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氢分子离子
- 格式:ppt
- 大小:365.00 KB
- 文档页数:31
氢分子离子
氢分子离子这一术语虽然在学前教育中并不常见,但它可以给孩子们带来巨大的智慧。
氢分子离子是由一个氢原子和一个游离的电子组成的有机分子,它们通常是称为"氢分子离子 `H_3O^+`",在学前教育中可以作为概念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概念。
首先,氢分子离子包含三个基本结构块,即氢原子、氧原子和一个外植电子。
这三个结构块之间存在电荷相互作用,可以通过物理模拟教学,以友好的方式帮助孩子们体会不同科学知识水平知识,以帮助孩子们理解氢分子和游离电子之间的关系。
其次,孩子们可以用氢分子离子来体验一些有趣的实验,以便更好地理解底层的知识。
比如,孩子们可以利用氢分子离子在酸性溶液中进行实验,观察溶液样品对不同pH值场景下,氢离子在反应物中的作用以及溶液反应的结果。
这样,孩子们就可以体验到探究科学的乐趣,了解环境与物质反应的关系,也能在实验中培养出自己的独立思维和分析研究的能力。
最后,氢分子离子也可以培养孩子之间的团队合作能力。
可以利用氢分子离子的抽象概念进行团队合作的游戏,让孩子们通过玩游戏来学习互助合作的重要性,而不是单独考虑某一方的利益,从而培养孩子们的团队合作能力,让他们未来能够更好地适应团队合作的世界。
总之,孩子们在学习氢分子离子时可以锻炼不同的技能,从物理模拟角度了解电荷间相互作用,加深对不同知识点与概念之间关系的理解,并以有趣的实验来探究科学真谛;更重要的是,氢分子离子还可以帮助孩子们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一节:分子和离子PPT:细胞和地壳元素表教师:大家分析这张表格,看看细胞和地壳中所包含的元素,发现什么特点?教师总结:不管是在细胞还是地壳中,这些元素怎么样,很好,都存在。
那就说明生物和非生物具有统一性(生命的物质性);但是大家再看这些元素的含量,在这两者间差别很大。
说明生物和非生物间具有差异性。
教师设疑:地球上存在的天然元素有90多种,组成人体的元素主要有哪些?大家可以从课本上的表中得出,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有:O C H N等等。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因此组成人体的主要元素同样也是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因此我们就可以推出,细胞的主要元素有哪些呢?O C H N教师设疑:一种元素代表的是一类原子。
刚才我们学习了细胞的元素组成,那接下来我们来学习,这些元素或者说这些原子是怎样组成分子的。
细胞是由多种多样的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组成细胞的物质单位。
一般细胞的主要成分是水,含量为60%~90%,此外还有四大有机物质:糖类、蛋白质、核酸和脂质。
PPT(葡糖糖、脂质结构式):大家看ppt上图片,老师问大家,葡萄糖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
教师提问:糖由C、H、O三种元素组成,那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是不是一定就是糖呢?不是,可能是脂肪对不对。
同样的几种原子可能组成不同的分子。
教师引导:之前说到的水,大家都知道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组成的。
在这里先讲一下氢原子和氧原子的原子结构。
氢原子最外面有1个电子,氧原子最外面有6个电子。
原子最外面的电子在8或2时是最稳定的。
那请大家观察水分子形成过程,思考H、O两种原子通过什么样的机制形成水?Ppt图片:水分子的形成机制(讲解)两个H原子和一个O原子通过共用它们最外层的电子形成水分子,这样我们将共用一对电子形成的键称为共价键教师引导:现在我们明确了H2O的形成过程后。
之前说过:一种元素代表的是一类原子,我们回过头看下H元素,它由3种不同的H原子组成的(氕、氘、氚),我们将氕、氘、氚称为同位素,比如碳元素,一般我们指的是C12,但碳元素中还有C13、C14等,主要区别在于原子结构上。
H+、H2+、H3+在固体中的能量损失实验表明,团簇离子在固体中能量损失与团簇成分单独作用不等,而是具有能损歧离现象。
这种现象与团簇的种类和大小、团簇的能量、靶物质结构以及团簇成分空间关联有关。
研究团簇作用的非线性效应对于了解团簇物和物质的作用机制有很重要的意义。
这些年来,科学家对氢分子离子和质子在固体中作用进行了深入研究,得到了较充足的实验数据,并建立了各种模型,取得了很好进展。
本文是对近些年来的研究的调研总结,使用介电函数模型,蒙特卡罗计算,用氢分子离子和质子打到金靶和碳靶,分析氢团簇离子与固体作用过程,比较实验和理论模型计算结果能量损失值。
关键词:团簇;能损歧离;非线性效应;尾流效应;介电函数模型;蒙特卡罗计算第一章引言1.1选题背景在宇宙中,氢分子是一种结构最简单的分子系统,氢分子团簇是最简单的分子凝聚系统研究模型,它的理论和实验研究引起了人们广泛的注意。
一直以来,氢分子团簇的产生机理,团簇大小与束源温度和停滞气压之间的关系,以及团簇的结构与动力学是基础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
另外,由于氢分子团簇是潜在的超流体,它可能为认识微观物质世界和研究量子现象提供新的途径[1];再加上氢分子团簇在核聚变过程中可能有重要的应用等[2],都促使人们对氢分子团簇的产生、特性、以及光与团簾相互作用等进行深入的研究。
近些年来,科学家对氢团簇的结构和动力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科学家在研究中发现H2+和H+的能损存在差异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它反映了分子离子和原子离子在碰撞过程中有不同的规律。
后来科学家们研究了分子离子通过固体膜之后的传输图像,特别是H2+和H+在膜中的阻止本领差异。
最初Brandt等人[4]在实验中发现,能量约为100keV每核子的快速质子团簇H2+和H3+在碳和金膜中能量损失与具有相同速度的组成团簇质子的能量损失之和不同。
后来,Steuer等人[5]研究了氮和氧双原子团簇在碳膜中的能量损失,发现能量损失小于具有相同速度的组成团簇的两个原子离子能量损失之和,即能损比小于1。
氢分子离子的结构一、引言氢分子离子是由两个氢原子组成的离子,其结构与普通氢分子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离子成因、结构特点和性质等方面进行介绍,以便更好地理解氢分子离子的结构。
二、离子成因氢分子离子的形成源于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或获得一个电子,从而形成带正电荷或负电荷的离子。
当一个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时,形成氢分子离子H2+;当一个氢原子获得一个电子时,形成氢分子离子H2-。
这两种离子在结构上存在差异。
三、H2+的结构特点氢分子离子H2+由两个氢原子组成,其中一个氢原子失去了一个电子。
由于失去了一个电子,H2+离子成为了正离子,带有一个正电荷。
它的结构特点如下:1. 两个氢原子之间的键长较普通氢分子更短;2. 由于电子数目减少,电子云的分布变得更加紧凑,使得H2+离子的分子轨道能量降低;3. H2+离子的电子排布为σ1s^2,其中σ1s是两个氢原子的1s轨道叠加得到的轨道。
四、H2-的结构特点氢分子离子H2-由两个氢原子组成,其中一个氢原子获得了一个额外的电子。
由于获得了一个电子,H2-离子成为了负离子,带有一个负电荷。
它的结构特点如下:1. 两个氢原子之间的键长较普通氢分子更长;2. 由于电子数目增加,电子云的分布变得更加扩散,使得H2-离子的分子轨道能量升高;3. H2-离子的电子排布为σ1s^2σ*1s^2,其中σ1s和σ*1s分别是两个氢原子的1s轨道叠加得到的成键和反键轨道。
五、性质差异由于H2+和H2-的电子排布和结构特点不同,它们在性质上也存在差异。
1. 反应性:H2+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离子,但由于带正电荷的特点,它更容易与带负电荷的离子或分子发生反应。
而H2-由于带负电荷的特点,反应性更强,容易参与电子转移反应。
2. 化学键:H2+的化学键较强,且键长较短,使得其分子更加稳定。
而H2-的化学键较弱,且键长较长,使得其分子相对不稳定。
3. 光谱性质:H2+和H2-在光谱上显示出不同的特征,通过观察其光谱可以得出有关离子结构和电子排布的信息。
氢的独特性质与广泛用途潘国荣雷山县第三中学贵州雷山(557199)【摘要】氢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元素,它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在科学技术、工业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中都有很多重要的用途。
本文分别介绍了氢元素、氢的同位素、氢气、氢分子、氢原子、氢离子、氢的键合形式、氢的化合物等的独特性质。
介绍了氢在科学、现代技术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关键词】氢;性质;科学;技术;应用The unique properties and wide use of hydrogenPan GuoRongIn LeiShan County third middle school, GuiZhou, LeiShan (557199)Abstract: Hydrogen is a very special element, it has many unique properties, has many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dustrial production and life in modern societ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unique properties of hydrogen, the hydrogen isotope, hydrogen, hydrogen, hydrogen, hydrogen, hydrogen bonding, hydrogen compounds. The application of hydrogen in science, modern technology and in social life.Keywords: Hydrogen; property; science; technology; application氢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元素,它有许多独特的性质,在科学技术、工业生产和现代社会生活中都有很多重要的用途。
有机质谱解析第一章导论第一节引言质谱,即质量的谱图,物质的分子在高真空下,经物理作用或化学反应等途径形成带电粒子,某些带电粒了可进一步断裂。
如用电子轰击有机化合物(M),使其产生离子的过程如下:每一离子的质量与所带电荷的比称为质荷比(m/z ,曾用m/e)。
不同质荷比的离子经质量分离器一一分离后,由检测器测定每一离子的质荷比及相对强度,由此得出的谱图称为质谱质谱分析中常用术语和缩写式如下:游离基阳离子,奇电子离子(例如CH4)电子对转移α断裂RαY;与奇电子原子邻接原子的键断裂(不是它们间的键断裂)“A”元素只有一种同位素的元素(氢也归入“A”元素)。
“A+1”元素某种元素,它只含有比最高丰度同位素高1amu 的同位素。
“A+2”元素某种元素,它含有比最高丰度同位素高2 amu的同位素。
A峰元素组成只含有最高丰度同位素的质谱峰。
A+1峰比A峰高一个质量单位的峰。
分子离子(M)失去一个电荷形成的离子,其质荷比相当于该分子的分子量。
碎片离子:分子或分子离子裂解产生的离子。
包括正离子(A+)及游离基离子(A+.)。
同位素离子:元素组成中含有非最高天然丰度同位素的离子。
亚稳离子(m*)离子在质谱仪的无场漂移区中分解而形成的较低质量的离子。
质谱图上反应各离子的质荷比及丰度的峰被称为某离子峰。
基峰:谱图中丰度最高离子的峰绝对丰度:每一离子的丰度占所有离子丰度总和的百分比,记作%∑。
相对丰度:每一离子与丰度最高离子的丰度百分比。
第二章谱图中的离子第一节分子离子分子离子(M+)是质谱图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它不但是测定化合物分子量的依据,而且可以推测化合物的分子式,用高分辨质谱可以直接测定化合物的分子式。
一、分子离子的形成分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形成分子离子。
一般来讲,从分子中失去的电子应该是分子中束缚最弱的电子,如双键或叁键的π电子,杂原子上的非键电子。
失去电子的难易顺序为:杂原子> C = C > C —C > C —H易难分子离子的丰度主要取决于其稳定性和分子电离所需要的能量。
课题:离子教师:范希途时间:2011.11.10课题1 离子(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想象、猜想——探索证明——归纳和学生间相互讨论、交流,增强学生归纳知识、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空间想象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微观世界学习的兴趣;初步体会物质构成的奥秘,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学重点难点】(1)知道原子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2)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涵义及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与元素性质的关系。
【教学设计】情境导入教师朗读科普小论文《漫游原子世界》,要求学生根据内容在草稿纸上画出原子的构成。
引入新课100多种元素的原子中,除氢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运动情况比较简单外,其他原子核外都有多个电子,这些电子在原子核外是如何运动的呢?(画简图表示),它们能否挣脱原子核的吸引呢?学生猜想:请发挥你的想象猜想这些电子如何运动?学生交流:向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想象中核外电子如何运动?探究证明:阅读课本第78面图文。
讲解:在多电子的原子中,不同的电子是在离核远近不同的区域运动。
科学家把这些区域叫做电子层。
离核最近的为第一层,依次向外最多可分为七层,电子就是在这些不同的电子层上运动的,即分层运动,又叫分层排布。
归纳结论:一、核外电子的排布1、电子层:一、二、三、四、五、六、七离核的距离:最近————————→最远2、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学生猜想:可能是什么原因使电子不能在同一区域运动?讲解:不同的电子能量不同,能量小的电子只能在……,能量大的电子能够跑……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资料进行验证。
教师启发:当我们知道了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情况,我们就可以画出一种示意图来表示原子的结构了。
(边讲边画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3、原子结构示意图自学:阅读教材第76面第三自然段,弄清图中各部分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