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影像诊断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2.87 KB
- 文档页数:2
3 讨论输卵管阻塞的传统治疗方法很多,如输卵管通液术、经腹输卵管矫治术、腹腔镜下输卵管矫治术和显微外科输卵管矫治术等。
输卵管通液术只凭医生主观感觉,注药阻力和经验来判断的盲目性和假像。
输卵管矫治术为创伤性手术,操作复杂,患者痛苦大,其费用昂贵,且仅适用于输卵管伞部阻塞,而对输卵管近段阻塞或管腔内粘连严重者往往无济于事,难以奏效。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证实,在X线电视下,经宫颈插入同轴导管行输卵管阻塞的介入再通治疗是一种简便、快捷、安全、经济的方法。
由于输卵管炎症,导致粘连扭曲,输卵管内炎症碎片、浓缩稠厚的粘液,细小的纤维丝均可引起输卵管阻塞。
介入再通术具有可视性,可以充分了解阻塞的部位,此时,用一导管导丝通过粘连、狭窄甚至闭塞的输卵管腔内,达到再通的目的,再加上局部冲洗用药可巩固输卵管通畅。
本组330例557条输卵管阻塞,插管成功545条,有491条再通成功,再通率为90.1%,其中输卵管近段阻塞再通率高达95.5%,远阻塞再通率为48.9%,输卵管近段阻塞的再通率与输卵管远段阻塞的再通率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性。
远段再通率低的原因可能是造影剂的流体静压或导丝的推力在宫角和输卵管近段已部分消耗,作用于远段阻塞部位的压力相对变小,致使远段阻塞的再通率较低。
本文病例输卵管插管失败12条,再通失败54条,分析其原因有三,其一子宫位置极度倾斜,子宫角部严重闭塞粘连,疤痕形成,导管导丝不能插入输卵管,其二输卵管壁增厚僵硬,柔顺性下降,影响导丝插入,即使插入也不能再通,强行推入易穿孔,其三伞端周围粘连积水,疗效最差。
国外Confin[2]提出用球囊导管扩张治疗输卵管壁伞端粘连,但疗效也不肯定。
随访观察本组受孕为115例,受孕率为34.8%。
与国外文献输卵管再通的受孕率相仿[3]。
输卵管介入再通术后重新粘连是一个不可忽视问题,我们在术后经导管向输卵管内注入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糜蛋白酶、甲硝唑等抗炎防粘连剂,使其局部抗炎外,还可以减低局部损伤后纤维蛋白沉积或成纤维细胞增生。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CT表现及其与肾癌和肾脂肪瘤的鉴别诊断。
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AML的CT表现。
结果:15例RAML患者中经CT扫描共发现瘤灶21个,其中双肾发病2例,单肾发病12例,单肾多发瘤灶1例。
瘤体长径为0.9~6.7 cm。
术前正确诊断RAML 12例,准确率为80.0%,2例误诊为肾癌,1例误诊为脂肪瘤。
结论:CT对含脂肪组织、影像表现典型的RAML诊断不难,但表现不典型的RAML易误诊。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是起源于血管周上皮样细胞的间质性肿瘤,由不同比例的血管、平滑肌及脂肪组织构成,易出血,可恶变,影像表现相当复杂,有时不易与肾癌、肾脂肪瘤等鉴别。
由于本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故术前诊断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赖于准确的影像学诊断。
笔者搜集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并有完整影像学资料的AML病例,回顾性分析其CT影像表现,旨在加强对该肿瘤的认识,提高术前诊断准确性。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搜集笔者所在医院2007年1月-2011年6月收治的1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RAML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9例,年龄25~64岁,平均年龄(41.2±3.8)岁。
临床表现有腰腹部胀痛、包块及血尿,部分患者无症状,体检发现。
1.2 方法采用飞利浦6排螺旋CT扫描仪(Philips Blilliance 6),患者禁食约10 h左右,检查前30 min内口服3%Angiografin约500~800 ml充盈消化道。
行常规双肾CT扫描,层厚约3~8 mm。
采用高压注射器经肘前静脉团注100 ml碘海醇或碘佛醇,流率为3.0~3.5 ml/s。
注射后20~30 s时行动脉期扫描,60~90 s时行髓质扫描,3~5 min时行肾盂期扫描。
2 结果15例RAML患者中经CT扫描共发现瘤灶21个,其中双肾发病2例,单肾发病12例,单肾多发瘤灶1例。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北武汉430200)【摘要】目的:评价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raml)的影像学诊断和治疗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临床资料,全部行b超检查和ct扫描,4例行磁共振(mri)检查。
5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
病理检查均诊断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其中2例肿瘤直径小于4cm,无明显症状者采取每半年b超、ct随访观察。
手术治疗10例,肿瘤剜除术6例,肾部分切除术3例,肾切除术1例。
结果:病理检查均为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术后病情稳定。
结论:ct、mri诊断准确率高,是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最佳影像学诊断方法,对确诊治疗方案有重要指导意义;肿瘤直径小于4cm者采取保守观察治疗,直径大于4cm者采取手术治疗。
【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影像学【中国分类号】r737.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511(2012)04-0165-01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又称为肾错构瘤,是肾脏的良性肿瘤,临床较为常见,随着影像学的发展,临床检出确诊率明显增高。
我现回顾性分析收治的12例患者,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次患者共12例,其中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20~56岁,平均年龄42岁。
左侧病变3例,右侧病变8例,双侧病变1例。
无临床症状者2例,为b超体检时偶然发现。
患者腰痛者9例,血尿2例,均为肉眼可观测,肾区扪及包块3例。
1.2 影像学检查均行ct扫描,平扫表现为圆形或类圆形、均匀低密度或极低密度混杂病灶,增强扫描肿块大多呈不均匀强化,ct值均为负值。
均行b超检查,9例表现为强回声光团,界线清楚,内部回声均匀,诊断准确率为75%。
磁共振成像(mri)检查4例,raml中的脂肪成分在mri扫描时,其t1加权像呈高信号,t2加权像呈低信号。
5例行静脉肾盂造影(ivp)4例因肿瘤较大,表现为肾盂肾盏受压变形。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 CT 表现赵国礼;杨学东;王晓熙;叶喜林;万军平【摘要】Objective To study the CT Imaging features of renal angiomyolipoma, so as to increase the value in clinical diag-nosis.Methods Analyses were made on 6 confirmed cases of renal angiomyolipomas with CT scan.Results Of the 6 cases, 4 were single and 2 were multiple cases, of which 1 was in the right kidney and 3 were in the left kidney, and 2 were in both kidneys, with a total of 12 foci.There were six foci with a diameter smaller than 2cm, and another 6 foci with a diameter larger than 2cm, and the lar-gest diameter of the focus was 8.3 cm ×7.1cm.Renal parenchyma and or circular, elliptical and irregular shape soft tissue shadows and fatty tissue shadows in renal pelvis were clearly seen from the CTscan.Conclusion CT scan revealed that the fatty tissue in renal tumor could confirm the diagnosis of renal angiomyolipomas.%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RAML)的CT表现,提高CT诊断价值. 方法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行螺旋CT 检查RAML患者6例. 结果 6例中,单发4例,多发2例;右肾1例,左肾3例,双肾2例;全部病例12个病灶. 病灶直径<2 cm者6个,>2 cm者6个,病灶最大者8.3 cm ×7.1 c m,CT显示肾实质和或肾盂内圆形、椭圆形和不规则形软组织密度影及脂肪密度影. 结论 CT检查发现肾肿瘤中的脂肪组织可确定RAML的诊断.【期刊名称】《海军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36)005【总页数】3页(P421-422,446)【关键词】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作者】赵国礼;杨学东;王晓熙;叶喜林;万军平【作者单位】200081 上海,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放射科;200081 上海,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放射科;200081 上海,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放射科;200081 上海,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放射科;200081 上海,解放军第四一一医院放射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myolipomas,RAML)又称肾错构瘤,由血管、平滑肌和脂肪构成,是肾脏肿瘤中常见的良性肿瘤,笔者回顾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AML的临床及影像资料,旨在提高诊断准确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