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旅游及形象定位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3.29 MB
- 文档页数:28
青岛城市营销策划方案背景介绍青岛是位于山东半岛南部的一座滨海城市,也是中国十大最具魅力的旅游城市之一。
随着人们旅游需求不断增长,青岛市对“旅游+”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开展一系列的城市营销策划活动,以提升城市的品牌影响力,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策划目标1.提升青岛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塑造城市品牌形象;2.增强青岛市的旅游吸引力,扩大旅游观光产业的规模和质量;3.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企业发展,促进青岛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4.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营造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
策划方案第一阶段:市场调研在该阶段,我们将对青岛市的旅游市场进行深入的调研,从市场推广、产品定位、价格策略、营销渠道、品牌形象等多方面进行考察,以便为后续的策划活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策略。
第二阶段:品牌定位品牌定位是营销策划的重头戏,必须充分考虑青岛市的独特性和特点,结合前期实地调研的结果,准确地定位和塑造城市品牌形象。
我们推荐把“青岛+”作为整体品牌定位,通过依托青岛市早期强大的啤酒品牌,打造青岛啤酒文化旅游,再结合海鲜、自然风光、胶州大珠山、崂山茶等多个特色景点作为分支品牌,从而彰显出青岛独特的城市魅力。
第三阶段:推广计划在整体品牌定位和策略确定后,就可以制定相应的推广计划。
我们建议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推广,包括线上宣传和线下实体活动。
线上宣传可以以微博、微信、抖音、火山等社交媒体为主要推广平台,通过拍摄旅游宣传片、图文推送等形式,展现青岛美丽的风景和旅游资源。
线下实体活动可以组织青岛啤酒文化节、崂山茶文化节等文化活动,或联合当地旅游业者举办旅游周计划等。
第四阶段:品牌维护与延伸品牌定位和推广只是城市品牌建设的开始,维护和延伸品牌影响力需要更长时间和更多的投入。
在维护方面,要加强旅游服务和相关产业建设,保障游客的旅游体验。
在延伸方面,可以拓展像崂山茶、胶州大珠山等特色景点的品牌,打造特色的旅游产品,促进旅游业的不断发展。
青岛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分析摘要:青岛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旅游业是青岛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面向新世纪,承借2008年奥运伙伴城市带来的良好契机,青岛旅游业应如何求得更大的发展?本文主要从政府、旅游企业、旅游从业者、旅游商品、交通以及景区等方面,对青岛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分析总结出了旅游业现如今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相关问题以及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问题所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青岛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发展策略。
关键词:青岛; 旅游业; 发展现状; 发展策略说起青岛这座城市的定位,相信很多人会不假思索地脱口说出“旅游休闲城市”。
说实话,依海而居,与海相伴的青岛,理应成为这一产业的佼佼者,毕竟在很长的时间里,靠着自然气候和崂山、栈桥、八大关、五四广场,甚至新建的海洋世界、奥帆基地等传统优势,青岛作为首批优秀旅游城市的形象地位难以撼动,而由此带来的经济拉动也是不言而喻的。
然而,随着新世纪中国旅游业黄金发展期的到来,各地扶持和发展大旅游的步伐明显加快,相比之下,不说已进入旅游总收入千亿元俱乐部的上海、北京如何,不在15个副省级序列的地级市苏州和无锡,就像他们的制造一样,旅游收入也远超青岛,而邻居大连,其产业的规模、档次、品位、速度等,都让青岛感到了压力。
1.青岛旅游业的发展现状1.1青岛旅游业的发展追溯青岛有史可查的旅游活动可追溯到古代的帝王巡游。
春秋时期,齐桓公、齐景公都曾坐船巡视游琅琊,齐景公还坐船游胶州少海。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先后五次大规模巡游,其中三次来到现青岛地域的琅琊台。
汉武帝也曾多次来到琅琊、东莱山以及不其城等地。
此外,吏宦游、买卖商游、文人漫游和宗教云游一度也成为青岛地区古代旅游的特色。
1906年,大批由德国、澳大利亚、美国、英国、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派出的医务人员对青岛海滨环境、卫生和游泳条件进行了考察,一致认为青岛是中国沿海乃至亚洲最优秀的游泳和疗养地,旅游者更是从亚洲和世界各地慕名而至。
关于大力发展青岛都市文化旅游产业的调研与对策建议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随着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除了欣赏风格各异的自然风光之外,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开始把体验城市生活、了解城市文化作为旅游目的。
于是一种新的现象——以城市为旅游目的地的旅游,即都市旅游得以产生,并日渐兴盛起来。
青岛发展都市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青岛的城市文化集历史与现代、古典与时尚、本土与国际多种元素于一体,正是这种海纳百川、吐故如新、中体西用的城市气质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都市旅游资源,吸引着每年4000余万中外游客。
2011年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文化青岛”的口号,从新的战略高度对青岛城市建设与发展重新定位。
文化是都市旅游发展的永恒主题,是都市旅游产业最富魅力的卖点。
为了实现将青岛建成国际海滨旅游度假中心和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臂之力。
实现青岛都市旅游与文化牵手,形成都市风光、都市商业和都市文化相结合的特色青岛都市文化旅游体系,将成为青岛旅游业发展的崭新动力。
二、青岛都市文化旅游资源的现状都市文化旅游是以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体系,旅游者通过对都市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文化审美体验和心理感应,获得精神愉悦和文化享受的行为。
在范畴上包括两个内涵:其一专指与人类知识和智慧成果有关的人文景观的旅游活动;其二指生态旅游中含有人文元素的旅游活动。
青岛的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可分为有形都市文化旅游资源和无形都市文化旅游资源两大类。
(一)有形都市文化旅游资源。
1、自然景观青岛素来以山、海、城相连独特的自然景观闻名于世。
青岛的山和海已融入都市景观和都市文化中,与之不可分割,成为青岛都市旅游资源独具魅力的一部分。
2、历史人文景观青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及岳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历史源远流长,“五四”新文化运动因青岛而兴起。
1891年开埠以来120年时间中,经历了德占、日据殖民统治的满清、北洋、汪伪、国民党南京政权、新中国等不同历史阶段,留下了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
品牌标志由形似山、海、太阳的图案及“乐游黄岛”四个汉字组成。
图案的上半部份为山、岛的形状,下半部份为波浪形状,寓意我区的旅游资源是以山、海、岛为主,有山有海有岛。
蓝色代表我区的海洋,绿色为山体、岛屿资源。
太阳表示旅游业是朝阳产业青岛市旅游发展态势分析“依托主城,拓展两翼”“海陆互动,辐射纵深”随着旅游的大发展和青岛主城区城市发展空间的制约,青岛旅游发展格局西下东上已成为必然,旅游重心的转移及度假旅游目的地的建设,为黄岛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在青岛新的旅游发展格局中,黄岛被定位为西翼的中心城区及资源富集区,是未来大青岛旅游发展的重心之一。
在青黄同城化发展的过程中,黄岛将成为青岛旅游拓展的第一空间,为青岛旅游接轨国际、建立国际海滨度假旅游城市提供重要支撑。
定位、目标与战略一、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青岛西海岸旅游中心;中国北方最佳滨海旅游岛;国际知名的暖温带海洋休闲旅游度假区。
(二)阶段目标1、近期目标(2022-2022 年):确立青岛西海岸旅游中心的地位2、远期目标(2022-2022 年):成为国际知名的暖温带海洋休闲旅游度假区二、形象定位(一)整体形象滨海休闲地,度假旅游岛度假海岸,山东黄岛(二)细分形象国内市场:针对非沿海大众市场:拥山抱湾,海韵黄岛针对高端度假市场:白金海岸,度假黄岛针对商务购物旅游市场:淘金寻宝黄金岛——山东黄岛针对都市白领、年轻人:休闲海岸,浪漫黄岛国际市场:Unforgettable Huangdao,Full Enjoyment!三、市场定位四、产业定位黄岛区现代服务业的支柱产业;提升居民生活幸福指数的民心产业;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乡统筹、保护生态环境的和谐产业。
五、发展战略(一)区域联动,青黄对接战略(二)城旅一体,海陆统筹战略(三)精品带动、配套发展战略(四)资源整合,产业联动战略空间布局与分区规划一、空间布局名称南部 “蓝色 海洋” 旅游区 西部 “绿色 山林” 旅游区 中东部 蓝色工 业 北部都 市田园 蓝色工 业旅游 观光带 山地休表格 3-1 空间布局表思路 “蓝色海洋”旅游体系包括滨海都市、海滩旅游、海岸山林地休 闲、海岛旅游、海湾游憩、滨海特色城市风情等五个类别。
中国各地市旅游形象定位1、四大直辖市:北京:古韵今风,尽在北京、“品味北京,感受中国〞、“古都韵,中华情〞东方古都,长城故土新北京,新奥运天津:渤海明珠、魅力天津上海:上海,精彩每一天重庆:世界的重庆,永远的三峡2、广东省:广州:一日读懂两千年南国风情、动感花城深圳:精彩深圳、欢乐之都佛山:狮舞岭南、传奇佛山肇庆:醇正岭南、大美肇庆清远:北江明珠、清香溢远潮州:海滨邹鲁、岭海名邦中山:伟人故里、锦绣中山梅州:世界客都、中国梅州珠海:浪漫之城茂名:新滨海、新茂名阳江:海天动情阳江游湛江:相约在中国大陆最南端江门:侨乡山水风情画惠州:名山秀水惠州游河源:绿色生态河源游揭阳:揭阳古邑风情游阳江:海天动情阳江游云浮:奇山异水云浮游汕头市:海风潮韵,世纪商都3、福建省:福州:八闽古都、有福之州福天福地福建游三明:天下幽奇、中国绿都厦门:海上花园,温馨厦门有魅力、更有活力龙岩:福建西部风情漳州:水仙花的故土武夷山:东方伊甸园,纯真武夷山4、海南省:寻梦海南岛作客诗画中海口:椰风海韵、南海明珠〔阳光海口、娱乐之都〕三亚:天涯芳草,海角明珠五指山:不登五指山,不算到海南5、辽宁省:大连:浪漫之都6、黑龙江:哈尔滨:冷酷冰城7、陕西省:咸阳市:中国金字塔之都———咸阳8、浙江省——诗画江南、山水浙江杭州:东方休闲之都爱情之都,天堂城市宁波:东方商埠、时尚水都温州:时尚之都、山水温州舟山:海天佛国、渔都港城金华:大仙故里历史名城风水金华,购物天堂义乌:小商品海洋、购物者天堂文成:刘基故里,山水乐园台州:神奇台州生态之旅嘉兴:水都绿城,休闲嘉兴富阳:富春山水,孙权故里象山县: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园9、江苏省南京:博爱之都、绿色古都、文化之城苏州:天堂苏州、东方水城徐州:楚汉雄风、豪情徐州常州:中华龙城、江南常州无锡:太湖明珠、中国无锡太湖美景,无锡旅情扬州:诗画瘦西湖、人文古扬州,给你宁静、还你活力南通:追江赶海到南通常熟:世上湖山,天下常熟10、湖南省:锦绣湘江、快乐湖南人文湘楚,山水湖南长沙:多情山水,璀璨星城天下洲城湘潭: 伟人故里山水湘潭11、湖北省:极目楚天舒,浪漫湖北游武汉:高山流水白云黄鹤宜昌市:金色三峡,银色大坝,绿色宜昌三峡风光地世界水电城恩施州:健康旅游基地——生态恩施州·土〔家〕苗风情园12、安徽省合肥:日出黄山、绿染合肥13、河南省:中华之源,锦绣河南郑州:黄河之都开封:东京梦华、北方水城新乡:壮美太行、丰采新乡焦作:峡谷极品、太极之乡焦作山水,人间仙境鹤壁:诗经淇河、生态鹤壁许昌:曹魏故都、宜居花城漯河:许慎故里、食品名城周口:羲皇故都、老子故里济源:济水之源、愚公故里南阳:卧龙之地、灵秀南阳濮阳:中华龙乡、花园城市信阳:豫风楚韵、红色信阳洛阳:世界遗产、九朝古都〔千年帝都、牡丹花城〕安阳:走进古都品文化、休闲度假游安阳〔文化之都、秀美安阳〕平顶山:祈福圣地、度假天堂三门峡:文化圣地,黄河明珠、天鹅之城小浪底:高峡平湖、黄河奇观登封市:中国少林武术之乡14、河北省:承德:游承德,皇帝的选择邯郸:游名城邯郸,品古赵文化15、山东省——“文化圣地、度假天堂〞青岛:海上都市、欧亚风情,帆船之都东营:齐鲁神韵,豪情山水黄河与大海相约的地方泰山:登泰山、保平安泰安:东方圣山、天下泰安曲阜:孔子故里,东方圣城日照:游山登五岳,赏海去日照,水上运动之都、休闲度假天堂威海:拥抱碧海蓝天,体验渔家风情,幸福海岸、人居威海,游遍四海,唯有威海烟台:人间仙境梦幻烟台,山海仙境、葡萄之城淄博:泱泱齐风、多彩淄博滨州:孙子故里、生态滨州聊城:中国江北水城德州:鲁北田园济宁:孔孟之乡、运河古城潍坊:放飞梦想、逍遥潍坊菏泽:菏泽牡丹甲天下莱芜:休闲度假圣地、山水生态乐园临沂:灵秀山水、亲情沂蒙16、山西省:华夏古文明山西好风光17、四川省雅安:川西明珠,熊猫故土成都市:成功之都,多彩之都,美食之都休闲之都东方伊甸园18、云南省:彩云之南,万绿之宗昆明市:昆明天天是春天19、广西自治区:南宁:中国绿城绿城寻歌壮乡情桂林:山水甲天下、魅力新桂林河池:山魂水韵、风情河池20、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天堂草原阿拉善:中国秘境阿拉善21、宁夏:银川:塞上明珠,中国银川22新疆:世界旅游的选择!23贵州:中国旅游宝库世界天然公园24台湾:台湾能触动你的心!25西藏:千山之宗万水之源!26港澳:香港:动感之都亚洲国际都会爱在此乐在此!。
声屏世界2022/1基于NOW 语料库青岛国际形象研究阴崔子涵摘要:青岛作为一座国际性港口城市,已连续九年上榜新一线城市,然而学者对青岛形象的研究多局限于国内媒体报道的“自塑”,较少关注国外媒体报道的“他塑”。
因此,本研究采用基于语料库的批判话语分析方法,分析NOW 语料库数据,观察近10年来海外媒体围绕青岛的话语表征及形象建构。
经研究发现,海外媒体围绕青岛的话语态度较为中立,但缺乏有效记忆点,故而青岛应结合自身的海洋特色,积极推动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
关键词:NOW 语料库话语分析国际形象在中国文化“走出去”背景下,城市形象的对外传播已成为当前城市研究的热点。
良好的城市国际形象不仅可以促进城市自身的综合发展,也可以提升中国城市整体国际形象。
青岛形象一直吸引着学者的关注,有的学者通过近年流行的抖音等短视频研究青岛城市形象构建(李丹丹等,2021),有的学者将注意力转向上合峰会、世园会等国际热点,研究其对进一步提升青岛城市形象的作用(路金辉,2020),还有一些学者则针对“青岛天价虾”等负面报道提出了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和维护青岛形象的策略(陈旭辉等,2017)。
但这些研究多为青岛形象的“自塑”,即国内媒体报道,较少关注海外媒体对青岛形象的“他塑”。
研究设计Fairclough (1995)曾提出批评话语分析的一大论点,即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从各个角度反映现实,而媒体报道正是这种源自现实社会的话语,其选题和措辞不但反映现实,还显示了文字背后的态度立场,但批评话语分析也因其主观性较强饱受诟病。
Stubbs (1997)等学者提出了将语料库和批评话语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Mautner (2009)认为采用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可以减轻研究人员的偏见,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揭示语言结构的模式。
Bang 和Shin (2010)则在此基础上认为仅用肉眼观测某些碎片化的话语信息,可能无法得出有效结论。
因此,结合语料库的批评话语分析方法可以更为客观全面地分析国外媒体对青岛城市形象的报道。
对青岛城市定位问题的思考刘文俭城市定位是引领城市发展的核心,决定着一个城市的发展取向和发展模式。
城市定位是否准确,不仅关系到城市本身的发展前景,同时也牵涉到区域各级城镇的合理分工和协调发展。
城市定位是制定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必不可缺的内容,是制定城市发展方针和产业政策的重要依据。
目前,青岛正在开展“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研究城市发展定位是一项重要内容,涉及到究竟要把青岛建设成为一个什么样的城市的问题。
因此,研究城市定位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性课题。
一、对青岛城市定位的理论思考城市定位的内涵城市定位是根据自身条件、竞争环境、需求趋势等及其动态变化,在全面深刻分析有关城市发展的重大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复合效应的基础上,科学地筛选城市地位的基本组成要素,合理地确定城市发展的基调、特色和策略的过程。
其含义是通过分析城市的主要职能,揭示某个城市区别于其它城市本质的差别,创新个性化的城市形象,抓住城市最基本的特征,引领自身发展的目标、占据的空间、扮演的角色、竞争的位置。
由于城市竞争是多方面的,所以城市定位的内容也是多方面的,涉及性质定位、功能定位、产业定位等。
一般而言,城市定位包括产业定位、功能定位、性质定位等。
其中,产业定位是基础,功能定位是核心,性质定位是灵魂。
因此,性质定位是最重要的:性质决定功能,功能引领产业并决定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发展。
找准城市性质,就是找准城市的本质性特征。
例如,成都市提出要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既很好地反映了成都市的本质性特征,也代表了当代城市发展的方向和理想模式。
城市定位的作用城市定位是城市发展和竞争战略的核心。
科学和鲜明的城市定位,可以正确指导政府活动、引导企业或居民活动、吸引外部资源和要素,最大限度地聚集资源,最优化地配置资源,最有效地转化资源,最有效地制定战略,最大化地占领目标市场,从而最有力地提升城市竞争力。
否则,城市定位不准,就会迷失方向,丢掉特色,丧失自身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