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以太网的煤矿排水综合自动化系统
- 格式:pdf
- 大小:913.86 KB
- 文档页数:4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引言概述:煤矿作为重要的能源产业,其安全生产一直备受关注。
井下排水是煤矿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传统的人工排水方式存在效率低下、安全风险高等问题。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排水的效率和安全性,研发出了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优势和应用。
一、自动监测与控制1.1 传感器监测: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通过安装各种传感器,如液位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实时监测井下水位和压力等参数,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1.2 数据采集与传输: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通过数据采集设备进行采集,并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数据传输到控制中心。
这样,工作人员可以随时随地监测井下排水系统的工作情况。
1.3 远程控制: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配备远程控制设备,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控制中心对井下排水系统进行远程控制,实现对排水设备的开启、关闭、调节等操作,提高排水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
二、智能化排水设备2.1 自动排水泵: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采用智能化排水泵,能够根据井下水位自动启停,避免了传统排水泵需要人工控制的问题,提高了排水效率。
2.2 智能控制阀门:排水系统中的控制阀门也实现了智能化,能够根据井下水位自动开启或关闭,确保排水管道的通畅,避免了人工操作不及时导致的安全隐患。
2.3 防堵系统: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还配备了防堵系统,能够自动检测并清除排水管道中的堵塞物,保证排水系统的畅通无阻。
三、预警与报警系统3.1 水位预警: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通过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井下水位,一旦水位超过预设值,系统会发出预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及时采取措施。
3.2 故障报警:排水系统中的各个设备都配备了故障检测装置,一旦发生故障,系统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工作人员及时维修,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3.3 远程监控与报警: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设备将预警和报警信息传输到控制中心,工作人员可以实时监测井下排水系统的工作状态,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组网优缺点对比煤矿自动化综合监控系统是三层体系结构,分为信息层、控制层和设备层。
控制层可以采用工业以太环网、骨干光纤网、传输电缆网来进行控制传输,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的方式。
可以有以下三种组网方式:1、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2、骨干光纤网+现场总线3、电缆网+现场总线现场总线:是指以工厂内的测量和控制机器间的数字通讯为主的网络,也称现场网络。
也就是将传感器、各种操作终端和控制器间的通讯及控制器之间的通讯进行特化的网络。
原来这些机器间的主体配线是ON/OFF、接点信号和模拟信号,通过通讯的数字化,使时间分割、多重化、多点化成为可能,从而实现高性能化、高可靠化、保养简便化、节省配线(配线的共享)。
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全数字、双向、多站的通信系统。
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
现场总线的分类:基金会现场总线FF CAN总线Lonworks DeviceNet PROFIBUS HART CC-Link WorldFIP INTERBUS等。
Can总线即控制器局域网络,是一种多主总线,通信介质是双绞线、同轴电缆或光纤。
与一般的通信总线相比,CAN总线的数据通信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
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及独特的设计,CAN总线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以上优点,在煤矿综合自动化系统中推荐采用can总线的现场总线方式进行组网,也便于和KJF2000监控系统兼容。
工业以太网:工业以太网是基于IEEE 802.3(Ethernet)强大的区域和单元网络,使用ISO和TCP/IP通讯协议,是以太网技术在工业生产过程和自动化中成功的运用。
工业以太网继承以太网技术在Lan网络中众多成功的运用,具有兼容性好、安装简单、开放程度高、高效、安全和可管理的优点。
工业以太网同样具有线性、星形、环形等网络拓扑结构。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一、引言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提高煤矿井下排水效率,降低煤矿事故风险,保障矿工的生命安全。
本文将详细介绍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设计原则、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工作流程。
二、设计原则1. 安全性原则:确保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不会对矿工造成伤害,同时保证排水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高效性原则:提高排水效率,缩短排水时间,减少煤矿生产中的停工时间,提高生产效益。
3. 省能性原则:通过优化系统设计,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4. 可维护性原则:设计方便维护、检修和更换排水设备,减少维护成本和维护时间。
三、主要组成部分1. 井下水位监测系统:通过安装水位传感器,实时监测井下水位,将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
2. 自动排水泵站:根据井下水位变化,自动启动、停止和调节排水泵的工作,确保井下水位始终在安全范围内。
3. 排水管道系统:包括井下主排水管道和支管,通过合理布置管道,将井下积水迅速排出矿井。
4. 控制中心:集中监控和控制整个自动化排水系统,实时接收井下水位数据,发出控制指令,保障系统的正常运行。
四、工作流程1. 水位监测与数据传输:水位传感器安装在井下关键位置,实时监测井下水位,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
2. 控制中心数据处理:控制中心接收到井下水位数据后,通过数据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判断井下是否需要排水。
3. 自动排水泵控制:根据控制中心的指令,自动排水泵站启动、停止和调节排水泵的工作,以控制井下水位在安全范围内。
4. 排水管道系统运行:排水泵将井下积水抽出,通过排水管道系统迅速排出矿井,确保井下保持良好的工作环境。
5. 故障报警与维护:系统设有故障报警装置,一旦发生故障,控制中心将及时收到报警信息,并派遣维护人员进行处理。
五、系统优势1. 提高矿井安全性:通过自动化排水系统,及时控制井下水位,防止水灾事故的发生,保障矿工生命安全。
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分析煤矿井下排水系统是煤矿井下工作环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自动化分析对于提高煤矿生产效率和保障矿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分析进行详细介绍。
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分析首先需要了解煤矿井下的工作环境和排水系统的基本原理。
煤矿井下的排水系统通常由排水泵、水泵控制系统、水位监测系统等组成。
排水泵是将井下的积水抽出到井口的关键设备,而水泵控制系统是控制排水泵的运行和停止的设备。
水位监测系统用于监测井下的水位情况,根据水位情况来自动控制排水泵的运行。
在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分析中,需要考虑的关键参数包括排水泵的运行状态、水位监测数据和井下的环境参数。
排水泵的运行状态可以通过监测设备来获取,包括电机的运行情况、电流和电压等。
水位监测数据可以通过水位监测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包括水位高度、水位变化等。
井下的环境参数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和气体浓度等。
通过对上述参数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可以实现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当水位超过一定高度时,自动控制排水泵启动,并根据监测数据来调节排水泵的运行状态,以保持水位在合理范围内。
当水位降低到一定程度时,自动控制排水泵停止,以减少能耗和设备的磨损。
煤矿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分析还可以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更精确和智能的控制。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可以提前预测井下的水位变化趋势,从而更加准确地控制排水泵的运行。
通过与其他系统的联动,例如通风系统和瓦斯检测系统等,可以实现更全面的井下环境控制和矿工安全保障。
厂家直供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全国销售热线1326-007-2458煤矿综合自动化平台系统系统概述根据现代化矿井的实际需要,为进一步提升矿井现代化装备及管理水平,增强矿井科技创新能力,沈阳研究院结合现代矿井实际,适时研制开发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基于矿井工业以太环网+现场总线技术的KJ333全矿井综合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能将矿井各类监控子系统集成到综合自动化控制网络平台中,与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无缝联接。
将生产、安全、管理等方面的信息有机地整合到一起,进行分析处理、统计、优化、发布,从而实现矿井“管、控、监”一体化及减员增效的目标。
系统组成:系统主要由地面调度中心大屏幕、控制器、各类监控主机、数据服务器、核心交换机、防火墙、接入网关、自动化平台软件、防爆工业以太网交换机、本安型工业以太网交换机、井下各种监控分站、井下光缆配线器、光缆接线分线器、传输光缆及通讯线等组成。
系统特点:1)产品全部采用工业级产品,采用多种硬件、软件安全措施,确保了整个自动化系统长期连续可靠地运行。
2)主干网采用单模光纤,传输速率100 M / 1000 M。
传输介质支持光纤多模、单模、超五类双绞线和普通通讯线,满足煤矿井巷安装特点,铺设方便灵活。
3)工作时整个网络成链状结构,环网冗余,可快速建立连接及连接恢复,恢复时间<300 ms。
4)采用三层体系结构,且控制层采用工业以太环网、设备层采用现场总线,保证了现场子系统的实时性。
5)采用开放式的TCP/IP协议,提供了多种符合国际主流标准的支持COM/DCOM组件、NETDDE、ActiveX 控件、OPC、VBA、ODBC、FTTP等技术,兼容能力强,并支持CAN/RS485总线等多种信号接入及转换,可方便接入矿井各种监控子系统。
6)软件采用B/S结构,基于IE浏览,便于特殊功能的开发和第三方软件的集成,客户端零配置。
7)具有强大的网管功能,如:VLAN划分、IP地址设置、优先级控制、电源管理及端口状态监视、流量控制等。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行业也在不断探索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其中,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建设对于提高矿井安全生产和效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详细介绍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相关内容。
一、系统概述1.1 系统组成: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主要由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监控系统组成。
1.2 工作原理:传感器感知矿井内水位情况,控制器根据水位信号控制执行器进行排水操作,监控系统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
1.3 特点优势:自动化排水系统具有智能化、高效化、安全可靠等特点,可以提高排水效率,减少人力投入。
二、传感器应用2.1 水位传感器:用于监测矿井内水位情况,实时反馈给控制器。
2.2 流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排水管道的流量情况,判断排水效果。
2.3 温度传感器:用于监测水温情况,防止水温过高影响排水系统正常运行。
三、控制器设计3.1 控制逻辑:控制器根据传感器反馈的水位信号,实现自动控制排水操作。
3.2 控制算法:控制器采用PID控制算法,根据实时水位情况调整排水量,保持矿井内水位在安全范围内。
3.3 远程控制:控制器支持远程监控和操作,方便矿井管理人员实时掌握排水系统运行情况。
四、执行器选择4.1 排水泵:作为排水系统的核心部件,排水泵应具有高效、耐用、低噪音等特点。
4.2 阀门:用于控制排水管道的通断,防止漏水情况发生。
4.3 水泵控制器:用于控制排水泵的启停和运行状态,保证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五、监控系统建设5.1 实时监测:监控系统可以实时监测矿井内水位、排水量等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5.2 数据分析:监控系统可以对历史数据进行分析,为矿井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5.3 报警功能:监控系统可以设定报警阈值,一旦超过设定数值即可自动报警,确保矿井安全运行。
总结: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建设对于提高矿井生产效率、保障矿工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设计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和监控系统,可以实现矿井排水系统的自动化运行,提高排水效率,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为煤矿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引言概述:煤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产业,为确保矿井安全高效运营,煤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日益重要。
其中,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是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环节之一。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阐述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内容。
一、传感器技术在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中的应用1.1 压力传感器:通过测量井下水位的压力变化,实时监测井下水位的高低,确保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
1.2 流量传感器:通过测量井下水流量,实时监测排水管道的流量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1.3 温度传感器:通过测量井下水温度,及时发现水温过高或者过低的情况,防止因水温异常导致排水系统故障。
二、控制系统在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中的应用2.1 PLC控制器:通过PLC控制器实现对排水泵的自动控制,根据传感器的反馈信号,自动调节泵的启停和运行速度。
2.2 远程监控系统: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现对井下排水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及时发现故障并远程处理,提高排水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3 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通过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实时采集井下水位、流量、温度等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为矿井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
三、自动化排水管道系统在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中的应用3.1 自动化排水管道:采用自动化排水管道系统,实现对井下排水管道的自动控制和管理,提高排水效率和安全性。
3.2 电动阀门:通过电动阀门实现对排水管道的自动开关控制,根据实时监测的数据,自动调节阀门的开度,确保排水系统的稳定运行。
3.3 水泵控制器:通过水泵控制器实现对排水泵的自动控制,根据井下水位和流量的变化,自动调节泵的启停和运行状态。
四、智能监控与预警系统在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中的应用4.1 智能监测装置:通过智能监测装置,实时监测井下排水系统的运行状态,及时发现故障并报警。
4.2 预警系统:通过预警系统,根据实时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可能发生的故障,并提前采取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引言概述:煤矿作为我国能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生产一直备受关注。
煤矿井下排水是煤矿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传统的人工排水方式存在效率低、安全隐患大等问题。
为了提高煤矿井下排水的效率和安全性,煤矿自动化方案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相关内容。
正文内容:1. 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控制1.1 传感器技术的应用传感器技术在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安装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井下水位、水流情况,将数据传输至控制中心,实现对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控制。
1.2 控制算法的优化控制算法的优化是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核心。
通过分析井下水位、流量等数据,优化控制算法,实现自动调节排水设备的工作状态,提高排水效率。
同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排水系统的智能化管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3 远程监控与管理借助现代通信技术,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可以实现远程监控与管理。
通过网络传输数据,可以实时监测井下排水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
同时,可以远程控制排水设备的启停,减少人工干预,提高工作效率。
2. 排水设备的自动化升级2.1 自动化泵站传统的排水泵站存在工作效率低、能耗高等问题。
通过引入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泵站的自动化升级。
自动化泵站可以根据井下水位和流量的变化,自动调节泵的启停、转速等参数,提高排水效率,降低能耗。
2.2 自动化阀门煤矿井下的排水管道复杂多样,传统的手动操作方式存在工作量大、操作不便等问题。
通过引入自动化阀门,可以实现对排水管道的自动化控制。
自动化阀门可以根据水位、流量等参数自动调节开关状态,实现对不同管道的排水控制,提高排水系统的灵活性和效率。
2.3 自动化水泵传统的水泵工作状态需要人工监控和调节,存在工作量大、效率低等问题。
通过引入自动化水泵,可以实现对水泵的自动化控制。
自动化水泵可以根据井下水位和流量的变化,自动调节水泵的工作状态,提高排水效率,降低运行成本。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引言概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煤矿行业也在不断探索和应用自动化技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力成本、降低事故风险。
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它能够实现对井下水文情况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保障矿井的安全生产。
一、智能监测系统1.1 传感器技术:通过安装水位传感器、流量传感器等设备,实时监测井下水文情况,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1.2 数据采集与传输:利用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至监控中心,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和分析。
1.3 预警机制:建立智能预警系统,能够根据监测数据自动发出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人员及时处理。
二、自动控制系统2.1 控制阀技术:通过安装自动控制阀门,实现对排水管道的自动控制,调节排水量,保持井下水位在安全范围内。
2.2 远程控制:采用远程控制技术,实现对排水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控制,方便操作人员随时随地进行管理。
2.3 自动化调度:通过智能调度系统,实现对排水设备的自动化调度,根据实时情况灵活调整排水方案。
三、智能分析系统3.1 大数据分析: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井下水文数据进行深度分析,挖掘潜在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2 预测模型:建立水文预测模型,通过历史数据和实时监测数据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水文情况,为排水系统的调整提供依据。
3.3 数据可视化: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水文数据以图表形式展现,便于管理人员直观了解井下水情况。
四、智能维护系统4.1 远程诊断:利用远程诊断技术,对排水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故障诊断,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4.2 预防性维护:建立预防性维护机制,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和维护记录,制定定期维护计划,减少设备故障率。
4.3 智能保养:采用智能保养技术,实现对排水设备的自动保养,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降低运维成本。
五、安全管理系统5.1 安全监控:建立安全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排水系统运行状态,保障井下安全生产。
5.2 应急预案:制定排水系统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处置,减少事故损失。
煤矿自动化方案——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1. 简介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是一种基于现代技术的智能化设备,旨在提高煤矿井下排水效率和安全性。
该系统利用传感器、控制器、自动化设备和数据管理系统等组成部分,实现对煤矿井下水位、流量和压力等参数的实时监测和控制,从而确保煤矿井下的排水工作能够高效、稳定地进行。
2. 系统组成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组成部分构成:2.1 传感器系统中的传感器负责实时监测煤矿井下的水位、流量和压力等参数。
这些传感器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不同类型,如压力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和流量传感器等。
传感器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处理和分析。
2.2 控制器控制器是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进行处理。
控制器可以根据实时的数据情况,自动调整排水设备的运行状态,以达到最佳的排水效果。
同时,控制器还可以与数据管理系统进行通信,实现数据的传输和存储。
2.3 自动化设备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中的自动化设备主要包括水泵、阀门和管道等。
这些设备可以根据控制器的指令,自动启停、调节水流和控制流向,以实现对井下水位的控制和调节。
2.4 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管理系统负责对系统中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管理。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数据管理系统还可以生成报表和图表,为管理人员提供决策支持。
3. 工作原理煤矿井下自动化排水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3.1 数据采集系统中的传感器实时采集煤矿井下的水位、流量和压力等参数,并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控制器。
3.2 数据处理控制器接收传感器传来的数据,并根据预设的控制算法进行处理。
控制器可以根据实时的数据情况,自动调整排水设备的运行状态,以达到最佳的排水效果。
3.3 控制指令根据数据处理的结果,控制器生成相应的控制指令,向自动化设备发送信号。
自动化设备根据控制指令,自动启停、调节水流和控制流向,以实现对井下水位的控制和调节。
煤矿全自动智能排水系统摘要:系统根据实时水位及水泵运行时间,按照“轮班工作制”自动启动与停止水泵,提高水泵了使用寿命,同时根据用电“避峰就谷”原则控制水泵开停。
系统实现了矿井排水的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提高了水泵有效利用率,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有效的保护水泵电机等设备,延长使用寿命,减少事故停机时间,提高排水能力。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排水;全自动排水:无人值守0、引言煤炭行业是我国的支柱产业随着煤炭行业高产高效的发展,矿井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煤炭生产的关键因素。
井下涌水是危及矿井安全的重要因素,一旦发生井下透水事故,不仅影响井下生产,甚至会淹没矿井,危及生产工人生命。
煤矿全自动智能排水系统应运而生。
1、系统研究背景及意义目前我国大多矿井水泵房仍然普遍使用传统的人工操作排水,这种排水系统由于自动化程度低,应急能力差,无法做到自动开停水泵,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随着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井下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该系统为煤矿智能发展奠定基础,同时也是煤矿井下排水智能化系统的必经阶段,对煤矿智能控制具有极其深远意义。
1.系统设备目标(1)实现对井下泵房远程全自动集控。
(2)实现操作保护、压力异常保护、电机超温保护、水位超限报警、水位突变报警、排水量异常保护。
(3)实现自动控制、程控控制、手动就地控制、检修控制等多种方式控制模式适应现场的控制需求。
(4)实现本地和上位机的运行状态动态显示、故障报警、历史数据查询等。
(5)实时监测电流、电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电机温度、水泵轴承温度、流量、水位、水压、真空度等参数;实时监测各主排水泵的起停,各管路阀门的开闭等状况。
(6)远方集中控制能实现一键启停,涌水突增,实现应急排水自动控制。
(7)具备现场无人值守功能和自动倒台。
(8)具备根据矿井涌水情况、排水系统的能力,水仓容量、水位、供电峰谷时段、每台泵的工况等智能选择开机台数、开机时间和优先运行高性能水泵的功能,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经济运行。
第7期 2009年7月工矿自动化Industry and Mine AutomationNo.7 J ul.2009 文章编号:1671-251X (2009)07-0007-04基于以太网的煤矿排水综合自动化系统3袁小东1, 邓先明2, 王冬冬2, 卢 佳2, 张 敏2(1.蓬溪供电有限责任公司,四川蓬溪 629100;2.中国矿业大学信电学院,江苏徐州 221008) 摘要:针对国内煤矿排水系统中现有的继电器控制方式效率低、工人劳动强度大、误操作较多等问题,文章介绍了一种煤矿排水综合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结合计算机技术、工业以太网技术以及PL C 控制技术,采用分层结构设计方法,并采用VC ++和PL C 组态软件设计系统的主站和分站软件,不仅实现了自动恒水位排水,而且可以集中监测排水系统的运行工况,从而提高了煤矿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实际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性能稳定可靠,控制精度较高,可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
关键词:煤矿;排水;综合自动化;以太网;PL C 中图分类号:T D744/655 文献标识码:B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for Drainage of Coal Mine Based on Et hernetYUAN Xiao 2dong 1, DEN G Xian 2ming 2, WAN G Dong 2dong 2, L U Jia 2, ZHAN G Min 2(1.Pengxi Power Co.,Lt d.,Pengxi 629100,China.2.School of Information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of CUM T.,Xuzhou 221008,China ) Abstract :Aiming at t he p roblems such as low efficiency ,huge labor intensity ,more misoperations of existing relay cont rol way in drainage system of domestic coal mine ,t he paper int roduced an integrated automation system for drainage of coal mine.The system combines wit h technologies of comp uter ,industrial Et hernet and PL C control ,adopt s layered struct ure design met hod ,and adopt s VC ++and configuration software of PL C to design software of main station and substation of t he system.It not only realizes automatic drainage wit h constant water level but also can monitor running conditions of t he drainage system cent rally ,so as to improve security and reliability of t he drainage system of coal mine.The act ual running result showed t he system has stable and reliable performance and higher control p recision ,which can meet requirement s of safe productio n of coal mine.K ey w ords :coal mine ,drainage ,integrated automation ,Et hernet ,PL C 收稿日期:2009-02-263基金项目:江苏徐州科技发展基金项目(XG07017)作者简介:袁小东(1972-),男,四川蓬溪人,工程师,现在蓬溪供电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从事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方面的研究工作。
E 2mail :xmdeng3883023@hot 0 引言在煤矿安全生产过程中,井下排水系统的正常运行对保证矿井安全生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内各矿井的排水系统多采用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方式,对水泵的开停以及选择切换均由人工完成,不仅效率低、水泵工人劳动强度大,而且很容易出现误操作,影响水泵房的正常工作,甚至引发危险事故,无法适应现代化矿井安全生产的要求。
基于此,笔者采用现场监控设备、PL C 、工业以太网络和工业控制计算机设计了煤矿排水综合自动化系统。
该系统可自动监测井下的水仓水位,并根据涌水量的大小自动控制每台水泵的运行,达到优化配置和自动排水的目的,实现无人值守,从而降低操作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排水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用电效率、经济效益和现代化管理水平,为全矿井进行联网监控及统一指挥奠定了基础[1~2]。
1 系统结构煤矿排水综合自动化系统主要由地面集控中心、工业以太环网、监控分站和现场监控设备4个部分组成,如图1所示。
图1 煤矿排水综合自动化系统结构图 地面集控中心设置在调度控制中心,通过主站集中控制和监视煤矿所有水泵房的设备,主要由2台工控机(分别为主站和备用站)、U PS 电源和相应的监控软件组成。
工业以太环网是主站与各分站进行信息传递的通道[3]。
为了提高网络通信的可靠性,笔者采用环形网络冗余技术,并采用光纤作为网络的传输介质,以满足煤矿防爆和远距离传输的要求。
整个网络由光纤、光电转换器和以太网交换机组成。
监控分站主要由PL C 、通信设备和一些外围电路组成,与现场监控设备进行数据交换,实现对水泵的自动控制,并对获取的监测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处理结果通过工业以太环网传递给主站;同时接收主站的控制命令,发送给相应的现场监控设备进行遥控和遥调操作。
现场监控设备由传感器和执行机构组成,用于直接检测水仓工况及驱动排水设备,将检测到的设备运行数据传送给分站,并在接收到控制信号后直接执行控制操作。
2 监控分站的设计2.1 硬件设计监控分站主要由PL C 、通信设备、显示屏和一些外围输入、输出电路组成,如图2所示。
图2 监控分站组成图2.2 软件设计监控分站以PL C 为控制器实现自动排水、数据通信和显示等功能。
PL C 自动排水程序流程如图3所示。
采用超声波液位传感器检测水仓的水位和涌水量,当水位低于下限值时停止所有开启的水泵;当水位高于下限值时需要开启水泵进行排水,如果涌水量太大则需要开启多台水泵以加大排水量;当水位高于上限值时需要开启备用水泵排水,以矿井的最大排水量排水,同时进行报警。
图3 PL C 自动排水程序流程图3 主站的设计3.1 硬件设计主站主要实现与所有监控分站的信息交换和处理功能,并通过友好的人机界面集中监控和管理整个煤矿排水系统,主要由2台工控机、U PS 电源、以太网卡等组成,如图4所示。
其中一台工控机为工作机,另一台为备用计算机。
当工作机出现故障时,立即启用备用计算机,以保证系统可靠运行。
3.2 软件设计主站选用Windows XP 操作系统,监控软件采用VC ++6.0[4]设计。
首先设计一个基于TCP/IP 协议的客户端程序,负责与监控分站进行数据传输,并将接收到的数据放入数据库中,然后设计数据显・8・工矿自动化2009年7月 图4 主站组成图示界面和操作界面,用图片和动画的形式形象地显示整个煤矿排水系统的运行工况。
主站的程序流程如图5所示。
为了实现基于TCP/IP 协议的以太网数据通信,需要借助Windows 的CSocket 类。
程序开始时首先需要初始化操作系统,然后建立到服务器的连接。
当连接成功后,就定时向服务器发送召唤数据命令,获取监控分站信息,并对接收的数据进行处理[5]。
为了提高监控系统的可靠性,在程序中嵌入了看门狗软件。
首先设置一个标志计数器和一个时间常数,当监控系统正常工作时,该标志计数器等于零,然后开启一个软件定时器,定时对标志计数器加“1”,同时查询该标志计数器的数值大小,如果大于给定时间常数,表示监控系统已经不能正常工作,需要将系统复位,重新运行。
图5 主站的程序流程图 主站程序运行界面如图6所示。
图6 主站程序运行界面4 结语本文介绍的煤矿排水综合自动化系统结合了计算机技术、工业以太网络技术和PL C 技术,可对煤矿排水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提高了煤矿排水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高了排水系统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该系统已经在煤矿中得到应用,运行稳定,控制精度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9・2009年第7期袁小东等:基于以太网的煤矿排水综合自动化系统 参考文献:[1] 魏效玲,于治福,杨富贵.矿用风动水泵结构参数优化设计方法[J].煤炭学报,2006,31(2):255~259. [2] 邓先明,杨 宇,方荣惠.基于现场总线的煤矿供电自动化系统[J].电力自动化设备.2007,27(4):95~98.[3] 李 鹏,包政礼,刘桂同,等.环形冗余工业以太网技术在矿井中的应用[J].煤炭科学技术,2006,34(7). [4] 王 华,叶爱亮,祁立学,等.Visual C++ 6.0编程实例与技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5] 张 雨,阮伟良,李 贺,等.Visual C++工程应用与项目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第7期 2009年7月工矿自动化Industry and Mine AutomationNo.7 J ul.2009 文章编号:1671-251X(2009)07-0010-03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自救器使用模拟培训数据采集系统3员玉良(青岛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山东青岛 266109) 摘要: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的自救器使用模拟培训数据采集系统的设计,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软、硬件设计。
该系统可在实验室环境下模拟煤矿井下事故时采集“井下作业人员”的心率、体温等生理数据,并以此为依据对井下作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
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易于操作,性能稳定,可高效准确地获得被培训人员的生理数据,填补了目前自救器使用模拟培训领域的空白。
关键词:煤矿;自救器;模拟培训;数据采集;无线射频 中图分类号:T D774/655.3 文献标识码:BData Collection System of Simulation Training for U sing Self2rescuer Based onRadio Frequency TechnologyYUAN Yu2liang(School of Elect romechanical Engineering of Qingdao Agricult ural U niversity,Qingdao266109,China) Abstract:The paper int roduced design of a data collection system of simulation training for using self2 rescuer based o n radio f requency technology and introduced design of it s software and hardware in details. The system can collect p hysiological data such as heart rate,body temperat ure and so on of undergro und operating workers when accident s in coal mine underground are simulated in laboratory environment,and can t rain underground operating workers wit h pertinency according to t he data.The experiment result showed t hat t he system has easy operation and stable performance,and it can get p hysiological data of t rained person efficiently and correctly,which fills t he gap of field of existing simulation t raining for using self2rescuer.K ey w ords:coal mine,self2rescuer,simulation t raining,data collection,radio f requency0 引言我国煤炭资源十分丰富,但煤矿事故屡屡发生,收稿日期:2009-03-113基金项目: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2006GG2209015)作者简介:员玉良(1981-),男,山东泰安人,硕士,现主要从事智能仪器及监测系统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