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编辑】诺如病毒致家长一封信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春暖花开,“预防诺如,呵护成长”致家长的一封信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春季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流行的高发季节,而中小学、托幼机构等场所人群年龄小,自我保护意识弱,是诺如病毒的易感染人群。
因此,只有做好充分的预防控制工作,才能有效防止病毒感染。
这类疾病如何传播?感染后有何临床表现?如何预防?我们一起来看:一、什么是诺如病毒?诺如病毒原名诺瓦克病毒,属于杯状病毒科。
该病毒具有潜伏期短、变异快、环境抵抗力强、传播途径多样、感染剂量低的特点,因此很容易在人群间造成传播。
人体感染诺如病毒后产生的免疫保护持续时间短,因此同一个人可重复感染不同型别的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感染全年均可发生,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流行的高发季节。
每隔2-3年还可出现引起全球流行的诺如病毒新变异株。
二、诺如病毒的主要症状?诺如病毒感染的潜伏期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其次为恶心、腹痛、头痛、发热、畏寒和肌肉酸痛等。
成人和儿童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症状有所区别,儿童以呕吐为主,成人则腹泻居多。
诺如病毒胃肠炎一般为急性起病,属于自限性疾病,多数患者发病后2-3天即可康复。
但对于婴幼儿、老人,特别是伴有基础性疾病的老人,诺如病毒胃肠炎可导致脱水等较严重的症状。
三、哪些途径易感染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病毒,诺如病毒胃肠炎患者的粪便和呕吐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毒,处置不当很容易造成感染,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包括摄入患者粪便或呕吐物产生的气溶胶,或者摄入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食物或水,以及间接接触被粪便或呕吐物污染的环境物体表面都可能感染诺如病毒。
四、诺如病毒感染的预防控制措施有哪些?1.注意个人卫生。
引导孩子勤洗手,不乱摸,不用酒精、消毒纸巾、免洗洗手液代替手洗。
陪同孩子适度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
2.注意饮食安全。
食用蔬菜水果前应认真清洗,尤其是容易含有诺如病毒的食品要烧熟煮透或仔细清洗。
告家长书
亲爱的家长朋友:
近期学校发生诺如病毒感染聚集性疫情的可能性较大。
为确保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特分享诺如病毒预防小知识。
请家长们查收,做到家园共防!
一、何为诺如病毒?
诺如病毒是引起人急性胃肠炎的致病微生物。
传染力极强,潜伏期短,通常为24-48小时,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就会发病。
每年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的高发期。
一般以轻症为主,最常见症状是呕吐和腹泻,部分伴有发烧,但少数病例仍会发展成重症。
目前没有疫苗可预防,有自限性,一般1-3天可自愈。
二、诺如病毒是如何传播的?
1. 人传人:接触诺如病人及隐性感染者的呕吐物和粪便,或接触其污染的物体表面均可能感染。
2. 食物传播:食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而感染。
3. 水传播: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水而感染。
三、发现病例后如何消毒?
1.呕吐物、排泄物消毒
对呕吐物、排泄物覆盖或浸泡消毒,消毒液的比例是按84消毒剂与水为1:10的比例稀释(有效氯含量5000mg/L),作用30分钟可达到消毒效果。
2.环境消毒
对污染的地面、桌椅、墙面等进行喷洒或擦拭消毒,消毒液的比例是按84消毒剂与水为1:50的比例稀释(有效氯含量
1000mg/L),作用30分钟可达到消毒效果。
注意:酒精对诺如病毒无效。
四、日常生活怎样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1. 手卫生,饭前便后洗手。
2. 饮食卫生,喝开水,瓜果蔬菜彻底洗净,食物熟透。
3. 室内环境通风,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病毒的传播。
4. 发病及时就医,一旦出现频繁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应及时就诊,不可带病上学。
传染病高发季致家长的一封信范文(精选5篇)尊敬的各位家长:夏季是疱疹性咽峡炎(口腔炎)、手足口病、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病的高发季节,学校人员高度密集,是聚集性的传染病疫情的高发场所,为进一步做好我校夏季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特请各位家长认真阅读以下传染病防控资料,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的预防管理工作,确保学生的身体健康。
一、夏季传染病有关知识:1.疱疹性咽峡炎和口腔炎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一是口腔、喉咙、舌下等部位起1~2mm的疱疹溃疡;二是突然高热,可出现惊厥。
体温一般在37.7~40℃。
三是咽痛,疼痛到可使孩子流口水、拒食;四是发病时常有呕吐或头痛,少数患儿有腹痛。
预防措施:勤洗手、吃熟食、喝开水、勤通风、晒太阳,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2.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传播途径: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3.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亦称“痄腮”,是一种通过飞沫传播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冬春季节容易发生,多发生于儿童。
传播途径:病人是唯一的传染源,主要通过飞沫传染,少数通过用具间接传染,传染性强。
主要症状:本病大多数起病较急,有发热、畏寒、头痛、咽痛等全身不适症状。
患者一侧或双侧耳下腮腺肿大、疼痛,咀嚼时更痛。
预防措施:及时隔离患者至消肿为止。
接种腮腺炎疫苗。
4.麻疹:麻疹是一种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
2023年秋冬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精选9篇)2023年秋冬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篇1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又到了忽冷忽热的季节,孩子本身的抵抗力相比大人弱,极易受到流行性传染疾病的侵袭,那么,在换季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才能让孩子少生病呢,在此幼儿园给家长朋友们准备了秋季保健小贴士,快快行动起来吧!01、秋季腹泻秋季腹泻多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潜伏期2-3天,初期常伴有感冒症状,多数患儿还会有发热现象,体温在37。
9-39。
5℃,继之出现吐泻症状,大便呈白色、黄色或绿色蛋花汤样,带少许黏液,无腥臭味,每天10次左右。
秋季腹泻一般持续3-9天,前3天症状最严重。
预防措施:注意饮食卫生,把好入口关,防止病从口入。
餐前便后洗手,孩子的餐具、玩具定期消毒,家长也要注意自身的卫生。
注意事项:1、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腹泻,目前没有特效药,更不能滥用抗生素。
2、发现孩子感染了轮状病毒,建议及时隔离进行观察和治疗,特别是多个孩子的家庭,更要注意交叉感染。
02、流感(流行性感冒)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空气飞沫方式传播。
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可达39℃-40℃),伴有畏寒、寒战、头痛、肌肉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
预防措施:1、室内应经常开窗通风,注意个人卫生和防护。
咳嗽、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等,避免飞沫传播。
经常彻底洗手,避免脏手接触口、眼、鼻。
2、适当参加运动锻炼,合理膳食和休息,增强体质。
3、减少公共集会及集体娱乐活动。
注意事项:流感患者应及时就诊治疗,隔离至体温正常后48小时才能复课。
03、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5岁以下的孩子最易中招。
9月份开始,逐渐进入了手足口病发病的高峰期,空气中的细菌病毒大量繁殖,孩子很容易受到肠道病毒感染,引发手足口病,常表现为口腔内颊部、舌、软腭、硬腭、口唇内侧、手足心、肘、膝、臀部等部位出现小米粒或绿豆大小、周围发红的灰白色小疱疹或红色丘疹。
诺如病毒防控知识及家长告知书[5篇材料]诺如病毒告家长书篇一警惕诺如病毒感染告家长书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在寒冷季节呈现高发态势。
其主要症状为呕吐,腹泻。
病毒虽然容易感染,但诺如病毒并不可怕,可防,可控,可治,现将诺如病毒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告知如下,希望全体学生与学生家长配合学校做好预防工作。
诺如病毒是一组杯状病毒属病毒,是引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的主要病原,90%以上的非细菌性炎暴发均由诺如病毒所致,同时也是散发性无菌性胃肠炎的重要病原之一。
目前在我国广东及江浙沪一带感染率很高。
胃肠食物和饮料很容易被诺如病毒污染,因为病毒很小,而且摄入不到100个病毒就能使人发病。
食物可以被污染的手、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物体表面直接污染,或者通过附近呕吐物细小飞沫污染。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潜伏期最短12小时,最长72小时。
病程自限,一般为2~3天,感染者发病突然,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
儿童患者呕吐普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24小时内腹泻4~8次,粪便为稀水便或水样便,无粘液脓血。
有些感染者仅表现出呕吐症状。
此外,也可见头痛、寒颤和肌肉痛等症状,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诺如病毒患者经常无预兆剧烈呕吐,呕吐物有感染性。
呕吐物附近任何表面都应该被迅速清理和用“84”消毒液消毒,然后冲洗干净。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以对症或支持治疗为主,一般不需使用抗菌素,预后良好。
脱水是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主要死因,对严重病例尤其是幼儿及体弱者应及时输液或口服补液,以纠正脱水、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
由于诺如病毒感染病是一种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容易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发生局部聚集病例,因而我们应共同做好预防工作。
1、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
2、不吃生冷食品和未煮熟煮透的食物,减少到校外的餐厅就餐,特别是无牌无证的街边小店。
3、减少参与大型活动机会,杜绝传染渠道。
4、一有情况,立刻就诊,并报告所在单位、社区。
成都市成华区红花学校2014年12月19日诺如病毒感染的预防措施篇二一、什么是诺如病毒?诺如病毒感染性腹泻是由诺如病毒引起的病毒性胃肠道疾病,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等特点,是引起非细菌性感染性腹泻暴发的主要病原。
预防春季校园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篇一:预防春季校园传染病致家长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您好!由冬入春,此时人体的免疫力相对低下,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易趁机而入、侵袭人体,特别容易引起流感、流脑、流腮等呼吸道传染病,同时随着气温转暖,手足口病等传染病也逐渐抬头。
学校人员密集,一旦发生传染病,极易传播流行;广大中小学生抵抗力弱,容易成为传染病攻击的对象。
因此,师生和家长多了解一些春季传染病知识,对于预防此类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着重要的意义。
下面我们来介绍几种常见的春季传染病及预防措施:一、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由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间接传播。
主要症状:有发热、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症状。
预防措施:接种流感疫苗是防范流感的最有效的武器。
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在流感季节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等等。
二、水痘水痘是一种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
患者多为1-14岁的孩子,在幼儿园和小学最容易发生和流行。
水痘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尘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传染。
主要症状:患者可出现头痛、全身不适、发热、食欲下降等前期症状,继而出现有特征性的红色斑疹,后变为丘疹、再发展为水疱、常伴有瘙痒。
预防措施:接种水痘疫苗是最有效、最经济的预防措施。
流行期间尽量不去人多的公共场所,经常开窗通风等也很重要。
三、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
主要经消化道或呼吸道飞沫传播,亦可经接触病人皮肤、粘膜疱疹液而感染。
主要症状:先出现发烧症状,手心、脚心出现斑丘疹和疱疹(疹子周围可发红),口腔粘膜出现疱疹和或溃疡,疼痛明显。
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预防措施:勤洗手、勤通风,流行期间避免去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
儿童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
秋季传染病高发期致家长一封信(精选9篇)秋季传染病高发期致家长一封信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写过信,肯定对各类书信都很熟悉吧,书信是一种用书面的形式向亲人、朋友、同志问候、谈话、联系事宜的应用文体。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秋季传染病高发期致家长一封信(精选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秋季传染病高发期致家长一封信1尊敬的各位家长:你们好!目前已经进入秋季,天气日渐寒冷,温差较大,是一些传染病的高发季节,最常见的是呼吸道传染病和肠道传染病。
所以,按照学校工作安排,开展秋季传染病的预防宣传培训,通过家校合作,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
一、常见传染病基本知识1.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
其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传播。
典型的临床症状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
一般秋冬季节是其高发期。
2.水痘:病人从出现皮疹前2日至出疹后6日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全身倦怠等前驱症状,在发病24小时内出现皮疹,皮疹分布呈向心性,即躯干、头部较多,四肢处较少。
大部分情况下,病人症状都是轻微的,可不治而愈。
3.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在腮腺明显肿胀前6-7日至肿胀后9日期间具有传染性。
患病初期可有发热、头痛、无力、食欲不振等前驱症状,发病1-2日后出现颧骨弓或耳部疼痛,然后出现唾液腺肿大,通常可见一侧或双侧腮腺肿大。
4.风疹:病人出疹前1周到出疹后2周的上呼吸道分泌物都有传染性。
临床表现主要有发热、出疹、淋巴结肿大和结膜炎,病程短。
5.流行性脑膜炎: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
临床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皮肤粘膜瘀点、瘀斑及颈项强直等脑膜刺激征。
本病主要经由咳嗽、喷嚏、说话等由飞沫直接从空气中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冬春季发病较多。
不同的传染病有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基本的预防措施是相通的,我们只要注意预防,就能有效地减少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安全致家长的一封信防疫安全致家长的一封信篇一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大家好!近期,我国本土新冠疫情发生频次明显增多,疫情呈现多点多元多发,人物同传,涉及面广,隐秘性强的特点。
为了保护我园师生和家长的身体健康安全,保障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希望全体家长们积极配合做好以下防控措施:提高疫情防控意识密切关注校园发布的疫情动态和校园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落实落细疫情防控措施,全力配合校园做好疫情的联防联控工作。
非必要不离肇,谨慎出行倡导广大家长非必要不离肇,坚决不出境、不前往国内有中高风险地区和有本土病例的城市。
密切关注中高风险地区信息动态和确诊病例行动轨迹,不要接触疫情风险地区人员。
及时做好核酸检测家长确需离肇的,出行需戴好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返肇后应立即做一次核酸检测,涉及有中高风险区或有病例城市旅居史的需及时向社区和学校报备,并按市疫情防控有关规定执行。
严格做好健康监测做好家庭成员的日常健康监测,密切关注自身及孩子、家人健康状况,如出现发热、咳嗽、乏力、咽痛、腹泻、味(嗅)觉减退等症状,不要自行服药,佩戴口罩前往发热门诊就诊,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主动将信息向学校和居住社区报备,严禁师生带病上课或上学。
科学做好自我防护督促孩子严格执行学校至家“两点一线”活动,做好个人防护措施,途中全程佩戴口罩。
倡导家长朋友们尽量不外出聚餐、不聚集、不扎堆。
在公共场所佩戴好口罩,有无佩戴好口罩是判定密接或次密接直接关联依据。
谨慎网络购物目前我国疫情形势严峻,快递从业人员已有多例确诊新冠的情况,网购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请各位家长在周末为孩子准备好在校期间的生活用品,减少网购的次数,非必要不网购,不从中、高风险地区网购物品,在取、拆快递包裹时做好外包装消毒和个人防护。
主动接种新冠疫苗疫苗接种作为传染病防控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希望广大家长朋友们本着“应接尽接、应早尽早”的原则,特别是60岁以上的爷爷奶奶,在没有接种禁忌的情况下,尽快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完成两针接种满半年,尽快接种加强针。
幼儿园关于诺如病毒致家长一封信
尊敬的家长们:
您好!
首先,我们衷心感谢您一直以来对我们幼儿园的信任和支持。
在此,我们希望就近期备受关注的诺如病毒问题与您进行沟通和分享,以确保孩子们的健康和安全。
诺如病毒(Norovirus)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病毒,主要通过食物、水源、空气以及与感染者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
诺如病毒感染的症状包括腹泻、呕吐、恶心、腹痛、发热等,病程通常为2-3天。
虽然诺如病毒感染对大多数成年人来说并不严重,但对于幼儿和老年人来说,可能会导致严重的脱水和电解质失衡,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确保我们幼儿园的孩子们免受诺如病毒的侵害,我们已经采取了以下措施:
1. 加强幼儿园的卫生管理:我们每天都会对教室、游乐设施、卫生间等公共区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以减少病毒在环境中的存活。
2. 提高食品安全标准:我们会严格监控食品的采购、储存和加工过程,确保食
物新鲜、卫生,避免食物中毒的风险。
3. 健康教育:我们会定期向孩子们传授正确的洗手方法、咳嗽和打喷嚏的礼仪等卫生习惯,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 家长合作:我们鼓励家长们在家中也加强对孩子的卫生教育,特别是在孩子生病期间,要确保他们远离幼儿园,以免传染给其他孩子。
5. 及时就医:如果您的孩子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请及时带孩子就医,并告知医生孩子近期是否有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者或疫情高发区。
最后,我们再次提醒各位家长,诺如病毒防控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让我们携手保护孩子们的健康,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全、快乐的成长环境。
祝您和您的家人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顺祝家庭幸福!
[幼儿园名称]
[日期]。
正确认识诺如病毒致家长的一封信尊敬的家长:您好!近日,青岛某中学发生了诺如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发病事件,经教育、卫生健康等部门快速有效处置,发病得到及时控制。
这次事件为预防诺如病毒侵袭感染敲响了警钟。
目前已进入诺如病毒病毒高发季节,在此提醒您及您的孩子注意个人防控。
一、诺如病毒到底是啥?诺如病毒是一种引起非细菌性急性胃肠炎的病毒,其引起的急性胃肠炎具有发病急、传播速度快、涉及范围广等特点。
诺如病毒全年均流行,但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暴发流行的高发季节。
暴发多发生在学校、幼儿园、医院、养老院、工厂、大型游轮等人群聚集场所。
二、诺如感染后特点诺如病毒感染发病后一般症状较轻,最常见症状是腹泻和呕吐,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能逐渐恢复痊愈,无需特殊治疗,只需对症支持治疗,靠病人自身抵抗力就可痊愈,病程一般为2~3 天,恢复后无后遗症。
三、传染性极强,易引起聚集性疫情这是一种感染性极强的病毒,只需要10 - 100个病毒粒子就可以致病。
要知道,一次呕吐就可以排出数以亿计的病毒粒子。
病毒通过气溶胶在空气中弥散,造成聚集性的疫情发生。
特别注意:近期出现呕吐、腹涨腹痛的学生,建议都休息 3 天,一方面感染诺如病毒的患者自身抵抗力下降,容易再次感染其他病毒;另一方面,如果因各种原因没有及时隔离病例,极容易引起班级甚至全校疫情大爆发,影响别人健康,也搅乱正常的教学秩序。
四、如何预防呢?(1)注意洗手卫生,用洗手液(肥皂)认真洗手,尤其在入厕后以及每次进食、准备和加工食物前。
(2)水果和蔬菜食用前应认真清洗,牡蛎和其他贝类海产品应深度加工后食用。
不要进食未熟食物,不吃变质、不洁、生冷、生腌食物,不喝生水。
(3)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者呕吐物或粪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洗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并在清洗后认真洗手。
勤洗手,不喝冷水,预防诺如,你我共参与!。
2023预防甲流及诺如病毒温馨提示告家长书(详细版)目录一、甲流 (2)01.认识甲流 (2)02.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与普通感冒之间的区别? (2)03.甲型流感病毒如何传播? (2)04.如何判断自己是感冒还是甲流 (3)二、诺如病毒 (6)01.什么是诺如病毒 (6)02.诺如病毒如何传播 (6)03.诺如病毒的特点 (7)04.感染后的症状及治疗 (7)05.如何预防诺如病毒 (8)06.如何处理呕吐物、粪便? (9)4.房间要多开窗通风、尽量不去人多密集的场所。
.. 10三、结束语 (10)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天气回暖,万物复苏,这个时期是各种病毒的高发期。
疾控部门提醒:甲流和诺如病毒引起的各类感染症状,已进入发病高峰期。
那么,到底什么是甲流?什么是诺如病毒?它是怎么传播的?有哪些症状呢?以下是“甲流”、“诺如病毒”预防知识宣传手册,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一、甲流01.认识甲流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Avirus)是常见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而人禽流行性感冒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毒基因变异后能够感染人类。
甲型流感病毒中发现能直接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亚型以H1N1、H5N1、H7N9尤为值得关注。
甲型流感对人类致病性高,曾多次引起世界性大流行。
02.甲型流感病毒感染与普通感冒之间的区别?流感与普通感冒相比,传染性强,症状也更严重,感染流感病毒后通常鼻塞、流涕、打喷嚏等上呼吸道症状较轻,而高热、头痛、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较重,且发病后可出现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03.甲型流感病毒如何传播?1、呼吸道传播:病毒可以通过飞沫、唾液、分泌物等方式传播给健康人群。
2、间接接触传播:病毒还可通过被污染过的衣物、餐具、洗漱用品等物品经消化道或结膜途径引起感染。
注:甲型H1N1流感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无症状感染者也具有传染性。
目前尚无动物传染人类的证据。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
振中学校认识诺如病毒,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致学生及家长一封信
亲爱的学生及家长朋友
诺如病毒是急性肠胃炎最常见的病原体,每隔数年就会出现新变异株,病后无持久免疫力,极易出现反复感染或人一生中多次感染。
诺如病毒全年均有流行,感染对象主要是成人和学龄儿重,主要分布在学校、家庭、医院,军队,幼儿园,旅游区等,多在集体机构以暴发形式出现。
诺如病毒的传播途径:粪、口途径是主要传播方式,也可以通过污染的水源、食物物品、空气等传播。
由于病人的呕吐物和粪使可形成气溶胶,与病人接触可传染,常见传播途径如下:
(1)食用或饮用被诺如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
(2)触摸被诺如病毒污染的物体或表面,然后将手指放入口中
(3)接触过诺如病毒感染患者,如照顾患者、与患者分享食物或共用餐具
感染诺如病毒有何症状:感染后潜伏期多在24~48h,少数在18~72h,发病突然
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腹痛和腹泻。
儿童患者呕吐昔遍,成人患者腹泻为多,为稀水便或水样便。
诺如病毒性胃肠炎如何治愈:该病为自限性疾病,通常患者病程在48~72h,有的则更短。
目前尚无特效的抗病毒药物,不需要使用扰菌素,预后良好。
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或支持疗法
如何预防:牢记“病从口入",饭前便后要洗手,生食水果蔬菜要洗净,加强以预防
肠道传染病为重点的宜传教育,堤倡喝开水,不吃生食及半生食。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用洗手液或手洗消毒液洗手,持续作用至少30秒后冲洗干净,
家长如何进行消毒处理:患儿的吐泻物和污染过的物品,空气,饮用水,厕所等要进行随时消毒,及时用含氯漂白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清洗消毒被患儿呕对物成共便污染的表面,立即脱掉和清洗被污染的衣物或床单等,清洁时应戴上橡胶或一次性手套以及□罩并在清洁后认真洗手。
隔离措施:若中小学生,托幼儿童上学期间出现呕吐,发热,等症状,应立即回家
隔离休息,必要时及时就医,诺如病毒感染患儿需隔离至症状消失后3天方可复课
日常预防措施及注意事项:
1、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坚持勤洗手、勤剪指甲;进食或处理食物前,如厕后须用肥皂(或洗手液)及清水彻底洗净双手。
2、加强室内通风,保持空气流通,生活垃圾应集中存放并加盖,定期清理生活垃圾,保持卫生。
3、不要进食未熟食物(如刺身、沙拉等),不吃变质、不洁、生冷、生腌食物。
4、学生出现呕吐、腹泻等症状,应及时就医,不得带病上课。
5、如确诊诺如病毒感染,需隔离观察治疗,观察治疗期间不得外出,直至症状消失72小时或凭医院出具相关证明后方可上课。
家长们让我们携手并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