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记录表
- 格式:xls
- 大小:23.50 KB
- 文档页数:1
环境保护专项检查记录表检查时间:[日期]
检查地点:[地点]
检查人员:[人员]
---
1. 检查背景
[简要介绍本次环境保护专项检查的目的和背景] 2. 检查内容
[列出本次检查的具体内容和范围]
3. 检查结果
3.1 环境污染排放
[详细描述对被检查单位的环境污染排放情况,包括废气、废水、废固体等方面的检查结果]
3.2 废物处理情况
[详细描述对被检查单位的废物处理情况的检查结果,包括危险废物和非危险废物的处理情况]
3.3 环保设施运行情况
[详细描述对被检查单位的环保设施运行情况的检查结果,包括污水处理设施、废气处理设施等的运行情况]
3.4 环境监测数据
[详细列出对被检查单位的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包括大气、水和土壤环境的监测数据]
4. 检查意见和建议
4.1 检查意见
[根据本次检查结果,给出针对被检查单位的环境保护方面的意见]
4.2 建议
[结合实际情况,给出对被检查单位改进环境保护工作的建议] ---
签字
检查人员:
[签名]
[日期]
负责人:
[签名]
[日期]
---
以上是本次环境保护专项检查记录表,请相关人员认真审核和
落实检查意见和建议。
如有问题,请及时反馈和整改。
感谢合作!
备注:此文档仅为检查记录,对外部门可保密,仅供内部参考。
环境监测记录表格--质量管理记录表格目录质量管理记录表格页码:第1页,共2页版次:2022版,第0目录质量管理记录表格页码:第2页,共2页版次:2022版,第027GJW-04-2022-ZL-027质量监督记录表(实验室)说明:“*”为总站委托的监测任务中必须使用的原始记录表格。
GJW-04-2022-ZL-001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培训计划表序号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培训对象授课人备注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第页共页GJW-04-2022-ZL-002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签到表会议/培训名称:主持/授课人:时间:地点:姓名部门/职务姓名部门/职务第页共页GJW-04-2022-ZL-003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培训记录表培训内容:组织者:授课人:年月日学时:培训对象:培训内容:附件(培训教材等):记录人:年月日效果评价(含考核方式、成绩):评价人:年月日第页共页GJW-04-2022-ZL-004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培训实施情况汇总表序号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培训时间培训地点参加培训人数授课人备注□计划内□计划外□计划内□计划外□计划内□计划外□计划内□计划外□计划内□计划外□计划内□计划外□计划内□计划外□计划内□计划外□计划内□计划外填表人: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第页共页GJW-04-2022-ZL-005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监测人员能力备案汇总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劳动合同有效期承担监测项目能力确认/持证情况上岗证发放机构上岗证有效期从事监测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所学专业备注:此表中填写的是完成监测任务相关人员。
填表人: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第页共页GJW-04-2022-ZL-006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仪器设备基本信息表仪器设备名称测量范围国别制造单位型号规格精度价值购置日期年月日仪器设备编号启用日期年月日放置地点保管人:部门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第页共页GJW-04-2022-ZL-007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使用人备注使用前使用后第页共页GJW-04-2022-ZL-008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外出仪器设备出入库登记表第页共页GJW-04-2022-ZL-009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仪器设备名称测量范围国别制造单位型号规格精度价值购置日期年月日仪器设备编号启用日期年月日放置地点日期维护内容及结果维护人第页共页GJW-04-2022-ZL-010监测机构名称:监测任务名称:仪器设备溯源结果确认表仪器设备名称检定/校准/测试/比对机构放置地点证书类型□检定证书□校准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测试报告□比对结果证书/报告日期:有效期:仪器名称与证书/报告的符合性□符合□不符合仪器型号/规格与证书/报告的符合性□符合□不符合溯源结果是否满足使用要求检定/校准参数(根据检定/校准证书填写):方法要求参数(根据监测方法要求填写):□满足□不满足(原因:)处理结果:□限制使用(范围:)□降级使用(由降为)□申请修理□申请报废在本次溯源周期内结果需要引用证书中的修正值或修正因子□直接引用本次校准值,具体为:□有修正值,具体为:□有修正因子,具体为:□无修正值或修正因子□不需要引用说明溯源证书(报告)原件与本表及时交档案部门归档,仪器附近保留复印件。
XXXHJ-03-YJ001 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项目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检出限:室温:℃仪器型号及出厂编号:标准溶液浓度:计算公式:详细见检验记录检验记录共页第页XXXHJ-03-YJ003 离子选择电极法原始记录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55分析项目:样品类型:样品来源:室温:仪器型号:电极型号:检验记录注:第页56XXXHJ-03-YJ004 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57样品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检出限:室温:仪器型号及出厂编号:检验记录共页第XXXXHJ-03-YJ005 pH值测定分析原始记录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项目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检出限:室温:仪器型号及出厂编号:检验记录注:共页第页59XXXXHJ-03-YJ006 环境空气与废气监测分析记录(分光光度法)受测单位: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分析日期:年月日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显色体积:参比溶液:比色皿厚度:室温:测定波长(nm): 仪器型号:标准溶液浓度: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60采样点名称:采样点编号:采样日期:年月日分析日期:年月日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61XXXXHJ-03-YJ007 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样品名称:采样日期年月日分析日期:年月日计算公式第页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62检验记录标准溶液名称:稀释水:(或接种稀释水)标准溶液浓度:63XXXXHJ-03-YJ008WJ-60B型皮托管平行法自动跟踪烟尘测试仪原始记录受测单位锅炉型号除尘设备烟囱高度(m)额定蒸发量(t/h)工况蒸发量(t/h)额定工作压力(MPa)工况工作压力(MPa)烟道截面面积(m2)烟气温度(℃)燃料种类燃烧方式皮托管系数测试断面位置采样咀直径(mm)含湿量(%)环境温度(℃)大气压(KPa)烟道全压(KPa)烟道静压(KPa)锅炉安装日期测量日期过剩空气系数林格曼黑度(级)SO2测试浓度(mg/m3)折算浓度(mg/m3) SO2排放量(kg/h)测量人员:分析人员:复核人:审核人:共页第页64XXXXHJ-03-YJ011自采样品流转单XXXXHJ-03-YJ016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监测现场记录表测试人员:复核:审核:年月日年月日年月日XXXXHJ-03-YJ017建筑施工场地噪声测量记录表第页共页测试人员:复核者:审核者:XXXXHJ-03-YJ019分光光度法原始记录分析项目:采样日期:年月日分析日期:年月日共页第页分析者:复核者:审核者:备注:合格为“+”不合格为“-”XXXXHJ-03-YJ019样品名称:分析方法及来源:检出限:室温:显色温度:显色时间:显色体积:参比溶液:比色皿厚度:测定波长(nm):仪器型号及出厂编号:标准溶液浓度:检验记录共页第页。
环境监测记录表格--质量管理记录表格质量管理记录表格修订次数:2016版本文主题为质量管理记录,包含了编号、记录名称和发布日期等信息。
以下是每个记录名称的简要说明:1.培训计划表2.签到表3.培训记录表4.培训实施情况汇总表5.监测人员能力备案汇总表6.仪器设备基本信息表7.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8.外出仪器设备出入库登记表9.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10.仪器设备溯源结果确认表11.仪器设备溯源情况汇总表12.仪器设备期间核查记录表13.使用仪器设备汇总表14.使用标准物质汇总表15.合同评审表16.合同偏离申请/审批表17.分包申请/审批表18.分包方评价记录表19.服务和供应商评价表20.合格服务和供应商汇总表21.关键试剂质量评价汇总表22.监测方法证实/偏离确认评审表23.监测方法偏离申请/审批表24.质量控制计划表25.内部质量控制数据统计表26.质量监督记录表(现场)27.质量监督记录表(实验室)28.不符合/潜在不符合及纠正/预防措施表29.申诉和投诉处理表30.内部审核计划表这些记录表格的发布日期为2016年1月1日。
它们的用途是记录质量管理方面的信息,以便监督和改进质量控制过程。
报告的符合性符合备注:填表人:负责人:年月日年月日第页共页监测人员能力备案汇总表序号姓名性别年龄劳动合同/上岗证从事监测有效期承担监测项目能力确认持证情况发放机构有效期工作年限职称学历所学专业备注:此表中填写的是完成监测任务相关人员。
填表人。
负责人。
年月日年月日第页共页仪器设备基本信息表仪器设备名称型号规格仪器设备编号测量范围精度国别制造单位出厂编号价值购置日期启用日期放置地点购置日期年月日启用日期年月日仪器设备附件及资料名称数量型号规格备注保管人年月日部门负责人:年月日第页共页仪器设备使用记录表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使用起始/结束时间使用项目/称量物样品编号使用日期温度(℃)/湿度(%)使用前使用后备注使用人第页共页外出仪器设备出入库登记表序号仪器设备名称仪器编号领用日期领用人出库状态保管人归还日期入库状态保管人第页共页仪器设备维护保养记录表仪器设备名称及编号测量范围精度国别制造单位出厂编号价值购置日期启用日期放置地点维护日期维护内容及结果维护人第页共页仪器设备溯源结果确认表仪器设备名称检定/校准/测试/比对机构仪器设备编号放置地点证书类型检定证书/校准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测试报告/比对结果证书/报告编号仪器名称与证书/报告的符合性证书/报告日期:有效期。
1洁净间1次/班温湿度计调整空调设置温度2洁净间1次/班温湿度计打开空调除湿功能3
10万级
1次/月
风速计调大进风量
一般净化车间环境监测记录表
测试依据:YY0033-2000《无菌医疗器具生产管理规范》
ZJ0643 №:
温度:℃18~25换气次数(次/h)
调整方法
结果判定
标准检测频次JGJ71-1990
序号
检测项目检测方法级别≥15
湿度: %RH 使用仪器45~65记录填写于附表《ZJ0634 温湿度记录表》记录填写于附表《ZJ0634 温湿度记录表》
年 月
测定值
1次/月
压差表1次/月
压差表
≥0.5um
≥5um
6GB/T16294-201010万级
1次/周生物显微镜
重新消毒
尘埃数:(个/m³)
检查滤器是否泄漏或洁净室气密性是
否良好.
4静压差:Pa ≤35000005
10万级
不同级别洁净室及洁净
室与非洁净室之间≥5
洁净室与室外大气≥10结 论10万级
≤20000
GB/T16292-2010≤10
沉降菌数:个/皿激光尘埃
粒子计数
器
1次/季检测员
注:一般净化车间环境监测记录表每个季度初记录一份。
日期审核员日期
应检查滤器是否堵塞,并更换或调整送
风口开关.。
学校班课桌椅抽检符合情况原始记录表学生(抽检10人)身高实际就坐的桌椅号标准对应的桌椅号是否符合(打√)课桌号课椅号课桌号课椅号12345678910附表3声级值修正值被测噪声与本底噪声差值≤3 4-5 6-9 10修正值 3 2 1 0附表4浙江省市(县/区)疾控中心学校教学环境监测工作记录表受监测学校:检查项目检查内容标准或要求检测结果(6个教室)合格教室数合格率教室人均面积小学≥1.36平方米中学≥1.39平方米桌椅课桌椅布置情况第一排课桌椅前沿和最后一排课桌椅后沿与黑板的距离第一排课桌前沿:≥2.2m最后一排课桌椅后沿:小学≤8m,中学≤9m 课桌椅符合情况课桌符合率≥80 %课椅符合率≥80 %黑板黑板尺寸高度和宽度高度:≥1m;宽度:小学≥3.6m,中学≥4m悬挂高度黑板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小学:0.8—0.9m;中学:1—1.10m黑板反射比测量点反射照度/测量点入射照度,取3个测量点平均值0.15-0.2采光采光系数室内照度/室外照度≥2.2% 窗地面积比窗面积/地面积≥1:5 后墙反射比反射照度/入射照度0.7-0.8照明课桌面平均照度≥300lx 课桌面照度均匀度最小照度/平均照度≥0.7 黑板面平均照度≥500lx 黑板面照度均匀度≥0.8噪声普通教室内噪声≤45db 空气质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0.15%学生饮用水春季秋季游离余氯≥0.05mg/L菌落总数≤100 CFU/ML总大肠菌群不得检出浑浊度≤1PH值 6.5-8.5色度≤15肉眼可见物无嗅味无监测人(签名):监测时间:监测单位(盖章):。
原始记录表(1 )地表水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 方法依据:GB12998-91 采样日期:年月日水期:枯丰平pH 计型号及编号: DO 仪型号及编号:电导仪型号及编号:采样:送样:接样:原始记录表(2 )大气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 采样日期: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天气状况: 气温:℃气压: kPa 相对湿度: % 风向:风速: m/s降水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 方法依据:GB13580.2-92采样器型号: 采样器编号:集雨器面积(cm2):降尘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点名称: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集尘缸编号:集尘缸口面积(cm2):土壤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采样日期:年月日采样工具:底质(底泥、沉积物)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目的:方法依据:采样日期:年月日采样工具:污染源废水采样原始记录表采样:厂方代表:接样:固定污染源排气中气态污染物采样原始记录表单位名称:采样目的:采样依据:GB/T16157-1996 采样日期: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环境温度:℃大气压:kPa采样:厂方代表:接样: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采样原始记录表单位名称:采样目的:方法依据:采样日期:仪器型号:仪器编号:采样嘴直径:mm环境温度:℃大气压:kPa采样:厂方代表:接样:烟气烟色(林格曼黑度)监测现场记录表单位名称:监测目的:监测依据:监测日期:监测地点: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监测:厂方代表:校核:第页共页pH值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6920-86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标准溶液I定位值:标准溶液II理论值:标准溶液II测定值:电导率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三版)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电极常数:校正公式:K25=K t/ [1+0.022(t-25)]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铂钴比色法)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11903-89 计算公式:A0=(V1/ V0) A1分析:校核:审核:色度分析原始记录表(稀释倍数法)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GB11903-89 计算公式:A0=K1⨯K2⨯K3⋯分析:校核:审核: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容器介质:方法依据:天平型号:天平编号: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分析:校核:审核: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标准气体浓度: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电极型号: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最低检出限:测定波长:比色皿厚度:参比溶液: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表样品名称:分析项目: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最低检出限:测定波长:狭缝: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原始记录表(22 )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色谱柱类型:检测器类型:最低检出限: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原始记录表(23 )样品名称:收样日期:分析日期:方法依据:仪器型号:仪器编号:色谱柱类型:最低检出限:计算公式:分析:校核:审核:第页共页第页共页细菌总数测定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生物监测部分)样品名称:收样日期:测定日期: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测定:校核:审核:第页共页粪大肠菌群测定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环境监测技术规范》(生物监测部分)样品名称:收样日期:测定日期:初发酵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复发酵培养箱型号: 培养箱编号:培养温度: MPN值= MPN指数 10/最大的接种水量测定:校核:审核:第页共页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 GB/T14623-93监测日期:天气状况:声级计型号: 声级计编号:监测:校核:审核:第页共页城市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监测:校核:审核:第页共页污染源噪声监测原始记录表单位名称:监测类别:监测:厂方代表:审核:第页共页原始记录表(29 )机动车排气检测原始记录表检测地点:方法依据:检测日期:仪器型号:仪器编号:检测:校核:审核:第页共页原始记录表(30 )一般试剂配制原始记录表配制:校核:审核:原始记录表(31 )校准曲线绘制原始记录表分析:校核:审核:标准溶液配制与标定原始记录表校核:审核:样品交接记录表质控人员审核:样品分析任务表分样人:质控人员审核:样品前处理原始记录表处理:校核:审核:大气采样器流量校准原始记录表方法依据:《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校准日期:环境温度:℃大气压: kPa皂膜流量计型号: 皂膜流量计编号:校准:校核:审核:。
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 (3)______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 (4)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5)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 (6)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 (7)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 (8)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 (9)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 (10)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 (11)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 (12)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 (13)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 (14)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 (15)一般试剂配制记录 (16)分析原始记录 (17)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 (18)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 (20)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 (21)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小时) (23)________________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5)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7)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 (28)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29)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 (30)样品委托单 (31)监测结果统计表 (32)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 (33)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 (34)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Ⅰ) (35)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Ⅱ) (36)林格曼黑度原始记录表 (37)生化需氧量原始记录 (38)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 (39)pH、电导率测试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电极常数分析日期室温℃标准缓冲液(Ⅰ)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Ⅱ)理论值标准缓冲液(Ⅲ)理论值样品编号水温(℃)pH 读数值样品PH值电导率kt (μScm-1)25℃电导率kt (μScm-1)计算公式第一次第二次备注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_____________离子选择电极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日期水温℃缓冲液名称及加入量室温______℃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红外(非分散)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分析日期仪器名称及编号萃取液名称比色皿mm 参比液室温______℃湿度_______%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标准曲线和质控记录加标液浓度()响应值A回收率(%)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______________分光光度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标准溶液名称显色温度℃显色时间______________显色体积___________参比溶液测定波长nm 比色皿mm室温_____℃湿度____%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Ⅰ)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容量分析法原始记录(Ⅱ)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Ⅰ)项目名称 样品性质 分析方法及来源 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 月 日 时 至 月 日 时 培养箱温度 标准溶液浓度 稀释水制备日期 培养前分析日期 室温 ℃培养后分析日期 室温 ℃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 第__页样品编号稀释比f培养瓶号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溶液消耗量(mL )化学探头测定法溶解氧浓度(mg/L ) 水样BOD 5 浓度(mg/L )培养前培养后 培养前 培养后 终读数始读数用量终读数始读数用量读数Ⅰ读数Ⅱ平均值读数Ⅰ读数Ⅱ平均值培养前培养后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Ⅱ)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标准溶液浓度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前分析日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日期室温℃稀释水____________________标准溶液消耗量(mL)化学探头测定法溶解氧浓度(mg/L)备注培养前培养后培养前培养后终读数始读数用量终读数始读数用量终读数始读数用量终读数始读数用量培养前培养后平行样检平行样编号质控样检定值(mg/L)平均值测的浓度测得值(mg/L)相对偏差(%)相对误差(%)允许相对偏差(%)允许相对偏差(%)结果评判结果评判标定序号0 0 1 2 3 平均值计算公式基准液体积(mL)空白溶液滴定记录(mL)V0V1△VNa2S2O3浓度相对偏差(%)结果评判允许相对偏差(%)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Ⅲ)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稀释水制备日期培养前分析日期室温℃培养后分析日期室温℃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五日生化需氧量分析记录(Ⅳ)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培养时间月日时至月日时培养箱温度计算公式:BOD5(mg/L)=n(C1-C2)-(n-1)(B1-B2)式中n------------稀释倍数C1,C2-----------水样培养五天前后溶解氧值(mg/l)B1,B2-----------稀释水培养五天前后溶解氧值(mg/l)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重量法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日期室温℃湿度% 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容器+滤膜+样品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标准溶液配制及标定记录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一般试剂配制记录配制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分析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分析项目分析方法及来源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日期_______________ 室温_______℃湿度_______%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页第__页污染源废水采样和交接记录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名称地址邮编电话采样方式混合、连续、间歇、瞬时采样日期天气状况气温℃企业当事人签字样品编号采样点名称采样时间水样外观监测项目排污口规范化情况流速m/s宽度m深度m流量()排放量()采样者________________ PH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_页接样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生生物采样和交接记录项目名称水域名称水域功能类别调查船采样工具采样方式采样日期天气气温℃样品现场保存措施: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采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_页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表项目名称采样地点测点编号功能区类采样器名称及编号流量校准值校准人校准日期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采样日期_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大气环境采样和交接记录(24小时)项目名称采样地点测点编号功能区类采样器名称及编号流量校准值校准人校准日期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采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者_______________ 送样时间_______________ 接样者_______________ 接样时间____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________________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区域环境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测量仪器名称及编号天气状况风力测试日期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记录项目名称被测单位地址邮编联系人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电话区域功能类型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铁路边界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测试地点区域功能类型天气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背景噪声声级dBA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交通噪声监测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测试地点区域功能类型天气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仪器及编号距路肩距离(米)车流量(辆/小时)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样品委托单项目名称委托科室任务来源采样日期委托日期要求完成时间提交结果的方式委托科室室主任送样人接样人受委托科室室主任接样日期监测结果统计表项目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项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测试日期_______________计算者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______ 共_____页第_____页实验室环境条件记录表科室名称________ 房间号______ 仪器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样品保存条件记录表科室名称________ 房间号______ 保存的设备名称及编号______________保存类别及温度要求冷藏_______℃冷冻_______ ℃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Ⅰ)项目名称被测单位电话邮编测试仪器名称编号测试位置管道尺寸工艺设备名称及型号净化器名称及型号排气筒高度m 烟气温度℃干球温度℃湿球温度℃湿球表面压力林格曼黑度废(烟)气静压废(烟)气全压比托管型式及系数测试日期大气压KPa 环境温度℃动压Pa微压计读数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 共___页第___页废(烟)气状态参数现场测试记录(Ⅱ)项目名称被测单位电话邮编采样仪器名称编号测氧仪型号及编号烟气测试仪型号和编号测试位置管道尺寸安装孔深度排气筒高度m烟气温度℃工艺设备名称及型号净化器名称及型号测试日期大气压Kpa 环境温度℃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林格曼黑度原始记录表项目名称企业名称测试日期及时间温度℃湿度% 测试仪器名称及编号工艺设备名称烟囱高度m 测试者与排放源的相对位置风向风速天气情况测试者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生化需氧量原始记录项目名称样品性质仪器名称及编号分析方法及来源室温℃湿度% 分析日期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环境振动测量记录表项目名称企业名称地址邮编联系人电话监测方法及来源测试地点区域功能类型测试仪器及编号测试日期分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校对者____________ 共____页第____页。
环境监测记录表(表格模板格式)环境监测记录表
说明
本记录表主要用于记录环境监测的数据和结论。
以下是表格中各列的具体说明:
1. 日期:监测数据的日期。
2. 时间:监测数据的时间。
3. 监测地点:进行环境监测的具体地点。
4. 监测参数:记录所监测的环境参数,例如温度、湿度等。
5. 监测数值:记录监测参数的具体数值。
6. 结论:根据监测数值得出的结论,例如是否正常、是否适宜等。
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每一列的内容,并在表格末尾进行总结和分析。
记录表的具体格式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拓展。
环境保护监测记录表011. 概述本文档记录了环境保护监测的数据和结果,旨在保护环境、预防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
2. 监测对象监测对象为某工业企业,在此次监测中,重点关注以下方面:- 废水排放- 大气污染物排放- 噪音污染等3. 监测方法根据国家环保标准,采用以下方法对目标进行监测:3.1 废水排放监测选取合适的监测点位,使用水质监测仪器进行监测。
监测参数包括:- 生化需氧量(COD)- 化学需氧量(CODCr)- 总氮(TN)- 总磷(TP)- 悬浮物(SS)3.2 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选择适当位置安装气体监测设备,监测参数包括:- 二氧化硫(SO2)- 氮氧化物(NOx)- 悬浮颗粒物(PM2.5、PM10)3.3 噪音污染监测根据国家标准,选择合适位置安装噪音监测仪器,测量噪声水平。
4. 监测结果4.1 废水排放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数据,废水排放指标如下:4.2 大气污染物排放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数据,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如下:4.3 噪音污染监测结果根据监测数据,噪音污染指标如下:5. 结论与建议根据监测结果,目标单位的废水排放、大气污染物排放以及噪音污染等各项指标均未超过国家规定的限值,符合环保要求。
建议目标单位继续保持环保意识,积极采取措施减少污染排放,进一步提高环境保护水平。
6. 下一步工作为了持续改善环境状况,建议下一步工作包括:- 持续监测环境数据,掌握污染物排放情况- 定期开展环境保护培训,提高员工环保意识- 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参考文献[1] 国家环保标准, GB 3096-2012 大气环境质量标准[2] 国家环保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3] 国家环保标准, GB 3097-1997 城市环境噪声排放标准[4] 国家环保标准, GB 12348-2008 工业企业噪声排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