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大人群:膏方精专于补益,强调治养结合,祛疾养 生皆宜,所以适用于大多数的慢性疾病和广大亚健康 人群。
-
10
• 最初的内服膏方,是以“煎”命名的。东汉末年,张仲 景的《金匮要略》中的大乌头煎,用大乌头五枚,以水 三升,煮取一升,去滓,纳蜜一升,煎令水气尽;猪膏 发煎用猪膏半斤、乱发如鸡子大三枚,和膏中煎之,发 消药成,其制法类似现代膏滋方的制法。
• 晋代葛洪《肘后备急方》诸膏方制剂有用苦酒与猪油作 溶剂的特点,药制成后,既可外用以摩病处,又可内服。
• 内服膏滋有两种, 一是成方膏滋,由药厂 选用疗效确切的方剂加工制成,作为中 成药在药店直接销售。一些享有盛名的 药店如雷允上、童涵春、胡庆余堂、同 仁堂等均有自制的膏方。另一种是按医 生诊察施治的处方熬制的膏方,称为临 方膏滋或定制膏方,是我们常说的膏方。
-
5
• 荤膏与素膏:荤膏是指膏方中选用了阿 胶、龟版胶、鹿角胶、鳖甲胶等动物胶 类和(或)紫河车、鹿茸、鹿鞭、海马、 海狗肾等动物药,保存不善易发霉,有 严格的时令和气温要求,多在冬季服用。 素膏由植物药和矿物药组成,方中未采 用动物胶类,不易发霉,四季均可服用。
• 最早记载用膏方治病的《五十二病方》,全书 用药总数约260种以上。用膏命名的药物有肪 膏、脂膏、久膏、彘膏、猪膏、豹膏、蛇膏等, 所治病多为外伤。
• 《黄帝内经》中保存的11方,有 2个膏方,即 《灵枢·痈疽篇》中的豕膏和《灵枢·经筋篇》 中的马膏 ,但均不含其它药物。
• 最早以“膏药”命名,并有完整组方及服用方 法的膏方,见于《武威汉代医简》有百病膏药 方、千金膏药方、妇人膏药方 。 ---------外用为主
-
7
• 胶类主要包括阿 胶、龟版胶、鳖甲胶、 鹿角胶等,在配伍中这些胶类中药不仅是 补益虚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有助于膏 滋制剂的固定成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