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公报
- 格式:pdf
- 大小:45.58 MB
- 文档页数:42
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2020年5月目录一、海洋经济总体运行情况 (1)二、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 (2)三、区域海洋经济发展情况 (5)2019年中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一、海洋经济总体运行情况经初步核算,2019年全国海洋生产总值89415亿元,比上年增长 6.2%,海洋生产总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占沿海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1%。
其中,海洋第一产业增加值3729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31987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53700亿元,分别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的4.2%、35.8%和60.0%。
图 1 2015—2019年海洋生产总值图 2 2015—2019年海洋三次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二、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2019年,我国主要海洋产业保持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增加值35724亿元,比上年增长7.5%。
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作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分别为50.6%、18.0%和13.2%。
图 3 2019年主要海洋产业增加值构成主要海洋产业发展情况如下:——海洋渔业海洋渔业实现恢复性增长,养捕结构持续优化。
全年实现增加值4715亿元,比上年增长4.4%。
——海洋油气业海洋油气增储上产态势良好,其中海洋原油生产增速由负转正,扭转了2016年以来产量连续下滑的态势,实现产量4916万吨,比上年增长2.3%;海洋天然气产量持续增长,达到162亿立方米,比上年增长5.4%。
海洋油气业全年实现增加值1541亿元,比上年增长4.7%。
——海洋矿业海洋矿业发展平稳,海砂、海底金矿开采有序推进,全年实现增加值194亿元,比上年增长3.1%。
——海洋盐业海洋盐业保持稳定,全年实现增加值31亿元,比上年增长0.2%。
——海洋化工业海洋化工业较快发展,乙烯、纯碱等海洋化工产品产量快速增长。
全年实现增加值1157亿元,比上年增长7.3%。
——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洋生物医药自主研发成果不断涌现,产业平稳较快增长。
OPINIONS我国海洋塑料垃圾综合治理效能不断提升□鞠茂伟张守锋党超张微微塑料的全球大规模生产与使用约始于 1950年,随着全球塑料产业的快速发展,截至 2U 15年,全球塑料累积产量已达到83亿吨,并我国高度重视塑料污染问题,并将塑料污 染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重要内容加以推动_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强海随之产生了 63亿吨的塑料垃圾(由于垃圾管 理水平和处置能力相对滞后,约有49亿吨塑料 垃圾被堆积到垃圾填埋场或散落到自然环境 中根据“塑料海洋”组织数据,每年有超过万吨的塑料流人海洋。
因此,全球迫切需 要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减少部分塑料的生产 使用,提高塑料垃圾收集率、回收率和无害化处 理率。
洋塑料的源头管控和治理,加强垃圾基础设施 建设,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依托水污染防 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渤海综合治理、长江经 济带“清废行动”等工作开展对海洋塑料垃圾的 清理整治:如今,我国逐步构建起海洋塑‘ 圾污染防治体系,海洋塑料垃圾治理能力得到 显著提升,为全球共同应对塑料污染贡献出中 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942021.03-04r^nvironmental ■■[Economy建章立制,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防治法律法规政策体系日臻完善《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体系的基本法,为海洋塑料垃圾污染防治提供 了基础的法律框架。
《环境保护法》明确,保护环 境是国家的基本国策,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 城乡建设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环境 卫生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海洋环境保护法》是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可能包含有毒或重金属残余的塑料制品的焚烧 炉灰烬,均禁止处理入海。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明确地方各级 人民政府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负责,生态 环境主管部门对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工作实 施统一监督管理,各主管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 内负责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的监督管理工 作。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与《清洁生产促 进法》《循环经济促进法》衔接,对工业固体废 物、医疗废物、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和生活垃圾的综合性法律,在我国管辖海域内从事航行、勘 探、开发、生产、旅游、科学研究及其他活动,或 者在沿海陆域内从事影响海洋环境活动的任何 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守本法。
【关注世界环境日】2018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一图速读2018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海洋环境质量主要入海污染源状况海洋渔业水域环境质量状况1蠡海洋生态状况1邈海洋倾倒区和油气区环境状况海洋环境灾害状况© 2018年总体状况全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整体•海水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海洋保护区保护对象•入海河流水质较上年同期[所提升血海諾珈境质量管辖海域水质管辖海域海水环境维持在较好水平, 劣四类水质海域面积较上年同期减少平方干米.2018年我国管辖海域未达到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各类海域面积近岸海域近岸海域水质总体稳中向好,水质级别为一般。
主要超标要索: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
5.7个百分点.管牲海域夏季一类水质海域面枳占比近岸海域417四类3.1%劣四类15.6%重要海湾水质面积大于100平方干米的44个海湾中,16个海湾四季均出现劣四类水质,主要超标要素为无机氮和磷酸盐。
海水富营养化呈富营养化状态海域面积共56680平方千米。
养化141R0平方干米24590平方干米中度高营养化/17910平方干米重度富曹养化海域主要集中在辽东湾、渤海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等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辽河口、海河口、黄河口.长江口、九龙江口和珠江口沉积物质虽 厂"「海洋环境放射性水平/我国管辖海域海水放射性水平和Y 辐射空气吸收剂毘率 ’,近岸 海域海水和海洋生物中天然放射性核索活动浓度处于 ' ,人工放射性 核索活度浓度 。
海水浴场游泳季节和旅游时段,对 全国36个海水浴场开展了 监测.____ 丿辽河口、海河口、黄河□和长江口沉积物质&良好的盃佼比例九龙江口沉积物质1B 良好的点莅比珠江口沉积物匠虽良好的点位比例水质较差天数优良天故占 74.8%海洋生物多样性对管辖海域的1705个点位开展海洋生物多样性监测。
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物种数从jtSiJ南呈増加追势,符合其自然分布规律•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实施监测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珊瑚礁等21个典型海洋生态系统中,河口和海湾生态系统均处于亚粋康和不罐康状态。
《海洋通报》2019年(第38卷)总目次第1期·综述·海洋生态系统净生产力研究进展张异凡,王奎,王振波(1)·论文·海洋碳汇经济价值核算研究刘芳明,刘大海,郭贞利(8)欧盟及其成员国海洋塑料垃圾政策及对我国的启示……李潇,杨翼,杨璐,王晓莉,刘捷,陶以军(14)罗源湾海域台风风暴潮数值模拟研究原楠,陈新平,陈学恩,陈金瑞(20)海平面上升情景下辽东湾海岸侵蚀及影响评估……李文善,王慧,张建立,左常圣,李欢,董军兴(31)海冰盐度影响下冰水热力过程的试验研究陈晓东,王安良,Knut H尴yland ,季顺迎(38)一种联合单波束测深的侧扫声呐海底线提取方法库安邦,周兴华,王方旗,唐秋华(47)基于单水声信标距离量测的匹配定位方法邵祺,常帅,付晓梅(53)深海贝莱斯芽孢杆菌DH82的筛选、鉴定及其抗菌粗蛋白性质分析王青华,孙晓晖,唐旭,万婧倞,徐长安(63)灿烂弧菌粘附相关因子VsA 的表达及功能研究王奕超,张卫卫(70)东海海岸带生态安全评价及景观优化研究毛菁旭,尹昌霞,李伟芳,寇相玮,赵柯,傅杰超,王奇(78)长山群岛海洋渔业资源的平均营养级变化特征孙才志,曹威威,肖春柳(87)带空气透平的后弯管浮式防波堤实验研究孙笠,宋瑞银,郑堤,吴映江,刘毅,方志立(96)工程养护海滩对“803”风暴潮的响应过程研究朱磊,杨燕雄,杨雯,房克照(102)海上事故有害气体的扩散研究———以“桑吉”轮撞船事故为例付金宇,李颖,吴鹏,杨硕,张照亿(115)第2期·综述·波、流及其共同作用下桩墩局部冲刷问题试验研究现状…袁春光,王义刚,杨华,张义丰,庞启秀(121)·论文·区域渔业管理组织中的鲨鱼养护管理问题研究褚晓琳,唐议,陈勇(132)海洋通报MARINE SCIENCE BULLETINVol.38袁No.6Dec.2019第38卷第6期圆园19年12月海洋通报38卷黄河口近60年来潮流特征演化过程白玉川,谢琦,徐海珏(141)浪潮耦合的舟山渔港台风暴潮数值模拟孙志林,王辰,钟汕虹,纪汗青(150)全球大洋潮汐模式在北印度洋潮汐预报准确性的评估刘经东,张文静,刘春笑,郑后俊,朱首贤,史剑,聂屿(159)基于波高和周期双指标的福建海域海浪危险性分析谢欣,陶爱峰,张尧,李硕,时健,郑金海(167)2007-2018年黄渤海海冰气候特征及其对气象因子的响应刘成,曹祥村,尹朝晖,耿殿鹏(173)基于LIC 的海流动态模拟与可视化刘振东,刘海行,苏天赟,贾贞,李新放(179)潮汐汊口水流结构和动力特性研究吴尧,张蔚,何用,卢陈,吴门伍(186)海水升温与氮限制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柳清杨,徐兴莲,刘佳仪,梅洪,吴红艳(194)渤海海洋环境对斑海豹生存影响研究王诺,丁凯(202)漠阳江入海口海岸线分维及其机制分析李爽,詹文欢,姚衍桃(210)2010-2017年珠江河口海岸线遥感监测和动态变化分析张云芝,张千力,胡云锋(217)基于AIS 的船舶会遇局面紧迫度量化分析欧阳知雨,张安民,张永兵(225)基于云存储技术的海岛信息管理和展示平台设计与实现孙超,汪愿愿,潘增弟,孙亚伟(233)第3期·综述·多能互补海洋能集成发电技术研究综述王世明,李泽宇,于涛,马晨倍(241)·论文·我国海岛县域经济发展特征与问题分析王晶,张峰,李佳芮,孙梅,孙苗,王泉斌(250)“海上丝绸之路”沿岸国家海洋综合风险分析与量化评估———以菲律宾为例洪梅,高正飞,曾文华,朱伟军,李明(257)基于熵权TOPSIS 模型的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以湛江市为例……………曹阳春,宁凌(266)江河入海流量在线监测不确定度评估方法研究与应用杨永俊,胡展铭,林忠胜,王玉(273)Spark 平台下的海表面温度并行预测算法……贺琪,查铖,孙苗,姜晓轶,戚福明,黄冬梅,宋巍(280)基于多种神经网络的风暴潮增水预测方法的比较分析薛明,李醒飞,成方林(290)基于EOF 法的长江口高潮位时空变化特征研究———长时间序列的高潮位EOF 分析史源,陶建峰,龚政,谭亚(296)基于Sobol 法的海底反向散射模型参数敏感度分析高荪培,邹博(304)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 的秋刀鱼种群遗传结构的研究赵丽丽,朱清澄,花传祥(312)双酚A 暴露对不同黑色素含量长牡蛎的影响研究……姜秋云,魏磊,王晓娜,陈曼,张镇,孙同振,于文超,何成,宋宏策,李玲玲,王晓通(319)小黄鱼(意)伊大黄鱼(裔)杂交子代遗传特征分析程兴兴,刘峰,宋红彬,田璐,陈睿毅,楼宝,徐冬冬(327)7346期莱州湾西部沉积物粒度特征及沉积分区………黄学勇,高茂生,张戈,侯国华,党显璋,庄海海(334)风暴液化沉积的波动分选Monte-Carlo 模拟刘志钦,李小龙,方钟波,任宇鹏,许国辉(344)海洋沉积物重金属生态风险评价方法比较及实例验证———以莱州湾为例赵玉庭,董晓晓,王立明,齐延民,由丽萍,孙珊,马元庆(353)第4期·综述·气候变化与我国海洋灾害风险治理探讨齐庆华,蔡榕硕,颜秀花(361)全球海啸预警系统发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董杰,田士政,武文,陈韶阳,郭佩芳(368)游艇旅游研究进展及其启示姚云浩,栾维新(379)·论文·中国南海两种无节珊瑚藻———新角石藻和圆锥呼叶藻的形态解剖学和分子生物学鉴定胡群菊,杨芳芳,韦章良,莫嘉豪,龙超,田新朋,龙丽娟(387)毛蚶天津群体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研究张超,李永仁,郭永军,梁健(400)海底爆破振动强度衰减规律及中华白海豚保护措施研究费鸿禄,关福晨,包士杰,肖绍青(405)海洋地质地球物理数据分类与组织刘志杰,孔敏,舒雨婷,王风帆,韩璐遥,田先德(415)砾石海滩剖面设计及其稳定性模型试验研究……孙家文,董祥科,于永海,王平,方海超,张子鹏(422)基于多源遥感的中国沿海地区填海造地特征研究李飞,金茹,王在峰(429)国际海上救援效率比较研究———以东海特定水域为例林婉妮,王诺(438)海岛城镇空间扩展及景观生态演变研究———以舟山为例樊超,桂峰,赵晟(447)基于“PSR+RS ”模式的菩提岛整治修复前后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王娜,曹英志,康婧,李雪瑞,王晶,郭连杰,李方(455)基于云模型的海岸脆弱性评估———以厦门岛为例朱正涛,蔡锋,曹超,陈沈良(462)永兴岛及周边海域1989-2014年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李雪瑞,王娜,田松(472)第5期·综述·生态海堤的发展历程与展望赵鹏,朱祖浩,江洪友,李利,崔晓健(481)海洋硅质化超微型浮游植物迅游藻(Bolidophyceae )的分类和生态学研究王凤,魏玉秋,孙军,张桂成(491)·论文·中国沿海地区人口发展与海洋经济互动关系研究狄乾斌,周慧(499)基于非期望超效率模型的辽宁沿海地区海洋生态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宋强敏,孙才志,盖美(508)乡村海滩旅游资源质量评价的建立———以雷州半岛为例朱士兵,李志强(519)735海洋通报38卷海南岛沿岸海域砗磲资源调查及保护前景展望………崔丹,王辉,刘君,陈家炜,刘合露,张海滨(527)多视图协同的海洋多要素环境数据关联关系分析方法………贺琪,武欣怡,黄冬梅,郝增周,宋巍(533)基于观测的南海西沙海域深层近惯性振荡特征分析江森汇,吴泽文,舒勰俊(543)近期长江大通至南京河段潮动力变化趋势与机制………袁小婷,程和琴,郑树伟,石盛玉,马玉改(553)西北太平洋上层海洋对台风响应的个例研究张志伟(562)大黄鱼皮质醇无创检测技术研究蔡晓芳,李庆昌,张晓林,历俊帆,刘贤德(569)不同光照强度下仙掌藻(Halimeda opuntia)对海洋酸化的生理响应韦章良,莫嘉豪,胡群菊,严锐飞,龙超,丁德文,杨芳芳,龙丽娟(574)海洋沉积物黏土矿物相对含量不同计算方法对比研究舒雨婷,刘志杰,余佳,孔敏,田先德,刘升发(585)基于非静压模型的非淹没刚性植物消波特性数值模拟研究蒋昌波,徐进,邓斌,陈杰,屈科(591)第6期·综述·海洋微塑料检测技术研究进展王俊豪,梁荣宁,秦伟(601)·论文·国际蓝碳合作发展与中国的选择赵鹏,胡学东(613)海洋经济增长对海域使用影响关系实证研究霍永伟,罗建美,韩晓庆(620)基于海图数据的水下岸坡插值精度分析对比研究………徐洋,战超,王庆,于君宝,栗云召,董程(632)基于新型高频声学多普勒流速剖面仪的河口近底部边界层观测初探兰庭飞,吴昊,唐杰平,李占海,汪亚平(640)中国主要入海河口咸潮入侵变化特征………李文善,左常圣,王慧,董军兴,高通,潘嵩,金波文(650)基于广义Pareto 分布的波高极值序列频率分析陈子燊,任杰(656)基于ADCIRC+SWAN 耦合模型的风暴潮数值模拟研究———以深圳西部海域为例高佳,潘嵩,王慧,张建立,谭晓煜,李程,董军兴(662)黄河口现行流路入海水沙特征对流域的响应……谢卫明,窦身堂,余欣,王开荣,于守兵,杜小康(675)海洋表层沉积物中金属镉的来源解析谭赛章,杨涛,可愚,刘材材,张昊飞(683)东海典型港湾表层沉积物中主要生源要素分布及污染状况分析………王文婷,王朝晖,刘磊,康伟(690)砂质海岸整治修复效果模糊综合评价研究———以营口月亮湾为例张明慧,孙昭晨,梁书秀,孙家文,索安宁(698)基于淤涨速率的潮滩围垦适宜性评价梅亚萍,蔡廷禄,王欣凯,夏小明,贾建军(707)浮力装置触发深海管道水平向整体屈曲效果的数值模拟研究曹洋,张淑华,孙林(719)海底管道沉箱基础的复合承载力包络面研究周素静,张艳,王栋(727)736。
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来源:国家海洋局更新时间:2009-02-17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和国务院赋予国家海洋局的职责,2008年国家海洋局组织实施了全国海洋环境调查、监测和监视工作,加强了青岛奥运帆船赛区环境质量监测,并根据监测与调查结果对海洋环境质量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编制了《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现予以发布。
期冀通过《2008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的发布,使各级政府和广大公众全面了解我国海洋环境状况及面临的主要问题,充分认识海洋领域应对气候变化和落实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意义,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继续采取有力措施,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国家海洋局局长:2009年1月北京1 概述2008年,国家海洋局组织沿海各级海洋行政主管部门,切实履行海洋环境监督管理的职责,深化海洋领域落实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加强监测体系建设,提高监测能力和水平,在全面做好我国管辖海域环境质量现状和趋势监测、入海污染源监测、海洋功能区监测、海洋环境突发事件及海洋灾害监测的基础上,加强了奥运帆船赛区海洋环境质量监测以及渤海等重点海域的环境监测,深化了典型海洋生态脆弱区的评价工作。
2008年,承担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任务的部门和单位160余个,共设立各类监测站位9 200多个,获得各类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近220万组。
2008年,我国近岸海域总体污染程度依然较高。
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3.7万平方公里。
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辽东湾、渤海湾、莱州湾、长江口、杭州湾、珠江口和部分大中城市近岸局部水域。
与上年度相比,近岸局部海域水质略有好转;近海大部分海域为清洁海域;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状态。
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近岸海域沉积物质量总体良好,部分贝类体内污染物残留水平依然较高。
88.4%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部分排污口邻近海域环境污染严重。
详解《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详解《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来源:中国海洋报作者:本报记者赵婧发布时间:2018-04-03 10:08:06日前,国家海洋局发布《2017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
《公报》显示,2017年我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向好,海水质量总体有所改善,典型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生物多样性保持稳定,海洋功能区环境状况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但是,入海河流水质状况仍不容乐观,近岸局部海域污染依然严重,海洋环境风险依然突出。
海水质量总体有所改善2017年,国家海洋局在近岸海域开展了冬、春、夏、秋4个季节的海水质量监测,在近岸海域以外开展了夏季和秋季的海水质量监测。
对海水中无机氮、活性磷酸盐、石油类和化学需氧量等要素的综合评价结果显示,我国海水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
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近岸海域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分别占近岸海域的16%、14%、11%和15%,4个季节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累计面积较上年减少3460平方公里。
夏季,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的96%,连续3年有所增加;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为33720平方公里,较上年减少3700平方公里。
秋季,符合第一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面积占管辖海域的94%,劣于第四类海水水质的海域面积为47310平方公里。
我国管辖海域沉积物质量良好的监测站位比例为97%。
其中,渤海和黄海沉积物质量良好的站位比例为100%,东海和南海依次为97%和94%。
2007年~2017年,沉积物质量良好的监测站位比例呈上升趋势。
海洋生态状况保持稳定在监测的河口、海湾、滩涂湿地、珊瑚礁、红树林和海草床等海洋生态系统中,4个海洋生态系统处于健康状态,14个处于亚健康状态,2个处于不健康状态。
2017年,国家海洋局在66个国家级海洋保护区开展了监测,其中44个保护区开展了保护对象监测。
结果表明,大部分保护区的保护对象状况基本保持稳定。
一、前言海洋是地球上面积最广阔的生态系统,承载着全球约70%的物种多样性。
我国作为海洋大国,高度重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海洋生态保护工作。
现将我国海洋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海洋资源开发利用1.海洋资源调查与评价近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海洋资源的调查与评价力度,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实施国家海洋资源调查工程,全面掌握了我国海洋资源的分布、储量和开发利用情况,为海洋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2.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监管我国不断完善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监管体系,强化对海洋资源的管理和保护。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关于统筹推进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等,着力促进自然资源集约开发利用和生态保护修复。
二、海洋生态保护与修复1.海洋生态保护我国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工作,强化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红线制度,严格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
加强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特别保护区和海洋生态红线区建设,确保海洋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2.海洋生态修复2019年,中央财政支持10个城市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深入实施,海岸带保护修复工程启动。
深化黄海跨区域浒苔绿潮灾害联防联控机制,强化源头治理。
三、海洋科技创新1.海洋科技人才培养我国高度重视海洋科技人才培养,通过设立海洋类高校、研究生院和博士后工作站等,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海洋科技人才。
2.海洋科技研发与应用我国在海洋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第35次南极考察、第10次北极科学考察、深海地质第8航次及中国大洋第55航次科考圆满完成。
亚洲最大重型自航绞吸船“天鲲号”智能挖泥船成功下水。
四、海洋法治建设1.海洋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我国高度重视海洋法治建设,不断完善海洋法律法规体系。
近年来,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等法律法规,为海洋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2.海洋执法力度持续加大我国加强海洋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捕捞、非法采砂等违法行为。
第37卷第6期2020年12月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HUMANITIES SCIENCES)Vol.37 No.6December,2020《海洋环境保护法》中近海油气开发规制之完善秦 勇 夏雨鸿(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山东青岛 266555)[摘要]近年来,作为海洋开发利用主要阵地的近海污染较为严重,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
而油气开发作为近海环境的重大安全隐患,亟需法律加以规制。
我国现行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在规制近海油气开发的制度衔接、处罚机制以及保障措施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对此,可以借鉴美国相关立法的先进经验,通过畅通制度衔接、严格处罚机制以及健全保障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海洋环境保护法》;海洋环境;近海;油气开发;污染;规制[中图分类号] D922.6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2096-4722(2020)06-0013-06作为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是孕育生命的摇篮,是地球气候的重要调节器,更是蕴含无尽资源的宝库。
海洋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对海洋干预的不断加深以及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海洋环境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胁,其中,尤以开发利用活动最为密集的近海为甚。
2019年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8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以下简称《公报》)显示,我国近岸海域水质总体虽稳中向好,但水质级别仍为一般,且局部海域污染依然十分严重。
近海环境的污染来源,除了城乡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陆源污染物之外,近海的工程建设项目也“榜上有名”。
作为近海工程建设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报》显示,2018年全国海洋油气平台生产水排海量为17 149×104 m3,生活污水的排海量为85×104 m3,钻井泥浆的排海量为53 994 m3,钻属的排海量为64 605 m3。
河南科技Hen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地球与环境总767期第三十三期2021年11月一种新型的海洋塑料垃圾回收处理平台的设计赵尚飞1李越2李玲1甘晚妮2余博洋1汪洁3(1.重庆交通大学航运与船舶工程学院,重庆400074;2.重庆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重庆400074;3.重庆交通大学人文学院,重庆400074)摘要:项目提出设计一种塑料垃圾回收处理半潜式海洋平台。
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一是通过压缩机和粉碎机将打捞船等工具打捞的海上塑料垃圾进行粉碎处理,二是通过反应釜内裂解提炼石蜡的化学反应生成石蜡。
该设计将海上主要垃圾转变为可利用的石蜡,对于实现资源的再生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关键词:海洋平台;海洋垃圾;石蜡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5168(2021)33-0110-03 Research on a New Type of Marine Plastic Waste Recycling and ProcessingPlatformZHAO Shangfei1LI Yue2LI Ling1GAN Wanni2YU Boyang1WANG jie3(1.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School of Shipping and Naval Architecture,Chongqing400074;2.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hongqing400074;3.Chongqing Jiaotong University,School of humanities,Chongqing400074)Abstract:This project proposes to design a marine plastic waste recycling and processing platform,which is a semi-submersible marine platform.It is mainly composed of two parts:firstly,the plastic waste collected by salvage boats and other tools is crushed by a compressor and a pulverizer,and then the paraffin is generated by the chemical reac⁃tion of the pyrolysis in the reactor to refine the paraffin.In this way,the main marine garbage is converted into usable paraffin,which has a certain promotion significance for realizing the regeneration of resources.Keywords:offshore platform;marine debris;paraffin wax1研究背景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坚持陆海统筹,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中国海洋领域的成就
中国海洋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就。
以下是其中的一些:
1. 深海科学与技术:中国积极开展深海科学与技术研究,实现了深海探测器、深海潜水器和深海科考船等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建设。
2019年,中国科学家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
下潜10908米,创造了中国人海底潜水的纪录。
2. 远洋调查与资源勘探:中国海洋船队展开了大量的海洋资源调查与勘探工作,包括油气、矿产、鱼类等。
中国在南海、东海等海域发现了丰富的矿产资源,特别是天然气和油田。
3. 海洋环境保护: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海洋环境保护合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减少海洋污染,保护海洋生态系统,包括加强渔业管理和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等。
同时,中国还设立了海洋保护区,推动沿海城市的海洋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
4. 海洋经济:中国积极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海洋产业发展。
截至2021年,中国已建成超过20个海洋经济重点产业园区,涉及海洋能源、海洋旅游、海洋渔业等多个领域。
海洋经济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
5. 蓝色经济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蓝色经济合作,推动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中国与沿海国家开展了渔业资源合作、海洋科技合作、海洋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的合作项目,推动了地区海洋事务的合作与发展。
总体而言,中国在海洋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海洋科学研究、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未来,中国将继续加强海洋科技创新,推动可持续海洋经济发展,共同维护海洋生态环境。
GOVERNMENT INFORMATION BROADCAST 部委新闻联播发文要求切实加强2020年夏季粮油收购监管工作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日前发布《关于切实加强2020年夏季粮油收购监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切实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严格落实国家收储政策,确保夏季粮油收购工作顺利进行。
《通知》指出,当前夏季粮油收购工作即将全面展开,地方各级粮食和储备部门及相关企业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科学研判和准确把握收购形势,统筹疫情防控和夏季粮油收购,突出抓好政策性收储和市场化收购两方面的监管,做到早准备、早部署、早开展,把各项监管工作抓实抓细抓好。
对收储矛盾突出的地区,要提早分析研判今年夏季粮油收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评估监管工作的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抓紧制定应急预案,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各类问题隐患消除在基层和收储现场。
各地各单位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部门联合制定的小麦和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以及《关于切实加强国家政策性粮食收储和销售出库监管的意见》(国粮发〔2018〕264号)要求,严格落实具体收储企业的直接责任、中储粮集团公司的政策执行主体责任、地方行政监管和属地管理责任,明确分工,将各项监管措施落实到位。
《通知》要求,要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收购监管重点,各地各单位要根据2020年夏季粮油收购市场新形势、新要求,调整监管工作重心,紧紧围绕不出现区域性、阶段性“卖粮难”及“打白条”等问题的底线,针对辖区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收购监管方案,进一步强化对收储库点定点、收购、质量验收等各环节监管。
重点要加强市场化粮食收购监管,统筹加强政策性粮食收购定点监管,加强租赁社会仓容收储政策性粮食活动的监管,加强简易设施储粮安全和安全生产监管,加强政策性粮食质量安全监管。
2019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生态环境部:6月2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2019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下称“公报”)显示,去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