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经济学---第三产业..
- 格式:doc
- 大小:541.27 KB
- 文档页数:16
计量经济学大作业大作业名称:税收与三大产业关系模型实证分析学号: 009097 姓名:胡专业: 09级税务(2)班学号: 009097 姓名:徐专业: 09级税务(2)班学号: 009097 姓名:朱专业: 09级税务(2)班选课班级: A02 任课教师:修课时间: 2011-2012第二学期评语:本文研究是是税收与三大产业关系模型,试图通过对1991-2010年税收年收入与三大产业年产值的分析,了解税收收入与三大产业间存在的关系。
综合运用了OLS分析方法和Eviews软件确立模型、估计参数、模型检验与修正,并进行了预测。
经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税收收入与第一产业相关关系不明显,与第二、三产业间则存在高度的正相关性。
本次课题研究现实意义极强,税收收入是我国政府履行职能的保障,明确税收与三大产业间的关系有利于及时了解我国税收收入与我国经济发展状况间的关系,保证税收收入的实现。
江西财经大学2011~2012第1学期课程论文考试评分表注:教师提供选题者,选题项不予评分任课教师:徐晔一、摘要本文研究的是税收与三大产业的关系模型,通过对1991-2010年税收与三大产业收入的分析,以了解税收与三大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
运用Eviews软件和OLS分析法对1991—2010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通过逐步剔除不合适的解释变量和对方程进行一系列的检验,最终找出税收与主要影响要素之间的关系。
并通过我国实际经济发展状况和政策导向运用此关系对以后情况进行预测。
关键词:税收三大产业产值 OLSAbstractThis study is a model of taxation and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1991-2010 annual tax revenue and the three major industry revenue, we can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x and the three major industries, as well as the links between the various factors. By using Eviews software and OLS analysis of the 1991-2010 historical data analysis and gradually eliminating inappropriate explanatory variables and the equation of a series of tests, finally we can find 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ax and the main impact factors. Through the reality of our country'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cy-oriented use of this relationship ,we can predict the subsequent situation.Keywords: tax three major industrial revenue OLS二、经济背景中国的三大产业为: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除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计量经济学分析——基于三大产业因素经济学院12级经济学3班20121190 郭靖【摘要】:经济的增长离不开产业的发展,要明确我国三大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从而合理调整,制定出合理的产业政策,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同时,本文采用1978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Eviews软件,分析三大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的高低,从而根据结果来调整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三大产业贡献率计量分析一、问题的提出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还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与财富。
世界各国把各种产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是指提供生产资料的产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等直接以自然物为对象的生产部门,有些虽然是工业,但是并不是加工产业,例如采矿业是直接提供矿产但是并不加工,所以采矿业是属于第一产业的。
第二产业是指加工产业,利用基本的生产资料进行加工并出售。
第三产业又称服务业,它是指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第三产业行业广泛。
包括交通运输业、通讯业、商业、餐饮业、金融保险业、行政、家庭服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
要想发展经济,增加国内生产总值就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
所以,我们要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得出三大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率,来合理调整产业结构,这样才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早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二、模型的建立:(一)、数据的搜集表一1978年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三大产业累计表单位:亿元为了更好地分析各产业以及人口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计算出三大产业及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如表二1979年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三大产业等环比增长率累计表单位:%(二)、模型的初步建立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根据搜集的1978年至2010年的统计数据,建立模型。
2011-2012年第二学期《计量经济学》科目考查卷专业:国际经济与贸易班级:国贸10-3任课教师:万勇姓名:程晓晓学号: 10054070303 成绩:产业结构调整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摘要]经济发展是以经济增长为前提的,而经济增长又与产业结构的变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对2000年到201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动的数据实证分析,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运用最小二乘法,研究三大产业增长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得出调整产业结构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实证结果表明,现代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是结构主导型增长,即以产业结构变动为核心的经济增长。
现代经济增长在本质上是一个产业部门变化的过程。
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和质量的高低取决于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而产业结构的状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社会资源配置的效果。
在不同的阶段,不同部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是不同的。
一方面工业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下降,资本增长减速,资本对经济增长贡献份额减少;另一方面,农业结束了资本和技术对劳动的替代,成为劳动生产率增长最快的部门。
[关键词]产业结构;国内生产总值;经济增长;实证分析一、引言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国的国民经济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水平,尤其是市场经济建立以来经济的增长。
而经济增长又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
但是,经济总量的增长是以各产业部门的增长为基础的。
经济总量与产生结构的变动是有机统一的,中国现代经济的增长,正是通过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非均衡增长。
产业结构是指各产业的构成及各产业之间的联系和比例关系。
各产业部门的构成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例关系不尽相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大小也不同。
因此,把包括产业的构成、各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在内的结构特征概括为产业结构。
在我国,产业结构的非均衡增长的现象很普遍,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必然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
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升级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飞速的发展,三大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国民收入也在不断的提高。
本文运用Granger检验对三大产业与GDP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研究结果表明,第二、第三产业是GDP增长的原因,增加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能使经济快速的增长。
通过预测方差分解,三大产业对GDP预测分析起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要大力发展三大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
同时,提出了一些发展三大产业的建议。
关键词:三大产业,经济增长,Granger检验一、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迅速的增长。
在一定技术条件下,一个经济通过专业化和社会分工形成一定的产业结构,而产业结构在一定意义上又决定了经济的增长方式。
而三大产业构成了国民经济增长的三大要素。
研究三大产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有利于发现不足,拉动经济快而好的发展。
对于三大产业,是三大产业对GDP的影响大,还是GDP对三大产业的影响大?传统的、一般的分析方法有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然而这两种方法共同的问题是不能判断出变量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它们之间具体存在什么样的关系,以及无法解决变量内生性偏差问题。
而格兰杰因果检验分析与向量自回归模型( VAR)能够较好地解决这类问题。
本文从三大产业增长对经济增长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中国经济的增长主要是由第二和第三产业拉动的,然而第二、第三产业的结构就必须改造传统的农业结构和生产方式,并改革传统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和生产结构,利用资金和新的技术提升工业的生产方式,以此提高三大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效率。
二、基本模型与数据来源本文将采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 )来分析新疆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的双向作用机制。
VAR模型是西姆斯( 1980)提出的一种动态联立方程模型, 各个方程都具有相同的解释变量, 并以被解释变量的滞后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可以很方便地研究变量之间的动态关系, 且克服了传统联立方程模型受制于经济理论不完善而带来的诸如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划分、估计和推断等复杂问题。
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多因素分析(西南大学农生院07级帅哥)摘要:第三产业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非常大,影响第三产业的因素有很多,本文试着通过对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房地产业等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探讨三者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关键词:第三产业影响因素计量经济学分析一、引言为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2年6月16日做出《关于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决定》,确定发展第三产业的目标是:争取用十年左右或更长一些时间,逐步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统一市场体系、城乡社会化综合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要高于第一、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和就业人数占社会劳动者总人数的比重,力争达到或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中共十四大报告指出:“发展我国商业、金融、保险、旅游、信息、法律和会计审计咨询、居民服务等第三产业,不仅有利于促进市场发育,提高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提高经济效益和效率,方便和丰富人民生活,而且可以广开就业门路,为经济结构调整、企业经营机制转换和政府机构改革创造重要条件。
要发挥国家、集体、个人三方面的积极性,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使之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有明显提高。
”二、文献综述1、《第三产业经济学》作者不详书生之家……根据国外经验和国内试点经验,我国采用就业入数、固定资产投资和活动总成果三个指标来反映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和变化情况。
用增加值指标计算第三产业产值有以下好处:1)符合三次产业分类的原则,能反映全社会的活动成果和三个产业的结构变化。
2)能够较准确地反映第三产业的劳动成果。
3)便于进行国际间比较。
2、《金融发展与长春市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建设》李桂林……当前世界产业给构变化的总趋势是第三产业地位迅速上升,如美国,其第三产业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已达68.8%.而第三产业中起支柱作用的又为科技、信息、金融三种行业.不难看出,金融发展乃是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3、《我国第三产业增加值与GDP 的协整分析》龚志伟从长期看,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我国GDP 的发展起着很重要的推动作用, GDP 对于当期的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变化比较敏感, 当期第三产业增加值对GDP 的影响作用比较大。
X X X大学2XXX级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计量经济学论文题目:对第三产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姓名:XXX班级:国贸XX学号:XX号指导老师:XXX外语外贸学院二O一二年X月对第三产业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摘要:随着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第三产业逐渐兴起,它的兴旺发达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必要特征。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有利于增强农业生产的后劲,促进工农业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优化生产结构,促进市场充分发育,缓解就业压力,从而促进整个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本文采用实证分析,运用计量经济学的计量方法,利用1990年到2010年的年度统计数据,对我国第三产业、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城乡居民存款储蓄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第三产业与国民生产总值相关性很高,并对城乡居民存款储蓄产生影响关键字:第三产业国民生产总值人均GDP 城乡居民存款储蓄一、绪论: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是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1935年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
它是指除农业、工业、建筑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报告上对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意见,我国第三产业包括流通和服务两大部门,具体分为四个层次:一是流通部门: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二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管理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信息咨询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三是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教育、文化、广播、电视、科学研究、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四是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警察、军队等,但在国内不计入第三产业产值和国民生产总值。
由此可见,这种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发展第三产业是产业结构调的一个重要方面,产业结构的变化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
体现了事物结构上的变化也能引起质变的道理;有利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题目:我国GDP与三大产业的增长率关系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我国GDP与三大产业的增长率关系的计量经济学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的三大产业结构得到不断优化,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在20年间得到迅速增长。
文章试从三大产业的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的统计数据中,研究其内在联系,并对今年总体经济做预测。
关键字:产业经济结构一、经济理论世界经济发展史表明,在工业化发展阶段,第二产业比重超过第一产业比重占统治地位达到一定高峰后,开始缓慢下降,同时第三产业比重上升,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
第三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就我国而言,把各种产业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第一产业包括农林牧副渔,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等;第三产业包括服务业和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三大产业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
第一产业是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基础,第一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创造条件,第三产业的发展又会反过来促进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发展,第二、三产业的进步对第一产业有带动作用。
由此可见三大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程度的作用。
二、问题的提出从建国以来我国的经济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各大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和调整。
对于这种变化是否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趋势,对我国的经济影响作用是否明显,他们与国内生产总值又有着怎样的关系,对整个国内生产总值又有多大的影响,对于三大产业,在新的条件下哪一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更明显,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研究经济发展状况及经济发展的各个因素,成为决策部门的一个重要课题。
总体来说,2O世纪9O年代后期以来,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的加大,历史上累积下来的产业结构性矛盾逐步得到解决。
从总体上看,结构调整增强了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了工业经济的运行质量,使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推动力量,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服务进出口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计量经济学论文-经济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stata计量经济学论文精选范文6篇之第四篇:服务进出口对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基于stata的时间数据分析摘要: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选取1982年-2017年第三产业国内生产总值(亿元)、服务出口总额(亿美元)、服务进口总额(亿美元)的数据,运用stata软件分析数据,建立计量经济模型。
通过模型得出结论,服务的进出口都能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且相比之下服务进口更能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
此外,本文还针对我国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小于发达国家占比的现状,从服务进出口方面寻找突破口,为服务进出口促进我国第三产业深度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第三产业;服务进出口;stata; 计量模型;一、引言2014年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峰会开幕式的演讲中提到中国经济呈现出新常态,第三产业、消费需求逐步成为主体.第三产业以其附加值高、交易成本低、投资小、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等特点往往成为各经济体发展的重点。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第三产业在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进程中呈现迅速崛起后来居上的态势,从横向看经济越发达,居民越富裕的国家和地区第三产业的比重就越高;从纵向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类型国家的第三产业比重都在增大。
1982年我国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为1214亿元,其中服务出口总额为27亿美元,进口总额为20亿美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2.6%;而在2017年我国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已达到427031.5亿元,服务出口总额增至2281亿美元,进口总额增至4676亿美元,第三产业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1.6%, 超过第一、二产业生产总值之和。
尽管我国第三产业发展势头较为强劲,但是对比中国与西方发达国家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可知,我国第三产业的上升空间与发展潜力依旧十分巨大。
三大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通过对三大产业发展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从定量的角度探求三大产业分别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入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经济计量模型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可决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密切相关。
然而国内生产总值是由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性行业)组成的,但是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影响各不相同。
而对三者影响程度进行数量分析,以期用函数关系精确表达三者各自的影响,就是我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数据收集 Y1X 2X 3X1996 3919.47 14015.3933834.9623326.24 1997 4185.64 14441.8937543.0026988.15 1998 4331.6 14817.6339004.1930580.47 1999 4615.9 14770.0341033.5833873.44 2000 4998 14944.7245555.88387143.95 2001 5309 15781.2749512.2944361.61 2002 6029.88 16537.0253896.7749898.90 2003 6510.94 17381.7262436.3156004.73 2004 7182.1 21412.7373904.3164561.29 2005 7942.9 22420.0087598.0974919.28 2006 8696.6 24040.00103719.5487598.09 2007 9997.5 28627.00125831.36111351.95 2008 11242.9 33702.00149003.44131339.99 2009 12264.6 35226.00157638.78148038.04 2010 13471.5 40533.60187.383.21173595.9815160.9205205.022011 47486.21 220412.81 2012 16674.352373.63235161.99 231934.48Y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平均每人全年)(单位:元) X1:第一产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X2:第二产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X3: 第三产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二、模型建立我们可以得到Y 与X1 X2 X3的散点图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X1Y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X2Y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X3Y由图我们可以发现Y 与X1 X2 X3都有比较明显的线形关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μββββ++++=XXX Y 3322110三、模型估计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6/04/14 Time: 22:54 Sample: 1996 2012Included observations: 17Variable Coefficie nt Std.Errort-Statistic Prob.C 2912.790 593.60834.9069230.0003X1-0.087183 0.084725 -1.029012 0.3222 X2 0.076761 0.015694 4.891077 0.0003 X3 -0.0002050.001025 -0.200083 0.8445R-squared 0.994316 Mean dependentvar 8384.337 Adjusted R-squared 0.993004 S.D. dependent var 4079.371 S.E. of regression 341.1963 Akaike info criterion 14.70512Sum squared resid 1513394. Schwarzcriterion 14.90117 Log likelihood -120.9935 F-statistic 758.0557 Durbin-Watson stat 1.165437 Prob(F-statist ic) 0.000000所以我们得到以下的结果:Y=2912.790—0.087183X1+0.076761X2—0.000205X3 t=(4.906923)(—1.029012) (4.891077) (—0.200083)2R =0.99431 ..W D =1.165437 F 值=758.0557结果分析:从上面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方程的拟合优度99431.02=R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993004.02=R ,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三大产业的发展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通过对三大产业发展与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增长的关系进行分析,从定量的角度探求三大产业分别对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入的影响程度。
关键词:经济计量模型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可决系数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的增长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密切相关。
然而国内生产总值是由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服务性行业)组成的,但是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长影响各不相同。
而对三者影响程度进行数量分析,以期用函数关系精确表达三者各自的影响,就是我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数据收集 Y1X2X3X1996 3919.47 14015.3933834.9623326.241997 4185.64 14441.8937543.0026988.151998 4331.6 14817.6339004.1930580.471999 4615.9 14770.0341033.5833873.442000 4998 14944.7245555.88387143.95530944361.612001 15781.27 49512.292002 6029.88 16537.02 53896.7749898.90 2003 6510.94 17381.72 62436.3156004.732004 7182.121412.73 73904.3164561.292005 7942.922420.00 87598.0974919.282006 8696.624040.00 103719.5487598.092007 9997.528627.00 125831.36111351.952008 11242.933702.00 149003.44131339.992009 12264.635226.00 157638.78148038.042010 13471.540533.60 187.383.21173595.982011 15160.947486.21 220412.81205205.02 16674.3 231934.482012 52373.63 235161.99Y :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平均每人全年)(单位:元) X1:第一产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X2:第二产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X3: 第三产业增加值 (单位:亿元) 二、模型建立我们可以得到Y 与X1 X2 X3的散点图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100002000030000400005000060000X1Y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050000100000150000200000250000X2Y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180000100000200000300000400000X3Y由图我们可以发现Y 与X1 X2 X3都有比较明显的线形关系,从而建立数学模型:μββββ++++=XXX Y 3322110三、模型估计Dependent Variable: YMethod: Least SquaresDate: 06/04/14 Time: 22:54 Sample: 1996 2012Included observations: 17Variable CoefficientStd.Errort-Statistic Prob.C 2912.790 593.6083 4.906923 0.0003X1 -0.087183 0.084725 -1.029012 0.3222X2 0.076761 0.015694 4.891077 0.0003X3 -0.000205 0.001025 -0.200083 0.8445 R-squared 0.994316 Mean dependent var 8384.337 AdjustedR-squared 0.993004 S.D. dependent var 4079.371S.E. ofregression 341.1963 Akaike infocriterion 14.70512Sum squared resid 1513394. Schwarz criterion 14.90117Log likelihood -120.9935 F-statistic 758.0557 Durbin-Watsonstat 1.165437 Prob(F-statistic) 0.000000所以我们得到以下的结果:Y=2912.790—0.087183X1+0.076761X2—0.000205X3 t=(4.906923)(—1.029012) (4.891077) (—0.200083)2R =0.99431 ..W D =1.165437 F 值=758.0557结果分析:从上面的运行结果可以看出方程的拟合优度99431.02=R ,调整后的拟合优度993004.02=R ,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基于经济学模型我国三大产业产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从总体上财政收入在不断的增长。
经济的增长是财政的收入的增长的一定前提条件,而经济的增长又与三大产业产值的状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本文采用1992年至2007年的统计数据,运用Eviews软件,通过建立我国三大产业产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回归模型,研究三大产业的增长对我国财政收入的影响,从而大概可得出各个产业的产值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有多大,有利于今后对产业结构的转变,从而能够促使财政收入的进一步提高,促进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关键词】:计量经济模型最小二乘法拟合优度多重共线性三大产业产值财政收入一、有关三大产业与财政收入(一)、三大产业的划分世界各国把各种产业划分为三大类: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各国划分并不完全一致。
通常的三大产业是联合国使用的分类方法:第一产业包括农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采掘业、建筑业和公共工程、上下水道、煤气、卫生部门;第三产业包括商业、金融、保险、不动产业、运输、通讯业、服务业及其他非物质生产部门。
(二)财政收入的来源分类1、按财政收入来源分类的意义无论国家以何种方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财政收入过程总是和该国的经济制度和经济运行密切相关。
如果把财政收入视为一定量的货币收入,它总是来自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
经济作为财政的基础和财政收入的最终来源,对财政分配过程和财政收入本身具有决定的作用。
(意义)按财政收入来源的分类,有助于研究财政与经济之间的制衡关系,有利于选择财政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并建立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影响经济的和谐运行机制。
2、按财政收入来源的分类按财政收入来源的分类,包括两种不同的两类:一是以财政收入来源中的所有制结构为标准,将财政收入分为国有经济收入、集体经济收入、中外合营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或外商独资经济收入、个体经济收入等;二是以财政收入来源中的部门结构为标准,将财政收入分为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收入,轻工业部门和重工业部门收入,生产部门和流通部门收入,第一产业部门、第二产业部门和第三产业部门收入等。
劳动就业与第三产业增长关系计量分析摘要:一般认为,第三产业是增加就业的主领域,而本文从另一个角度运用计经济学方法研究了广东劳动就业与第三产业增长的关系。
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到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探索了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
实证分析表明,从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增加值,但行业内部结构调整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化差异制约着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发挥。
关键词:劳动就业;第三产业增长;协整;误差修正模型1 引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伴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第三产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
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其第三产业增加值更是一直居于全国首位,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引起就业结构的调整。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和外省劳动力大量涌入,导致广东劳动力供给的压力持续增大,同时制造业对就业增长的吸纳能力逐渐减弱以及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的涌现,使解决就业成为广东目前乃至今后长时期内的艰巨任务。
因此,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就业问题,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从另一个角度来研究劳动就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
首先,对经过处理的数据进行平稳性分析,以避免“虚假回归”的问题。
然后,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辩证地确定两者的相互关系。
最后,在协整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研究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短期动态关系。
2 广东劳动就业与第三产业增长的实证分析2.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本文分别选取1978—2007年的第三产业从业人数(L3)和第三产业增加值(GDP3)作为劳动就业和第三产业增长的衡量指标。
考虑到指标可得性以及时间序列资料的可比性,对广东第三产业增加值按1978年的可比价折算。
同时,为消除异方差的影响以及数据的波动性,分别取自然对数形式表示为lnGDP3和lnL3。
2.2 平稳性检验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Augment Dickey-Fuller test)来对以上对数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
我国第三产业与经济发展的定量分析——基于1978-2006年数据吴文韬摘要:本文建立在双变量线性回归模型的基础上,利用我国统计年鉴1978-2006年的年度经济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第三产业和我国GDP二者关系的相关性。
对我国GDP 和第三产业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实证结果表明,我国GDP和第三产业的发展之间存在互为因果关系;第三产业发展显著影响GDP的增长,同时,我国的GDP增长也影响第三产业的发展,本文探讨了其关联性,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字:第三产业,GDP,双变量模型Abstract:The main body of a book basis of two variable model, we use the year economy data is that from 1978 to 2006. The demonstration having been in progress to our country GDP and the tertiary industry relation is analysed. Demonstration result is indicated, Existence interacts as both cause and effect between Chinese economic growth and tertiary industry relation, Tertiary industry develops notable effect GDP increase, GDP of our country increases development of effect tertiary industry;At the same time ,GDP of our country increases development of effect tertiary industry, and gave submitted pertinent suggestion.Key words:Tertiary industry ,GDP,Two variable model一、引言第三产业,又称第三次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
我国三大产业对国内生产总值影响的实证分析[摘要]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联系,GDP也在经济增长中扮演重要地位,所以以1979-2008三十年的统计数据为样本,分析近年来中国产业结构与GDP的关系,得出相关结论和改进意见。
[关键词]三大产业;产业结构;国民生产总值一、引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对其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一个国家产业结构的状态及优化升级能力,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里也对产业结构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经济增长是生产结构转变的一个方面,在要素边际生产率不均等的非均衡发展中国家,劳动和资本从生产率较低的部门向生产率较高的部门转移,能够加速经济的增长[1]。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佳指标。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了解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和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依据。
基于三大产业与国内生产总值间的联系,故以1979-2008三十年三大产业数据及GDP数据进行计量分析,得出结论以及对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意见。
二、模型建立国内生产总值Y为被解释变量,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为解释变量,X1,X2,X3,表示在不变情况下,0为经济固有增长率,并设立模型:三、模型估计和检验对模型:进行回归,Eviews的最小二乘估计见图1.2图1.1 回归结果图1.2 散点图Y=930.5644-0.196376X1+2.427161X2-0.436113X30.660966 -0.475247 5.959850 -1.099716R2=0.998154 R2=0.997941 F=4686.186 D.W.=1.8006831、经济意义检验从上面模型可以看出X1,X3的系数为负值,它说明的是随着第一产业,第三产业的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相应减少,理论上说不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的,而其他因素不与经济原理相悖,说明具有经济意义。
GDP增长率与三大产业的增长率关系的计量经济学分析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活动增长的指标,它可以通过计量经济学分析与三大产业(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分析可以提供对经济的深入理解,并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关于如何促进经济增长的建议。
本文将从计量经济学的角度对GDP增长率与三大产业增长率的关系进行分析。
首先,我们可以使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来研究GDP增长率与三大产业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可以使用ARIMA模型(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来预测未来的GDP增长率和三大产业增长率。
通过检验模型的拟合程度和残差的性质,可以判断GDP增长率与三大产业增长率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关系。
其次,我们可以使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来研究GDP增长率与三大产业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可以使用固定效应模型或随机效应模型来估计GDP增长率与三大产业增长率之间的关系。
通过引入控制变量,例如劳动力市场情况、投资水平和外国直接投资等,可以排除其他因素对GDP增长率和产业增长率的影响,从而更好地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
此外,我们还可以使用因果关系检验方法来研究GDP增长率与三大产业增长率之间的因果关系。
可以使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或时序因果关系检验来检验GDP增长率是否是三大产业增长率的因果变量,或者反过来。
通过检验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可以了解到底是GDP增长率推动了产业增长率的提高,还是产业增长率推动了GDP增长率的上升。
此外,还可以使用面板协整分析方法来研究GDP增长率与三大产业增长率之间的长期关系。
可以使用Johansen协整检验来判断GDP增长率和产业增长率之间是否存在协整关系。
如果存在协整关系,则可以进一步研究两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从而了解到底GDP增长率是如何受到三大产业增长率的长期影响。
最后,我们还可以使用面板滞后模型(panel VAR)来研究GDP增长率与三大产业增长率之间的动态关系。
可以使用面板滞后模型来估计GDP 增长率和产业增长率之间的动态关系,从而了解到底两者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动态调整过程。
《计量经济学》课程论文对2001年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2004年11月国际经济与贸易2002级1班第8组梁媛40202093邹红40202076刘霞40202038封叶40202119吕蓓40202122对2001年影响第三产业发展因素的计量经济分析【摘要】文章对2001年我国国民收入用于消费的数额和基本建设投资额等因素对第三产业GDP 的影响进行分析。
首先,介绍了第三产业划分和发展的背景,建立我们的理论模型,然后,通过收集相关的数据,用EVIEWS软件对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进行了修正。
最后,我们对所得的结果做了经济意义检验,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和建议。
一、问题的提出“第三产业”这个概念,源于西方经济学。
早在十七世纪末(1690年),威廉·配弟就阐述了有关第三产业的一些思想。
此后,萨伊、西斯蒙弟、李斯特、西尼尔以及马克思等经济学家都从不同的角度对第三产业进行过分析。
第三产业的蓬勃兴起及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是近百年来的事。
1935年,英国经济学家阿·格·费希尔在他所著的《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最先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他被公认为是“第三产业”的首创者。
1957年,英国经济学家科林·克拉克在他的《经济进步的条件》第三版中,把产业分为了三个部门。
他把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经济活动归为第三门类,并改称为“服务性产业”。
第三产业是除了第一产业(农林牧渔)和第二产业(工业和建筑业)以外的其它各业。
可分为两大部门: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在当今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中国第三产业增长值指数
影响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专业名称:经济学
班级:经济121603班
学生姓名:武立婷
学号: 201216050329
指导老师:乔彬
二零一五年一月
摘要
第三产业是指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第三产业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的转化,而且还可以促进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快现代化的进程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众所周知,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仍存在巨大差距。
本文旨在对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找出其因素,并针对它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第三产业;分析;建议
1 模型设立的背景及意义
1.1 设立模型的背景
第三产业是指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
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业等等。
范围极为广泛,基本上可以算是一种服务性产业。
在我国,第三产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以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期内部结构也进一步得到优化,不但传统的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饮食业等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些新兴的第三产业如旅游,电子信息服务,贸易及房地产等部门也保持着迅猛地发展势头。
它不仅能够多方面的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而且还以其特有的服务职能,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
因此,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当今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
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服务市场会引入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对于尚处于稚嫩阶段,总体竞争实力还很弱的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必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我们必须了解到影响第三产业的因素所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供参考,使我国的第三产业在持续的增长的同时还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
而且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
1.2 模型设定的意义
首先,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扩大就业。
从地方财政收入看,工业经济以增值税为主,仅中央财政就拿走75%;第三产业则主要实行营业税制,其税收绝大部分留在地方,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最为直接。
在就业方面,三产提供的就业岗位比重高、空间大。
其次,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降低单位GDP能耗,减轻环境污染。
第三,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物质文化需要。
当前,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消费需求从量的增加转向质的提高,从物质生活富足殷实延伸到精神生活丰富多彩,从单一化、大众化趋向多样化、个性化。
人们期盼教育、文化、旅游、医疗保健、住房、出行条件等服务环境的改善。
这种需求满足只能由三产来完成,三产的发展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是人们生存环境赖以提高的重要基础和条件。
所以本文对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进行定量分析,希望能找到影响他的主要因素,为发展第三产业提供一些好的建议。
2 模型设定
2.1 影响因素分析
由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等因素已开始或多或少影响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所以本文选取了下列变量。
本文选用了2000年--2013年中国的第三产业增长值指数作为因变量Yi,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X1:随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上升,在第三产业如旅游,电子信息服务等的花费应该会有所增加。
第三产业就业人数X2:在一定的情况下,从事第三产业的人数越多,能够推动的生产资料越多,所生产的服务产品就越多,第三产业应发展越快。
2.2 模型形式设计
将被解释变量中国第三产业增长值指数(Y )与解释变量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X )和第三产业就业人数(2X )进行线性回归:01122i i i i Y βββμ=+X +X +
3 数据收集
通过国家统计局网站查询,我以我国近十四年的数据为例进行分析。
在Eviews软件中选择建立时间序列数据。
数据如下:
4 相关检验
4.1 建立回归模型
假定模型中随机项满足基本假定,用OLS法估计参数,估计结果如下
从表中的回归结果中可以看到:2
R =0.4511,调整之后的可决系数为0.3513,因此拟合优度相对来讲是比较低的,但是当α=0.05时,0.025t (11)=2.201,可知t >0.025t ,所以拒绝原假设,认为解释变量x1与x2对y 有显著影响。
1、利用OLS 进行回归时,得到: Y=77.2536-0.0009
1x +0.00192x u +
(13.8352) (0.0003) (0.0008) (5.5838) (-2.8221) (2.5352)
2
R
=0.4511 2
R =0.3513 F=4.5196 D.W=1.4830
五.异方差性检验以及修正
5.1检验异方差性5.1.1图像分析检验
5.1.2残差分析检验
5.1.3white检验
χ(5)=11.0705>nR2,所2
nR=14*0.1459=2.0426,取显著水平α=0.05由于20.05
以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5.2异方差性修正
5.2.1、当W=W1=1/ABS(RESID)时,修正的模型为:
5.2.2、当W=W2=1/RESID^2时,修正的模型为:
六.自相关性检验以及修正6.1 自相关性检验
6.1.1 残差分析检验
6.1.2 偏相关系数检验
6.1.3、BG检验
nR=2.0426<自由度为1的xα的临界值,在显著性水平α=0.05时,通过计算2
所以接受原假设,即不存在高阶自相关性。
6.2自相关的修正
6.2.1广义差分法
输出结果表明,估计过程中经过38次迭代后收敛,AR(1)的回归估计值为0.3269,并且t检验结果显著,说明原模型却是存在一阶的自相关性,调整后模型D.W=1.7122。
查表可得,此时模型不存在自相关性。
模型消除了自相关的影响之后的型式是:
Y=86.3839-0.0008X1+0.0014X2
SE(22.0880)(0.0005)(0.0012)
(3.9109)(-1.5190) (1.2181)
2R =0.4862 D.W=1.7122
七、利用简单相关系数检验多重共线性 利用Eviews 软件,可以得到相关系数矩阵。
简单相关系数矩阵
由表可知研究的两个因素对我国第三产业增长值指数呈负相关,X1与X2 没有多重共线性
八、辅助回归方程检验(Y 与21,X X 分别做一元线性回归) Y 与1X 做一元线性回归:
Y 与x2作一元线性回归
辅助回归的有关统计量
由表可知给定显著性水平 =0.05,F 0.05(2,11)=3.98 ,而表中的F i 统计量值都小于3.98,说明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另外j VIF 都小于10,21R 22R 都小于0.9,同样说明X1与X2不存在多重共线性。
所以最终确定的模型为 Y=86.3839-0.0008X1+0.0014X2
结论及建议
依个人观点以及我国现在的国情,我认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以及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均会促进我国的第三产业的发展,虽然第三产业增长率指数是波动的,但是我国第三产业总值一直在增长。
但是由于第三产业增长率指数的波动,导致研究有些误差。
根据上述模型回归结果并结合我国国情,得出以下结论及建议:
在中国,现阶段要想发展第三产业,就要鼓励人们的消费。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节假日外出旅游的人数将增多,这就需要有良好的运输网络,而且随着人们联系的日益紧密,邮电业也变得必不可少。
因此我国必须尽快完善交通网,保护和管理好旅游区的环境,尽量吸引更多的外国游客。
推动第三产业中的一些基础行业的发展来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第三产业实际上还可以说是一个服务性的行业,所以可以增加许多就业岗位,不断发展新的服务领域,让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参与到第三产业中来,这样不但有利于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加快我国的城市化速度,也能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
由于第三产业具有较强的就业吸纳能力,政府也可以加大补贴,进行一些免费培训等形式采取第三产业就业优惠政策,激发第三产业就业人员的积极性,在解决劳动力剩余的同时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积极降低同发达国家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