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国学经典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论语》选读四年级上学期学而篇第一1.子曰(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2)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3),不亦君子乎?”【注释】(1)子:中国古代对于有地位、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有时也泛称男子。
《论语》书中“子曰”的子,都是指孔子而言。
(2)说:同“悦”,愉快、高兴的意思。
(3)愠:音yùn,恼怒,怨恨。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1),而好犯上者,鲜(2)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3),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注释】(1)孝弟:孝,奴隶社会时期所认为的子女对待父母的正确态度;弟,读音和意义与“悌”(音tì)相同,即弟弟对待兄长的正确态度。
(2)鲜:音xiǎn,少的意思。
《论语》书中的“鲜”字,都是如此用法。
(3)务本:务,专心、致力于。
本,根本。
【译文】有子说:”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而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这样的人是很少见的。
不喜好触犯上层统治者,而喜好造反的人是没有的。
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也就有了。
孝顺父母、顺从兄长,这就是仁的根本啊!”3.子曰:“巧言令色(1),鲜矣仁。
”【注释】(1)巧言令色:巧和令都是美好的意思。
但此处应释为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4.曾子(1)曰:“吾日三省(2)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3)乎?与朋友交而不信(4)乎?传不习乎?”【注释】(1)曾子:曾子姓曾名参,字子舆,生于公元前505年,鲁国人,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子出名。
(2)三省:检查、察看。
古代在有动作性的动词前加上数字,表示动作频率多,不必认定为三次。
(3)忠:旧注曰:尽己之谓忠。
此处指对人应当尽心竭力。
小学四年级必背国学经典篇目1 【必备古诗】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论语》精选】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yuè)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吾日三省(xǐng)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2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学而不思则罔(wǎng),思而不学则殆(dài)。
3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zhì)也。
2.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
4 饮湖上初晴后雨(宋)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5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1.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2.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6 夏日绝句(宋)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 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7 三衢道中(南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1.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知者动,仁者静。
知者乐,仁者寿。
2.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8 示儿(宋)陆游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1.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2.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四年级上册经典国学诵读五(一)经典国学再现子曰:“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
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
事亲者,居上不骄,为下不乱,在丑不争。
居上而骄则亡,为下而乱则刑,在丑而争则兵。
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我是小助手致,竭尽。
严:端庄严肃丑,同类。
我是小翻译孔子说:“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恭敬之心地侍候;在奉养的时候,要尽心保持愉快的心情去做;父母生病的时候,要带着忧虑的心态尽心尽力地照料;父母去世时,要竭尽悲痛的心情去料理后事;祭奠祖先的时候,要竭尽严肃地去对待。
这五方面都做到了,才能算作是尽到了侍奉父母的责任。
侍奉父母的时候,要做到身居高位而不骄横傲慢,身居低位而不违法作乱,在同事之间,要和顺相处而不起纷争。
身居上位,如果骄横傲慢就会导致灭亡,身居低位违法作乱就会遭受刑罚,在同事间纷争不断就会引起互相残杀。
这三项恶事如果除去,让父母每日担心自己,就算每天都用猪牛羊肉去尽心奉养,也还是不孝啊。
”考考你的智慧1.选择加点字的合适意思。
A.送给,给予。
B.招引,使达到。
C.竭尽。
(1)大会开始,由主席首先致.辞。
()(2)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
()(3)如果我们不注意保暖,在寒冷的冬天很容易致.病的。
()2.我们在孝敬父母的时候,有五致、三戒,都是什么呢?3.为什么说“三者不除,虽日用三牲之养,犹为不孝也。
”弘扬传统文化泰伯采药商朝末年的时候,有个孝、悌两全的人,姓姬名泰伯,是诸侯周太王的长子。
他有两个弟弟,大弟叫仲雍,二弟叫季历。
季历的儿子姬昌,就是后来的周文王。
姬昌出生的时候,有红色的雀鸟嘴里衔了丹书,停在门上,表示有圣人出世的祥瑞。
周太王看祥瑞的出现,又发现这个小孙子姬昌的确有不凡之才,就有意将王位传给季历,再由季历传位给姬昌。
泰伯知道了父亲的心意,就和大弟仲雍商量应该如何顺从父亲的意愿。
这时,刚好周太王生病了,于是泰伯就跟仲雍以采药为名离开了周国,远远地来到南方荆蛮之地。
小学生国学经典年龄阶段推荐书目
【一、二年级】
㈠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㈡古典诗词
【三、四年级】
㈠国学经典
注音版的《孝经》、注释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颜氏家训•勉学第八》
㈡古典诗词
【五、六年级】
㈠国学经典
㈡古典诗词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
《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
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念奴娇•赤壁
怀古【宋】苏轼、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扬州慢•【宋】姜
夔、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乾坤能大”、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
一、《弟子规》
二、《三字经》
三、《百家姓》
四、《千字文》
五、《论语》10段
六、《老子大学中庸庄子》11段
《大学》节选
《中庸》节选
《庄子》节选
七、《孟子》6段
八、《陋室铭》刘禹锡(唐)
九、《劝学》荀子(战国)
十、《杂说四.笠翁对韵一东》
十一、《伤仲永.笠翁对韵二冬》
十二、《岳阳楼记.笠翁对韵三江》
猜你喜欢:。
第一单元主题:我爱阅读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2、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3、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4、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5、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第二单元主题:生活中的启示1、给予永远比接受更快乐。
2、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
3、人生就是一个成功与失败不断交错的过程。
4、只有富有的人才能给予别人,才能给予别人幸福,能给予就不贫穷。
5、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第三单元主题:父母之爱1、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米尔)2、母爱是融化一切的巨大火焰。
(罗曼罗兰)3、母爱,犹如波澜壮阔的大海,一望无垠的蓝天,辽阔的草原,蓊郁的森林,翻滚着、蔓延着、生长着、蓬勃着,像历史长河奔腾不息,轰轰烈烈。
4、如果说母爱是润物的细雨,那么父爱就是那醉人的春风。
5、父兮生我,母兮鞠我。
拊我出我,长我育我。
顾我付出,出入腹我。
第四单元主题:爱国1、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3、我好象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鲁迅4、位卑未敢忘忧国。
——陆游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第五单元主题:遨游汉字王国1、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
它们就像一个个顽皮活泼的孩子;就像一个个快乐的精灵;就像一幅幅跳跃的画。
2、汉字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瑰宝,它的形象性、多媒体性、体系性与关系、道理的自足性,无有其匹。
3、世界上有一个伟大的国家,她的每个字,都是一首优美的诗,一幅美丽的画。
这个国家就是中国。
——印度前总理尼赫鲁4、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
5、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第六单元主题:走进西部1、西部如沙原中的隐泉一般神秘,西部如布达拉宫一般圣洁,西部如一颗灿烂绚丽的明珠——高处是鹰,自由翱翔;地处牛羊成群,潇洒驰骋;西北风吹过五百年苍绿,青海的天空铺开巨大的花毯。
四年级第一学期基础篇北陂杏花宋·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题画竹清郑板桥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
冗繁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
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绝句唐杜甫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客至唐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离呼取尽余杯。
己亥杂诗清龚自真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四年级第一学期提高篇江南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三衢道中宋曾几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当汴州。
蜀相唐杜甫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秋浦歌唐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升华篇终南别业唐王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留别王维唐孟浩然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
四年级第二学期四年级第二学期基础篇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凄凄满别情。
池上唐白居易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
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小学三四年级国学经典诵读第一部分古诗1、敕勒歌-北朝民歌chìlèchuān yīn shān xià敕勒川,阴山下。
tiān sìqióng lúlǒng gài sìyě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tiān cāng cāng yěmáng máng天苍苍,野茫茫,fēng chuīcǎo dīxiàn niúyáng风吹草低见牛羊。
作者背景相传这是北齐人斛律金所唱的敕勒民歌。
这首歌原为卑语,后被翻译成汉语。
敕勒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个少数民族。
居住在今北部和南部一带。
古诗今译辽阔的敕勒川在阴山脚下。
天空像一座巨大的帐篷,笼盖了整个原野。
苍天辽远空旷,草原一望无际,微风吹倒了牧草,露出了藏在草中的牛羊。
2、回乡偶书-------贺知章shào xiǎo líjiālǎo dàhuí少小离家老大回,xiāng yīn wúgǎi bìn máo shuāi乡音无改鬓毛衰。
ér tóng xiāng jiàn bùxiāng shí儿童相见不相识,xiào wèn kècóng héchùlái笑问客从何处来。
作者背景贺知章(659-744),唐代诗人。
字季真,越州永兴(今萧山)人。
年青时就因为诗文写得好而闻名。
古诗今译小时候我离开了家乡,到老年才回来,家乡的口音没有改变而鬓发却已斑白。
孩子们看见我却没有人认识我,笑着询问我是从哪里来的。
3、咏柳--------贺知章bìyùzhuāng chéng yīshùgāo碧玉妆成一树高,wàn tiáo chuíxiàlǜsītāo万条垂下绿丝绦。
四年级上期国学经典1.原思为之宰,与之粟九百,辞。
子曰:“毋!以与尔邻里乡党乎!”——《论语·雍也》2. 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在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
——《礼记·乐记》3. 贳酒邻里睦,曝衣场圃喧。
——唐.卢纶《送夏侯校书归华阴别墅》4. 射乡之礼,所以仁乡党也。
——《礼记·仲尼燕居》5. 邻有丧,舂不相;里有殡,不巷歌。
——《礼记·曲礼上》6.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晋·陶渊明《移居二首》7.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论语·里仁》8.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9. 子曰:“父母在,不远行游,游必有方。
”——《论语·里仁》10.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治长》五千里秦树蜀山, 我原过客;胜地毓英贤,一代文章,千秋功业;一万顷荷花秋水,中有诗人。
平湖擅风月,半城桂树,百亩荷花。
——曾国藩题成都升庵桂湖联——余源煜题成都升庵桂湖联客至杜甫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要求:7月6日背诵1.2句,7月7日背诵3.4句,7月8日背诵5.6句,7月9日背诵7.8句,7月10日背诵9.10句。
7月11日背诵两副对联,7月12日背诵《客至》。
7月12日——7月20日请将背诵语音发送班级群以便统计。
小学生阅读国学经典篇目推荐【一、二年级】㈠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㈡古典诗词【三、四年级】㈠国学经典注音版的《孝经》、注释版的《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颜氏家训•勉学第八》㈡古典诗词【五、六年级】㈠国学经典㈡古典诗词《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竹枝词》、《泊船瓜洲》、《望湖楼醉书》、《春江晚景》、《题西林壁》、《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赠花卿》、《示儿》、《石灰吟》、《竹石》、《过零丁洋》、《黄鹤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天净沙--秋思》、《渔歌子》、《独坐敬亭山》、《春望》、《别董大》、《竹里馆》、《春夜喜雨》、《乌衣巷》、《望岳》(杜甫)、《观书有感》(朱熹)、《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满江红》、《如梦令》(李清照)、《念奴娇•赤壁怀古》、《关雎》(诗经)、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江城子•密州出猎【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鹧鸪天•西都作【宋】朱敦儒、扬州慢•【宋】姜夔、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宋】文天祥“乾坤能大”、临江仙•夜登小楼记洛中旧游【宋】陈与义“忆昔午桥桥上饮”。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译文】玉石若不经过雕琢,就不会成为玉器;人若不学习,就不会懂得道理。
【译文】只要做人光明磊落,那么到哪里都有公平。
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荀子》的,只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也能取得很大的成就。
4、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子兵法》【译文】了解自己,了解敌人,百战都不会失败。
即如果对敌我双方的情况都能了解,打起仗来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5、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三国志》【译文】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6、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选自韩愈《师说》【译文】人不是生来就什么都知道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说明向他人求学的重要性。
7、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8、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小学生国学经典诵读篇目推荐篇一:各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各年级国学经典诵读推荐篇目小学一二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音版的有计划地复习诵读注音版的(二)古典诗词:(其一)(汉乐府)(词)(其二)(汉乐府)小学三四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注释版的的诵读理解。
有计划地诵读完成校订版的(二)古典诗词:卜算子宋刘克庄“片片蝶衣轻”浪淘沙南唐李煜”帘外雨”虞美人·听雨宋蒋捷“少年听雨歌楼上”守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少年不识愁滋味”小学五六年级:(一)国学经典:有计划地诵读完成(二)古典诗词:(杜甫)(朱熹)(李清照)(诗经)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篇二: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小学国学经典诵读篇目一、二、三、四、五、10段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5.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6.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
7.孔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8.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子曰:由!悔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子曰:君子欲君子欲讷於言,而敏於行。
六、11段节选1.第七章:天长地久。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长生。
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列表:①春秋五霸②《战国策》③比喻的精华④《论语》的真谛①春秋五霸:春秋五霸指的是春秋时期五个霸主,他们分别是宋襄公、晋文公、齐桓公、楚庄王、秦穆公。
宋襄公为襄公后裔,他把宋国安定,以信息控制了韩赵,他也称出神阙,让宋国保持繁荣稳定。
晋文公是晋国的君主,他展现了有奉献精神,他受到多方尊崇,甚至被表彰为“敬文”。
齐桓公是齐国的君主,他极力抑制晋国得势,他用“共门大变”一条来控制势力的相互制衡。
楚庄王是楚国的主权,他桃园结义而不在楚国,他亲自出兵抗之,攻取晋国的百城,以各种联合取得胜利。
秦穆公受到多方尊崇,他取得了灭六国,占领山清水秀之地,使得秦国处于统一舆国的强大地位。
②《战国策》:《战国策》是一部关于中国战国时期的历史著作。
它以“战国文学”的形式把当时各地实践的政治观点和战争技术进行了系统阐释,记录了古代著名的八面军事演习和六项军事礼仪的详细介绍。
《战国策》对于明确军事原则,兵法注重实效,有着重要的影响力。
要正确地理解《战国策》的内涵,把谋略、武略、秩序、政绩、实行、备战、作战和整顿八项内容系统地掌握,是获得其优秀思想的先决条件。
③比喻的精华:比喻是一种传统的思想表达方式,它可以以新的形式理解并认识人生百态,以较为彻底的方式解决难题。
《论语》中多处都使用了比喻:“季氏之器曰壶,子夏之用曰鼎。
宋人之远曰海,申人之近曰石。
” 这些比喻,可以让人不仅类比解释其中的集体观念,更重要的是让人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个人行为的本质。
④《论语》的真谛:《论语》是中国古典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思想著作之一,其中含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和道德准则,被誉为中国思想史上的伟大经典。
《论语》的主要内容以孔老夫子的言行和弟子的询问为主体,其中阐述了平等、正义、道德、自力更生、节俭节约等哲学思想,这些思想对社会生活有着很深的影响。
《论语》所推崇的正伦原则不但在古代,而且在今天也表现得很清晰,它强调社会的仁义礼智信,考量情理而行,又能及时出以行动。
国学经典四年级上册人教版
四年级主要精选《孝经》《朱子家训》等传统经典篇目及经典诗文30多篇,以适合四年级学生阅读。
同时,对选文进行注释及故事拓展链接,图文并茂,彩色印刷。
孝经
诗歌精选(23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相思/(唐)王维
桃花溪/(唐)张旭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绝句/(唐)杜甫
渔歌子/(唐)张志和
题西林壁/(宋)苏轼
示儿/(宋)陆游
虞美人/(南唐)李煜
鹧鸪天/(宋)晏几道
蝶恋花/(宋)欧阳修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宋)苏轼孝经
诗歌精选(23首)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
相思/(唐)王维
桃花溪/(唐)张旭
独坐敬亭山/(唐)李白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
绝句/(唐)杜甫
渔歌子/(唐)张志和
题西林壁/(宋)苏轼
示儿/(宋)陆游
虞美人/(南唐)李煜
鹧鸪天/(宋)晏几道
蝶恋花/(宋)欧阳修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记梦(宋)苏轼桂枝香/(宋)王安石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宋)陈与义眼儿媚/(宋)朱淑真
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宋)辛弃疾
青哥儿(四首)/(元)马致远
庆东原/(元)白朴
天净沙·渔父/(元)徐再思
经典散文(7篇)
郑伯克段于鄢/《左传》
宫之奇谏假道/《左传》
曹刿论战/《左传》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战国)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战国)孟子齐物论(节选)/(战国)庄子
非攻(节选)/(战国)墨子。
4年级上册国学经典——第一单元《论语》为政第二(一)◎子曰:“为政以德①,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众星共④之。
”◎子曰:“诗三百①,一言以蔽②之,曰:“思无邪③。
”◎子曰:“道①之以政,齐②之以刑,民免③而无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⑤。
”◎子曰:“吾十有①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②,四十而不惑③,五十而知天命④,六十而耳顺⑤,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⑥。
”◎孟懿子①问孝,子曰:“无违( )。
②”樊迟③御④,子告之曰:“孟孙⑤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武伯①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②。
”(二)◎子游①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①。
有事,弟子服其劳②;有酒食,先生③馔④,曾是以为孝乎?”◎子曰:“吾与回①言,终日不违②,如愚③。
退而省其私④,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子曰:“视其所以①,观其所由②,察其所安③,人焉廋④哉?人焉廋哉?”◎子曰:“温故而知新①,可以为师矣。
”◎子曰:“君子不器①。
”(三)◎子贡问君子①。
子曰:“先行②其言而后从③之。
”◎子曰:“君子周①而不比②,小人③比而不周。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①,思而不学则殆②。
”◎子曰:“攻①乎异端②,斯③害也已④。
”◎子曰:“由①,诲女②,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子张①学干禄②,子曰:“多闻阙③疑④,慎言其余,则寡尤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
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四)◎哀(①♓)公①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②:“举直错诸③,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季康子①问:“使民敬、忠以②劝③,如之何?”子曰:“临④之以庄,则敬;孝慈⑤,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或①谓孔子曰:“子奚②不为政?”子曰:“《书》③云:‘孝乎惟(♦⑥♓)孝,友于兄弟。
’施④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第一周:背诵内容: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歇后语:1、贾宝玉的丫环--------喜(袭)人。
《红楼梦》2、林冲上梁山---------逼出来的。
《红楼梦》3、卢俊义上梁山------不请自来。
《三国演义》4、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三国演义》5、张飞穿针------大眼对小眼。
《三国演义》6、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三国演义》7、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三国演义》8、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三国演义》9、猪八戒西天取经------三心二意。
《西游记》10、唐僧看书------一本正经。
《西游记》第二周:背诵内容:题临安邸....(宋)林升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醉,...得游人直.把杭州作汴州..对联:1、龙腾虎跃人间景鸟语花香天地2、百花迎春香满地万事如意喜临门3、红梅点点绣千山春雨丝丝润万物4、春回大地千山秀日暖神州万物荣5、腊梅吐芳迎红日绿柳展枝舞春风6、春回大地人增寿福到人间门生辉7、鹏程万里宏图起骏业千秋紫气来8、万众欢腾歌盛世百花竞放贺新春9、春回大地花满路福到人间喜盈门10、瑞雪迎春门载福梅花贺岁户呈祥第三周:背诵内容:中秋月(唐)苏轼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名人名言: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2、志当存高远。
----------诸葛亮3、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曹植4、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顾炎武6、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物有所不足;智有所不明。
----------- 屈原7、先相信自己,然后别人才会相信你。
-----------罗曼·罗兰8、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
----------罗曼·罗兰9、为真理而斗争是人生最大的乐趣。
国学经典.礼
1、自修则人不得以非理相加。
大意:自己注意修养的人,人们不会不讲道理地对待他。
2、偷食苟得,不知廉耻。
大意:偷吃别人的东西,不正当地获得好处,是不知廉耻的。
3、宽则得众。
大意:待人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
4、夫礼者,自卑而尊人。
大意:所谓礼,就是把自己的位置放低,而尊重他人。
5、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
大意:孝是天经地义的。
6、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大意:一般人犯错误是难免的,错了就能够改正,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大意:不凭空揣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唯我独是。
8、亲贤学问,所以长德也。
大意:亲近靠向人学习知识,所以能使首先有所增长。
9、巧伪不如拙诚。
大意:巧妙的虚伪不如笨拙的真诚。
10、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
大意:人有礼才能安稳,没有礼就危险了。
11、融四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大意:孔融四岁能把梨让给哥哥吃,善待兄长的道理应该先懂得。
1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成灰时“眼泪”才能滴干。
13、以德报德,则民有所劝。
大意:用德行报答德行,那么人们就会受到行善的鼓励。
14、君子恭、敬、搏、节、退、让以明礼。
有德君子对人恭敬,对已自律,遇事谦让,以此来彰显礼的本质。
15、人能克已身无患,事不欺心睡自安。
大意:人能克制自己没有灾祸,做事不昧着良心就自然能安睡。
16、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
大意:用德行来回报仇怨,是爱惜自身的人。
17、万夫一力,天下无敌。
大意:一万个人齐心协力,那么就会打遍天下无敌手。
18、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大意:有仇的人应该和好,不应该继续结仇,要看前顾后。
19、爱人者,不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大意:关心别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关爱;尊敬别人的人,也会得到他人的敬重。
20、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大意:做官的事情做好的,就更广泛地去学习以求更好;学习学好了,就可以去做官以便给更好地推行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