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公开课新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明》
- 格式:pptx
- 大小:2.32 MB
- 文档页数:29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9日月明公开课教案《日月明》教学预案教学目标:1.读准,读通儿歌,认识“明、尘”等11 个生字,认识“日”字旁。
2.会写生字“木、林、土、力、心”。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通过生字的组成部分了解字的意思,感受识字的乐趣。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通过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理解字义。
第一课时猜谜导入,激发兴趣引言:老师知道我们班的孩子很聪明,还都是猜谜大王?今天老师可要来考考大家。
“白天出现,晚上不见。
又红又圆,照亮地面。
”说说你怎么猜出是太阳?哦,你从谜语中感受到了太阳的特点。
古人根据太阳的样子造出了哪个字,谁还记得?板书:日“有时圆圆像个盘,有时弯弯像小船。
白天和你躲猫猫,夜晚发光伴你行。
”一起读一读这个谜语行吗?你猜出是什么了吗?板书:月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孩子不仅是猜谜大王,还是识字大王呢,谜语中很多字都没教过,你们都会读,真了不起。
老师送给大家一个大拇指。
今天我们要上一节识字课,认识更多的生字,孩子们,你们准备好了吗?一、揭示课题1.“日”和“月”可是我们的老朋友啦!瞧,今天它们还带来了新朋友呢(课件演示:明)!用上我们的拼音老朋友,快拼拼,你读对了吗?谁来?(明是后鼻音,读的时候,把舌根抬起来。
)有了汉语拼音的帮助,我们就知道这个字是不是读准了。
齐读。
2.认识偏旁:看,日来到了旁边,我们给它一个新的名字“日字旁”,一起说:明明明,日字旁。
3.太阳是光芒万丈的,月光也是亮的,“明”又是什么意思呢,谁来猜一猜?还能给“明”找找其他的词语朋友吗?组词引言:用学过的字加一加的办法,不仅能认识新字,还能知道新字的意思,汉字真有趣。
接下来,我们走进第九课,一起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纠正字音引言:这是一篇识字韵文,在读的时候一定要看准字,读准音,尤其是你在预习时圈起来的生字。
如果读下去还有不认识的字可以怎么办呢?——借助拼音朋友的帮助。
1.韵文就在72页,打开书,手指点着,自己读一读。
《日月明》教案公开课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日月明》。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汉字,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节课将学习三个汉字:日、月、明。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汉字“日、月、明”,理解字义,会组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生能够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结构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弘扬传统文化。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汉字“日、月、明”,掌握基本笔画和结构规律。
难点:汉字的笔画顺序和结构。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田字格纸、作业本。
2. 学具:学生自带田字格纸、作业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图片展示“日、月、明”三个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汉字解析(10分钟)a. 讲解汉字“日”的起源和字义,示范书写“日”字。
b. 讲解汉字“月”的起源和字义,示范书写“月”字。
c. 讲解汉字“明”的起源和字义,示范书写“明”字。
3. 结构规律(10分钟)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在田字格纸上练习书写“日、月、明”三个汉字,教师巡回指导。
5. 课堂小结(5分钟)六、板书设计1. 日:起源、字义、书写2. 月:起源、字义、书写3. 明:起源、字义、书写七、作业设计1. 请用铅笔在田字格纸上书写“日、月、明”三个汉字,注意笔画顺序和结构。
2. 家长签名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对“日、月、明”三个汉字的认知和书写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为下一步教学提供依据。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生活中的汉字,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日月明》。
本单元主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认识汉字,了解汉字的构成规律,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日月明》公开课教案一、教学内容一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明》公开课,教学内容选自部编版教材第一册第六单元,主要包括生字新词的学习、课文阅读理解、句子表达和语言运用等方面。
具体内容包括:课文《日月明》的朗读与理解,生字新词的学习,如“日、月、明”等,以及相关的语言表达练习。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课文《日月明》,理解课文的大意。
2. 学生能够认读并正确书写生字新词“日、月、明”等。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生字新词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达。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课文《日月明》的朗读与理解,生字新词的学习与书写。
难点:句子表达和语言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教学卡片等。
学具:课本、练习本、铅笔、橡皮等。
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提前准备好PPT、黑板、粉笔等教具,确保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2. 课堂导入:教师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展示日出日落的图片,引起学生对日月的关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课文朗读: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日月明》,注意停顿、语气和表情,使学生感受到课文的语言美。
4. 生字新词学习:教师引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日、月、明”等,讲解字词的含义和书写方法,学生跟随教师一起书写,确保掌握。
5. 句子表达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简单的句子,如“太阳出来了”,“月亮出来了”,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生字新词进行表达,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6. 课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随堂练习,如填空、连线等,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课文《日月明》和生字新词“日、月、明”等,通过板书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所学的生字新词写一篇关于日月的小短文。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请用所学的生字新词造句。
答案:太阳出来了,月亮进来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
人教版部编本语文小学一年级上册《日月明》公开课教学设计日月明》教学设计设计说明:本篇韵文节奏明快,音韵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字里行间揭示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体现了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通过教学,能让学生感受到识字的乐趣,激发学生的识字热情。
教学过程采用“以读促悟——读中识字——再读再悟”的模式,引起学生对研究会意字的兴趣,激发其探究会意字的欲望,进而培养研究汉字的浓厚兴趣。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字卡、词卡。
(教师)2.准备字卡。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旧知,激发兴趣1.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太阳和月亮的形象,介绍会意字的构成方式。
2.课件演示:日和月合到了一起。
3.教师导学:让学生认识新字“明”。
设计意图:通过复象形字,引入会意字,可以激起学生对汉字的探究欲望,也为本课的研究奠定了探究的基调。
二、以字引文,兴趣读文1.学生认识新字“明”,并组词。
2.学生跟读韵文,巩固新字的认识。
3.男女生比赛读,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巡视指导学生的读音,让学生在读中悟出字义,再通过读文加深对字义的理解。
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研究汉字,激发学生的研究热情。
教师导学:同学们,你们读得真好,老师想和你们一起读,来合作读这段文章,好不好?我们先读“日月”,你们接“明”。
教师导学:看到你们现在已经能把韵文读得这么正确、流利,我想增加难度,你们敢接受挑战吗?现在去掉拼音,你们能准确地读出韵文吗?先和同桌读一读,然后再小组内读,最后指名读。
设计意图:通过教学生字“明”,依托学生对会意字的兴趣,引导学生通过不同方式反复地读文,从读准字音、正确读文再到流利读文,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积累,逐步让学生感知会意字的特点,加深对本课生字的记忆,为接下来研究会意字做好铺垫。
研究会意字“尘”:教师导学:同学们,你们真棒,生字宝宝很佩服你们,想和你们一起做游戏,你们想一起玩吗?现在出现“小”和“土”,请猜一猜,我们两个组合在一起是什么字?(尘)想一想,怎样才能记住“尘”字?请大家给“尘”组其他词。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明》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实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本课生字词。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人化手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发现物品的名称都是由汉字组成的。
(2)出示课题《日月明》,引导学生发现课题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提高(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收获。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完成课后练习。
(3)预习下一课。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在合作学习环节,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合作效果。
3. 课后作业要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本节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全面发展。
《日月明》教课方案一、教课目的1.借助会心字的构字特色,认识“明、尘”等 11 个生字和日字旁 1 个偏旁。
会写“木、林”等 5 个生字和卧钩 1 个笔划。
2.正确朗诵课文,意会团结协作力量大的道理。
累积由本课生字构成的词语。
3.认识会心字构字特色,感觉先人的造字智慧,激发自主识字的热忱。
二、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正确朗诵课文 ; 试试用会心字的构字特色,识记生字。
教课难点:试试用会心字的构字特色猜猜字义 ; 学些笔划卧钩。
三、教课策略在教课方案中,借助教材这一载体,精心设计多种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朗诵中自主识字,在活动中提升语文修养。
在实质教课中,经过看图、游戏等一系列识字活动,让学生在宽松、自然的状态下进入情境,进入课文,去发现构字规律,掌握汉字构造,进而感悟汉字文化,累积语言文字。
经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不单认识了很多汉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汉字构成的,并且知道它的意思就是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
四、教课过程( 一) 新课导入1.同学们在汉字王国里已经认识了很多汉字,此刻老师请出两个老朋友,看看同学们还记不记得 ?出示“日、月”。
2.你们知道,“日”和“月”可以构成什么字 ?( 明)3.出示“日”和“月”的图,同学们看“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光明,所以组合起来就是光亮的明。
( 齐读课题 )【设计企图】以生动形象的图片作为指引,使小学生联想到生活的体验,能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把“日”和“月”称之为两个老朋友,充满了人文色彩。
( 二) 教授新课1.初读课文,学习认读字。
(1)中国的汉字真风趣,很多由两个或以上的汉字构成,而它们的意思就是这些汉字意思的组合,这样的汉字就有个名字——会心字。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这些风趣的会心字的,请你们自己先轻声读一读课文吧。
不会读的字就借助拼音拼一拼,争取把课文读正确。
(2)请你把课文后边的认读字在课文中找到并用铅笔圈出来,而后和小伙伴一同相互读一读。
(3)教师出示认读字,学生读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