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如何扩句
- 格式:docx
- 大小:909.34 KB
- 文档页数:22
扩句的方法和技巧口诀
扩句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项技能,它能够让我们的文章更加
丰富多彩,表达更加清晰明了。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扩句呢?下面
就让我来为大家介绍一些扩句的方法和技巧口诀。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形容词和副词来扩充句子。
比如,原
句“他跑步”可以扩充为“他迅速地跑步”。
通过增加形容词“迅
速地”,让句子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其次,我们可以通过加入连词和连接副词来扩展句子。
比如,
原句“我喜欢唱歌”可以扩展为“我喜欢唱歌,因为它能让我放松
心情”。
通过加入连接词“因为”,让句子变得更加连贯。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举例子和列举原因来扩句。
比如,原句“她喜欢运动”可以扩展为“她喜欢运动,比如打篮球、游泳、跑
步等”。
通过举例子,让句子变得更加具体。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使用比喻和象征来扩句。
比如,原句
“月亮很亮”可以扩展为“月亮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整个夜晚”。
通过使用比喻,让句子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最后,我们还可以通过转述和引用他人观点来扩充句子。
比如,原句“他很聪明”可以扩展为“据他的老师说,他是班上最聪明的
学生”。
通过引用他人观点,让句子变得更加可信。
总之,扩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技能,通过增加形容词和副词、加入连词和连接副词、举例子和列举原因、使用比喻和象征、
转述和引用他人观点等方法,我们可以让句子更加丰富多彩,表达
更加清晰明了。
希望大家能够通过这些方法和技巧口诀,提高自己
的扩句能力,写出更加优秀的文章。
扩句的方法和技巧口诀引言扩句是写作中常用的技巧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丰富语言表达,增加句子的多样性和丰富度。
本文将介绍一些扩句的方法和技巧,帮助读者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这一技巧,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
方法一:添加修饰语修饰语可以有效地扩充句子,使其更加详细和具体。
以下是添加修饰语的几种常用方法:1.形容词修饰:在名词前添加形容词修饰,使句子更具描述性。
例如:这是一座高大的山峰,突破云霄。
2.副词修饰:在动词前或句子中适当位置添加副词修饰,使动作更清晰明了。
例如:他迅速地跑过街道,赶上了最后一班公交车。
3.介词短语修饰:结合介词和宾语,构成介词短语修饰,增强句子的具体描述。
例如:他提着书包走过桥下的小河,迈向学校。
方法二:使用并列连词并列连词是衔接句子的重要工具,通过使用并列连词扩句可以使句子的逻辑关系更加清晰,同时增加句子的长度和信息量。
以下几种常见的并列连词可以用于扩句:1.并列连词“和”:表示并列关系,将两个相似的事物或观点连接在一起。
例如:他喜欢读书和写作。
2.并列连词“或”:表示两个或多个选择中的一个。
例如:你可以选择去图书馆或者去电影院。
3.并列连词“但是”:表示转折关系,前后两个句子意义相反或对比。
例如:她努力学习,但是成绩没有提高。
方法三:引入转折词语在句子中引入适当的转折词语,可以增加句子的层次感和变化,使文章更加丰富多样。
1.转折词“然而”:表示前后两个句子之间的转折关系。
例如:她一开始并不擅长绘画,然而通过努力,她成为了一位出色的画家。
2.转折词“与此同时”:表示同时发生的两个事物或动作。
例如:他一边吃饭,与此同时还在看电视。
3.转折词“可是”:表示转折关系,与“但是”类似。
例如:他长得很高,可是力量却不足。
方法四:使用插入语插入语可以在句子中插入一些额外的信息,使句子更具表现力和感情色彩。
1.感叹插入语:用于表示强烈情感或突出某一事物,在句子中增加感叹的语气。
例如:天哪!这个城市真美丽!2.解释插入语:用于进一步解释或补充句子中的内容,增加句子的细节和说明。
扩句口诀:
①名词前面加修饰词(..的)②动词前面加修饰词(…地)③时间、地点、数量来补充④检查主角变没变化
练习:
1.小明读书。
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2.红旗升起来了。
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徐徐地升起来了。
3.天空布满乌云。
浅灰色的天空里布满了层层乌云。
4.我们要遵守纪律。
老师告诉我们要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
5.比赛在进行。
一场激烈的篮球比赛在首都体育馆紧张地进行着。
6.雨下起来。
瓢泼大雨像倾泻的洪水一般下了起来
7.列车通过大桥。
来自南京的列车正在缓缓地通过长长的大桥。
8.他笑。
他看着妹妹跑来跑去的身影忍不住笑了。
缩句口诀:
“的”“地”前面全不要,“得”字后面也要删
时间、地点、数量词,统统不要全删掉,
重点找出主谓宾
练习:
1.虹虹和姐姐在琳琅满目的书店里购买了一整套《上下五千年》和几本童话故事书。
虹虹和姐姐买了书。
2.四(2)班的语文老师给大家讲了一个关于小红帽打败大灰狼的故事。
老师讲故事。
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长期、向着共同目标的奋斗中建立了伟大的友谊。
马克思和恩格斯建立友谊。
4.我们像百灵鸟一样在祖国大花园里放声歌唱。
我们放声歌唱。
5.暴风雨像一片巨人的瀑布铺天盖地地卷了过来。
暴风雨卷过来。
6.绿油油的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草地上盛开着花。
扩句的方法和技巧口诀扩句,指的是在原有句子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成分或者改变句子结构,使句子更加详细、丰富、生动。
扩句的方法和技巧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让文章更加丰富多彩,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作者的意图。
下面将介绍扩句的方法和技巧口诀,希望对大家的写作能够有所帮助。
一、使用形容词和副词。
在扩句时,可以通过加入形容词和副词来丰富句子的表达。
形容词可以让句子更加生动,副词可以让句子更加具体。
比如,原句“他跑得很快”,可以扩充为“他飞快地跑过来”,这样就使得句子更加生动。
二、使用定语和状语。
定语和状语可以在句子中起到修饰的作用,使句子更加详细。
比如,“她穿着一件红色的连衣裙”中,“红色的”就是定语,“一件”是量词,“连衣裙”是名词。
这样的句子就比“她穿着一件连衣裙”更加详细和生动。
三、使用并列句和复合句。
在扩句时,可以通过使用并列句和复合句来使句子更加丰富多彩。
比如,“他喜欢唱歌,也喜欢跳舞”是一个并列句,“当我看到她时,我很高兴”是一个复合句。
这样的句子结构可以让句子更加丰富,表达更加清晰。
四、使用举例和比喻。
在扩句时,可以通过举例和比喻来使句子更加生动。
比如,“她像一只蝴蝶般飘然而至”中,“像一只蝴蝶般”就是一个比喻,使得句子更加生动。
又如,“她喜欢吃水果,比如苹果、梨子、香蕉等”中,“比如苹果、梨子、香蕉等”就是举例,使得句子更加具体。
五、使用修辞手法。
在扩句时,可以通过使用修辞手法来使句子更加生动。
比如,“满山遍野的鲜花”中,“满山遍野”就是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得句子更加生动。
又如,“她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中,“如阳光般”就是比喻的修辞手法,使得句子更加生动。
六、使用排比和对偶。
在扩句时,可以通过使用排比和对偶来使句子更加生动。
比如,“她聪明、美丽、善良”是一个排比,“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花朵”是一个对偶。
这样的句子结构可以使得句子更加丰富多彩。
七、使用插入语和感叹句。
在扩句时,可以通过使用插入语和感叹句来使句子更加生动。
怎样扩句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1)“谁”的前面;(2)“是”和“动作”的前面:(3)“什么”的前面;(4)“怎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后面。
例句: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
(“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是”之前)(“什么”之前)海娃非常高兴。
(“怎么样”之前)海娃高兴极了。
(“怎么样”之后)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
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在“英雄”的前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
如把“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的部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
又如:“禾苗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但算不上好。
因为“禾苗”前可以扩充而未扩充。
如扩成“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就比较好。
但仍不算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在什么地方”,还可以加上什么样的,怎样的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第一,第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第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缩句1缩句,就是减少修饰、限制的词语,把一个较长、较复杂的句子或者单句压缩成与原句意思基本相同的较短、较简单的句子。
这是一个大家认识都比较一致的关于缩句的概念。
但是,在如何准确的把握这个概念,以及在具体的操作中,却往往各执一词,答案不一,有的甚至大相径庭。
以至于会出现文章开头描述的镜头。
因此,我们为了能准确的把握这一个概念,应该先达成三个共识。
1.1 我们把一个长句缩成较短的较简单的句子,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分析和理解长句。
以便能更好的掌握汉语。
1.2 在缩句的过程中,我们要去掉的是句子的修饰或限制的成分,保留其主干。
1.3 压缩后的句子,在其意思的保留上必须和原来的长句基本相同。
小学语文扩句要点及技巧
1.添加名词和形容词:
-通过添加名词和形容词来修饰主语和宾语,使句子更具描述能力。
例如:那只可爱的小猫在树上钻来钻去。
2.添加时间状语、地点状语和方式状语:
-通过添加时间、地点和方式状语来丰富句子的信息。
例如:昨天,
我们在公园里开心地玩耍。
3.添加“的”字结构:
-使用“的”字结构来描述人或物的特征、性质、关系等。
例如:小
明是一个聪明的学生。
4.使用句型变换:
-利用不同的句型变换来扩展句子。
例如:从“他跑步”变为“他在
操场上跑步”。
5.注意语序和连接词的使用:
-调整语序和使用适当的连接词,使句子结构合理,逻辑通顺。
例如:因为天气太热,所以我们决定去游泳池游泳。
6.合理运用修辞手法:
-使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来丰富句子的表达效果。
例如:
她的笑声像春天的鸟儿一样清脆动听。
7.注重练习和积累:
-通过大量的练习和积累,培养对语言的敏感性和扩句的能力。
总之,小学语文扩句需要注意添加适当的成分,调整语序,运用修辞手法,以及练习和积累,以提高句子的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人教版四年级上册92页日积月累扩展句
子
日积月累,必有成效。
坚持不懈,积淀出真知;勤奋不怠,积累出能力。
多做一件事,告别无所事事;不断努力奋斗,才能攀得高峰。
天下事必有努力,多操少怠是一招;刻苦努力加油走,再大烦恼也会减。
以竹箭射雕需有始,要能攻坚必有持;小小苦练积淀能力,大大成就靠日积月累。
学好一门技,累积的就是实力;有心有力才会有成就,积跬步抵千里。
克服困难先有勇气,智慧解决必须有心;常思一分耕耘一分收,一份努力可以彰显实力。
日积月累不仅可以增加自己的智慧,也可以获得回报。
与其舒适而无所成,不如努力试试门;把思想变成行动,才会终成完美的人生。
波澜增加,对努力不止;小小日积月累,才能增加能力。
参天大树皆有心,小叶不断日积累;见才能就要用心,把好的东西积累起来。
不忘初心,日积月累,勤学努力,必有收获。
四年级上册语文------常见扩句1、战无不胜:军队在这位常胜将军的领导下,战无不胜,打得敌人落荒而逃。
2、千奇百怪:进入石洞,大家发现了千奇百怪的石笋.这有很多巨石,形状各异,千奇百怪,好像云南的石林.3、不假思索:你不要不假思索地做决定,要慎重考虑一下.他不假思索地答应了朋友的请求,借给朋友一笔钱.4、瑰丽:这幅古画虽历经百年,仍然瑰丽,仍然夺目.历史的长河,仿佛一个巨幅瑰丽的图画.5、璀璨无比:整个大厅上空的灯全部打开,一时间,我们感觉四周璀璨无比.晴朗的夜晚,遥望夜空,满天的星星璀璨无比.6、瑰丽无比:沙漠上空有时会出现瑰丽无比的海市蜃楼,很壮观.摄影师用相机记录下了这个瑰丽无比的。
7、风餐露宿: 数千建设者们风餐露宿,日夜奋战,终于完成了这项世纪伟大工程。
8、川流不息: 这条路的交通位置非常重要,第天的车辆川流不息。
9、垂头丧气:考试成绩出来了,小名垂头丧气的走回家。
看着他垂头丧气的样子,我突然觉得他其实也需要多鼓励。
10、五彩缤纷:六一儿童节到了,广场上被装饰一新,到处彩旗飘飘,五彩缤纷。
前面有很多五彩缤纷的旗帜,不知在举行什么活动。
11、匀称:她体形匀称,适合去学习跳舞。
这间房子与周围的环境很匀称。
这位少女的身体很匀称,怎么看都很漂亮12、奋力:面对敌人,士兵们奋力抵抗。
这次考试虽然没有把握考第一,但我也要奋力一拼。
13、渐渐: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了。
快到晚上了,天气渐渐变凉了。
14、憧憬:我一直憧憬着我的美好未来。
这是我一直憧憬的美好未来15、灰心丧气:生活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灰心丧气。
这次没考好,用不着灰心丧气,应总结教训,力争赶上去。
16、举世闻名:圆明园在北京西郊,是一座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
长城是举世闻名的古建筑。
17、远近闻名:孔子是远近闻名的老师。
北京的古建筑远近闻名。
小学四年级作文三步扩句发万能公式全文共6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篇1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今天我要教大家一个超级厉害的"三步扩句发万能公式"。
有了这个公式,你们就可以把一个简单的句子变得生动有趣,而且很容易记住。
首先来看一个很普通的句子:"小明在公园里玩耍。
"虽然这个句子没什么问题,但是太单调了,缺乏细节和描述。
如果我们用"三步扩句发万能公式"来改写,就会变得生动多了。
第一步是"加词语"。
我们可以在句子里加一些形容词、副词等,来描述事物的样子、状态等。
加完词后,句子变成了:"快乐的小明在宽阔的公园里欢快地玩耍。
"是不是感觉立刻生动多了?第二步是"加细节"。
我们要在句子里继续加一些细节,描述清楚发生了什么事情。
比如加上:"快乐的小明在宽阔的公园里欢快地玩耍,他骑着自行车在小路上飞驰,还在操场上追逐飞鸟。
"有了这些细节,读者就能清楚地想象出小明在公园里做了哪些好玩的事情。
第三步是"加修辞"。
在句子里加一些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等,让句子更有画面感。
最后的句子就变成了:"快乐的小明在宽阔的公园里欢快地玩耍,他像一阵清风骑着自行车在小路上飞驰,还像个小精灵在操场上追逐飞鸟。
"加上"像一阵清风"和"像个小精灵"这样的比喻,句子就显得十分生动形象了。
通过这三个步骤,一个简单枯燥的句子就被描绘得生动有趣多了。
但是要注意,不能一股脑地乱加词语和细节,要按照题材和内容来恰当添加,不然会显得很奇怪。
小朋友们,有没有get到这个"三步扩句发万能公式"的精髓呢?下面我就用这个公式来练习一下,看看能不能把一个普通的句子变得很棒。
比如这个句子:"老师在讲台上讲课"。
小学语文扩句方法及示例扩句与缩句刚好相反,它是在主干的基础上添枝加叶,也就是说,依据表达的必须要添加上定语、状语、补语等连带成份,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形象。
今天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小学语文扩句方法及示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1、局部扩句法即把句子分成两部分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先扩前面部分,再扩后面部分。
如"小明读书',前面部分是"小明',先补充小明是谁,与我的关系,这样前面部分可扩充为"我的同学小明';后面部分可补充"在什么地方'"怎样读书',这样后半部分可补充为"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全句扩为"我的同学小明在教室里认真地读书'。
2.、整体扩句法就是把句子的两部分一下子扩充。
如"红旗升起来了',按 "什么样的'红旗"在什么地方'"怎么样地'升起来,可扩成"鲜艳的五星红旗在教学大楼的房顶上缓缓地升起来'。
扩句时要依据表达必须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份,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
在完成扩句作业或试题时,如果对扩充部分有具体规定的应按规定扩句,如没作规定的,可进行整体扩句。
扩句后别忘了加标点。
3、示例分析1、原句:太阳光照耀着树林。
扩句:( 晌午的) 太阳光(火辣辣地)照耀着 (整个)树林。
分析(1)原句的主要成分: "谁'太阳光 ;"怎么样'照耀着树林。
(2)添加的词语及作用:"晌午'表示时间的词语,起限制作用。
"火辣辣'形容词,起修饰作用。
"整个'起限制作用。
2、原句:青烟弥漫。
扩句 (飘飘荡荡的)青烟弥漫(在大地上)分析 (1)原句的主要成分: "谁'青烟;"怎么样'弥漫。
四年级扩句技巧及练习扩句,就是通过添加词语把简单的句子,扩充为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
我们知道,一般句子包括主要成分,即:谁(什么)、做什么(怎么样或是什么)、时间、地点(在哪里)、结果,如果我们要把简单的句子变得具体、生动、形象,可以增加许多修饰的办法,这其中的技巧:一、画句子主要成分,再扩句。
找到了句子的主要成分,就可以明确在哪加表示修饰、限制的成分,进而再思考扩充什么样的词语。
例如:阳光照进窗子。
(什么样的阳光?怎样的窗子?)灿烂的阳光照进明亮的窗子。
二、先提问,再扩句。
扩句时要根据表达需要合理增添有效的成分,不要生硬地堆砌意思相同的词语,不要前后重复,也不要改变原意。
在完成扩句作业时,往往有一部分孩子不假思索地添加一些词语,却改变了句子的原意。
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认真阅读短文,所以根本没有找到句子扩建的最佳突破口——关键词语。
扩句,就是在句子主要成分的前面添上附加成分,如同在主要的果实前面放上苹果、梨等水果。
如果主干比喻为“一个衣架”,它就会有“主干和分支(附加成分)”构成了“扩大的树形图”。
所以,我们时刻要想着扩句的方法和原则。
原则:不能改变原意。
三、用形容词扩充句子。
扩充前面的一个词语。
例如:红旗(火红的)飘扬在天空中。
再如:一个(红通通的)苹果。
给下面的名词各扩写一个句子:学生——一个(背着书包欢快地走进校门)的学生。
四、加表示时间的词语。
请把下面的句子扩写:早晨,金色的太阳笑眯眯地从东方升起。
可以增加时间副词早晨表示时间的限制;从东方包含位置的限制;笑眯眯表示对人物的描写,描写人物应该考虑从面容、神态、衣着等方面进行;金色的表明太阳的颜色。
综合以上考虑可以增加表示时间、位置、神态、颜色等方面的词语扩写句子。
如早晨,太阳慢慢地从东方升起;早晨,金色的太阳从东方懒洋洋地升起;早晨,太阳笑盈盈地从东方升起;早晨,一轮金色的太阳笑眯眯地从东方升起。
早晨,温暖的阳光柔和地照在大地上;早晨,一轮红日慢慢地从东方升起;早晨,金色的阳光柔和地照耀着大地;早晨,温暖的阳光温柔地洒在大地妈妈的怀抱里;早晨,美丽的朝阳缓缓地升起;早晨,耀眼的阳光从东方升起;早晨,温暖的阳光从东方升起;早晨,明亮的太阳微笑着从东方升起;早晨,火红的太阳兴奋地跳出东方;早晨,鲜红的太阳缓缓地从东方升起;早晨,灿烂的太阳从东方静静地升起;早晨,明亮的太阳从东方悄悄地升起。
四年级语文上扩句训练题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扩句是一个相对较难的语文训练题。
扩句的要求是在保持原句意思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句子的信息量,丰富句子的表达方式。
本文将介绍四年级语文上常见的扩句训练题,以及一些解题技巧。
一、扩句的基本知识扩句是指在原句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修饰成分、补充说明等方式来扩充句子。
常见的扩句方式包括:增加定语、插入语、状语、补语等。
二、增加定语定语是对名词进行修饰的成分,可以用来扩展句子。
例如,原句:“小狗跑。
”可以扩句为:“小狗在草地上快乐地跑。
”其中,“在草地上”是增加的定语,“快乐地”是增加的状语。
三、插入语的运用插入语在句子中起到补充说明的作用,可以用来扩充句子。
例如,原句:“他生气了。
”可以扩句为:“他,因为考试没考好,生气了。
”其中,“因为考试没考好”是插入语。
四、增加状语状语是对动词、形容词、副词等进行修饰的成分,可以用来扩充句子。
例如,原句:“小鸟飞。
”可以扩句为:“小鸟在天空中自由地飞。
”其中,“在天空中自由地”是增加的状语。
五、补充说明补语补语是为了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意思,可以用来扩充句子。
例如,原句:“他很聪明。
”可以扩句为:“他是一个学习很聪明的学生。
”其中,“是一个学习很聪明的学生”是补充说明补语。
在进行扩句训练时,我们可以根据句子的需要来选择合适的扩句方式。
增加定语、插入语、状语、补语等都是常见的扩句方式,可以帮助我们丰富句子的表达。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增加一些描述性的词语、动词形式的变化等来扩充句子。
扩句训练题是语文练习中的重要环节,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句子的表达能力和语言的丰富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四年级的同学们更好地掌握扩句的技巧,提高语文水平。
扩句方法和技巧
1. 嘿,扩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加形容词呀!比如说“小猫跑”,加上形容词就变成了“可爱的小猫欢快地跑”。
就像给一幅画填上漂亮的颜色,一下子就丰富起来啦,是不是很有意思?
2. 你知道吗,加状语也能很好地扩句哟!像“他说话”可以变成“他绘声绘色地在讲台上说话”。
这就好比给光秃秃的树干添上了茂密的枝叶呀!
3. 还有呢,加一些表示程度、范围的词也超有用!比如“她很美”,扩成“她在我们心中简直是美若天仙”。
这就像给蛋糕加上了最诱人的那层奶油,一下子更吸引人了呢!
4. 哇塞,别忘了还可以加比喻呀!“月亮挂在天上”,变成“月亮像一个大圆盘挂在深蓝的天上”。
这不是让句子变得生动极了吗,就像给平淡的生活注入了活力一样!
5. 再试试加拟人呢!“风儿吹”可以是“风儿欢快地吹着口哨”。
哎呀,这样句子立马就活起来了,不是吗?
6. 加些细节描写也很棒呀!“他在打球”可以扩为“他满头大汗地在操场上激烈地打球”。
就如同给故事增加了许多精彩细节呀!
7. 嘿,咱还能加些心理、语言描写呢!“她站着”,可以是“她紧张地站着,心里默默地想该怎么办,嘴里还念叨着不要紧张”。
这多好玩呀,让句子变得丰富多彩!
8. 最后啊,把这些方法综合起来用呀!“小孩笑”变成“可爱的小孩露出灿烂的笑容,开心地在花园里和小伙伴嬉戏,发出银铃般的笑声”。
哇,这不就超级精彩了嘛!我觉得只要掌握这些方法和技巧,扩句一点儿也不难,而且超有趣呢!咱都可以把简单的句子变得像奇幻故事一样精彩啦!。
扩句的方法和技巧口诀一、句子主干扩展法1. 添加并列关系:不仅...而且、既...又、虽然...但是、无论...都等等。
2. 增加细节描述:例如、包括、比如、特别是、尤其是等等。
3. 表示因果关系:因为、所以、由于、结果是等等。
4. 引入递进关系:除此之外、不仅如此、更重要的是等等。
5. 使用转折词语:然而、但是、可是、而且等等。
二、句子成分扩展法1. 主语扩展:主语+修饰语、主语+状语从句、主语+介词短语等。
2. 谓语扩展:谓语+宾语、谓语+状语、谓语+补语等。
3. 宾语扩展:宾语+定语、宾语+状语从句、宾语+介词短语等。
4. 状语扩展:状语+时间状语、状语+地点状语、状语+方式状语等。
5. 补语扩展:补语+定语、补语+状语、补语+介词短语等。
三、句子结构扩展法1. 并列句扩展:将一个句子拆分为多个并列的子句。
2. 复合句扩展:将简单句转化为复合句,使用连接词引导。
3. 从句扩展:在句子中加入一个或多个从句,以增加句子的信息量。
4. 省略句扩展:将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使句子更加完整和丰满。
四、句子修辞扩展法1. 比喻修辞:使用比喻手法,将事物与其他事物进行类比,增加描述的形象性和生动性。
2. 对偶修辞:使用对偶结构,通过对比和呼应,使句子更富有韵律感和修辞效果。
3. 排比修辞:使用排比结构,将一系列相同或相似的词语或短语并列起来,增加语言的力度和节奏感。
4. 倒装修辞:使用倒装结构,将句子的语序颠倒,增加句子的表现力和独特性。
五、句子衔接扩展法1. 使用过渡词语:首先、其次、最后、另外等等。
2. 使用连接词:因此、所以、然而、但是等等。
3. 使用指代词:它、这、那、之等等。
4. 使用衔接词:而、且、或、即等等。
六、句子修饰扩展法1. 加入形容词:美丽的、漂亮的、丰富的、庞大的等等。
2. 加入副词:非常、特别、十分、完全等等。
3. 加入介词短语:在...的情况下、在...之后、通过...的方式等等。
怎样扩句句子可以扩充的有五个地方:(1)“谁”的前面;(2)“是”和“动作”的前面:(3)“什么”的前面;(4)“怎么样”的前面;(5)“怎么样”的后面。
例句:英勇的战士狠狠地打击来犯的敌人。
(“谁”之前)(“动作”之前)(“什么”之前)刘胡兰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是”之前)(“什么”之前)海娃非常高兴。
(“怎么样”之前)海娃高兴极了。
(“怎么样”之后)一个地方可以加上不止一个枝叶。
如“刘胡兰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
”在“英雄”的前面就加上了“一位”和“了不起”。
扩句应注意什么呢?一是不能违背原意;二是不能改变结构,三是必须搭配恰当;四是力求内容丰富。
如把“小兰上学去”扩成“小兰冒着瓢泼大雨和泥泞的小路上学去”,扩充的部分就有搭配不当的毛病。
又如:“禾苗点头”扩成“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当然是对的,但算不上好。
因为“禾苗”前可以扩充而未扩充。
如扩成“田里的禾苗在微风中点头”就比较好。
但仍不算很好,因为扩充的两个枝叶都是“在什么地方”,还可以加上什么样的,怎样的一类词语,变成“田里绿油油的禾苗在微风中频频点头”。
扩句的正确步骤是什么呢?画一画,看看扩充哪些地方;第一,第二,想一想,可以加进哪些枝叶;第三,连一连,看看搭配是否恰当。
缩句1缩句,就是减少修饰、限制的词语,把一个较长、较复杂的句子或者单句压缩成与原句意思基本相同的较短、较简单的句子。
这是一个大家认识都比较一致的关于缩句的概念。
但是,在如何准确的把握这个概念,以及在具体的操作中,却往往各执一词,答案不一,有的甚至大相径庭。
以至于会出现文章开头描述的镜头。
因此,我们为了能准确的把握这一个概念,应该先达成三个共识。
1.1 我们把一个长句缩成较短的较简单的句子,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能更好的分析和理解长句。
以便能更好的掌握汉语。
1.2 在缩句的过程中,我们要去掉的是句子的修饰或限制的成分,保留其主干。
1.3 压缩后的句子,在其意思的保留上必须和原来的长句基本相同。
保持句子的清晰和完整性。
2.我们的误区我们在对缩句的理解上,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存有如下的几个认识上的误区。
2.1 缩句练习就是句法的分析。
我们教师在教学缩句时,往往不顾小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认识层次,把句法之类的知识一股脑儿的塞给学生。
虽然,句法分析和缩句练习有一定的联系,尤其是教师,要掌握一定的句法知识,但是指导学生却用不着直接的运用这方法,更用不着进行句法分析的具体教学。
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缩句时,只要运用小学生的基础知识,即: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成两个部分,前一个部分说的是“谁”、“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做什么”、“怎么样”、“是什么”。
这两个部分大多数的句子都不缺,它们是句子的基本成分。
例如“我们走了。
”、“小花是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
”等等。
有些句子在表示动词的后面,加了一些连带的成分,表示动词的对象。
如“爸爸完成了上级交给的任务。
”在这样的句子缩句中,只要先对一个复杂的单句进行结构分析,然后一层层的减去附加、修饰、限制的成分,最后就剩下了句子的骨干。
把它们连起来就成了较简单的句子。
2.2 缩句就是把所有的附加成分都减去。
浓缩的就是精华。
我们认为,一个句子的缩减程度,要以不改变原来的句子意思为准。
如“一望无垠的大海里漂着一只白色的小舟。
”我们只要缩减成“大海里漂着小舟。
”就可以了,而没有必要缩减成“海漂舟”。
又如“我的爸爸是一个大公无私、一心为民的好人。
”若缩减为“爸爸是人。
”则让人有一种哭笑不得的感觉。
3.我们对一些疑难病症怎么办如上所述,对一些较简单的句子,我们只要遵循不改变原来的句子意思即可,但对于一些特殊的句子,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对于固定词语的处理。
一些固定词语,如“汪洋大海”、“自行车”、“人民解放军”等,在缩句的时候,要整个儿保留。
因为它们一旦拆解,其原来的意思将会受到影响。
又如一些结合比较紧密的词语,“小同学”“小牛”“大海”之类,也可以视为固定词语。
因为它们一旦拆解,其意义也会受到很大的伤害。
当然,在一些句子中,若缩减去“小”“大”等词,意思并没有太大的改变,还是可以做特殊处理的。
对于同位词组的处理。
所谓同位词组,即由两个部分重叠在一起,指示的是同一个事物,作同一个成分。
在作这样句子的处理时,只要保留能表示人或物的主要词语即可。
如“身穿整洁服装的工人叔叔一起去参加工厂的奠基大会。
”在此句里,缩为“工人参加大会。
”就可以,若缩为“工人叔叔参加大会”也行。
因为缩后的句子并不是很长。
但对于较长的同位词组如“党的好干部孔繁森”则要缩为“孔繁森”,因为不缩显得不简单。
对于时态助词的处理。
一些表示小、时态的词,如“着”、“了”、“下去”等,要予以保留。
因为它们附在动词的后面,表示时态。
如“叔叔在今年夏天到了北京”若缩为“叔叔到北京”,其意思就和原来的有差别。
对于连动词组的处理。
连动词组是指两个动词直接连用在一起,它们之间没有修饰、限制的主次之分。
只是在动作上的先后而已。
如“走上去握手”,都表示干什么,应予以保留。
对于“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处理。
“把字句”和“被字句”都是两个比较特殊的句型。
“把字句”的作用是把动词支配的对象提到动词的前面,以加强动作的结果。
而“被字句”的作用是以“被……”孙平用自己的脚挡住了对方踢来的球 19、脚落在千年万年积累的几尺厚的松针上。
20、其实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
标准答案1、刺猬缩成一团。
2、桑娜补帆。
3、条石和城砖筑成了长城。
4、工程是奇迹。
5、小兔跑来跑去。
6、老人见到天安门。
7、脸上露出笑容。
8、学生做广播体操。
9、沙地上种着西瓜。
10、鸟做窝。
11、小螃蟹挥舞着钳子。
12、小鸟发出鸣叫。
13、雪花飘落。
14、民工撒下盐巴。
15、气球飘向天空 16、这是铁路干线。
17、微风吹拂着柳丝。
18、孙平挡住了球。
19、脚落在松针上。
20、万里长城是象征。
一、下列句子的缩句各有两种,请你选择正确的一句,在()中划“√”。
1. 英勇的红军粉碎了敌人几次的进攻。
(1)红军粉碎了几次进攻。
()(2)红军粉碎了进攻。
(√)2. 我的妹妹高兴地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
(1)妹妹穿上了衣服。
(√)(2)我穿上了衣服。
()3. 银色的飞机在天空中飞翔。
(1)飞机在天空中飞翔。
()(2)飞机飞翔。
(√)二、判断下列缩句是否正确,不正确的修改。
1. 我的弟弟是实验小学四年级的学生。
弟弟是实验小学学生。
(×)修改:弟弟是学生。
2. 小鸟在树上自由自在地叫着。
小鸟在树上叫着。
(×)修改:小鸟叫着。
3. 松鼠的一条毛茸茸的大尾巴总是向上翘着。
松鼠总是向上翘着。
(×)尾巴翘着。
三、下列10个句子,请你快速缩句.1. 雷锋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修改:雷锋是战士。
2. 我们在教室里聚精会神地看录相。
修改:我们看录相。
3. 爸爸的书架上放着各种各样的书。
修改:书架上放着书。
4. 一棵棵杨梅树贪婪地吮吸着春天的甘露。
修改:杨梅树吮吸着甘露。
5. 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
修改:黄继光注视着火力点。
6. 宽阔的天安门广场变成了鲜花的海洋。
修改:广场变成了海洋。
7. 它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
修改:它注视着水面。
8. 蓝色的天上飘着一片片白云。
修改:天上飘着云。
9. 北京的西山是著名的风景区。
修改:西山是风景区。
10. 党的好干部孔繁森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好榜样。
修改:孔繁森是榜样。
确认句子成份在句中的位置含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的句子才成独立单句。
指导学生先分清这两面部分之后,再找分句子主杆“主、谓、宾”,而后找出“定、状、补。
”“定、状、补”也就是缩句时按删除的部分。
“定、状、补”,它们在句中的位置是怎样的呢?它们处于的位置是:1、定语,它的位置有两处:一是在主语的前头,二是在宾语的前头,例:静静的小溪从村外缓慢地流向宽阔的潘阳湖。
“小溪”为主语,“潘阳湖“为宾语,那么“静静”,“宽阔”分别为这个句子的定语。
定语对中心起了修饰和领属的作用。
2、状语,它的位置也有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前头,如上例子,缓慢地流,“流”是谓语,“缓慢”那就是状语,另一处在句子之首,表示时间和处所。
例如,“从昨天开始”,“在学校里”。
3、补语,它的位置同样是两处,一处在谓语的后头,表示程度和结果。
例:我高兴得跳起来,“跳起来”为补语。
一处是在宾语的后头,表示补充说明,我打了他三下,“三下”为补语。
抓住句中的中心词,用设问的方法,找准句子主杆。
例如,中国第一丹霞江郎山耸立在美丽富饶的浙西大地,在这个句中很容易确立“耸立”这个词是谓语,就可以用设问的方法找出主语和宾语。
问:什么耸立:江郎山耸立。
耸立在哪里:江山郎耸立在浙西大地,很明显,“主、谓、宾”就是“江郎山耸立浙西大地”,这是句子的主杆。
其余的是枝叶,要删除去。
这个方法,通过多项训练,学生就很快地掌握起来。
借助结构助词,找准句子的主杆。
借助结构助词“的、地、得”为标志,寻找“主、谓、宾”就方便得多了。
“的”字,是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主语、宾语)之间。
例:小明的爸爸认真地审阅市政府的工作报告。
“爸爸”,“工作报告”前面有个“的”字,可以定为“爸爸”是主语,“工作报告”是宾语。
“地”字用在状语和中心词(谓语)之间。
上例中,“认真地审阅”,“审阅“前头有“地”字,可以定为“审阅”是谓语。
“得”字用在谓语和补语之间。
例:她笑得很开心,笑和开心之间在“得”字,那么“笑”字可定为谓语。
缩句,就是把写得比较具体、生动形象的句子的枝干去掉,留下主干,使其简单明了,我认为缩句的原则是:留下主、谓、宾的中心词,去掉定、状、补,兼及句子基本意思不变和完整性。
1、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例:解放军叔叔在炎热的夏天练习射击。
这个句子的处理,实际上是遇到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如何处理的问题。
复指短语是由两个词或短语重叠在一起指同一个人或事物作同一个成分的,彼此有注释或补充说明的关系。
复指短语作主语或宾语时,缩句时一般可保留表示某某人或某某事物主要词语;如果复指短语本身很短,也可以将整个儿复指短语保留在主干中。
本句可以缩成:解放军叔叔练习射击。
也可以缩成:解放军练习射击。
不能缩成:叔叔练习射击。
(因为主要词语是"解放军")2、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例:骏马奔驰在辽阔的草原上。
“在辽阔在草原上”是补语,故缩为:骏马奔驰。
又如:一轮金黄的圆月高高地挂在蓝蓝的天空中。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缩句时要不要保留补语的问题。
因为"在天空中"是补语,根据缩句精神,故因去掉。
应当是:圆月挂。
(这一类题,我们在实际操作中往往把前后联系非常紧密的补语留下来,比如“一串串快要成熟的葡萄像珍珠似的挂满了藤架。
”缩为“葡萄挂满了藤架。
”为了句子的完整性留下补语"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