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固镇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综合评估细则
- 格式:xls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8
小学教学常规评估制度一、考评项目教学计划、备课、上课、辅导、作业批改、听评课记录等。
二、评价权重教学计划10分、备课25分、上课25分、作业20分、辅导10分、听评课记录10分三、考评内容(一)教学计划(满分10分)检查评估要点及计分办法:1.有教学大纲、考纲,并能熟练掌握教学标准。
(2分)2.熟悉教材,明确各章内容重难点及相互联系。
(2分)3.了解本班学生原始基本情况,有具体改进措施。
(3分)4.能按时上交教学计划,计划可行性强,有本学期教学整体目标。
(3分)(二)备课:(满分25分)。
1.评估要求:(1)语文、数学、英语学习导学案,写教案或书头案,同时要有单元备课、二次备课,音乐、体育、美术、信息技术及地方课程使用原备课本。
(2)实行超周备课,同年级同学科任课教师应提前一周进行集体备课,交流经验,集体备课每周一次,共同研讨,写好集体备课记录卡,在此基础上编制高质量的导学案。
2.计分办法:(1)能超前一周备课。
(3分)(2)能分课时备课(4分)(3)备课有章节知识要点、重点和难点。
(6分)(4)有课时程序安排,教法和板书设计。
(6分)(5)有练习设计安排。
(6分)(三)上课:满分25分1.评估要求:教师要按照“教案导学,单元达标”教学模式的要求,认真上好每一堂课。
课堂教学要体现新课改精神,积极贯彻“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疑为主轴,动为主线”的教学原则。
教师课前充分准备,备齐各种教具,按时上下课,不随意走出课堂。
不坐着上课,使用普通话教学,板书工整,并做到服饰整洁,举止文明、态度和蔼。
2.计分办法:(1)教学程序设计科学合理,有完整的教学过程,课型教法选择适当(5分)(2)语言准确生动,精神饱满,板书规范,无错别字。
(5分)(3)重点突出,脉络清晰,能抓住关键突破难点。
(5分)(4)教学有启发性,师生配合默契,应变能力强,课堂气氛活跃。
(5分)(5)时间把握准确,教具、仪器使用无误。
(5分)(四)作业:满分20分1.作业评估要求:(1)作业要精心设计,重点突出,数量适中,体现层次性和可选择性。
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及评估细则一、课堂纪律管理要求:1.学生入座有序:学生应按指定座位入座,不得擅自更换座位,进入教室后应迅速找到自己的座位,保持安静,不得在课堂上乱跑、交谈或打闹。
2.注意听讲:学生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讲,不得做与课程无关的事情,如玩手机、看小说等。
3.举手发言:学生在课堂上发言应先举手示意,在老师允许的情况下才能发言,不得擅自打断他人发言。
4.安静出入教室:学生在上下课时应保持队列整齐,保持安静,不得奔跑或喧哗。
5.课堂迟到和早退:学生不得迟到或早退,如确有特殊情况需要离开教室,应提前请假。
二、作业管理要求:1.完整完成作业:学生应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保证作业的规范和完整性。
2.书写规范:学生应保持书写工整,字迹清晰,不得潦草涂改。
3.作业本整洁:学生的作业本应保持整洁,不得随意涂鸦或乱写乱画。
4.检查作业:教师应认真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三、考试管理要求:1.考试纪律:学生应按照规定时间和地点参加考试,不得迟到或早退。
2.考试作弊:学生在考试过程中不得抄袭、交头接耳,不得使用任何作弊工具或参与作弊行为。
3.考试安静:考试进行时学生应保持安静,不得交谈或制造噪音。
4.考试公平:教师应保证考试的公平性,不得有任何偏袒或歧视。
评估细则:一、课堂纪律管理评估:1.老师在课堂上是否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入座有序,保持安静,不打闹或交谈。
2.学生是否按规定的时间找到自己的座位并且保持安静。
3.学生是否能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不玩手机、看小说等与课程无关的事情。
4.学生是否能够按照规定举手示意,等待老师允许才发言。
5.学生在上下课时是否能够保持队列整齐,保持安静。
二、作业管理评估:1.学生是否能够按时完成布置的作业,保证作业的规范和完整性。
2.学生的书写是否工整,字迹是否清晰,不潦草涂改。
3.学生的作业本是否整洁,没有随意涂鸦或乱写乱画。
4.教师是否认真检查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评估方案》实施细则《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工作评估方案》是为了提高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和发展而制定的,是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评估和监督的重要举措。
以下是该方案的实施细则,用以确保评估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一、评估目标和内容(一)评估目标:从整体上评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推动教育教学持续优化。
(二)评估内容:包括教学执行情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配置、学生成绩和发展等多个方面。
二、评估方法和步骤(一)评估方法: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综合考量量化评价和专家评议。
(二)评估步骤:1.制定评估计划:根据学校特点和评估目标,制定评估计划,明确评估的时间、内容和方法。
2.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座谈会、实地观察等方法,收集评估所需的各种数据和信息。
3.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归类、整理和分析,形成评估报告。
4.评议活动:邀请相关专家组成评议团队,对评估报告进行评议,形成评议意见。
5.反馈和总结:将评估结果反馈给学校,共同讨论问题和制定改进措施,并进行总结和归纳,为下一轮评估做好准备。
三、评估依据和指标体系(一)评估依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教育政策和学校自身的特点制定评估依据。
(二)指标体系:由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组成,包括学生满意度、教师教学能力、教学资源配置、课堂管理等多个方面的指标。
四、评估结果和使用(一)评估结果反馈:将评估结果以报告的形式反馈给学校,包括评估总结、问题发现、改进建议等内容。
(二)评估结果使用:学校根据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并进行跟踪和监督,确保改进落地。
五、评估周期和频率(一)评估周期:一般按年度为评估周期,学校可根据需要适当延长或缩短周期。
(二)评估频率:每个学期至少进行一次评估,确保对教育教学工作的全面监督和改进。
六、评估组织和管理(一)评估组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管理委员会负责组织和实施评估工作。
教师教学常规量化考核细则1.教师教学质量评估指标(1)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包括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学习水平等。
(2)教学目标达成情况:评估教师是否能够达到设定的教学目标,并考察学生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
(3)教学方法:评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科学、有效,是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4)教学资源利用情况:评估教师是否能够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如教材、多媒体设备等,提高教学效果。
2.教师教学常规量化考核具体细则(1)上课纪律:教师是否准时到课、按时下课,是否严格要求学生按时上课、不早退、不旷课,并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管理。
(2)课堂教学效果:评估教师是否能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情况采取相应的授课方式,是否能够使学生掌握并理解所授知识。
(3)作业批改质量:评估教师对学生的作业批改是否及时、认真,是否能够给予学生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建议。
(4)测评成绩分析:评估教师对学生测评成绩的分析能力,是否能够根据学生的测评结果对教学进行调整和改进。
(5)教学评价方式:评估教师教学评价方式是否科学合理,是否能够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质量。
3.教师教学常规量化考核程序(1)设定评估指标:制定教师教学常规量化考核指标,明确评估的内容和要求。
(2)收集评估材料:通过观察、听课、讲座、教学记录、学生测评等方式,收集教师的教学活动材料。
(3)评估数据统计:对收集到的评估材料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教师教学常规量化考核的数据结果。
(4)评估结果反馈:将评估结果进行整理和汇总,向教师反馈评估结果,并进行解读、指导和建议。
(5)改进教学质量:教师根据评估结果反馈,进行教学质量的改进,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4.教师教学常规量化考核的意义(1)提高教学质量:通过量化考核,能够客观评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
教学常规量化考核细则教师教学常规量化管理考核
细则
以下是一个教师教学常规量化考核的细则,供参考:
1. 教师教学态度考核
- 准时上课,并保持良好的教学纪律。
- 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校或学院组织的教研活动。
- 对学生的提问和回答问题有耐心和敬业精神。
2. 教师教学能力考核
-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
-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效果。
-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全面的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进行适当的调整。
3. 教师教学质量考核
- 教师课堂教学内容准确、丰富、深入浅出,能够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应用。
-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如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
- 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准确、公正,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4. 教师教学效果考核
-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掌握并提高所学知识和能力。
- 学生在教师的激励下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和学习讨论。
- 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业发展符合教育部门的要求和学校的标准。
5. 教师教学创新考核
- 教师能够积极参与教学研究和教育改革,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
- 教师能够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适应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以上是一个教师教学常规量化考核的细则,学校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完善。
中学教师教学常规督查考核评估细则范本中学教师教学常规督查考核评估细则主要是对中学教师教学常规工作进行督查、考核和评估,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下面是一份关于中学教师教学常规督查考核评估细则的示例,供参考:一、教师教学常规督查评估内容:1.教案评估:主要评估教师课堂教学准备工作是否充分,教案是否符合要求,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是否科学、合理,教学方法是否多样化,教学过程是否严密安排,是否有针对性地解决教学难点等。
2.课堂教学评估:主要评估教师上课情况,包括教师教学态度和风格是否积极向上,是否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是否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能够有效组织和控制课堂教学,是否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等。
3.学生作业评估:主要评估教师对学生作业进行批改和回评的情况,包括批改作业的规范程度、及时性和准确性等,回评的具体意见和建议是否切合实际和针对性强,是否能够引导学生改正错误和提高学习水平。
4.班级管理评估:主要评估教师对班级管理的情况,包括班级纪律和秩序是否良好,学生自律能力是否提高,班级团结和活动是否开展得有序和有效等。
5.教学成果评估:主要评估教师的教学成果,包括学生成绩的提升情况,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情况,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创新和改进等。
二、教师教学常规督查考核评估程序:1.教学计划安排:督查考核组根据学校教学计划安排教师教学常规督查评估工作的时间和对象。
2.教学常规督查:督查考核组对被评估教师的教案、课件、教学记录等进行抽查,参与被评估教师的课堂教学,并做记录和评估。
3.学生作业回评:被评估教师将学生作业批改完毕后,督查考核组根据教师的要求和时间进行回评,进行评估。
4.班级管理评估:督查考核组通过观察和调查,对被评估教师的班级管理进行评估,并与学生和家长进行交流和访谈。
5.教学成果评估:督查考核组对被评估教师的教学成果进行评估,包括学生成绩和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情况。
小学常规教学及评估制度
简介
小学常规教学及评估制度是为了提高小学生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设计的一套整体教学方案。
该制度包括了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安排、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手段,以及学生评估的方法和标准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制定
在小学常规教学及评估制度中,制定教学目标是教师的首要任务。
教学目标应当明确、具体,并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研究需求。
同时,教学目标应与教学内容相匹配,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内容安排
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和研究需求,教学内容应当分为不同的模块或单元。
每个模块或单元应当有清晰的主题和内容,且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相关,以提高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
小学常规教学和评估制度鼓励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以提供多样化的研究体验。
例如,教师可以采用讲述、示范、互动、合作等方法,结合多媒体教具和教学软件等工具,以满足不同学生
的研究需求和研究风格。
学生评估方法和标准
教学评估是小学常规教学及评估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评估
应该全面、客观,并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实际表现进行。
评估方法
可以包括测验、作业、小组活动、口头表达等,以便全面了解学生
的研究情况和成绩。
总结
小学常规教学及评估制度是提高小学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方式。
教育机构和教师应认真贯彻执行该制度,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通过规范教学和评估,我们可以为小学生提供
更好的学习体验和成长环境。
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考核规范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学准备:教师要提前备课,制定教案和教学计划,并对教学资源进行准备和整理。
考核内容包括备课记录、教案和教学计划。
2.教学过程管理:教师要严格按照教案和教学计划进行教学,保证教学过程有序、流畅和有效。
考核内容包括课堂纪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效果。
3.学生学习管理: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学习指导和评价反馈。
考核内容包括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学习笔记和学习成绩。
4.教师自身素质: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参加培训和学习,提升教学能力。
考核内容包括教师教育背景、教学经验和自我评价。
5.教学效果评价:学校要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奖励和扶持措施,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考核内容包括学生成绩和学生评价。
小学教学常规工作管理考核规范的目的是通过对教师的综合考核,促进教师的教学能力和职业素养的提高,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学校的整体水平提升。
同时,也可以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和研究,并激发他们的教育创新和教学激情。
第 1 页共 1 页。
留固镇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检查评估总结留固镇中小学202X年教育教学工作检查评估总结按照我镇中心校本年度工作安排,对我镇3所初中、17所中心小学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多次综合检查,包括教育教学综合检查、各项工作活动开展检查、德育工作检查、食品卫生管理检查、规范办学行为检查、体卫艺工作开展检查等。
为了使我们今后的工作更加尽善尽美,下面将检查评估情况总结如下:一、组织机构及职责大部分学校有的是:1、校务分工,各种领导小组;德育领导小组、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教研组织,团队组织等。
而以下组织如继续教育领导小组、学生会、工会、法制工作领导小组、各班班务分工少先队大、中、小队组织没有或者不完善,健全的组织机构是开展好各项工作的前提和保证,各学校应尽快结合本学校实际,完善、组建没有的组织机构。
2、各种职责各种职责大部分学校有的是校长职责、教导主任职责、班主任职责、教师职责;而以下职责不完善或者没有如年级组长职责(中学)、教研组长职责、少队辅导员职责/团支部书记职责、各功能室管理人员职责等应尽快补充。
- 12、教案:中学各科均有教案,小学数学、语文、英语教案较好,但音、体、美等学科无教案的学校较多。
3、作业是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延续和发展,通过学生作业,不仅可以消化和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检验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效果,也为他们今后不断获取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检查发现,我镇各中小学学生作业90%书写清楚工整规范,作业本保持清洁无卷页、破损、污物,正确率高,作业批改及时准确。
有的学校老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分“优、良、及格、不及格”等评定;对优秀作业用批语或“优、☆笑脸、good”表明,给予表扬,这样的做法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
建议:作业本要保持清洁、平整。
封面要求填写完整(学科、校名、班级、姓名四项齐全),教师批阅规范,字迹工整。
作业布置分量要适中,难易要适度。
4、教研教改这方面说,各学校都有这方面的计划,并且大部分学校已经按计划进行了教研教改活动。
XXXX中学教学常规管理要求及评估细则教学常规是整个学校管理工作的一部分。
教学常规的建立与贯彻,可以使学校教学工作步入正轨、有章可循、有条不紊、井然有序,可以有效克服教学工作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从而建立正常的教学秩序,提高教学工作的整体效能,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为促进教学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为了便于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考核评估,特制定以下教学常规要求和评估细则。
其中,教学教研计划5分;备课20分;集体教研10分;课堂教学30分;课外辅导、作业练习的设计与批改讲评30分;听课、评课5分。
共计100分。
一、教学教研计划(5分)(一)基本要求:1、学校教导处要在学期、学年初,制定出学校教学教研计划,提出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规定教学及教研教改任务,安排教学进度和主要教学活动,按教学教研计划要求组织检查教学过程。
2、教研组均应根据上级的“教学计划”或“教学工作意见”以及教学大纲、教材等分别制定教学教研计划。
其内容包括:教学教研的目标和任务、内容和要求、方法和措施、教学进度的安排等。
教研组教学教研计划要一式两份,交教导处一份,组内自存一份。
3、制定教研组教学教研计划,一定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到本组、本学科和本年级学生的特点,确定的教学目标与任务必须切实可行,不要流于形式。
学校教导处要在平日和学期、学年末,对各教研组、各学科组的教学教研计划的执行情况和结果,进行检查、督促和评估。
(二)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1、凡符合上述要求,学期初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的可得满分10分。
2、计划内容不全酌情扣1-2分;总结内容脱离计划酌情扣1-2分;只有符合要求的计划,没有总结的只得2分;没有计划即使写出总结此项也不得分;计划和总结雷同或不同组计划、总结雷同的,酌情扣2-5分;完全脱离实际编造计划和总结的,此项不得分。
二、备课——导学案及批改讲评教案(20分)(一)基本要求:1、要认真学习课标和考试说明,深入研究课标、教学参考书和高考试题,全面把握知识要点及其网络层次,透彻理解各项能力要求的知识基础和应达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