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在家里》课件修改
- 格式:ppt
- 大小:3.42 MB
- 文档页数:26
课文《在家里》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在家里》,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大意,了解家庭成员在不间、不同地点的活动。
1.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朗读、复述课文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1.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关心家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在家里》是一篇描述家庭成员在不间、不同地点活动的短文。
课文通过描述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和我五个人的日常活动,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和谐。
2.2 生字词爸爸、妈妈、哥哥、姐姐、我、电脑、看书、做作业、打扫、洗衣服、做饭、吃饭、看电视、玩游戏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韵律美,培养学生的语感。
3.2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3.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家庭成员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家庭成员的定义,引出课文《在家里》。
4.2 朗读课文让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4.3 学习生字词让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并进行讲解。
4.4 理解课文提问课文中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理解课文大意。
4.5 复述课文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抄写生字词让学生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记忆。
5.2 阅读理解设计一道阅读理解题目,让学生回答,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5.3 家庭作业让学生在家里观察家人的活动,写一篇关于家人活动的短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回答问题的情况、朗读和复述课文的流利程度等。
6.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生字词抄写、阅读理解和家庭作业的完成质量。
6.3 学生自评与互评鼓励学生自我评价,进行同伴之间的相互评价,促进学生的自我认知和团队协作。
第七章:教学拓展7.1 家庭主题活动建议学生与家人一起开展一个家庭主题活动,如家庭运动会、家庭才艺展示等,增进家庭成员间的感情。
《在家里》教学设计《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教案篇一活动目的:1、培养幼儿做自己能做的事情的良好习惯。
2、让幼儿学习弄扣子的方法。
活动准备:大娃娃、小衣服(人手一份)活动过程:1、引起幼儿兴趣。
小娃娃今天不能上幼儿园,因为妈妈没有给她穿衣服,谁能帮助她把衣服穿好?2、教幼儿帮娃娃穿衣服。
(1)老师示范讲解穿衣服的方法(重点讲解示范扣钮扣的方法):先给娃娃穿上衣服(将娃娃的手伸进袖口),然后把衣服对整齐。
一只手的食拇指拿着钮扣,另一只手的大拇指伸进钮扣洞。
这样一个钮扣便扣好了。
(老师先后示范扣三粒钮扣)(2)幼儿操作:a、鼓励幼儿大胆的动手,每个小朋友都自己动手操作。
b、提醒幼儿先扣最下面的一粒扣子,将衣服下面对整齐后再找旁边的钮洞。
c、着重指导能力弱的幼儿。
(3)老师帮助幼儿检查是否都把钮弄扣好,衣服是否对整齐了。
3、请个别幼儿帮助娃娃穿好衣服,鼓励幼儿自己穿衣服。
4、与家长交流,介绍扣钮扣的方法,请家长帮助幼儿学好扣钮扣的方法。
《在家里》教学设计篇二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语文出版社S版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识字一第3课,本课属读拼音学词识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12种家庭中常见的物品的名称。
12个词语排列整齐,韵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
第二部分是课后列出的会认字表和要求会写字的书写教材。
还出示了“竖钩”“竖折”两种新笔画。
课本里有一幅插图。
这幅图描绘出了家里摆放着的这些物品和祖孙俩正在高兴地给这些器具贴字卡的情境,充分反映出了家庭的温馨和幸福。
二、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认识“电、灯、话、沙、发、书、写、刀”8个生字。
会写“刀、山、小”3个字。
学习“竖钩”“竖折”两个基本笔画。
2、引导学生主动积累有关家庭常用器具名称的词语。
3、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丰富自己的见闻。
三、设计思路教学本课,紧紧围绕识字这一重点,把识字和看图、学词结合起来,和生活结合起来。
在教学中,还注意到不同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根据它们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重点、有针对性地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