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地理考点复习精讲精析第16讲: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
- 格式:doc
- 大小:379.15 KB
- 文档页数:14
2019中考地理考点人口和民族讲解
一些经验说明,“过电影〞的成功顺利 ,互问互答的愉快轻松 ,不仅能够转移考前的恐惧 ,而且有利于把最正确竞技状态带进考场。
大家知道中考地理考点人口和民族吗?下面我们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吧!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止2019年12月31日,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农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镇人口比重小,只有43%.
2.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着称.
3.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因此,推行方案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根本国策.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4.初中地理知识点总结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全国共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多万.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汉族分布普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总之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相信大家已经了解中考地理考点人口和民族了吧!感谢大家对我们网站的
支持!。
4.1人口与人种、世界的语言和宗教考点1:人口与人种1. 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总数:2011年达到70亿变化趋势:缓慢→加快→更快→变慢世界各地人口增长的速度不同,人口增长速度快慢的标准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以1800年为界,世界人口增长分三个阶段,经历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目前仍以较快速度在持续增长。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
2.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地区:欧洲、北美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亚洲、非洲、拉丁美洲。
3. 人口的分布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人口密度表示,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人口稠密地区:北半球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带,如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北美洲东部人口稀疏地区:沙漠地区(撒哈拉沙漠),雨林地区(亚马孙平原),高纬度地区(亚洲、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高原山区(青藏地区).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世界上的人口不能无节制地增大。
人口的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
人口增长过快乡村人口涌入城市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其主要分布地区,根据人类体质特征将世界上的居民划分为白色、黄色、黑色人种。
人种的区分只有身体外部的特征不同,没有优劣之分,任何各族歧视和压迫都是错误的,所有人种都是平等的。
考向:1.三大人种 2.人口的分布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C.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甲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A.冬季夏热B.冬雨夏干C终年高温多雨D终年温和多雨1.A解析:中低纬度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降水较多,地势较平坦,土壤;肥沃,适合人类居住。
故选C2.D解析:甲处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适合人类的居住。
故选D一名德国青年,无视“禁止攀爬”的警告标示,仅用8分钟登上埃及金字塔,并拍下全过程。
中考地理复习资料:人口与人种教学要求1. 运用资料说出人口增长的特点。
2. 运用地图说出人口分布的特点。
3. 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4.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
5. 在地图上指出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内容点析1.关于世界人口的增长,主要讲述了两个问题。
(1)世界人口在18世纪(特别是18世纪30年代)以后,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了。
课本中不仅有文字叙述,而且以图4.1世界人口增长曲线予以辅助说明。
在人口增长曲线图中,曲线的斜率越大,说明人口增长越快。
从图4.1可以看出: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30年代,人口增长曲线还是比较平缓的,说明这一时期的世界人口增长还是比较慢的;19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人口增长曲线的斜率越来越大,说明这一时期的世界人口增长速度也越来越快了;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增长曲线的斜率更大了,说明这一时期的人口增长速度极快。
进入21世纪,人口增长的预测曲线(虚线)的斜率较20世纪末叶稍缓一些,说明未来人口的增长速度将逐渐趋缓。
除此,课文还设计了活动3,目的在于使学生学会根据资料绘制人口统计图(柱状折线图)的基本方法,并理解世界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
(2)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是由人口的出生率与死亡率所决定的。
课本采取了文字叙述和示意图相结合的方式予以说明。
图4.2以比较形象的天平说明了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也就是人口增长快;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既不增长,也不减少,也就是人口停止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也就是人口减少快。
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居民与聚落第四章同时,课文还设计了活动2,目的在于使学生通过这一活动掌握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
人口与人种、语言和宗教、聚落、发展与合作一、选择题1.[2018·济宁改编] 金砖国家包括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是世界上发展迅速的新兴经济体。
结合金砖国家分布图,金砖国家中,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有()A.一个B.两个C.三个D.四个2.[2018·益阳] 下列关于世界居民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缓慢B.西欧以白色人种为主,多信仰基督教C.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中部和北部D.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英语[2018·绵阳] 下图为美国、加拿大和中国的人口密度图,图中的点代表超过平均人口密度的地区。
读图完成3~4题。
3.加拿大人口集中分布在国土的()A.东部 B.西部C.南部 D.北部4.三国人口密度由大到小的排序应是()A.美国、中国、加拿大 B.中国、美国、加拿大C.中国、加拿大、美国D.加拿大、美国、中国5.[2018·宜昌] 湖北省的总人口数约6 568万人(2010年),面积约18万平方千米,其人口密度约为()A.36.5千米2/人B.365人/千米2C.0.0027千米2/人D.300人/千米26.[2018·菏泽] 5月26日,中国与非洲国家布基纳法索恢复外交关系。
读下图可知,该国人种主要属于()A.黄色人种 B.混血人种C.白色人种D.黑色人种[2018·北京] “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一片冬麦,那个一片高粱;十里哟荷塘,十里果香……”据此完成7~8题。
7.文中表现的聚落类型及判断理由是()A.乡村,这里有河流B.乡村,这里以农业生产为主C.城市,这里有田野D.城市,这里以工业生产为主8.该聚落地处()A.地表崎岖的山区 B.冰天雪地的高原C.干旱缺水的荒漠D.灌溉便利的平原[2018·北京] 传统民居是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智慧杰作。
下图为两个传统民居,其中甲在南非,乙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
1、会计算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2、会读图叙述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3、能举例说出人口问题对社会、环境、经济的影响;4、能在图中指出三大人种各自主要的分布地区;5、能在图中指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阿拉伯语各自主要的分布地区;6、能说出三大宗教各自主要的分布地区及三大宗教的特色建筑。
【考点梳理】一、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其中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 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反映人口增长速度快慢的指标。
2、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大洲中,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欧洲最低)3、人口密度=人口÷面积(单位:人/平方千米)二、世界人口分布特点(七年级上册P66图4.5)1、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区:①亚洲东部;②亚洲南部;③欧洲;④北美洲东部。
2、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区:①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极干..);②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极.湿.);③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极冷..);④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极高..)。
三、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粮食紧缺、住房紧张、交通拥挤等。
解决措施:实行计划生育。
2、人口过少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
解决措施:鼓励生育。
3、正确的人口观念:人口数量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四、世界三大人种1、三大人种的特征六、世界三大宗教1、三大宗教第一大宗教是基督教、第二大宗教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宗教是佛教。
其中伊斯兰教徒被称为穆斯林。
2、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分布地区、建筑。
中考地理复习考点:人口与人种
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考点:人口与人种
中考是九年义务教育的终端显示与成果展示,中考是一次选拔性考试,其竞争较为激烈。
为了更有效地帮助学生梳理学过的知识,提高复习质量和效率,在中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下文为大家准备了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考点。
居民与聚落
一、人口与人种
1、世界人口的增长
⑴目前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0亿(2019年10月12日)
⑵人口的增长速度:
①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决定的
②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死亡率=死亡人口数总人口数100%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③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一般经济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率较快。
2、世界人口的分布(P66中的图4.5)
⑴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单位:人/平方千米)
⑵世界人口的分布规律
人口稠密区:中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面积占陆地面积的
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4、不同的人种
⑴类型:根据肤色、发形、面部特征、体毛等外部体质特征,人类可分为白种人、黄种人和黑种人三个主要人种。
白种人是世界第一大人种。
⑵分布:既有大范围的集中分布区又有小范围的零星分布。
为大家推荐的2019年中考地理复习考点的内容,还满意吗?相信大家都会仔细阅读,加油哦!。
人口与人种、语言和宗教、聚落、发展与合作一、选择题[2018·南通] 读世界人口增长表(表一)和世界各大洲或地区人口数(2010年)表(表二),完成1~2题。
表一 表二1( )A .10亿→20亿B .20亿→30亿C .30亿→40亿D .40亿→50亿2.下列大洲,人口数(2010年)最多的是 ( )A .非洲 B .欧洲 C .大洋洲 D .亚洲[2018·滨州] 读下图,完成3~4题。
甲图 乙图3.甲图四类国家中容易出现经济发展压力大,居民就业、居住、教育、医疗等问题难以解决的国家类型为 ( )A .I B .Ⅱ C .Ⅲ D .Ⅳ4.关于乙图所示区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Ⅳ类国家主要分布在①地区,经济水平高,人口稠密B .②地区属于Ⅳ类国家,这里种族复杂,号称“世界人种大熔炉”C .③地区主要以Ⅱ类国家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高D .④地区既属于Ⅱ类国家,也是世界人口稠密地区之一5.读北半球人口分布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中低纬度临海地区人口密度大B .①地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 .②地人口主要为黄色人种D .③地人口稀疏是因为位于寒冷的极地地区6.[2018·湘西州] 欧洲的一些国家,如德国、意大利,近年来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引起人口老龄化等问题。
下列不是人口老龄化造成的社会问题是 ( )A .就业困难B .劳动力短缺C .国防兵力不足D .社会养老压力增大7.[2018·黑龙江] 下列四种语言中,不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的是 ( )A .汉语B .阿拉伯语C .日语D .英语8.[2018·海南] 下图四种民居反映温热环境的是 ( )A BC D9.[2018·芜湖] 请阅读“聚落景观图”,下列有关聚落的叙述正确的一项是()A.地形平坦的甲聚落呈团块状B.乙聚落人们一般从事捕鱼等生产活动C.丙聚落的人们主要从事工业、服务业等工作D.乡村和城市的聚落规模没有差别10.[2018·邵阳] 2017年9月3日至5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九次会晤在福建厦门举行,主题是:“深化金砖伙伴关系,开辟更加光明未来”。
人口、人种、语言与宗教考点1 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状况1.世界人口的数量2011年10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70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_多_的国家。
2.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人口_出生_率与人口_死亡__率决定的。
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表示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表示人口减少。
考点2 世界人口的分布及人口问题1.人口密度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疏密的程度一般用人口_密度_来表示。
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的人口数,其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总数/总面积。
2.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一般分布在_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通过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可知,世界三大人口稠密区是指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3.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带来的问题。
现在世界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__带来的问题。
考点3 世界人种、语言与宗教考点精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B.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C.热带雨林地区水热条件十分优越,人口稠密D.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考点】6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解答】解:人口增长过快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的问题,故A错误;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故B错误;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稀疏,故C错误;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故D正确.故选:D.2.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西部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B.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C.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考点】6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65: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66: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分析】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属于黄种人.【解答】解:亚洲西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A错误;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基督教、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佛教发源于南亚,B错误;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C正确;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D错误.故选:C.3.下列选项中不是乡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的是()A.经济水平提高,乡村有剩余劳动力B.人口增长太快,乡村居住不下C.城里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D.城里教育、医疗、生活条件好【考点】6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分析】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和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问题.农村人口迁向城市的原因有:①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人口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城市里可以提供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解答】解:农村人口迁向城市的原因有:①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人口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城市里可以提供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根据题意.故选:B.4.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分布,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A.中、高纬度的近海地区 B.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C.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 D.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考点】6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解答】解: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上看,主要分布在近海地区;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5.下列四地中,人口最稀疏的是()A.亚洲东部 B.澳大利亚中部 C.欧洲东部 D.南美洲东部【考点】6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解答】解:亚洲东部、欧洲东部和南美洲东部都属于人口稠密区,澳大利亚中部多沙漠,人口稀疏.故选:B.二.填空题(共3小题)6.“黑非洲”的许多国家的经济属于单一商品经济.√.(判断对错)【考点】6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分析】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粮食与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解答】解:长期以来,非洲许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造成了经济比较落后.为促进非洲发展,其合理建议是改变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结构,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科教兴国,提高人口素质.故答案为:√.7.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般地说,发达国家较慢,发展中国家较快.【考点】64: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分析】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解答】解: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故答案为:慢;快.8.拉丁美洲主要通行的语言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判断对错)【考点】66: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分析】世界上使用的较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这六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其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分布与它们的殖民主义及殖民地分布有关.拉丁美洲除巴西和一些岛国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通行葡萄牙语以外,还有许多国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导致拉丁美洲许多国家讲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解答】解: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所以导致拉丁美洲主要通行的语言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故答案为:√.三.判断题(共5小题)9.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判断对错)【考点】65: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分析】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与非洲的北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解答】解:世界第三大宗教是佛教,伊斯兰教是第二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与非洲的北部.故答案为:×.10.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麦加奉为圣城.×(判断对错)【考点】65: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分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所以基督徒也把耶路撒冷看成圣城,伊斯兰教为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认为耶路撒冷也是他们的圣城.【解答】解: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地区,该城市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奉为圣城.故答案为:×.11.长城、故宫和颐和园都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判断对错)【考点】6E: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分析】北京是著名古都,更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解答】解:北京市一座文化古都,历史上有多个朝代都在此建都,所以遗留下来许多名胜古迹,如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故答案为:√.12.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白色人种.×(判断对错)【考点】6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分析】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体质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解答】解: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过去叫爱斯基摩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美洲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故答案为:×.13.欧洲、北美等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所以人口分布较稀疏.×(判断对错)【考点】6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解答】解:人口稠密地区有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南北美洲的东部.欧洲西部是世界上人口较稠密的地区.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四.解答题(共5小题)(1)B地的主要人种是黑色人种.(2)C国的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这种语言是英语.(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D地所属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4)B地所在国家与C国间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5)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0°,75°E.【考点】6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66: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79: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B为非洲的南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主要是黑色人种,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2)C国为澳大利亚,居民主要使用英语,该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D地所属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4)非洲的南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商谈称作南北对话.(5)图中A点的经线与105°W经线相对,因此经度为75°E,该点有位于赤道(0°)上,因此地理坐标是0°,75°E.故答案为:(1)黑色人种;(2)英语;(3)太平洋;(4)南北对话;(5)0°,75°E.材料一.:世界人口已经超过70亿,但人口分布却极其不均衡,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口不足世界人口的20%,超过80%的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材料二: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总人口的15.5%,达到了2.12亿,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材料三: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行“全面二孩”政策,这是对“只准生一个”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对亚洲以至世界人口都将产生深远影响.(1)世界人口四大稠密的地区分别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以及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2)图中D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气候干旱.(3)图中因地势高峻而导致人口稀少的是 C (填字母).(4)E地区人们多数为白色人种,信仰基督教.(5)图中F地区居民的通用语言是英.(6)根据联合国的标准,2015年全球最不发达国家共有45个,他们主要分布在 AA.非洲、亚洲、南美洲 B.欧洲、北美洲、大洋洲C.欧洲、亚洲、大洋洲 D.北美洲、大洋洲、亚洲.【考点】6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6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79: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解答】解:(1)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2)图中D地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气候干旱,人口稀少.(3)图中因地势高峻而导致人口稀少的是C,该地是青藏高原.(4)E地区是欧洲西部,该地区人们多数为白色人种,信仰基督教.(5)图中F地区位于美国,该国家居民的通用语言是英语.(6)根据联合国的标准,2015年全球最不发达国家共有45个,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南美洲.故答案为:(1)亚;欧;(2)气候干旱;(3)C;(4)白色;基督;(5)英语;(6)A.1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材料二:亚洲、欧洲、非洲人口密度分布图材料三:亚洲、欧洲、非洲人口资料表格(1)读材料一可知A、B、C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DA.资源 B.人口 C.气候 D.河流(2)B地是三大宗教中佛教的发源地,C地主要人种是黄色.(3)三地成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等.(4)阅读材料二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区在地理位置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位于 CA.中、高纬度的近海地区 B.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C.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 D.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5)亚洲的南部和东部人口稠密,而亚洲北部的甲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气温低.非洲的乙地区人口密度也很小,其主要原因是气候炎热,降水少.(6)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减少(增多、减少)的趋势,该大洲国家由于这种人口特点容易产生哪些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考点】6C: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65: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C9:欧洲人民的生活概况.【分析】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临海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解答】解:(1)读材料一可知,A、B、C三地都位于河流沿岸地区,因此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河流;(2)从图中看出,B是南亚地区,该区域是三大宗教中佛教的发源地,C地处亚洲东部,其主要是黄色人种;(3)三地成为人类文明发源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位于沿江沿河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等;(4)从阅读材料二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区在地理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位于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5)亚洲北部的甲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漫长而严寒,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非洲的乙地区人口密度也很小,其主要原因是:干旱的荒漠,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6)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该大洲国家由于这种人口特点容易产生的问题有:人口老龄化,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故答案为:(1)D;(2)佛;黄色;(3)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等;(4)C;(5)纬度高,气温低;气候炎热,降水少;(6)减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17.读“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其人口数量是38.7亿.(2)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和最高的大洲分别是欧洲,非洲.(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4)目前欧洲大部分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考点】61:世界的人口数量概况;33: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67: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带来人口问题,人口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其人口数量是38.7亿.(2)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4)欧洲有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这会带来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故答案为:(1)亚洲;38.7亿;(2)欧洲;非洲;(3)中国;印度;(4)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18.公司派小丽到某国出差,她在该国看到了许多如图所示的宗教建筑,据图判断(1)~(2)题.(1)这种建筑是基督教的教堂.√(判断对错)(2)小丽出差所到的国家肯能是日本.×(判断对错)【考点】65: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分析】世界主要宗教有典型的建筑物,如: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解答】解:(1)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基督教的教堂,基督教堂典型的特点是十字架.(2)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日本主要信仰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三个大的宗教和许多小宗教,因此小丽出差所到的国家不太可能是日本,欧洲西部的可能性较大,故原叙述错误.故答案为:(1)√;(2)×.。
初一地理知识点人口与人种归纳总结初一地理知识点人口与人种归纳总结地理知识点人口与人种一.世界人口的增长1.世界人口的变化趋势:缓慢加快更快变慢2.2019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3.为什么人口增长越来越快?随着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人的寿命延长,婴儿死亡率降低,使口增长速度加快。
4.人口增长的快慢用人口自然增长率衡量。
5.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自然增长率大于0,表示人口增加,自然增长率小于0,表示人口减少。
6.出生率是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7.死亡率是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1.世界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稠密可用人口稠密度来表示。
人口稠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数。
2.人口分布的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原因:自然条件优越,工业发展较早,经济发达。
3.人口分布的稀疏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三.人口问题1.人口增长过多过快的问题:交通,居住,就业,生活,环境,资源,医疗,教育。
2.为了解决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人口停止增长或负增长带来人口老龄化,劳动短缺,国防兵力不足。
四.不同的人种1.不同人种产生的原因:在人类发展早期,人们长期生活在一个地方,受到环境的影响,身体逐渐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
2.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分为白种人,黄种人,黑种人。
3.人种的分布:黑色人种分布在气温较高的热带地区,白种人多分布在较为寒冷的地区,黄种人多分布在温带地区。
2019年中考地理知识点人口与人种复习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中考地理知识点人口与人种复习1、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世界人口增长:从1830年到1999年,世界人口每增长10亿人口所需时间逐渐趋短,这表明在这段时间内,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逐步趋快。
2006年3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65亿。
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 总人口/总面积,即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人口分布:a 人口稠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东部等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b 人口稀疏地区: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寒冷的高纬度地区或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
如撒哈拉沙漠大洋洲西部沙漠亚马逊平原北冰洋沿岸青藏高原2、举例说明人口问题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①人口增长过多过快带来问题:交通堵塞、居住条件差、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环境污染、资源减少等。
②人口不断减少停止增长,带来的问题: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国家用于老年人的社会养老等费用增加等问题。
③采取措施: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
3、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原因:a) 乡村人口增长造成劳动力过剩b) 城乡差别:城市就业机会、物质生活条件、文化教育等条件较乡村好。
带来的问题a) 一方面为城市提供大量的劳动力,有力地支持城市建设;解决乡村人多地少的问题。
b) 另一方面则可能造成城市人口过多而引发城市物质供应问题,城市就业问题,城市社会治安问题,城市环境问题等。
4、世界三大人种特点,并在地图上指出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地区。
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来划分。
世界三大人种的主要分布区:白种人:欧洲、西亚、北非、美洲、大洋洲黄种人: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部、南美洲的部分地区黑种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及大洋洲西北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湘教版地理中考总复习(五)(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国际合作)地理中考总复习(五)(人口、人种、语言、宗教、聚落、国际合作)知识结构一、世界的人口1、世界人口总数已超过60亿。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发达国家。
如:欧洲的德国),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国家(发展中国家。
如:非洲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
3、世界人口最稠密4个地区:如①亚洲东部和②亚洲的南部、③欧洲西部、④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
(这些地区处在中低纬度地区、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或是临海地带。
)4、世界人口最稀疏4个地区:①干旱的荒漠②寒冷的极地③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④原始热带雨林5、人口密度: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的疏密程度,用(人/平方千米)表示。
6、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
7、城市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工业污染、噪声干扰、供水不足、犯罪率上升等。
8、世界三大人种分别是: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三大人种都是平等的,没有优劣之分。
三大人种体质特征分布地区肤色头发面部体毛白种人色浅波状鼻高唇薄较多欧洲、北美洲、大洋洲黄种人黄色黑直扁平中等东亚黑种人黑色卷曲唇厚很少非洲中南部、大洋洲、美国9、美洲的土著居民是印第安人和因纽特人,均为黄色人种二.世界的语言和宗教1、联合国工作语言是:汉、英、法、俄、西班牙、阿拉伯。
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
2、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通用语言是西班牙语;巴西使用的是葡萄牙语。
西亚和北非通用阿拉伯语。
3、世界的三大宗教:三.世界的聚落1、聚落是指人们的集中居住地,形式包括:城市和乡村。
城市与乡村的区别:聚落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水源充足、交通便利、土壤肥沃、地形平坦、自然资源丰富等。
容易形成聚落的地方:河流的交汇处、入海口;沿河沿湖;铁路或公路的交叉处;平原和山麓地带。
2、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世界文化遗产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3、世界遗产可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以及自然与文化遗产三大类。
专题16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知识梳理1.按体质特征方面的差异,可以,把世界的人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
2.世界人种分布图:人种主要分布区黄色人种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白色人种欧洲、美洲、非洲北部、亚州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非洲中部和南部、大洋洲、印度南部、美洲部分地区3.联合国的六种官方工作语言: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和阿拉伯语(简记:汉英法俄西阿)。
4.世界语言分布图:汉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
5.佛教起源于古代印度,后来传入我国和其他地区;伊斯兰教起源于阿拉伯半岛,其教徒统称为穆斯林;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是目前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A圆顶清真寺(伊斯兰教) B基督教堂 C佛教佛塔综合训练一.选择题(共12小题)1.到英国旅游,看到的宗教建筑和最多的人种是()A.教堂,白种人B.清真寺,黑种人C.寺庙,黄种人D.佛塔,白种人【分析】(1)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世界有7亿多人信仰伊斯兰教,该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佛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东部。
(2)世界上有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大洋洲、美洲、亚洲西部和北部、非洲北部,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的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黄色人种。
【解答】解:世界三大宗教是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是世界上信仰人数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目前主要集中分布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英国位于欧洲,信仰基督教,宗教建筑物是基督教堂,属于白色人种。
故选:A。
2.被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视为圣城的是()A.拉萨B.耶路撒冷C.麦加D.麦地那【分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所以基督徒也把耶路撒冷看成圣城,伊斯兰教为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认为耶路撒冷也是他们的圣城.【解答】解: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地区,该城市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奉为圣城。
中考地理知识考点总结:人口和民族
1.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截止2019年12月31日,我国约有13亿人口,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略强,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人口的分布是东南多,西北少。
农村人口比重大,占57%,城镇人口比重小,只有43%。
2.华侨与华人
我国的有3000多万华侨和华人分布世界各地。
侨胞原籍以广东、福建两省最多,这两省许多地方一向以侨乡著称。
3.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
因此,推行计划生育仍然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仍然是加速实现四化的当务之急。
4.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
全国共有56个民族。
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人口的92%。
其他55个民族人口较少,统称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有1600多万。
人口在400万以上的还有满、回、苗、维吾尔、彝、土家、蒙古、藏族等汉族分布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等边疆地区。
总之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相关推荐
中考地理知识考点:《印度》中考地理知识考点:地图。
考点精讲考点1世界人口的数量与增长状况1.世界人口的数量2011年10月,世界人口总数已达70亿。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_多_的国家。
2.世界人口的增长人口增长的速度,是由人口_出生_率与人口_死亡__率决定的。
人口出生率减去人口死亡率就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大于零,表示人口增加;人口自然增长率小于零,表示人口减少。
考点2世界人口的分布及人口问题1.人口密度世界上人口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疏密的程度一般用人口_密度_来表示。
人口密度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的人口数,其计算公式: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人口总数/总面积。
2.人口的分布世界人口一般分布在_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
这里自然条件优越,工农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通过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可知,世界三大人口稠密区是指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及北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
3.人口问题人口问题包括人口增长过快和过慢带来的问题。
现在世界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__带来的问题。
考点3世界人种、语言与宗教考点精析一.选择题(共5小题)1.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增长过快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B.亚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C.热带雨林地区水热条件十分优越,人口稠密D.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考点】6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解答】解:人口增长过快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的问题,故A错误;非洲是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故B错误;热带雨林气候区人口稀疏,故C错误;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故D正确.故选:D.2.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A.亚洲西部的居民以黄色人种为主B.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西亚C.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考点】6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65: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66: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分析】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基督教起源于巴勒斯坦地区;佛教创建于公元前6世纪的古印度;伊斯兰教于公元7世纪诞生在沙特阿拉伯.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和东南部,北美洲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和南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属于黄种人.【解答】解:亚洲西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A错误;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亚洲,基督教、伊斯兰教发源于西亚,佛教发源于南亚,B错误;非洲北部的居民以白色人种为主,C正确;汉语是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语言,D错误.故选:C.3.下列选项中不是乡村人口迁往城市的原因的是()A.经济水平提高,乡村有剩余劳动力B.人口增长太快,乡村居住不下C.城里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机会D.城里教育、医疗、生活条件好【考点】6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分析】世界的人口问题主要是:人口增长过快和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问题.农村人口迁向城市的原因有:①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人口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城市里可以提供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解答】解:农村人口迁向城市的原因有:①城市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人口向城市转移,才能提高农民的收入.②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才能从根本上控制人口和提高农村人口素质,城市里可以提供较好的教育、医疗条件.根据题意.故选:B.4.世界人口稠密地区的分布,在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上的共同特点是都位于()A.中、高纬度的近海地区B.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C.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D.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考点】6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解答】解:从纬度位置分析,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地区;从海陆位置上看,主要分布在近海地区;故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5.下列四地中,人口最稀疏的是()A.亚洲东部B.澳大利亚中部C.欧洲东部D.南美洲东部【考点】6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解答】解:亚洲东部、欧洲东部和南美洲东部都属于人口稠密区,澳大利亚中部多沙漠,人口稀疏.故选:B.二.填空题(共3小题)6.“黑非洲”的许多国家的经济属于单一商品经济.√.(判断对错)【考点】6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分析】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赤道穿过中部地区,气候以赤道为中心,呈南北对称分布,以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又被称为“热带大陆”.非洲是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人口、粮食与环境是非洲面临的巨大问题.【解答】解:长期以来,非洲许多国家形成了“单一商品经济”,造成了经济比较落后.为促进非洲发展,其合理建议是改变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结构,建立完善的民族经济体系;科教兴国,提高人口素质.故答案为:√.7.世界人口的增长速度一般地说,发达国家较慢,发展中国家较快.【考点】64:世界人口的增长和人口问题.【分析】人类有漫长的发展历史.公元1800年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相当缓慢,此后世界人口进入迅速增长的时期.到2011年10月底,世界人口总数突破70亿.目前,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解答】解: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有密切联系.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和医疗水平的提高,婴儿死亡率逐渐降低,人的寿命不断延长.这样就促使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慢;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的自然增长较快.故答案为:慢;快.8.拉丁美洲主要通行的语言是西班牙语、葡萄牙语√(判断对错)【考点】66: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分析】世界上使用的较多的语言有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等,这六种语言被联合国确定为工作语言.其中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的分布与它们的殖民主义及殖民地分布有关.拉丁美洲除巴西和一些岛国是葡萄牙的殖民地通行葡萄牙语以外,还有许多国家是西班牙的殖民地,所以导致拉丁美洲许多国家讲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解答】解: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称为拉丁美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是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所以导致拉丁美洲主要通行的语言是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故答案为:√.三.判断题(共5小题)9.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判断对错)【考点】65: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分析】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伊斯兰教是世界第二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与非洲的北部.佛教是世界第三大宗教,教徒以亚洲为最多,在亚洲又集中分布于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斯里兰卡.【解答】解:世界第三大宗教是佛教,伊斯兰教是第二大宗教,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与非洲的北部.故答案为:×.10.伊斯兰教、基督教和犹太教都把麦加奉为圣城.×(判断对错)【考点】65: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分析】耶路撒冷一直是犹太教信仰的中心和最神圣的城市,昔日圣殿的遗迹西墙,仍是犹太教最神圣的所在;根据《圣经》记载,这里是耶稣受难、埋葬、复活、升天的地点,所以基督徒也把耶路撒冷看成圣城,伊斯兰教为纪念穆罕默德的夜行登霄,认为耶路撒冷也是他们的圣城.【解答】解: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地区,该城市被伊斯兰教、基督教、犹太教都奉为圣城.故答案为:×.11.长城、故宫和颐和园都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判断对错)【考点】6E:世界文化遗产及其保护.【分析】北京是著名古都,更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城,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荟萃了众多的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是世界上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城市.【解答】解:北京市一座文化古都,历史上有多个朝代都在此建都,所以遗留下来许多名胜古迹,如八达岭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故答案为:√.12.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属于白色人种.×(判断对错)【考点】6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分析】世界上不同地方的人群,在外表和体质上往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人种是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所划分的人群,这些特征包括肤色、眼色、毛发、头型、脸型等.世界上的居民可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和黑色人种.【解答】解: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美洲印第安人和北冰洋沿岸的因纽特人(过去叫爱斯基摩人)也属于黄色人种.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非洲北部、亚洲的西部和南部及大洋洲.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由于历史上的原因,美洲地区也有一定数量的黑色人种.故答案为:×.13.欧洲、北美等经济发达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所以人口分布较稀疏.×(判断对错)【考点】6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四大人口稠密地带: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四大人口稀疏地带: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解答】解:人口稠密地区有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南北美洲的东部.欧洲西部是世界上人口较稠密的地区.题干表述错误.故答案为:×.四.解答题(共5小题)14.读“竖版世界地图”,回答问题.(1)B地的主要人种是黑色人种.(2)C国的居民主要使用的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这种语言是英语.(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D地所属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4)B地所在国家与C国间的合作称为南北对话.(5)写出A点的地理坐标0°,75°E.【考点】6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66:世界主要语言及其分布地区;79: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分析】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分为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七个大洲.其中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面积最小的大洲是大洋洲.地球上的海洋,被陆地穿插分割,形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按面积的大小依次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B为非洲的南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主要是黑色人种,是世界黑种人的故乡.(2)C国为澳大利亚,居民主要使用英语,该语言也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3)根据板块构造学说,D地所属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4)非洲的南部国家为发展中国家,澳大利亚为发达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有关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商谈称作南北对话.(5)图中A点的经线与105°W经线相对,因此经度为75°E,该点有位于赤道(0°)上,因此地理坐标是0°,75°E.故答案为:(1)黑色人种;(2)英语;(3)太平洋;(4)南北对话;(5)0°,75°E.15.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世界人口已经超过70亿,但人口分布却极其不均衡,生活在发达国家的人口不足世界人口的20%,超过80%的人口生活在发展中国家.材料二: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占到总人口的15.5%,达到了2.12亿,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材料三: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实行“全面二孩”政策,这是对“只准生一个”人口政策的重大调整,对亚洲以至世界人口都将产生深远影响.(1)世界人口四大稠密的地区分别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以及美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2)图中D地人口稀少的原因是:气候干旱.(3)图中因地势高峻而导致人口稀少的是C(填字母).(4)E地区人们多数为白色人种,信仰基督教.(5)图中F地区居民的通用语言是英.(6)根据联合国的标准,2015年全球最不发达国家共有45个,他们主要分布在AA.非洲、亚洲、南美洲B.欧洲、北美洲、大洋洲C.欧洲、亚洲、大洋洲D.北美洲、大洋洲、亚洲.【考点】62: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和迁移状况;63:世界主要人种及其分布地区;79: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地区分布特点.【分析】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稠密,有的地方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的稠密地区.世界四大人口稀疏地带是:干旱的沙漠;寒冷的极地;空气稀薄的高山高原;原始的热带雨林.世界四大人口稠密地带是: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因为这些地区自然条件优越,气候温暖湿润,经济发达,交通便利,对人口有极大的吸引力.【解答】解:(1)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洲东部的沿海和平原地区,人口稠密.(2)图中D地位于非洲北部,该地区气候干旱,人口稀少.(3)图中因地势高峻而导致人口稀少的是C,该地是青藏高原.(4)E地区是欧洲西部,该地区人们多数为白色人种,信仰基督教.(5)图中F地区位于美国,该国家居民的通用语言是英语.(6)根据联合国的标准,2015年全球最不发达国家共有45个,他们主要分布在非洲、亚洲、南美洲.故答案为:(1)亚;欧;(2)气候干旱;(3)C;(4)白色;基督;(5)英语;(6)A.16.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亚洲三大文明发祥地示意图材料二:亚洲、欧洲、非洲人口密度分布图材料三:亚洲、欧洲、非洲人口资料表格亚洲欧洲非洲人口数(亿)2001年37.207.278.18人口自然增长率(%) 1.4﹣0.1 2.4(1)读材料一可知A、B、C三地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DA.资源B.人口C.气候D.河流(2)B地是三大宗教中佛教的发源地,C地主要人种是黄色.(3)三地成为人类文明发祥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哪些?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等.(4)阅读材料二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区在地理位置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位于CA.中、高纬度的近海地区B.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C.中、低纬度的近海地区D.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5)亚洲的南部和东部人口稠密,而亚洲北部的甲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气温低.非洲的乙地区人口密度也很小,其主要原因是气候炎热,降水少.(6)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减少(增多、减少)的趋势,该大洲国家由于这种人口特点容易产生哪些问题?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考点】6C: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65: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C9:欧洲人民的生活概况.【分析】聚落的形成深受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等因素的影响.聚落的分布大多依山傍水,沿河流、公路分布.聚落多形成于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气候适宜、交通便利、经济发达的地区.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不利于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人口的分布状况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世界上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而在气候温和、降水较多的平原和盆地地区,人口更为集中.中低纬度临海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带往往形成人口稠密地区,比如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的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等.【解答】解:(1)读材料一可知,A、B、C三地都位于河流沿岸地区,因此最早形成聚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河流;(2)从图中看出,B是南亚地区,该区域是三大宗教中佛教的发源地,C地处亚洲东部,其主要是黄色人种;(3)三地成为人类文明发源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位于沿江沿河地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气候温和;交通便利等;(4)从阅读材料二可知,世界上人口稠密区在地理分布上的共同特点是位于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5)亚洲北部的甲地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纬度高,气温低,冬季漫长而严寒,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非洲的乙地区人口密度也很小,其主要原因是:干旱的荒漠,不适宜大量人口长期居住;(6)欧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1%,表明欧洲的总人口出现减少的趋势,该大洲国家由于这种人口特点容易产生的问题有:人口老龄化,国防兵员不足,社会养老负担过重等.故答案为:(1)D;(2)佛;黄色;(3)地形以平原为主,气候温暖湿润,水源充足等;(4)C;(5)纬度高,气温低;气候炎热,降水少;(6)减少;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17.读“世界各大洲人口数量和人口自然增长率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其人口数量是38.7亿.(2)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和最高的大洲分别是欧洲,非洲.(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4)目前欧洲大部分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有哪些?【考点】61:世界的人口数量概况;33:七大洲的地理分布和概况;67:计算人口密度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析】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许多小块,面积较大的陆地叫大陆,面积较小的陆地叫岛屿,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合称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按面积由大到小排列分别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人口增长过快或过慢都会带来人口问题,人口的发展要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解答】解:读图分析可知:(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其人口数量是38.7亿.(2)世界上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大洲是欧洲.(3)目前世界上人口超过10亿的国家是中国和印度.(4)欧洲有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负增长,这会带来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故答案为:(1)亚洲;38.7亿;(2)欧洲;非洲;(3)中国;印度;(4)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不足、人口老龄化等.18.公司派小丽到某国出差,她在该国看到了许多如图所示的宗教建筑,据图判断(1)~(2)题.(1)这种建筑是基督教的教堂.√(判断对错)(2)小丽出差所到的国家肯能是日本.×(判断对错)【考点】65:世界主要宗教及其分布地区.【分析】世界主要宗教有典型的建筑物,如:金碧辉煌的佛教庙宇,高高耸立的基督教堂,星月映照的清真寺院等,世界上现有将近半数的人信仰宗教,其中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是基督教,教徒总数超过10亿,分布在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主要分布在亚洲的西部和东南部,非洲的北部和东部.【解答】解:(1)读图可得,图中所示的是基督教的教堂,基督教堂典型的特点是十字架.(2)基督教主要分布在欧洲、美洲、大洋洲,日本主要信仰神道教、佛教、基督教三个大的宗教和许多小宗教,因此小丽出差所到的国家不太可能是日本,欧洲西部的可能性较大,故原叙述错误.故答案为:(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