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二则
- 格式:doc
- 大小:12.00 KB
- 文档页数:1
寓言二则二年级下册课堂笔记
以下是《寓言二则》二年级下册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
一、课文内容
《寓言二则》是由两则寓言故事组成,分别是《坐井观天》和《亡羊补牢》。
二、《坐井观天》寓意
坐井观天,出自《庄子·外物》,原文是:“坐井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比喻眼光狭小,见识短浅。
三、《亡羊补牢》寓意
亡羊补牢,出自《战国策·楚策四》,原文是:“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比喻出了问题以后及时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
继续受损失。
四、课堂重点
1. 掌握生字词,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
2. 学会从寓言故事中提炼寓意,并应用到生活中。
3.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课堂难点
1. 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并将其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2. 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寓言故事中得到启示和感悟。
六、课堂活动
1.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寓言故事的内容和寓意,并分享自己的感悟。
2.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寓言故事中的角色,通过表演的方式深入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心理。
3. 创作活动:让学生根据寓言故事的寓意创作短文、诗歌等文学作品,培养他们的文学创作能力和想象力。
1.忍耐是一种美德。
第一则寓言讲述了一只蜗牛和一只兔子比赛的故事。
兔子因为骄傲和轻敌而输给了慢吞吞的蜗牛。
因此,我们应该学会耐心和坚持,不要轻视别人。
2.同舟共济能够克服困难。
第二则寓言讲述了一群鼠在面对猫的追击时,通过合作和团结,最终成功逃脱。
这告诉我们,在困难时期,我们应该相互帮助,合作才能成功克服难关。
3.即使弱小也能逆转局面。
两则寓言中的主人公都是相对于其他人来说比较弱小的角色,但通过不同的方式,他们都能逆转局面,获得胜利。
因此,表面上的弱小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关键在于我们怎样利用自己的优点,从而获得最终胜利。
4.强者应该有同情心。
在第二则寓言中,猫因为贪婪而追赶鼠群,最终却失手失败。
这告诉我们,强者不应该只考虑自己利益,而应该关心弱者的处境。
5.人与自然应该和谐相处。
第一则寓言中,兔子因为过于自信而拆除了森林中的许多树木,这导致其他生物失去了栖息的地方。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保持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二年级寓言二则课文一、《安徒生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 《卖火柴的小女孩》是一则经典的寓言故事,它讲述了一个可怜的小女孩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一个寒冷的冬天夜晚。
小女孩是个穷苦的孩子,她被迫卖火柴来维持生计。
她没有温暖的家,也没有足够的衣物来御寒。
小女孩走在街头,看到通过窗户透出来的温暖和热闹的家庭场景,对此感到非常羡慕。
雪花纷飞,大街上寂静无声,小女孩冷得发抖,她看到一盏盏明亮的路灯,但自己的身体已经不够力气继续行走了。
就在这时,她点了一根火柴,一瞬间她的周围变得温暖明亮。
小女孩看到热闹的圣诞树和过去的亲人,这给她带来了温暖和快乐。
然而,火柴熄灭之后,小女孩又回到了寒冷的现实中。
她用完火柴后,再也没有办法找到回家的路。
最终,小女孩倒在了雪地中,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在寒冷的冬天里,很多人都生活在极度贫困和困苦之中。
我们应该珍惜现有的生活并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二、《伊索寓言:乌鸦喝水》 《乌鸦喝水》是一则著名的伊索寓言故事,它讲述了一只聪明的乌鸦的故事。
故事说的是一个饥饿的乌鸦在找不到食物的情况下,找到了一个装满水的瓶子。
乌鸦想要喝水,但是瓶颈太小,它无法将嘴伸进去。
乌鸦想了一个聪明的办法,它用石子一颗颗地扔进瓶子里,让瓶内的水位一点点上升。
终于,水位上升到了乌鸦可以够到的位置。
乌鸦喝饱了水,满足地离开了。
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聪明和创造力可以帮助我们克服各种困难。
面对挑战时,我们应该学会运用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上是关于二年级寓言二则课文的内容。
通过《卖火柴的小女孩》我们了解到了生活中许多困难和不幸,我们应该懂得关心他人,给予帮助。
而《乌鸦喝水》则告诉我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智慧,用创造性的思维去克服困难。
这些课文能够培养孩子的情操和智力,帮助他们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寓言故事是我们学习的宝贵资料,希望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其中的智慧。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掩耳盗铃狼来了这两个故事,你听过吗?这就是寓言。
寓言: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性质,用假托的故事或拟人手法说明某个道理,以比喻性的故事寄寓意味深长的道理,给人以启示。
亡 羊 补 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数一数一共有几个自然段,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圈画出课后的生字。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寓 则 亡 牢 圈钻 叼 坊 悔 此yù zé wánɡ láo juàn zuān diāo fānɡ huǐ cǐ寓寓言 公寓则yùzé规则 二则牢láo 牢笼 坐牢亡 wánɡ亡羊补牢圈羊圈 牛圈钻juàn zuān钻进 钻洞坊fānɡ牌坊 街坊叼diāo 叼住 叼着huǐcǐ从此 彼此悔后悔悔过此坊fān ɡ防熟字加偏旁识字方法换一换钻=占+钅牢=牛+宀则=贝+刂亡wánɡ像一把刀的刃被折断了,成了无用的东西。
引申为“死亡”“灭亡”义。
字理识字牢亡钻丢劝告láo wán ɡzuān diūquànɡào上下 结构独体 结构亡左右 结构钻劝牢丢告生字归类diū注意勿把竖和撇折连成一笔写先写横,再写竖第一笔是短撇重难点字书写指导ɡào 长横写在横中线上牛字头的竖写在竖中线上,不要向下出头小羊吃萝卜亡寓则钻此牢圈叼悔坊识字游戏街坊:同街巷的邻居。
本课指养羊人的街坊。
我们周围的街坊都知道这件事。
接受:采纳。
本课指养羊人接受街坊让他修羊圈的建议。
请你接受我的道歉。
说说“亡羊补牢”讲了什么故事?一个养羊人________,街坊______修羊圈,养羊人______听从劝告,第二天,他__________,这才______,于是赶紧把______堵上,把______修好,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
劝他丢了羊没有又丢了羊后悔窟窿羊圈整体感知结合课文内容,猜猜“亡羊补牢”的“亡”是什么意思?“牢”是什么意思?亡羊补牢丢失养畜生的圈结合“亡”和“牢”意思,说说题目“亡羊补牢”是什么意思?(课后第一题)亡:丢失。
二年级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二年级下 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二年级下册第 12 课《寓言二则》中的《亡羊补牢》。
从前啊,有个牧民,咱们就叫他老张吧。
老张养了好多好多的羊,这些羊是他最宝贝的财产啦。
老张有个用木头围起来的羊圈,每天晚上,他都会把羊赶进羊圈里,然后安心地去睡觉。
可是有一天,老张早上起来去羊圈一看,哎呀!少了一只羊。
这可把老张急坏了,他左看看右看看,发现羊圈破了一个大洞。
原来是夜里有狼从这个洞钻进来,把羊叼走了。
老张的邻居看到了,就劝他说:“老张啊,你赶快把羊圈修一修,把那个洞补上吧,不然还会丢羊的。
”可是老张呢,他却满不在乎地说:“羊都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说完,他就拍拍屁股走了。
结果第二天早上,老张又发现少了一只羊。
这下老张可后悔极了,他想:“要是我昨天听了邻居的话,把羊圈修好,就不会再丢羊了。
”于是,老张赶紧找来工具,把羊圈那个破洞补得结结实实的。
从那以后啊,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小朋友们,这个故事虽然简单,但是里面可有大道理呢!老张一开始丢了羊,却没有及时修补羊圈,导致又丢了羊。
这就好像我们在生活中犯了错误,如果不及时改正,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而当老张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时把羊圈补好,避免了更多的损失。
这也告诉我们,只要能及时改正错误,就不算太晚。
比如说,有的小朋友做作业的时候很粗心,经常写错字或者算错题。
如果不及时改正,考试的时候可能就会因为这些小错误丢分。
但是如果能发现自己的粗心,认真改正,以后做作业和考试就会越来越棒!再比如,有的小朋友喜欢睡懒觉,上学总是迟到。
这就是一个不好的习惯,如果不改正,不仅会影响学习,还可能养成做事拖拉的坏毛病。
但是只要能认识到错误,每天早点起床,就不会再迟到啦。
所以啊,小朋友们,我们要从《亡羊补牢》这个故事里吸取教训。
当我们发现自己有错误或者有不好的地方,一定要及时改正,不要像一开始的老张那样,觉得无所谓,等到造成更大的损失才后悔。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寓言两则《拔苗助长》:《揠苗助长》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寓言故事。
2、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践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学重难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这个寓言故事。
2、理解寓意,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上课前,老师想了解一下,你们都知道哪些寓言故事?2、那你们知道什么是寓言吗?寓言一般就是篇幅较小,语言精练并能从中感悟深刻道理的文章。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7课寓言两则中的第一则寓言《揠苗助长》二、检测预习情况(一)、检查生字1、读字词:开火车方式2、抽查领读:(平板)(二)、理解课题(齐读课题)现在谁来说说揠苗助长的意思。
生:揠苗助长是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意思?师总结:揠——拔助——帮助谁能给寓言换个题目?看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
三、初读课文要求:字音读准,语句通顺。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结合课文,谁能分别说一说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按着以上几点再来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感悟课文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走进课文,具体看一看种田人是怎么做的?1、出示课件(第一幅图)从这幅图中,你看感受到了什么?你从文中的哪写词语感受到了农夫的焦急?A、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B、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C、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他们长。
”谁愿意试着读一读,体会一下农夫此时此刻的心情。
2、(出示第二幅图)农夫如此地焦急,想办法要帮禾苗长大,那他想出的办法是什么,让我们快来看一看吧!他具体是怎么做的,谁来说一说?“一棵一棵往高拔”、“一直”、“筋疲力尽”说明了什么?他那么着急让禾苗长高,那么卖力气帮助禾苗长高,结果禾苗长高了吗?3、(出示第三幅图)他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吗?从哪句看出来的,读一读。
揠苗助长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同“余”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
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孟子·公孙丑上》亡羊补牢
“……庄辛去之赵,留五月。
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襄王流弇于城阳。
于是使人发骥,征庄辛于赵。
庄辛曰:‘诺。
’庄辛至。
襄王曰:‘寡人不能用先生之言。
今事至于此,为之奈何?’庄辛对曰:‘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
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臣闻昔汤、武以百里昌,桀、纣以天下亡。
今楚国虽小,绝长续短,尤以数千里,岂特百里哉!’……”
——出自《战国策·楚策四》。
《亡羊补牢》是楚国的臣子庄辛劝勉楚襄王时所说的比喻。
劝谏楚襄王远佞臣,戒淫逸,以免破国亡身之祸。
二年级下12寓言二则《亡羊补牢》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讲一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名字叫《亡羊补牢》。
从前呀,有一个人,他养了一群羊。
每天早上,他都会把羊赶到山坡上去吃草,晚上再把它们赶回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倒也平静安宁。
有一天早上,这个人像往常一样去放羊。
他数了数羊的数量,发现少了一只。
他心里想:“可能是羊自己跑丢了,说不定明天就会自己回来。
”于是,他也没太在意,就继续去做其他事情了。
第二天早上,他又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
这下子,他开始着急了。
他在羊圈周围仔细地查看,发现羊圈破了一个大洞。
原来,狼就是从这个洞里钻进来,把羊叼走的。
他的邻居看到了,就对他说:“你赶快把羊圈修一修吧,不然狼还会来叼走你的羊的。
”这个人却不以为然地说:“羊都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说完,他就又去忙自己的事情了。
第三天早上,当他去放羊的时候,发现羊又少了几只。
这下子,他后悔极了,心想:“我真不该不听邻居的话,早点把羊圈修好。
”于是,他赶紧找来工具,开始修补羊圈。
他把那个破洞补得严严实实的,还对整个羊圈进行了加固。
从那以后,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很重要的道理:出了问题以后,只要及时想办法补救,就还不算晚。
就像这个人,虽然一开始丢了羊,但是他后来及时修补了羊圈,避免了更多的损失。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和错误。
比如,考试没考好,我们不能只是伤心难过,而是要认真分析原因,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努力学习,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
如果和小伙伴闹矛盾了,要及时道歉,主动沟通,化解误会,这样才能保持友谊。
再比如,我们不小心弄坏了东西,要勇敢承认错误,想办法修好或者赔偿,而不是逃避责任。
还有,如果我们养成了不好的习惯,比如做事拖拉、不认真听讲,也要及时改正,不然会影响我们的学习和成长。
总之,当我们发现问题或者犯了错误的时候,不要害怕,也不要逃避,只要能够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补救,就能够避免更大的损失,让事情变得更好。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二则》《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寓言二则〉教学方案》一、教材分析《寓言二则》包括《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两篇寓言故事。
《亡羊补牢》讲述了一个养羊人丢了羊后,街坊劝他修补羊圈,他开始不听,后来丢失更多羊后才修补羊圈的故事,告诉我们出了问题只要及时补救,还来得及。
《揠苗助长》则说的是一个农夫为了让禾苗长得快些,把禾苗一棵棵往上拔,结果禾苗都死了的故事,寓意是做事不能违背事物发展的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这两篇寓言故事短小精悍,语言简洁生动,富有深刻的教育意义,非常适合二年级学生学习。
二、学情分析二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但对于寓言这种文学体裁还比较陌生。
他们思维活跃,充满好奇心,喜欢听故事,但对于故事背后的寓意理解可能存在一定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多读、多想,通过故事内容理解寓意。
三、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会认“寓、则、亡”等12个生字,会写“亡、牢、钻”等8个字。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能理解“亡羊补牢”“揠苗助长”这两个成语的意思,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两个故事。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理解寓言故事的寓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懂得做错了事要及时改正,做事不能急于求成的道理。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理解词语的意思。
- 理解寓言故事的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 理解“亡羊补牢”“揠苗助长”的寓意。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并能联系生活实际加以运用。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景,如动画展示、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故事内容。
2. 问题引导法通过设置一系列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寓意。
3. 朗读感悟法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课文,体会课文的语言美,感受故事中的人物情感,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寓言二则》教学设计
——新地小学卢艳会
教学目的:
1。
通过学习寓言《揠苗助长》,使学生知道凡事都不能违背事物的发展规律,否则欲速则不达。
2.识字14个,能熟读课文。
教学重点:识字15个,能熟读课文,理解寓意。
教学难点:理解寓意。
教具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件放映《揠苗助长》。
谁听过这个故事?给大家讲讲。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寓言《揠苗助长》。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认一认。
2.互教互学生字。
3.检查生字掌握情况。
游戏找朋友(一位小朋友举起拼音卡片,另一位拿出于拼音相对应的生字)
4.给生字找“邻居”并读一读。
5.熟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理解寓意。
1.指名读课文。
2.讨论:(1)农夫嫌自己田里的秧苗长得太慢,为了让秧苗快快长高,农夫是怎样做的?这样做你觉得怎样?
(2)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种种子的体会:你是不是也希望自己的种子快点长大?你用了那些办法?
3.师小结:像农夫那样做是愚不可及的蠢事,他违反实物的发展规律,好心办了坏事。
4.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中还有什么事太急了不行?
四、巩固复习。
1.指名读词语。
2.读课文。
课堂总结: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板书设计:揠苗助长
拔苗助长筋疲力尽累坏枯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