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答题方-读图-
- 格式:ppt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41
2018年备战中考系列——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识图题训练七年级历史下册读图题训练(一)1、图说历史:(根据历史图片回答下列问题)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1)图一的人物是,此位皇帝统治时期的年号为,把他的统治称为。
(2)图二是朝的医学家。
他写了一部医学著作是。
(3)图三的人物是,他生活在时代;说一说他的主要功绩;他最后被奸臣以罪名陷害致死。
(4)图四的人物是,下西洋,最远到达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家。
(5)图五是北宋时期的发明家,他的伟大发明是。
(6)图六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一座桥它是隋朝杰出工匠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这座桥的名称是。
2、图说历史:(根据历史图片回答下列问题)图一图二图三图四图五图六(1)图一的人物是。
尊称他为什么。
他的主要功绩有、。
(2)图二、图三所示人物分别是谁、;他们分别被尊称为、。
(3)图四、图五的人物分别是谁?后人是如何评价他们的?(4)图六雅克萨之战的作战双方是哪两个军队?战争的结果如何?签订了什么条约?有什么意义?3、图说历史:(根据历史图片回答下列问题)图一图二图三1、图一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是;此河一个中心两个端点分别是、、;此河建成于在位时期。
2、图二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在位时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人称她的统治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请写出她的名字,她是哪个朝代的皇帝。
3、图三的人物是谁,他建立了哪个朝代,都城在哪里;他建立的特务机构是什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读图题训练(二)1、阅读右图,回答问题。
(1)右图的人物是谁?请用一句话来评价她?(2)图中的人物称帝后,将国号改为()A、唐B、隋C、周D、陈(3)后人称她的统治为什么?2、阅读下图,回答问题。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1)图一中是哪座桥梁?它是什么时候由谁修建的?比欧洲早多少年?(2)图二中此书的名称是什么?它雕印于哪朝?地位如何?(3)图三中的诗人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代表作有哪些?(4)图四中的人物是谁?他被尊称为什么?他的诗被后人称为什么?3、识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部编版2020年中考历史题型与解题方法专题四读图说史题过关和解题方法专题四读图说史题过关和解题方法试题通过历史图片、人物图像、表格数据、漫画、地图等材料的阅读和理解并联系所学知识,进行知识转化或细化来认识历史问题。
考查角度多样:①通过历史图片考查与其相关的历史史实、背景、影响等;②通过地图中的地点、疆域、方位、事件等考查相关历史史实:③通过数据变化图,找出规律,得出结论;④通过漫画理解其表现出的寓意,揭示历史现象及其本质、特点、规律。
题目常以一个知识主题为中心进行设问,一问与知识主题相关,直问直答,常考查历史事件的时间、背景、人物、成果、意义等,平时注意对知识点的梳理和总结,即可答对;另一问设置要对几个图片区别对待,常出现“分别”“共同”“说明”“反映”“指出”“联系”“变化”等词语,或者对知识主题加以深入分析。
此类题型既考查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又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归纳和概括能力、辨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型分四步进行一、审题:审问题,找准限定词,知道题目考查的角度,带着问题,分析图片。
二读图:读图片、图注,找准图片、图注中所含的显性或隐性信息,抓住每一个有效信息点。
三分析:将有效信息和所学知识相结合,进行史实转化或细化,明确考查的知识主题。
四解答:按照题目要求作答,注意做到表述完整,有条理,使用学科术语或专有名词,叙述完整。
形式一单纯知识记忆型这种图画往往直接来自课本,所涉及的内容也是来自书本,单纯的考对书本的熟悉程度。
这样的问题只要知识点记忆清楚,就很容易做出答案。
1.观看材料中的图片,简要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1)与材料一两幅图片相关的事件分别是什么?造成什么后果?(2)材料二中反映的历史事件各有什么历史意义?【答案】(1)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1941年12月7日本突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
教材专题训练之读图说史(分项)1.阅读下面图片和文字,回答问题。
(7分,)图一图二图一:北京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他们手脚已经明显分工,可以把手解放出来从事劳动,从而促进了大脑的进化、语言的产生。
他们学会了使用火,最终使人和动物区分开来。
北京人生活的时代,由于工具简陋、原始,当时大型动物很多,他们为了生存,只能过着原始的群居生活,几十个人生活在一起,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成果。
图二:山顶洞人和北京人生活在同一地区,比北京人有许多进步之处,主要表现在:在工具制造方面,北京人已经懂得了磨光和钻孔技术,而北京人只知道使用打制技术;在用火方面,山顶洞人会人工取火,北京人只知道使用天然火;在社会形态方面,山顶洞人处在氏族公社阶段,北京人处于原始群阶段。
(1)从以上材料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点?(3点即可,3分)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2)以上资料是关于我国哪一社会的真实写照?(1分)(3)图一、图二属于()(1分)A. 文献资料B. 实物资料(4)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山顶洞人比北京人进步在哪里。
(写出2点即可,2分)2.阅读下面图片,回答问题。
(6分,)图一干栏式房屋图二半地穴式房屋(1)图一、图二分别是那种房屋?(2分)(2)写出你的判断依据(请以信息点的形式呈现,3点即可,3分)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3)图片展示的是我国原始社会哪一领域内容?(1分)3.宋老师上课时拿出以下材料,据此回答问题。
(5分,)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的典型代表。
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私有制和封建剥削方式的出现,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的产生,是这一次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
变法运动的兴起,是新兴地主阶级为废除奴隶主贵族特权,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专政而进行的改革。
由此可以进一步理解变法运动最大的历史作用,在于促进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1)从以上材料中,你能获取哪些信息点?(2点即可,2分)信息点一:信息点二:(2)请给两幅图片起一个标题。
中考历史图像型选择题解题秘笈一、题型解秘1.题型标志:题干中一般都有“据图可知”“反映出”“说明了”“佐证”“符合的是”等标志性词语,或者不明确带有限制词语等。
2.题型特征:⑴主要以人物像、文物图(主要有遗迹遗址遗物、图书刊物、生产工具等实物图片、历史图片或照片、宣传标语、票据、证件和雕塑等)、绘画(艺术画、海报、广告画等)等为载体。
⑵呈现方式主要有三种基本模式:以文补图型,即以图为主题情境,以文字来补充图内容不能反映的信息;以图补文型,即以文字材料为主题情境,以图作为补充;图文互补型,文字和图片材料都是进行分析和判断的依据,并可相互参照和佐证。
⑶基本特征是:试题新颖直观、生动活泼;强调对材料的正确理解,要求考生弄清图片材料所反映的历史现象,体现不同学科之间能力的相互渗透和融会贯通。
⑷考查学生对历史图像的处理能力及依托图像信息分析说明历史问题的历史阐释能力。
二、解题秘笈历史图像型选择题解题秘笈“四心”:⑴瞬心审题干。
快速扫一眼,初步明确题干考查的角度,以确定解题方向。
⑵投心读图像。
论从图出,投心读图像做到“四审”:审图像所反映的时间、空间;审图像的文字说明;审图像的“重点部位”即关键信息;审多幅图像间是否有明确的联系与变化等。
⑶放心搞迁移。
运用所学知识支撑和补充图像。
通过读图像所表现的内容,理清图像与教材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来判定其所处时代的经济、政治及文化特点,准确推断出所反映的历史事物的实质、特征和内涵。
⑷坚心定选项:在前面三步的基础上,细心、用心查题肢,做到“三思”:思每个题肢是否符合图像反映的史实,排除与之相悖的选项;思是否符合题干要求,排除与题干要求不符的选项;思是否与题干有必然的逻辑联系,排除与题干无关的选项。
也就需要掌握一些解题技巧如排错法,排异法,排浊法等,此处就不赘述了。
三、考题精选例1(2017年福建卷)如图所示讲学者传授的是A.道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墨家思想 D.法家思想解析:本题考查孔子的有关知识。
中考历史各类题型答题模板一、背景原因因素类【题目简析】背景、原因、因素类的问题,虽然问法不同,但殊途同归,可用答题模板克之。
回答方向是导致事件发生的一系列史实,就是具体的历史事件,包括国内外(或事件各方)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
这些要点,回答时要结合题目分析,不要生搬硬套。
有则答之,无则略之。
【答题模板】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三大产业+贸易+生产+消费市场.......:(2)政治背景=国家/政府+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3)文化背景=思想+理论+科技+教育+艺术+意识形态+宗教.....如鸦片战争的背景:国内:(事件的我方)①经济:自然经济+资本主义萌芽+土地集中②政治:政府腐败+军事废弛+财政亏空+阶级矛盾尖锐③文化:思想封闭、愚昧自大。
国际:(事件的敌方)①经济:工业革命导致生产扩大,需要打开消费市场;鸦片贸易获利巨大②政治:资本主义崛起、扩张+军事实力大增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如十月革命的历史条件:国内:①经济: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相对落后,人民生活贫困②政治:沙皇专制、无产阶级壮大、革命政党成熟、力量对比发生变化③思想:列宁主义。
国际:帝国主义忙于一战。
原因(因素和原因基本相同):(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内因:事物当事人、人才的努力、事物自身的继承、借鉴、创新,事物自身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发展外因:事物外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诸因素的发展,如经济水平的提高、政府的推动或支持、人们观念的革新、外来事物的影响等政治、经济、文化中,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
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统编版中考历史读图题专题提升卷(附答案)一、识图题1.观察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秦朝的都城B.秦长城的起点(2)据图指出秦朝在地方管理上的特点。
2.观察下图,将下列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国际联盟总部所在国家:瑞士B.一战后欧洲新兴的民族国家之一:波兰3.观察下图:(1)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写在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张骞出使西域的出发地B.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目的地(2)据图回答,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路程特点。
4.(1)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A.联合国总部 B.世界贸易组织总部(2)据图指出,联合国创始会员国的地理位置分布有何特点?5.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A.元朝都城 B.宣政院辖地6.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A.穆罕默德在此建立了政教合一国家的城市B.伊斯兰教的圣地7.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图二(1)图一人物是英国科学家________,他在《物种起源》一书中提出“________”思想,沉重打击了神权统治的根基。
(2)图二是梵高的代表作《________》。
8.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图一图二(1)图一人物是美国总统________,他领导了美国________,实现了国家独立。
(2)图二是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________的路线图,此事件使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进一步扩大。
9.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发明飞机、电灯的大洲 B.发明火车、汽车的10.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答题卡对应方框内。
A.慕尼黑会议的召开地点 B.慕尼黑协定割让给德国的领土11.据下图《三国鼎立形势》图,填出英文字母所示的政权名称。
A.______ 。
【2012】16.观看下面两幅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古希腊瓶画(传授学生七弦琴)图二汉代画像砖(儒学讲经图)增强体魄,提高素养,为将来成为合格的公民做准备。
(4)如果生活在那个时代,你愿意去哪里上学?简要说明理由。
(2分)历史学科16题评分细则16.(1)满分1分答案:A 写文字:“实物资料”也给分。
其他答案的具体说明如下:【2012】17.观看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上图为伦敦电力供应公司1894年发行的货物表,上面登有家电的信息,目的是以此方式促进人们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对家电的需要。
(1)从以上图片和文字介绍中,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点?(写出三点即可,3分)信息点一:信息点二:信息点三:(2)图片反映出的容是受哪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分)(3)通过观察图片,你感受到人类进入了什么时代?(1分)- .可修编-17.(1)可从家电名称、家电种类、使用的能源、公司名称、时间等方面回答。
(2)第二次工业革命(3)电气时代16.观看下面三幅图片并阅读后面的解说文字,回答问题。
图一清蹴鞠图图二元击球图图三唐打马球图图一:蹴鞠起源于战国时期,唐宋时期极其兴盛,既可以两人对打(称为打二),也可以多人同场比赛,被视为中国古代的足球运动。
蹴鞠的对抗性较低,运动量也较小,但富于表演色彩,对技巧要求较高。
常流行的一种运动,在宫廷和民间都很受欢迎。
步打球使用球杆,但不用骑马,也不用立球门,只是在地上挖一个叫做“窝儿’的洞穴,参与者步行击球,入“窝儿”者获胜。
图三:马球的打法是骑在马上,分为两队,挥舞球杖,纵马争逐一种大小如题号:17 标准答案参考答案不给分情况(1)3分家电名称、家电种类、使用的能源、公司名称、时间等方面回答。
物品、货物、电器、发行、仪器、产品等作为主题词出现均可。
家电形状、家电用途、宣传目的、公司地点、动力来源、电能用途、国家、城市、历史时期、年代等。
重复性使用只能给1分。
发明胡、第二次工业革命做主题词时三个都对的情况下,扣1分。
中考历史识图题答题技巧一、“识图题”考查形式1.历史照片,如文物、遗址图等都是纪实照片,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历史活动所造成的结果。
解答题时,要从图片(包括图片的标题、内容、出处)最大程度获取有效信息,将所得信息融入课本相关知识,并综合题干的要求分析判断选项,从而得出正确答案。
2.方寸邮票虽小,却是人类社会浩瀚历史长河中某个时刻的定格。
它们见证了实实在在曾经发生过得一切,成为收藏家和历史学家爱不释手的珍品。
由于它隐含丰富的信息,也被命题专家的青睐。
邮票主要由铭记、面值、图案、邮戳邮等要素,解题时,我们要充分利用并从中获取有效信息。
3. 历史地图表示人类历史活动特定的空间和进程,揭示不同时期处于变化中的地理环境及在此环境中人们的活动,是对历史现象某种程度上的动态反映。
主要有疆域地、形势图、路线图和分布图。
4.统计图表反映历史现象的数量属性,其优点是清楚、简洁地替代了语言表达。
解题的关键是把握数据变化的趋势和规律。
正确的做法:第一,将所有数据串联起来进行整体的、宏观的观察。
第二,发现和利用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明确历史事件时代背景。
第三,结合题目要求和学习内容,确定正确选项。
5.历史漫画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揭示历史现象或事件的本质特征。
解题时要从漫画的视角对某段历史的政治观念、社会现象等作深刻的思考,并从中能悟出社会进步与发展的脉络。
读懂漫画所表达的深刻寓意是解题的关键。
二、“识图题”考查方式1、单纯知识记忆型这种图画往往直接来自课本,所涉及的内容也是来自书本,单纯的考对书本的熟悉程度。
这样的问题只要知识点记忆清楚,就很容易做出答案。
2、教材知识延伸型这种命题的图片一部分来源于教材,也有一部分图片来源于其他资料,但和教材上的图片有神似之处,所以让学生感到并不陌生。
3、史政热点结合型以历史图片为载体,切入当前的热点问题。
它不但考查学生对当前社会所发生的重大问题的关注程度,也隐性的体现出历史学科“以史鉴今”的功能。
@r s x y)" 12 (初中历史识图类试题,根据试题图片呈现的内容可以细分为实物图类问题、人物图类问题、示意图类问题以及图画类问题。
这四类问题可以很好地检验学生初中历史知识的掌握情况,在中考中经常出现。
在日常的学习以及训练中,学生应重视相关图的学习、积累,做好识图类问题解答思路的归纳。
一、实物图类问题初中历史中的实物图指各种历史文物、历史遗迹以及有着特殊历史意义地点的图片。
围绕这些图片可以设置各种问题,如询问某一历史文物所处的年代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等。
解答该类问题主要有两种思路:其一,通过审题看是否有相关的文字说明,从文字说明进行切入。
其二,回忆知识储备,通过联想进行分析。
例1.(2023·湖北随州)右图是1978年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文物之一铜冰鉴,中间有夹层,可放冰块,是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青铜冰酒器,是已考古发现的最早“冰箱”。
它可说明 ( )A.随州手工业领先世界B.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C.商朝青铜器工艺高超D.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60··解析:题干给出的是历史文物图片。
认真阅读题干内容可以得到如下重要信息:该文物属于青铜器,所处的历史时期是战国,是贵族使用的冰酒器。
再看给出的选项,B、C两项给出的时间不正确,首先排除掉。
A项,是否“领先世界”需要与其他国家的青铜器对比得出,而题干中并未体现与其他国家的比较,可排除。
铜冰鉴的出现,说明青铜器的使用已经生活化,这体现出当时生产力已经大发展了,也正是生产力的大发展,最终促使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建立。
因此,它体现的是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本题选D。
二、人物图类问题历史上涌现很多杰出历史人物,这些杰出人物中既有优秀的领导者,也有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
历史人物图像不仅是初中历史学习的重要内容,而且也是各类考试中的热门考点。
解答该类问题可以从问题入手,问什么回答什么,避免答非所问。
例2.(2023·上海)品读历史,就要认识人物。
2023中考历史复习读图题专项训练附解析1、读下图,该示意图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哪一重大事件?()A.武昌起义B.南昌起义C.北伐战争D.秋收起义2、识读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下图反映的历史事件()A.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C.加强了东西方经济的交流D.破坏了美洲的生态平衡3、历史地图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
观察下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分区占领德国,标志两极格局形成B.冷战阴云笼罩,造成分裂与对抗C.美苏大国争霸,促使西欧走向联合D.欧洲政局动荡,热战冲突加剧【图片类】1、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之一。
下列一组图片说明()A.我国已经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B.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重大进展C.我国有效地杜绝了违法犯罪行为D.我国已经是一个法治强国2、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下列诞生于尼罗河流域的是()A.图1B.图2C.图3D.图43、下面两幅图分别是欧盟的旗帜和200欧元,从这两幅图可以总结出二战后欧洲的发展趋势是()A.全球化B.多极化C.自由化D.一体化【宣传画类】1、下图是1954年的宣传画《参加选举去》。
此宣传画折射出的历史信息是()A.人民政治协商制度得到落实B.男女政治平等有了宪法保障C.我国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2、下图是纪念巴黎公社100周年的宣传画《将革命斗争到底》。
它的发行时间是()A.1970年B.1971年C.1973年D.1974年3、如下图为《联合国家宣言》26个原始签字国宣传画。
这一宣言的发表,标志着()A.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B.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形成C.第二次世界大战转折点的出现D.二战以轴心国的失败宣告结束【地图历史图片类】1、历史地图是学生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
如图所示战役()A.是项羽灭秦的关键性战役B.为曹操统一北方打下基础C.为三国鼎立局面奠定基础D.使北方再度陷入分裂状态2、某兴趣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时,借助了以下三幅地图。
中考历史开卷解题技巧涪陵十四中龙丽一、单项选择题的解题思路单项选择题可以采用以下解题步骤:审---忆---选---查审---通过仔细读题,认真审题,找出题干的关键词,将单项选择题变形为简答题,采取直答法,即“问为什么”就“答什么”。
注意,题干长的要先审题肢。
忆---根据题干关键词的要求,回忆确认正确答案选---根据回忆确认的知识,对照被选题肢,选择正确答案。
查---根据题目的要求,逐一分析、比较对照备选题肢,采用排除法,检查前面的选择是否正确。
要做好单项选择题,最重要的是做到认真审题,包括审题目、审题干、审题肢。
在复习中对基础的知识、基本原理和一些易混淆的知识要掌握的准确、扎实、到位。
1.组合型选择题指将同一类的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例】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唯一连任四届总统的人。
下列事件与他有关的是①起草《独立宣言》②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③实施《全国工业复兴法》④参加雅尔塔会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分析】本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解题时可以用排除法,①属于华盛顿,②属于林肯。
所以选C【方法小结】解答组合型选择题最有效的是选基法+排除法,即认真审读主题材料、题干和备选项,结合知识,先选定一个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答案为基点,再运用排除法,将备选项中明显错误或明显正确的选项从备选项中排除,以缩小范围。
再对其余选项进行比较分析,确定正确选项。
2.否定型选择题否定型选择题也叫逆向选择题。
此中题型在试题中有3个备选项是符合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关系的,要求将另一个不符合要求的选出来。
主要特点是:从题干结构上看题干中有表达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词,如“不是”“不包括”“没有”“不正确”“错误的”“无关”“不符合”“不属于”“表述错误的”等。
【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陆续设置了一些“特区”。
从最初设置这些“特区”的意图来看,下面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项明显不同的一项是()【分析】考查对不同类型城市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