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种类黄原酸酯的应用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98.58 KB
- 文档页数:1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硫化矿浮选捕收剂黄药及其酯类捕收剂广泛,成本较低。
5 个碳及以上的高级黄药如戊基黄药、己基黄药和幸基黄药捕收力强,比较适用于难选矿的浮选,对提高金属回收率具有良好作用。
同碳数的黄药同分异构体,如正丁基黄药、异丁基黄药和仲丁基黄药,其浮选性能基本相同。
就矿物可浮性与黄药捕收剂的关系而言,矿物可浮性一般取决于该矿物的金属离子与黄原酸生成盐类的溶解度大小,溶解度愈大,可浮性愈差。
例如,铜、铅、锌的黄原酸盐在水中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 Zn2+Pb2+Cu+,因此,以黄药为捕收剂,斑铜矿和方铅矿的可浮性要好于闪锌矿。
斑铜矿和方铅矿采用乙基黄药就能浮选,而闪锌矿则需采用碳数较长的高级黄药才能浮选。
在金属硫化矿浮选中,黄药通常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0%的溶液使用,用量一般为50~ 100g/t,浮选pH 值一般为8 ~ 11。
黄药的消耗主要取决于三方面因素: 一是在浮游矿物表面吸附形成疏水层,二是与矿浆中金属离子发生化学反应,三是脉石矿物特别是矿泥对黄药产生的吸附。
因此,对于氧化率高、矿浆中杂质金属离子多、矿泥含量大的矿石,黄药的用量要明显增大,有时会达到200~300g/t。
在氧化矿的浮选中,黄药的用量可以高达1kg/t 以上。
近年来,随着矿产资源日趋贫、细、杂化以及对资源利用率的要求的提高,长碳链高级黄药的研究深受重视,不仅戊基黄药、己基黄药等黄药产品在我国有色金属矿山得到愈来愈普遍的应用,一些更高碳数的长链黄药如C8 ~C10、C10~C12 的黄药也相继出现。
值得注意的是,在长碳链黄药的应用中,混合黄药产品占据了重要地位,包括戊基与丁基混合黄药、己基与丁基混合黄药等等。
与丁基与乙基混合黄药相类似,长碳链混合黄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发挥不同碳链黄药捕收剂的协同作用,同时也更有利于降低其销售价格,。
交联淀粉黄原酸酯的制备及其处理废水的研究近年来,由于工业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废水处理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而交联淀粉黄原酸酯(CFHEC)作为一种抗凝降解剂,其应用领域也日益扩大,用于处理工业废水及其他污水,以改善水质并有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本文将就其制备及处理废水的研究作一综述。
一、CFHEC的制备交联淀粉黄原酸酯(CFHEC)是由淀粉和淀粉黄原酸(PAA)通过动力学等效应形成的离子聚合物,具有良好的防沉淀、抗凝、降解和抗氧化等特性。
目前主要通过两种方式来制备CFHEC:化学反应法和物理结合法。
化学反应法是一种常用的CFHEC制备方式,其原理是将淀粉和淀粉黄原酸(PAA)经过高中和剂的限制下发生化学聚合反应,从而形成化学结合的CFHEC。
其具体制备步骤是:首先将纯净的淀粉和PAA 混合,然后加入磷酸钠及高中和剂,充分混合,随后经过加热,再保持一段时间后进行搅拌,终此形成。
物理结合法是用于制备CFHEC的另一种方式,由于其具有良好的交联效果,所以备受欢迎。
其原理是将混合物中的淀粉和PAA经过高中和剂的限制下发生物理结合,从而形成物理结合的CFHEC。
步骤为:首先将淀粉和PAA混合,然后加入高中和剂,充分混合,接着加入阳离子交联剂及水,再加热一段时间,最后搅拌均匀即可形成。
二、CFHEC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交联淀粉黄原酸酯是一种抗凝降解剂,因此,它在处理污水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1.防沉淀:CFHEC能有效减少污水中的悬浮颗粒物,有效防止污水中悬浮物的沉淀;2.降解污染物:CFHEC可以有效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如尼古丁类、芳香烃类、脂肪醇类和酯类等;3.抗凝能力:CFHEC具有良好的抗凝能力,能有效阻止污水中的钙和镁离子的沉降,减少水的沉淀;4.抗氧化能力:CFHEC对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具有良好的去除效果,可以有效抑制污水中的挥发性有机物的氧化反应,并减少水中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
总之,CFHEC在废水处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降解污染物,提高水质,减少污染源,有利于环境保护。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黄药及其衍生物与黑药类一、黄原酸盐黄原酸(R-O-CSSH)本身是一种不安定的无色或黄色的油状液体,微溶或难溶于水,分解时可能引起强烈的爆炸。
但它们的碱金属盐类却是相当安定的固体。
钠盐易潮解生成二水合物,钾盐不潮解。
都易溶于水、酒精及丙酮。
黄药在复杂多金属硫化矿浮选中的捕收性能,就一般说,分子中的碳链愈长,其捕收作用也愈强,与此相反,短碳链的黄药选择性强,长碳链的黄药选择性差。
例如,乙基钠黄药的选择性最强,异丙基钠黄药在国外由于生产成本低,捕收力和选择性都比较好;应用也最广。
异丁钠黄药成本也较低,捕收力更强。
戊基钾黄药捕收力最强但选择性也最差,常将黄铁矿一起捕收上来,除非再添加适当的抑制剂。
黄药一般的给药浓度为10~20%,避免在强酸性矿浆中使用,防止黄药分解。
黄药的一般用量为23~90 克/吨矿石。
常用黄原酸钾钠盐的溶解度及润湿接触角数据列于表1。
二、黄原酸酯类黄原酸酯类的特点是性质比较稳定,可以真空蒸馏;常温下为油状物,不溶于水,一般添加在球磨机中使用,是铜矿物的有效捕收剂,在添加石灰的矿浆中也是锌的良好捕收剂。
不捕收黄铁矿。
常能提高硫化矿中金、银的回收率。
常见黄原酸酯类见表2。
表1 常用黄原酸钾钠盐的溶解度及润湿接触角R-O-CSSM 商品名称R M 溶剂每百克溶剂溶解的克数润湿接触角,0℃35℃正丙基钾黄药正丙基钾黄药n-C3H7—KNa 水水43.017.658.043.368 异丙基钾黄药异丙基钾黄药i-C3H7—KNa 水水16.6412.137.1537.9 正丁基钾黄药正丁基钾黄药n-C4H9—KNa 水水32.420.047.976.274 异丁基钾黄药异丁基钾黄药i-C4H9—KNa 水水10.711.247.6733.3778 异戊基钾黄药异戊基钾黄药i-C5H11—KNa 水水28.424.753.343.586 正丙基钾黄药正丙基钾黄药n-C3H7—KNa 丙醇丙醇1.910.168.922.5 注:甲基黄药触角为:50,乙基黄药为:60,正已基黄药为:一,。
磺酸内酯种类磺酸内酯是一类具有独特结构和广泛应用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由磺酸和内酯两部分组成,磺酸部分通过酯化反应与内酯部分连接在一起。
磺酸内酯种类繁多,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应用。
第一种磺酸内酯是环己磺酸内酯,也被称为己内酯。
它具有六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结构,是一种无色液体。
环己磺酸内酯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稳定性,常用作溶剂和催化剂。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合成染料、润滑剂和塑料等化学品。
第二种磺酸内酯是环丙磺酸内酯,也被称为丙内酯。
它由三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结构组成,是一种无色液体。
环丙磺酸内酯具有较高的沸点和较低的冰点,可用作高温润滑剂和防腐剂。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合成染料、塑料和医药中间体等。
第三种磺酸内酯是环戊磺酸内酯,也被称为戊内酯。
它由五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结构,是一种无色液体。
环戊磺酸内酯具有较低的挥发性和较高的稳定性,常用作润滑剂和防腐剂。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合成染料、塑料和医药中间体等。
第四种磺酸内酯是环庚磺酸内酯,也被称为庚内酯。
它由七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结构,是一种无色液体。
环庚磺酸内酯具有较高的蒸汽压和较低的冰点,可用作溶剂和催化剂。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合成染料、润滑剂和塑料等化学品。
第五种磺酸内酯是环非磺酸内酯,也被称为非内酯。
它由八个碳原子构成的环状结构,是一种无色液体。
环非磺酸内酯具有较高的挥发性和较低的稳定性,常用作润滑剂和防腐剂。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合成染料、塑料和医药中间体等。
磺酸内酯作为一类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在化学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它们不仅可以用作溶剂和催化剂,还可以用于合成染料、润滑剂、塑料和医药中间体等化学品。
同时,磺酸内酯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控性,使其在化学合成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磺酸内酯种类繁多,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应用。
它们在化学工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相信磺酸内酯的应用领域还会不断扩展,为人类创造更多的价值。
立志当早,存高远选矿药剂中黄药类与黑药类的功能及效果1、黄原酸盐黄原酸(R-O-CSSH)本身是一种不安定的无色或黄色的油状液体,微溶或难溶于水,分解时可能引起强烈的爆炸。
但它们的碱金属盐类却是相当安定的固体。
钠盐易潮解生成二水合物,钾盐不潮解。
都易溶于水、酒精及丙酮。
黄药在复杂多金属硫化矿浮选中的捕收性能,就一般说,分子中的碳链愈长,其捕收作用也愈强,与此相反,短碳链的黄药选择性强,长碳链的黄药选择性差。
例如,乙基钠黄药的选择性最强,异丙基钠黄药在国外由于生产成本低,捕收力和选择性都比较好;应用也最广。
异丁钠黄药成本也较低,捕收力更强。
戊基钾黄药捕收力最强但选择性也最差, 常将黄铁矿一起捕收上来,除非再添加适当的抑制剂。
黄药一般的给药浓度为10~20%,避免在强酸性矿浆中使用,防止黄药分解。
黄药的一般用量为23~90 克/吨矿石。
2、黄原酸酯类黄原酸酯类的特点是性质比较稳定,可以真空蒸馏;常温下为油状物,不溶于水,一般添加在球磨机中使用,是铜矿物的有效捕收剂,在添加石灰的矿浆中也是锌的良好捕收剂。
不捕收黄铁矿。
常能提高硫化矿中金、银的回收率。
3、三硫代碳酸盐类黄原酸分子中的氧为硫所代替,即成为三硫代碳酸盐,也是硫化矿的有效捕收剂,由于它们的生产成本高于相应的黄药,在工业上一直未获得应用和重视。
1970 年曾试用十二烷基三硫代碳酸钠(或钾)作为硫化镍矿及磁黄铁矿的捕收剂获得好效果,仍未引起注意,直至1982 年比利时等国专利提出用三硫代碳酸酯类(如下式)浮选辉钼矿可获得良好效益, 才在浮选工业中使用。
4、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黄原酸分子中的氧为氮原子置换,即构成硫代氨基甲。
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dip的水解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简称DIP)是一种常用的交联剂,广泛应用于橡胶、涂料、纺织品和塑料等行业。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DIP的水解是一个重要的反应,本文将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对DIP的水解进行探讨。
首先,理论上分析DIP的水解过程。
DIP的化学式为(CH3)2S2O2,其分子中含有两个硫-氧键,是比较稳定的化合物。
在水解反应中,DIP与水发生反应,生成二异丙基黄原酸(简称DPA)和硫化氢(H2S)两种产物。
DPA是一种弱酸,具有酰胺结构,而H2S是一种弱酸性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该反应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CH3)2S2O2 + H2O → [(CH3)2S2O]2 + H2S其次,实验上研究DIP的水解过程。
实验可以通过在适当的条件下混合DIP和水,观察产生的DPA和H2S的生成情况来研究DIP的水解。
实验条件包括温度、酸碱度、催化剂等因素。
实验结果表明,DIP的水解速率与温度、酸碱度、催化剂等条件有关。
较高的温度和酸性条件能够促进水解反应的进行,而碱性环境则不利于水解反应的进行。
催化剂的添加可以加速水解反应速率。
在实际应用中,DIP的水解反应对产品的性能有重要影响。
在橡胶行业,DIP主要用作橡胶的交联剂,可以提高橡胶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然而,如果DIP的水解程度过大,会导致橡胶的交联密度过高,进而降低橡胶的柔软性和延展性。
因此,在橡胶生产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DIP的水解反应。
此外,DIP的水解也对环境和工作场所安全产生影响。
水解反应产生的H2S是一种有刺激性气味和毒性气体。
工作场所中存在过多的H2S 会对工人的健康产生危害。
因此,在使用DIP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如增加通风设备、佩戴防护口罩等。
综上所述,二硫化二异丙基黄原酸酯(DIP)的水解是一个重要的反应过程。
通过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我们可以得出,DIP的水解速率受温度、酸碱度和催化剂等条件的影响。
不同种类黄原酸酯的应用研究摘要:简述不同种类黄原酸酯的应用,为更加深刻得了解黄原酸酯奠定基础。
关键词:黄原酸酯合成应用研究黄原酸酯是是一类具有通式s=c-sr1(or2)的化合物。
近几十年来,人们在设计和合成黄原酸酯及其配合物方面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因其良好的生物活性及各方面优越的性能,黄原酸酯及其配合物的应用引起了人们极大的兴趣,并且成为热门研究课题之一。
一、不溶性黄原酸酯的合成与应用刘志昌、刘凡[1]等指出,随着化工产业的发展,化工产业的排放物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化工废水在排放之前必须进行废水处理。
而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对含有镉废水处理方面有很大的优势,isx成本低、造作简单、去除率高、降低二次污染,是处理低浓度镉废水的有效途径。
而吕延文、吾国强[2]等在主要研究了碱的用量和交联剂的用量对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酯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正交实验得出在交联反应中对实验结果影响最大的是环氧氯丙烷,其次是二硫化碳,硫酸镁的用量也对其稳定性产生影响。
同时也要注意反应时间。
张淑媛、李自法[3]以淀粉为原料,系统地研究了不溶性淀粉黄原酸醋的最佳合成条件,探讨了合成元素以及外界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实验发现共有五大因素对其的稳定性产生较大的影响,分别是碱(naoh)用量的影响、cs2用量的影响、黄原酸化温度的影响、黄原酸化时间的影响、以及真空干燥时间的影响。
二、新型黄原酸衍生物的合成与应用刘艳丽、赵鸿斌[4]等利用氯代乙酰苯胺衍生物和乙基黄原酸钠进行实验。
得出了3种难溶于水的添加剂。
这三种添加剂为乙基黄原酸-n-对氯乙酰苯胺、乙基黄原酸-n-对甲氧基乙酰苯胺和乙基黄原酸-n-乙酰苯胺。
其热稳定性能够满足一般工况条件的要求。
随后他们又对新型黃原酸衍生物进行了研究。
采用氯亚甲基苯并咪唑与不同烷基的黄原酸钠盐进行反应实验,合成了新的化合物。
s-苯并咪唑亚甲基o-癸基黄原酸酯、s-苯并咪唑亚甲基o-十四烷基黄原酸酯和s-苯并咪唑亚甲基o-十八烷基黄原酸酯。
黄原酸酯类化合物和二硫代胺基甲酸盐类衍生物随着现代化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有机化合物层出不穷。
其中黄原酸酯类化合物和二硫代胺基甲酸盐类衍生物是目前研究较为广泛的有机化合物之一。
本文将讨论这两类化合物的结构特征、性质和应用。
黄原酸酯类化合物结构特征黄原酸酯类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聚合物,其化学结构中具有大量的羧基和醇基。
聚合物的分子量很大,可达数万到数百万不等。
黄原酸酯类化合物的分子结构是由一个双酯单体组成的,即含有两个不同官能团的酯化合物。
一般情况下,双酯单体都有较长的链状结构,其中含有大量羟基和羧基。
物理性质由于其多羧基和羟基结构,黄原酸酯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水溶性,在水中能够形成胶状物质。
它们还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可拉伸性和可抗拉伸性等物理性质。
应用黄原酸酯类化合物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化妆品和工程材料等领域。
在医药领域,由于其良好的水溶性和黏稠度,黄原酸酯类化合物被用作口服药物的分散剂、胶囊的涂层和眼药水的基质。
在化妆品领域,黄原酸酯类化合物被用作某些化妆品的稠化剂和乳化剂。
二硫代胺基甲酸盐类衍生物结构特征二硫代胺基甲酸盐类衍生物是一类含有S-H键和NH2基团的有机化合物。
其分子结构中含有胺基和硫代甲酸盐基团。
二硫代胺基甲酸盐类衍生物通过了羟基功能化改性可制备出多种官能团化产物。
物理性质由于其硫代甲酸盐基团存在双键结构,因此二硫代胺基甲酸盐类衍生物具有较好的光敏性和电导性能。
此外,它们还具有很好的稳定性,不易受化学物质和环境影响。
应用二硫代胺基甲酸盐类衍生物由于具有良好的电导性能,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子和信息技术领域。
目前,其在H2S氣體檢測上面也有不小的用途。
总结综上所述,黄原酸酯类化合物和二硫代胺基甲酸盐类衍生物是两种目前研究广泛的有机化合物。
它们具有完全不同的结构特征、性质和应用。
我们相信,随着化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两类化合物还有很大的研究潜力,并会在更广泛的领域中得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