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战争和瓜分中国的狂潮
1894-1895
一.甲午中日战争
战争爆发的背景
日本
增 资本主义发展 需要殖民地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 兵 (1894 -1895) 支 援 助 对 针
朝鲜
中国
求
战争爆发的背景
日本:“大陆政策”的出台(根本原因)
中国:积贫积弱,“避战求和”(可乘之机)
朝鲜:东学党起义(直接原因)
材料一 1911年被清政府视为叛党的梁启超曾夜泊马关,在 春帆楼感慨万千,遂写下“明知此是伤心地,亦到维舟首重回。 十七年中多少事,春帆楼下晚涛哀”的诗句。 材料二 丘逢甲曾作《离台诗》二首,其一为:“宰相有权 能割地,孤臣无力可回天;扁舟去做鸱夷子,回首河山意黯 然。” (1)据材料一,说说“十七年前”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 “伤心地” 因何事而让国人伤心? 甲午中日战争 ; 《马关条约》的签订 (2)据材料二,宰相指的是谁?所割之地有哪些? 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 李鸿章 (3) 台湾的“割离” 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
军备废弛
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和伊藤博文签 订《马关条约》时的情形。
《马关条约》内容:
割三地 ——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
湖列岛给日本
赔二亿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开口岸 ——增开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
商口岸
允设厂 ——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厂
影响: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割辽东半岛、台湾、 澎湖岛及附属岛屿
影响
割地
香港岛
《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以 巨额赔款使清朝丧失财 政独立,大量举借外债, 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把中 赔款 2100万银元 二亿两白银 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 国的财政和经济。 国变成半殖民地社会的极为重要的步 上海、广州、 重庆、沙市、 新口岸和内河新航线的开 骤,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 辟,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开商埠 福州、厦门、 苏州、杭州 深入到中国内地。 宁波 加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