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 格式:docx
- 大小:34.42 KB
- 文档页数:26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一章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1. 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定律。
3. 学会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
教学内容:1. 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1.1 电流、电压、电阻的概念及关系1.2 功率、能量的概念及计算2. 电路的基本组成2.1 电路的定义及组成要素2.2 电路的基本元件2.3 电路的两种基本连接方式3. 电路定律3.1 欧姆定律3.2 基尔霍夫定律3.3 电路功率计算4. 电路分析方法4.1 串并联电路分析方法4.2 叠加定理与戴维南定理4.3 频率响应分析方法教学资源:1. 电工电子技术课件2. 电路仿真软件(如Multisim)3. 实验设备及器材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电工电子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的讲解与演示:2.1 利用课件讲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通过动画演示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
2.2 利用电路仿真软件演示电路的基本组成和电路定律。
2.3 利用实验设备进行电路实验,验证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
3. 课堂互动:3.1 提问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的理解。
3.2 让学生利用电路仿真软件进行电路设计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4.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电路定律和分析方法的掌握。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教案_电工电子技术课件_第二章教案概述:本教案主要介绍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特性和应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半导体器件的分类、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一、电工技术基础1. 电路基础- 电路定义:电流的路径,由电源、导线、负载和开关组成。
- 欧姆定律:电压(V)、电流(I)和电阻(R)之间的关系,V = I * R。
- 基本电路类型: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合电路。
2. 电源- 直流电源(DC):电压和电流方向恒定的电源。
- 交流电源(AC):电压和电流方向周期性变化的电源。
- 电池、发电机、变压器等都是常见的电源设备。
3. 导线与连接- 导线材料:铜、铝等,具有低电阻率。
- 导线规格:根据负载电流选择合适截面积的导线。
- 连接方式:焊接、压接、螺栓连接等。
4. 负载- 电阻性负载:如电热器、电阻器。
- 电容性负载:如电容器。
- 感性负载:如电动机、变压器。
5. 开关与控制- 开关类型:单刀单掷、单刀双掷、三刀双掷等。
- 控制元件:继电器、接触器、定时器等。
二、电子技术基础1. 电子元件- 被动元件: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
- 主动元件:二极管、晶体管、集成电路。
- 半导体材料:硅、锗等。
2. 数字电子基础- 数字信号:二进制信号,0和1表示低电平和高电平。
- 逻辑门: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 触发器:RS触发器、D触发器、JK触发器等。
3. 模拟电子基础- 放大器:运算放大器、音频放大器、功率放大器。
- 振荡器:正弦波振荡器、方波振荡器。
- 滤波器: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
4. 电子测量与测试- 测量仪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
- 测试方法:电压测量、电流测量、电阻测量。
5. 电子电路设计- 电路原理图设计:使用绘图软件绘制电路图。
- PCB布局:电路板设计,包括元件布局和走线。
- 电路仿真:使用软件模拟电路工作情况。
三、安全与维护1. 电工安全- 遵守电气安全规范。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
- 定期检查电气设备。
2. 电子设备维护- 清洁电路板和元件。
- 定期更换老化元件。
- 存储环境要求:防潮、防尘、防静电。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第四章第一节,详细内容为“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定律”。
主要包括电路的组成、电路模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电路的组成及电路模型。
2. 掌握欧姆定律及基尔霍夫定律,并能运用这些定律分析简单电路。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欧姆定律及基尔霍夫定律的应用。
重点: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及电路模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路实验器材(电源、电阻、导线、电流表、电压表等)、多媒体设备。
学具:笔记本、铅笔、橡皮、尺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一个简单的电路,让学生观察并描述电路的组成。
引导学生思考电路是如何工作的。
2. 理论讲解(15分钟)(1)介绍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及电路模型。
(2)讲解欧姆定律,并进行实验演示。
(3)讲解基尔霍夫定律,并进行实验演示。
3. 例题讲解(15分钟)分析一个简单的电路图,运用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求解电流、电压等参数。
4.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学生独立分析一个电路图,求解电流、电压等参数。
5. 实验操作(10分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电阻下的电流、电压值,验证欧姆定律。
七、板书设计1. 电路的基本概念、组成及电路模型。
2. 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
3. 例题及解答。
八、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欧姆定律,计算给定电阻、电压下的电流值。
(2)分析一个电路图,运用基尔霍夫定律求解电流、电压等参数。
2. 答案:(1)电流值计算:I = V/R。
(2)电路分析:根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方程组,求解电流、电压等参数。
九、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电路的基本概念、定律掌握情况较好,但实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
2. 拓展延伸:(1)研究电路中的功率计算。
(2)学习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
(3)了解电路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知识。
2.理解电路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3.掌握常见电路的设计与调试方法。
4.能够使用电工电子技术基本工具和仪器进行实验和测量。
二、教学内容:1.电工电子技术概述-电工电子技术的定义和发展历史。
-电工电子技术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领域。
2.电路基础知识-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基本概念。
-基本电路元件:电源、开关、电线、电阻、电容和电感。
-串联、并联和混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电源与稳压电路-常见的电源类型和基本原理。
-稳压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
-测试和调试稳压电路的方法和技巧。
4.放大器电路-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两级放大器的设计和调试方法。
-放大器的参数和性能指标。
5.滤波电路-滤波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常见的滤波器类型和性能指标。
-根据要求设计和调试滤波器电路的方法和技巧。
6.信号发生与调制电路-信号发生电路的基本概念和设计方法。
-调制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
-应用常见调制电路进行实验和测量。
7.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史。
-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
-数字电路的基本组成和数字逻辑门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结合理论与实践,通过实验和实例讲解理论知识的应用。
2.运用案例分析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和电工电子技术仿真软件辅助教学。
4.开展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让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评价与考核:1.平时考核:-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实验或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2.期末考核:-笔试:主要测试对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程度。
-实验:测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的撰写能力。
五、教学资源:1.主要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
2.辅助教材:《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实验指导书》。
3.数字电路仿真软件。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第一章:电路基本概念与定律1.1 电路的基本元素电源开关电阻电容电感1.2 电路的基本连接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混联电路1.3 欧姆定律电流(I)电压(V)电阻(R)1.4 功率与能量功率(P)能量(E)第二章:简单电路分析2.1 基尔霍夫定律电流定律(KCL)电压定律(KVL)2.2 电阻的测量伏安法欧姆表的使用2.3 电路的简化串联电阻的计算并联电阻的计算2.4 电路的功率分析电功率的计算电能的计算第三章:交流电路3.1 交流电的基本概念交流电的定义交流电的表示方法3.2 交流电路的电阻分析电阻对交流电的影响电阻的阻抗计算3.3 交流电路的电容分析电容对交流电的影响电容的阻抗计算3.4 交流电路的电感分析电感对交流电的影响电感的阻抗计算第四章:磁路与变压器4.1 磁路的基本概念磁通量磁感应强度4.2 变压器的基本原理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变压器的构造4.3 变压器的特性变压器的变压比变压器的效率4.4 变压器的应用电压变换电流变换第五章:半导体基础5.1 半导体的基本概念半导体的定义半导体的分类5.2 PN结的形成与特性PN结的形成过程PN结的特性5.3 半导体器件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5.4 半导体电路的基本分析直流电路分析交流电路分析第六章:数字电路基础6.1 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数字电路的组成6.2 逻辑门电路与门(AND Gate)或门(OR Gate)非门(NOT Gate)与非门(NAND Gate)或非门(NOR Gate)6.3 逻辑函数与逻辑表达式逻辑函数的定义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逻辑函数的简化6.4 逻辑电路的设计半加器全加器译码器编码器第七章:触发器与计数器7.1 触发器的基本概念触发器的定义触发器的作用7.2 常见的触发器SR触发器JK触发器T触发器D触发器7.3 计数器的基本概念计数器的定义计数器的作用7.4 常见的计数器二进制计数器十进制计数器双向计数器第八章:模拟电子技术8.1 放大器的基本概念放大器的定义放大器的作用8.2 放大器的类型静态放大器动态放大器功率放大器8.3 放大器的分析方法微变等效电路分析法交流等效电路分析法8.4 反馈在放大器中的应用反馈的定义反馈的类型反馈的作用第九章:电力电子技术9.1 电力电子器件晶闸管整流器逆变器9.2 电力电子电路的应用电力控制电力调节电力转换9.3 电力电子技术的优势与挑战优势挑战9.4 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发展历程未来发展趋势第十章:电工电子技术实验与调试10.1 实验基本知识与技能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数据处理与分析10.2 电工实验电阻测量电压与电流测量功率测量10.3 电子技术实验逻辑门电路测试触发器与计数器测试放大器测试10.4 综合实验与调试电路设计与搭建故障诊断与排除性能测试与优化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的电路简化与功率分析:理解和应用串并联电路的简化方法,以及电功率的计算。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掌握电工电子技术中的电路基础知识;3.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4.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2.电路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教学难点:1.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理解的深度;2.电路基础知识的运用和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通过引入实际问题或实例,激发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兴趣;2.通过简单的小实验或示意图,引出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概念。
二、知识讲解(30分钟)1.对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简单介绍,如电流、电压、电阻等;2.对电路基础知识进行讲解,如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电路图等;3.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图示,深入浅出地讲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
三、实践操作(30分钟)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实践操作,如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等数据;2.分发实验指导书,引导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践操作;3.指导学生完成实验记录和结果分析。
四、讨论交流(20分钟)1.根据实践操作的结果,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总结电工电子技术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2.鼓励学生提出新的思路和创新点,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五、归纳总结(10分钟)1.对本节课内容进行归纳和总结,强化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理解和记忆;2.提出下节课的预习内容,激发学生对电工电子技术的进一步学习兴趣。
教学资源:1.实验器材:万用表、电路板等;2.教辅材料:实验指导书、教材等。
教学评价:1.针对实践操作的实验报告进行评价,包括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分析和总结的能力等;2.评价学生在讨论交流环节中的表现,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的提出等。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标准本课程标准是根据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方案编写的。
编写本课程标准时,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
课程标准中教学内容和学时,可根据具体教学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一、课程简介1.课程名称:电工电子技术基础2.课程代码:3.学时:72时4.学分:4.5学分5.适用专业:6.课程性质:本课程是非电专业一门专业基础课,为必修内容。
通过本领域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其与在相关专业领域的联系和应用;电气设备在相关专业及在相关工业生产上的应用。
具备识读工业生产中各电气控制系统原理的能力,具备测试电器元件和排除线路故障的能力,为相关专业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
本课程融基础知识、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实施“教学做”一体化教学,从而奠定牢固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2010年对本课程的教学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把各专业对《电工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要求做了详细的分析,彻底打破僵化的教学模式,紧紧围绕学生能力培养,将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以适应各专业的现实需要。
根据从人才培养的需要和各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出发,在教材内容选取上以“必需、够用”的基本原则,将理论讲授与实践训练相结合。
理论讲授贯穿其应用型,实践中有理论、有方法,以基本技能和应用为主,易学易懂易上手,且具有工程应用型。
按照工作过程导向的原则将课程内容进行序化,为处理实际问题提供方法与途径,构建更合理的教学体系,较好地处理了相关课程的关系。
这些内容包括基础知识、职业技能项目等,从而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
开始强调为专业生产第一线培养应用性人才,减少了理论推导内容。
在实践教学方面,改进实训设备和技术,改编实训教材,更新实验内容,教学改革取得了初步成效。
课程开发基本路径:基础知识——知识链接——知识拓展。
在学完本课后,应能达到下列职业能力目标:1.熟悉与职业相关的劳动保护要求和安全操作规程等;2.能熟练查阅常用手册、国家及行业标准等;3.学会电子电路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能识读电子电路原理图和接线图;4.能够正确进行接线与调试,并能够解决过程中出现的问题;5.能熟练使用电子测试仪器仪表,独立完成各项安装与调试任务。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1. 电路基础知识电路是指由电源、电器件和连接线组成的导电路径关系,主要包括开关电路、控制电路、信号电路等。
电路中的电流、电压等参数均可用具体电学量表示。
2. 电荷密度和电势电荷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的电荷量,通常用库仑每立方米(C/m³)表示。
电势是指电场在某一点上的势能,通常用伏(V)表示。
电荷分布和电势是电路理论中的重要概念。
3. 电源和电阻电源是指能够提供电能的设备,根据输出方式的不同可分为直流电源和交流电源;电阻是指阻碍电流流动的物理现象,其阻碍程度可用电阻值来表示。
常用的电阻器包括定值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等。
4. 电容器和电感器电容器是指能够存储电荷的元件,通常由两个带电体之间的介质隔离层和两个电极组成;电感器是指能够储存磁能的元件,常见的电感器有线性电感器和磁芯电感器,其主要作用是滤除高频干扰信号。
5. 二极管和晶体管二极管是电子学中的一种常见电子元件,具有单向导电性和整流性,广泛应用于电源、放大、电压调节、频率合成等领域;晶体管是另一种常见的电子元件,具有放大、开关、振荡等多种功能,一般分为NPN型和PNP型两种。
6. 集成电路和模拟电路集成电路(IC)是指将多个元器件集成在一个芯片上的电子设备,应用广泛,可分为数字集成电路和模拟集成电路;模拟电路是指能够处理模拟信号(即将连续的信号变换为离散的数字信号的过程)的电路,包括运放、数据转换器等。
7. 传感器和控制系统传感器是指将物理量、化学量和生物量等转换为电信号的装置,分为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电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控制系统是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等元件组成的综合性电子系统,主要用于控制工业流程及机器人等领域。
8. 电路板和电子工具电路板是电路元器件的载体,由于功能的复杂和封装的微小化,必须经过印刷、钻孔、覆铜、软化等一系列工艺才能制造;电子工具包括万用表、烙铁、千斤顶、钳子、电烙铁、放大器等,是电子工程师必不可少的工具。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电工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电能的产生、传输、分配、转换和应用,以及电子器件和电路的工作原理、设计和应用的学科。
它是电气、电子、通信、自动化等工程领域的重要基础,也是现代科技和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下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些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点。
一、电路的基本概念电路是电流通过的路径,它由电源、负载、导线和开关等组成。
电源是提供电能的装置,如电池、发电机等;负载是消耗电能的装置,如灯泡、电动机等;导线用于连接电源和负载,传输电流;开关用于控制电路的通断。
电流是电荷的定向移动,其单位是安培(A)。
电压是使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的原因,单位是伏特(V)。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单位是欧姆(Ω)。
欧姆定律是描述电路中电流、电压和电阻关系的定律,即 I = U / R,其中 I 表示电流,U 表示电压,R 表示电阻。
二、直流电路直流电路中电流的方向不随时间变化。
在简单的直流电路中,我们可以通过串联和并联的方式连接电阻。
串联电阻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即 R 总= R1 + R2 ++ Rn;并联电阻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即 1 / R 总= 1 / R1 + 1 / R2 ++ 1 / Rn 。
基尔霍夫定律是分析直流电路的重要工具。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指出,在任何一个节点上,流入节点的电流之和等于流出节点的电流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指出,在任何一个闭合回路中,电压升之和等于电压降之和。
三、交流电路交流电路中电流的大小和方向随时间周期性变化。
交流电的基本参数包括频率、周期、幅值和有效值。
频率表示交流电在单位时间内变化的周期数,单位是赫兹(Hz);周期是交流电完成一个完整变化所需的时间;幅值是交流电的最大值;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定义的,它表示交流电在相同时间内产生的热量与直流电相等时的电流或电压值。
在交流电路中,电阻、电感和电容是常见的元件。
电阻在交流电路中的作用与直流电路相同;电感具有阻碍电流变化的作用,其感抗 XL =2πfL,其中 f 是频率,L 是电感值;电容具有储存电荷和阻碍电压变化的作用,其容抗 XC = 1 /(2πfC) ,其中 C 是电容值。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大纲【课程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机械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
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从事机电技术应用工作所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和继续学习的能力打下一定的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具备机电技术应用专业必需的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初步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打下基础,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
(一)知识教学目标1.理解电工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
2.掌握基本电路的原理、结构、用途。
3.掌握常用设备、器件的特性和应用范围、途径。
(二)能力培养目标1.能正确使用电工仪表、常用电子仪器仪表。
2.能阅读和分析简单的电路原理图及设备的电路方框图。
3.具有借助手册等工具书和设备铭牌、产品说明书、产品目录等资料,查阅电子元器件及产品的有关数据、功能和使用方法的能力。
4.能处理电气设备和电子设备的简单故障。
【教学内容和要求】基本模块(一)电路基础1.电路分析的基础知识掌握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功率的计算。
理解电阻元件、电感元件、电容元件及其伏安特性。
了解电压源、电流源的概念及其伏安特性。
理解等效的概念,掌握电阻的串并联及简单的混联电路。
理解基尔霍夫定律,并会应用支路电流法计算简单电路。
理解戴维宁定理;了解叠加定理。
了解RC的充放电过程。
2.单相交流电路掌握正弦量的三要素,掌握正弦量的有效值和相位差的概念。
理解正弦量的解析式、波形图的相互转换。
理解R-L-C串联电路的向量分析法,会判断阻抗的性质。
掌握简单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的计算。
了解串联谐振的条件及其特征。
3.三相交流电路掌握三相交流电路的基本概念;了解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的计算方法。
了解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的功率计算;了解中线的作用。
(二)电机与变压器1.变压器了解单相变压器的结构及用途。
掌握单相变压器的工作原理及极性的判别。
了解单相变压器的工作特性、铭牌及主要参数。
了解三相变压器的结构、铭牌及主要参数。
2.异步电动机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旋转原理、结构。
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特性。
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和主要参数。
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反转、制动方法。
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3.直流电动机了解直流电动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了解并励电动机、串励电动机的工作特性及应用。
理解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方法。
4.步进电机了解步进电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主要参数。
了解步进电机的应用特点。
(三)模拟电子技术1.常用半导体元件了解半导体二极管的结构;理解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和主要参数。
了解半导体三极管的结构;理解其放大作用、特性曲线、主要参数。
了解MOS型场效应管的特性、主要参数及其与半导体三极管的性能比较。
2.基本放大电路掌握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理解静态工作点的概念。
了解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的概念。
了解射极输出器的电路结构、性能、特点及应用。
了解多级放大器的组成。
了解场效应晶体管共源放大电路的结构及性能特点。
3.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掌握运算放大器的性能、特点及同相放大器、反相放大器的典型电路。
理解负反馈的概念;了解负反馈类型及其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使用方法。
4.电源电路掌握半导体二极管整流电路的结构、原理。
了解滤波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
了解稳压电路的作用及集成稳压器的使用方法。
(四)数字电子技术1.数字电路基本知识了解数字电路的特点;了解数制和码制、二进制及运算。
掌握常用逻辑门电路的逻辑符号、逻辑功能及表示法。
理解集成与非门电路特性、参数及其应用。
2.组合逻辑电路了解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理解典型组合逻辑电路的功能及应用。
3.时序逻辑电路理解R-S触发器的结构、逻辑功能及工作原理。
理解集成J-K触发器、D触发器的逻辑功能及应用。
了解常用中规模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及其应用。
4.脉冲信号的产生和整形了解矩形脉冲信号的产生方法及施密特触发器在波形变换及整形电路中的应用。
了解555时基电路的结构、原理,理解其应用方法。
(五)电力电子技术理解晶闸管的基本工作原理、主要参数和伏安特性。
了解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的工作原理,移相方法。
了解常用可控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会计算输出电压和电流。
了解单相交流调功、调压的工作原理。
理解变频调速的概念。
选学模块(一)电机与变压器理解自耦变压器和仪用变压器的应用;了解脉冲变压器的应用。
了解三相变压器的结构、铭牌及主要参数。
了解三相同步电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了解直线电机、伺服电机的工作原理和应用特点。
(二)电力电子技术了解自关断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
了解直流斩波的概念。
实践性教学模块1.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的验证会验证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会使用直流电流表、电压表等电工仪表。
2.直流电路的测量会使用万用表;了解基本的测量方法。
3.功率和电能的测量了解日光灯电路的原理。
掌握交流电流、电压、功率的测量。
4.R-L-C串联谐振实验会使用电动系单相功率因数表。
会观察电容量不同时,电路的性质。
5.变压器空载、短路实验会用兆欧表测量线圈的绝缘电阻。
会求取变压器的参数。
6.异步电动机正、反转实验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设备和起动方法。
会测量三相功率及转速。
7.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反转运行会使用起动器起动他励直流电动机。
了解他励直流电动机的调速和改变转向的方法。
8.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会使用示波器、低频信号发生器和毫伏表。
9.单管放大电路会组装分压式偏置单管放大电路。
会静态工作点的测试和调整。
会用示波器观察静态工作点对输出波形的影响。
会测量电压放大倍数。
10.负反馈和基本运算放大电路会观察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11.集成与非门电路测试及应用会测试与非门逻辑功能及参数。
会用集成与非门电路搭接其他逻辑功能电路。
12.集成电路的应用会用集成J-K触发器组成其他触发器;会使用集成计数器。
13.555时基电路及其应用会用555时基电路组成应用电路。
14.晶闸管可控整流电路会用示波器观察触发脉冲和电压、电流波形。
掌握示波器的使用。
15.交流调压会组装简单的交流调压电路。
16.变频器的使用会用变频器调节异步电动机的转速。
【学时分配建议】【说明】1.本课程教学内容采用模块结构,包括基本模块、选学模块和实践性教学模块。
2.课堂教学应多采用教具、模型、实物和现代教育技术,以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教师应注意电工电子技术的新发展,适时引进新的教学内容。
3.要注意改革考核手段与方法,可通过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实践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焊工工艺学》教学大纲【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在使学生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给学生以发展后劲,充实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学生在技能训练过程中反复学习、理解、熟悉基本理论,就枯燥学习为实际运用,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求知最终达到掌握本专业知识和技能要求目的。
培养学生掌握中级电焊工所需的工艺理论知识和实际的操作技能;并能熟练地使用、调整和维护本工种的主要设备;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具有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的习惯。
在达到理论与实际课题要求之后,可结合生产实习,并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
【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手工电弧焊(交流电焊机和直流电焊机两种)、气焊(氧、乙炔焊,氧、汽油焊,氧、煤气焊)、气割(手动和自动化氧、乙炔割,氧、汽油割)、氩弧焊、二氧化碳焊、电阻焊等为研究对象。
以手工电弧焊、气焊(氧、乙炔焊),二氧化碳焊为重点,学完本课程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懂得安全生产、文明生产等知识。
2.了解焊接设备的性能、结构、原理,掌握常用焊机的调整和维护保养方法。
3.能较熟练地解决实际操作中的相关问题。
4.能较合理地选用各种焊接参数。
5.掌握常用焊接材料的焊接性能以及各种材料的焊接。
6.会较合理地选择工件的定位和装焊,了解常用焊接夹具的结构原理和安装方法。
7.会分析废品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方法。
8.各种中级焊接的操作技能。
9.能查阅有关的技术手册。
【教学内容及要求】(一)、焊接发展及安全文明知识教学要求:1、对焊接专业的的分类了解。
2、了解焊接专业的发展。
3、掌握和理解焊接专业的安全文明知识。
教学内容:1、焊接专业的分类及各种焊接方法知识。
2、各部门的安全文明生产知识。
3、掌握焊接当中的十个不焊。
(二)、手工电弧焊引弧教学要求:1、掌握手工电弧焊引弧的方法。
2、掌握手工电弧焊焊条夹持方法。
3、掌握手工电弧焊引弧的安全操作技术。
教学内容1、手工电弧焊电焊条的知识。
2、手工电弧焊焊接电弧知识。
3、焊手工电弧焊机的使用和保养。
4、手工电弧焊焊钳及各工具的的使用。
5、手工电弧焊正确操作两种引弧方法。
6、手工电弧焊引弧的安全操作技术。
(三)、手要电弧焊平敷焊教学要求:1、了解常用手工电弧焊弧焊设备的使用方法。
2、能正确选用手工电弧焊焊条直径和焊接电流。
3、掌握手工电弧焊焊缝的起头、收尾和连接方法。
教学内容1、焊接冶金基础。
2、手工电弧焊焊接电源。
3、常用弧焊设备回路接线方法。
4、焊缝的起头、收尾和连接方法。
(四)、手工电弧焊平对接焊教学要求:1、能正确的选择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
2、掌握手工电弧焊运条方法。
3、能正确分析手工电弧焊常见缺陷产生原因及防止方法。
教学内容1、手工电弧焊焊接应力及变形。
2、手工电弧焊工艺。
4、不开坡口焊件平对接焊。
5、手工电弧焊薄板件平对接焊。
6、手工电弧焊开坡口件平对接焊。
(五)、手工电弧焊平角焊教学要求:1、掌握手工电弧焊单层焊和多层平角焊工艺参数的选择方法。
2、掌握手工电弧焊运条方法。
教学内容1、手工电弧焊单层平角焊操作。
2、手工电弧焊多层平角焊操作。
3、手工电弧焊多层多道平角焊操作。
(六)、手工电弧焊立对接焊及立角焊教学要求:1、能正确选择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
2、掌握手工电弧焊焊条角度和运条方法。
教学内容1、手工电弧焊不开坡口立对接焊操作。
2、手工电弧焊开坡口立对接焊操作。
3、手工电弧焊立角焊时焊条摆动和运条方法。
教学要求:1、能正确选择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
2、能进行手工电弧焊薄板、厚板横焊操作。
教学内容1、手工电弧焊不开口焊件横焊操作。
2、手工电弧焊开坡口焊横焊操作。
(八)、手工电弧焊仰焊教学要求:1、能正确选择手工电弧焊焊接工艺参数。
2、能进行手工电弧焊角接仰焊基本操作。
3、能进行手工电弧焊薄板、厚板的对接仰焊操作。
教学内容:1、手工电弧焊不留间隙的角接仰焊操作2、手工电弧焊不开坡口焊件对接仰焊操作。
3、手工电弧焊开坡口焊件对接仰焊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