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发性有机物PID智能型传感器模组
- 格式:pdf
- 大小:159.35 KB
- 文档页数:3
vocs 传感器标准一、简介挥发性有机物(VOCs)传感器是一种用于监测挥发性有机物浓度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空气质量监测、工业过程控制等领域。
为了保证VOCs传感器的质量和可靠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
二、标准内容1.传感器类型和原理VOCs传感器应包括但不限于电化学传感器、光散射传感器、质子化传感器等,其原理应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进行选择。
电化学传感器基于化学反应产生电位差,通过测量电位差来测定VOCs浓度;光散射传感器通过检测光在VOCs气体中的散射程度来测定浓度;质子化传感器则通过测量质子化分子荷质比来测定浓度。
2.测量范围和准确度VOCs传感器应具有合适的测量范围,能够准确测定不同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
根据不同应用场景,传感器的准确度应满足相关要求,如±5%至±10%之间等。
同时,传感器应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在一定时间内测量误差较小。
3.响应时间VOCs传感器的响应时间是指传感器从开始测量到浓度变化达到稳定所需的时间。
响应时间应与实际应用场景相匹配,以满足实时监测的需求。
对于不同类型的VOCs传感器,响应时间也不同,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
4.测量介质和环境条件VOCs传感器应能够适应不同的测量介质和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压力等。
传感器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能够抵御外界环境的干扰,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5.数据传输和接口VOCs传感器应具有与监测系统或其他设备的数据传输和接口,以便实现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监控。
数据传输方式应采用可靠的数据协议,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三、标准实施为了确保VOCs传感器的质量和可靠性,相关机构应加强对VOCs 传感器生产和应用的监管,严格执行相关标准规范。
同时,应加强对VOCs传感器市场的监管,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维护市场秩序。
四、总结VOCs传感器是监测挥发性有机物的重要仪器,为了保证其质量和可靠性,需要制定相应的标准规范。
电化学 pid voc 精度电化学PID VOC精度电化学PID 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精度是指通过电化学PID (Photoionization Detector)仪器测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时的精确程度。
电化学PID VOC精度对于环境监测、工业过程控制和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需要了解什么是电化学PID。
电化学PID是一种常用于测量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的分析仪器,其原理是利用紫外光照射样品,产生电离和电子释放的过程,从而测量出样品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浓度。
电化学PID具有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广泛测量范围和简单操作的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和工业领域。
在电化学PID VOC测量中,精度是一个关键指标。
精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一般来说,电化学PID VOC精度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仪器校准:电化学PID仪器需要经过严格的校准过程,校准的准确性直接决定了测量结果的精度。
校准应包括零点校准和灵敏度校准,确保仪器能够准确地响应不同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2. 采样和预处理:电化学PID VOC测量需要进行样品采集和预处理,以确保样品的代表性和稳定性。
采样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污染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损失。
预处理过程中可以采用吸附管、降温等方法,以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
3. 环境条件:环境条件对电化学PID VOC测量的精度也有一定影响。
温度、湿度、大气压等因素可能会影响仪器的响应和测量结果。
因此,在测量过程中应注意环境条件的控制和记录,以减小环境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4. 仪器维护:电化学PID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对于保持其精度至关重要。
定期进行仪器的清洁和校准,及时更换零件和灯管等易损件,可以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精确测量。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电化学PID VOC测量的精度,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选择合适的仪器: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电化学PID仪器,根据测量范围、灵敏度和准确性等指标进行选择,以确保测量结果的精度。
voc气体传感器原理VOC气体传感器原理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气体传感器是一种用于检测空气中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浓度的重要设备。
它可以广泛应用于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和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VOC气体传感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一、VOC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VOC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化学吸附和电学测量。
传感器内部通常包含一个可吸附VOC分子的材料,当VOC分子进入传感器时,它们会与吸附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或吸附,导致传感器电阻发生变化。
该变化与VOC浓度成正比,通过测量电阻变化即可确定空气中VOC 的浓度。
二、VOC气体传感器的工作原理详解1. 吸附材料选择传感器的吸附材料对其性能至关重要。
常用的吸附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聚合物和纳米材料等。
这些材料具有较高的吸附性能,能够有效地吸附VOC分子。
2. 化学反应或吸附当VOC分子进入传感器内部时,它们与吸附材料发生化学反应或吸附作用。
这些反应或吸附导致传感器内部电子结构的变化,改变传感器的电阻。
3. 电学测量传感器内部包含电极,通过测量电阻的变化来确定VOC浓度。
通常采用电桥或电阻器网络等电路来测量电阻的变化。
当VOC浓度发生变化时,电阻值也会相应变化,通过测量电阻值的变化,可以得到VOC浓度的信息。
三、VOC气体传感器的应用VOC气体传感器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
1.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VOC气体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室内空气中的VOC浓度,帮助人们了解室内空气质量和健康状况。
它可以提醒人们是否需要开窗通风或采取其他措施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2. 工业生产过程控制在一些工业生产过程中,VOC气体的排放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健康风险。
VOC气体传感器可以用于监测工业生产过程中的VOC排放情况,帮助企业控制和减少VOC的排放,保护环境和员工的健康。
3. 环境污染监测VOC气体传感器可以用于环境污染监测,例如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工业园区污染监测等。
光离子检测器(PID )的应用这里介绍一些光离子检测器(PID )或者传感器的基本常识以帮助使用者正确使用PID 传感器。
1. 什么是光离子检测器(PID )和传感器:利用高能量的紫外光来使检测物从分子状态离子化成离子和电子从而检测目标物质。
因此光离子检测器包括:空紫外源或者紫外灯、驱动紫外灯电子系统、气体离子化室以及离子和电子收集电极。
如果把这些都打包在一起就构成PID 传感器。
PID 一般检测低浓度的挥发性有机物VOC 和少量气态无机物质。
2. PID 如何工作:当高能量的真空紫外光照射到VOC 气体分子上,VOC 就会被离子化产生有机物正离子和电子。
如果在离子化区域间加一对收集电极,那么电子就会流向正极,而正离子就会流向负极,从而形成电流。
而且这个电流大小与离子和电子以及VOC 浓度成正比。
因此只要测电流就可知道样品中VOC 浓度。
3. 什么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挥发有机化合物(VOC )是指常温下明显或者完全挥发成气体的有机化合物(含碳的)。
一般分子量比较小或者沸点低的有机化合物。
4. PID 能够检测哪些物质:PID 一般能够检测大多数挥发性有机物VOC 和少量气态无机物质。
但是也有少量VOC 不能被检测。
PID 能否检测某种VOC 是根据PID 灯的输出能量和VOC 的电离能(IP )来判断。
如果PID 紫外灯的输出能量大于VOC 分子的电离能,PID 就能检测这种VOC 。
PID 紫外灯的能量是由灯内惰性气体以及紫外灯窗口材料决定,常用紫外灯分为9.8eV 、10.6eV 和11.7eV 的三种灯。
其中10.6eV 紫外灯—C-C=C —(VUV 光源)(VOC 气体)正极电子 正离子负极常用于大多数VOC检测。
9.8eV灯用于苯或者苯衍生物检测。
11.7eV由于窗口材料特殊,寿命较短,主要用于特殊VOC检测。
VOC的电离能在工具书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能表中能够查到。
5.如何选择光离子源-紫外灯:紫外灯选择是根据检测物质(VOC)以及灯的灵敏度和寿命来选择。
PID传感器检测VOC原理
PID传感器是一种常用于揭示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浓度的传感器。
VOCs是一类在常温下轻易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包括多种化学物质,如苯、甲醛和二甲苯等。
这些VOCs通常来自化工厂、汽车尾气、涂料、溶剂、清洁剂等多种环境中的源头。
1.紫外线光源:传感器中包含一个紫外线(UV)光源,通常是一种低压汞灯。
该光源产生了具有特定波长的紫外线辐射,通常为10.6eV。
2.电离室:传感器中有一个电离室,该电离室由两个电极组成,一个称为阳极,另一个称为阴极。
阳极上有一个电极环,可以产生电场。
3.离子产生:当气体样品通过传感器时,紫外线光源照射在气体中的VOCs上,使其吸收能量并电离。
VOCs分子电子被紫外线光源能量激发,自由电子与正离子形成离子对。
4.电流测量:离子对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阳极移动,产生电流。
该电流在传感器中的测量电路中被放大,然后测量和记录。
5.浓度计算:根据电离室中的电流大小和其他一些参数,可以计算出VOCs浓度。
测量电路中通常有一个校准曲线或者算法,可以将电流转换为对应的VOCs浓度。
为了准确测试VOCs浓度,PID传感器的使用需要进行定期的校准和维护。
校准可以通过将传感器暴露在已知浓度的参考气体中进行。
维护方面,常见的操作包括清洁传感器以去除附着物、更换紫外线光源和定期检查和调整测量电路。
总之,PID传感器是一种常用于检测VOCs浓度的传感器。
它基于紫外线光电离原理,通过测量离子产生的电流来计算VOCs的浓度。
然而,使用PID传感器需要定期校准和维护,以确保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智能型VOC传感器圣凯安科技NE SENSORTECHNOLOGY特点CHARACTERISTIC本安电路设计,可带电热拔插操作专业精选原装进口,兼容红外、电化学、催化、半导体等多种传感器自带温度补偿,出厂精准标定,使用时无需再标定模拟电压/电流和串口同时输出特点,方便客户调试及使用最简化的外围电路,生产简单、操作方便 智能型有机挥发物VOC 气体传感器是专门针对气体探测器生产企业推出的新型智能传感器,主要为解决气体探测种类繁多、各品种传感器互不兼容、生产标定复杂、核心器件更换限制等问题。
采用我司生产的智能型气体传感器则只需开发一款产品,即可快速响应客户对不同气体种类探测的需求,且生产过程简化,无需重新标定,大幅度降低企业的研发成本、生产成本,产品品质也立即提升到国际一流水准。
该传感器操作方便、测量准确、工作可靠,适用于工业现场或实验室测量不同的要求。
传感器具有电压和串口同时输出特点,方便客户调试及使用。
有机挥发物VOC 工业现场:环境监测:科研安防:石油石化、化工厂、冶炼厂、钢铁厂、煤炭厂、热电厂、医药科研、制药生产车间污水治理、工业气体过程控制、锅炉房、垃圾处理厂、隧道施工、输油管道、加气学校科研、楼宇建设、消防报警、危险场所安全防护、航空航天(无人机)、军用设应用市场MARKET全国体积最小的一款模组可以与电脑连接通讯,自行标定校准更换时无需校准自带零点微调功能检测种类齐全,功耗低,可锂电池供电站、地下燃气管道检修、室内空气质量检测、环境监测(大气监测)备监测、烟草公司等技术参数TECHNICAL PARAMETERS选型注意事项ATTENTION传感器的选型是很重要的,如果传感器的选型和使用场地不匹配的情况会导致很多情况发生,,气体检测环境下的温度、湿度、气压情况是否在传感器的正常检测范围下,否则需要气体检测环境下的浓度是否在传感器的检测正常范围之下,否则要选用更高量程的传感器;选择气体传感器时,你需要的量程和分辨率是否满足你所需的要求;所以选用传感器时必须要注意以下几点:在前端安装预处理系统,传感器才能正常使用;模块结构MODULESTRUCTURE接线示意图WIRING DIAGRAM引脚定义PINDEFINITION引脚名称说 明1234567定位VCC GND VOUT RXD TXD RDE定位针脚(不允许接地,请悬空)+5V /+24V 电源输入地电压/电流信号输出串口脚(传感器串口接收脚)串口脚(传感器串口发送脚)串口输出控制脚(接485置低发送)BOTTOM VIEW7NE SIDEVIEW 31mm4NE SIDE VIEW4NE TOP VIEW7NE TOP VIEW。
简介PID传感器的原理及作用
在石油、石化、化工、制药等工业生产领域,大量存在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简称VOC)。
按照美国环保局(EPA)的定义:全部带碳的化合物都称为有机化合物,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沸点在50~260℃、室温下饱和蒸汽压超过133.32Pa 的易挥发性化合物,其主要成分为烃类、氧烃类、含卤烃类、氮烃及硫烃类等。
在工业领域很多危险隐患的根源是有害物质超标,而这些危险有害物质绝大部分都是VOC,在易燃易爆物料生产运输管理、化工物料泄漏、热交换流体、工业卫生、室内空气质量、环境保护、密闭空间迚入、应急事故检测中,对VOC 的检测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VOC 成分组成非常复杂,在工业现场往往也是各种不同气体混合存在,无法像常规的电化学传感器那样针对每种挥发性有机气体进行检测,因此需要能对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总量进行精确测定的仪器。
光离子气体传感器(Photo IonizaTIon Detector,简称PID)是一种具有极高灵敏度,用途广泛的检测器,可以检测从极低浓度的10ppb到较高浓度的10000ppm(1%)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和其它有毒气体。
与传统检测方法相比,它具有便携式、体积小、精度高(ppm级)高分辨、响应快、可以连续测试、实时性、安全性高等重要。
pid及fid原理
PID及FID原理
PID(Proportional-Integral-Derivative)和FID(Flame Ionization Detector)是两种常见的气体检测器。
PID主要用于检测挥发性有机
物(VOCs),而FID则用于检测烃类化合物。
PID的原理是利用紫外线辐射将气体中的VOCs电离,产生电子和离子,然后通过电子和离子的复合反应产生电流信号,从而检测气体中
的VOCs浓度。
PID的灵敏度高,可以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VOCs,
但对于一些高沸点的化合物,其检测灵敏度较低。
FID的原理是将气体样品通过火焰,烃类化合物在火焰中燃烧产生离子,然后通过离子的电导率来检测气体中的烃类化合物浓度。
FID的灵敏度也很高,可以检测到非常低浓度的烃类化合物,但对于一些非烃类化
合物,其检测灵敏度较低。
PID和FID都是常见的气体检测器,它们在环境监测、工业安全等领
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使用这些检测器时,需要注意其检测范围和灵
敏度,以及对于不同化合物的检测能力。
同时,还需要注意检测器的
使用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和准确检测。
pid光离子化传感器原理PID光离子化传感器是一种常用的气体检测仪器,主要用于检测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浓度。
该传感器具有快速响应、高灵敏度、低检出限等优点,在环境监测、工业生产和安全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PID光离子化传感器的原理。
一、PID光离子化传感器的基本结构PID光离子化传感器由以下几部分组成:紫外线灯管、电极板、集电极、放大器和数据处理单元。
其中,紫外线灯管是PID光离子化传感器的核心部件,它能够发出波长为10.6eV的紫外线辐射,使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分子被电离产生正负离子对。
二、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分子被电离产生正负离子对当紫外线辐射照射到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分子时,会使得这些分子失去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形成带正电荷或带负电荷的离子。
这些带电荷的离子会在空气中移动,并与电极板上的电子或集电极上的正离子发生碰撞,从而形成更多的离子对。
三、离子对在电场作用下产生电流信号当带电荷的离子与电极板或集电极上的带相反电荷的粒子碰撞时,就会产生一定大小的电流信号。
这个信号经过放大器放大后,就可以得到一个与空气中挥发性有机物浓度成正比的输出信号。
四、数据处理单元处理输出信号并显示结果PID光离子化传感器输出的信号经过数据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后,可以得到一个数字化结果。
这个数字化结果可以直接显示在仪器屏幕上,也可以通过通讯接口传输到计算机等外部设备进行进一步分析和处理。
五、PID光离子化传感器原理优点1.快速响应:PID光离子化传感器能够在数秒内响应气体浓度变化,适用于需要快速检测气体浓度变化的场合。
2.高灵敏度:PID光离子化传感器能够检测非常低浓度(ppb级别)的挥发性有机物分子,并且对不同种类的挥发性有机物分子都有很好的响应。
3.低检出限:PID光离子化传感器的检出限可以达到ppb级别,能够满足很多高要求的检测任务。
4.可靠性高:PID光离子化传感器采用紫外线辐射技术进行电离,这种技术不会产生热效应和化学反应,因此仪器寿命长、可靠性高。
pid光离子化传感器原理PID光离子化传感器(Photoionization Detector, PID)是一种常用于气体检测和监测的传感器。
它可用于检测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称VOCs)的浓度,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工业安全、室内空气质量等领域。
在本文中,我将深入介绍PID光离子化传感器的原理、工作过程和应用。
1. PID光离子化传感器的原理PID光离子化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基于光电离技术,其主要组件包括紫外(UV)光源、光电离室和电离室。
具体的工作原理如下:1.1 紫外光源:PID传感器的紫外光源通常使用氙灯。
氙灯电击激发氙气产生紫外光,该紫外光的波长在10.6至11.7电子伏特(eV)之间。
1.2 光电离室:光电离室是PID传感器中的关键组件。
当紫外光照射到光电离室中的气体分子时,该气体分子会吸收光能,并获得足够的能量以电离成正离子和电子。
1.3 电离室:电离室中的正离子和电子会受到电场的驱动,正离子被吸引到负极板,而电子则被吸引到正极板。
这个过程会产生一个电流信号,其强度与气体分子的浓度成正比。
2. PID光离子化传感器的工作过程PID光离子化传感器的工作过程分为三个步骤:光电离、电化学放大和信号读取。
2.1 光电离:当紫外光照射到光电离室中的气体分子时,气体分子会吸收光能并电离成正离子和电子。
2.2 电化学放大:电离室中的正离子和电子受到电场的作用,由于不同质量的正离子和电子在电场中的移动速度不同,它们会分别在负极板和正极板上积累电荷。
这一过程会引起一个电流信号。
2.3 信号读取:PID传感器会将电流信号转换为相应的电压信号,然后经过放大和滤波等处理后,最终转换为浓度值。
该浓度值可以在PID 仪器上显示或通过数据接口输出。
3. PID光离子化传感器的应用PID光离子化传感器由于其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广泛的测量范围,在许多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
VOCs在线监测方案引言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是指在常温下易挥发成气体形式的有机化合物。
VOCs的排放会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对VOCs进行在线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一种基于现有技术的VOCs在线监测方案。
方案概述本方案基于气体传感器和云平台技术,实现对VOCs进行实时、准确的在线监测。
方案主要包括传感器采集模块、数据传输模块和数据处理与展示模块。
传感器采集模块传感器采集模块负责采集VOCs浓度数据。
可以选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如化学传感器、半导体传感器等。
传感器选择应根据监测需求和预算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采集到的数据可以通过模拟输出或数字信号输出方式进行传输。
数据传输模块数据传输模块负责将传感器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云平台。
可以选择使用无线网络、以太网或者蜂窝网络等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传输方式应根据监测场景和网络条件确定。
数据处理与展示模块数据处理与展示模块负责对传感器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展示。
首先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滤波处理,去除噪声和异常数据。
然后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分析和算法处理,如求平均值、求最大值、异常检测等。
最后,将处理后的数据通过云平台进行展示和存储,可以利用数据可视化技术,如图表、地图等方式展示监测结果。
云平台云平台是本方案的核心部分,用于接收、存储和展示采集到的数据。
可以选择使用公有云平台(如AWS、阿里云等)或者私有云平台。
云平台应具备数据存储和处理能力,并能提供API接口,方便其他系统或应用程序进行数据访问和集成。
安全性和可靠性VOCs在线监测方案对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较高。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应采用安全加密协议,保证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在云平台方面,应具备数据备份、容灾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结论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气体传感器和云平台技术的VOCs在线监测方案。
该方案通过传感器采集VOCs浓度数据,并通过数据传输模块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
在云平台上,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展示,实现实时、准确的VOCs监测。
voc传感器工作原理
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基于化学反
应和电化学原理。
以下是其中一种常见的VOC传感器的工作
原理:
1. 传感器设计:VOC传感器通常由两个主要部分组成:一个
气敏膜和一个电化学反应器。
2. 气敏膜:气敏膜是用来吸附和储存气体分子的材料。
它通常由多孔性材料或吸附剂构成,能够有效地吸附和集中目标气体。
3. 吸附:当目标VOC气体进入传感器时,气敏膜会吸附和集
中气体分子。
吸附的过程可以通过物理吸附或化学吸附完成,取决于传感器的设计。
4. 电化学反应器:气敏膜所吸附的VOC分子会进一步与电化
学反应器中的催化剂进行反应。
这个反应过程会导致一些电荷转移,产生一个反应电流信号。
5. 电荷转移:当VOC分子与催化剂发生反应时,电荷会从VOC分子转移到催化剂上。
这导致了电子的流动,并在电化
学反应器中产生一个反应电流。
6. 电流测量:传感器会测量反应电流的强度,并将其转化为可读的电信号。
随着目标VOC气体浓度的增加,反应电流的强
度也会相应增加。
7. 校准和读数:传感器通过与已知浓度的目标VOC气体进行校准,将测量的反应电流转化为相应的VOC浓度。
最后,它将浓度转换为可供用户阅读的数字或指示器等形式。
总体而言,VOC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气敏膜吸附并集中目标VOC分子,然后通过电化学反应器中的化学反应和电荷转移产生反应电流来测量目标VOC气体的浓度。
这种工作原理使得VOC传感器可以广泛应用于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环境污染监测等领域。
M5PID能检测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表M5PID复合气体检测仪(可复合1~5种气体)成本最低的VOC检测仪器!瞬时检测到氧气,可燃气体,有毒气体和挥发性有机物质TVOC(PID原理) 检测:PID,H2S,CO,SO2,HCN,NO,NO2, O2,LEL,CL2,NH3,ETO,CLO2,O3Gas Name Formula Acetaldehyde 乙醛C2H4OAcetic Anhydride 乙酸酐C4H6O3Acetone 丙酮C3H6OAcrolien 丙烯醛C3H4OAcrylic Acid 丙烯酸C3H4O2Allyl alcohol 丙烯醇C3H6OAllyl chloride 氯丙烯C3H5ClAmmonia 氨H3NAmmonium chloride 氯化铵NH4ClAmyl acetate, n- 乙酸戊酯C7H14O2Amyl alcohol 异戊醇C5H12OAniline 苯胺C6H7NAnisole 苯甲醚C7H8OArsine 砷化氢AsH3Asphalt, petroleum fumes 沥青烟气Benzaldehyde 苯甲醛C7H6OBenzene 苯C6H6Benzenethiol 苯硫C6H5SHBenzonitrile 苯甲腈C7H5NBenzyl alcohol 苯甲醇C7H8OBenzyl chloride 氯甲苯C7H7ClBenzyl formate 甲酸苯甲酯C8H8O2Biphenyl 联苯C12H10Bis(2,3-epoxypropyl) ether 二环氧丙醚C6H10O3Bromine 溴Br2Bromobenzene 溴苯C6H5Br Bromochloromethane 溴氯甲烷CH2ClBrBromoethane 溴乙烷C2H5Br Bromoethyl methyl ether, 2- 2-溴乙甲醚C3H7OBr Bromoform 溴仿CHBr3 Bromopropane, 1- 1-溴丙烷C3H7Br Butadiene 丁二烯C4H6 Butadiene diepoxide, 1,3- 3-双环氧丁烷C4H6O2 Butane, n- 丁烷C4H10 Butanol, 1- 异丁醇C4H10O Buten-3-ol, 1- 1-丁烯醇C4H8O Butene, 1- 1-丁烯C4H8 Butoxyethanol, 2- 2-乙二醇单丁醚C6H14O2 Butyl acetate, n- 乙酸正丁酯C6H12O2 Butyl acrylate, n- 丙烯酸正丁酯C7H12O2 Butyl lactate 乳酸丁酯C7H14O3 Butyl mercaptan 正丁硫醇C4H10S Butylamine, 2- 2-丁胺C4H11N Butylamine, n- 正丁胺C4H11N Camphene 莰烯(樟脑精)C10H16 Carbon disulfide 二硫化碳CS2 Carbon tetrabromide 四溴甲烷CBr4 Chlorine dioxide 二氧化氯ClO2 Chloro-1,3-butadiene, 2- 2-氯-1,3-丁二烯C4H5Cl Chlorobenzene 氯苯C6H5Cl Chloroethyl methyl ether, 2- 2-氯乙基甲醚C3H7ClO Chlorotoluene, o- 邻一氯甲苯C7H7Cl Chlorotoluene, p- 对氯甲苯C7H7Cl Chlorotrifluoroethylene 氯三氟乙烯C2ClF3 Cresol, m- 间甲酚C7H8O Cresol, o- 邻甲酚C7H8O Cresol, p- 对甲酚C7H8O Crotonaldehyde 2-丁烯醛C4H6O Cumene 丙苯C9H12Cyanamide 氰胺CH2N2 Cyclohexane 环己烯C6H12 Cyclohexanol 环己醇C6H12O Cyclohexanone 环己酮C6H10O Cyclohexene 环己烯C6H10 Cyclohexylamine 环己胺C6H13N Cyclopentane 环戊烷C5H10 Decane, n- 癸烷C10H22 Diacetone alcohol 双丙酮醇C6H12O2 Dibromochloromethane 二溴氯甲烷CHBr2Cl Dibromoethane 1,2- 1,2- 二溴甲烷C2H4Br2 Dichloro-1-fluoroethane, 1,1-C2H3Cl2F Dichloro-1-fluoroethane, 1,2-C2H3Cl2F Dichloro-1-propene, 2,3- 2,3-二氯丙烯C3H4Cl2 Dichloro-2,2,-difluoroethane, 1,1-C2H2Cl2F2 Dichloroacetylene 二氯乙炔C2Cl2 Dichlorobenzene o- 联二氯苯C6H4Cl2 Dichlorodifluoromethane CCl2F2 Dichloroethane 1,2-C2H4Cl2 Dichloroethane, 1,1-C2H4Cl2 Dichloroethene, 1,1- 偏二氯乙烯C2H2Cl2 Dichloroethene, cis-1,2- c-1,2-二氯乙烯C2H2Cl2 Dichloroethene, trans-1,2- t-1,2-二氯乙烯C2H2Cl2 Dichloroethylene 1,2- 1,2-二氯乙烯C2H2Cl2 Dichlorofluoromethane CHFCl2 Dichloromethane CH2Cl2 Dichloropropane, 1,2- C3H6Cl2 Dichlorotetrafluoroethane, 1,1-C2Cl2F4 Dichlorotetrafluoroethane, 1,2-C2Cl2F4 Dicyclopentadiene 二环戊二烯C10H12 Diesel Fuel 柴油Diethyl ether 乙醚C4H10ODiethyl maleate C8H12O4 Diethyl phthalate C12H14O4 Diethyl sulphate C4H10SO4 Diethyl sulphide 乙硫醚C4H10S Diethylamine 二乙胺C4H11N Diethylaminoethanol, 2- 2-二乙氨基乙醇C6H15ON Diethylaminopropylamine, 3- 3-二乙氨基丙酮C7H18N2 Difluoroethane, 1,1- C2H4F2 Difluoroethane, 1,2-C2H4F2 Difluoromethane CH2F2 Dihydrogen selenide 硒化二氢H2Se Diisobutyl phthalate C16H22O4 Diisobutylene 二异丁烯C8H16 Diisopropyl ether 异丙醚C6H14O Diisopropylamine 二异丙胺C6H15N Diketene 二乙烯酮C4H4O2 Dimethoxymethane 二甲氧基甲烷C3H8O2 Dimethyl cyclohexane, 1,2-C8H16 Dimethyl disulphide 二甲基二硫醚C2H6S2 Dimethyl ether 甲醚C2H6O Dimethyl formamide, N,N-C3H7NO Dimethyl phthalate 酞酸二甲酯C10H10O4 Dimethyl sulphate C2H6O4S Dimethyl sulphide 甲硫醚C2H6S Dimethylacetamide N,N- 二甲基乙?胺C4H9NO Dimethylamine 二甲胺C2H7N Dimethylaminoethanol 二甲基胺基乙醇C4H11NO Dimethylaniline, NN- 二甲基苯胺C8H11N Dimethylbutyl acetate 乙酸甲基戊酯C8H16O2 Dimethylethylamine, NN- 叔丁胺C4H11N Dimethylformamide 二甲基甲酰胺C3H7NO Dimethylheptan-4-one, 2,6- C9H18ODimethylhydrazine, 1,1- 1,1-二甲基肼C2H8N2 Dinitrobenzene, m- 间二硝基苯C6H4N2O4 Dinitrobenzene, o-C6H4N2O4 Dinitrobenzene, p- 对二硝基苯C6H4N2O4 Dinonyl phthalate 联苯二甲酸二壬酯C26H42O4 Dioxane 1,2- 二恶烷C4H8O2 Dioxane 1,4- 二恶烷C4H8O2 Diphenyl ether 二苯醚C12H10O Diphenylamine 二苯胺C12H11N Disulfur decafluoride S2F10 Disulphur dichloride S2Cl2Di-tert-butyl-p-cresol C11H16O Divinylbenzene 二乙烯苯C10H10 Enflurane C4H2F5ClO Epichlorohydrin 环氧氯丙烷C3H5ClO Epoxypropyl isopropyl ether, 2,3- 异丙基缩水甘油醚C6H12O2 Ethane C2H6 Ethanol 乙醇C2H6O Ethanolamine 乙醇胺C2H7NO Ethoxyethanol, 2- 乙二醇乙醚C4H10O2 Ethoxyethyl acetate, 2-C6H12O3 Ethyl (S)-(-)-lactate 乳酸乙酯C5H10O3 Ethyl acetate 乙酸乙酯C4H8O2 Ethyl acrylate 丙烯酸乙酯C5H8O2 Ethyl amine 乙胺C2H7N Ethyl benzene 乙基苯C8H10 Ethyl butyrate 丁酸乙酯C6H12O2 Ethyl chloroformate 氯甲酸乙酯C3H5O2Cl Ethyl cyanoacrylate C6H7O2N Ethyl decanoate C12H24O2 Ethyl formate 甲酸乙酯C3H6O2 Ethyl hexanoate C8H16O2Ethyl hexyl acrylate, 2- 丙烯酸异辛酯C11H20O2 Ethyl mercaptan 乙硫醇C2H6S Ethyl octanoate C10H20O2 Ethylene 乙烯C2H4 Ethylene dinitrate C2H4O6N2 Ethylene glycol 乙二醇C2H6O2 Ethylene oxide 环氧乙烷C2H4O Ferrocene 二茂铁C10H10Fe Fluorine F2 Fluoroethane C2H5F Fluoromethane CH3F Formaldehyde CH2O Formamide 甲酰胺CH3ON Formic acid CH2O2 Furfural 糠醛C5H4O2 Furfuryl alcohol 糠醇C5H6O2 Gasoline vapors 汽油蒸气Gasoline vapors 92 octane 92 汽油蒸气Germane GeH4 Glutaraldehyde 戊二醛C5H8O2 Glycerol, mist C3H8O3 Glycerol, trinitrate C3H5O9N3 Helium He Halothane CF3CHBrCl Heptan-2-one 樟脑C7H14O Heptan-3-one 乙基丁基酮C7H14O Heptane n- 正庚烷C7H16 Hexachloroethane C2Cl6 Hexafluoroethane C2F6 Hexamethyldisilazane, 1,1,1,3,3,3-. 6甲基二硅氮烷C6H19NSi2 Hexan-1-ol 正己醇C6H14O Hexan-2-one 2-己酮C6H12OHexane n- 正己烷C6H14 Hexene, 1- 1-己烯C6H12 Hydrazine 联胺H4N2 Hydrogen peroxide 过氧化氢H2O2 Hydrogen sulfide 硫化氢H2S Hydroquinone 对本二酚C6H6O2 Hydroxypropyl acrylate 2- 烃丙基丙烯酸酯C6H10O3 Iminodi(ethylamine) 2,2- 2,2-亚胺基二乙基胺C4H13N3 Iminodiethanol 2,2'- 二乙醇胺C4H11NO2 Indene 茚C9H8 Iodine 碘I2 Iodoform 三碘甲烷CHI3I odomethane 碘甲烷CH3I Isoamyl acetate 乙酸异戊酯C7H14O2 Isobutane 异丁烷C4H10 Isobutanol 异丁醇C4H10Oi sobutyl acetate 乙酸异丁酯C6H12O2 i sobutyl acrylate 丙烯酸异丁酯C7H12O2 Isobutylene 异丁烯C4H8I sobutyraldehyde 异丁醛C4H8O Isooctane (Naphtha) 异辛烷C8H18 Isooctyl alcohol 异辛醇C8H18O Isopentane 异戊烷C5H12 Isophorone 异佛乐酮C9H14O Isoprene 异戊间二烯C5H8 Isopropanol 异丙醇C3H8O Isopropyl acetate 乙酸异丙醇C5H10O2 Isopropyl chloroformate 氯甲酸异丙酯C4H7O2Cl Jet Fuel JP-4 航空煤油JP-4Jet Fuel JP-5 航空煤油JP-5Jet Fuel JP-8 航空煤油JP-8Kerosene 火油Ketene 乙烯酮C2H2O Liquefied petroleum gasMaleic anhydride 丁烯二酐C4H2O3 Mesitylene 三甲基苯C9H12 Methacrylic acid 2-丁烯C4H6O2 Methacrylonitrile 甲基丙烯C4H5N Methoxyethanol, 2- 乙二醇甲醚C3H8O2 Methoxyethoxyethanol, 2- 2-甲氧乙氧基乙醇C5H12O3 Methoxymethylethoxy-2-propanol 2-甲氧甲氧基丙醇C6H14O3 Methoxypropan-2-ol 甲氧丙醇C4H10O2 Methoxypropyl acetate 乙酸甲基丙酯C6H12O3 Methyl acetate 乙酸甲酯C3H6O2 Methyl acrylate 丙烯酸甲酯C4H6O2 Methyl bromide 溴甲烷CH3Br Methyl cyanoacrylate C5H5O2N Methyl ethyl ketone 甲基丙酮C4H8O Methyl ethyl ketone peroxides C8H18O2 Methyl formate C2H4O2 Methyl isobutyl ketone (MIBK) 异己酮C6H12O Methyl isocyanate C2H3NO Methyl isothiocyanate 硫氰酸甲酯C2H3NS Methyl mercaptan 甲硫醇CH4S Methyl methacrylate 异丁烯酸甲酯C5H8O24-Methyl pentan-2-one 4-甲基-2-戊酮C6H12O Methyl propyl ketone 甲基丙基酮C5H10O Methyl salicylate 水杨酸甲酯C8H8O3 Methyl sulphide 硫化甲酯C2H6S Methyl t-butyl ether 甲基叔丁基醚C5H12O Methyl-2-propen-1-ol, 2- 2-甲基丙烯醛C4H8O Methyl-2-pyrrolidinone, N- N-甲基吡咯烷酮C5H9NO Methyl-4,6-dinitrophenol, 2-C7H6N2O5 Methyl-5-hepten-2-one, 6- 5-甲基-2-辛酮C8H14OMethylamine 甲胺CH5N Methylbutan-1-ol, 3- 异戊醇C5H12O Methylcyclohexane 甲基环己烷C7H14 Methylcyclohexanol, 4- 4-甲基环己醇C7H14O Methylcyclohexanone 2- 2-甲基环己酮C7H12O Methylheptan-3-one, 5- 5-甲基-3-辛酮C8H16O Methylhexan-2-one, 5- 5-甲基-2-己酮C7H14O Methylhydrazine 甲基联胺CH6N2 Methyl-N-2,4, 6-tetranitroaniline, N- C7H5N5O8 Methylpent-3-en-2-one, 4- 4-甲基-3-戊酮C6H10O Methylpentan-2-ol, 4- 4-甲基-2-戊醇C6H14O Methylpentane-2,4-diol, 2- 2-甲基戊乙醇C6H14O2 Methylpropan-2-ol, 2- 异丁醇C4H10O Methylstyrene 甲基苯乙烯C9H10 Mineral oilMineral spirits 矿物酒精Naphtha (iso-octane) 轻油(异辛烷)C8H18 Naphthalene 萘C10H8 Nitric oxide 一氧化氮NO Nitroaniline 4- 4-硝基苯胺C6H6N2O2 Nitrobenzene 硝基苯C6H5NO2 Nitroethane C2H5NO2 Nitrogen dioxide 二氧化氮NO2 Nitrogen trichloride 三氯化氮NCl3 Nonane, n- 壬烷C9H20 Octane, n- 正辛烷C8H18 Octene, 1- 1-辛烯C8H16 Pentan-2-one 2-戊酮C5H10O Pentan-3-one 3-戊酮C5H10O Pentanedione, 2,4- 戊二醛C5H8O2 Pentane, n- 正戊烷C5H12 Phenol 苯酚C6H6OPhenyl propene, 2- 丙烯苯C9H10 Phenyl-2,3-epoxypropyl ether 苯环氧丙基醚C9H10O2 Phenylenediamine, p- 对本二胺C6H8N2 Phosphine 磷化氢PH3 Picoline, 3- 3-甲基吡啶C6H7N Picric acid 三硝基苯酚(苦味酸)C6H3N3O7 Pinene, alpha α苯烯C10H16 Pinene, beta β苯烯C10H16 Piperidine 哌啶C5H11N Piperylene 间戊二烯C5H8Prop-2-yn-1-ol 炔丙醇C3H4O Propan-1-ol 1-丙醇C3H8O Propane C3H8 Propane-1,2-diol, total 氧丙醇C3H8O2 Propene 丙烯C3H6 Propionaldehyde 丙醛C3H6O Propionic acid 丙酸C3H6O2 Propranolol C16H21O2N Propyl acetate, n- 乙酸正丙酯C5H10O2 Propylene dinitrate C3H6N2O6 Propylene oxide 1,2-环氧丙烷C3H6O Propyleneimine 丙烯亚胺C3H7N Pyridine 嘧啶C5H5N Pyridylamine 2- 2-胺基吡啶C5H6N2 Pyrocatechol 焦儿茶酚C6H6O2 Resorcinol 间苯二酚C6H6O2 Styrene 苯乙烯C8H8 Terpinolene 异松油烯C10H16 Tert-butanol 三级丁醇C4H10O Tetrabromoethane, 1,1,2,2- 四溴甲烷C2H2Br4 Tetracarbonylnickel 四碳化镍NiC4O4 Tetrachloroethylene 四氯乙烯C2Cl4Tetrachloronaphthalenes, all isomers 四氯萘C10H4Cl4 Tetraethyl orthosilicate 正硅酸乙酯C8H20O4Si Tetraethyllead C8H20Pb Tetrafluoroethane, 1,1,1,2- 四氟乙烷C2H2F4 Tetrafluoroethane, 1,1,2,2- 四氟乙烷C2H2F4 Tetrafluoroethylene 四氟乙烯C2F4 Tetrafluoromethane CF4 Tetrahydrofuran 四氢呋喃C4H8O Tetramethyl orthosilicate C4H12O4Si Tetramethyl succinonitrile C8H12N2 Therminol 联苯C7H8 Thionyl chloride SOCl2 Toluene 甲苯C7H8 Toluene-2,4-diisocyanate 甲本-2,4-二异氰酸酯C9H6N2O2 Toluenesulphonyl chloride, p-C7H7SO2Cl Tributyl phosphate C12H27O4P Tributylamine 三正丁胺C12H27N Trichlorobenzene 1,2,4- 1,2,4-三氯苯C6H3Cl3 Trichloroethane, 1,1,1-C2H3Cl3 Trichloroethane, 1,1,2-C2H3Cl3 Trichloroethylene 三氯乙烯C2HCl3 Triethylamine 三乙胺C6H15N Trimethylamine 三甲胺C3H9N Trimethylbenzene mixtures 三甲基苯混合物C9H12 Trimethylbenzene, 1,3,5- 1,3,5-三甲基苯C9H12 Trinitrotoluene 2,4,6- 2,4,6-三硝基甲苯C7H5N3O6 Turpentine 松节油C10H16 TVOC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Undecane, n- 十一烷C11H24 Vinyl acetate 乙酸乙烯酯C4H6O2 Vinyl bromide 溴乙烯C2H3Br Vinyl chloride 氯乙烯C2H3ClVinyl-2-pyrrolidinone, 1- 1-乙烯基吡咯烷C6H9NO Xylene mixed isomers 二甲苯混合物C8H10 Xylene, m- 间二甲苯C8H10 Xylene, o- 邻二甲苯C8H10 Xylene, p- 对二甲苯C8H10 Xylidine, all 二甲苯胺C8H11N。
物、污水处理站产生的臭气和出渣工序产生的药材异味。
该企业采用便携式VOC 检测仪(型号为MiniRAE 3000)检测实验室和厂界的VOC 浓度以及实验室废气排气筒排放浓度达标的快速检测。
MiniRAE 3000采用的是PID 光离子传感器,PID 由紫外灯光源和离子室等主要部分构成,离子室的正负电极构成电场,待测气体在紫外灯的映照下进行离子化,生成正负离子,然后在电极间构成电流,经放大输出信号。
工业企业采用便携式VOC 检测仪进行日常监管具有如下优势:一是VOC 检测仪可连续灵敏测量:可以实时检测低至PPb 浓度的有机物,适合厂界浓度的监控;二是测定速度快:PID 的反应较快,一般小于3 s ,适合突发环境应急事件的快速检测需要;三是便携测量:仪器体积小巧、重量轻,可携至任何需要检测的地点,且内置强力吸气泵可以吸取人员不便到达地点的待测气体。
四是安全性高:仪器本质安全,且无需氢气等危险载气。
1.2 在线监测设施《“十三五”挥发性有机物综合防治工作方案》中要求将石化、化工、包装印刷和工业涂装等VOCs 排放重点源纳入重点排污单位名录,主要排污口需要安装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设施。
在线监测设施是指通过在线监测设备连续自动采样监测、无人值守,实时在线监控废气达标排放情况,且在线监测数据与生态环保部门联网[2]。
由于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都具有较高的活性,并且外界的温度、风速等环境因素都会对气体的采集和运输工作产生一定的影响,可能直接会影响到最终检测分0 引言2020年6月,为贯彻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国发〔2018〕22号)有关要求,确保完成“十三五”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目标任务,生态环境部制定了《2020年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方案》。
文件指出,将以石化、化工、工业涂装、包装印刷等为重点领域开展夏季(6—9月)VOCs 治理攻坚行动,提升VOCs 治理能力,积极开展挥发性有机废气的治理工作,不仅关乎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也是完成国家VOCs 总量减排任务的必要环节。
产品的结构与特点◆光离子检测原理◆ 高稳定性、高精度、高分辨、响应快◆ 进口进口光离子PID 传感器,温湿度补偿◆ 4-20mA/0.4-2V、UART、Modbus多种信号输出可选◆ 泵吸式和扩散式可选择◆ 电路设计已经防止电路反接、电压过高、电流过大,同时产品设计考虑防雷。
◆工业专用,已经广泛应用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圣凯安科技研发、生产的PID 光离子传感器模块测工业级别的有机挥发气体(VOC ),分为泵吸式和扩散式两种,是一种具有极高灵敏度,用途广泛的检测器可以检测从极低浓度的1ppb 到较高浓度的10000ppm(1%)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 ,简称VOC )和其它有毒气体,具有高稳定性、高精度(ppb 级)、高分辨、响应快、可以连续测试、实时性、安全性高等重要优点。
PID 光离子传感器模块SKA/PID-101NE Sensor检测气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简称VOC)≤10.6eV检测量程0-20-200-500-2000-3000-20000-60000-10000 (ppm)最小检测值1ppb、5ppb、25ppb┉(具体可以咨询销售)板载过滤器过滤灰尘和液体进气方式扩散式、泵吸式灵敏度>0.6(线性范围)(mV/ppm异丁烯)运行电压9-36VDC输出信号4-20mA/0.4-2V、UART、Modbus(RTU、ASCLL、自定义)使用温度‐20℃—55℃存储温度‐20℃…60℃环境压力800hPa—1200hPa环境湿度0%…90%(rel.)防护等级IP65使用寿命5-10年(不含灯珠和电极盖)T90<20s预热时间30S电极盖可更换灯珠可更换质量保证电子以及外壳:24个月灯泡和电极盖10.6eV5000小时一、VOC检测模块概述VOC模块系列产品为传感、变送一体化的检测模块,产品设计按照国家防爆标准生产。
测量元件采用进口先进的气体传感器,该传感器具有测量精确、寿命长、稳定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此模块电路设计已经防止电路反接、电压过高、电流过大,同时产品设计考虑防雷。
挥发性有机物PID智能型传感器模组
挥发性有机物PID智能型传感器模组产品描述:
挥发性有机物PID智能型传感器模组适用于各种环境和特殊环境中的挥发性有机物挥发性有机物PID气体浓度和泄露,在线检测及现场声光报警,对危险现场的作业安全起到了预警作用,此仪器采用进口的电化学传感器和微控制器技术,具有信号稳定,精度高,重复性好等优点,防爆接线方式适用于各种危险场所,并兼容各种控制器,PLC,DCS等控制系统,可以同时实现现场报警和远程监控,报警功能,4-20mA标准信号输出,继电器开关量输出。
挥发性有机物PID智能型传感器模组产品特性:
进口电化学传感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能,适用寿命8年。
采用先进微处理技术,响应速度快,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和重复性好。
检测现场具有具有现场声光报警功能,气体浓度超标即时报警,是危险场所作业的安全保障。
4现场带背光大屏幕LCD显示,直观显示气体浓度,类型,单位,工作状态等。
5独立气室,更换传感器无须现场标定,传感器关键参数自动识别。
6全量程范围温度数字自动跟踪补偿,保证测量准确性。
检测气体: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PID气体
检测范围:0~100ppm,0~200ppm,0~1000ppm,0~1000ppm,0~5000ppm,100%LEL可选。
分别率:0.01ppm(0~100ppm);0.1ppm(0~1000ppm);1ppm(0~10000ppm以上);0.1LEL.
工作方式:固定式连续工作,扩散式,管道式,流通时,泵吸式可选。
检测误差:≦1%(F.S)
响应时间:≦10S
输出信号:电流信号输出4-20MA
报警方式:2路无源节点信号输出,报警点可设置。
工作环境:-20℃~50℃(特殊要求:(-40℃~+70℃)
相对湿度:≦90%RH
工作电压:DC12~30V
传感器寿命:3年
防爆形式:探头变送器及传感器均为隔爆型。
防爆等级:Exd II CT6
连接电缆:三芯电缆(单根线径≧1.5mm);建议选用屏蔽电缆。
连接距离:≦1000m.
防护等级:IP65.
外形尺寸:183X143X107mm.
重量:1.5Kg.
检测气体:空气中的挥发性有机物PID气体
检测范围:0-100ppm、500ppm、1000ppm、5000ppm、0-100%LEL
分辨率:0.1ppm、0.1%LEL
显示方式:液晶显示
温湿度:选配件,温度检测范围:-40~120℃,湿度检测范围:0-100%RH
检测方式:扩散式、流通式、泵吸式可选安装方式:壁挂式、管道式检测精度:≤±3%线性误差:≤±1%
响应时间:≤20秒(T90)零点漂移:≤±1%(F.S/年)恢复时间:≤20秒重复性:≤±1%
信号输出:①4-20mA信号:标准的16位精度4-20mA输出芯片,传输距离1Km
②RS485信号:采用标准MODBUS RTU协议,传输距离2Km
③电压信号:0-5V、0-10V输出,可自行设置
④脉冲信号:又称频率信号,频率范围可调(选配)
⑤开关量信号:标配2组继电器,可选第三组继电器,继电器无源触点,容量220VAC3A/24VDC3A
传输方式:①电缆传输:3芯、4芯电缆线,远距离传输(1-2公里)
②GPRS传输:可内置GPRS模块,实时远程传输数据,不受距离限制(选配)
接收设备:用户电脑、控制报警器、PLC、DCS、等
报警方式:现场声光报警、外置报警器、远程控制器报警、电脑数据采集软件报警等
报警设置:标准配置两级报警,可选三级报警;可设置报警方式:常规高低报警、区间控制报警
电器接口:3/4″NPT内螺纹、1/2″NPT内螺纹,同时支持2种电器连接方式
防爆标志:ExdII CT6(隔爆型)壳体材料:压铸铝+喷砂氧化/氟碳漆,防爆防腐蚀
防护等级:IP66工作温度:-30~60℃
工作电源:24VDC(12~30VDC)工作湿度:≤95%RH,无冷凝尺寸重量:183×143×107mm(L×W×H)1.5Kg(仪工作压力:0~100Kpa
器净重)
标准配件:说明书、合格证质保期:一年
挥发性有机物PID智能型传感器模组简单介绍:
挥发性有机物PID智能型传感器模组●自动温度补偿,零点,满量程漂移补偿●防高浓度气体冲击的自动保护功能●全软件校准功能,用户也可自行校准,用3个按键实现,操作简单●二线制4-20mA输出
挥发性有机物PID智能型传感器模组应用场所
医药科研、制药生产车间、烟草公司、环境监测、学校科研、楼宇建设、消防报警、污水处理、工业气体过程控制石油石化、化工厂、冶炼厂、钢铁厂、煤炭厂、热电厂、、锅炉房、垃圾处理厂、隧道施工、输油管道、加气站、地下燃气管道检修、室内空气质量检测、危险场所安全防护、航空航天、军用设备监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