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2015-2016学年度上期高二《生活与哲学》期中调研考试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170.50 KB
- 文档页数:7
大亚湾一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中段考试高二政治试卷文科卷(2015年11月)命题人:季彩娣审核人:赖均昌说明:本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70分钟。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60分)1.在农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不研究市场,不懂行情,胸无良策,拍脑袋决策,给工作带来大损失。
上述材料中的“拍脑袋决策”属于A .否认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B .肯定物质决定意识的唯物主义观点C.否认物质决定意识的唯心主义观点D.否认人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错误观2.与漫画《高考压力》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②气者,理之依也③天地之变,阴阳之化④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反对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纯粹思辨的观念”和“书斋里的学问”,强调“问题在于改变世界”,从而实现了哲学的变革。
这表明①是否研究时代的迫切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以往旧哲学的本质区别②关注与无产阶级利益相关的现实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要求③哲学社会功能的缺失是以往旧哲学区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标志④为无产阶级提供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工具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使命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4.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上的精华,下列对“真正的哲学”理解正确的是A.真正的哲学可以为我们的生活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B.只有真正的哲学才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C.真正的哲学将会取代具体科学D.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启了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真正的哲学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5.关于哲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②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③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所有的哲学都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它们的区别在于A.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B.哲学是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是世界观C.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世界的某一领域D.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7.哲学史上存在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这“两个对子”。
生活与哲学期中测试46
命题人罗凯华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2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1分)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1.李瑞环同志在《学哲学用哲学》一书中指出,哲学是“明白学”,许多事情只有学了哲学才能真正明白;哲学是“智慧学”,学了哲学可以使人变聪明,脑子活、眼睛亮、办法多。
不学哲学,天赋再好也不能算明白人。
李瑞环的上述言论主要表明
A.学了哲学就能够正确地指导人们的实践
B.真正的哲学对人们的实践活动有积极的作用
c.真正的哲学是万能的科学
D.学好哲学是人生的主要任务
2.下列关于哲学、世界观、具体知识之间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哲学是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B.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具体知识的统一
c.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具体知识
3.下列不能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是
①“形存而神存,形谢则神灭” ②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③神灵天意决定着社会的变化④“物是观念的集合”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4.“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一俚语的观点属于
A.朴素唯物主义 B.客观唯心主义
c.主观唯心主义 D.可知论的观点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准确把握时代特征,。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练习是我们掌握并且熟悉知识点的一个重要方式,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好好学习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赶快学习起来吧。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综合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A.人们会思考的大脑B.哲学家的思考C.人类的实践活动D.对世界的思考2.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这段话表明①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相互区别的②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③哲学以各种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对具体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④哲学和具体科学的关系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A.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B.旧哲学的基本问题C.唯心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D.唯物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4.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一种从来就存在的理念产生的,世界不过是理念的影子。
这一观点A.否认了物质是世界的本原B.肯定了思维能够正确认识存在C.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否认世界是由神创造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5.哲学作为一定社会和时代精神生活、观念形态的重要内容A.源于哲学家的主观想象B.是对客观现实的真实反映C.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6.“天行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B.一切从实际出发C.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D.矛盾具有普遍性7.水从高处向低处流,但现在水利设施却可以把水从低处引到高处。
这表明A.人可以创造或改变规律B.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C.事物的运动是没有固定规律的D.人们可以利用规律,造福人类8.恩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样,是不可想像的。
”这句话说明了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9.200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综合考虑各种因素,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水平涨幅控制在3%;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2015-2016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文科)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在下列各图中,每个图的两个变量具有相关关系的图是( )A.(1)(2) B.(1)(3) C.(2)(4) D.(2)(3)2.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A.75 B.210(6)C.111111(2)D.85(9)3.下面为一个求20个数的平均数的程序,在横线上应填充的语句为( )A.i>20 B.i<20 C.i>=20 D.i<=204.袋内分别有红、白、黑球3,2,1个,从中任取2个,则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 A.至少有一个白球;都是白球B.至少有一个白球;至少有一个红球C.恰有一个白球;一个白球一个黑球D.至少有一个白球;红、黑球各一个5.如图,是由一个圆、一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构成的组合体,现用红、蓝两种颜色为其涂色,每个图形只能涂一种颜色,则三个形状颜色不全相同的概率为( )A.B.C.D.6.在如图的程序框图表示的算法中,输入三个实数a,b,c,要求输出的x是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那么在空白的判断框中,应该填入( )A.x>c B.c>x C.c>b D.c>a7.对某班学生一次英语测验的成绩分析,各分数段的分布如图(分数取整数),由此,估计这次测验的优秀率(不小于80分)为( )A.92% B.24% C.56% D.5.6%8.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命题“若x2=1,则x=1”的否命题为:“若x2=1,则x≠1”B.“x=1”是“x2﹣5x﹣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命题“∃x∈R使得x2+x+1<0”的否定是:“∀x∈R,均有x2+x+1<0”D.命题“若x=y,则sinx=siny”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9.某初级中学有学生270人,其中一年级108人,二、三年级各81人,现要利用抽样方法取10人参加某项调查,考虑选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三种方案,使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时,将学生按一、二、三年级依次统一编号为1,2,…,270;使用系统抽样时,将学生统一随机编号1,2,…,270,并将整个编号依次分为10段.如果抽得号码有下列四种情况:①7,34,61,88,115,142,169,196,223,250;②5,9,100,107,111,121,180,195,200,265;③11,38,65,92,119,146,173,200,227,254;④30,57,84,111,138,165,192,219,246,270;关于上述样本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②、③都不能为系统抽样B.②、④都不能为分层抽样C.①、④都可能为系统抽样D.①、③都可能为分层抽样10.将一个各个面上均涂有颜色的正方体锯成n3(n≥3)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从这些小正方体中任取1个,则其中三面都涂有颜色的概率为( )A.B.C.D.1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角C为直角.在∠ACB内部任意作一条射线CM,与线段AB交于点M,则AM<AC的概率( )A.B.C.D.12.如图是用模拟方法估计圆周率π值的程序框图,P表示估计结果,则图中空白框内应填入( )A.P=B.P=C.P=D.P=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f(x)=3x4+2x3+x﹣3,用秦九韶算法求当x=2时v2=__________的值.14.假设要抽查某种品牌的850颗种子的发芽率,抽取60粒进行实验.利用随机数表抽取种子时,先将850颗种子按001,002,…,850进行编号,如果从随机数表第8行第7列的数7开始向右读,请你依次写出检测的第4颗种子的编号__________.(下面摘取了随机数表第7行至第9行)84 42 17 53 31 57 24 55 06 88 77 04 74 47 67 21 76 33 50 25 83 92 12 06 76 63 01 63 78 59 16 95 55 67 19 98 10 50 71 75 12 86 73 58 07 44 39 52 38 79 33 21 12 34 29 78 64 56 07 82 52 42 07 44 38 15 51 00 13 42 99 66 02 79 54.15.设p:x>2或;q:x>2或x<﹣1,则¬p是¬q的__________条件.16.有5条长度分别为1,3,5,7,9的线段,从中任意取出3条,则所取3条线段可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本题共6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17.如图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四名同学的植树棵树.乙组记录中有一个数据模糊,无法确认,在图中以X表示.(1)如果X=8,求乙组同学植树棵树的平均数和方差;(2)如果X=9,分别从甲、乙两组中随机选取一名同学,求这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的概率.(注:方差,其中为x1,x2,…x n 的平均数)18.如图,从参加环保知识竞赛的学生中抽出60名,将其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79.5﹣89.5这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2)估计这次环保知识竞赛的众数、中位数、平均分是多少?19.某连锁经营公司所属5个零售店某月的销售额和利润额资料如下表商店名称 A B C DE销售额x(千万元) 3 5 6 7 9利润额y(百万元) 2 3 3 4 5(1)画出散点图.观察散点图,说明两个变量有怎样的相关性.(2)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利润额y对销售额x的回归直线方程.(3)当销售额为4(千万元)时,估计利润额的大小.20.已知命题p:关于x的方程x2﹣ax+4=0有实根;命题q:关于x的函数y=2x2+ax+4在8.下列有关命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命题“若x2=1,则x=1”的否命题为:“若x2=1,则x≠1”B.“x=1”是“x2﹣5x﹣6=0”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命题“∃x∈R使得x2+x+1<0”的否定是:“∀x∈R,均有x2+x+1<0”D.命题“若x=y,则sinx=siny”的逆否命题为真命题【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综合题;对应思想;简易逻辑.【分析】写出命题的否定判断A;求解方程后结合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判断B;写出特称命题的否定判断C;由互为逆否命题的两个命题共真假判断D.【解答】解:命题“若x2=1,则x=1”的否命题为:“若x2≠1,则x≠1”,故A错误;由x2﹣5x﹣6=0,解得x=﹣1或x=6,∴“x=1”是“x2﹣5x﹣6=0”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故B错误;命题“∃x∈R使得x2+x+1<0”的否定是:“∀x∈R,均有x2+x+1≥0”,故C错误;命题“若x=y,则sinx=siny”为真命题,∴其逆否命题为真命题,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考查了命题的否定和否命题,训练了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方法,是基础题.9.某初级中学有学生270人,其中一年级108人,二、三年级各81人,现要利用抽样方法取10人参加某项调查,考虑选用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三种方案,使用简单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时,将学生按一、二、三年级依次统一编号为1,2,…,270;使用系统抽样时,将学生统一随机编号1,2,…,270,并将整个编号依次分为10段.如果抽得号码有下列四种情况:①7,34,61,88,115,142,169,196,223,250;②5,9,100,107,111,121,180,195,200,265;③11,38,65,92,119,146,173,200,227,254;④30,57,84,111,138,165,192,219,246,270;关于上述样本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②、③都不能为系统抽样B.②、④都不能为分层抽样C.①、④都可能为系统抽样D.①、③都可能为分层抽样【考点】收集数据的方法.【专题】应用题;转化思想;综合法;概率与统计.【分析】观察所给的四组数据,根据四组数据的特点,把所用的抽样选出来,①,③可能是系统抽样或分层抽样,②是简单随机抽样,④一定不是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解答】解:观察所给的四组数据,①,③可能是系统抽样或分层抽样,②是简单随机抽样,④一定不是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故选D.【点评】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最简单、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常用的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有抽签法和随机数法.简单随机抽样和系统抽样过程中,每个个体被抽取的可能性是相等的.10.将一个各个面上均涂有颜色的正方体锯成n3(n≥3)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从这些小正方体中任取1个,则其中三面都涂有颜色的概率为( )A.B.C.D.【考点】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专题】计算题;整体思想;分析法;概率与统计.【分析】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是正方体锯成n3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共有n3个结果,然后计算出满足条件三面都涂有颜色的基本事件个数,代入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是正方体锯成n3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共有n3个结果,满足条件的事件是三面都涂有颜色,出现各个顶点上,共有8个,根据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得到,故选:C.【点评】古典概型要求能够列举出所有事件和发生事件的个数,概率问题同其他的知识点结合在一起,实际上是以概率问题为载体,主要考查的是另一个知识点,本题主要考查正方体的结构.1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角C为直角.在∠ACB内部任意作一条射线CM,与线段AB交于点M,则AM<AC的概率( )A.B.C.D.【考点】几何概型.【专题】概率与统计.【分析】由于过直角顶点C在∠ACB内部任作一射线CM,故可以认为所有可能结果的区域为∠ACB,可将事件A构成的区域为∠ACC',以角度为“测度”来计算【解答】解:在AB上取AC'=AC,则∠ACC′==67.5°.记A={在∠ACB内部任作一射线CM,与线段AB交于点M,AM<AC},则所有可能结果的区域为∠ACB,事件A构成的区域为∠ACC'.又∠ACB=90°,∠ACC'=67.5°.∴P(A)=.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几何概型的概率求法;在利用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来求其概率时,几何“测度”可以是长度、面积、体积、角度等,其中对于几何度量为长度,面积、体积时的等可能性主要体现在点落在区域Ω上任置都是等可能的,而对于角度而言,则是过角的顶点的一条射线落在Ω的区域(事实也是角)任一位置是等可能的.12.如图是用模拟方法估计圆周率π值的程序框图,P表示估计结果,则图中空白框内应填入( )A.P=B.P=C.P=D.P=【考点】程序框图.【专题】概率与统计.【分析】由题意以及框图的作用,直接推断空白框内应填入的表达式.【解答】解:由题意以及程序框图可知,用模拟方法估计圆周率π的程序框图,M是圆周内的点的次数,当i大于1000时,圆周内的点的次数为4M,总试验次数为1000,所以要求的概率,所以空白框内应填入的表达式是P=.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程序框图的作用,考查模拟方法估计圆周率π的方法,考查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已知f(x)=3x4+2x3+x﹣3,用秦九韶算法求当x=2时v2=16的值.【考点】秦九韶算法.【专题】计算题;转化思想;算法和程序框图.【分析】利用秦九韶算法可得:f(x)=(((3x+2)x+0)x+1)x﹣3,【解答】解:由秦九韶算法可得:f(x)=(((3x+2)x+0)x+1)x﹣3,∴v0=3,v1=3x+2,v2=(3x+2)x+0,∴当x=2时,v2=16.故答案为:16.【点评】本题考查了秦九韶算法,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4.假设要抽查某种品牌的850颗种子的发芽率,抽取60粒进行实验.利用随机数表抽取种子时,先将850颗种子按001,002,…,850进行编号,如果从随机数表第8行第7列的数7开始向右读,请你依次写出检测的第4颗种子的编号810.(下面摘取了随机数表第7行至第9行)84 42 17 53 31 57 24 55 06 88 77 04 74 47 67 21 76 33 50 25 83 92 12 06 7663 01 63 78 59 16 95 55 67 19 98 10 50 71 75 12 86 73 58 07 44 39 52 38 79 33 21 12 34 29 78 64 56 07 82 52 42 07 44 38 15 51 00 13 42 99 66 02 79 54.【考点】系统抽样方法.【专题】应用题;对应思想;分析法;概率与统计.【分析】由题意,本题是一个利用随机数表收集数据的问题,由于数据已编号,按题设中所给的规则在随机数表中读出符号条件的编号即可得到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及表知,从随机数表第8行第7列的数7开始向右读,所得到的三位编码依次是785,916,955,567,199,810由于850颗种子按001,002,…,850进行编号所以检测的第4颗种子的编号810,故答案为:810.【点评】本题考查随机数表法收集数据,理解随机数表收集数据的方法规则是解题的关键,本题是基础方法考查题,掌握其规则是解题的重点.15.设p:x>2或;q:x>2或x<﹣1,则¬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考点】必要条件、充分条件与充要条件的判断.【专题】不等式的解法及应用.【分析】可先判p是q的什么条件,也可先写出¬p和¬q,直接判断¬p是¬q的什么条件.【解答】解:由题意q⇒p,反之不成立,故p是q的必要不充分条件,从而¬p是¬q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答案为:充分不必要.【点评】解决一个条件是另一个的什么条件常先化简各个条件,将判断条件问题转化为判断集合的包含关系问题.16.有5条长度分别为1,3,5,7,9的线段,从中任意取出3条,则所取3条线段可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0.3.【考点】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专题】计算题.【分析】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是从5条线段中取3条,满足条件的事件可以列举出共有3种,根据古典概型的公式得到结果.【解答】解: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古典概型,∵试验发生包含的事件是从5条线段中取3条,有C53=10种结果,满足条件的事件是3,7,,5,;3,7,9;5,7,9,共有3种,∴根据古典概型公式得到概率是=0.3故答案为:0.3【点评】本题考查古典概型,组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一个综合题,解题的关键是列举能够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做到不重不漏.三.解答题(本题共6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17.如图茎叶图记录了甲、乙两组各四名同学的植树棵树.乙组记录中有一个数据模糊,无法确认,在图中以X表示.(1)如果X=8,求乙组同学植树棵树的平均数和方差;(2)如果X=9,分别从甲、乙两组中随机选取一名同学,求这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的概率.(注:方差,其中为x1,x2,…x n 的平均数)【考点】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茎叶图.【专题】计算题;概率与统计.【分析】(1)当X=8时,由茎叶图可知,乙组同学的植树棵数是:8,8,9,10,由此能求出乙组同学植树棵树的平均数和方差;(2)先求出从甲、乙两组中随机选取一名同学,所有可能的结果,再求出选出的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的结果数,由此可得概率.【解答】解:(1)当X=8时,由茎叶图可知,乙组同学的植树棵数是:8,8,9,10,所以平均数为=方差为s2==(2)记甲组四名同学为A1,A2,A3,A4,他们植树的棵数依次为9,9,11,11;乙组四名同学为B1,B2,B3,B4,他们植树的棵数依次为9,8,9,10,分别从甲、乙两组中随机选取一名同学,所有可能的结果有16个,它们是:(A1,B1),(A1,B2),(A1,B3),(A1,B4),(A2,B1),(A2,B2),(A2,B3),(A2,B4),(A3,B1),(A2,B2),(A3,B3),(A1,B4),(A4,B1),(A4,B2),(A4,B3),(A4,B4),用C表示:“选出的两名同学的植树总棵数为19”这一事件,则C中的结果有4个,它们是:(A1,B4),(A2,B4),(A3,B2),(A4,B2),故所求概率为P(C)==.【点评】本题考查茎叶图的应用,考查概率的计算,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茎叶图的性质和应用.18.如图,从参加环保知识竞赛的学生中抽出60名,将其成绩(均为整数)整理后画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下:观察图形,回答下列问题:(1)79.5﹣89.5这一组的频数、频率分别是多少?(2)估计这次环保知识竞赛的众数、中位数、平均分是多少?【考点】众数、中位数、平均数;频率分布直方图.【专题】计算题;数形结合;综合法;概率与统计.【分析】(1)先求频率,再求频数;(2)根据频率分步直方图中计算平均数、众数、中位数的方法,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1)频率=(89.5﹣79.5)×0.025=0.25;频数=60×0.25=15.(2)79.5~89.5一组的频率最大,人数最多,则众数为84.5,69.5分左右两侧的频率均为0.5,则中位数为69.5平均分为:44.5×0.1+54.5×0.15+64.5×0.15+74.5×0.3+84.5×0.25+94.5×0.05=71分.【点评】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中的数字特征.关键利用频率分步直方图,从中得到数据信息.19.某连锁经营公司所属5个零售店某月的销售额和利润额资料如下表商店名称 A B C DE销售额x(千万元) 3 5 6 7 9利润额y(百万元) 2 3 3 4 5(1)画出散点图.观察散点图,说明两个变量有怎样的相关性.(2)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利润额y对销售额x的回归直线方程.(3)当销售额为4(千万元)时,估计利润额的大小.【考点】回归分析的初步应用.【专题】计算题;作图题.【分析】(1)画出散点图如图;(2)先求出x,y的均值,再由公式=,=﹣计算出系数的值,即可求出线性回归方程;(3)将零售店某月销售额为4千万元代入线性回归方程,计算出y的值,即为此月份该零售点的估计值.【解答】解:(1:(1)根据所给的五组数据,得到五个有序数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出点,得到散点图.:(I)散点图(五个点中,有错的,不能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对的,至少得1分)两个变量符合正相关…(2)设回归直线的方程是:,;…∴=…a=0.4∴y对销售额x的回归直线方程为:y=0.5x+0.4…(3)当销售额为4(千万元)时,利润额为:=2.4(百万元)…【点评】本题考查线性回归方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住线性回归方程中系数的求法公式及线性回归方程的形式,按公式中的计算方法求得相关的系数,得出线性回归方程,本题考查了公式的应用能力及计算能力,求线性回归方程运算量较大,解题时要严谨,莫因为计算出错导致解题失败.20.已知命题p:关于x的方程x2﹣ax+4=0有实根;命题q:关于x的函数y=2x2+ax+4在[3,+∞)上是增函数,若“p或q”是真命题,“p且q”是假命题,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考点】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专题】计算题.【分析】由已知中,命题p:关于x的方程x2﹣ax+4=0有实根;命题q:关于x的函数y=2x2+ax+4在[3,+∞)上是增函数,我们可以求出命题p与命题q为真或假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又由“p或q”为真,“p且q”为假,构造关于a的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即可得到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答】解:若p真:则△=a2﹣4×4≥0∴a≤﹣4或a≥4若q真:,∴a≥﹣12由“p或q”是真命题,“p且q”是假命题得:p、q两命题一真一假当p真q假时:a<﹣12;当p假q真时:﹣4<a<4综上,a的取值范围为(﹣∞,﹣12)∪(﹣4,4)(14分)【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命题的真假判断与应用,其中根据已知条件,求出命题p与命题q为真或假时,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1.甲盒中有红、黑、白三种颜色的球各3个,乙盒中有黄、黑、白三种颜色的球各2个从两个盒子中各取1个球(1)计算取出两个球都是黑色的概率.(2)计算取出两个球是不同颜色的概率.【考点】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专题】计算题;整体思想;分析法;概率与统计.【分析】(1)A=“取出的两球是都是黑颜色”,共有9×6=54种,其中两球都是黑色的有3×2=6种,根据概率公式计算即可.(2)设C=“取出的两球是相同颜色”,D=“取出的两球是不同颜色”,进而分析可得取出的两球是相同颜色,则两球的颜色均为黑色或白色,易得其情况数目,由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可得事件D的概率,由对立事件的概率性质,可得答案.【解答】(1)解:A=“取出的两球是都是黑颜色”,共有9×6=54种,其中两球都是黑色的有3×2=6种,P(A)==.(2)设C=“取出的两球是相同颜色”,D=“取出的两球是不同颜色”,则事件的D概率为:P(C)==.由于事件C与事件D是对立事件,所以事件D的概率为:P(D)=1﹣P(C)=1﹣=.【点评】本题考查等可能事件的概率的求法,用所有的取法减去两球的颜色相同的取法,即得两球的颜色不同的取法.22.若点(p,q),在|p|≤3,|q|≤3中按均匀分布出现.(1)点M(x,y)横、纵坐标分别由掷骰子确定,第一次确定横坐标,第二次确定纵坐标,则点M(x,y)落在上述区域的概率?(2)试求方程x2+2px﹣q2+1=0有两个实数根的概率.【考点】几何概型;列举法计算基本事件数及事件发生的概率.【专题】计算题.【分析】(1)是古典概型,首先分析可得|p|≤3,|q|≤3整点的个数,进而分析可得点M的纵横坐标的范围,可得M的个数,由古典概型公式,计算可得答案;(2)是几何概型,首先可得|p|≤3,|q|≤3表示正方形区域,易得其面积,进而根据方程x2+2px﹣q2+1=0有两个实数根,则有△=(2p)2﹣4(﹣q2+1)≥0,变形可得p2+q2≥1,分析可得其表示的区域即面积,由几何概型公式,计算可得答案.【解答】解:(1)根据题意,点(p,q),在|p|≤3,|q|≤3中,即在如图的正方形区域,其中p、q都是整数的点有6×6=36个,点M(x,y)横、纵坐标分别由掷骰子确定,即x、y都是整数,且1≤x≤3,1≤y≤3,点M(x,y)落在上述区域有(1,1),(1,2),(1,3),(2,1),(2,2),(2,3),(3,1),(3,2),(3,3),有9个点,所以点M(x,y)落在上述区域的概率P1=;(2)|p|≤3,|q|≤3表示如图的正方形区域,易得其面积为36;若方程x2+2px﹣q2+1=0有两个实数根,则有△=(2p)2﹣4(﹣q2+1)>0,解可得p2+q2≥1,为如图所示正方形中圆以外的区域,其面积为36﹣π,即方程x2+2px﹣q2+1=0有两个实数根的概率,P2=.【点评】本题考查几何概型、古典概型的计算,解题时注意区分两种概率的异同点.。
2015-2016 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高二政治试卷注意事项考生在答题前请仔细阅读本注意事项及各题答题要求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75 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势必密封线内和答题卡上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选择题和判断题一定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变动,请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
不用答题卡的考生请将选择题、判断题答案写在答题栏内。
答简答题和研究题一定用书写黑色笔迹的 0.5 毫米署名笔写在答题卷上。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卷和答题卡。
一、单项选择题:以下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切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以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30 小题,每题 2 分,共 60 分)1.以下对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B.哲学是人们对于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C.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一致 D.哲学决定世界观和方法论2.物理学家马克思·玻恩说过:“科学在每个期间都和当时的哲学系统互相影响,它向哲学系统供给观察事实,同时从它们获取思想方法。
”这表示A. 哲学是各门详细科学的总和B.哲学和各门详细科学互相差别C.详细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D.哲学对详细科学研究起指导作用3.中国古代哲学家主要商讨“形与神”、“心与物”、“理与气”谁依靠于谁、谁在先的问题。
他们是在思虑A.思想和存在何为来源问题B.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问题C.思想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D.运动与静止的辩证关系问题4 “太虚不可以无气,气不可以不聚而为万物。
”以下看法中包含的真谛与此不一样的是A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B.天地之变,阴阳之化C.人病则忧惧,忧惧见鬼出D.理生万物,理主动静5.在实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种状况出现,即人们对某种事物的存在与否感觉难以料想,心中无底时,常常就以为“信则有,不信则无”。
这类看法从哲学上说,是以为A.世界不是由神创建的,而是由人创建的。
信阳市2015-2016学年度上期第一学段高中二年级模块检测
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分)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分). (每空2分,共12分)
(1)CH3OH(l)+3/2O2(g) CO2(g)+2H2O(l) ΔH=-725.6 kJ·mol-1(分,其他合理答案可得分,未标物质状态或状态错误,不得分)
(2)① mol·L-1·min-1(2分) ②12(2分) 50%(2分亦可) ③bc(分) ④增大体系压强(2分,答“缩小气体体积”也给分).(每空2分,共10分)
(1)SiF4、H2O, SiO2, (2)ad, (3) bc, (4) 0.0010mol·L-1·min-1
19题答案见下面图片(每空2分,共14分注意最后一问只要说法合理都可得分)
20.(每空2分,共10分)(1) △H=-41 kJ/mol (2) b、c 50%
(3)①0.16 ② b=2a a>l (或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21. (每空2分,共6分)反应速率的快慢为b>c>a;
② c组的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点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或反应容器的容积和起始物质的量未改变,但起始总压强增大)说明是温度升高。
α=2(1-);用三段式分析:
AX3(g) + X2(g) AX5(g)
起始n/mol: 020 0.20 0
变化量n/mol:: 0.20α 020α 0.20α
平衡时n/mol::020-020α 0.20-020α 0.20α
据题意有,化简得α=2(1-);。
2015-2016学年河南省信阳市高二(上)期中数学试卷(理科)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A.3=A B.M=﹣M C.B=A=2 D.x+y=02.设a∈R,则a>1是<1的( )A.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3.已知命题p:∃x∈R,使tanx=1,其中正确的是( )A.¬p:∃x∈R,使tanx≠1B.¬p:∃x∉R,使ta nx≠1C.¬p:∀x∈R,使tanx≠1D.¬p:∀x∉R,使tanx≠14.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黑球的口袋内任取2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 A.恰有1个黑球与恰有2个黑球B.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黑球C.至少有一个黑球与至少有1个红球D.至多有一个黑球与都是黑球5.某公司在甲、乙、丙、丁四个地区分别有150个、120个、180个、150个销售点.公司为了调查产品销售的情况,需从这600个销售点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记这项调查为①;在丙地区中有20个特大型销售点,要从中抽取7个调查其销售收入和售后服务情况,记这项调查为②.则完成①、②这两项调查宜采用的抽样方法依次是( )A.分层抽样法,系统抽样法B.分层抽样法,简单随机抽样法C.系统抽样法,分层抽样法D.简单随机抽样法,分层抽样法6.某小组共有10名学生,其中女生3名,现选举2名代表,至少有1名女生当选的概率为( )A.B.C.D.7.下图是把二进制的数11111(2)化成十进制数的﹣个程序框图,则判断框内应填入的条件是( )A.i≤4 B.i≤5 C.i>4 D.i>58.若直线y=x+k与曲线x=恰有一个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A.k=﹣或﹣1<k≤1B.k≥或k≤﹣ C.﹣<k<D.k=±9.已知函数f(x)=x6+1,当x=x0时,用秦九韶算法求f(x0)的值,需要进行乘方、乘法、加法的次数分别为( )A.21,6,2 B.7,1,2 C.0,1,2 D.0,6,610.我们把由半椭圆与半椭圆合成的曲线称作“果圆”(其中a2=b2+c2,a>b>c>0).如图,设点F0,F1,F2是相应椭圆的焦点,A1、A2和B1、B2是“果圆”与x,y轴的交点,若△F0F1F2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则a,b的值分别为( )A.B.C.5,3 D.5,411.函数f(x)=x2﹣x﹣2,x∈,在定义域内任取一点x0,使f(x0)>0的概率是( ) A.B.C.D.12.从椭圆上一点P向x轴作垂线,垂足恰为左焦点F1,A是椭圆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B是椭圆与y轴正半轴的交点,且AB∥OP(O是坐标原点),则该椭圆的离心率是( )A.B.C.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信阳市2015-2016学年度上期期中模块检测高二物理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10小题,第Ⅱ卷11至1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规定位置。
2.将第Ⅰ卷答案写在第Ⅱ卷的答题栏内,有答题卡的请按要求涂卡。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其中第8~10三个小题为多项选择题,其余为单项选择题,选全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万有引力可以理解为:任何有质量的物体都要在其周围空间产生一个引力场,另一个有质量的物体处于这一引力场中,就受到该引力场的引力作用,这种情况可以与电场相类比。
那么在地球产生的引力场中的重力加速度,可以与电场中下列哪个物理量相类比A.电势B.电势能C.电场强度D.电场力2.电子式互感器是数字变电站的关键装备之一。
如图所示,某电子式电压互感器探头的原理为电阻分压,其中ab是输入端,cd是输出端, ac间的电阻是cd间电阻的(n-1)倍,某次测量中输出端数字电压表的示数为U,则输入端的电压为A. B. C. D.3.如图所示为一个点电极A 与平板电极B 接入电源时的空间电场线分布图,C 为A 到B 垂线的中点,D、E 为同在A、B 垂线上的两点,DC=CE,F、G 处在DE 的中垂线上,FC=C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 电极的带电量小于B 电极的带电量B.F 点的电场强度大于C 点的电场强度C.DC两点间电势差小于CE 两点间电势差D.电子从F 点沿直线移动到G 点,电场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4.如图所示,在x轴相距为L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电荷+Q和-Q,虚线是以+Q所在点为圆心、L/2为半径的圆,a、b、c、d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c两点在x轴上,b、d两点关于x轴对称。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b、d两点电势相同B、a、b、c、d四个点中,c点电势最低C、b、d两点电场强度相同D、将一试探电荷+q沿圆周从a点移动到c点,其电势能减小5.如图所示,不带电的金属球A固定在绝缘底座上,它的正上方有B点,该处有带电液滴不断地自静止开始落下,液滴到达A球后将电荷量全部传给A球,设前一液滴到达A球后,后一液滴才开始下落,不计B点处还未下落的带电液滴对已下落液滴的影响,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第一滴液滴做自由落体运动,以后液滴做变加速运动,都能到达A球B.能够下落到A球的所有液滴下落过程所能达到的最大动能不相等C.所有液滴下落过程中电场力做功相等D.当液滴下落到重力等于电场力位置后,开始做匀速运动6. 如图虚线框内为高温超导限流器,它由超导部件和限流电阻并联组成。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中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A.哲学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B.哲学起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C.揭示了哲学的本义 D.真正的哲学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3、“造烛为照明,求知为运用。
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
”这是在强调()A.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B.实践是认识的目的C.认识是实践的唯一来源 D.认识对实践有促进作用我国古人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种观点在现在仍具有积极意义。
回答4—5题。
4、道家强调“道法自然”,认为人类应该以自然为师,顺应自然。
这一思想启示我们()A.认识和利用规律必须以发挥主观能动性为基础B.认识和改造自然必须以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为前提和基础C.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没有本质区别D.只能顺应自然,尊重自然,而不能改造自然5、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过分强调“人定胜天”,造成资源、环境问题日益严峻。
近年来,根据这种现状,我国提出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这一过程表明()A.认识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深化、发展B.实践是认识的来源C.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活动D.对真理的不懈追求是认识的根本目的6、《坛经》记载,时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一。
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
”慧能的这一观点()A.离开了运动谈物质的形而上学观点B.离开了物质谈运动的唯心主义观点C.离开了意识谈物质的不可知论观点D.离开物质谈意识的精神万能论观点7、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
但是,在凹曲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小于180°,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之和大于180°。
2015—2016学年高二生活与哲学期中考试政治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80分。
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中。
)1、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 B.方法论决定世界观,世界观体现方法论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D.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影响,相互决定2.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
‛这说明:A.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又反过来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起指导作用B.哲学和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是整体和部分、共性和个性的关系C.各门具体科学以哲学为基础,并随着哲学的发展而发展D.哲学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世界,各门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是世界的某一领域3.‚你最痛苦的时候,窗外有小鸟在快乐地歌唱‛,这句格言的哲学寓意是A.学习小鸟快乐生活 B.世界的本质是客观的C.人的尊严在于思想 D.思维是客观存在的反映4、下列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的是①‚理主动静‛、‚理生万物‛②‚我思故我在‛③‚气者,理之依也‛④存在即是被感知⑤‚心想事成,万事如意‛A ①②⑤B ②③⑤C ②④⑤D ①②④⑤5.‚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这句话告诉我们A.认识来源于实践B.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6、哲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回答C.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问题的不同回答D.依据对思维和存在二者有无同一性问题的不同回答7、下列各项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是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②思维能否产生理论③思维和存在是否有同一性④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世界是一团燃烧的‘活火’,它在一定的分寸上燃烧,在一定的分寸上熄灭。
南通市第二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二政治(必修)期中试卷考试时间7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在答题卡上填涂你认为正确的选项。
(本部分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__________问题。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2.“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
这种观点属于A.意识具有能动作用B.可知论C.不可知论D.唯心主义3.哲学中的两个基本派别是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B.马克思主义哲学和非马克思主义哲学C.辩证法和形而上学D.无产阶级哲学和非无产阶级哲学4.有关哲学的说法,正确的是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B.哲学就是世界观,世界观就是哲学C.哲学都是正确的D.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5.“知”和“智”是一种互为依托、促进的关系。
没有一定的知识积累,智慧便无从谈起;没有相应的智慧,知识再多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
哲学是“智慧之学”,要将具体知识转化为哲学智慧,应该A.用哲学取代其他的具体知识B.对具体知识进行概括和升华C.坚持哲学对具体知识的指导D.在实践基础上丰富具体知识6.下列选项与右边漫画寓意相反的是A.存在即被感知B.万物生于水,又复归于水C.天地合而万物生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7.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某一种具体的物质形态B.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共同本质C.自然界中可以直接感知的事物D.世界上一切物质现象和精神现象的总称8.在唯物主义的历史发展的基本形态中有这样一种观点,否认世界是神创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并把物质归结为如水火气土等具体的物质形态。
这是A.辩证唯物主义 B.古代朴素唯物主义C.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历史唯物主义9.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对_________的不同回答A.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10.下列哪句话和“气者,理之依也”属于同一哲学派别的是A.未有此气,已有此理B.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C.存在就是被感知D.天地合而万物生11.下列观点正确反映思维和存在关系的是A.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C.神灵天意决定这社会的变化 D.物是观念的集合12.英国哲学家说:“万物都在运动,只是在概念中运动。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考试试卷高二政治 (生活与哲学)2016.4姓名分数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题序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答案题序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答案第I卷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请把答案填在答案格的相应位置上。
(每小题1.5分,共54分)1. 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是、和。
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A.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 B.地理环境人口因素生产方式C.人口因素生产方式文化生活 D.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2.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A.心外无物 B.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C.理在气先 D.存在就是被感知3.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第一次实现了( )①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②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③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④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有这样一个故事:诡辩家欧布里德向朋友借钱后,一直拖着不还,朋友只好前去讨债,没想到欧布里德却说:“一切皆流,一切皆变,借钱的我是过去的我,过去的我不是现在的我,您要讨债就向过去的我讨吧!”朋友被他的诡辩激怒了,便狠狠地揍了他。
从哲学的角度看,欧布里德错误在于A.割裂了运动和静止的关系 B.否认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C.颠倒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D.肯定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5.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的意识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力量,能够创造出自然界原来没有的东西,对此正确的看法是A.意识的能动作用总有一天会超过物质的决定作用B.人类总有一天会穷尽对一切事物的认识C.意识的能动作用再大也是第二位的D.人类永远也摆脱不了作为自然界奴隶的命运6.在快节奏生活的时代,人们提出了“慢生活”理念,一些人逐步接受了该理念,并加入到“慢餐饮”、“慢旅游”、“慢运动”等行列。
高二生活与哲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0分)1、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运动B客观实在C客观存在D可知性2、“任何一个有机体,在每一瞬间是它本身又不是它本身,始终处于不间断的变化之中”。
这句话是说()①事物的变化是捉摸不定的②事物的运动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③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④对立统一是各种运动形式的普遍联系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②④3、下列选项中,不能称之为规律的是()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状况②日出东方③新陈代谢④水往低处流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4、据北京气象部门推测,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期间,可能平均三天就会出现一次降雨过程。
据测,奥运会开幕当天的降雨概率为50%。
为此,北京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开始演练人工消雨作业,对中雨以下的降水过程,可起到消、减的作用。
但对中雨以上的降水过程,就并非“人定胜天”了。
这说明()A人对规律的认识和利用是有条件的B人可以创造条件逐步消除规律C规律的作用受人的认识水平的制约D人在规律面前最终还是无能为力的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从哲学上看,这一现象表明()A不同的人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是有差别的B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C意识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人脑总是不能如实地反映外界事物6、下列观点包含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的有()①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②事实胜于雄辩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④百闻不如一见⑤学习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A ①②③B ②④⑤C ①④⑤D ①③④7、下列词语中符合认识运动反复性和无限性的是()A一概而论 B三人成虎 C百感交集 D千虑一得8、2008年1月中下旬,我国南方10多个省区持续降雪,出现低温冰冻的极端天气现象,造成严重灾害,给人民生活、生产带来极大困难和损失。
有专家指出,极端天气如果发生在远古或者发生在人烟稀少的地区,就不会构成如此严重的灾难。
之所以造成如此严重灾害。
和时值“春运”、发生在人口稠密、经济发展较快地区以及防灾准备不足等因素共同起作用有密切关系。
春来高中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政治试题命题人:李许梅审题人:李许梅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马克思这句话体现的哲理是A.哲学产生的根源在于思考B.哲学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C.生活使人变得聪明D.生活中产生的都是有益的经验2.“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振声说“几十年的经验使我深刻体会到,学点哲学的确可以使人做事情少犯错误,做研究少走弯路。
”这说明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B.哲学是人类对某一具体领域规律的概括C.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D.哲学能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3.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说法表述正确的是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A.①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4.苏格拉底曾经和美诺一起讨论什么是“美德”。
美诺讲了男人的美德是什么,女人的美德是什么,老人和青年人的美德是什么。
苏格拉底认为,这只是具体的美德,而不是哲学的回答。
由此可见,哲学的特点是A.揭示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B.哲学是现成的知识,可以随意接受和套用C.揭示世界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D.哲学把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的特定规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5.在某校高二(1)班的一堂哲学探究课上,同学们围绕《哲学与经济学的关系》这一课题争论不休,各抒己见,互不相让。
在你看来,哲学和经济学的关系应是①哲学和经济学同时产生,密不可分②哲学以经济学为基础③哲学可以为经济学研究提供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指导④经济学以哲学为基础,随哲学发展而发展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6.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
高二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下列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每题2分,共50分)1.列宁说:“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里的“客观实在”是从()A.自然界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B.社会事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C.万事万物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D.万事万物的总和古时有“杞人忧天”,那时天没有遭到破坏,杞人所忧之天要塌下来,无非是没有根据的臆想。
今世人的忧天,是我们切实地感受到了生存环境的恶劣,全世界每年有56亿吨矿物燃料变成烟尘,留在大气中。
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地球上每天大约有400万人患有各种环境病。
据此回答2——4题2.“杞人”的错误在于不懂得()A.物质决定意识B.意识可以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认识反作用于实践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3.今世人的忧天,不再是无稽之谈了,这是因为()A.一切事物都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变化发展过程之中B. 事物运动变化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是可以被人认识和利用的C.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着的D.以错误认识引导下的实践造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4.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切身利益。
面对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与行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努力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材料体现了()A.人们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B.人们总是有效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C.认识是实践的目的D.事物运动规律的客观性5.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十二五”继续高扬公平正义之旗。
公平正义的精神正如一条红线贯穿全会公报始终,之所以要强调公平正义的精神,从哲学上讲是因为()A.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B.意识都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C.正确的意识能够通过人们的实践促进事物的发展 D.意识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几百年来,虽然从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但其社会制度的性质始终是资本主义。
高二思想政治期中考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1.毛泽东说:“让哲学从哲学家的课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变成群众手里的尖锐武器。
”这表明①人们创造哲学最终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而是为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需要②哲学是通过对一系列关于宇宙和人生的一般本质和普遍规律问题的思考而形成的一门科学③真正的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④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①④2.关于哲学与具体知识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哲学以各门具体知识为研究对象B 各门具体知识是哲学形成的基础C 哲学是各门具体知识的总和D 各门具体知识对哲学的研究其指导作用3.对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关系的表述正确的是()①哲学既是世界观的学说又是方法论的学说②要有世界观和方法论就必须学习哲学③不同的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不同④科学的世界观决定科学的方法论,二者构成哲学A ①④B ①②③C ①③D ②③4.划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唯一标准在于是否承认()A 意识反映物质B 存在决定思维C 世界是可以认识的D 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5.某新浪网友发表言论说:“市场是常常变化莫测的,想把握住市场的变化那是徒劳的。
”这一观点()①认为思维与存在没有同一性②属于不可知论③体现了意识决定物质④是形而上学的观点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6.恩格斯指出:“任何哲学只不过是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
”这说明()A 哲学属于思想文化范畴B 哲学都是一定时代社会生活内容的正确反映C 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D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7.被推翻的法国国王路易十六曾经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A 哲学可以通过对社会弊端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B 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C 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D 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8.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自己哲学的过程中,对待黑格尔的辩证法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采取了全面的科学的态度。
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考试高二《生活与哲学》说明:本试卷共8页,70小题,满分100分。
考试用时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分,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真正的哲学之所以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是因为①它正确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②它正确总结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③它牢牢把握了时代的脉搏④它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思维和存在的真理性问题B.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D.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是A.把主观意识看作世界的本原B.把物质归结为物质的具体形态C.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上的原子D.把客观精神看作世界的本原4.物质的唯一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主观能动性C.客观物质性D.社会历史性5.意识活动具有①客观性和计划性②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③目的性和计划性④主观能动性和客观物质性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6.下列关于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真理都有自己适用的条件和范围B.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C.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D.真理和谬误是无法相互转换的7.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A.对立统一规律B.联系的观点C.发展的观点D.全面的观点8.新事物产生,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是A.辩证的否定B.树立创新意识C.一切从实际出发D.发挥主观能动性9.不同的事物具有不同的性质。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A.矛盾的斗争性决定的B.主要矛盾的主要方而决定的 C.矛盾的特殊性决定的D.矛盾的两个方而共同决定的10.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②物质和意识的矛盾③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④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矛盾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1.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A.主观能动性特征B.社会历史性特征C.客观规律性特征D.阶级性特征12. “多帮助人民做点儿好事,就是我最大的快乐和幸福”。
《生活与哲学》期中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人认为,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也有人认为,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这两者( )。
A、是矛盾的,因为实践是一切认识的源头B、是矛盾的,因为对实践的追问未必都是哲学C、不矛盾。
前者是从本源来说的,后者是从获取方式来说的D、不矛盾。
说哲学源于对实践的追问,是因为认识在不断发展2、人总是试图超越“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的困惑与迷惘,以自己的超越性为人生寻求“安身立命之本”。
哲学,就是一种超越有限对永恒的无奈、实现“天人合一”的渴望。
这是因为( )。
①哲学能够给人智慧,使人聪明②哲学具有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作用③真正的哲学是对问题的高明认识和解决问题的巧妙方法④真正的哲学可以使我们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3、下列关于世界观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①世界观是哲学,哲学就是世界观②世界观揭示了事物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③世界观人人都有,但世界观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④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③④4、因为信仰,革命时期,共产党人高唱“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前赴后继;因为信仰,和平年代,共产党人“心中装着人民,唯独没有自己”,鞠躬尽瘁;因为信仰,共产党人引领中华民族,从百年沉沦走向民族复兴。
这表明( )。
A、方法论影响世界观B、世界观和方法论相互决定C、世界观决定方法论D、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5、网络文艺长期以来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状态。
面对这种情况,9月1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提出要大力发展网络文艺,无疑给网络文艺的发展和繁荣指明了方向、注入了活力。
材料说明了( )。
A、存在决定于思维B、思维与存在相互依赖C、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D、思维是存在的正确反映6、哲学史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下列选项构成哲学“对子”的是( )。
★2015年11月20日息县2015——2016学年度上期期中调研检测高二政治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的姓名、准考证号等考生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并用2B铅笔将准考证号填涂在相应位置。
2.答第Ⅰ卷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答第Ⅱ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卷上书写,要求字体工整、笔迹清晰。
在指定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3.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小题计50分)1. 2015年1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中,习近平强调: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要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提高解决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
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注重①提出问题的哲学②解释世界的哲学③增强实践本领的哲学④辩证思维的哲学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2.朱熹四岁时,其父指天说:“这是天。
”朱熹问:“天上有何物?”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并为此而废寝忘食。
波普尔八岁时就在思考空间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这些人后来都成了大思想家,应该说跟他们从小善于思考有很大关系。
这些故事说明①哲学源于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惊讶②反思性是哲学的重要特征③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世界的思考④哲学的任务就是对现存的东西提出质疑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3.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理。
下列哲学命题中具有唯物主义倾向的是①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②万物皆是一理,有理则有气③一天一地,并生万物,万物之生,俱得一气④气之所以能动静者,理为之宰也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④4.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
下列对卡泼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老子的思想为现代物理学提供了哲学指导B.老子的思想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理论源泉C.老子的哲学思想与量子论有相同的科学价值D.老子“道”的观念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5.常常有人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吸烟让我精神百倍”。
这些经常性的错误认识让吸烟者加深了对香烟的依赖。
专家表示,这样的错误认识是造成吸烟者长期吸烟,难以戒断的原因之一。
吸烟者对吸烟的错误认识是A.唯意志主义B.是吸烟者主观思维的产物,缺乏客观基础C.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D.其形式是客观的,内容是主观的6.有人说:人生有两大悲剧,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
有人说:人生有两大快乐,一是没有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去寻找与创造;另一是得到你心爱的东西,于是你可以去品味和体验。
这体现了①事物价值的转换取决于人们不同的需求和体验②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主动创造性③人们对同一客观对象的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④认识具有反复性,并在反复中不断超越自己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7.2015年5月上映的超级英雄科幻大片《复仇者联盟2》给我们展现了这样的故事情节:人类面临着被智能机器人毁灭的风险,钢铁侠、美国队长、绿巨人、雷神等一众超级英雄,再次联手拯救了地球……这主要反映了意识活动的A.主动创造性 B.自觉选择性 C.直接现实性 D.客观实在性8.世界首只克隆羊“多利”的诞生与三只母羊有关。
一只是怀孕三个月的芬兰多塞特母绵羊,两只是苏格兰黑面母绵羊。
芬兰多塞特母绵羊提供了全套遗传信息,即提供了细胞核;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提供无细胞核的卵细胞;另一只苏格兰黑面母绵羊提供羊胚胎的发育环境——子宫。
可见,克隆羊“多利”作为生命科学的一大突破①有力地驳斥了“上帝造物”的观点②表明改造自然要以自然物的存在为前提③进一步证明了人类可以创造新物质④说明科技正在不断打破生物进化的规律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9.在江苏南京国际博览中心,多种类机器人在天翼终端交易博览会现场大显身手。
其中,一款具有语音人脸识别功能的图灵机器人不仅形象可爱,现场应观众要求表演了《小苹果》等歌舞,还可借助4G通信网络控制,为盲人和老人提供引导服务,深受追捧。
下列对图灵机器人的认识正确的是①它用行动否定意识是人脑的机能的理论②它是没有人的参与永远不可能出现的东西③其创造过程离不开对各组成部分间固有联系的把握④突破联系的客观性方能制造出新生事物A.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10.2014年我国全年经济增速为7.4%,这个增长速度较之2011年的9.3%,2012年的7.8%,2013年的7.7%,呈现出下滑态势。
这种经济增速下滑、风险凸显、以及红利转换的状况,究竟是后危机时代短期的不稳定性,还是意味着经济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学术界争议颇大。
学术界对我国经济“新常态”的争议表明①真理与谬误是相对的,互相包含的②认识对象是复杂多变的,人们对同一事物的正确认识要多次反复才能完成③由于主体的方法不同,认识具有差异性④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真理因主体的实践经历而不同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11.2015年6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的一位硕士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经过反复试验研究,成功利用人类的大脑意念遥控活体蟑螂。
这只蟑螂借助技术手段,在人脑的指挥下,竟然完成了S形轨迹和Z形轨迹等任务。
这说明了①对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决定了实践的进程和结果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识反映了事物本质规律才具有主动创造性④实践需要促使意识活动趋向自主选择和主动创造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12.2015年1月14日在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发生5.0级地震,2015年4月15日,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发生4.5级地震。
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
由此可知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②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有些运动具有偶然性难以准确发现A.①③ B.②④C.②③D.①④13.与漫画《高考压力》蕴含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②气者,理之依也③天地之变,阴阳之化④物是绝对观念的外化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14.2014年9月16日,央视《真相》栏目揭穿了安徽一个“送子大师”的骗局。
纵观近几十年的中国“江湖”,“大师”、“神医”倒了又立,立了又倒,“前仆后继”,各领风骚三五年,挥一挥衣袖,带走黄金万两。
“打假”声浪从未中断,却挡不住一波波“信徒”出现。
从中可以看出①现实中的矛盾的解决取决于人的意识的发展②意识对人的活动具有能动作用③物质的东西和观念的东西是相互依存的④物质的东西和观念的东西统一于人的实践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2014年9月2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批复了河南省出山店水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标志着出山店水库工程即将进入实施阶段。
完成15---16题。
15.出山店水库是以防洪为主的水利枢纽工程,水库建成后将有效改变河南、安徽沿淮地区170万人、220万亩土地频频遭灾的现实,同时新增灌溉面积30万亩,生态效益显著。
由此可见①人的意志是规律发挥作用的前提②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改变规律③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治水成功的关键④尽管规律具有客观性,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A.②④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6.治淮是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夙愿,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主席就发出了“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号召。
出山店水库曾经两次上马两次停建,此次出山店水库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圆了沿淮人民半个多世纪的梦想。
这表明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17.2014年10月28日,美国轨道科学公司用火箭向国际空间站发射“天鹅座”货运飞船,但火箭在点火起飞过程中爆炸。
从主客体的角度看,美国飞船之所以发射失败,是因为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②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③随着实践的发展总会发现真理中的错误④认识的发展与认识主体无关的客观规律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8.在流行语评选中,“中国梦”以其清新的理念和亲和的风格,为广大民众所认同,成为中国排名居首的全民流行语。
有文字工作者指出,“中国梦”蕴含着一种朴素的情感——“热爱祖国、振兴中华”。
从哲学的角度看①中国梦具有创造性,能够创造出独立于物质之外的精神②中国梦具有能动性,能够给人带来信心和力量③中国梦有指导作用,能够将人们的愿望直接变成现实④中国梦具有反作用,能对人体生理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19.“纸包不住火”的老话面临新的挑战。
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科学家们经过6年的努力,采用具有可控构造的羟基磷灰石纳米材料,合成出一种高柔韧性、可耐1000摄氏度以上高温的新型无机材料纸张。
这一研究有力佐证了①人类对真理的追求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②认识只有不断超越历史条件才能成为真理③客观事物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们认识的反复性④认识的发展具有不依赖于事物的客观规律性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20.2015年底,石家庄市地铁一号线将全线贯通。
届时,广大市民可畅享地铁出行的便利。
谁能想到,世界上首条地铁的设计灵感竟源自老鼠洞。
这表明①灵感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②物质和意识是相互依赖的③人能够能动地认识和改造世界④意识有时候是灵感的产物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1.习近平同志指出,抓改进工作作风,各项工作都很重要,但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这对于确保党的群众路线全面贯彻执行,有效解决“四风一顽症”,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之所以强调坚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是因为A.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B.正确的意识对事物的发展起促进作用C.只有正确的意识才能反作用于客观事物D.意识的能动性使事物向正确的方向发展22.APEC期间,空气质量接近一级水平,北京天空被称为“APEC蓝”。
对雾霾和“APEC蓝”下列正确的认识是①雾霾和“APEC蓝”是自然现象,其出现与否是客观规律起作用的结果②雾霾和“APEC蓝”都是人为现象,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和生活方式控制其是否发生③能否实现从雾霾到“APEC蓝”的转化,完全取决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④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实现从雾霾到“APEC蓝”转变的关键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谚语是俗语的一种,是流传于民间的比较简练而且言简意赅的话语。
回答23——24题。
23.“天上勾勾云,地下雨淋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今冬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这些谚语①是人类的社会实践的产物②是广大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③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性认识④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决定作用A.②③B.①③C.①②D.③④读右图漫画,回答24~2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