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工业区位因素 康
- 格式:ppt
- 大小:2.42 MB
- 文档页数:15
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一、选择题(2021·湖北模拟)2020年初,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突发导致口罩紧缺,国内多家汽车企业纷纷跨界生产口罩。
总部位于广西柳州的五菱汽车集团仅用三天时间便完成了口罩生产的技术学习、原料采购、资格审批、生产线组装及首批产品下线,该集团生产出来的“五菱牌”口罩全部无偿提供给医务、警务等一线防疫人员。
据此完成第1—3题。
1.世界上最先使用口罩的是中国,影响口罩生产企业的主导因素是( )A.科学技术 B.劳动力C.消费市场D.原材料2.五菱汽车集团在生产口罩之前,最有可能取经学习生产技术的对象位于( )A.辽中南工业区B.京津冀工业区C.珠三角工业区D.沪宁杭工业区3.五菱汽车集团能快速跨界生产口罩除地方政府支持外,其主要原因还有( )①资金实力雄厚②劳动力丰富③市场需求大④上游合作企业多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解析】第1题,总部位于广西柳州的五菱汽车集团仅用三天时间便完成了口罩生产的技术学习,说明口罩对科学技术的要求不高,A错误;生产线组装生产,劳动力需求少,B错误;市场面向全世界,故消费市场不是主要因素,C错误;熔喷布是口罩最核心的材料,生产口罩需要大量熔喷布,熔喷布产量直接影响口罩的生产,故主要因素是原材料,D正确。
第2题,五菱汽车集团为汽车企业,我国四大工业区都有汽车企业分布,珠三角工业区距离最近,文化相近,故最有可能成为五菱汽车集团取经学习生产技术的对象;故选C。
第3题,五菱汽车集团能快速跨界生产口罩除地方政府支持外其主要原因还有该集团生产出来的“五菱牌”口罩全部无偿提供给医务、警务等一线防疫人员,说明资金实力雄厚,①正确;劳动力的需求少,②错误;2020年初,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的突发导致口罩紧缺,说明市场需求大,但不是跨界的最主要原因,不是有市场就可以跨界,③正确;仅用三天时间便完成了口罩生产的技术学习、原料采购、资格审批、生产线组装及首批产品下线,说明④上游合作企业多,正确。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工业区域选择的各种因素,包括地理位置、交通设施、人力资源等。
不同的工业区位因素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选择工业区位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一、地理位置地理位置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地理位置可以影响企业的供应链和物流效率。
一般来说,工业区位选择应当考虑靠近原材料供应地和市场,以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
此外,地理位置还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和环境因素。
例如,一些工业区位临近水源和能源,有利于工业生产。
二、交通设施交通设施是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关键要素之一。
良好的交通设施可以提供便捷的运输和物流条件。
这包括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各种交通工具和设施。
选择工业区位时,企业需要考虑交通设施的便利性和覆盖范围,以确保原材料和产品的顺利运输。
此外,交通设施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也是值得考虑的因素。
三、人力资源人力资源是工业区位因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需要考虑工业区位的人口规模和结构,以及当地的教育和技能水平。
良好的人力资源可以提供稳定的劳动力供应和高素质的人才。
选择工业区位时,企业应当考虑当地的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储备情况,以确保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得到满足。
四、政府政策政府政策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和税收政策可以对企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
选择工业区位时,企业需要了解当地的政策环境和优惠政策,以确保企业的利益最大化。
政府政策还可以影响企业在当地的营商环境和法律法规的适用,因此也需要综合考虑。
五、资源供应资源供应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关键因素之一。
资源供应包括能源、水源、土地等各种原材料和基础设施。
企业选择工业区位时,需要考虑当地的资源供应情况,并评估其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良好的资源供应可以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和风险。
六、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
企业选择工业区位时,需要考虑当地市场的规模和发展潜力。
选择一个具有良好市场需求的区位有助于企业的产品销售和市场开拓。
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学案(第一课时)工业区位因【学习目标】1.理解并掌握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三大主要因素。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
【知识梳理】1.工业区位:指工业企业的,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
2.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
3.三大主要因素(1)运输;其成本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厂的和。
①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
②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
(2)土地:土地供给状况和的区域差异,影响工业企业。
(3)集聚①概念: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
②意义:(1);(2) ;【合作探究】工业区位因素问题1:阅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钢铁工业是四川省攀枝花市的主导工业部门。
下图中图甲是攀枝花市及其附近地区简图,图乙是设想的以攀枝花钢铁工业为基础的生产流程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评价攀枝花市发展钢铁工业的主要区位条件:(2)图乙所示的生产流程中,字母A表示______,B表示______,C表示______。
(3)试分析此生产流程模式的优点:(4)图示地区还可发展炼铜工业,其主要的优势条件有: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学案(第二课时)工业联系和工业地域【学习目标】1.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2.从工业生产的“投入-产出”关系看工业联系。
【知识梳理】1.工业联系(1)组成:工业生产系统主要由、和三部分组成(2)表现①从工业生产过程来看,许多中间环节的承担者既是,又是。
②工业部门之间形成或的联系。
③形成系统与地方生产系统。
2.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1)工业转移①原因:各地区的、劳动力素质、、市场需求、环境容量的不同及变化。
②表现: 重心的转移;密集型产业由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
(2)工业集聚:高质量的产品、迅速创新的产品和的服务,几乎由少数地区供应。
3.开发区和专业化产区(1)开发区:独资引进或合资合作建设的为数众多的工业企业,发展方向明确,技术工艺先进,产品大规模进入。
重庆市江津五中高一地理湘教版必修二全套导学案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二)学习目标:1.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2.了解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3.理解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学习重点:工业的区位因素。
学习难点:工业的区位因素。
预习案:工业联系和工业区域1.工业联系(1)工业生产系统的组成:①______投入、②______活动和③______产出。
(2)表现a.从工业生产过程来看,许多中间环节的承担者既是④__________,又是⑤__________。
b.工业部门之间形成⑥________________联系。
c.形成全球生产系统与⑦________________系统。
2.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1)工业转移原因:各地区的⑧________________、劳动力素质、⑨________________、市场需求、⑩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及变化。
表现(2)工业垄断:高质量的产品、迅速______的产品和__________________的服务,几乎由少数地区供应。
一些________________维持着对高端产品的垄断地位。
3.开发区和专业化产业区(1)环境质量是______________和生活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污染的防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工厂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和污染治理费用,对污染型工业企业的区位选择影响很大。
探究案:1.在钢铁工业的生产系统中,各工厂间存在________联系( )A.投入—产出 B.共用基础设施C.商贸 D.科技与信息2.与钢铁工业相关的产业在空间上形成以钢铁冶炼为主体的工业地域,其主要目的是( ) A.集中排放废弃物 B.降低生产成本C.寻求廉价劳动力 D.垄断高端产品下图为“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高中地理知识点: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高中地理知识点: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1、影响工业的区位条件:①自然条件:土地(地形;租金)、水源。
②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劳动力、原料、动力、政策、科技、农业基础。
2、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①甘蔗或甜菜制糖、水产品加工、水果罐头制造等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②食品、瓶装饮料制造(啤酒、汽水)、家具制造、印刷、石化等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③有色金属冶炼(铝、铜、镍、锡……)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④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被服厂等属于劳动力导向型工业;⑤卫星、飞机、集成电路、精密仪表等属于技术导向型工业。
3、从环境效益角度考虑,高技术产品、食品等企业对环境十分敏感,应以优质环境为主导区位因素。
①造成空气污染的工业,应设置在居民区常年盛行风的下风地带、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与季风方向垂直的郊外;②造成水体污染的工业,污水排放口远离河流上游;③造成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业,远离居民区和农田。
4、在国家政策、企业决策者的理念及心理因素等社会因素影响下出现的现象:①我国80年代以前在内地建大型工业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纺织原料产区、消费密集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建设一批纺织工业中心;②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沿海。
工业区位因素高三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是指影响工业区域选择和布局的各种因素,对于理解工业发展的地域差异和区域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围绕工业区位因素展开,介绍高三地理学科中的相关知识点。
一、自然因素1. 地形地势:地形地势对工业区位有影响。
平坦的地形有利于工业区的拓展和交通运输的便利,而山地地区由于地形复杂,会制约工业用地的开发和设施建设。
2. 气候条件:气候条件也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自然因素。
气候宜人的地区,如温带和亚热带地区,适合进行各类工业活动。
而气候恶劣的地区,如极寒地区或高温多湿地区,相对不适合工业发展。
3. 资源条件:包括自然资源和能源资源。
自然资源,如矿产资源、水资源等,对于工业发展起到重要支撑作用。
能源资源,如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对于能源密集型工业的布局具有决定性影响。
二、经济因素1. 市场条件:市场需求是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工业企业往往会选择靠近消费市场的地理位置进行布局,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2. 劳动力资源: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充足的劳动力资源是工业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达地区或人口密集地区相对拥有更多的劳动力资源,对于工业区位的选择具有优势。
3. 技术条件:工业发展需要先进的技术支持,高新技术产业通常会选择在科研能力强、技术创新水平高的地区集聚发展。
三、交通因素1. 交通网格:交通网格是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之一。
世界各地的工业区往往选择在交通要道和交通枢纽附近,以便实现原材料的供应和产品的销售。
2. 运输成本:运输成本是对工业区位选择产生重要影响的因素之一。
选择在运输成本较低的地区布局,有利于减少物流成本,提高竞争力。
3. 基础设施: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着工业区位选择。
优良的交通基础设施,如高速公路、铁路、港口等,能够提高工业区的竞争力。
四、政策因素政策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政府在工业发展方面的扶持政策、税收优惠等措施,能够吸引企业选择某一地区进行布局。
【高中地理】高考地理必备知识点: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2021年高考将于6月7日、8日举行,整理了2021年
高考
地理必备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朋友有所帮助!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一)自然条件:位置、土地、水源。
(二)经济因素:农业基础、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技术。
(三)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安全需要、社会
需要、历史条件、政策。
(四)环境因素:主要用于微观布局。
工业区位因素是多方面的,在诸多的区位因素中,某种工业的区位选择所要考虑的主导因素可能只有一个(或少数几个),因此,在现实的区位选择中,要首先考虑其主导因素或具有明星优势的条件。
注:①原料地对工厂区位的影响逐渐减弱(原因是工业所用原料的范围越来越广,可替代原料越来越多,加上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②市场对工厂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③沿海、沿江港口、铁路枢纽、高速公路沿线地区,对工业具有很大的吸引力;④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越来越重要;⑤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在逐渐加强。
(五)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规律:1.从经济因素看,要考虑土地成本、原材料、运输、消费市场、劳动力价格等因素分析;2.从环境因素看,需要考虑风向、河流流向等因素,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局时应选择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与冬夏季风垂直的郊外或城市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水污染严重的工厂则要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业则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哪些工业区位指工业所在的地区和地理位置,一般来说工业区的位置主要受交通、土地价格、人口集聚所影响,次要受政策、市场、劳动力、原料、动力所影响。
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
工业区位指工业所在的地区和地理位置,一般来说工业区的位置主要受交通、土地价格、人口集聚所影响,次要受政策、市场、劳动力、原料、动力所影响。
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地理位置、土地、水源。
〔2〕经济因素;原料、燃料、市场、交通、劳动力、农业根底、技术。
〔3〕社会因素:政策、个人偏好、工业惯性、社会协作条件、国防平安需要、社会需要、历史条件。
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土地:工业需要一定数量、合适建筑的土地,土地的数量、质量和价格是影响工业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水源:工业消费需要有便利的、丰富而优质的水源,需水量大的工业应考虑靠近河湖分布。
原料:原料的种类、数量、质量及其运输本钱对工业的区位选择影响较大。
市场: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交通:工业原料、燃料的输入,产品的输出,都需要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
沿海、沿江港口和铁路枢纽地区,对工业区位选择有很大的影响。
劳动力:工业消费需要一定数量和一定技术的劳动力,一个地区的劳动力数量、素质、工资程度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对工业区位的选择都有影响。
科技:科学技术的进步会使交通条件改善、工业消费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进步,以及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进步。
动力:充足的动力供给室工业消费的必要条件,消耗大量燃料的工业应考虑解决能源供给地。
政策:政府通过政策、法规、税收、用地、交通、根底设施等影响工业消费和分布。
2019高考地理复习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工业区位指工业所在的地区和地理位置,下面是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希望对考生有帮助。
1.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包括水源、土地、原料(能源矿产资源)、动力等。
(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政策、交通运输、工人(劳动力)等。
2.主导因素决定工业区位选择类型主导因素类型区位选择原则典型工业部门原因原料原料导向型接近原料产地制糖工业,水果罐头加工业,水产品加工业原料运输成本较高原料不便长途运输市场市场导向型接近市场(往往是指城市)啤酒、服装饮料工业、家具制造业、炼油业,印刷厂产品不便长途运输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动力?(电力)动力导向型接近火电厂或水电站有色冶金如电解铝工业,重化工工业电能消耗量大劳动力(廉价)劳动力导向型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普通服装工业、电子装配业、鞋帽加工业劳动力需求大技术技术导向型接近高等教育和科学技术发达的地区飞机工业、集成电路工业、精密仪表工业技术要求高3.区位选择原则工厂应选择在具有明显优势条件的地方,以最低的生产成本获得最高利润。
通常工业区位选择主要考虑经济因素,而经济因素又主要考虑工业的生产成本构成。
如果某工业劳动力费用成本占生产成本的比例很大,则劳动力工资水平就成为该工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该工厂在空间区位选择上就要接近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的地区。
一般涉及的五种导向型工业可考虑为在维护生态系统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即可持续发展)指导思想下的阐述。
现在是不是感觉查字典地理网为大家准备的2019高考地理复习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知识点很关键呢?欢迎大家阅读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