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定义;2.能够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3.能够解决与圆柱和圆锥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1.圆柱的定义与性质–圆柱的定义:圆与其轴上所有点连线所围成的立体称为圆柱;–圆柱的性质:底面积、侧面积、全面积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2.圆锥的定义与性质–圆锥的定义:以一个圆为底面,侧面由这个圆的半径为轴的直线和底面上的所有点连线所围成的立体称为圆锥;–圆锥的性质:底面积、侧面积、全面积公式的推导与应用。
3.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4.圆柱和圆锥的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策略;–实际问题的应用练习。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1.利用教学实物或图片,呈现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形状,引导学生认识它们并简要解释它们的定义。
第二步:讲解1.讲解圆柱的定义与性质,引导学生掌握圆柱的底面积、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2.讲解圆锥的定义与性质,引导学生掌握圆锥的底面积、侧面积和全面积的计算公式;3.讲解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并进行相关的例题演示。
第三步:练习1.指导学生进行基础练习,巩固对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公式的掌握;2.提供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第四步:总结1.总结圆柱和圆锥的定义与性质;2.总结圆柱和圆锥的计算公式;3.强调实际问题解决的重要性。
四、教学重点1.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定义与性质;2.能够计算圆柱和圆锥的体积;3.能够解决与圆柱和圆锥有关的实际问题。
五、教学扩展1.探究其他几何体的性质和计算方法;2.进一步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多样化的实际问题。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围绕圆柱和圆锥的定义与性质展开讲解,通过演示计算公式和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了学生对圆柱和圆锥的理解。
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内容,引导学生更好地应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圆柱与圆锥教案(集锦7篇)篇1:圆柱与圆锥知识要点:圆柱:(1)特征:是由两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三部分组成的。
底面是两个完全相同的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2)圆柱的侧面及其与底面之间的关系:沿高剪开的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圆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3)圆柱的高: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有无数条高。
(4)侧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某高,用字母表示为S侧?Ch(5)表面积:圆柱的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某2(6)体积:圆柱的体积=底面积某高,用字母表示为V?Sh圆锥:(1)特征:由一个底面和一个侧面两部分组成,它的底面是一个圆,侧面是一个曲面。
(2)圆锥的高:从圆锥的顶点到底面圆心的距离是圆锥的高,圆锥只有一条高。
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3)体积:?11?公式:V?V?Sh圆锥圆柱?33?13解题大智慧一、用圆柱的特征解题1、填空(1)把圆柱的侧面沿高剪开,展开图是一个长方形,圆柱的底面周长就是它的(),圆柱的高就是它的()(2)当圆柱的()和()相等时,它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形。
(3)把一个底面半径是 2 cm 的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这个圆柱的高是()cm。
2、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后得到一个正方形,那么这个圆柱的高与底面直径的比是多少?3、一个底面周长是9.42cm,高是5cm的圆柱,沿底面直径把它切割成两个半圆柱后,切割面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平方厘米?二、用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解题1、一个圆柱,底面周长是31.4dm,高是10dm,求它的侧面积?如果不是已知底面周长,而是已知底面半径或直径呢?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94.2cm,高是25cm,求它的表面积。
3、一顶圆柱形厨师帽,高28cm,冒顶直径20cm,做这样10顶帽子需要多少面料?4、用铁皮制作1节通风管,它的长是60cm,底面圆的直径是10cm。
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5、做一对无盖的圆柱形铁皮水桶,高是40cm,底面直径是30cm,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厘米?6、把一张长16cm,宽6.5cm的长方形围成一个圆柱形纸筒,这个圆柱形纸筒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7、挖一个圆柱形的蓄水池,已知它的底面直径是3m,池深2.5m。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教案教案一. 教材分析《圆柱圆锥整理和复习》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特性、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对圆柱和圆锥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和巩固。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特性、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特性、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2.难点:对一些概念和计算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合作学习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圆柱和圆锥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2.学具准备:学生自带圆柱和圆锥模型、练习本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圆柱和圆锥的基本概念、特性、计算方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呈现(10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征。
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操练(10分钟)1.教师给出几个有关圆柱和圆锥的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2.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巩固(10分钟)1.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学生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拓展(10分钟)1.教师提出一些有关圆柱和圆锥的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2.学生互相交流解题过程,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圆柱和圆锥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新西关小学苏辉坤教学目标:⑴知识目标: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回忆、整理、拓展等实践活动,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⑵能力目标:通过让学生对知识的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
在练习、讨论、合作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并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⑶情感目标:通过整理、交流、合作、探究、体验探究的乐趣,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圆柱与圆锥的相关特点与特征,并能熟练地运用公式进行圆柱、圆锥表面积或体积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对知识进行整理,提高学生的自主获取知识与概括知识能力。
教学流程:一、出示课前小研究:1、画一张本单元的思维导图。
2、有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长为2米的圆柱形木头,__________?(发挥想象,补充条件和问题并解答)板书课题:圆柱和圆锥复习课二、思维导图展示:1、课前已经布置同学画思维导图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下面咱们来交流一下,圆柱、圆锥这方面的知识,你都了解哪些呢?(特点表面积体积)2、学生展示思维导图,交流自己整理的概念、公式,同学之间进行补充。
三、解决问题1.屏幕出示有一个底面直径是20厘米、长为2米的圆柱形木头,__________?咱们结合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以及我们的生活实际,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看看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
看看谁提的问题最有创意。
2、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后,问题归类整理,分小组依次展示。
问题一:这跟木头作为柱子刷上油漆,要刷多少面积?生1:刷侧面象刷柱子一样刷,要刷多少面积,我想就是求侧面积。
师:你真会联系生活,好哪位同学来说说怎么列式求侧面积。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情况是要求圆柱的侧面积的?(烟囱、标签、压路机、鱼缸)生2:全刷?全刷就是什么?生:就是表面积。
生3:把圆柱立在地上刷露在外面的面。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圆锥整理复习》教案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圆柱、圆锥整理复习》教案主要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对圆柱和圆锥的复习,加深对这两个几何图形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熟练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过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对这两个几何图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对一些概念和计算方法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圆柱和圆锥的复习,使学生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计算方法以及应用。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几何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圆柱和圆锥的特征。
2.圆柱和圆锥的计算方法。
3.圆柱和圆锥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提问法、讨论法、实践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实践等方式,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圆柱和圆锥的图片、定义、计算公式等。
2.准备一些关于圆柱和圆锥的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准备圆柱和圆锥的模型,以便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圆柱和圆锥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圆柱和圆锥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讲解圆柱和圆锥的定义、计算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圆柱和圆锥的相关知识。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圆柱和圆锥的知识进行解答。
教师巡回指导,并对学生的解答进行点评。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与复习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巩固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及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直柱体的表面积可以用“两个底面积+侧面积”来计算,直柱体的体积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
2、能运用有关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善于归纳总结、自我激励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整理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理解圆柱体与长方体、正方体等表面积及体积之间的联系,理解圆柱和圆锥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梳理知识点1、导入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复习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
2、检查课前整理知识情况3、展示交流,复习知识点师:《圆柱与圆锥》这一单元,你学会了哪些知识?谁来汇报一下。
指名学生上台投影交流展示并说出整理过程4、本单元易错点(指名说)二、练习与思考你能计算下面各图形的表面积与体积吗?各个图形之间的特征有什么联系?1、表面积:(1)它们的表面积是多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师:长方体和三棱柱的表面积还有其他不同的算法吗?(2)你们有什么发现?它们的表面积都可以用侧面积+两个底面积来计算(3)课件演示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课件展示:侧面积+两个底面积2、体积(1)它们的体积是多少?(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2)你有什么发现?它们的体积都可以用底面积×高来计算。
3.议一议:有一位同学说:“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
”你们认为他说得对吗?4、圆柱和圆锥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它们的底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三、综合应用1、一个酒瓶里面深30厘米,底面直径是8厘米,瓶里有酒深10厘米,把酒瓶塞紧后倒置(瓶口向下),这时酒深20厘米。
酒瓶的容积是多少毫升?(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全班交流)2、用一底面边长为2分米,高为5分米长方体木料做一个最大的圆柱,木料的利用率是多少?四、拓展延伸有一张长为12厘米,宽为6厘米的长方形卡纸,如果要把它折成高是6厘米的长方体或者圆柱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出结果,然后全班交流汇总你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五、课后思考如果把它折成高是12厘米的长方体或者圆柱体,它们的体积是多少?六、总结收获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与圆锥整理和复
习》教案
教学要求:通过整理和复习,掌握圆柱和圆锥的特点,求圆柱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
能区别圆柱、圆锥,正确计算圆柱圆锥的体积,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圆柱圆锥的特点,求圆柱圆锥的体积。
教学难点:形成表象,建立空间观念。
教学过程:
整理
圆柱
圆柱的特点
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圆柱表面积
圆柱的体积
V=Sh
圆锥
圆锥的特点
圆锥的各部分名称
圆锥的体积
V=-1/3Sh
随堂练习
、第48页1-3圆柱内容
填书。
练习十第1、2题,第3体求圆柱的体积。
2、第48页4-6题圆锥的内容,填书。
练习十第3题求圆锥的体积。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特征
圆柱
各部分名称
表面积=两个底面积=侧面积
体积=V=Sh
特征
圆锥
各部分名称
体积V=1/3Sh。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学目标:1、回顾本单元的知识内容,进一步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巩固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有关知识,灵活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让学生体验掌握数学知识的成功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善于归纳总结、自我激励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归纳整理有关圆柱和圆锥的知识,形成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掌握圆柱和圆锥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圆柱体圆锥体模具,圆柱体黄瓜,小刀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师:今天能够来到狼山中心校和同学们上课老师感到很荣幸,老师刚才听你们班主任说,咱们班的同学个个都很很聪明,是不是呀?那今天有没有信心跟老师一块把这节课上好?刚才老师发现好多同学都在盯着大屏幕看,你们一定很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吧?今天老师带来了一组很漂亮的图片,同学们想不想一睹为快?看的时候一定要仔细啊。
老师有问题要问你们。
问:你看到什么了?这段时间,我们学习了圆柱和圆锥的有关知识,针对这部分内容,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
(板书: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二合作整理,交流探索。
1.回顾知识。
师:大家请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圆柱体和圆锥体模具)你能说说你对他们的了解吗?生上台来指着模具说说特征和计算公式。
(师板书)同桌看着讲台上的模具互相再说一遍。
2.观察提问。
出示圆柱体木桩,底面直径20厘米,高30厘米。
(1)师:现在老师想问你们两个问题,考考大家,你知道我会问哪两个问题吗?(你能计算这个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学生计算圆柱体的体积和表面积。
要求只列式不计算。
规定30秒完成,指一名板书。
体积:3.14 X(20/2)2 X 30表面积:3.14 X(20/2)2 X2+3.14X20X30(2)师:咱们仔细观察这个木桩儿,结合圆柱和圆锥的知识,以及我们的生活实际,展开你们想象的小翅膀,看看你们还能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来。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复习课》教学设计
1 / 2
③把木料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它的体积是多少?
④……
2、“刷”出表面积有关的知识。
3、“切”出新的表面,求增加的表面积。
4、“削”出圆锥,讨论圆柱与对应圆锥的关系。
四、层次练习,巩固提升。
1、判断
2、选择
五、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出示学校图片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预设问题:〕
①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②挖出多少立方米的土?
③如果给水池贴瓷砖,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五、课堂小结实际问题的能力。
横切、纵切两种不同的切法探究,加上课件的演示,能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将圆柱削成一个最大圆锥,让同学们讨论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便于进一步理解两者的内在联系,从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挖”出容积,将容积和体积加以联系和区别,木桶的内外都涂上油漆,与前面的涂漆问题加以联系和区分,学生的空间观念得以进一步的发展。
板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
侧面积:
表面积:
体积:体积:
2 / 2。
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六年级下册《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自主整理,能够清晰的了解圆柱、圆锥单元的三大知识系统,即特征、表面积、体积。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复习,对有关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进一步明晰,能够熟练的运用计算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与态度目标】
在复习中,通过小组合作、精巧的练习设计等,体会到解决问题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圆柱、圆锥的表面积、体积复习及有关计算。
教学难点:
圆柱、圆锥知识的综合运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回忆知识,并自主整理
1揭示题:复习圆柱和圆锥
师:请同学回忆一下,在圆柱、圆锥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你能有序的将它们整理吗?。
出示整理要求:
(1)把本单元的知识点,有序的整理在练习纸上。
(2)整理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以及各知识点的具体内容。
2指名汇报整理结果,使用展示
(1)学生分别汇报圆柱、圆锥的特征。
(2)圆柱表面积怎样计算?(板书)生活中还有一些实际运用的例子,你能举一些吗?(制作油桶多少铁皮,通风管等[这是生活中的实际运用])怎样求圆柱的侧面积?(板书计算公式)出示自制的长方体通风管,让学生思考如何计算铁皮?
(3)圆柱和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怎样表示?圆柱的体积计算怎样推导的?
(4)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又是怎样推导的呢?(生口述推导过程)这里的圆柱和圆锥容器有怎样的关系,缺少这样的联系,能够推导出圆锥体积公式吗?
圆柱的特征:
圆柱表面积=1个侧面积+2个底面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V=sh
圆锥的特征:
圆锥体积=底面积×高×1/3 V=1/3sh
二、巩固知识分层训练
师:正所谓学以致用,能用整理的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吗?
(一)填空
1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一个正方体,这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它的高是( )厘米
2一个圆柱的体积是120立方厘米,比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大( )立方厘米
3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和高都是厘米,它一的侧面积是( ),表面积是( )。
4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等地等高,体积和是60立方厘米,圆柱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 )立方厘米
一个圆柱的高不变,底面半径扩大3倍,它的侧面积比原扩大( )倍,增加( )培体积比原扩大( )倍,增加( )倍
6一个圆柱的侧面积展开图是正方形,这个圆柱的底面直径与高的比是( )
以上练习采用学生口答的形式。
(二)判断
1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 )
2圆柱的体积大于圆锥的体积( )
3圆柱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缩小2倍,它的侧面积不变( )
4圆柱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多2/3( )
手势判断,并说明错误原因。
(三)选择
1冬天护林工人给圆柱形的树干的下端涂防蛀涂料,那么粉刷树干的面积是指( )
A底面积B侧面积表面积D体积
2甲乙两人分别利用一张长20厘米,宽1厘米的纸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围成一个圆柱体(接头处不重叠),那么围成的圆柱( )
A高一定相等
B侧面积一定相等
侧面积和高都相等
D侧面积和高都不相等
3一个圆柱形水池的容积是1884立方米,池底直径是4米,水池的深度是( )
A3 B1 4 D314
4一个圆锥的体积是a立方米,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的体积是( )立方米
A a÷3
B 2a 3a D a⒊
把一个棱长是2分米的正方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柱体,它的侧面积是()平方厘米。
A628 B126
1884 D 212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解决问题
1一个圆柱形的木棒,底面直径4厘米,高10厘米,在地面上滚动一周后前进了多少米?压过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一根圆柱形木材长20分米, 分成4个相等的圆柱体表面积增加了1884平方分米,截后每段圆柱体积是多少?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布置作业
1把一个底面直径为8分米,高3分米的圆柱形钢材,熔成一个直径为12分米的圆锥形,能熔多高?
2星期六笑笑请6位朋友家做客,她选用一盒长方体包装的牛奶招待好朋友,给每位好朋友倒上一满杯后,她自己还有牛奶喝吗?
五、总结知识
今天这节你都有哪些收获?找学生谈一谈。
【板书设计】
圆柱和圆锥的整理和复习
圆柱的特征:
圆柱表面积=1个侧面积+2个底面积
圆柱体积=底面积×高
圆柱侧面积=底面周长×高V=sh
圆锥的特征:
圆锥体积=底面积×高×1/3 V=1/3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