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公式的理解和应用
- 格式:doc
- 大小:121.00 KB
- 文档页数:8
功率的计算和应用知识点总结功率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衡量了能量转化或传递的速度。
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功率的计算和应用非常常见。
本文将对功率的计算方法和应用进行总结和介绍。
一、功率的定义功率(P)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W)的大小,即功率等于功除以时间。
常用的功率单位是瓦特(W)。
功率 = 功 / 时间二、功率的计算方法1. 电功率的计算电功率是指电流通过电阻时所消耗的功率。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功率 = 电流 ×电压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2. 机械功率的计算机械功率是指物体做功的速率,也可以看作是物体克服摩擦和阻力等力量所做的功率。
机械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功率 = 力 ×速度其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速度的单位是米每秒(m/s)。
3. 热功率的计算热功率是指物体释放的热量的功率。
热功率的计算公式如下:功率 = 热量 / 时间其中,热量的单位是焦耳(J)。
三、功率的应用1. 电力系统中的功率应用在电力系统中,功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
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可以计算得出电功率,从而评估电路的工作状态。
功率的计算和监控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力设备的性能和效率,以及电网的稳定性。
2. 机械工程中的功率应用在机械工程中,功率的计算和应用在各种机械设备和汽车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计算机械功率,可以评估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并进行性能优化。
例如,在汽车中,功率的计算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发动机的输出能力和油耗情况。
3. 热力学中的功率应用在热力学中,功率的计算和应用对于理解能量传递和转换过程非常重要。
通过热功率的计算,可以了解热能转化的速率,并评估热效率。
例如,在能源工程中,功率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燃煤锅炉和发电厂的运行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四、功率的重要性功率作为度量能量转化速率的物理量,对于评估能源的利用效率和设备的工作性能至关重要。
了解和掌握功率的计算和应用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管理能源资源,提高设备的能效,减少能源浪费。
电功率的有哪些公式怎样计算电功率
电功率知识点在物理考试中属于比较重要的知识点,那幺怎样计算电功率呢,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有什幺,仅供大家参考。
什幺是电功率功率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所做的功的多少,即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功的数量一定,时间越短,功率值就越大。
求功率的公式为功率=功/时间。
功率表征作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单位时间内所作的功称为功率,用P表示。
故功率等于作用力与物体受力点速度的标量积。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1】电功率
物理学名词,电流在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叫做电功率。
是用来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的物理量,用P表示,它的单位是瓦特(Watt),简称”瓦”,符号是W。
作为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一个用电器功率的大小数值上等于它在1秒内所消耗的电能。
如果在”t”(SI单位为s)这幺长的时间内消耗的电能“W”(SI单位为J),那幺这个用电器的电功率[1]就是P=W/t(定义式)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
(P=U·I)。
对于纯电阻电路,计算电功率还可以用公式P=I *R和P=U /R。
每个用电器都有一个正常工作的电压值叫额定电压,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的功率叫做额定功率,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工作的功率叫做实际功率。
【2】串联电路
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物理电功率知识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电功率(P)的定义:表示消耗电能的快慢,用电器在单位时间消耗的电能。
单位是瓦特(W)。
2. 计算公式:P=W/t,其中W表示消耗的电能,单位是焦耳(J),t表示时间,单位是秒(s)。
3. 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额定功率是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功率,实际功率是用电器在实际电压下的功率。
当U>U0时,P>P0,用电器容易烧坏;当U<U0时,P<P0,灯泡不太亮。
4. 测量工具:电能表(电度表)。
5. 单位换算:1千瓦时(kWh)=3.6×10^6焦耳(J)。
6. 常见用电器的电功率:空调约800W,微波炉约1000W,电炉约1000W,电热水器约1000W,吸尘器约800W,电吹风机约500W,电熨斗约500W,洗衣机约500W,电视机约200W,抽油烟机约140W,电冰箱约100W,电扇约100W,手电筒约0.5W,计算器约0.5mW。
以上是关于物理电功率的知识点,需要了解并掌握基本概念和计算公式,以及常见用电器的电功率。
同时,要注意单位的换算和不同状态下的功率变化。
电功率的概念和计算公式
电功率是指电路中的电能转化为其他形式能量(如热能或机械能)的速率。
它表示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电能的量,通常以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电能的大小来衡量。
电功率常用单位为瓦特(W),其公式为:
功率(P)= 电流(I) ×电压(V)
其中,功率(P)表示电路中的电功率,电流(I)表示电路中的电流强度,电压(V)表示电路中的电压大小。
电流是电荷通过导体的速率,单位为安培(A)。
而电压是单位电荷所具有的能量,单位为伏特(V)。
当电流通过电压作用产生工作时,就会消耗电能,这个过程即为功率的产生。
该公式是基于欧姆定律推导得出的。
根据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因此功率也同样与电流和电压成正比。
当电流或电压的值增大时,功率的值也会相应增大。
这个公式在实际电路计算中非常有用。
例如,当我们需要计算电器的功率消耗时,可以使用电流和电压值来代入公式中,从而得出电器的功率消耗。
同时,我们也可以使用功率公式来计算电路的负载能力,以确保电路在正常工作范围内。
总结一下,电功率是电路中电能转化的速率。
它可以通过电流和电压的乘积来计算,公式为功率(P)= 电流(I) ×电压(V)。
该公式在实际电路计算和电器功率消耗的评估中非常常用。
电功率公式的理解和应用学习物理,重在理解。
首先要明白规律、原理的内涵,然后才能正确运用这些规律和原理进行分析或计算,并通过练习和运用达到对物理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初中物理关于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有四个,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如何正确运用呢?一、解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四个表达式:(1)定义式:P=W/t。
(2)反映电学特点的普适式P=UI。
与欧姆定律结合后得到的(3)式P=I2R。
(4)式P=U2/R。
电功率是反映电能消耗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1秒钟内消耗电能的多少,因此,用所消耗的电能除以消耗这些电能所用的时间,就得到定义式P=W/t。
经实验研究证明,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即P=UI。
电压和电流是电路中最重要的物理量。
有电压才可能有电流。
电能是通过电荷有规律的运动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的,电荷有规律的运动就形成电流。
没有电流就不会消耗电能,当然也就不会有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所以,P=UI广泛应用于电功率的计算。
与欧姆定律结合得到的(3)式P=I2R 、(4)式 P=U2/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因为,欧姆定律反映的是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电阻之间的关系,是在纯电阻电路中得出的,所以,它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如:白炽灯、电阻、电热器等,不适用于含电动机的电路和输变电电路的计算。
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在串联电路中,使用(3)式P=I2R分析和计算方便。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所以用(4)式 P=U2/R分析和计算方便。
通过对近几年的中考命题分析,除了含电动机电路的电功率计算外,其它全是纯电阻电路。
在纯电阻电路中,四个计算公式通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方便的公式进行运用。
二、电功率公式运用示例1.有关电功率的分析题1:有两只灯泡L1、L2并联接入电路,发现L1比L2亮。
若把L1、L2串联接入同一电路,则A.L1比L2亮 B.L2比L1亮C.L1、L2一样亮 D.无法比较它们的亮度题2:用久了的灯泡变暗,其主要原因是。
电功率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田选学校范俊奇学习物理,重在理解。
首先要明白规律、原理的内涵,然后才能正确运用这些规律和原理进行分析或计算,并通过练习和运用达到对物理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初中物理关于电功率的计算公式有四个,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如何正确运用呢?一、解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四个表达式:(1)定义式:P=W/t。
(2)反映电学特点的普适式P=UI。
与欧姆定律结合后得到的(3)式P=I2R。
(4)式P=U2/R。
电功率是反映电能消耗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1秒钟内消耗电能的多少,因此,用所消耗的电能除以消耗这些电能所用的时间,就得到定义式P=W/t。
经实验研究证明,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即P=UI。
电压和电流是电路中最重要的物理量。
有电压才可能有电流。
电能是通过电荷有规律的运动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的,电荷有规律的运动就形成电流。
没有电流就不会消耗电能,当然也就不会有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所以,P=UI广泛应用于电功率的计算。
与欧姆定律结合得到的(3)式P=I2R 、(4)式 P=U2/R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因为,欧姆定律反映的是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电阻之间的关系,是在纯电阻电路中得出的,所以,它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如:白炽灯、电阻、电热器等,不适用于含电动机的电路和输变电电路的计算。
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在串联电路中,使用(3)式P=I2R 分析和计算方便。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所以用(4)式 P=U2/R分析和计算方便。
通过对近几年的中考命题分析,除了含电动机电路的电功率计算外,其它全是纯电阻电路。
在纯电阻电路中,四个计算公式通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方便的公式进行运用。
二、电功率公式运用示例1.有关电功率的分析题1:有两只灯泡L1、L2并联接入电路,发现L1比L2亮。
若把L1、L2串联接入同一电路,则A.L1比L2亮 B.L2比L1亮C.L1、L2一样亮 D.无法比较它们的亮度分析:本题是纯电阻电路,灯泡的电阻可以看作不变。
电功率公式的推导和利用电功率定义为单位时间内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速率。
假设一个电路中有一个电阻器,通过电阻器的电流为I,电阻为R。
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器两端的电压为V,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为V=IR。
电阻器吸收的功率可以表示为W=IV,其中W为单位时间内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速率,也即电功率。
根据欧姆定律的关系可以将功率公式改写为W=I(IV)=I²R。
其中,R表示电阻器的电阻值,I表示通过电阻器的电流。
上述推导是基于电阻器的电压与电流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推导可以得到电功率公式为P=I²R。
1.计算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速率:利用电功率公式可以计算电路中每一点单位时间内能量转化的速率。
这对于评估电路的效率、确定电路中的热量产生和电器性能非常有用。
2.电路中电器的功率评估:对于各种电器,例如电灯、电炉、电动机等,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可以使用电功率公式来计算其工作时的功率。
这对于评估电器的性能、选择适当的电源和确定电费等都非常有帮助。
3.解决电热问题:在一些电热问题中,例如求解导线的发热量、电器导线的负载能力等,可以使用电功率公式计算能量转化的速率和功率,用于评估负载能力和散热需求。
4.电路中电阻的选择:根据电功率公式可以根据给定的电流和功率要求,选择适当的电阻值。
这在电路设计和电子器件选型中非常有用。
5.计算电费消耗:在家庭和商业电力消耗中,电力公司通常按照用电功率来计费。
因此,利用电功率公式计算电器的功率,并乘以单位时间后可以计算用电功率,从而估算电费。
总结:电功率公式是电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公式,它描述了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速率。
通过欧姆定律和功率的定义,可以推导出电功率公式P=I²R,其中P为电功率,I为电流,R为电阻。
利用电功率公式可以计算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速率、评估电器的功率、解决电热问题、选择合适的电阻值和估算电费等。
电功率公式的推导和利用首先,电功的定义是指电路中消耗的能量。
根据物理学中的能量守恒定律,电功可定义为电流I通过一个电阻在电压U下所做的功,即W=UI。
其次,电功率的定义是指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或产生的功率。
功率P可以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消耗的能量,即P=ΔW/Δt。
将上一步得到的电功W代入到功率的定义中,可得:P=ΔW/Δt=UI/Δt进一步,考虑到电流I的定义是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荷量,即I=ΔQ/Δt,其中ΔQ为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荷量。
将电流I代入上一步得到的功率公式中,可得:P=UI/Δt=(ΔQ/Δt)U将上述推导所得到的电功率公式P=UI/Δt化简为P=UI,即得到了电功率公式P=UI。
1.计算电功率:根据电功率公式P=UI,可以通过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计算出电路中的功率,从而得知电路中的能量消耗情况。
2.优化电路设计:电功率公式可以用来优化电路的设计。
通过调整电源的电压或电阻的大小,可以使得电路的功率达到最大值或最小值,从而实现高效能的使用。
3.评估电器的能效:电功率公式可以用来评估电器的能效。
对于同一种电器,功率越小,则能效越高。
因此,通过测量电器的功率,可以评估其能效,从而为选择高能效电器提供依据。
4.安全防护:由于电功率公式中的功率与电流和电压的乘积相关,可以根据功率的数值来评估电路的负荷情况。
当电路中的功率达到一定值时,可能会引发过载或过热等安全问题,因此通过电功率公式可以对电路的安全问题进行评估和防护。
综上所述,电功率公式P=UI是通过对电功和电功率的定义进行推导得到的,可以用于计算电路中的功率,优化电路设计,评估电器的能效和安全防护等方面。
电路中的电功率与效率电路中的电功率和效率是电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对于理解和应用电路原理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电路中的电功率和效率进行详细阐述,并探讨它们在电路设计和应用中的应用。
一、电功率电功率是指电路中的能量转化速率,表示单位时间内电路消耗电能或产生电能的能力。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为P = UI,其中P表示电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根据这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当电压不变时,电流越大,电功率越大;当电流不变时,电压越大,电功率越大。
电功率与电压和电流呈线性关系。
2. 电功率的单位为瓦特(W),常用的单位还有千瓦特(kW)和兆瓦特(MW)。
3. 在电路中,电功率的消耗可以通过电阻元件产生热量,也可以驱动其他电子元件进行工作。
4. 电功率的正负表示能量的输入和输出,正值表示能量的输出,负值表示能量的输入。
二、效率效率是指电路中电能的利用率,表示单位电能转化为有用能量的比例。
通常用η表示电路的效率。
电效率的计算公式为η = (有用输出能量 / 输入能量) × 100%。
电路的效率与功率损耗有关,功率损耗包括导线电阻、元件损耗等。
以下是关于电路效率的一些重要概念:1. 理想电路中的效率为100%,即输入能量完全转化为有用输出能量。
2. 实际电路中,由于能量损耗,效率通常小于100%。
功率损耗越小,效率越高。
3. 提高电路效率的方法包括减小导线电阻、改善元件效率、降低能量损耗等。
4. 电路中的效率可以用来评估电子设备的能量利用情况,是优化电路设计的重要指标之一。
三、电功率与效率的应用电功率和效率在电路设计和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下面是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1. 家庭用电:了解家庭电器的功率和效率可以帮助用户合理使用电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
2. 工业生产:通过分析工业设备的功率和效率,可以优化生产过程,提高生产效率和能源利用效率。
3. 新能源发电:对于太阳能发电和风能发电等新能源系统,了解电路中的功率和效率对于优化发电效率非常重要。
电路中电功率的计算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无处不在。
从点亮的灯泡到运行的电器,从手机充电到工厂的大型机器运转,都离不开电的作用。
而电功率,作为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不仅帮助我们理解电能的消耗和转化,还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而重要的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电功率。
电功率简单来说,就是单位时间内电流所做的功。
它的单位是瓦特(W),常用的还有千瓦(kW)。
如果一个电器的电功率是 1000 瓦,那就意味着它每秒钟消耗 1000 焦耳的电能。
电功率的计算主要有两个基本公式:P = UI 和 P = I²R = U²/R 。
其中,P 表示电功率,U 表示电压,I 表示电流,R 表示电阻。
P = UI 这个公式是最常见和基础的。
比如说,一个灯泡两端的电压是 220 伏,通过灯泡的电流是 05 安,那么这个灯泡的电功率就是 P = 220 × 05 = 110 瓦。
而 P = I²R 和 P = U²/R 这两个公式则在已知电阻和电流或者电压的情况下使用。
例如,一个电阻为 40 欧姆的电阻丝,通过的电流是 2 安,那么它的电功率就是 P = 2²×40 = 160 瓦;如果已知电阻丝两端的电压是 80 伏,那么电功率就是 P = 80²/40 = 160 瓦。
了解了电功率的计算方法,接下来看看它在生活中的应用。
在家用电器方面,电功率的知识非常实用。
当我们购买电器时,比如空调、冰箱、电视等,都会关注它们的功率大小。
功率越大的电器,通常在相同时间内消耗的电能就越多。
以空调为例,如果一个空调的功率是 2000 瓦,每天使用 8 小时,那么一天消耗的电能就是2000×8÷1000 = 16 度电(1 度电= 1 千瓦时)。
知道了这些,我们就能根据自己的用电需求和电费价格,合理选择和使用电器,以达到节能和节省费用的目的。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
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
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式中 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
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sφ= 0.8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式中 N——选定转数P——实际功率kW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
电功率的计算方法电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电能的消耗或转化速率,它可以用来衡量电器的耗能情况。
计算电功率的方法取决于所涉及的电路元件和电压电流的关系。
对于直流电路,电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U × I,其中P 表示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
这个公式基于欧姆定律,根据电阻器上的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来计算功率。
对于交流电路,由于交流电的电压和电流是随时间变化的,所以功率的计算稍微复杂一些。
在交流电路中,有两种常用的计算功率的方法:平均功率和有效功率。
平均功率的计算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P = U × I × cos(θ),其中P表示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θ表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
这个公式基于功率三角形的概念,即将电压和电流的波形表示为三角形,根据它们之间的夹角来计算功率。
有效功率是指在交流电路中实际消耗的功率,它与电压和电流的波形有关。
有效功率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P = U × I × cos(θ) ×PF,其中P表示功率,U表示电压,I表示电流,θ表示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PF表示功率因数。
功率因数是指电路中实际功率与视在功率(由电压和电流的大小计算得到)之比。
功率因数的取值范围在0到1之间,当其接近1时,表示电路的利用率较高。
综上所述,电功率的计算方法根据电路的特性和电压电流的关系而有所不同。
对于直流电路,可以简单地使用P = U × I计算功率。
而对于交流电路,需要考虑电压和电流的相位差以及功率因数,使用P = U × I × cos(θ)和P = U × I × cos(θ) × PF进行计算。
这些计算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电器的耗能情况,从而合理使用电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电功率计算公式理解及运用胡应乔计算电功率的基本公式有四个:(1)P=tW 这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此公式适用于各种用电器和电路,依据该公式能通过测量某一家用电器或利用变形公式W=Pt 来计算用电器在某段时间内所消耗的电能。
由该公式可知,在电功一定时,通电时间越短,电功率越大;在通电时间一定时,电流做的功越多,电功率越大。
切不可单纯地说“用电器消耗的电能越多,电功率越大”或“通电时间越短,电功率趑大”。
(2)P=IU 。
这是电功率的决定式,即电功率是由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积来决定的。
此公式适用于所有电路,它是“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电功率的理论依据。
该公式表明,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等于实际电压与实际电流的乘积。
常常借助于用电器的铭牌用此公式来计算用电器的额定电流,进而计算用电器的电阻;当然这个公式的最大用处还是用于计算各类用电器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或电路的总功率。
(3)导出公式:P=I 2R =R U 2这两个公式是把欧姆定律代入电功率的计算式后推导得出的,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即用电器把消耗的电能全部转化成热的电路)的电功率计算。
例(2014天津中考)某校师生自制了一台电烘箱。
电烘箱的电阻丝通过5A 的电流时,每分钟可产生6.6×104J 的热量。
求(1)此时电阻丝的电功率;(2)此时电阻丝的电阻;(3)此时电阻丝的工作电压。
分析:本题属于电学综合题,难度中等。
考查电功率的基本计算,灵活运用电功率公式是键。
答案:(1)1100W (2)44Ω (3)220V解析(1)P=P W ==t Q 60s×110×6.64J =1100W (2)P=44)5(110022==A W I P Ω (3)U=IR=5A ×44Ω=220V对计算题的解题过程要书写完整加规范,一般常见错误有“整个计算过程没有公式”、“不带单位或单位没有带全”、计算中数据与单位没有同时平方”,如“计算过程中不带入数据”,“字母书写不规范”,“没有必要的简要的文字分析”等。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个公式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永远正确,适用于任何情况。
对于纯电阻电路,如电阻丝、灯炮等,可以用“电流的平方乘以电阻”“电压的平方除以电阻”的公式计算,这是由欧姆定律推导出来的。
但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等,只能用“电压乘以电流”这一公式,因为对于电动机等,欧姆定律并不适用,也就是说,电压和电流不成正比。
这是因为电动机在运转时会产生“反电动势”。
例如,外电压为8伏,电阻为2欧,反电动势为6伏,此时的电流是(8-6)/2=1(安),而不是4安。
因此功率是8×1=8(瓦)。
另外说一句焦耳定律,就是电阻发热的那个公式,发热功率为“电流平方乘以电阻”,这也是永远正确的。
还拿上面的例子来说,电动机发热的功率是1×1×2=2(瓦),也就是说,电动机的总功率为8瓦,发热功率为2瓦,剩下的6瓦用于做机械功了。
电工常用计算公式一、利用低压配电盘上的三根有功电度表,电流互感器、电压表、电流表计算一段时间内的平均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一)利用三相有功电度表和电流互感器计算有功功率式中 N——测量的电度表圆盘转数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t——测量N转时所需的时间SCT——电流互感器的变交流比(二)在三相负荷基本平衡和稳定的情况下,利用电压表、电流表的指示数计算视在功率(三)求出了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就可计算无功功率(四)根据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可计算出功率因数例1某单位配电盘上装有一块500转/kW·h电度表,三支100/5电流互感器,电压表指示在400V,电流表指示在22A,在三相电压、电流平衡稳定的情况下,测试电度表圆盘转数是60S转了5圈。
求有功功率、现在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各为多少?[解]①将数值代入公式(1),得有功功率P=12kW②将数值代入公式(2);得视在功率S=15kVA③由有功功率和视在功率代入公式(3),得无功功率Q=8l kVar④由有功功率和现在功率代入公式(4),得功率因数cosφ= 0.8二、利用秒表现场测试电度表误差的方法(一)首先选定圆盘转数,按下式计算出电度表有N转内的标准时间式中 N——选定转数P——实际功率kWK——电度表常数(即每kW·h转数)CT——电流互感器交流比(二)根据实际测试的时间(S)。
电功率三个公式的适用条件电功率这个东西啊,在咱们的物理学习中可是个重要角色。
说起电功率的三个公式,那可得好好说道说道它们的适用条件。
咱先来说说第一个公式,P=UI 。
这个公式啊,那适用范围可广了。
不管是纯电阻电路还是非纯电阻电路,它都能派上用场。
就比如说咱们家里的电灯,它工作的时候,电流I 通过电灯,电灯两端有电压U ,这时候用 P=UI 就能算出它的电功率。
再瞅瞅第二个公式,P=I²R 。
这个公式呢,一般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啥叫纯电阻电路?就是电能全都转化成热能的电路。
像咱们平时用的电暖器,电流通过电阻丝,电能几乎全变成热能了,这时候用 P=I²R来算电功率就特别合适。
最后说说第三个公式,P=U²/R 。
它和 P=I²R 差不多,也是在纯电阻电路中用起来更顺手。
我想起之前给学生们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有个小家伙就迷糊了。
当时我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是关于一个电动机的电功率计算。
题目里给出了电动机的电压、电流和电阻。
这小家伙想都没想,直接就用P=I²R 去算了。
我一看,这可不行,赶紧给他指出来,这电动机可不是纯电阻电路,电能一部分转化成机械能了,不能这么算。
我给他仔细分析,让他明白了每个公式的适用条件。
后来啊,在一次测验中,又碰到了类似的题目。
这小家伙这回可没犯错,用对了公式,算出了正确答案。
看到他的进步,我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咱们在实际做题的时候,可得把这三个公式的适用条件搞清楚。
别一看到题目,拿起公式就用,那很容易出错的。
比如说,有些电路里有电动机、有灯泡,这时候就得分析清楚电能的转化情况,再选择合适的公式。
再比如说,给你一个电路,里面有个电阻和一个电容,这时候你就得琢磨琢磨,电容不消耗电能,那计算电功率的时候就得把它排除在外。
总之啊,电功率的这三个公式就像是三把钥匙,只有用对了钥匙,才能打开正确的解题之门。
可别瞎捅咕,不然门打不开,还得把自己急得够呛。
电功率公式的理解和应用一、解读电功率的计算公式电功率的四个表达式:(1)定义式:P=W/t 。
(2)反映电学特点的普适式P=UI 。
与欧姆定律结合后得到的(3)式P=I 2R 。
(4)式P=U 2/R 。
电功率是反映电能消耗快慢的物理量,定义为1秒钟内消耗电能的多少,因此,用所消耗的电能除以消耗这些电能所用的时间,就得到定义式P=W/t 。
经实验研究证明,电功率等于导体两端电压与通过导体电流的乘积,即P=UI 。
电压和电流是电路中最重要的物理量。
有电压才可能有电流。
电能是通过电荷有规律的运动转化成其它形式的能量的,电荷有规律的运动就形成电流。
没有电流就不会消耗电能,当然也就不会有电能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
所以,P=UI 广泛应用于电功率的计算。
与欧姆定律结合得到的(3)式P=I 2R 、(4)式 P=U 2/R 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因为,欧姆定律反映的是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电压和导体电阻之间的关系,是在纯电阻电路中得出的,所以,它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如:白炽灯、电阻、电热器等,不适用于含电动机的电路和输变电电路的计算。
由于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所以在串联电路中,使用(3)式P=I 2R 分析和计算方便。
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所以用(4)式 P=U 2/R 分析和计算方便。
通过对近几年的中考命题分析,除了含电动机电路的电功率计算外,其它全是纯电阻电路。
在纯电阻电路中,四个计算公式通用,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方便的公式进行运用。
二、电功率公式运用示例 1.有关电功率的分析题1:有两只灯泡L 1、L 2并联接入电路,发现L 1比L 2亮。
若把L 1、L 2串联接入同一电路,则 A .L 1比L 2亮 B .L 2比L 1亮 C .L 1、L 2一样亮 D .无法比较它们的亮度 。
题2:用久了的灯泡变暗,其主要原因是 。
分析:用久了的灯泡变暗,一方面是因为灯丝中的钨在高温下升华又在灯泡壁上凝华,使灯泡壁的透光性减弱;另一方面,灯丝升华后变细,横截面积减小,电阻变大。
在电压不变的情况下,由公式P=U 2/R 可知,其电功率减小。
所以,本题的答案应是:灯丝在高温下升华后变细,电阻变大,电功率减小。
题3.学习物理要多观察勤思考。
平时注意细心观察的小明发现,家中的大功率用电器如微波炉、空调启动时,家中的灯泡会变暗。
当这些大功率用电器停止工作时,电灯亮度又恢复正常。
小明经过分析和查找资料找到了科学的解释。
请你对该问题作出科学的回答。
分析:小灯泡变暗,说明小灯泡的功率减小了。
为什么减小了?对于给定的导体,电压是电流变化的原因。
电压、电流的变化,导致电功率的变化。
在小灯泡的电阻不变的情况下,P=U 2/R 可知,是因为电压减小所致。
电压为什么会减小呢?原来,尽管导线的电阻较小,导线的分压作用也是客观存在的。
在电路中电流较小时,导线的分压作用不明显。
当电路中的电流较大时,这个分压作用就明显的显现出来了。
这样电源的电压就被导线分去了一部分,用电器得到的电压就减小了,实际功率就减小了,所以,灯泡变暗。
答案:大功率用电器的使用,使得电路中的电流显著增大。
由于导线的分压作用,使得灯泡得到的电压减小,实际功率减小,所以,启动大功率用电器时,灯泡变暗。
2.电功率的计算(1)简单计算题1.开着空调看电视,妈妈打开电饭锅做饭时,家里的自动空气开关“跳闸”了。
则“跳闸”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
根据小华家自动空气开关上的铭牌,如表所示,他家的电路允许使用的电器总功率最大为________W。
分析:空气开关跳闸是因为电流过大,而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电路中发生短路;二是电路中总功率过大。
根据本题提供的信息,答第二个原因比较合适。
因为空调和电饭锅都是大功率用电器。
同时开着空调和电视机,电路中功率已经很大,再打开电饭锅是电路中总功率进一步增大,可能导致电路中的电流过大使电路中的自动空气开关跳闸,断开电路。
这是命题人的出题意图。
根据最大工作电流和额定电压,用P=UI可以算出电路中允许使用的用电器的最大功率是2200W。
答案: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 2200W题2.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为6V,灯泡L1和L2分别标有“6V 6W”和“6V 3W”字样。
如果将S1、S2、S3分别换成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则电压表的示数为____ V;如果将Sl、S2、S3分别换成电压表、电流表、电压表,则电流表的示数为____ A。
分析:本题考查分析电路和电路中的综合计算能力。
在电路中按要求接入电表时,两盏电灯的连接关系可能发生改变,电路中的物理量的大小也会发生改变。
先根据电灯的“规格参数”求出它们的电阻,进而转化为电阻的串并联计算使得问题得以解决。
解答:R1=U2/P1=(6V)2/6W=6Ω R1=U2/P2=(6V)2/3W=12Ω当S1、S2、S3分别换成电流表、电压表、电流表时,L1和L2并联,它们两端电压等于电源电压,为6V。
当Sl 、S2、S3分别换成电压表、电流表、电压表时,L1和L2串联。
电路中的电流 I=U/(R1+R2)=6V/(6Ω+12Ω)=0.33A答案:6V;0.33A题3.有两只定值电阻RA 和RB,各自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如U-I图象中的A、B。
则A.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源两端,RA 的电流是RB的2倍B.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源两端,RA 的电压是RB的2倍C.若将它们串联接在电源两端,RA 的电功率是RB的2倍D.若将它们并联接在电源两端,RA 的电功率是RB的2倍分析:本题根据电阻大小比较以不同形式连接时的电流、电压、电功率的大小。
而电阻的大小又间接地以图像的形式给出,考查利用图像求电阻的能力。
考查知识较全面,能力要求较综合,属中等偏上难度题目。
解答:由图中条件可得,R A =2U 0/I 0=2(U 0/I 0),R B = U 0/I 0,所以,R A =2 R B 。
当串联时,I A =I B ,U A =IR A ,U B =IR B ,因为R A =2 R B ,所以,U A =2 U B ;因为,串联时,P A /P B =R A /R B ,所以,P A /P B =2:1。
并联时,U A = U B ,I A /I B = R B / R A =1:2,P A /P B =R B /R A =1:2。
所以,C 正确。
题4.如图所示,将一只标有“12V6W ”的灯泡L 1和“6V6W ”的灯泡L 2并联后,接在6V 的电源上(设灯丝电阻不变),则A .灯泡L 1比灯泡L 2亮B .灯泡L 2比灯泡L 1亮C .两灯的实际功率之和小于12WD .两灯的实际功率之和等于12W 分析:本题要根据电灯的“规格”求电阻,再根据电阻关系比较实际功率的大小,判断亮度。
根据总电阻和电压计算总功率。
解答:R 1=U 12/P 1=(12V )2/6W=24Ω; R 2=U 22/P 2=(6V )2/6W=6Ω。
因为L 1、L 2并联,P=U 2/R ,R 1>R 2,所以,P 1<P 2,即L 2比 L 1亮。
R 总=R 1R 2/(R 1+R 2)= 24Ω6Ω/(24Ω+6Ω)=4.8Ω P 总=U 2/R 总=(6V)2/4.8Ω=7.5W 答案:B C(2)实际应用中的计算题1.电饭煲内部有两条电阻丝,每条电阻丝的阻值都为110欧(电阻丝的阻值恒定不变)。
电饭煲的额定功率从大到小有高、中、低三档,额定电压是220伏。
把电饭煲接在220伏的电源上,求: (1)把电饭煲的额定功率打到中档时,内部是一条电阻丝接入电路,通过它的电流多大? (2)把电饭煲的额定功率打到低档时,内部是两条电阻丝串联接入电路,电饭堡的电功率多大? 分析:根据本题提示,可以把两段电阻丝看作两个阻值等大的定值电阻。
由两个电阻组成的电路,电阻的连接方式可以根据需要改变,一共还有三种变化形式。
或两个并联,或两个串联,或只接入电路一个。
电路中电阻的大小不同,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就不同。
这种变化形式是一些家用电器改变功率的基本原理。
解答:(1)根据欧姆定律,只有一条电阻丝接入电路时,通过它的电流为I=U/R=220V/110Ω=2A (2)调到低档时,两电阻丝串联。
总电阻为R 总=R+R=2R=2×110Ω=220Ω。
P 总=U 2/R 总=(220V)2/220Ω=220W题2.下表为一台电烤箱的铭牌,其内部简化电路如图所示,R1和R2均为电热丝。
求:(1)电烤箱在高温档正常工作10min所消耗的电能;(2)电路中R1的阻值;(3)电烤箱在低温档正常工作时,电路中的电流和R1的功率.分析:由电烤箱的简化电路可知,在电源电压一定时,该串联电路通过局部短路实现电阻大小的改变进而改变电路消耗功率的。
串联时总电阻大,消耗总功率小,是低温档,局部短路后电阻减小,电路消耗的功率增大,是高温档。
解答:(1)由电烤箱铭牌可知,在高温档工作时,功率为1100W,t=10min=600s W=Pt=1100 W×600s=6.6×105J(2)由P=U 2/R知,电压一定时,电阻越小,电功率越大。
所以。
S闭合时,R2短路,只有R1工作,电功率大,为高温档。
所以,R1= U 2/P高=(220V)2/1100W=44Ω(3)当S断开时,电路中的总电阻增大,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减小,所以,此时为低温档。
电路中的电流 I=P/U=440 W/220V=2A 此时,P1=I2R1=(2A)2×44Ω=176 W三、小试牛刀题1.如下图甲所示,当开关S接a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根据测出的电流、电压值,画出了定值电阻R0的U—I图像;当开关S接b时,同样根据测出的电流、电压值,画出了灯泡L的U-I图像,如图乙所示。
(1)求定值电阻R0的阻值;(2)将R0与灯L串联接在6V的电源两端时,求灯丝的实际电阻值;(3)将R0与灯L并联接入电路并调节电源电压,当 R0消耗的电功率为4.9W时,灯L恰好正常光,求灯L的额定电功率。
题2.爱思考的林刚利用下图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闭合开关S后,发现标有“6V3 W”的灯Ll 和标有“12V 3W”的灯L2,亮度并不相同。
已知电源电压为6V,不考虑灯丝电阻值随温度的变化。
求:(1)通过灯泡L l 的电流为多大? (2)灯泡L l 每分钟消耗多少电能?(3)灯泡L 2的实际功率是多大,电路中灯L 1、和L 2哪个更亮?1.解答:(1)由图像坐标可知:当U 0 =2V 时,I 0=0.2A(利用其它数据也可),==10Ω(2)R 0与灯L 串联接在6V 的电源两端时,它们存在分压关系。
R 0电阻是线性的,而L 电阻是非线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