋白质完全水解的产物互为同分异构体
25.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
26.乙烯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与乙烯分子含有碳碳双键有关
27.食醋中含有乙酸,乙酸可由乙醇氧化得到
28.油脂水解可得丙三醇
29.可用碘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
30.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氨基酸
31.纤维素水解和淀粉水解得到的最终产物不同
32.1 mol甲烷和1 mol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1 mol CH3Cl
33.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二、CH4、CH2=CH2、C6H6、CH3CH2OH、CH3COOH、HCHO(甲醛)
石油、煤、糖类、油脂、蛋白质、塑料、橡胶
1.糖类、油脂、蛋白质、酒精都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
2.石油干馏可得到汽油、煤油等
3.蔗糖、麦芽糖的分子式都是C12H22O11,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
4.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5.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6.用粮食酿酒的过程中,不可能生成乙酸
7.蛋白质、橡胶和塑料都是天然高分子
8.煤的干馏产物中不含烃
9.煤的干馏、石油的分馏都只发生了物理变化
10.棉麻丝毛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11.乙醇和乙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12.有机物只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13.分子式为C
4H
10
的物质只有一种
14.用新制Cu(OH)
2
悬浊液可以鉴别乙酸、葡萄糖、淀粉三种溶液
15.氨基酸、蛋白质和纤维素均属于髙分子化合物
16.一定条件下,乙醇可以转化为乙酸
17.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只含有C、H、O、N四种元素
18.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19.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20.医用酒精的浓度通常是95%
21.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2.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23.天然气和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l4可由CH4制得,可萃取碘水中的碘
25.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成分都是碳氢化合物
26.乙醇、乙酸和乙酸乙酯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鉴别
27.维生素C具有还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
28.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29.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30.乙烯通过聚合反应可合成聚乙烯,聚乙烯塑料可用来制造多种包装材料
31.乙醇、乙烷和乙酸都可以与钠反应生成氢气
32.75%(体积分数)的乙醇溶液常用于医疗消毒
33.苯和乙烯都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34.石油分馏可获得乙酸、苯及其衍生物
35.盐析可提纯蛋白质并保持其生理活性
36.石油分馏可获得乙烯、丙烯和丁二烯
37.CH3CH2CH2CH3和CH3CH(CH3)2互为同分异构体
38.蛋白质、氨基酸、油脂、淀粉、氯乙烷、纤维素、聚乙烯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39.在临床上解救Cu2+、Pb2+等重金属盐中毒的病人时,要求病人服用大量含蛋
白质丰富的鸡蛋清、牛奶或豆浆
40.炒菜时,加酒加醋,可使菜变得味香可口,原因是有酯类物质生成
41.可以用甲醛溶液来保存新鲜的海产品
42.使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或酸性KMnO4溶液都可以鉴别乙烯和乙烷
43.除去乙酸乙酯中的乙酸,可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分液除去杂质
44.鉴定蔗糖水解产物中有葡萄糖:直接在水解液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
45.鉴定苯中无碳碳双键:加入高锰酸钾酸性溶液
必修有机化学测试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题号8 9 10 11 12 13
答案
1、下列关于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醇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B.乙烯和甲烷可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C.氨基酸、淀粉均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D.C4H10有三种同分异构体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食用白糖的主要成分是蔗糖
B.小苏打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钠
C.煤气的主要成分是丁烷
D.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油脂、淀粉、蔗糖和葡萄糖在一定条件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蛋白质是结构复杂的高分子化合物,分子中都含有C、H、O、N四种元素C.棉、麻、羊毛及合成纤维完全燃烧都只生成CO2和H2O
D.根据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小,分散系可分为溶液、浊液和胶体,浊液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与胶体之间
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用食醋可除去热水壶内壁的水垢
B 淀粉、油脂和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C 自行车钢架生锈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所致
D 新型复合材料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更轻巧,使用和新潮
5、下列与有机物的结构、性质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苯、油脂均不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B.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C.葡萄糖、果糖的分子式均为C6H12O6,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休D.乙醇、乙酸均能与Na反应放出H2,二者分子中官能团相同
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水能鉴别乙酸、苯、四氯化碳
B.用热的纯碱溶液能除去试管中的油脂
C.往通了乙烯的溴水中加AgNO3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说明乙烯与溴发生了加成反应
D.通过钠与分子式为C2H6O的两种有机物作用的不同现象,说明乙醇存在同分异构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和苯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B.乙醇和乙酸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淀粉(C6H10O5) n和纤维素(C6H10O5) n互为同分异构体
D.石油的分馏和煤的干馏均只发生物理变化
8、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烯使溴水褪色的反应方程式是:CH2=CH2+Br2→CH3CHBr2
B .HOCH 2CH 2COOH 可以发生取代反应
C .煤干馏可得到大量汽油和煤油
D .淀粉(C 6H 10O 5)n 和纤维素(C 6H 10O 5)n 互为同分异构体,其水解产物都能与新制Cu(OH)2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乙烯、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 .乙醇和乙醛均能发生氧化反应生成乙酸
C .油脂水解的产物是氨基酸和甘油
D .淀粉和聚乙烯都是天然髙分子化合物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酒越陈越香”与酯化反应有关
B .乙醇和油脂都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C .淀粉、纤维素化学式均为(C 6H 10O 5)n ,互为同分异构体
D .乙烯和苯均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都是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B .实验室只用乙醇和乙酸混合加热就可以支取乙酸乙酯
C .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检验尿液中的葡萄糖
D . 与 互为互为同分异构体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加热、甲醛、饱和(NH 4)2SO 4溶液、X 射线作用下,蛋白质都会发生变
性
B .氨基酸、蛋白质、油脂都含有
C 、H 、O 、N 四种元素
C .生活中食用的食醋、植物油、动物蛋白等物质都是混合物
D .乙烯、聚乙烯、苯均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13、如下图所示为实验室制取少量乙酸乙酯的装置图。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向a 试管中先加入浓硫酸,然后边摇动试管边慢慢加入乙醇,再加入冰醋酸
B .试管b 中导气管下端管口不能浸入液面的目的是防止实验过程中产生倒吸现象
C .实验时加热试管a 的目的之一是及时将乙酸乙酯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乙酯的方向移动
D .试管b 中饱和Na 2CO 3溶液的作用是吸收随乙酸乙酯蒸出的少量乙酸和乙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