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压实度(蜡封法)试验记录
- 格式:docx
- 大小:24.92 KB
- 文档页数:1
148中外公路第27卷第2期2OO7年4月文章编号:1671—2579(2007)02一0148一03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毛体积密度试验方法的比较杨瑞华1。
许志鸿1。
胡尚军1。
王铭2(1.同济大学,上海市200092;2.连云港市高速公路指挥部)摘要: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的毛体积密度测定方法一直在道路工作者中存在争议。
该文首先剖析了表千法和钻件蜡封法的试验方法及原理,之后针对SAC矿料级配进行了大量试验。
试验结果表明,钻件蜡封法比表干法更准确。
对于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钻件蜡封法的测试结果比表干法的大,且随着沥青混合料最大公称粒径的增加,两种结果的差异性越大。
对于最大公称粒径<25mm的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用表干法已足够能满足精度要求,对于最大公称粒径≥25mm的骨架密实型沥青混合料用钻件蜡封法可能更为合适。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毛体积密度f测定方法l表干法;钻件蜡封法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的毛体积密度是沥青混合料的测试方法,对这些问题进行讨论。
配合比设计和沥青路面质量控制的一个至关重要的指标,它直接决定着混合料设计的油石比以及施工质量l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毛体积密度测监测的压实度。
因此正确区分和选择毛体积密度的试定方法及存在的问题验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长期以来,毛体积密度测定方法的一些具体环节一直存在争议。
本研究的我国现行规范对沥青混合料压实试件的密度测定目的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具体试验,并结合新方法有表干法、水中重法、蜡封法和体积法。
其中体积*瞵※{*豢_j{∈豢鬻*啡带{;∈豢嵌豢_j:∈_j}∈鬻鬻并黼_}}}鬻鬻鬻鬻蒜睾鬻岽※黼*瞵豢鬻莱鬻_}}}蠢豢鬻*瞵豢寮繁泰豢舞豢等莱杂*瞵崇矗鬻景枭鬻黼素_j;∈豢*∈*啡*瞵豢杀毋瞵鬻_j}∈斋÷*岽{;∈曾H}∈寨靠豢崇*瞵岽蠢枭鬻*瞵蕾啡*}※理论密度。
5结论(1)采用浸渍法计算的混合料的最大理论密度与实测沥青混合料最大理论密度非常接近,该法试验简单,便于操作,可在施工中采用。
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的检测方法摘要: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有3种,虽能满足现场检测,但他们各有缺点,影响路面的质量,建议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应以无损检测为主,尽量减少钻芯取样检测。
关键词:沥青混凝土路面压实度检测前言我国高速公路由于沥青路面全部采用半刚性路面,它行车舒适性好,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大部分高速公路路面采用沥青路面。
但好多路面未达到设计寿命已损坏,路面的使用质量和使用寿命较普通,达不到应有的水平。
当然这主要原因之一是超限超载,但在建设期围绕如何提高路面质量、克服早期损坏现象,如何改善路面的使用性能及路面的使用寿命,从技术和路面使用材料各个方面进行研究还不够,不当的检测方法也是其原因之一。
在这个大规模建设期之初,我们应当提倡一个思想,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应以无损检测为主,尽量减少钻芯取样检测。
一、公路沥青路面压实度检测的方法根据《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规定,检测方法共3种:1、钻芯取样法以施工规范规定的方法,测定芯样的毛体积密度与标准密度之比值,结果可以用作评定或仲裁。
2、核子密度仪法核子密度仪是检测压实度较常用的一种方法,核子仪用于施工现场快速地检测建筑材料的湿密度(总密度)和含水量(湿度)。
3、无核密度仪法可用于施T现场快速测定,但测定结果不宜用于评定验收或仲裁。
二、钻芯取样法的缺点1、取样数量多,破坏沥青路面的整体板体结构按照《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80/1-2004)规定为双车道公路每一检查段内的检查频率,多车道公路的路面各结构层均须按其车道数与双车道之比增加检查数量。
若是8车道,则每1 km共20点,再加上监理抽检、政府监督部门抽检,数量会更多,每个孔洞就是一个薄弱点。
2、影响路面平整度《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JTG E60--2008)规定:对钻孔或被切割的路面坑洞,应采用同类型材料填补、压实。
精心整理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控项目
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
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
2
度)。
233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
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次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检报告。
2压实度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灌水法、蜡封法。
3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每车道、每20m,测1点。
4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5~+15mm。
1沥青、乳化沥青的品种、指标、规格应符合设计和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进场批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进场检验报告。
一般项目
2集料应压实平整,沥青应洒布均匀、无露白,嵌缝料应撒铺、扫墁均匀,不应有重叠现象。
3沥青表面处治允许偏差应符合表9.4.2的规定。
表9.4.2沥青表面处治允许偏差。
项目名称施工单位取样日期合 同 段
监理单位试验日期
单位工程检验单位
分部工程工程部位分项工程桩号范围样品编号样品来源使用部位样品名称沥青类型试验机类型试件制作方法试验温度
℃
试验轮接地压强
(MPa)
试件密度
(g/cm³)
空隙率(%)
试件编号
车辙变形时间t1(min)对应于时间t1车辙变形量d1(mm)车辙变形时间t2(min)对应于时间t2车辙变形量d2 (mm)试验轮往返碾压速度(次/min)沥青混合料的动稳定度(次/mm)
平均动稳定度(次/mm)
动稳定度取值(次/mm)
自检意见
监理意见
原始
记录
本表号
册号页码
序号
SYB33
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记录表
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页码 共 页
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
试验:
复核:
试验室主任:
试验监理工程师:。
主控项目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查试验记录(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试验室标准密度)。
2)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0~-5mm。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3)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3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
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注:1 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无测平仪时可采用3m直尺检测;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2 平整度、抗滑性能也可采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3 底基层表面、下面层应按设计规定用量洒泼透层油、粘层油;4 中面层、底面层仅进行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的检测;5 改性(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此表进行检验;6 十字法检查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
十字法检查中,以平行于道路中线,过检查井盖中心的直线做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构成检查用十字线。
检验标准9.4.1 沥青贯入式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沥青、乳化沥青、集料、嵌缝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及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次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检报告。
2压实度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灌水法、蜡封法。
3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每车道、每20m,测1点。
4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5~+15mm。
沥青混合料试验5.1 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方法(击实法)5.1.1 试验目的与适用范围(1)本方法适用于标准击实法或大型击实法制作沥青混合料试件,以供试验室进行沥青混合料物理力学性质试验使用。
(2)标准击实法适用于马歇尔试验、间接抗拉试验(劈裂法)等所使用的φ101.6 mm×63.5 mm圆柱体试件的成型。
大型击实法适用于φ152.4 mm×95.3 mm 的大型圆柱体试件的成型。
(3)沥青混合料试件制作时的矿料规格及试件数量应符合如下规定:①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小于或等于26.5 mm时,采用标准击实法。
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少于4个。
②当集料公称最大粒径大于26.5 mm,但不大于31.5 mm时,宜采用大型击实法。
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少于6个。
5.1.2 试验设备(1)标准击实仪:由击实锤、φ98.5 mm平圆形压实头及带手柄的导向棒组成。
用人工或机械将压实锤举起,从(457.2±1.5)mm的高度沿导向棒自由落下击实,标准击实锤质量(4 536±9)g。
(2)大型击实仪:由击实锤、φ149.5 mm平圆形压实头及带手柄的导向棒(直径15.9 mm)组成。
用机械将压实锤举起,从(457.2±2.5)mm的高度沿导向棒自由落下击实,大型击实锤质量(10 210±10)g。
自动击实仪是将标准击实锤及标准击实台安装为一体,并用电力驱动使击实锤连续击实试件且可自动计数的设备,击实速度为(60±5)次/min。
(3)试验室用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能保证拌和温度并充分拌和均匀,可控制拌和时间,容量不小于10 L。
搅拌叶自转速度70~80 r/min,公转速度40~50 r/min。
(4)脱模器:电动或手动,可无破损地推出圆柱体试件,备有标准圆柱体试件及大型圆柱体试件尺寸的推出环。
(5)试模:由高碳钢或工具钢制成,每组包括内径(101.6±0.2)mm,高87 mm的圆柱形金属筒、底座(直径约120.6 mm)和套筒(内径101.6 mm,高70 mm)各1个。
2012年6月11日星期一马歇尔制样以泰普克基质沥青70#为例试验步骤:1.按照设计好的级配,天枰称重集料和矿粉,并一同放到160℃的烘箱里面加热2.打开混合料搅拌机,并设定温度为160℃,搅拌时间为180s3.沥青放到135℃的烘箱里面加热,放置时间:使沥青能顺利倒出即可4.把制样磨具(筒状柱体,几个样品就放几个;底座)放入到130℃的烘箱里面加热5.取出三分之二锅沥青,在煤气上进行加热、搅拌,直至成水状,此时温度应小于160℃(温度过高,会有黑烟产生,此时沥青发生氧化)6.取出已经达到160℃的集料和矿粉,放入混合料搅拌机中,加入已定质量的沥青,搅拌键常按,搅拌机容器上升,并开始搅拌混合过程7.搅拌完成后,取1250g(首次取此质量的沥青混合料,后面再根据此质量下的样品体积情况进行质量调整)混合料,放入装置好的磨具中,用尖刀使其四周无大空隙(最好是边上没有大的颗粒,不然样品做洛杉矶磨耗试验时边上的大颗粒容易掉,影响结果判断),之后放入到马歇尔击实仪中双面各击75下(根据级配类型确定击实次数,AC级别击实75次)8.对样品上下面厚度进行测量,与标准尺寸¢101.6m m×63.5mm进行比较,进而调整后一样品的混合料取料质量(标准击实法,一组试件的数量不少于4个)9.重复以上步骤10.把样品放在室温下冷却(空调房也可以),等样品温度降到室温时,在脱模机上进行脱模,并标上标签(标签标在密实一面,即制样时的底部,密实的原因是因为制样时小颗粒被作用到下部)11.测试其空气质量和水中质量(计算空隙率用?)2012年6月初星期1~5一、沥青三大指标(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测试以SK基质沥青为例试验步骤:1.沥青在烘箱中加热到130℃2.取量约三分之一小锅子,煤气上加热搅拌均匀,使温度在160摄氏度左右3.把沥青料倒入针入度容器、软化点半球和延度磨具中,后续放置和处理时间如4.测试各个性能,并记录试验结果二、动力粘度测试以上面的SK基质沥青为例试验步骤:1.同上2.同上3.把沥青料通过金属漏斗加到粘度玻璃管中,加入量已不超过测试刻度为准4.135℃烘箱里面15分钟后,室温下2分钟后,放入动力粘度仪中60℃恒温30min后,开始测试,并记录试验结果2012年6月14日星期四—昨天试验方法总结试验目的:研究岩沥青作为改性剂掺入基质沥青中作用效果。
压实度试验记录范文实验目的:测量不同压实度下土壤的密实度,并分析不同因素对压实度的影响。
实验原理:压实度是指土壤的结构在一定条件下受力作用下的变化程度。
通过压实度试验可以了解土壤的密实程度,从而评估土壤对建筑工程的适用性。
实验仪器:压实度试验仪、压实杯、模具、压实锤、天平、计时器等。
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检查仪器是否正常,各部件是否完好。
(2)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土壤样本,并将其晾干至恒定质量。
2.制备土样:(1)将土样通过2mm筛网筛选,去除大颗粒杂质。
(2)根据试验要求,将合适的土样倒入模具中。
(3)用压实锤均匀敲击土样,使其紧实。
3.进行压实度试验:(1)将压实杯放在试验仪上,并将土样放入压实杯。
(2)调节试验仪的下压速率,通常为每分钟1mm。
(3)开始压实,同时启动计时器。
(4)当土样压实至设定厚度时,停止试验仪的运行,记录相应的压实时间。
(5)将压实杯取出,将土样取出,并在天平上称重,记录土样的质量。
4.数据处理:(1)计算土样的密度:土样的质量除以其体积,得到其密度。
(2)计算压实度:将土样的密度与压实前的干密度做差,再除以压实前的干密度,并乘以100%,得到压实度的百分比。
实验结果: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得到了不同压实度下的压实时间和压实度的数值。
分析与讨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压实时间和压实度之间存在关联。
随着压实时间的增加,压实度也在增加,表明土壤的密实程度随着压实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这与我们的实验目的是相符的。
另外,我们还发现土壤的压实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的颗粒大小、含水量以及压实方法等。
颗粒大小较大的土壤更容易得到较高的压实度,而含水量过高或过低都会降低压实度。
压实方法的选择也会对压实度产生影响,不同的压实方法可能导致不同的结果。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压实度下土壤的压实时间和压实度的数据,并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压实度的影响。
这对于评估土壤的适用性以及设计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基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六、沥青软化点试验七、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方法比较方法水中重法表干法蜡封法计算用试件质量试件的空中质量试件的空中质量试件的空中质量计算用的试件体积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开口孔隙几乎可忽略)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连通表面的开口孔隙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连通表面的开口孔隙体积法试件的空中质量混合料体积+试件内部的闭口孔隙+连通表面的开口孔隙+表面凹陷软化点环与球软化点测定仪七、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不大于2%的各种沥青混合料试件,包括密级配沥青混凝土、SMA和沥青温度碎石等沥青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和毛体积密度。
标准温度为25±0.5℃适用范围里去掉了原规程的Ⅰ、Ⅱ型,统称为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对试验所用的试件包括了现场取芯样、切割的试件,提出了试件的保持条件,宜在阴凉处保存,温度不宜高于35℃,且放置在水平的平面上,保持试件不产生变形。
因此留样室要规范。
加了很多SHRP的研究内容,如有效相对密度、有效沥青含量、有效沥青膜厚度等。
七、压实沥青混合料密度试验—表干法对用于工程现场钻取芯样的方法应该按照T0710的步骤进行,如果钻取的芯样黏附有黏层油、透层油和松散颗粒,应该清理干净。
当现场芯样与多层沥青混合料联结时,一般要采用切割方法进行分离,并注意观察切割后的试件不能包含相邻层的混合料。
在用表干法测定时,关键是在用拧干的毛巾擦拭试件表面时要将试件形成饱和面干状态,表面既不能有多余的水膜,又不能把吸入孔隙中的水分擦走。
如果水从试件的开口孔隙中流出,测量的毛体积将会比实际值偏小,密度结果偏大;如果表面水没有擦干,试件的毛体积测量值将会偏大,密度结果偏小。
沥青混合料的吸水率与集料的吸水率,其概念和设计方法是不同的。
沥青混合料试件的吸水率为达到饱和面干状态时所吸收的水的体积与试件毛体积之比(体积比),而集料的吸水率是吸收水量与集料烘干质量之比(质量比)。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沥青混合料面层压实度,对城市快速路、主干路不应小于96%;对次干路及以下道路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查试验记录(马歇尔击实试件密度,试验室标准密度)。
2)面层厚度应符合设计规定,允许偏差为+10~-5mm。
检查数量:每1000m2测1点。
检验方法:钻孔或刨挖,用钢尺量。
3)弯沉值,不应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每车道、每20m,测1点。
检验方法:弯沉仪检测。
一般项目3表面应平整、坚实,接缝紧密,无枯焦;不应有明显轮迹、推挤裂缝、脱落、烂边、油斑、掉渣等现象,不得污染其他构筑物。
面层与路缘石、平石及其他构筑物应接顺,不得有积水现象。
检查数量:全数检查。
检验方法:观察。
4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应符合表8.5.1的规定。
表8.5.1 热拌沥青混合料面层允许偏差注:1 测平仪为全线每车道连续检测每100m计算标准差σ;无测平仪时可采用3m直尺检测;表中检验频率点数为测线数;2 平整度、抗滑性能也可采用自动检测设备进行检测;3 底基层表面、下面层应按设计规定用量洒泼透层油、粘层油;4 中面层、底面层仅进行中线偏位、平整度、宽度、横坡的检测;5 改性(再生)沥青混凝土路面可采用此表进行检验;6 十字法检查井框与路面高差,每座检查井均应检查。
十字法检查中,以平行于道路中线,过检查井盖中心的直线做基线,另一条线与基线垂直,构成检查用十字线。
检验标准9.4.1 沥青贯入式面层质量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主控项目1沥青、乳化沥青、集料、嵌缝料的质量应符合设计及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检查数量:按不同材料进场批次,每批次1次。
检验方法:查出厂合格证及进场复检报告。
2压实度不应小于95%。
检查数量:每1000m2抽检1点。
检验方法:灌砂法、灌水法、蜡封法。
3弯沉值,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检查数量:按设计规定。
检验方法:每车道、每20m,测1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