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解表药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解:解除、解散之意。
表:表邪、表证之意。
解表:即解散表邪、解除表证。
“凡是具发散表邪之功,以解除表证为主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根据本章药物的性能特点,可分为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两类。
本章药物多具辛味,故都具发散解表之功。
辛温解表药味辛性温,故能发散风寒。
辛凉解表药味辛性凉,故能发散风热。
本类药主要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及苔薄白、脉浮等表证。
辛温解表药适用于风寒表证。
辛凉解表药适用于风热表证。
表证兼正虚患者,须视其阳虚、气虚、阴虚之不同情况,分别配伍助阳、益气、养阴等扶正之品,以扶正祛邪;辛凉解表药用于温病初起,应适当配伍清热解毒药同用。
使用发汗力强的解表药,要注意掌握用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汗,以免损伤阳气和津液;体虚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忌服;对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要慎重使用;入汤剂不宜久煎。
“凡具发散风寒之功,以治疗风寒表证为主的药物,称为发散风寒药或辛温解表药。
”以辛温为主,多归肺、膀胱经。
辛-能发散温-能祛寒肺-合皮毛,肺气通于卫。
膀胱-太阳经脉,主一身之表。
风寒表证。
又可称表寒证、外感风寒、感冒风寒、感受风寒。
味辛、微苦,气温。
主归肺、膀胱经。
功在“宣发”,在解表药中发汗力最强,被称为发汗峻品。
长于发汗、平喘,是治疗表寒实证和肺实咳喘的要药。
⒈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
配桂枝(麻黄汤)⒉止咳平喘:用于肺实咳喘,可随症配伍。
如:风寒犯肺配杏仁、甘草(三拗汤);寒饮伏肺配桂枝、干姜、细辛、半夏;邪热壅肺、肺气失宣。
配石膏、杏仁、甘草(麻杏石甘汤)。
⒊利水消肿:用于风水水肿。
主要症状腰以上水肿,头面为甚、恶风(类似现代医学急性肾炎初起) 配连翘、赤小豆。
⑴麻黄辛能宣温能祛寒、因此,麻黄具有发汗解表之功,可用治表寒实证。
⑵麻黄辛能宣,微苦泄降,温能祛寒。
入肺经宣发肺气,又具止咳平喘之功,可用治肺实咳喘。
⑶麻黄辛能宣,微苦泄降,小便通,水肿消。
《中药学》_第一章解表药_中医世家第一章解表药凡能疏肌解表、促使发汗,用以发散表邪、解除表症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解表药多属辛散之品,辛能发散,可使外邪从汗而解,故适用于邪在肌表的病症。
也即《内经》所说的“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意义。
解表药的临床应用,有以下几点:1.感受外邪,具有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脉浮等表症者。
2.表邪郁闭,麻疹透发不畅者;水肿初期或麻疹初期兼有表证者,以及其它疾病具有表证需要发汗解表者。
解表药虽能透过发汗解除表证,但汗出过多能耗散阳气,损伤津液;因此,凡自汗、盗汗、热病伤津以及阴虚发热等症,都应慎用。
跟据解表药的性能,可以分为发散风寒,发散风热两类。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发散风寒药,性味多为辛温,发汗作用较强。
适用于感冒风寒,呈现恶寒发热、无汗、鼻塞或流清涕、舌苔薄白、口不渴、脉浮等寒象比较突出的表症。
对于咳嗽气喘、脚气水肿及风湿痛等初起具有上述表症的,也可应用。
麻黄【药用】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及木贼麻黄或其它含麻黄碱的同属植物的草质茎。
【性味与归经】辛、微苦,温。
入肺、膀胱经。
【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风寒及麻疹透发不畅,风疹身痒等症。
麻黄性温辛散,能发汗散寒而解表,又可散风透疹。
用治外感风寒所引起的发热恶寒、无汗等症,常与桂枝相须为用,有发汗解表的作用。
如治麻疹透发不畅,兼有咳嗽气急症状时,可在辛凉透疹药中酌加麻黄,因肺主皮毛,本品既能宣肺,又能发散,可收透疹、平喘的效果。
至于用治风疹身痒,可与薄荷、蝉衣等药配伍应用。
2.用于咳嗽、气喘。
麻黄能宣畅肺气而止咳平喘,故临床往往用治外邪侵袭、肺气不畅所致的喉痒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紧迫、胸闷、气喘等症。
如寒邪咳喘,多配杏仁、甘草同用;外有寒邪,内有痰饮,常配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等同用;至于肺热咳喘,常配石膏、杏仁、甘草等同用。
3.用于风水水肿等症。
麻黄既能发汗,又能利尿,故适用于水肿而伴有表症者,常与白朮、生姜等同用。
第一部分常用单味中药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辛温解表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解鱼蟹、半夏及天南星毒。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发表散风通用药,散外风息内风)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治风通用药。
风寒,风湿,风热。
散外风,息内风)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细辛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汤剂:1-3克,粉末:0.5-1克)白芷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3-10克)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包煎)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辛温解表麻薷姜,苏桂荆柳藁羌防,通窍辛夷白细苍总结:通鼻窍:辛夷,苍耳子,白芷,细辛第二节辛凉解表药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具有特殊的清凉香气)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淡豆豉解表,除烦。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辛凉薄牛蝉菊桑,葛根升柴兼升阳,蔓荆豆豉贼浮萍升阳:葛根,柴胡,升麻,黄芪透疹:荆芥,西河柳,薄荷,牛蒡子,蝉蜕,葛根,升麻,浮萍解肌:葛根,桂枝。
第一章解表药
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解表药适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表证。
部分药物还可用于咳喘、水肿、疹发不畅,以及风湿痹痛等。
解表药使用需注意:
①掌握用量,中病即止,不可过汗,以免损伤阳气和津液;
②体虚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忌服;
③对久患疮痈、淋病及失血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也要慎重使用;
④入汤剂不宜久煎,以免有效成分挥发过多而降低疗效。
第一节辛温解表药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
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发散风寒药麻黄辛、微苦、温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发汗解表第一药现代以本品配伍附子(先煎)、细辛,治疗心动过缓。
桂枝辛、甘、温发汗解肌,温经通脉,通阳化气现代以本品配伍附子、甘草治疗低血压,外用治疗神经性皮炎。
紫苏辛、温发汗解表,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苏叶长于发汗解表,苏梗偏于理气安胎紫苏梗辛、甘、微温宽胸利膈,顺气安胎本品理气解郁之性平和,体虚者更为适宜,可配伍陈皮、香附等同用。
生姜辛、微温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呕家圣药解半夏、天南星及鱼蟹之毒生姜皮——辛、微温。
利水消肿生姜汁——辛、微温。
化痰止呕煨姜——辛、微温。
温中止呕、止泻香薷辛、微温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夏月之麻黄荆芥(香荆芥、荆芥穗)辛、微温祛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生用发表透疹消疮炭用止血防风辛、甘、微温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风中之润剂也羌活辛、苦、温发散风寒,胜湿止痛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风中之燥剂也藁本辛、温祛风散寒,胜湿止痛善治颠顶头痛白芷辛、温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善治前额、眉棱骨痛(阳明经)善治鼻塞、鼻渊细辛辛、温,有小毒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窍现代以本品配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美尼尔征苍耳子辛、苦、温,有小毒祛风解表,宣通鼻窍,除湿止痛辛夷(望春花、春花、木笔花)辛、温发散风寒,宣通鼻窍包煎葱白辛、温发汗解表,散寒通阳外敷可散结通络下乳现代以本品捣烂敷脐部,可治小儿遗尿、秋季腹泻;或外敷患处,治疗面神经麻痹胡荽(香菜)辛、温解表透疹,健胃消食柽柳辛、平解表透疹,祛风除湿鹅不食草辛、温祛风散寒,宣通鼻窍,化痰止咳第二节发散风热药薄荷辛、凉发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解毒,疏肝解郁牛蒡子(恶实、大力子、鼠粘子)辛、苦、寒发散风热,宣肺透疹,利咽散结,解毒消肿现代以本品配伍蓖麻根、甘草,水煎服,治疗鼾症蝉蜕(蝉退、蝉衣)甘、寒发散风热,透疹止痒,祛风止痉,退翳明目桑叶(霜桑叶、冬桑叶)甘、苦、寒发散风热,润肺止咳,平肝明目菊花辛、甘、苦、微寒发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热解毒黄菊,偏于发散风热、清肝,清热解毒白菊,偏于平肝明目现代以本品配伍金银花、丹参、山楂、治疗高脂血症、高血压病。
一、单项选择题
1、解表药的共性是(D)
A、辛散行气
B、辛散活血
C、辛散通阳
D、辛散解表
2、既能发汗解表,又能宣肺平喘的药物是(A)
A、麻黄
B、桂枝
C、紫苏
D、生姜
3、表实有汗,表虚有汗均可使用的药物是(A)
A、桂枝
B、防风
C、荆芥
D、麻黄
4、风寒表证,咳嗽痰多又兼气滞胸闷,首选(C)
A、生姜B防风C、紫苏D、荆芥
5、生姜止呕,最宜用于(A)
A、胃寒呕吐
B、气滞呕吐
C、食积呕吐
D、胃热呕吐
6、长于祛风解表,有“风药中之润剂”之称的药物是(B)
A、白芷
B、防风
C、荆芥
D、细辛
7、用于风寒湿邪所致肢节疼痛,尤以上半身疼痛为主的最佳药物是(B)
A、防风
B、羌活
C、麻黄
D、紫苏
8、感受风寒,巅顶剧痛,当首选(D)
A、防风
B、羌活
C、麻黄
D、藁本
9、功能解表化湿,可治疗阴暑证的药物是(C)
A、细辛
B、白芷
C、香薷
D、桑叶
10、白芷善治(A)
A、阳明头痛
B、太阳头痛
C、厥阴头痛
D、少阳头痛
11、用于治疗少阳证要药的是(B)
A、葛根
B、柴胡
C、薄荷
D、桑叶
12、功善解肌退热,治疗外感表证、发热、项背强痛的药是(B)
A、柴胡
B、葛根
C、牛蒡子
D、升麻
二、多项选择题
1、功能祛风解表,风寒、风热、风热表证均可用的药是(CE)
A、羌活
B、牛蒡子
C、荆芥
D、薄荷
E、防风
2、细辛的适应证有(ABCD)
A、头痛
B、牙痛
C、鼻渊头痛
D、风湿痹痛
E、疮疡肿痛
3、均有通鼻窍、散风寒作用,可协同治疗鼻渊的药物是(DE)
A、葛根
B、柴胡
C、升麻
D、苍耳子
E、辛夷
4、下列药物属于辛凉解表药的是(BCE)
A、羌活
B、蝉蜕
C、薄荷
D、香薷
E、牛蒡子
5、既能疏散风热,又能疏肝解郁的药是(BD)
A、紫苏
B、薄荷
C、桑叶
D、柴胡
E、牛蒡子
6、具有透疹作用的药是(ACDE)
A、升麻
B、柴胡
C、葛根
D、牛蒡子
E、荆芥
二、简答题
1.简述解表药的分类及各类的性能。
2.比较麻黄与桂枝,荆芥与防风,桑叶与菊花,柴胡与葛根、升麻功效主治异同。
3.羌活、白芷、细辛、藁本均治头痛,其作用机制有何不同?
答案: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