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施工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连续墙规范

一般规定

第11.1.1条广东地区地下连续墙常用的施工工艺如下:用液压抓斗(或机械抓斗)和冲孔桩机进行联合成槽作业.抓斗抓土。冲孔桩机入岩并修边,形成具有一定长度、宽度、深度的单元槽段,然后在槽段内放入预先制好的钢筋笼,灌注水下混凝土筑成墙段。如此连续施工,使各墙段相互连接形成一道完整的地下墙体,作为挡土防渗的施工支护结构,或(兼)作为承重的永久性地下结构。

第11.1.2条施工前,应具备详细的地质条件资料,其内容包括:

一、土层的分布是否存在孤石、土洞等;

二、地下水的水位(有无承压水)及变化情况,是否具有腐蚀性等;

三、基岩的构造、岩性、风化程度和层厚度,是否存在溶洞、断层破碎带等。

第11.1.3条由于成槽机械和浇筑设备的限制,地下连续墙的最小墙体厚度为600mm。

第一节导墙的施工

第11.2.1条槽段放线后,应沿地下连续墙轴线两侧构筑导墙,以防地表土的坍塌和保证成槽的精度。导墙要具有足够的刚度和承载能力,导墙一般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制作。

第11.2.2条导墙的横断面一般可采用┑┏形、┘┗形或】【形等型式,导墙混凝土的厚度一般为200mm,导墙的高度一般取1.5m。导墙顶面略高于施工地面,并应高于地下水位1.5m以上。

第11.2.3条导墙宜建筑在密实的粘性土地基或杂填土地基上。如遇不良地基时,应进行换填粘土夯实处理。

第11.2.4条现浇钢筋混凝土导墙拆模后应立即在两片导墙间按一定间距加设支撑。然后才能回填。导墙背后和导墙内均应用粘性土回填。导墙背后要分层夯实。

第11.2.5条现浇钢筋混凝土导墙养护3d,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时,方可进行成槽作业。

第11.2.6条导墙的内间距要比地下连续墙设计厚度加宽50mm。

第11.2.7条导墙的施工允许偏差:

一、导墙的轴线允许偏差为±10mm;

二、导墙顶面应平整,要求平整度为30mm;

三、内外导墙净距允许偏差为±10mm。

第11.2.7 导墙一般采用单面配筋,宜采用螺纹筋,间距150mm~250mm。

第三节槽段的开挖

第11.3.1条挖槽机械应根据成槽地点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施工环境、设备能力、地下墙的结构、尺寸及质量要求等条件进行选用。一般常用的机具有挖斗式、冲击式、回转式。

第11.3.2条挖槽前,应预先将地下墙划分为若干个施工槽段。槽段平面形状常有一字形、L形(拐角处)、T形(与柱子相接处)等。有拐角的单元槽段,其拐角应不小于90°。槽段的长短应根据设计要求、土层性质、地下水情况、钢筋笼的轻重大小及设备起吊能力、混凝土供应能力等条件确定,一般为3~6m。

第11.3.3条地下墙槽段间应跳挖,宜相隔1~2段跳段进行。

第11.3.4条同一槽段内槽底开挖的深度宜一致,同幅不同深的槽段,必须先挖较深的槽段,后挖较浅的槽段。

第11.3.5条成槽机抓斗在成槽过程中必须保证垂直均匀地上下,尽量减少对侧壁的扰动。

第11.3.6条如遇坍孔,宜回填黄泥,待其自然沉淀后再进行开挖,同时在钢筋笼的靠基坑面上固定一夹板等措施进行处理。

第11.3.7条槽段终槽深度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非承重墙的槽段、终槽深度必须保证设计深度;

二、承重墙的槽段终槽深度应根据设计入岩要求,参照地质剖面图上岩层标高,成槽时的钻进速度和鉴别槽底岩屑样品等综合确定。第11.3.8条槽段开挖完毕,应检查槽位、槽深、槽宽及槽壁垂直度,合格后方可进行清槽换浆工作。

第11.3.9条槽段的长度、厚度、倾斜度等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槽段长度允许偏差±2.0%;

二、槽段厚度允许偏差1.5%、-1.0%;

三、槽段垂直度允许偏差±1/50;

四、墙面上预埋件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00mm。

第四节泥浆的拌制和使用

第11.4.1条槽段的清底要求:

一、承重墙槽底沉碴厚度不应大于100mm;

二、非承重墙槽底沉碴厚度不宜大于300mm。

第11.4.2条除某些土层能自行造浆外,一般应选用优质粘土来制浆,粘土的塑性指数Ip>20,含砂率<5%,有条件时或设计有特殊要求时,应选用膨润土。

第11.4.3条拌制泥浆前,应根据地质条件、成槽方法和用途等进行泥浆配合比试验,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11.4.4条泥浆池的容积应不小于每一单元槽段挖土量的2倍。

第11.4.5条槽内泥浆面应高于地下水位0.5m以上,亦不应低于导墙顶面0.3m.

第11.4.6条清孔后距孔底0.2~1m处的泥浆比重应控制在1.1左右;对于土质较差的砂土层和砂夹卵石层,清孔后孔底泥浆的比重宜为1.15~1.25,清孔后孔底泥浆的含砂率应≤10%,粘度应≤28s。

第五节钢筋笼制安

第11.5.1条地下墙的钢筋笼规格和尺寸应考虑单元槽段、接头形式及现场的起重能力等因素。钢筋的净距应大于3倍粗骨料粒径,并应在制作现场成形和预留插放混凝土导管的位置。钢筋笼如分节制作,可采用搭接接头,接头位置和长度应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要求。

第11.5.2条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为保证钢筋笼的保护层厚度,可采用预制混凝土垫块或铁垫件,绑扎或焊接在钢筋笼外侧的设计位置上。

第11.5.3条为保证钢筋笼在起吊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刚度,可采用增设纵向钢筋桁架(一般为2~4榀)及主筋平面上的斜拉条等措施,所有钢筋连接处应焊接或采用卡扣连接。

第11.5.4条钢筋笼的连接除四周两道钢筋的交点需全部点焊外,其余的可采用50%交叉点焊,焊接点必须牢固,临时铁丝绑扎点在钢筋入槽前应全部清除。

第11.5.5条钢筋笼应在清槽换浆合格后立即吊装。钢筋笼应平稳入槽就位,如遇障碍应重新吊起,修好槽壁后再就位,不得采用冲击、压沉等方法强行入槽。钢筋笼就位后应在4小时内浇筑混凝土,超过4小时而未能浇筑混凝土,应把钢筋笼吊起,冲洗干净后再重新入槽。

第11.5.6条钢筋笼的下端与槽底之间宜留有500mm间隙。钢筋笼两侧的端部与接头管或混凝土接头面间应留有150~250mm 空隙。

第11.5.7条钢筋笼导管位置周围需增设箍筋和连接筋进行加固。

第11.5.8条地下墙的预留锚固钢筋一般采用光圆钢筋,直径不超过20mm,如采用预埋钢筋连接器则宜用直径较大钢筋。

第11.5.9条钢筋笼应在验收合格后方可吊装入槽。钢筋笼的制作和入槽后的安置标高应符合设计要求,其制作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11.5.9的规定。

地下连续墙钢筋笼制作的允许偏差

表11.5.9

项次项目允许偏差(mm)

1 主筋间距±10

2 箍筋间距±20

3 笼厚度(槽宽)±10

4 笼宽度(段长)±20

5 笼长度(深度)±50

第六节混凝土的灌注和接缝处理

第11.6.1条灌注地下墙的混凝土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满足设计要求的抗压强度等级、抗渗性能及弹性模量等指标,水灰比应为0.45~0.6之间,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70kg/m3;

二、用导管法灌注的水下混凝土应有良好的和易性,入孔时的坍落度宜为180~220mm。粗骨料最大料径不应大于30mm,宜选用中、粗砂,混凝土拌和物中的含砂率应不小于45%。

三、水泥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并可根据需要掺入外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