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和运动功能资料
- 格式:ppt
- 大小:4.50 MB
- 文档页数:60
第五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一、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1、接受刺激—将刺激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2、刺激信息沿特定通路传入中枢3、中枢信息处理,形成感觉* 有关内容将在感觉这一章叙述二、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1、运动指令的形成2、运动指令沿特定通路由中枢传至效应器—骨骼肌3、神经冲动引发骨骼肌收缩* 有关内容将在人体运动这一章叙述三、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的调节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完成的自主神经系统:是指支配内脏的传出神经,走行于颅神经和脊神经中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1、自主神经系统的分布特征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1、在外周神经节换神经元2、交感节前短,节后长; 副交感节前长,节后短。
3、中枢不同交感中枢位于脊髓的中部,从胸1 –腰3;副交感中枢位于两端,颅神经3、7、9、10, 和骶神经。
2、 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代谢 促进糖元分解, 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器官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循环 心跳加强加快 心跳减弱减慢 大部血管收缩 部分血管舒张 (腹腔内脏、皮肤、 外生殖器等) (软脑膜、外生殖器血管等) 肌肉血管可收缩(NE 能)或舒张(Ach 能)消化 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 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肠运动抑制胆囊收缩,促进括约肌收缩 促进胆囊收缩,使括约肌舒张 促进胃液及胰液分泌呼吸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支气管平滑肌缩,粘液分泌 泌尿 逼尿肌舒,括约肌缩, 逼尿肌缩,括约肌舒生殖 怀孕子宫缩,未孕子宫舒眼 瞳孔扩大,睫状肌松弛 瞳孔缩小,睫状肌缩, 促进泪腺分泌皮肤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1.双重支配2.相互拮抗3.紧张性作用内脏器官通常同时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个别例外:如汗腺、肾上腺髓质、皮肤的血管平滑肌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
通常,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内脏的作用相反,互相拮抗;如心脏、瞳孔等。
个别例外如对唾液腺,二者均促进其分泌,交感神经:唾液量少而粘稠,副交感神经:唾液量多而稀薄。
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动物结构与功能解析生物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高中阶段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而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动物学,它研究了动物的结构和功能。
动物的结构与功能是相互关联的,正确认识和理解动物的结构与功能对于高中生物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学习中的动物结构与功能进行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动物的结构特点动物的结构特点是指动物体内外形态、结构和组织的特点。
它们是由生物进化和适应环境的需要而产生的。
动物的结构特点可分为外部结构和内部结构两个方面。
外部结构主要包括动物的身体大小、形状、颜色、触角、鳞片、毛发等特征;而内部结构则涉及到动物的器官、系统、组织等方面。
动物的结构特点不仅仅是为了适应生存环境,也与动物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环境密切相关。
例如,鱼类的体型流线型,有助于减小水流的阻力,便于游动;而鸟类的前肢演化成翼,使其能够在空中飞行。
二、动物的功能特点动物的功能特点是指动物体内外生理活动的特点。
它们是动物根据生命活动的需要而形成的。
动物的功能特点包括营养功能、运动功能、呼吸功能、感觉功能和生殖功能等。
1. 营养功能:动物通过摄食、消化、吸收和排泄等过程来实现营养的摄取和利用。
不同种类的动物具有不同的营养方式,例如,食草动物以植物为食,肉食动物以其他动物为食。
另外,动物的消化系统也是多样的,有的动物具有单一的消化器官,如人类的胃和肠道,而有的动物则具有复杂的消化系统,例如反刍动物的瘤胃。
2. 运动功能:动物通过肌肉系统实现自身的运动。
不同种类的动物运动方式各异,有的动物通过四肢行走,有的动物通过翅膀飞行,有的动物通过鳍和尾巴游泳。
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结构密切相关,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适应性结构。
3. 呼吸功能:动物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以维持生命活动。
不同种类的动物具有不同的呼吸方式,有的动物通过皮肤呼吸,有的动物通过气管呼吸,有的动物通过鳃呼吸。
例如,昆虫通过气管系统进行气体交换,而鱼类通过鳃进行气体交换。
人体的感官和运动系统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由诸多器官和系统组成,其中感官和运动系统是人体最为重要的两个系统之一。
感官系统让我们能够感知外界的信息,而运动系统则使我们能够作出相应的反应并执行各种动作。
本文将以生物学的角度,探讨人体的感官和运动系统。
一、感官系统感官系统是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互动的重要途径,它主要由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个感觉器官组成。
这些感觉器官位于不同的部位,具有不同的结构和功能。
视觉是我们最常用的感觉之一,它通过我们的眼睛和视觉神经系统进行。
眼睛中的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等结构协同工作,将光线转化为电信号,并传递到大脑的视觉皮层,从而形成我们所见的图像。
视觉不仅让我们看到物体的形状、颜色和运动,还能帮助我们辨认物体和了解周围的环境。
听觉则是通过耳朵和听觉神经系统实现的。
耳朵中的外耳、中耳和内耳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听觉系统。
当声波通过外耳进入耳道时,中耳的鼓膜会受到震动,并将其传递到内耳的耳蜗中。
耳蜗中的感觉细胞将声波转化为电信号,然后传递到大脑的听觉皮层,从而让我们能够听到声音并辨别声音的来源和特征。
嗅觉和味觉是我们对化学物质的感知能力。
嗅觉主要由我们的鼻子和嗅觉神经系统完成,而味觉则通过我们的舌头和味蕾实现。
当嗅觉和味觉器官接触到特定的化学物质时,它们会产生特定的感觉和味道,从而让我们能够辨别食物的香味和味道。
触觉是我们对物体接触和压力的感知能力,它主要由我们的皮肤、神经末梢和大脑皮层组成。
当我们的皮肤接触到物体时,感觉细胞会发送信号到大脑,从而让我们感知到物体的温度、质地和形状。
触觉不仅帮助我们保护身体免受伤害,还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亲密接触和身体的快感。
二、运动系统运动系统是人体执行运动和动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主要由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神经系统三个部分组成。
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和保护机构,它由206块骨头组成,可以提供支撑和保护身体内部器官的功能。
骨骼不仅使我们能够保持身体的形状和稳定性,还是肌肉的附着点,通过肌肉的收缩和伸展来实现身体的运动。
第三章人体感知与运动特征31. 人体感知人体的感觉系统是指负责接受外界刺激信息的器官和神经。
1.1 视觉视觉是人类最主要的感知途径之一,占所有感知细胞数量的70%以上。
眼睛通过接收光线,将光线信息转化为神经信号,到达视皮层并被解码。
1.2 听觉听觉是指接收声波信息的能力。
人耳是感知声音的器官,接收到的声波信息会被转化为神经信号,传输到听觉皮层并被解码。
1.3 嗅觉嗅觉指的是人类感知气味信息的能力。
人类有数百种嗅觉感受器,能够感知到各种气味。
1.4 触觉触觉是指人类感知物体质地、形状、温度和湿度等信息的能力。
皮肤是最主要的触觉感受器,感受到的信息通过神经传递到感知皮层,并被解码。
1.5 味觉味觉指的是人类感知物体食物的味道的能力。
舌头上有味觉小结,能够感知到甜、咸、酸、苦、麻和辣等味道。
2. 运动特征人体运动特征包括姿势、动作、力量、速度、节奏、精度和协调。
2.1 姿势姿势指的是人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方向。
不同的姿势会有不同的运动规律和能量消耗。
2.2 动作动作指的是人体在运动中的不同状态,包括运动状态、静止状态和转移状态。
不同的动作会导致不同的力量、速度和协调度。
2.3 力量力量是人体运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推动或拉动力。
体力及肌肉力量是影响身体力量的两个主要方面。
2.4 速度速度是指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移动的距离。
人体在运动中所体现的速度主要与肌肉张力和神经系统的协调性有关。
2.5 节奏节奏指的是人体在动作中的节律感。
节奏感不仅体现在音乐、舞蹈等活动中,也同样体现在运动过程中。
2.6 精度精度是指人体在执行运动时的准确性。
精度方面的表现可以是命中率、预判准确性、反应速度等。
2.7 协调协调指的是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各肢体、肌肉、神经系统之间的协调性。
协调性好的人能够更轻松、更快速地完成各种动作。
3. 小结综合来看,人体感知和运动特征是相互关联的,互相影响的。
理解人体感知和运动特征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运动训练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试述各感觉功能及其相互协调作用在运动教学训练中的应用在运动教学训练中,各感觉功能是指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
它们在运动教学训练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相互协调配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和提高运动表现。
1. 视觉功能:视觉是从环境中获取信息的主要感觉方式。
视觉功能在运动教学训练中起到引导、指导和校正运动姿势和动作的作用。
例如,在教学训练中,教练员可以通过示范或视频显示来向学生展示正确的技术动作,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动作形象。
视觉功能还可以用来分析和评估学生的运动表现,从而及时提供反馈和指导。
2. 听觉功能:听觉是通过声音获取信息的感觉方式。
听觉功能在运动教学训练中通过语言指导和反馈起到重要作用。
教练员通过语言指导可以向学生传达正确的动作要领和技术要求。
同时,听觉功能可以帮助学生感知自身运动过程中的错漏和不协调之处,并及时调整和改进。
3. 触觉功能:触觉是通过皮肤感受物体接触或压力的感觉方式。
触觉功能在运动教学训练中帮助学生对接触和身体位置有更准确的感知。
例如,在学习击球技术时,触觉功能可以帮助学生通过球拍与球的接触感受到球的弹性和方向,从而调整击球力度和角度。
4. 前庭觉:前庭觉是通过内耳感受身体姿势、平衡和空间方位的感觉方式。
前庭觉在运动教学训练中能帮助学生掌握身体平衡和姿势控制。
例如,在学习平衡技巧时,前庭觉可以帮助学生感知自身身体位置的变化,并及时调整身体重心,以保持平衡。
5. 本体觉:本体觉是通过肌肉、关节和韧带感受身体位置和运动状态的感觉方式。
本体觉在运动教学训练中帮助学生掌握和调节自身肌肉力量和动作幅度。
例如,在学习柔道摔跤技巧时,本体觉可以帮助学生感知身体的姿势和摔跤动作的力度,从而更好地控制和进行技术动作。
这些感觉功能彼此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协调,共同影响着运动教学训练中的学习和表现。
教练员在运动教学训练中应综合应用这些感觉功能,通过视觉和听觉引导学生,通过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调节身体动作和技术要领。
本体感觉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在运动控制中,本体感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体感觉是指人体对自身姿势、位置和运动状态的感知和认知能力。
它包括了肌肉、韧带、关节和皮肤等组织传递的感觉信息,以及大脑对这些信息的处理和整合。
本体感觉不仅帮助我们维持平衡,还参与了各种精细的运动控制,如手部操作、步行、站立等。
下面将通过几个具体的例子来详细探讨本体感觉在运动控制中的作用。
1.体育运动中的本体感觉在体育运动中,本体感觉对于运动员的表现至关重要。
以篮球运动为例,当运动员持球投篮时,本体感觉可以帮助他们掌握投篮姿势、力度和方向,从而准确命中篮筐。
本体感觉还能帮助运动员调整身体的平衡和姿势,以应对对手的变幻多端的防守。
在足球比赛中,本体感觉也能帮助球员控制踢球的力度和角度,保持良好的平衡和灵活性。
本体感觉的敏锐度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表现。
2.日常生活中的本体感觉除了体育运动,本体感觉在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
当我们走路时,本体感觉能够帮助我们感知脚部的压力分布、身体的平衡和移动状态,从而保持稳定的步态。
在开车时,本体感觉能够让驾驶者准确掌握方向盘的位置和车辆的速度,以便安全驾驶。
本体感觉还能够帮助我们进行精细的手部操作,如书写、打字、握物体等。
3.本体感觉与姿势控制在运动控制中,本体感觉与姿势控制密切相关。
当我们进行动作时,本体感觉能够让我们准确感知身体各个部位的位置和运动状态,从而使得我们能够调整肌肉的张力和协调身体的各个部分,保持良好的姿势。
当进行瑜伽的时候,本体感觉能够帮助我们感知身体各部位的位置和力度,从而更好地完成各种瑜伽动作,使得瑜伽练习更加深入和有效。
总结回顾本体感觉在运动控制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不仅帮助我们进行各种精细的手部操作和姿势控制,还能够影响我们在体育运动和日常生活中的表现。
对本体感觉的训练和提高,对于保持良好的运动控制能力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个人观点与理解在我看来,本体感觉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外周神经系统的生理学功能和传导外周神经系统(PNS)是由神经纤维组成的神经网络,其功能涉及到整个身体的感觉、运动和自主调节。
本文将探讨外周神经系统的生理学功能和传导。
一、外周神经系统的结构与组成外周神经系统由两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神经纤维和神经节。
神经纤维包括运动神经纤维和感觉神经纤维,它们负责将信号传递到和从中枢神经系统(CNS)传输。
神经节则位于神经纤维附近,并包含了神经元细胞体。
二、外周神经系统的生理学功能1. 感觉功能:外周神经系统中的感觉神经纤维负责传递感觉信号,如疼痛、温度、触觉和压力等。
这些信号从感觉终端传递到脊髓和大脑,使我们能够感知和适应外部环境。
2. 运动功能:外周神经系统中的运动神经纤维负责传递运动指令,使得我们能够进行肌肉收缩和运动。
例如,当我们想要抓取物体时,大脑通过外周神经系统向相应的肌肉发送指令,从而使手指屈曲。
3. 自主调节功能:外周神经系统还参与了许多自主调节功能,包括心率、消化、呼吸和血压等。
通过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外周神经系统能够帮助我们适应不同的生理需求和环境变化。
三、外周神经系统的传导方式外周神经系统的信号传导是通过神经纤维来实现的。
神经纤维主要分为两类: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
传入纤维负责将感觉信号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而传出纤维则负责将运动指令从中枢神经系统传输到目标组织。
信号的传导依赖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和神经递质。
当神经元受到刺激时,离子通道会打开,导致离子(如钠和钾离子)通过细胞膜。
这种离子流动在神经纤维上引发了电位变化,形成了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向远离刺激源的方向传播。
在传导过程中,神经冲动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或目标组织。
这个传导过程被称为突触传递,其中神经递质通过突触间隙传递信号。
在外周神经系统中,信号传导既可以是快速的,又可以是缓慢的。
快速传导通常发生在厚的髓鞘纤维中,而缓慢传导通常发生在无髓鞘或髓鞘较薄的纤维中。
总结:外周神经系统是整个身体的神经网络,承担着感觉、运动和自主调节等功能。
试述各感觉功能及其相互协调作用在运动教学训练中的应用在运动教学训练中,感觉功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不同的感觉功能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它们在运动教学中相互协调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技能。
视觉是最重要的感觉功能之一,在运动教学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通过视觉,学生能够观察和分析教练员示范的技巧动作,同时也能够观察其他学生的表现。
视觉帮助学生形成对正确姿势和技术要领的认知,进而自我调整和改进。
此外,视觉还可以帮助学生在比赛中观察和分析对手的动作,从而制定应对策略。
听觉是另一个重要的感觉功能,在运动教学中可以起到辅助作用。
通过听觉,学生能够听到教练员的口令和指示,及时做出反应。
对于一些技术动作来说,音乐的节奏和节拍也是非常重要的,它有助于学生把握动作的速度和节奏,并与音乐形成一种协调的整体。
触觉是运动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感觉功能之一,对于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触觉,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身体姿势、力量的输出以及动作的流畅程度。
触觉帮助学生根据身体的感觉来调整动作的准确性和力量的大小,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运动技巧。
此外,触觉还可以通过传递力量和纹理等信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技术动作。
嗅觉和味觉在运动教学中的作用相对较小,但也不可忽视。
嗅觉对于一些特殊项目,比如游泳、潜水等,可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味觉则通过食物和营养的滋味来满足运动员的能量需求,维持身体的正常运转。
因此,在运动教学训练中,教练员应当充分利用和引导学生的各种感觉功能,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的协调作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运动技能。
这样能够全面提高学生的技术水平和比赛表现,为他们在运动领域取得更好的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