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知识梳理一、旅游环境问题1.旅游者合理行为的意义2.旅游中产生的环境问题(1)环境破坏(2)环境污染①产生原因:游客数量过多,使大量________排入环境。
②污染类型:大气污染、__________污染和水污染。
(3)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①产生原因: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
②后果:旅游者的活动占据当地居民的_________,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使生活物品的供应趋于紧张。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1.生态旅游的特点及功能(1)定义: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2)特点:认识自然、保护__________。
(3)功能:观光、_____、休闲、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等。
2.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
3.我国生态旅游的对象(1)自然景观。
(2)与自然和谐的__________。
自主测评一、判断题1.旅游是传播人类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载体和媒介。
( )2.旅游活动对旅游地造成环境污染,但不会破坏生态环境。
( )3.旅游的发展会冲击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
( )4.生态旅游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的双重责任。
( )5.生态旅游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
( )二、选择题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带来很多环境问题,对旅游资源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
据此回答6~7题。
6.读上面的漫画,图中反映了旅游活动中的( )A.旅游环境污染B.旅游活动对动植物的破坏C.旅游活动对文物古迹的破坏D.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7.在旅游活动中,旅游者表现出的不文明行为和对环境的破坏主要表现为( )①乱丢废弃物,造成对环境的污染②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造成对文物古迹的直接破坏③在有草地的地方,绕过草地继续观光④遵守旅游规则,有秩序地旅游观光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8.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带来的环境问题主要有( )①环境破坏②环境污染③土地荒漠化④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生态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一些发达国家。
河南省确山县第二高级中学高中地理选修三学案:5.2 参与旅游环境保护基础梳理知识点一旅游环境问题1.旅游者的合理行为对于保护环境的意义(1)对于保护旅游区的自然环境和①________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2)利于旅游区的②________建设。
2.旅游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问题表现环境③____生态系统失衡,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受到损坏,风景和文物古迹的破坏环境④____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对⑤____________的冲击旅游者的活动占据着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使生活物品供应趋于紧张1.生态旅游(1)定义:具有保护⑥________________和维护⑦__________________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2)特点:认识自然、保护⑧________________。
(3)功能:⑨________、度假、⑩________、科考、⑪________和科普教育等。
2.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⑫________________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
思维点击1.对石刻、雕塑、壁画等人文景观,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2.从旅游者的角度来说,应该如何认识生态旅游?怎样做才可以成为生态旅游者?一、旅游环境保护的措施1.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
扰乱社会2.(1)做好环境立法,制定旅游开发中的相关政策、法规——旅游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2)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文物保护单位等)——解决旅游开发中环境问题的有力举措。
(3)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从根本上解决旅游环境问题。
(4)禁止计划或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包括对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有破坏作用的建筑工程、游乐工程等。
已经建成的这类工程项目,应当予以拆除。
(5)在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提倡“绿色旅游”,即餐饮、住宿、交通、游览、商业、娱乐等都不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退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可循环利用。
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学案(含答案)第二节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参与旅游环境保护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实例,分析旅游者的行为对旅游环境的正面影响和负面影响。
2.说出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
一.旅游环境问题1旅游者的合理行为对于保护环境的意义1对于保护旅游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2利于旅游区的文化建设。
2旅游中产生的环境问题问题表现环境破坏生态系统失衡,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受到损坏,风景和文物古迹的破坏环境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旅游者的活动占据着当地居民的生活空间,分享当地的公共设施,使生活物品的供应趋于紧张思考1除不文明的旅游行为外,还有哪些行为会造成旅游环境问题答案1旅游中汽车.游船等排放的尾气。
2餐饮业排放的烟尘和污水等。
3篝火晚会排放的烟尘和固体垃圾等。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1生态旅游1定义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2特点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3功能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等。
2生态旅游的产生是人类认识自然.重新审视自我行为的必然结果,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价值的综合体现。
思考2生态旅游开发时应注意哪些问题答案1要选择有意义的区域开展旅游。
有价值的自然区域包括特殊生物学.生态价值或人文价值的区域。
2要有利于旅游区的保护,这是其出发点和归宿点。
3要有利于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的发展,使当地人民增加收入及就业机会。
4要有利于提高广大公众的科学文化知识。
生态旅游必须把环境教育放在首位,要创造一切条件对旅游者进行教育,通过旅游.观光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文化知识。
探究点一旅游环境问题读下面的旅游漫画,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四幅漫画所揭示的旅游中的不良行为对应正确的是A破坏宾馆设施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破坏文物随地乱扔果皮B破坏文物随地乱扔果皮破坏宾馆设施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C破坏文物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破坏宾馆设施随地乱扔果皮D不讲文明礼貌和公共道德破坏宾馆设施随地乱扔果皮破坏文物答案C解析结合图片及文字说明分析即可得出正确答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选修3[人教版]
第二节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教学目标:
1.充分认识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影响,特别是负面影响,包括对旅游资源和旅游
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破坏。
2.学会按照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为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以及如何做个生态旅游者
难点:旅游者自身行为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
教学用具:景观图片、自制图表等
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探究讨论法
教学过程
导入:旅游者在旅游的同时,对旅游地既有积极的影响,也有消极的影响。积极影响是
为旅游地的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及文化建设做出贡献,消极影响是大量游客的到
来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
图5.15石窟损坏
通过阅读图文资料,了解以下内容:石刻、雕塑、壁画是我国重要的旅游资源,一旦破坏,所造成的
损失几乎是无法补救的。我国的三大石窟在自然风化与人为原因(游客涌入改变石窟小气候)的双重作用
下,受到的损坏极为严重。所以,对这类文物旅游资源而言,保护是首要任务。
图5.16故宫地面破坏和图5.17黄山植被破坏
通过对这两幅图片及注释的阅读,了解到:旅游者对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或破坏,有些是
无意的,我们每一个普通游客的正常旅游活动也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一、旅游者行为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1、环境破坏。
①如捕杀珍禽异兽、滥伐林木、乱挖草皮等,破坏当地的动植物资源,造成生态系统失
衡;
②游人过多,足踏、触摸、呼吸、体温等,会使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受到损坏;
③由于一些游客缺少社会公德,在旅游区内攀木折花、乱涂、乱写、乱刻、乱画、肆意
践踏文物、随地吐痰等,对风景和文物古迹产生了直接的破坏。
2、环境污染。
旅游活动是一种消费活动,当然会产生各类废弃物。尤其是当游客数量过多而使大量
废弃物排入环境后,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水污染。
3、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大量旅游者的到来,以及为接待旅游者而进行的各项服务,必然冲击当地正常的社会
秩序。
图5.18对文物古迹产生破坏的行为
漫画反映的是对旅游资源的故意破坏,那些缺乏社会公德的游客应该受到谴责、批评,甚至是严
厉的处罚。
案例③九寨沟的水土流失
通过案例,进一步说明:旅游者的正常旅游活动也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
措施解决问题。
小结:每个游人都或多或少地影响着周围的环境,因此需要从自己做起、从每一件日常
生活的小事做起,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
思考
1.上述现象和案例说明旅游活动中游客会对旅游环境造成哪些负面影响?这些负面影响对旅游发展有
何危害?
点拨:根据图5.15、5.16、5.17和案例3的分析,游客对旅游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包括其有意识
的和无意识的行为所造成的影响。如由于游人过多,足踏、呼吸、体温、触摸等,使我国的三大石窟和北
京故宫的文物古迹遭到严重破坏,游人踩踏使黄山和九寨沟的土壤板结、植被正常生长受到影响,并造成
水土流失。同时,由于游人过多也带来旅游废弃物排放量增加,如旅游垃圾、生活废水等,从而造成环境
污染,如九寨沟的水体富营养化。按照游客对旅游环境的负面影响程度大致有三类,即直接的环境破坏、
环境污染和影响当地正常的社会秩序。这些负面影响轻则损害旅游地的旅游形象、降低游客的旅游满意度,
导致旅游经济滑坡;重则造成不可再生性旅游资源被破坏,从而丧失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和环境
条件。
2.为控制游客数量超载,许多旅游区采取了一些限制性措施,例如故宫要求游客购买专门的鞋套以保
护地面,九寨沟提高门票价格等。你认为这些措施是否可行?你有什么好的意见和建议?
点拨: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1)认为可行。故宫与九寨沟是人类宝贵的遗产,对它们进行保护是非常
必要的。这些限制性措施可以减少人为的损坏,进而改善环境质量、保护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2)认为
不可行。采取限制性措施不但不会减少损坏,反而会由于减少游客数量,使旅游区保护和管理缺乏运转的
资金,妨碍对旅游环境的改善和修复。另外,这样消极的限制性措施对存在经济条件差异的游客来说也是
不公平的。
意见和建议:对游客进行广泛的宣传,倡导游客主动参与旅游环境建设,可组织青年志愿者对游客加以引
导等等。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
1、生态旅游
(1)定义:国际生态旅游协会把生态旅游定义为具有保护自然环境和维护当地人民生活
双重责任的旅游活动。
(2)特点:认识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3)功能:具有观光、度假、休闲、科考、探险和科普教育等多种功能。
(4)生态旅游的对象:不仅包括自然景观,而且包括与自然和谐的文化景观。
图5.19观鸟生态旅游
图片展示:北戴河沿海湿地鸟儿自由嬉戏、飞翔的景观,吸引了世界各地众多观鸟游客。
2、做个生态旅游者的条件:
生态旅游要求旅游者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了解当地的文化与自然知识为旅游目的,并能
够自觉地保护和珍视旅游资源和环境,提倡每个人都应为可持续发展尽其所能。
案例④倡导旅游者参与旅游环境建设
案例从国内外的实例说明:旅游者需要的不仅仅是约束自己的行为,不破坏环境;而且要能够主动地
参与旅游环境的保护和建设。
思考
1.什么叫劳务旅游关系?建立劳务旅游关系如何使游客承担起生态旅游的双重责任?
点拨:劳务旅游关系是旅游者在旅游区个人付出劳务,一方面赚取旅费以延长逗留时间,游览更多地
方;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工作可以接触当地社会和普通民众,更深入地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简单来说就
是“一边挣钱一边旅游”。游客通过与旅游区建立劳务旅游关系,使旅游区的生态环境和当地的民族风俗
和传统文化得以完整地保护,不至于因为旅游的开发导致当地人文、自然环境的破坏。
2.在珠峰地区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废弃物所造成的环境问题有什么特点?
点拨:珠峰地区气候寒冷、干旱,旅游废弃物分解难;清理困难。丢弃在高海拔地区的废弃物,除非
组织专业登山队员,否则很难清理。
3.你还知道国内外在加强旅游者参与当地环境保护和建设方面的其他做法吗?
(提示:可以组织学生通过查阅书籍、上网的途径收集资料,然后互相交流,互相学习。)
阅读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
通过阅读,了解并掌握生态旅游的行为规范,这些行为规范不仅对保护旅游区的资源环境有利,而且
为旅游者提供了个人如何更好地获得更大旅游收益的方法和途径。
活动
“除了脚印什么也不留下,除了照片什么也不带走。人类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这是美国旅行者
协会制定的生态旅游者十条道德准则之一,但作为普通游客也应该做到。结合本地实际,组织一次关于生
态旅游的专题讨论会,讨论“诗意地栖居”的含义和意义。
提示:可按一下步骤进行
1.确定讨论会的准备时间(如一周)。
2.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确定一个选题,可自定题目,例如:
(1)什么是生态旅游?
(2)生态旅游为什么有利于保护环境?
(3)学校附近有哪些旅游区适合开展生态旅游?
(4)如果你去旅游,你会做些什么来保护环境?
(5)介绍一个国内外著名的生态旅游区。
3.各组分别收集资料,进行组内讨论,并撰写课题报告。
4.各小组推选出一名同学向全班同学介绍各自的研究和看法。
课堂小结:略
板书提纲
§5.2参与旅游环境保护
一、旅游者行为对旅游资源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1、环境破坏
2、环境污染
3、对正常社会秩序的冲击
二、做个生态旅游者
1、生态旅游
2、做个生态旅游者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