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教育迫切需要家校共育

  • 格式:docx
  • 大小:13.8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时代教育迫切需要家校共育

戴直楷

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在人工智能、5G、信息技术等高科技迅速发展的新时代,传统教育受到极大的限制,学生通过人工智能设备及信息技术获取的知识,远远超出人们的预知和想象。

学校书本及课堂传授的知识是非常正统与规范的,往往教师授课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时,学生的学习兴趣及课堂气氛都较浓厚,带领学生遵循现实生活实际学习书本知识,教学效果很好。

还有很多老师深有体会,绝大部分学生都非常喜欢实验课、体育课、音乐课、美术课,只是这些课的课程计划有限,因为有趣,他们才喜欢。如果老师的课上得没趣,他们照样不喜欢。学校学生喜欢的课程,主要是教师课堂的授课技能和教师的业务水平,给教师树立的教师形象带来的效应。

同时,家庭是学生学习保障的坚强后盾,家长的语言与交流方式方法,也给学生树立了强有力的榜样,家长不能经常在学生面前唠叨,“你要认真做作业!你要听老师的话!你要把作业写好!”这些命令性的语言要少讲,多教学生怎样认真做作业,怎样听老师的话,怎样把作业做好等等,也不要“你看XX怎样认真,XX学习好努力,XX成绩多棒。”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去跟别人的孩子做比较,任何人都有自尊心。

新时代学生生活方式、接触的社会知识、获取的各类知识和信息都与成人的思想和传统观念有一定的差距,学校老师也好,家庭家长

也好,尽力联系社会关注学生(孩子),分析他们的心理及各种行为状态,从学生及社会现状出发,落实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行为。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了,教育改革也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尤其是很多教师尽力了,学生不理解,不接受,效果不好;家长尽力了,不仅效果不尽人愿,出问题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从当今社会现状来看,学生受社会诸多现象的影响,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行为习惯、道德品质、生活习惯、人生规划等教育,迫在眉切。学生的这些基本人生素质,光靠学校不行,光靠家庭更不行,务必有家庭和学校的共同教育、协同合作,才会有良好的效果。

在教育改革深入推进之际,积极启动实施立德树人工程,正是强化家庭教育,促成家庭和学校的合作教育,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提升国民素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重大举措。

当然,家庭和学校离不开社会,立德树人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加强家庭、学校、社会的协作,家庭和学校都要高度关注社会现状,明辨是非善恶,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是非观、价值观、社会观和人生观,并建立多部门联动的工作机制,紧紧围绕“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核心,充分做好家庭和学校的联合教育,统筹协调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阵地,营造共同育人的大环境,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