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布线光纤熔接实训仿真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9.00 KB
- 文档页数:6
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设计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是一种应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网络布线的实验教学,它通过软件模拟真实的网络环境,让学生在虚拟环境中进行实际的布线操作,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
本文将介绍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思路及其实验流程。
一、设计思路1. 选取实验平台为了保证教学实验的效果,设计者需要选择一款功能强大的综合布线仿真软件作为实验平台。
同时,需要了解学校的现有软硬件基础,以确保实验平台与学校的硬件设备兼容。
2. 资源准备在选取实验平台之后,设计者需要准备本次实验的相关资源,包括教师教学材料、学生实验指导书以及虚拟仿真实验操作手册等。
3. 制定实验方案设计者需要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包括实验内容、实验目的、实验流程、实验注意事项等。
实验方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规律和实际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以达到良好的实践效果。
二、实验流程学生需要在实验开始前准备好必要的工具,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网线等。
同时,学生需要阅读实验指导书并熟悉实验流程,以便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
2. 实验操作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网络布线。
在实验过程中,设计者应密切关注学生的操作情况,及时纠正错误,并向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与指导。
学生在实验结束后进行实验总结,在教师的指导下对实验过程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
三、实验内容1. 熟悉网络设备首先需要学生熟悉常用的网络设备,包括路由器、交换机、网卡等,并了解它们的功能及作用。
通过对网络设备的了解,学生可以更好地进行网络布线操作。
2. 进行网络布线3. 故障分析与处理在实验中,学生可能会遇到各种故障,需要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处理。
教师应指导学生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问题时要注意实践操作,及时修改并尝试解决问题。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安全操作学生需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误操作导致设备损坏,同时保护眼睛和耳朵,防止过度疲劳。
学生需要按照实验指导书进行操作,并尽量避免跳步操作。
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设计综合布线是指通过网络设计、建设和管理将数据、语音、视频等各类信息集成在一起的网络系统。
在现代企业中,综合布线已经成为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想要有效地布置综合布线系统,需要进行很多实验和测试。
而在现代科技的推动下,虚拟仿真技术成为了综合布线实验的最佳选择。
本文将阐述一种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方案。
1、实验目的本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目的是,使学生了解综合布线的工作原理和相关技术知识,通过模拟网络环境的建设、调试和管理,帮助学生掌握网络维护技术和面对网络问题的解决方案。
2、实验平台虚拟仿真实验基于网络环境搭建,需要选取一款适合的软件工具平台。
本虚拟仿真实验选用的软件为GNS3。
GNS3是一个开源的网络仿真平台,可以实现模拟网络环境的建设和调试。
3、实验设备在GNS3网络虚拟仿真平台中需要选取一些设备进行配置和调试。
本虚拟仿真实验的设备如下:(1)交换机:Cisco Catalyst 2960交换机,用户可以通过控制台进入交换机内部进行设备配置。
(3)PC: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PC机,可以通过终端连接到交换机和路由器上进行配置。
(4)服务器:Ubuntu服务器,用户可以部署需要的服务程序。
4、实验步骤本虚拟仿真实验的步骤如下:(1)搭建翻转梯形拓扑结构:将两个路由器和两个交换机以翻转梯形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2)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在路由器和交换机上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保证设备之间可以互相通信。
(3)配置VLAN:将两个交换机定义为不同的VLAN,保证不同的设备可以访问不同的VLAN。
(4)配置DHCP服务器:在服务器上部署DHCP服务程序,为PC机自动分配IP地址。
(5)测试连接:通过PC机测试路由器和交换机的连接状态和通信状态。
(6)测试服务:通过PC机测试服务器的服务是否可以正常访问。
5、实验评价通过本虚拟仿真实验的设计和实践,学生可以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了解设备的配置和调试方法,学会通过网络故障排查的方法和技巧。
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虚拟仿真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综合布线的原理、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布线技术水平。
二、实验原理1. 综合布线的定义综合布线是指将计算机网络中的数据、语音和视频等各种信号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布线系统中,以传输和控制各种通信信号的技术和方法。
综合布线可分为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两种。
水平布线主要负责建筑物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通信,包括工作区、水平配线间、水平主干线和总配线间等;垂直布线主要负责建筑物之间的通信,包括楼与楼之间的通信、楼与总部之间的通信等。
综合布线的设备主要包括光纤、网络交换机、路由器、配线架、配线模块等。
三、实验内容1. 实验环境的搭建搭建一个虚拟网络环境,包括几个建筑物和各种设备,如服务器、工作站、打印机等。
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规划综合布线的结构和布置,包括水平布线和垂直布线的划分、布线路径和布线设备的选择等。
根据规划设计,进行综合布线的实施工作,包括光纤的敷设、配线架的安装和设备的连接等。
对已实施的综合布线进行测试和调试工作,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和可靠,包括光纤的连接状态、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配置等。
四、实验步骤使用网络模拟软件,搭建一个虚拟网络环境,包括多个建筑物和各种设备,模拟实际的布线情况。
4. 综合布线测试和调试五、实验效果评估通过实验,评估学生对综合布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布线规划的准确性、布线实施的合理性和布线测试的可靠性等。
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学生在综合布线方面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善学生的综合布线技术水平。
七、实验拓展学生可以通过增加虚拟网络的规模和复杂度来进行拓展,加深对综合布线原理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实训项目七:光纤熔接实训报告模板(1)
《综合布线》实训报告书
课程名称综合布线实验项目
实训项目七:光纤
熔接
实验项目类型验
证
演
示
综
合
设
计
其
他
指导教师王巧巧成绩√一、实验目的
(1)熟悉和掌握光缆的种类和区别。
(2)熟悉和掌握光缆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和技巧。
(3)熟悉光缆跳线的种类。
(4)熟悉光缆耦合器的种类和安装方法。
(5)熟悉和掌握光纤的熔接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实验环境
(1)光纤熔接机
(2)光纤工具箱
三、任务要求:
(1)完成光缆的两端剥线。
不允许损伤光缆光芯,而且长度合适。
(2)完成光缆的熔接实训。
要求熔接方法正确,并且熔接成功。
(3)完成光缆在光纤熔接盒的固定
(4)完成耦合器的安装。
四、实验步骤
五、实训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六、回答实训思考题
(1)简述影响光纤熔接损耗的主要因素。
七、实训心得与体会
师签名:王巧巧
010年4月10日。
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一、实验目的本虚拟仿真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能够在虚拟的实验环境下,学习和掌握综合布线技术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实验内容本实验以一栋五层办公楼的网络通信线路的规划和布线为主题,包括以下内容:1、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熟悉不同综合布线规范和标准的特点和要求3、掌握综合布线系统的组成和构成4、设计一定规模的综合布线系统5、应用虚拟仿真软件,模拟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6、熟悉综合布线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技术三、实验原理综合布线系统是指在一栋建筑物内通过一系列标准化的方法和设备建立起来的通信线路,包括数据、电话、音视频等信号的传输。
综合布线系统包括水平布线系统、垂直布线系统以及相关的设施和配件。
水平布线系统是指建筑内部不同区域之间的通信线路,主要包括水平拖缆、连接器、插座、配线架等;垂直布线系统是指不同楼层或区域之间的通信线路,主要包括垂直拖缆、集中配线架、电缆井等。
不同的综合布线规范和标准包括EIA/TIA 568、ISO/IEC 11801、GB 50311等,它们的特点和要求各不相同,但都强调了综合布线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同时对于线缆的选择、安装和测试等方面也有相应的规定。
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包括了拓扑结构、设备选型和布线路径等方面,它要根据不同建筑物的需求来合理选择,保证通信系统的顺畅和稳定。
应用虚拟仿真软件来模拟综合布线系统的工作原理和性能,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综合布线技术。
综合布线系统的维护和管理技术包括了线缆管理、设备维护、线路检测等方面,它能够帮助综合布线系统保持高效的工作状态,并及时发现和排除故障。
四、实验步骤1、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和理论知识的学习,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构成、设计和应用、维护和管理技术。
2、学生利用虚拟仿真软件,进行一定规模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和布线路径的规划。
4、学生对模拟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改进和完善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
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设计一、绪论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是一种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综合布线实验的新型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的综合布线环境,让学生在虚拟实验室中进行实际操作,以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传统的综合布线实验中,学生需要使用实际的硬件设备进行布线操作,这种方式不仅成本高昂,而且操作过程繁琐,容易出现硬件设备损坏的情况。
而通过虚拟仿真实验,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进行综合布线操作,不仅可以减少实际硬件设备的使用,还能够在虚拟环境中模拟各种复杂的实际情况,提供更加丰富的实验环境。
1. 实验目的通过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旨在培养学生对综合布线技术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并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的包括:(1)掌握综合布线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2)了解网络布线的各种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3)掌握网络布线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
2. 实验内容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综合布线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学生将在虚拟仿真实验环境中学习综合布线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包括网络布线的各种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方法等。
(3)布线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学生将在虚拟实验环境中学习布线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包括网络连接不畅、信号不稳定等问题的解决方法。
3. 实验流程(1)学生登录虚拟仿真实验环境,选择相关实验项目,并进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3)学生收集实验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4)学生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4. 实验要求(1)学生应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完成实验操作,并及时记录实验数据;(3)学生应在实验过程中注意安全,保护实验环境,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5. 实验效果评价(1)学生对综合布线技术的掌握程度,包括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实际操作技能的提高;(2)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对布线中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的掌握程度;(3)学生对虚拟仿真技术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设计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设计是通过计算机技术模拟实际的综合布线场景,以实现对综合布线的仿真和优化。
它主要包括绘制布线图、设置综合布线参数、仿真布线、分析布线结果等步骤。
需要创建一个综合布线的虚拟场景,可以使用绘图软件绘制基础设施,如房间、墙壁、门窗等。
然后,在场景中布置各种网络设备,如交换机、路由器、服务器等。
将这些设备连接起来,并根据实际需求设置接口、带宽、延迟以及其他参数。
接下来,可以通过调整以上参数,对综合布线进行仿真。
仿真可以通过模拟发送和接收数据包来评估网络的性能,包括传输速率、时延、丢包率等指标。
可以使用仿真工具,如Packet Tracer等,来模拟数据包的传输过程,并根据仿真结果进行分析和优化。
在进行布局和连接设备时,需要考虑减少布线长度、降低信号干扰等问题。
可以利用虚拟仿真的方式来优化布线方案,通过分析仿真结果,找出性能较差的地方,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可以尝试调整设备的位置、调整网络拓扑结构、增加信号放大器等措施来改善网络性能。
虚拟仿真还可以用于测试不同场景下的综合布线方案。
在不同规模的网络中进行布线仿真,比较不同方案在性能上的差异;或者在不同的网络拓扑结构中进行布线仿真,比较不同拓扑结构对网络性能的影响。
通过这些比较和分析,可以得出一些最佳实践和经验,为实际的综合布线项目提供参考。
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设计的优势是可以减少实际的试错成本,节省时间和资源。
虚拟仿真可以提供更加精确的数据和结果分析,帮助工程师更好地理解综合布线的性能和挑战,在实际项目中做出更有针对性的决策和调整。
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设计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实际综合布线场景,进行布线仿真和优化的方法。
通过该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综合布线的性能,提供更好的综合布线方案,并为实际项目提供参考和指导。
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设计1. 引言综合布线是现代建筑和办公室的必备技术,它为数据通讯、音频和视频传输提供了方便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在综合布线设计中,虚拟仿真实验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在实际布线之前对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虚拟仿真的综合布线实验设计,以提高布线工程的效率和准确性。
2. 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设计2.1 实验目标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旨在通过计算机模拟和仿真技术,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测试和优化,以达到以下目标:- 验证布线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评估不同布线方案的可行性和效果- 优化布线系统的设计和配置2.3 实验流程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的流程如下:- 收集并整理布线系统的相关信息,包括设备类型、布线距离、传输速率等- 建立虚拟仿真模型,包括各种设备和布线连接- 设计不同的布线方案和配置参数,如布线距离、线缆类型、连接方式等- 进行性能测试和比较分析,评估不同布线方案的效果- 根据实验结果优化布线系统的设计和配置- 输出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数据、分析结果和优化建议3. 实验工具和技术3.1 虚拟仿真软件虚拟仿真软件是进行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的关键工具,它可以模拟和分析布线系统的性能,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进行系统设计和优化。
常用的虚拟仿真软件包括Packet Tracer、OPNET、Omnet++等。
3.2 仿真模型仿真模型是虚拟仿真实验的核心,它包括了布线系统中各种设备的虚拟模拟,以及它们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传输过程。
通过建立精确的仿真模型,可以真实地反映布线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
3.3 性能测试工具性能测试工具用于对布线系统进行性能测试和数据采集,常用的性能测试工具包括Wireshark、iperf等。
4. 实验应用与展望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设计可以应用于各种布线系统的设计和优化,包括数据中心、办公楼、工厂等场景,可以帮助工程师和设计师实现系统的高效、稳定和可靠运行。
综合布线虚拟仿真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次实验,学生能够了解综合布线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运行机制,掌握综合布线的设计、实施和维护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验过程:
1. 实验设备准备:
本次实验需要准备计算机、综合布线虚拟仿真软件、网络设备等。
实验设备应保证其正常运行并与仿真软件相匹配。
2. 实验内容:
① 理论学习:学生需要先了解综合布线的相关理论知识,包括综合布线的分类、原理、组成、布线结构等。
② 软件操作:学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综合布线虚拟仿真软件,包括软件的安装、启动、界面功能介绍等。
③ 基本连接:学生需要学习如何进行基本的综合布线连接,包括网线的接入、面板的连接等。
④ 故障排查:学生需要学习如何对综合布线系统进行故障排查,包括排查网络连接不畅、设备损坏等情况。
3. 实验步骤:
① 打开综合布线虚拟仿真软件,进入实验界面。
② 根据实验要求,在软件中进行基本连接设置。
③ 检查连接是否成功,查看连接是否正常,如发现故障需进行排查。
④ 实验结束后,关闭软件,整理实验报告。
三、实验评估:
1. 实验过程的操作规范;
2. 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3. 实验报告的规范性。
五、注意事项:
1. 实验设备应在正常运行状态下进行实验,如有故障需及时维修或更换。
2. 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需注意操作规范,避免人为损坏设备或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 实验结束后,学生需做好实验报告的整理和归档工作,保证实验状况能够随时查阅。
实验四光纤熔接演示实验实验四光纤熔接演示实验一、目的与要求1、熟悉光纤熔接机的熔接原理2、掌握光纤熔接的方法和步骤二、实验仪器及设备1.光纤熔接机2.光纤切割刀3.热缩套管4.光纤工具箱5.视频显示器(电视机)三、实验原理1、熔接基本原理熔接的基本原理是将光纤本身熔化后接起来的。
熔接机是利用两个耐高温的金属电极(如钨杆)在高电压(如3KV)下尖端放电产生的高温将已切割整齐且清洁好的光纤熔化后连接起来的。
早期的熔接机需要在显微镜下操作,因为光纤直径是125μm,比头发丝还细。
2、有单片微处理器的自动熔接机现代的熔接机,显微镜已用大致放大200倍的液晶屏幕显示,光纤的三维推进用伺服微电机由单片机制,但光纤的准备工作仍需人工用专用工具(如切割机等)操作。
去除光纤的涂覆层且加以清洁,也是至关重要的,否则熔接质量下降,熔接损耗加大。
3、热缩套管顾名思义,热缩套管遇热收缩,且内有加强钢丝,以保护熔接头。
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开剥光缆。
实验中采用的光缆为室内光缆。
利用光缆处理工具将光缆剥开,去掉二次涂溥层。
2、将光纤穿过热缩管。
将不同束管、不同颜色的光纤分开,穿过热缩管。
熔接完成后,可以用热缩管保护光纤熔接头。
3、打开熔接机电源,选择合适的熔接方式。
熔接机的供电电源有交流和直流两种,要根据供电电源的种类来合理开关。
我们知道,CA TV使用的光纤有常规型单模光纤和色散位移单模光纤,工作波长也有1310nm和1550nm两种,所以我们要根据系统使用的光纤和工作波长来选择合适的熔接方式。
4、制备光纤端面。
光纤端面制作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接续质量,所以在熔接前,必须首先做合格的端面。
用专用的剥线工具剥去涂覆层,再用沾有酒精的清洁麻布或棉花在裸纤上擦试几次,使用精密光纤切割刀切割光纤,对0.25nm(外涂层)光纤,切割长度为8mm-16mm,对0.9mm (外涂层)光纤,切割长度只能是16mm。
5、放置光纤。
将光纤放在熔接机的V形槽中,小心压上光纤压板和光纤夹具,要根据光纤切割长度设置光纤在压板中的位置,并正确地放入防风罩中。
综合布线光纤熔接实训仿真方案
作者:吴建财
来源:《电脑知识与技术》2013年第32期
摘要:该文旨在设计一套可以在B/S模式运行的网络综合布线实训仿真系统,便于解决中职学生在“网络综合布线”课程实训环节中在不熟悉常识的情况下常把贵重的光纤熔接设备弄坏的难题,开发这样的系统既能让学生有效的进行预先模拟实验,又能降低实训器材损耗,还能随时更新仿真系统中的实训材料数据库,保证实训内容的灵活性、时效性。
关键词:B/S模式;;综合布线;仿真系统;数据库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3)32-7313-06
1 目的
本部分主要描述该软件要解决的实训问题——减少耗材、防止设备损坏、提高实验成功率。
2 要求
本部分重点描述软件的主体功能以及特殊部分要求——提供标准化(视频、图片、文字);模拟仿真实训。
3 软件说明
功能简述:本部分对软件功能的构思进行简单的阐述,软件功能分三大块:
1)提供标准化的制作流程(图片、视频、文字)
1)熔接机开启与关停
a.使用外部 AC/DC 电源适配器供电,请将 AC/DC 电源适配器一端与交流电相连,将DC 输出端插入熔接机的“POWER INPUT”口,然后打开熔接机开关。
b.使用专用电源模块供电,将熔接机开关打开即可开机。
2)光纤可分为单模和多模,实验以单模光纤为例。
3)安装热缩保护管
去掉光纤的外保护层,将一根待熔接光纤穿过热缩套管的芯管,详见图3。
4)制作光纤端面操作方法(实训关键点)
a.用剥纤钳剥去涂覆层(难点),约 30~40mm,用蘸有酒精的棉球或棉纸清洁裸纤,棉球或棉纸脏了要勤更换(注意:请用纯度大于 99%的酒精)
b.将装有刀片的滑动块(刀架)向近端推,并打开两块压板。
c.左手将光纤放入导向槽内,光纤涂覆层边缘对准切割器标尺上16cm处,合上两块压板,向后推动装置有刀片的滑块。
d.打开两块压板,取下切好端面的光纤,光纤端面制作完成。
此时不要将光纤端面碰及它物。
5)安放光纤(重点)
6)选择合适的熔接程序(重点)
根据光纤的种类和熔接状况,可以通过设置相应的参数,让熔接顺利完成。
设置好后,按下“RUN”键。
7)熔接点的保护(重点)
a.取出熔接好的光纤
抬起防风罩和光纤压板,取出光纤时要小心,不要与电极接触。
b.移放热缩管
将热缩管中心移至熔接点,然后放入加热器中。
要确保热缩管和熔接点都在加热器中心。
c.加热热缩管
加热热缩管的具体过程如下:
将加热器的两个夹具打开,将热缩管放入加热器中,要确保金属加强件处于下方,合上加热器盖子;
按“HEAT”按钮,指示灯亮,表示开始加热;
到设定加热时间后,指示灯灭,加热停止。
取出热缩管,等热缩管冷却一会儿,保护工作完成。
2)模拟仿真实训,这是本系统的重点。
具体体现在以下阐述的几个方面。
4 操作方式
本部分对软件的电脑操作方式进行阐述。
目前几乎所有的学校都有自己的校园网,仿真系统应能够基于校园网运行才符合当前的实际要求。
以为开发环境,以SQL Server数据库为平台,辅以Flash Action Script,或
3DS-Max、Vega等,以ActiveX技术集成后,用户以B/S模式访问仿真系统,通过WWW服务器即可使用本系统进行模拟实训。
5 剧情
本部分对有剧情要求的软件的剧情脚本、事件触发脚本的构思和要求,进行简单的阐述。
5.1 浏览与遴选
前台用户登录仿真系统后,选择“模拟熔接实训”模块,根据实验要求直接给出常用的材料与工具的“选单”,用户可以通过“材料与工具名称”栏下的配件选择按钮,直接从数据库中浏览、遴选材料与工具。
5.2 数据分析
学生选好各个材料与工具之后点击“提交分析”按钮,系统即开始根据数据库中的材料与工具的参数,以及它们之间搭配信息进行分析。
首先从“正确性”上分析,判断学生所需要的材料与工具是否能够正确地完成实验要求;其次可以在正确的基础上分析其“合理性”,并给出相应的分析报告供学生参考。
5.3 仿真实训
主要有室外光纤实训,室内光纤实训,多模光纤熔接实训,单模光纤熔接实训,以单模光纤熔接实训为例。
通过“正确性”分析的材料与工具组合才可以进入该功能模块。
该模块以Flash Action Script设计,以光纤熔接机及切割机为基本平台。
这里以光纤熔接机操作部分为例:以规范化的操作步骤为流程,一步骤一场景,若操作有失误,系统应给出提示,正确后进行下一个步骤。
在每个步骤的操作过程中,在界面右侧应显示该步骤的相关要求。
在第一个步骤中,选择相应的材料与工具图片,学生可以模拟对熔接机的参数相应的设置,同时将所选的
材料的正面图以缩小的方式显示在右侧,界面上同时给出提示:“拖动到光纤熔接机上的合理位置,并调整好方向后确认”,界面下方还有“左转”、“右转”及“确认”三个按钮,分别是对拖放到光纤熔接机上的材料进行逆时针旋转、顺时针旋转,以及旋转合适、拖动位置正确后确认的,如果系统判断位置正确、角度无误,在点击“OK”按钮后即自动“吸附”到光纤熔接机上相应的位置、并在光纤熔接机上相应位置上以“覆盖”方式显示材料示意图。
在第二个步骤中,可根据交互式菜单的选择来设置相应的熔接参数,比如选择单模光纤→加热时间→工作方式→确认,然后场景中会出现熔接后的结果,根据熔接后的结果进行相应的操作,若熔接结果成功,进行下一步操作。
第三个步骤是对热缩管进行加热,操作过程如下:把事先放在光纤上的热缩管移动到光纤的熔接部分,可以利用鼠标拖动并安放在加热槽中,点击交互按钮进行加热,整个熔接过程结束。
6 场景画面
本部分对软件的整体画面风格、三维场景中物体形状、颜色等进行阐述,注明重点和次重点。
仿真系统在功能上分为前、后台两部分。
后台由教师使用,实现用户的管理、实训材料的数据(含图片等媒体)的编辑、实训环节设计,以及系统维护等;前台由学生使用,学生登录后可以实现光纤熔接的各项实训内容,系统会根据学生的操作给出相应的评价或提示。
从技术上说,要实现本系统是可能的,但该系统有几个难点需要解决:
6.1数据库结构的设计
这是最为关键的,难点不在于配件的参数数据结构的设计与存储,而在于不同配件间相互配合的数据结构的设计,以及上述的“数据分析”、“模拟熔接实训”功能模块要用到的性能参数以外的数据存储与采集。
6.2 数据分析模块的设计
要从数据库中读取出多项“必须”的实训材料数据,并对它们之间的配合是否正确、合理进行数据分析也是本系统的一个技术难点,这不但依赖于数据的丰富,与算法也有很大关系。
6.3 模拟光纤熔接实训的设计
易于使用的模拟光纤熔接功能是通过Flash来制作的,读出数据库中的数据和图片,并以交互式动画的形式给予实现,同样需要数据库中足够的数据支持,设计高效的算法也至关重要。
6.4 界面的设计
这个系统主要的对象是中职学生,中职学生的年龄决定了软件的界面应该是缤纷多彩的,交互性要好,最好能定制背景音乐,同时给予视频、Vega、3DS三维影像的辅助教学,那样更好。
7 设备资料
本部分,主要描述需要做三维仿真实训软件的主体设备,以及其他的附属设施、工具等。
包括主体设备图片、主体设备结构列表、维修手册、工具等主体设备图片以及资料。
7.1 提供使用实验的工具图片
如表1所示。
7.2 提供使用的耗材的材料(耗材图片略)
8 其它说明
1)实验操作的安全注意事项。
2)通过平台提供标准的视频给学生看,其中包括老师操作、公司操作的视频。
a.光纤通信线路工程和施工.avi
b.光缆敷设.avi
c.室内光纤安装.avi
d.室外光纤安装.avi
e.光纤熔接与盘纤.wmv
3)智能工程验收规范与标准。
9 结束语
该文只给出了光纤熔接实训仿真系统的大概设计方案,尚无正式作品出来,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希望能有好的软件作品可以解决目前综合布线实训面临的难题,既让学生能掌握相关技能,又能大幅度降低实训器材的损耗。
参考文献:
[1] 尚守锋,顾庆昌,陈伟著.浅谈光纤熔接技术[J].科技信息,2012(7).
[2] 单美贤,李艺著.虚拟实验原理与教学应用[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