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选C。材料中的李贽“剃光头发留着长须” “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收女弟子”等行为,只 能说明他对封建礼教的蔑视,因此C正确。A、B、D都是 对材料的过度解读。
3.(2018·江苏单科·T21)(12分)中国文化具有强大的 包容力和生命力,儒家思想是传统文化的主体。阅读下 列材料:
材料一
3.宋明理学是佛道化的儒学:宋明理学是中国古代 儒、佛、道三家思想长期对立融合的产物,带有明显的 佛道化的特点,如把佛教的禁欲主义思想吸收进来,并 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道德主张。
三、关于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的几点认识 1.明清时期李贽、黄宗羲对儒家思想的批判,不是 抛弃儒学,而是对儒学的批判和继承,使其更加符合社 会现实的需要,从而使儒学得到传承和创新。
2.(2016·江苏单科·T5)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 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 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 李贽 ( ) 世纪金榜导学号
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 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 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 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
(3)隋唐时期书法艺术发展到高峰,注重法度和规范。
(4)宋代,重文和市民阶层的兴起,书法呈现多样化,追 求个性,忽略法度。 (5)明代,社会进一步平民化、世俗化,更强调个性。
(6)清代,世运转衰、抱残守缺、了无生气。 总之,书法作为一门艺术,除自身艺术的发展沿革外,它 还受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影响,并且是一定时期 政治经济文化的反映,用艺术的眼光看现世,用现实的 眼光看艺术。
4.影响:中国逐渐失去科技创新能力,经济文化全 面落后于西方,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东西方关系失衡, 中国遭到西方殖民者的侵略;西方在近代科技推动下近 代化进程不断加速,率先进行工业革命,建立了全球优 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