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线路基础第一章:绪论王成华
- 格式:ppt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82
1、《通信原理(第五版)》樊昌信编,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年5月。
2、《现代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王成华、王友仁、胡志忠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年;《现代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解题指南》,王成华、邵杰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年3、谢处方主编《电磁场与电磁波》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陈抗生主编《电磁场与电磁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余恒清主编《电磁场与电磁波解题指南》,国防工业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通信原理》考试纲要(占总卷面60%)“通信原理”课程是通信和电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它系统讲述了通信系统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和相关技术。
要求考生掌握通信和信息系统领域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一定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着重考查考生对通信系统各组成部分及相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及掌握情况,系统性能的分析方法和系统有关的专业知识。
考试范围包括1)通信系统模型和主要性能指标;2)信息论基本概念;3)随机信号分析;4)信道模型、信道的特性及信道容量的概念;5)模拟调制;6)数字基带传输;7)数字载波调制;8)模拟信号的数字化;9)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10)差错控制编码;11)同步原理;12)多路复用和多址传输《电子线路》考试纲要(占总卷面20%)第一章半导体器件基础1.半导体的基础知识2.PN结与半导体二极管3.特殊二极管4.半导体三极管5.场效应晶体管第二章放大器基础1.放大器的基本概念与技术指标2.共射放大器的工作原理与分析方法3.三种组态三极管放大器的分析与比较4场效应管放大器5.多级放大器第三章集成运算放大器与模拟乘法器1.恒流源电路2.差动放大电路3.双极型集成运算放大器4场效应管集成运算放大器5.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主要技术参数6.理想集成运算放大器7.模拟乘法器第四章信号运算与处理电路1.基本运算电路2.有源滤波器3.电压比较器第五章放大器的频率特性1. 频率特性概述2.单级共射放大器的频率响应3.共集和共基放大器的频率响应及组合宽带放大器4.多级放大器的频率响应5.频率响应与阶跃响应第六章反馈放大器及其稳定性1.反馈的基本概念与分类2.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3.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分析计算4.负反馈放大器的稳定性分析第七章波形产生与变换电路1.正弦波振荡电路2.非正弦信号发生器3.集成多功能信号发生器4.波形变换电路第八章功率放大电路与直流稳压电源1.功率放大电路2.线性直流稳压电源3.开关型直流稳压电源《电磁场与微波技术》考试纲要(占总卷面20%)矢量的表示与运算、直角坐标系中的“三度”(标量场的梯度、矢量场的散度和矢量场的旋度)以及基本的矢量恒等式;掌握三种不同静态场的基本特征、对称源分布的场分析方法和电容、电阻、电感的计算,熟练运用直角坐标系中的分离变量法和平面镜像法;理解Maxwell方程组的本质含义,掌握表征电磁波能量的Poynting矢量和表征电磁波波动特性的波动方程;掌握正弦均匀平面电磁波的基本特点、极化状态描述和无界理想/有耗介质中的电磁波传播规律;掌握Snell的反射定律和透射定律、Fresnel反射系数和透射系数;掌握矩形波导中主模的场结构、模式传输条件的应用以及矩形谐振腔的基本模式和基本参数的计算。
课程教学大纲(理论部分)
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92110330 课程名称:电子线路实验
Electronic circuit experiment
课程总学时:16
课程总学分:1
实验总学时16 实验总学分:1 适用专业: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
课程类型:选修
先修课程:电路、电子线路等
一、实验项目与内容:
二、主要教材、参考书:
1.臧春华主编电子线路设计与应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成华主编现代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三、考核方式:考查
四、使用主要仪器设备说明:
1.双踪示波器一台
2.信号源一台
3.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4.计算机一台
5.实验板一块
电子线路课程设计实施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92140339课程名称:电子线路课程设计
Course Design of Electronic Circuits 课程总学时:一周课程总学分:1
实验总学时:一周实验总学分:1
适用专业:电子信息与技术
课程类型:
□选修
先修课程:电工
一、实验项目与内容:
二、主要教材、参考书:
1.臧春华主编电子线路设计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王成华主编现代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5
三、考核方式:考查
四、使用主要仪器设备说明:
1.双踪示波器一台
2.信号源一台
3.直流稳压电源一台
4.计算机一台
5.实验板一块。
电子线路公开课教案第一章:电子线路概述1.1 电子线路的定义与分类解释电子线路的概念介绍模拟电子线路和数字电子线路的区别1.2 电子线路的基本元件介绍电阻、电容、电感等基本元件的作用和特性1.3 电子线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介绍电子线路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介绍电子线路分析的基本理论和工具第二章:模拟电子线路基础2.1 放大器电路介绍放大器的作用和分类分析放大器的输入输出特性2.2 滤波器电路介绍滤波器的作用和分类分析滤波器的频率特性2.3 振荡器电路介绍振荡器的作用和分类分析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和稳定性第三章:数字电子线路基础3.1 数字逻辑门电路介绍逻辑门的作用和分类分析逻辑门的真值表和布尔表达式3.2 组合逻辑电路介绍组合逻辑电路的作用和分类分析组合逻辑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3.3 时序逻辑电路介绍时序逻辑电路的作用和分类分析时序逻辑电路的状态转换和输出信号第四章:电子线路仿真与实践4.1 电子线路仿真软件介绍介绍常用的电子线路仿真软件及其功能4.2 仿真实验指导设计简单的放大器、滤波器、振荡器等仿真实验4.3 实践操作指导设计简单的模拟电子线路和数字电子线路的实验第五章:电子线路应用案例分析5.1 音频放大器设计案例分析音频放大器的需求和设计过程5.2 无线通信模块设计案例分析无线通信模块的需求和设计过程5.3 智能家居控制系统设计案例分析智能家居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和过程第六章:电子测量与测试6.1 电子测量基础介绍电子测量的定义、目的和分类分析电子测量方法和技术6.2 测试仪器与设备介绍常用的测试仪器和设备的功能与使用方法6.3 电子线路测试与调试分析电子线路测试的方法和步骤指导电子线路的调试技巧第七章:Protel软件操作与应用7.1 Protel软件介绍介绍Protel软件的功能和特点7.2 Protel软件的基本操作讲解电路图设计、PCB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方法7.3 Protel软件的应用实例分析实际电路设计中Protel软件的应用案例第八章:电子线路的可靠性与防护8.1 电子线路的可靠性基础介绍电子线路可靠性的概念和指标8.2 电子线路的防护方法分析电子线路的抗干扰措施和防护方法8.3 电子线路的故障诊断与维修讲解电子线路故障诊断的方法和步骤介绍电子线路维修的基本技巧第九章:现代电子线路技术发展趋势9.1 集成电路技术介绍集成电路的类型、特点和应用领域9.2 嵌入式系统讲解嵌入式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应用案例9.3 电子线路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电子线路设计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第十章:课程总结与拓展学习10.1 课程总结回顾本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和学习目标10.2 课程拓展学习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10.3 课程实践与思考鼓励学生进行电子线路设计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思考电子线路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第十一章:电源电路设计11.1 电源电路概述介绍电源电路的作用和分类分析电源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要求11.2 线性电源与开关电源设计讲解线性电源和开关电源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比较两种电源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11.3 电源保护与滤波电路设计分析电源保护电路的设计原则和方法介绍滤波电路的作用和设计要点第十二章:传感器与接口电路设计12.1 传感器概述介绍传感器的作用和分类分析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和特性12.2 常用传感器接口电路设计讲解常用传感器的接口电路设计方法和步骤分析传感器信号处理电路的设计要点12.3 传感器在电子线路中的应用案例分析传感器在电子线路中的应用案例和实际效果第十三章:通信电路与接口技术13.1 通信电路概述介绍通信电路的作用和分类分析通信电路的基本原理和特性13.2 模拟通信电路与数字通信电路讲解模拟通信电路和数字通信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比较两种通信电路的优缺点和应用场景13.3 通信接口技术介绍通信接口的技术要求和设计方法分析通信接口电路的实现和应用案例第十四章:电子线路项目的管理与实践14.1 电子线路项目的管理介绍电子线路项目管理的任务和流程分析项目管理工具和方法在电子线路项目中的应用14.2 电子线路项目的实践操作指导电子线路项目的实施步骤和技巧分析电子线路项目实践中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14.3 项目总结与评价回顾电子线路项目的实施过程和成果评价项目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第十五章:电子线路创新设计与实践15.1 电子线路创新设计的重要性强调电子线路创新设计对技术发展的意义15.2 电子线路创新设计的方法与步骤介绍电子线路创新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分析创新设计中的思维方法和技巧15.3 电子线路创新设计实践案例分析电子线路创新设计的实践案例和成果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电子线路的基本概念、设计方法、实践应用和未来发展趋势。
《电子线路》第一章晶体二极管及整流电路练习二晶体二极管整流电路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填空题:1、将变成的过程叫做整流。
在单相整流电路中常用的整流形式有、和倍压整流等几种。
2、在整流电路中,文字符号U L表示;U2表示;U RM表示;I L表示;I F表示。
3、选用整流二极管主要考虑的两个参数是和。
4、单相半波整流电路中,若变压器次级电压U2=100伏,则负载两端电压为伏;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为伏。
5、市电经半波整流输出的脉动直流电每秒脉动次,经全波或桥式整流输出的脉动直流电每秒脉动次,脉动次数越,就越平稳。
6、如图电路中,R L1两端的电压为伏,R L2两端的电压为伏。
*7、在变压器次级相电压有效值相等的情况下,三相半波整流输出电压是三相桥式整流输出电压的%。
*8、倍压整流电路利用了的充放电作用,只要输入较低的就能输出高于的直流电压,这种整流电路适用于的场合。
*9、在输出电压平均值相等的情况下,三相半波整流电路中二极管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是三相桥式整流电路的倍。
*10、接入平衡电抗器L P使双反星形整流电路中的两组三相半波整流电路能,在任一瞬间,两组中各有一个二极管,因此总输出电流平均值相当于单独一组整流电流平均值的倍。
*11、三相桥式整流电路中,在某工作时间内,只有正极电位和负极电位的二极管才导通,每个二极管在一个周期内的导通角均为。
*12、整流二极管的冷却方式有、、三种。
*13、检查硅整流堆正反向电阻时,对于小电流硅堆,可用,对于高压硅堆,应用。
二、判断题:()*1、倍压整流电路不仅适用于正弦波,对于对称矩形波也同样适用。
()2、选择整流二极管主要考虑两个参数:反向击穿电压和正向平均电流。
()3、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在输入交流电压的每个半周内都有两只二极管导通。
()4、单相全波整流电路流过每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只有负载电流的一半。
()5、直流负载电压相同时,单相全波整流电路中二极管所承受的反向电压比单相半波整流和桥式整流高一倍。
放大倍数Au=Uo/Ui=(2)测输出电阻输出电阻测试电路由图可得输出电流Io=.则输出电阻Ro=Uo/Io=.(3)频率响应幅频相应与相频相应由左图可知当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的倍对应的频率为上限频率或下限频率。
由下表可知,中频对应的放大倍数是则上限频率或下限频率对应的放大倍数应为左右。
故下限频率为fL=上限频率为fH=则频带宽度为(4)非线性失真当输入为10mA时开始出现明显失真,输出波形如下图所示2. 有串联电压负反馈的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1)测输入电阻及放大倍数由图可得输入电流Ii=.输入电压Ui=1mA.输出电压Uo=.则由输入电阻Ri=Ui/Ii=.放大倍数Au=Uo/Ui=(2)测输出电阻由图可得输出电流Io=.则输出电阻Ro=Uo/Io=(3)频率响应幅频相应与相频相应由图可知当放大倍数下降到中频的倍对应的频率为上限频率或下限频率。
由下表可知,中频对应的放大倍数是。
则上限频率或下限频率对应的放大倍数应为左右。
故下限频率为fL=,上限频率为fH=频带宽度为(4)非线性失真当输入为21mA时开始出现明显失真,输出波形如下图所示(5)验证Af1/F又由负反馈中Af=Xo/Xi=F=Xf/Xo1/F=Xo/Xf=显然Af1/F实验题目实验七算术运算电路实验目的1. 进一步理解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原理,熟悉运算放大器平衡的调整方法。
2.掌握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比例、加法运算等电路和的调试方法。
仪器仪表目录实验线路及原理下图是LM741(或747)集成运放的外引线图,各引脚功能如下:图12--反相输入端3--同相输入端7--电源电压正端4--电源电压负端6--输出端1、5--调零端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高放大倍数、高输入阻抗、低输出阻抗的直接耦合多级放大电路,具有两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可对直流信号和交流信号进行放大。
外接负反馈电路后,输出电压V o与输入电压Vi的运算关系仅取决于外接反馈网络与输入的外接阻抗,而与运算放大器本身无关。
《电子线路》教案第一章半导体器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电子线路》教材的第一章半导体器件。
本章主要介绍了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等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结构、特性和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二极管的基本原理、结构、伏安特性、参数及应用。
2. 三极管的基本原理、结构、伏安特性、参数及应用。
3. 晶闸管的基本原理、结构、伏安特性、参数及应用。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结构,掌握其伏安特性和参数。
2. 学生能够分析半导体器件在不同电路中的应用,并能够设计简单的电路。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半导体器件的检测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的基本原理、结构、伏安特性、参数及应用。
难点:半导体器件的检测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半导体器件实验板、万用表。
学具:教材、笔记纸、笔。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展示实际应用中的半导体器件,引起学生对半导体器件的兴趣。
2. 讲解:讲解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的基本原理、结构、伏安特性、参数及应用。
3. 演示:利用实验板进行半导体器件的检测,展示检测方法和技巧。
4. 练习: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半导体器件二极管基本原理结构伏安特性参数应用三极管基本原理结构伏安特性参数应用晶闸管基本原理结构伏安特性参数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的基本原理。
答案:2. 请画出二极管、三极管、晶闸管的伏安特性曲线。
答案:电路图答案: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使学生掌握了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结构、伏安特性、参数及应用。
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对半导体器件的检测方法和技巧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拓展延伸:邀请企业工程师进行讲座,介绍半导体器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电子线路》教材的第一章半导体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