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全册课件
- 格式:pdf
- 大小:27.20 MB
- 文档页数:186
2018审定改版最新教案新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全册教案教学设计.学科:;任课班级:;任课教师:;年月日2018春季部编八年级下册语文教学计划一、教学简析(一)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共分为六个单元。
第一单元:阅读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
写作:学习仿写,口语交际:应对。
第二单元课文都是阐释事理的说明文,涉及物候学、地质学、生态学等领域,体现了求真、严谨的科学精神。
写作:说明的顺序。
综合性学习:倡导低碳生活。
第三单元是诵读古诗文,有的记事,有的记游,有的抒情。
阅读这些诗文,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受。
写作:学写读后感。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
第四单元:活动探究:任务一学习演讲词,任务二撰写演讲稿,任务三举办演讲比赛。
第五单元:本单元所选的课文都是游记,通过记述游览见闻,描摹山水风光,吟咏人文胜迹,抒发作者的情思。
写作:学写游记。
口语交际:即席讲话。
第六单元:古诗文,都是传统的名家名篇。
有对精神自由的渴望,有对学习生活、理想社会的期望,有“不平则鸣”的呐喊,有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写作:学写故事。
综合性学习:以和为贵。
另外,在第三单元安排了名著导读《傅雷家书》,第六单元安排了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第三、六单元后安排了八首课外古诗词诵读。
(二)学情分析:经过上学期的学习锤炼,八年级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有了新的认识,能大胆尝试和探究问题,开放性的问题有自己的独特见解,阅读理解和写作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语文的兴趣,语文积累较少,阅读面狭窄。
学生语文成绩两极分化严重,个别学生常用汉字都不能认识三分之一,这是本学期语文教学值得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教育教学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我将本学期教学的教学目标设计为以下几点:1、知识积累与运用:(1)掌握八年级下册语文所要识记的生字的字音、字形、字义。
(2)能默写教材要求背诵的古诗文。
《即席讲话》教案彭晓黎教学目标:1. 启发学生理解即席讲话的特点和要求。
2. 帮助学生掌握即席讲话的要领和方法。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掌握即席讲话的要领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教室后面来了好多老师来听课。
我想请班级一位同学致辞欢迎辞。
刚才这位同学是在没有多少准备的情况下进行的讲话,这就是我们口语交际的内容——即席讲话。
二、即席讲话定义即席讲话,是指在特定的场合情景下,实现没有准备的临场说话的口语样式。
即席讲话,类似小型演讲,由于没有现成的稿子,也多半不能事先准备,需要临场发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即席讲话比演讲更考验说话者的聪明才智。
在现代社会,口才更是通行证,我们生活工作的许多场合都需要大家即席讲话,比如招聘会,公司召开会议,记者采访等。
三、精彩的即席讲话是如何造就的。
如何才能拥有即席讲话的本领呢?他人成功的即席讲话的例子可以给我们启发。
1. 示例一:天津师范学院教授鲍昌先生事例。
启发:即便是优秀的演说家,也并非如我们想象的事前毫无准备,他们其实是在心里作了无数次从未发表的演说才有看似精彩绝伦的即席演讲。
如果能在事前对自己的讲话有所准备,就会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构思。
但如果在事前确实无法做到去准备,就应该在活动中随时保持即时讲话的心理准备,可以问自己:我到底要说什么,怎么说。
做到心中有数,有备无患。
(板书)2. 场合选择和说话内容练习:因为,不同的场合,讲的话也要不一样。
, 试分析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欢送会、同学会、婚礼、丧礼上发言内容有何不同3、分析示例谈启发:一:李斌参加市里推广普通话研讨会,与会者大多是各区县负责推普工作的干部。
他在前六七人发言后,接口讲道:“方才几位的发言极好。
一位说她自1982 年起从事推普工作,屈指算来,至今已有18 个春秋了,可称之为‘老普',(听众大笑)。
这种坚持平凡工作的韧性很可贵。
另一位说她搞推普用‘挤进去'的态度,‘挤'得好呀!应当‘挤' (听众活跃)。
和我一起去旅行——部编语文八(下)第五单元整合备课单元设计理念部编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提出1+X的阅读教学理念,标志着语文教学进入一个“整合”时代,实施单元整体教学,既是部编语文教材编排特征的需要,更是学生形成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需要。
“单元整合”是“群文阅读”最直接的形式之一,师生通过阅读群文,将单元主题进一步聚焦和拓展,为学生创设“大语文”观,构建生动活泼、开放自由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全面的学生学习评价方式,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不仅能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以期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终极目标。
单元教材简析:知识与能力:1、了解游记的特点。
2、了解写景的角度、方法以及景物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在细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做批注,把握作者的行踪。
2、在揣摩品味语言的基础上,学会赏析游记散文,积累优美精彩的语句。
3、在掌握课文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体会文中生动形象的描写和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作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情感,理解作者对景、人、事的感悟与思考。
2、通过学习本单元的文章,进行写作、口语交际的练习,可以让我们丰富见闻,增长知识,开阔眼界,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1、自主预习单;2、单元过关作业;3、教学课件;4、1+X类文整合阅读。
课时安排:单元导读,了解游记 1课时明确“所至”,理清游踪 2课时细读“所见”,聚焦镜头 2课时理解“所思”,感悟内涵 2课时写法探究,感受风格 1课时单元整理,知识内化 1课时拓展阅读,以读促写 2课时写作:学写游记 2课时口语交际:即席讲话 1课时合计 14课时单元导读,了解游记(1课时)【教学目标】1.明确单元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游记的要素特征。
2.读熟课文,整体感知,提出阅读质疑。
【教学流程】一开宗明义,直指文体1、提问学生:有关游记的文体知识知多少?2、老师系统补充:游记属于散文的范畴。
八下第五单元教学解读一、解读游记文学样式——天人合一综合各种文献,我认为:学者马欣欣对游记散文的定义较为准确:“游记散文是以散文的形式记写创作主体在现实旅行游览的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记体文学样式。
”游记散文主要抒写的是作者在游览山水自然景观之时,对于自然山水的一种主观的、自我的感受以及此时此地的情感体验,还包括作者在游览山水时,对其经历的感悟思考,游记散文的文化价值正是将景观和情感二者相互融合统一。
即所谓“天人合一”。
所以,我们在学习中,要重点把握1、山水之美感在哪?2、作者游踪记录和游览意图是什么?3、作者的主观感觉与情感体验是什么?二、洞悉教材选编特点——各有风骚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散文中的游记单元,本身就是一个创新。
这四篇课文,体现一个教材编写主题:通过学习,了解游记这一文体。
同时,又呈现这样几个不同:风景风格迥异:《壶口瀑布》:雄浑壮美,气势磅礴;《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奇绝险远,雪域特色;《登勃朗峰》:威严瑰奇,云蒸霞蔚;《一滴水经过丽江》:纯净自然,奇幻之旅。
描绘笔法不一:《壶口瀑布》:定点换景,展现不同视角下的壮美;《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摄影选景,镜头随着时空变换和心境变换;《登勃朗峰》:写景写人,自由切换镜头;《一滴水经过丽江》:文化图景,日常生活,瑰丽夜景,时空统一。
融情于景方法不同:《壶口瀑布》:注重观景体验,写景抒情议论自然;《在长江源头各拉丹东》:探险,拍摄,观景与自己的心路历程融为一体;《登勃朗峰》:审美风景,审视自然,写景叙事起伏有致,张弛有度;《一滴水经过丽江》:从时空维度展现自然,社会、风土人情。
三、明确单元教学意图——明确重点(一)了解游记文体特点,把握游记基本要素(二)整体把握文章思路,理清文章行文脉络(三)知晓游记不同写法,体会不同游记风格(四)学习游记写景方法,学习融情于景方法(五)形成文本自己体悟,能够表达个人观点(六)体会不同语言风格,感受大师语言风格(七)推敲赏析传神词句,能够发掘绝妙之处四、实施恰当教学策略——提质增效游记这种文体阅读,相对于新时代的学生来说,是有很大教学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