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十月革命2
- 格式:ppt
- 大小:300.50 KB
- 文档页数:13
必修一专题八:3、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每课名题2)点击下载更多高中历史免费试卷(请按Crtl键+左键点击)选择题(共50小题,共0分)1.1917年4月16 日,列宁和几位助手乘坐在密闭的车厢里,穿过德国,回到了彼得格勒,向布尔什维克党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
这就是()A.《四月提纲》 B.《和平法令》C.《土地法令》 D.《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2.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根据自己在十月革命的亲身经历,撰写了《震撼世界的十天》。
他在书中写道:“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单纯而又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下列不符合该材料含义的是()A.工兵代表苏维埃支持临时政府 B.布尔什维克颁布《四月提纲》C.布尔什维克颁布《和平法令》 D.布尔什维克颁布《土地法令》3.美国记者约翰·里德是十月革命的亲历者,他在《震撼世界的十天》中写到:布尔什维克党代表了工人、士兵和农民那种纯真而简单的愿望,并且据此来制定他们当前的纲领。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材料中的“愿望”应该是()A.实现共产主义 B.推翻沙皇专制C.建立苏维埃共和国 D.获得“面包”与“和平”4.下列关于社会主义运动的叙述中,你认为错误是()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C.十月革命胜利使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D.开国大典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5.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的评价,叙述不正确的是()A.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B.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局面C.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D.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6.促进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时机成熟的直接原因是()A.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B.工人阶级得到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C.布尔什维克党在苏维埃中取得了多数D.列宁的《四月提纲》指明了革命发展方向7.《全球通史》中写道:“列宁几乎是孤身一人号召立即进行第二次革命。
第2课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阿芙乐尔号巡洋舰,1903年开始服役,作为沙俄海军练习舰,多次参加远航。
一战期间,舰上革命水兵利用时机成立了委员会。
11月7日,阿芙乐尔号率先发起了对冬宫的进攻,见证了革命的辉煌。
苏联卫国战争中,已被改为苏联海军培养的阿芙乐尔号在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8年,在苏联的涅瓦河中专门为它建立了永久停泊处,供后人瞻仰。
思考与判断:十月革命是怎样取得胜利的?【知识归纳】一.俄国十月革命爆发的历史条件(1)客观条件: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是落后的、具有军事封建色彩的帝国主义国家,一战加剧了各种社会矛盾激化(2)主观条件:无产阶级壮大及其政党成熟二.俄国十月革命的进程1.二月革命:出现两个政权并存2.《四月提纲》:列宁提出了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任务。
3.七月事件:和平夺取政权失败,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4.武装起义:1917提11月7日5.苏维埃政权巩固:通过《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三.俄国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影响1.对俄国:(1)建立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2)劳动人民当家作主(3)维护了国家独立的领土完整2.对世界:人类历史进入新时代【知识运用】1.通过俄国十月革命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异同的比较,你能得出什么认识?特点:俄国是工人武装起义夺取中心城市,革命由城市向农村扩展,最后夺取全国胜利;中国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政权。
原因:俄国(1)革命的主要力量是工人、士兵,掌握武装,多集中在大城市(2);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正确决策,周密准备;(3)十月革命后,临时政府继续进行帝国主义战争,并企图消灭工兵代表苏维埃;(4)一战促使前线失利,后方空虚。
中国(1)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反动势力薄弱,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力量主要集中在城市;(2)中国是农业国,无产阶级力量较弱,广大农民与无产阶级有着天然的联系,是革命最可靠的同盟军;(3)中共以夺取城市为目标的武装起义都受到挫折;(4)毛泽东及时总结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经验,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为中国革命胜利作了正确指导。
第一次世界大战1. 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奥匈帝国在邻近塞尔维亚边境的波斯尼亚进行军事演习,把塞尔维亚作为它的假想敌人。
奥匈帝国的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在亲自检阅了这次军事演习后,故意选择500多年前塞尔维亚沦为土耳其统治日的6月28日,巡视波斯尼亚的首府萨拉热窝。
这个明显的蓄意挑衅行动理所当然地激起了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的愤怒,于是发生了萨拉热窝事件。
那天,当斐迪南大公和他的妻子乘坐敞篷汽车,在总督和市长陪同下,行驶到萨拉热窝市一个街头的转弯处时,汽车的速度减慢了,突然,一个塞尔维亚爱国青年急步向前,举起手枪对准斐迪南夫妇连续开枪,把二人当场击毙。
这便是萨拉热窝事件。
3.大战的性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同盟国和协约国两大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之间进行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虽然塞尔维亚进行的是民族解放性质的战争,但是,在整个大战中只是局部和从属,它改变不了整个大战的帝国主义性质。
二、大战的进程战争开始后,欧洲成为主要的战场,形成了西线、东线和南线三条战线,东线和西线具有决定意义,而西线更是战争最激烈的地方。
法国巴黎东北部的马恩河战役,是西线战线上的第一次大规模会战。
1.马恩河战役(1914.9)2.东线战事(1915)3.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1916)4.日德兰海战(1916)三、大战的结束两年多的帝国主义大战,使交战双方均已疲惫不堪。
美国的参战和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促使战争最终结束。
1.美国参战(1917)2.俄国爆发十月革命和苏俄退出战争(1917.11)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领导工人、士兵在彼得格勒举行武装起义,推翻了资产阶级政府。
新生的苏维埃国家经过与德奥谈判,于1918年3月签订和约,坚决地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东线战事结束。
3.奥匈帝国的瓦解和德国投降(1918.11)1918年10月下旬,奥匈帝国境内的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宣布独立,在前线的士兵也拒绝作战,帝国彻底瓦解。
苏联的三次经济发展模式一、知识分析苏联的三次经济发展模式是历史考查的重点。
学生对于知识的整合总是存在诸多的问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还是需要抓基础。
对课本基础知识的内容详尽的掌握,才能从容地进行知识整合。
下面就针对这三次经济发展模式进行分析,以期从最基本的知识体系中来提高学生的知识整合能力。
三次经济发展模式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
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其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了解苏联经济经历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三个发展阶段,认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曲折历程。
(二)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相关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及其影响,提高学生全面、辩证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马克思、列宁、斯大林等人对“社会主义”的不同论述与实践,认识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创立是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的伟大探索,是进步的标志。
2.从现代化进程看,苏联在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之外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新模式,其探索和实践都是人类社会的伟大创举。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及利弊。
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四、学情分析学生对十月革命和苏联建立的历史有一定了解,对苏联曾经的强大和崩溃于瞬间感到十分好奇,但他们对“社会主义”这一概念模糊、神秘,甚至有错误认识。
鉴于此,本课将从经济体制的角度解读社会主义,帮助学生认识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现代化模式在人类历史上的作用。
以最终解决学生在知识组合方面的困惑。
五、教学方法:史料分析、历史比较苏联的三次经济发展模式一、导入。
思考:在20世纪对社会主义中国产生过最大影响的是哪个国家?答:有很多人曾经用“刻骨铭心”四个字来形容苏联对中国的影响。
考点:俄国二月革命的背景、性质及影响背景:俄国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民带来沉重的苦难,激化了俄国的社会矛盾。
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影响:1917年3月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形成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和工人士兵代表苏维埃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临时政府掌握着主要权力。
易错微析1917年3月是俄历二月,故称这一时间爆发的革命为“二月革命。
”例题1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A.无产阶级革命B.资产阶级革命C.社会主义革命D.民族解放运动答案:B解析:俄国二月革命的性质是资产阶级革命,答案B。
例题2俄国1917年爆发的二月革命,其直接目标是()A.推翻沙皇专制统治B.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反对参加世界大战D.推翻临时政府答案:A解析:二月革命的直接目标是推翻沙皇专制统治,答案A。
1.1917年3月(俄历2月)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导致这一革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A.俄国农奴制危机B.克里木战争激化了国内矛盾C.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灾难D.资产阶级临时政府镇压工人起义2.下列关于俄国1917年二月革命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二月革命推翻了沙皇专制制度B.二月革命造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C.二月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D.二月革命是一场社会主义革命3.1917年,俄历2月23日是“国际三八妇女节”,首都彼得格勒受失业和饥饿威胁的工人与市民举行了大规模的集会和示威活动,提出了“打倒战争”“反对饥饿”等口号。
这一天参加罢工的工人超过了12万人。
随后罢工和示威活动的规模不断扩大。
材料表明当时俄国政府首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应是()A.取得争霸战争胜利B.实现和平,发展经济C.进行无产阶级革命D.巩固政权,建成社会主义4.列宁指出,革命的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
现在政权已由沙皇贵族阶级转到资产阶级手里,因此,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完成。
⋯⋯布尔什维克党的任务是“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二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列宁(一)、(二)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简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基本史实。
2.认识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的贡献。
1.重点:列宁领导十月革命与经济建设的基本史实。
2.难点:列宁对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贡献及对其评价。
知识点一创建布尔什维克1.背景(1)1893年,来到彼得堡,开始为建立马克思主义政党进行思想和组织准备工作。
(2)1895年,建立了统一的政治组织——工人阶级解放斗争协会,是俄国无产阶级政党的萌芽。
(3)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1900年,列宁在德国创办《火星报》。
2.成立(1)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载有无产阶级专政条文的党纲。
(2)会上形成了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布尔什维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列宁主义的形成。
知识点二流亡生活1.1905年,写成《社会民主党在民主革命中的两种策略》,提出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目标。
2.1912年,主持召开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建立起独立的布尔什维克党组织,决定公开出版发行《真理报》。
3.一战期间在瑞士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进行了坚决斗争,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并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策略。
4.列宁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一书中得出社会主义可以在一个国家首先取得胜利的论断。
知识点三十月革命的胜利1.背景(1)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统治。
(2)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和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四月提纲》提出从资产阶级革命过渡到社会主义革命的策略。
(4)“七月流血事件”说明两个政权并存局面结束,无产阶级只能武装起义夺权。
(5)《国家与革命》论证了必须打碎资产阶级国家机器,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
(6)1917年10月,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上通过了关于武装起义的决议,并成立中央政治局。
2.起义(1)1917年10月,取得了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胜利。
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课标要求] 概述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一、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1.背景(1)落后的俄国成为世界资本主义链条上最薄弱的环节。
(2)一战的爆发加剧了国内危机,革命形势一触即发。
2.二月革命(1)1917年,二月革命爆发,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成立了临时政府。
(2)工人和士兵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俄国出现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
3.十月革命(1)指明方向:列宁回国发表《四月提纲》,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
(2)抛掉幻想:七月流血事件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决定发动起义。
(3)起义爆发:1917年11月7日(俄历十月),起义的工人和士兵攻占冬宫。
[知识拓展]1.布尔什维克党:在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一个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布尔什维克党宣告诞生。
布尔什维克党的建立是俄国工人运动史上的重大转折点,推动了俄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2.苏维埃:意即“代表会议”或“会议”,苏联议会的名称,起源于1905年俄国革命。
因为俄国1905年革命时出现过一种由罢工工人作为罢工委员会组织起来的代表会议,简称“苏维埃”。
3.从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从性质的变化来看,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从过程来看,不能把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截然分开。
二月革命是十月革命的开端和准备,十月革命是二月革命的发展和结果,没有二月革命的胜利就不会有十月革命的胜利。
深化探究探究点十月革命的背景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垄断组织已分布于各工业部门,在国家经济生活中起决定性作用……俄国是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4/5……俄国在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封建农奴制残余,农村保留有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和封建剥削形式……1901年,西欧资本家向俄国工业和银行投资约10亿卢布,控制了俄国工业中最重要的部门。
十月革命十月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俄国共产革命等),是1917年俄国革命经历了二月革命后的第二个阶段。
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
前苏联、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及组织普遍认为,十月革命是经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下的布尔什维克领导的武装起义,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二个无产阶级政权(第一个是巴黎公社无产阶级政权)和由马克思主义政党领导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维埃俄国。
革命推翻了以克伦斯基为领导的资产阶级俄国临时政府,为1918-1920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联成立奠定了基础。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取得了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政权--俄罗斯苏维埃联邦社会主义共和国。
共和国成立不久,经过三年艰苦的国内战争,粉碎了14个帝国主义国家的武装干涉和地主资本家的武装叛乱,保卫了苏维埃政权。
1922年12月30日,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俄罗斯联邦同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南高加索联邦(包括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后扩至15个加盟共和国)一起加入。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917年2月,俄国爆发了第二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彼得格勒的工人因为长期的战争、饥饿而走上街头,派去镇压的军队当场哗变。
在短短的几天时间内,沙皇尼古拉二世失去了对军队和国家的控制。
沙皇被迫退位,在彼得格勒成立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
是俄国1917年革命中第二个、也是最后的重要阶段。
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和托洛茨基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
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
这次革命导致了1918年至1920年的俄国内战和1922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的成立。
第1课俄国十月革命1.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的成果是()A.击退了武装干涉B.推翻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C.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D.平定了国内叛乱2.俄国二月革命后,出现了同时并存的两个政权是()①沙皇政府②临时政府③工人兵代表苏维埃④人民会⑤苏联A.①② B.③④ C.①⑤ D.②③3.俄国十月革命发生在()A.1917年10月B.1917年11月 C.1918年10月D.1918年11月4.世界上第一次成功的无产阶级革命是()A.中国革命 B.巴黎公社C.俄国十月革命 D.二月革命5.彼得格勒起义的总指挥部设在()A.克里姆林宫B.冬宫C.斯莫尔尼宫D.“阿芙乐尔”号舰6.苏维埃政府没收地主寺院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是通过()A.《告工人、士兵和农民书》 B.《土地法令》C.《土地法大纲》 D.《宅地法》7.苏维埃政权最终得到巩固是在() A.1920年 B.1922年C.1919年D.1918年8.1918年3月,苏维埃俄国的首都迁到了() A.彼得格勒B.莫斯科C.彼得堡D.柏林9.俄国十月革命与二月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A.布尔什维克在斗争中起了领导作用B.目的在于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实行无产阶级专政 C.工人阶级领导建立了全国性苏维埃政权D.经历了和平到暴力的斗争过程10.俄国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的主观原因是()A.俄国进入阶段B.俄国资本主义发展落后于西欧C.国内各种矛盾尖锐D.布尔什维克的正确领导11.十月革命就其斗争形式而言,其基本特征是()A.暴力基础上的和平夺权B.暴力夺权C.从农村到城市夺取政权D.和平夺权12.下列事件不可能发生在1919年的苏俄的是()①苏维埃政权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②农民到集市上卖余粮③周末上班工资翻倍④在前线继续和德作战 A.①②③ B.①②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13.下列对俄国十月革命评价不正确的是() A.是俄国历史上最深刻一次社会革命B.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 C.是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次尝试D.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14.年11月,领导的彼得格勒武装起义取得胜利,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工人士兵苏维埃政府,当选为主席。